无线电的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线电的发展史

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 必然性 问题 对策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可能性

基于信息化商务平台的共同要求。电子商务模式下,现代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了现代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现代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现代物流的实施控制。

电子商务对需求的多样性与分散性,为现代物流拓展了广阔的业务范围。电子商务要求现代物流提供更完善、更周到的服务,要求协助电子商务公司完成售后和更多的增值服务内容,这样现代物流的发展才有内在的动力与外在的需求,二者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电子商务为现代物流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提供了运作空间,提高运行效率。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现代物流企业可充分利用Internet巨大优势建立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开展商品物流跟踪、客户响应模式,信息处理和传递系统,提供更加完善的配送和售后服务,现代物流企业应该认识到,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是合作博弈,网上网下及早合作可共创双赢模式。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是电子商务运作的重要部分,是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其优势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运作方式的高效率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否则就不会真正实现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只有通过现代物流配送,将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能结束,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而物流配送效率也就成为客户评价电子商务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

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有效的购物方式。现代物流的功能应该是把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在准确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送到客户手中,它直接影响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的竞争力。

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电子商务的提出最终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和货币流处理上的繁琐对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的延缓,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

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现代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使货物运输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以快节奏的商流和先进的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被认为是继企业节约原材料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又一经济利润增长点,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观念和服务模式落后。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其功能主要局限于信息交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脱节,重电子商务轻物流,导致配送效率低下,经常出现拖延交货期、出错等现象,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快速、准确、及时的现代物流服务要求。

与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现代物流企业跨区域开展物流业务时常常受地方保护主义困扰,发生经济纠纷时,有关的金融法规及行业标准对当事人之间经济责任难以确认。 基础设施落后,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电子商务要求相对均衡的运行环境,要求企业有足够的后台支持系统来响应对方的即时服务请求,目前,市场达不到应有的经济网络规模,网络基础薄弱:网速慢、出口带宽不足、资费过高,而现代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和配送管理手段更是落后,道路的建设、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仓储设施的现代化配置、配送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问题都亟需解决。

转贴于

人才的稀缺。国外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外的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人才严重缺乏,无法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我国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对策

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认识。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内的一次革命,而现代物流则是物流领域内的一次革命。国家与企业共同参与,共建电子信息化环境。同时,企业要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商贸活动,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上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

选择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实现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产业化、社会化。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电子商务企业不宜采用自建物流中心的物流模式,应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共同配送模式,削减物流企业间的不当竞争,从整体上提高供方取得价格优惠的能力,并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走向联合的规模经济之路。

整合业务流程,提供优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电子商务的个性化、多样化特点,企业在商品生产、经营和配送上充分对应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和不同消费需求的客户需要,客观上也要求多品种、少批量、大频度的现代物流服务,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现代物流管理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如采用电子商务的“量身定制”方式,客户可以利用计算机或手机来决定商品何时送达目的地,收到后,信息将自动反馈到客户指定的计算机或手机上。

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信息平台对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极为有利。搭建信息平台是运用互联网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电子商务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度对称、融合与互动,信息流贯穿于商务活动的始终,引导着商务活动的发展,现代物流是商流的继续,是商务活动中实际的物资流通过程,同样需要信息流的引导和整合。现代物流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销售反馈信息和配送货物跟踪信息,从而大大提高现代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赢得客户信赖,并不断降低成本。

制定一套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根据消费者的收入、需求偏好、地理分布等条件的-

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109-02

目前随着移动通信与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结合,以移动支付技术为代表的移动电子商务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市场前景普遍被业内人士看好。

1移动电子商务简介

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是指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并利用无线网络所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是灵活、简单、方便。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设备的选择以及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实现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整个网络的信息和服务的梦想,具有比传统电子商务更强的吸引力。

2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

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从电子订票、自动售货机支付,到通过无线设备实现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在线选购和支付,以及金融交易和其他银行业务等。具体说来,移动电子商务能提供以下服务:PIM(个人信息服务)、银行业务、交易、订票、购物、基于位置的服务、娱乐、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无线商务办公活动等。这些服务在企业用户、专业人士和普通消费者中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目前更多的服务供应商致力于推出更多的移动Internet内容和服务,如即时信息、工程设计、分配、物流、医疗保健、销售自动化、市场营销、CRM、任意位置的电子邮件、基于位置的宣传等。

