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康复治疗学;老龄化社会;课程体系

康复医学源自于医疗康复,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专科。现代康复医学在中国发展仅有30年历史,最早的康复医学工作人员基本来自于临床医学、运动康复或中医学等专业,而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本科教育自2011年教育部批准开设仅有十几年时间。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我国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作为一个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如何进行课程设置,如何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高度执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康复治疗师,已成为康复医学的重要课题。

康复治疗学在国家2012年高等教育本科目录中归属于医学、医学技术类下的一个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就业的方向主要是医学康复科和医疗康复机构。目前,国内开设康复治疗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除了医学院校之外,还有体育类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学校由于本身条件不同,自身依附的专业基础不同,所设置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差别很大。如体育类院校主要从运动康复的角度,中医院校强调的是传统的针灸推拿,医学院校则强调以西医为指导的临床康复治疗学。总之,由于我们国家本专业建设比较晚,现在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应设什么样的课程各个院校也多有不同。以下是我院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经验。

1.专业培养目标

我们设立的康复治疗学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本康复理论及技能,能够从事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语言治疗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比较系统地掌握康复治疗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规范的临床康复、社区康复和初步的康复研究能力,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机构从事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语言治疗等方面的工作。

这样一个培养目标,一方面强调康复治疗学的基本技能是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语言治疗这三大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在康复机构工作为就业方向。虽然国际康复医学教育早已发展成为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专业,成立了世界物理治疗师联盟(WCPT)和世界作业师治疗联盟(WFOT)等国际组织,有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及作业治疗师培养模式,但至今,我们国家尚没有加入该组织,也没直接采用该教育模式,故我们也是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

2.老龄化社会的培养需求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与老年相关的疾病越来越多,老年人康复的需求自然也逐年增加,作为康复治疗学的学生,将来要为社会服务,老年病人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康复治疗的疾病谱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为此,我们在设计康复治疗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时,也充分注意到这种社会现象,并且专门建立了老年康复实训室,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的康复进行重点学习,以此来适应工作需要。

3.课程设置

有作者指出,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的是康复治疗师, 课程设置应紧密围绕康复治疗技术的理论和实验制定。该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 同时要系统地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 因此课程设置既不能照搬国内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 也不能照搬国外康复教育的教学计划,而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结合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内容, 制定出具有自己特色又基本符合世界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联盟标准的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计划。[1]我们认为,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比较符合目前康复治疗学教育的国情。为此,我们在康复治疗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中,除设置了功能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及药理学外,重点设置了与康复相关的课程如:医学物理学、诊断学、医学影像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及康复医学概论,而与康复治疗关系不大的课程像生物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等放弃设置,另外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我们强调的是医学物理学中的力学,诊断学与医学院影像学中的骨与关节,人体运动学中的关节功能等教学内容,这为此后的物理治疗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08学时,其中理论440学时,实验168学时,教学以满足康复专业基础知识为目的,也不同程度加深教学内容。

在康复专业课的教学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康复治疗学的技术课程,有康复功能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等课程;二是临床疾病的康复课程,有神经康复学、社区康复学、临床疾病概要、内外科疾病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使学生基本掌握康复治疗技术及这些技术在临床常见病中的应用,另外根据有些学院的经验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传统康复方法学,在中医基本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针灸、推拿和按摩等教学内容, 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中医的传统康复治疗方法。专业课总学时672学时,其中理论480学时,实验192学时。除此之外,学生在第四学年进行集体毕业实习40周,按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和完善实习教学大纲, 制定了实习轮转计划和实习期内要求完成的学习内容。在实习中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4.实验室的建设与开放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培养康复治疗人才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的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 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学中, 由于康复治疗学本身的特殊性, 教学应偏重于康复治疗技术, 培养学生的康复操作技能。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学中有很多操作技术, 单纯理论课讲解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相当部分的实践操作难以在临床完成, 因而实验室的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院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建设得到领导高度重视, 在医学院实验实训中心辟出400多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康复治疗实验室, 购进设备共约70余万元。现有高、中、低频电治疗机、磁疗机、腰椎牵引机、平衡训练测试系统、语言训练和评估系统、吞咽电刺激治疗仪等大型设备, 建成物理治疗实验室、作业治疗实验室、语言治疗实验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康复评定室。实验室的规模完善, 为我院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为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5.强化人文教育

现在随着医患矛盾的增加,也使医务工作者更加考虑到医疗工作的社会因素和患者的心理因素,而要求医疗服务更加社会化和人性化[2]。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方面我们开设了就业与创业教育及三门选修课,增加学生的社会学知识,通过对社会的了解,认识医学康复工作的复杂性,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使学生到社会能较快适应工作环境。人文课程总学时166学时,其中理论160学时,实验6学时。

【参考文献】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范文2

国外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美国的医学教育培养目标是专业技术性教育,非常重视教学方式和教材的选择,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安排、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考评机制。英国医学教育强调重视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技能,注重医学人才的思想品质、医学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三大核心任务的完成。而法国的医学教育则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强化人文教育,调整课程内容和严格