3移动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

移动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和其他技术的共同组合下产生的,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1)无线应用协议(WAP),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之一。WAP是一种通信协议,提供了一套开放、统一的技术平台,用户使用移动设备很容易访问和获取以统一的内容格式表示的Internet或企业内部网信息和各种服务。

(2)移动IP技术。它是实现TCP/IP网络漫游功能的一种网络技术,主要解决局域网络无法延伸的问题。它对TCP/IP网络协议做了必要的补充,使之支持网络外延的漫游功能。

(3)“蓝牙”(Bluetooth)技术。它是由爱立信、IBM、诺基亚、英特尔和东芝共同推出的一项短程无线连接标准,作为一种低成本、低功率、小范围的无线通信技术,旨在取代有线连接,实现数字设备间的无线互联,以便确保大多数常见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之间方便地通信。

(4)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它是一种基于GSM(全球移动通信)制式下的无线广域网技术,速率可达115kb/s,可快速接入数据网络。

(5)3G技术,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它在所有无线环境中提供至少144kb/s,或384kb/s的速率,在室内和低移动性时提供2Mb/s速率,能够提供出色的宽带多媒体业务,支持高质量的话音、分组数据、多媒体业务等。

(6)移动定位系统。它能够向旅游者和外出办公的公司员工提供包括紧急救援、车队管理、票务、基于位置的收费、当地新闻、天气及旅馆等信息。

4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2004年国际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专家对移动电子商务今后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预测,并总结了十个关键的发展趋势:

(1)移动互联网的商业炒作将达到顶峰。

(2)企业应用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中心和热点。

(3)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主要是获取信息而不是进行事务处理和交易。

(4)移动电话中将集成嵌入式条形码阅读器,这为移动商务带来新鲜的风气。

(5)智能手持设备的显示屏将有所改善,但是表格输入和原始数据输入依然存在问题。

(6)移动安全性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7)语音网络导航仍在研究之中。

(8)移动通信设备将多种功能集于一身,但依然将继续保持多种设备共存的局面。

(9)无线通信设备上的广告将继续增加。

(10)移动通信运营商必须改变他们的业务销售策略。

总之,移动电子商务的各种发展条件已经成熟或正在成熟,其商业模式和主要应用领域也逐渐清晰。移动电子商务相比于传统的电子商务,最大特点是给商务活动在时间上最大的自由。由于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多的处于“旅行状态”(包括上下班),而且旅行状态越多的人越是主流消费人群,越是主流消费人群越重视时间观念,在此背景下,移动电子商务必然得到蓬勃发展,成为本世纪主流商务模式。

参考文献:

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3

当前,电子通讯水平不断提高,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在日常生活、科技研究、国家安防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日常通信的主要沟通媒介。在现阶段的无线通信技术中,3G、4G、Wi-Fi、UWB超宽带技术等逐渐占领无线通信市场。国家和电信行业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研发和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加。本文试图通过论述无线通信技术热点,探讨分析曲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无线通信 通信技术 热点

1 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无线通信,是指利用电磁波信号能够在自由空间进行传播的性能进而实现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作为当前信息技术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应用服务器、无线终端和无线基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手机已成为必备品,但其无线通信的技术原理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无线通话功能是手机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最基础应用,即在手机之间通过电磁波的不同振动频率来传递音频信息。但是手机发出的电磁信号是不能直接到达另一个手机的,其必须经过信号接受基站对电磁信号进行强化处理后才能通过特定频率的信道发送到另一个手机。可见,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信号发射、信号强化处理与传送、信号接收。而信号强化与处理需要信号接收基站对信号强化处理,加大频率。信号接收站在处理信号过程中的保密和抗干扰要求信道必须是安全可靠的。可见,要实现无线通信功能,最起码要具备无线信号发射端、信号中转装置、信号接收端三个基础设备。

2 无线通信技术的热点

2.1 3G技术

3G技术指的是在前两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自2009年年初工信部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颁发3G牌照以来,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当前CDMA2000、WCDMA、TD-SCDMA是主要的三种3G通信标准,3G技术主要被应用在数据信息和语音的传输上,相比前两代移动通信技术,3G技术处理数据的速度大幅提升,速度可达几百Kbps。与前两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3G普及范围非常广泛,经过多年的发展,3G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应用范围都比较完善,用户基数非常大且还在快速增长。国家对3G技术的研发和建设支持力度较大也是3G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2 4G技术

2013年年末,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颁发4G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4G时代。经过近三年的快速发展,4G技术不断成熟,正逐步取代2G和3G技术。相比2G和3G技术,4G技术使得网络速度大幅提高,支持百兆以上的下载速度,无论是上网速度还是上传速度远远高于拨号上网的速度,传送视频的质量几乎可以与高清电视媲美。最为重要的是,4G技术能够充分满足广大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此外,4G技术能够在有限电视无法覆盖的地区实施,满足这些地区对生产、生活信息的需求。

2.3 Wi-Fi

Wi-Fi指的是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通过无线方式进行连接。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相比,Wi-Fi的服务半径可达100米,无线电波覆盖范围较广,可以同时满足较宽地域范围内用户的上网需求。Vivato公司研发的一款交换机能够让Wi-Fi的服务半径扩展到4英里(合约6.5km)。当然,与蓝牙相比,Wi-Fi的传输安全性不好,传输质量一般,但其传输速度却非常快,速度可超过50Mbps,能大力满足用户对信息化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大量厂商来说,其在车站、图书馆、商店等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不需要耗费资金布线介入网络,进而降低企业成本,只需要直接通过连接无线网高速线路设置因特网“热点”;而广大用户只需要拿着支持无线LAN的终端进入“热点”电波覆盖范围内的区域就可以使用网络。

2.4 UWB超宽带技术

超宽带技术,作为一种才兴起的无线通信技术,其通过设定具有上升和下降的冲击脉冲,使信号具有Ghz的量级宽带。相比其他无线通信技术而言,UWB超宽带优势非常明显:一是抗干扰性能较强,超宽带技术利用的是跳时扩频信号,在同等码数下,超宽带技术相比其他热点抗干扰能力更强,其发射时可以将微弱无线电脉冲信号分散开,噪声较低,而在接收时却能还原信号能量;二是传输速率较高,超宽带技术数据速率可达数十真正数百Mbit/s,比蓝牙等无线通信高出很多;三是带宽十分之宽,UVB系统容量客观,超宽带技术带宽可达几个GHz,能有效缓解频率资源日趋紧张的现象;四是电能消耗低,相比无线通信系统需要连续地进行载波发射,UWB超宽带技术只需瞬间发出脉冲电波而不必应用载波,电能耗费低。

3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取得新进步,尽管技术和标准时有争议,其研究和应用热点也不断更新,但学者们对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意见较为一致。

(1)无线通信的网络优化,服务质量得以提高。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对技术人员技能要求较高,要求技术人员既要具备基本的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只是,还要能应用最新的软件对网络环境进行分析,提出的最优的网络服务质量方案。

(2)无线网络覆盖的泛在化,即用户接入网络不受时空限制。

(3)低速、窄宽的网络必然会被宽带网络取代,技术、业务、网络融合速度价款,数据速率不断提升,频段和频谱贷款增加,业务内容不断丰富。

(4)信息个人化、核心网络综合化等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和热点不断出现,无线终端更加智能化,兼容性增强,个人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关建明.无线通信技术的热点及发展趋向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2).

[2]熊卿青,邓媛.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前景[J].科技创新导报,2013(02).

[3]刘洋.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7).

[4]王科超.浅谈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7).

作者简介

张东(1990-),江苏省响水县人,现为中国人民73698部队助理工程师。

袁唐杰(1992-),四川省成都市人,现为中国人民73698部队助理工程师。

戴海波(1987-),湖南省岳阳市人,现为中国人民73698部队助理工程师。

郑剑(1988-),福建省莆田市人,现为中国人民73698部队助理工程师。

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4

一、移动电子商务相关概述

移动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子设备,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商务渠道,主要是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在线交易等活动。移动电子商务将原有的电子商务特点和移动电子设备的优势相结合,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移动电子商务具有移动性、便利性、个性化的特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电子商务中对地点的限制,只需要具备电子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就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消费。移动电子商务操作程序的简单便捷,使人们可以合理的安排、利用时间,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零碎时间,并为商家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并且因其覆盖面较广、服务众多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使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个性化的设定,促进了电子商务的个性化发展。

二、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用户的支撑。自2004年起,我国电子商务网站呈现了迅速上升的发展趋势,订单和交易金额不断增长。在这一情况下,移动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并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移动电子商务的移动性、便利性、个性化充分满足了现代人们的商业活动需求,并拓宽了商家的销售渠道,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普遍使用。

移动电子商务主要依靠于移动电子设备和移动互联网,虽然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已经从3G网络发展成4G网络,但是网络速度和无线信号的稳定性依旧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电子移动设备的屏幕大小、储存空间等问题也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用户的隐私问题都成为了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移动电子商务的独特性使这些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利用相应的法律条款进行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也成为了现阶段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现阶段人们的消费意识正在不断的转变,但是很多网民的消费观念还是倾向于面对面的消费模式,对于移动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和物品的质量问题,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三、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1.企业主导的移动电子商务市场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未来的商务活动中应用电子商务成为必然。传统的商务活动将逐渐向移动化、个性化发展,移动电子商务能够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使消费者能够进行随时随地的消费,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广阔的平台。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多元化的产业链

对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其涉及的商务产业类型也将越来越多。这些产业必将通过不断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融入餐饮、服装、娱乐等多种行业,实现电子商务全方位的服务。

3.使用更具安全性

移动电子商务的使用要求用户必须具备移动电子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移动设备小巧便捷,但是也十分容易遗失,一旦丢失,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并且移动互联网中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也给用户的信息安全也造成了巨大的隐患。由于电子商务无法对信息进行直接保护,因此,移动电子商务研发者应充分意识到消费者在移动终端使用这一环节的安全问题。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相信相关部门也会尽快出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以保护消费者信息、财产的安全。

4.加强信息服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注重信息的服务,移动电子商务在进行金钱、信息的交易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移动的查询服务,而信息的查询也将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提供给消费者天气、公交线路、游戏下载、电影场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信息服务的加强和关广告的植入,间接促进消费,提升消费者对移动电子商务的认同感。

5.优化移动终端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手机的待机时间、屏幕大小和储存空间也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电子设备必将逐渐向更适应移动终端使用的方向发展,而移动终端的开发也需要依据移动电子设备的变化而进行,移动电子商务也会以移动终端的优化为发展基础,不断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

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以年均9.5%的高速度持续增长,近年来仍然保持在7.0%以上。随着经济的,人们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外出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组成项目。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旅游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1年,入境旅游人数达8 90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78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7.8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 522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 995亿元,比上年提高了15.0%。伴随着旅游市场的繁荣,与其相关的风险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这客观上要求旅游险能够快速发展,为有关各方提供风险保障,为旅游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再者,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使花钱购买旅游险成为可能。因此,有关人士普遍预测旅游热将为我国旅游险市场营造巨大的发展空间,每年的保费收入至少应该有70亿元的进项,是我国保险业务发展的新增长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旅游热已经持续好几年,而旅游险市场仍然比较冷清。

一、旅游保险还未引起足够的注视

从需求的角度看,自2002年9月1日起《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开始实施,改强制旅行社为游客投保旅游意外险为强制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这一规定的改变使以前倍受冷落的旅行社责任险获得较大发展,财产险公司在旅游险市场中的份额大幅度提高,如按每个旅行社年交保费2万元计,旅行社责任保险的市场规模约为1.8亿元,占整个旅游险市场的15%以上;与之相反,游客自愿购买保险者寥寥,寿险公司旅游险业务增长缓慢,部分地区和公司甚至出现业务滑坡现象。旅游险市场总的需求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

从供给的角度看,旅游险市场上保险卡的种类有所增加,销售方式有所改善,但是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险种少。当前,只有几家较大的寿险公司经营旅游保险,且可供游客购买的险种只有旅游人身意外伤害险、人身意外保险、旅游景点人身意外伤害险、旅游救援保险、住宿游客人身意外保险5种。而且他们大多数都不经营旅游景点人身意外伤害险、旅游救援保险和住宿游客人身意外保险,甚至有的也只经营旅游人身意外保险一种。产险公司除了经营旅行社责任保险外,对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行李、证件丢失和盗抢风险至今尚无“货”上市,使这一风险处于无保障状态。整个市场不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而且,游客要想以中意的价格为自己获得较为全面的保障,就必须和几家保险公司接洽,很不方便。

2.保险对象范围过窄。以前,我国的游客是以团体游客为主。而且,国家旅游局在1997年9月出台的《旅行社办理旅游意外保险的暂行规定》强制旅行社为游客办理旅游意外伤害保险。各保险公司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从节约经营成本出发,推出了只以团体游客为保险对象的旅游保险,将自助游游客排除在保险范围以外。1999年政府为了拉动内需将“五一”、“十一”假期调整为7天。这一举措带动了旅游热,形成了所谓的“黄金周”。但是这股旅游热主要是受自助游的推动。据有关资料显示:自助游已经占到了整个旅游市场份额的80%以上。可是,在很多地区自助游至今仍游离于旅游险市场之外,无法买到合适的旅游保险。

3.保险对象细分不够。首先,旅游市场状况的变化和强制旅游意外险的取消,使得自助游在部分地区走进了寿险公司视野。有些公司已经修改了旅游意外伤害保险条款,将自助游游客纳入保险对象范围,但是和团体游客适用相同的费率。少数公司甚至直接将团体旅游险保单向自助游游客销售。其次,部分公司为了争抢业务,拓展了保险对象的范围,推出旅行保险,将公务旅行者和普通游客一同纳入保险对象范围。这两种变化在提升保险公司业务量的同时也增加了逆选择的可能性,使保险公司面临更大的道德风险。因为:第一,团体游客出游时,旅行社派有专业的导游为其提供全程组织和服务工作,这无疑有利于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但是对于自助游游客来说,由于缺乏旅游常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出险的概率要比团体游客大。而且,对于自助游保险来说,由于业务分散,展业费用和其它经营成本明显高于团体游保险。因此,两者不应该适用同一费率。第二,对于公务旅行人员和普通游客来说,由于出行目的不同,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往往不一样,结果在旅行过程中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也必然不同,两者同样不能适用同一费率。

4.保险责任确定不合理。当前我国旅游险在保险责任的确定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保险责任过宽。很多保险公司在旅游意外伤害保险中将死亡给付、伤残给付、意外医疗和急性病医疗列为主险责任。对于每个游客来说,只有选择是否投保的权利,没有选择不同保险责任的余地,不能以合适的价格获得需要的保障。殊不知其结果同样是低风险客户退出保险,而高风险客户都留了下来,产生逆选择。另一种倾向是保险责任过窄。目前,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将游客的潜水、滑雪、探险等活动列为旅游险的除外责任,而又不提供此类专项旅游保险。而且,有些保险公司在经营旅游意外伤害保险的过程中发现医疗责任,尤其是急性病医疗责任的道德风险过大,部分地区发生经营亏损现象。于是修改条款,将急性病医疗甚至意外医疗排除在保险责任范围以外。这样的确能够较好地控制风险,但是与此同时也必然将大量有着较大风险保障需求的优良客户拒之门外。这显然有悖保险经营“保障客户,分散风险,获得利润”的初衷。

5.费率厘订缺乏性。目前,我国旅游险费率的厘订不是依靠精算技术,而是由条款制订人员凭经验来确定的。有的公司甚至模仿其他公司的条款,然后臆断地调整费率变动期间和费率大小。这样,在缺乏精算技术的支持下,为了保证经营的稳定性,保险公司的唯一办法就是将费率偏高确定。这种不科学的定价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抑制了保险需求,保险公司业务的增长。

6.投保渠道不畅。目前,旅游险的销售渠道没有大的改观。旅行社依然是其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主要销售团体旅游意外伤害保险和旅游救援保险;旅游景点主要销售旅游景点意外伤害保险;机票销售点主要销售航空意外险;适宜网上销售的险种相对较多,但是目前开通网上投保服务的只有泰康人寿、平安和友邦等少数几家公司;银行柜台销售尚处于尝试阶段。对于大多数自助游游客来说,投保仍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7.售后服务质量不高。旅游者的流动性较大,在短时间内,游客可能在一个地方投保而在另一个地方出险,甚至可能跨国出险,这对保险公司的核保、定损及理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跟不上,不仅对旅游者造成损失,也影响保险公司的声誉。

二、游客保险意识淡薄,保险险种单一,制约了旅游保险的发展

我国的旅游险市场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1.游客保险意识淡薄。虽然说风险的存在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保险需求产生的必备条件,但是这两个条件所形成的只是保险的潜在需求。要想把这种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必须依赖于人们防范风险意识的增强,保险意识的提高。当前,我国民众的保险意识普遍较差,很多游客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花钱买旅游险。因此,旅游险的市场需求一直不旺。

2.保险经验缺乏,保险技术落后。在现有的经验水平和技术条件下,我国很多寿险公司的旅游险的核保在很多地方还存在不足,尤其是急性病责任部分存在较为严重的逆选择现象。承保之后对医疗责任和自助游的风险控制更是束手无策。一方面,为了防范逆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急性病医疗排除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外。另一方面,他们只能通过对团体的选择来代替对个人的选择,通过简单的承保程序达到为大量具有相同风险因素的人群提供保障的目的。旅行社在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之间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保险公司控制风险的一个“关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被迫只经营团体旅游险,而将自助游保户拒之门外。

3.相关数据资料短缺。由于险的经营时间短,我国的保险公司手中还缺乏与旅游险相关的各类资料。与其它寿险业务不同的是旅游险的发生概率与一个国家的、、地理状况、游客的风险防范意识等关系密切,国外资料缺少价值。另外,据业内有关人士透露,很多公司的旅游险在展业、核保、定损、理赔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单证管理混乱。这样,即使收集了一定量的资料,这些资料也缺乏可靠性。这使得旅游险费率的厘订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持。

4.对风险和保险的相互关系认识不够。保险公司对保险对象划分不清和保险责任确定不合理,实际上是其对风险和保险的相互关系认识不够的反映。对自助游游客和团体游客、公务旅行者和普通旅游者在相同的费率水平下提供同等保障和将医疗责任列入主险条款,是保险人过分追求保险业务量而忽视风险防范的表现;而将游客的潜水、滑雪、探险等活动列为除外责任,将医疗责任从保险责任中剔除,是保险人过分强调风险防范而忽视业务增长需要的表现。

5.保险市场发育不充分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落后。2001年我国的保险深度仅为2.2%,保险密度仅为168.8元,远低于很多家,保险市场的发育还很不充分。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空间非常巨大。现阶段,为了抢占先机各家保险公司忙于市场拓荒,比拼保费收入规模。而相对于其它险种来说,旅游险属于小险种,年保费收入占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比重较低。另外,目前在我国保险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几家保险公司要么是国有独资保险公司,要么是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这种所有制所决定的经营管理体制是公司高层领导由政府选派,采用任期制,以公司业务发展规模和速度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针。高层管理者权责不对等,广人员工的付出和收入不对称。这必然会引起企业追求保费规模最大化的短期行为,因为有保费规模就有费用规模,而费用规模与包括老总在内的员工利益攸关。结果,虽然旅游险在很多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中被列为A类险种,赔付率一般低于35%,但是仍然不能引起公司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激发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旧产品的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进展缓慢,难以适应市场需要。

三、培育市场主体,开发新险种,大力发展旅游保险

解决我国旅游险市场的现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一方面,民众保险意识的培育是一个过程。这既需要保险经营者和政府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又需要通过大量的风险事故来国民,强化其保险意识。这绝不是短期内所能达到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需求能够创造供给,而潜在的保险需求向现实的保险需求的转化是以民众保险意识的提高为条件的。因此,在短期内我国的旅游保险需求状况不会有大的改观。另一方面,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的转换是我国现阶段体制改革的难点,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我国旅游险市场供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的关键性因素。因为分业经营体制可以通过修改来改变;保险经验不足,保险技术落后可以通过来快速提高;而经营管理体制的转换涉及各方利益的分配格局、保险经营的性质和国家的安全,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完成。这样,对于风险与保险的关系的认识也就难有突破;重视保费规模,忽视经营利润的状况也就难以改变,旅游险就很难得到保险公司的青睐,供给状况也就不可能有大的改观。结果,整个旅游险市场也就不可能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从长远着眼,我们应该大力推进民众保险意识的培育和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的转换。

此外,还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加速市场主体的培育,提高旅游保险市场的竞争程度,促使保险公司由拓荒式的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2.加大新险种的开发力度,把旅游保险服务延伸到吃、住、行、游各个环节,并为特定旅游项目提供专项保险,如峡谷探险保险、水流漂流保险、惊险游保险等,使游客在旅游全程都能够获得需要的保障。

3.对旅游险市场和旅游险条款进行细分,针对团体游、自助游及公务旅行的不同特点制订出不同的保险条款,确定不同的费率,加强风险防范。

4.将风险较大的医疗责任部分制定为特约条款或者附加险,厘订专项费率。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又可以有效防范逆选择风险,全面提升旅游险的业务质量。

5.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尤其是与医疗责任部分相关的资料的收集,为厘订费率,控制风险,尤其是医疗责任风险积累经验,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对于那些通过平台销售旅游险的公司来说,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三网融合;有线电视;发展趋势

1 国内外有线电视发展

1.1 国外有线电视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宽带技术的应用,许多国家的广播网络,电信,互联网在技术,服务,经营,管理,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有整合的趋势,全球有线电视产业发展迅速,逐渐从传统的单一网络运营开始向多业务迈进。像美国,英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历史悠久,以其良好的经济,宽松的政策和有效的管理为依托,有线电视网络和规模都发展的比较好,并已实现产业化,数字化以及融合化,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节目制作能力较弱,经济上的贫困,管理制度上落后,有线电视目前只是简单地信号传输和闭路电视功能。对待有线电视发展的问题上,不同国家的思路不同,认识也不同。美国是把有线电视当作经济增长点,采取纯商业化运作来发展;英、法等国则是为了增加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用有线电视来补充和延伸无线和卫星信号的空白;加拿大、比利时这些国家有线电视业务地位比较重在文化传播领域被作为国家的象征来建设。

1.2 国内有线电视发展和趋势

有线电视业务是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三十多年。如今,我国有线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最多的广播电视网络,网络覆盖率已超96.95%、入户率超过44%。我国有线在经历了共用天线、有线电视大发展和有线数字电视三个阶段后飞速发展,用户也在逐年增长,已超过1.75亿户,有线电视收视费在2009年超过285亿元人民币。在构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信息平台,促进经济发展和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有线行业发展趋势。2003年,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按国家广电网络数字化整转规划和数字电视发展规划开始推行,目前,我国有多于7286.9万户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其中有一大半的用户开通了交互应用功能。根据调查得知数字电视用户中,拥有中高等学历的年轻人群所占比例最大。未来几年,我国数字电视必将促进我国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得到大的发展。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千家万户,有着资源丰富的用户群体,在宣传、内容、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发展双向业务方面也具备一定基础。但是,我国各地的有线网络运营商不少仍守旧僵化、缺乏大局和合作意识,事业性痕迹重。各级各地网络自成体系,互不连通,国家、省、地市和县级传输网四级分割,无法形成全国性统一网络,运营和利润模式单一,这些都严重阻滞了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阻碍了国家信息化目标的实现,也使有线电视运营商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机。且三网融合,首先要真正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完成数字化整转,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硬件设备,而且更需要时间进行建设改造,这对于一直以政策性公益性为主肩负国家文化传播喉舌任务的我国有线来讲任务甚是艰巨。

2 我国有线电视发展趋势

2.1 全省一网

目前我国有线电视发展极不平衡,缺乏全国性可以统管全局的管理机构,地方县市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各自为政,无法形成统一的网络化管理。三网融合是个全局性的系统进程,而我国的三网融合,停留在运营监管、网络建设层面,业务层面是目前的主要突破口。但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完毕和新业务陆续实施,全国性的网络整合、规模化运作和规范化的运营监管必将得到促进。

随着三网融合工作的推进,我国各地许多小规模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不断被兼并重组、优化,通过合并、收购、持股等形式被整合,现有部分省份的广电网络整合已初见成效,甚至在向省外扩展,有13个省已形成了全省一网。同时,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也正在积极筹备组建中,以实现全国统一管理、共享平台、全程全网的网络运营综合体系。

2.2 全产业链运营

三网融合后,运营商节目内容的质量和信息资源丰富度将决定自己所获得的市场份额,有线网络运营商必须从单一网络运营向综合媒体服务转变,从依靠网络信息传输收费和播放业务收费为主转向全业务的多功能服务。这样,有线运营商的业务就扩大到多功能全业务,尽快、较多地占有电视用户,最大化地利用和发挥现有的软硬件优势。一些有远见的运营商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整合上下游资源,来实现有线电视的全产业链运营。若再与数字机顶盒、光纤等硬件设施的生产商结成战略联盟,则会构成整个完整的产业链,资源集中优化,有利于有线网络运营商向媒体全业务经营商“华丽转身”。

2.3 全业务运营的新赢利模式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开发全业务的条件已基本具备。90年代末,HFC(光纤电缆混合网络系统)和MMDS(多路微波分配系统)是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系统中主要采用模式,而且HFC具有传输频带宽、容量大、成本低及交互性的特点,现HFC系统成为新建有线电视网络多采用的模式。HFC的理论带宽达4.9Gbit/S,随着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可实现几百套数字电视节目在一条光缆上传输。传输载体和终端接收器的更新换代和技术发展,完全能实现在现有的数字电视网络中进行音频、视频、数据和信息的全业务服务,大大拓展了业务范围,使有线电视网络成为互动的多功能媒体服务平台,集公共传播、文化娱乐、信息服务、互动沟通于一身,不仅单单只依靠物理网络媒体做主营业务来进行盈利。同时,信号的传输方式和设备技术的发展更新,也为有线电视运营商开发新的业务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条件,为终端用户的需求提供更丰富的服务模式。

2.4 政府主导推进

在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进程中,处于发展前列的国家基本都是由政府推进为主,仅仅依靠市场选择难以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也是在国家的支持下进行的,基本是由国家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补贴用来鼓励运营商,促使他们向数字化进程转型。在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很具特色:首先需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行政公益的需求,其次是为了满足信息和娱乐的需求;在网络应用上使用许多自主研发的技术,以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创新和商业化;逐步走向产业化,拉动上游和下游产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有线电视将取决于政府的领导,国家投资和推动实现模拟向数字化的推动,从而实现了网络具备一体化和规模化的三网融合。

2.5 竞争转竞合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光通信技术,软件技术和TCP / IP协议一致的广泛应用,融合势不可挡,竞争开始从从网络渠道、终端向内容和服务质量转变。在竞争中,电信,互联网和有线电视运营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越来越注重降低成本,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合自己的网络,节目,信息,业务和其他资源,共同开拓市场。竞合比纯粹的竞争更胜一筹,合作才能发展实现双赢,但前提是要确保所有运营商的利润分配。为了共同的利益,各方都走到一起,他们的利益可以在同一时间得到保证,为长时间的顺利合作奠定好的基础。

2.6 产业化逐步推进,市场竞争促发展

结合我国的特点建立有线电视产业链,在市场竞争中促进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早期在政府逐渐护送下有线电视开始向数字化、集成化迈进,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经济不断的转型,广播电视行业长期事业化的路径将会逐步进行改革。产业化的成熟,使有线电视的文化意识形态市场逐步有步骤的开放,打破政府垄断和国家保护机制吸引外部资本进入领域,为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融入血液。从长远来看,尽可能在三网融合的最初几年占有市场和资源对行业发展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3 结束语

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客户基数非常大,这在我们宣传我们的模拟电视数字化以及未来的三网融合发展双向业务在社会资源上极具优势。但是,我国各地的有线网络运营商不少仍守旧僵化、缺乏大局和合作意识,事业性痕迹重。各级各地网络自成体系,互不连通,国家、省、地市和县级传输网四级分割,无法形成全国性统一网络,运营和利润模式单一,这些都严重阻滞了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阻碍了国家信息化目标的实现,更使得有线电视的运营商在面对竞争时候处于可能被淘汰出市场的危险境地,三网融合,有线电视数字化首先是基础,完成数字化整转,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硬件设备,而且更需要时间进行建设改造,这对于一直以政策性公益性为主肩负国家文化传播喉舌任务的我国有线来讲任务甚是艰巨。

参考文献:

[1]徐玉.国外三网融合业务的发展策略分析[J].电信技术,2010(10).

[2]吕建杰.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应对“三网融合”的战略选择[J].中国有线电视,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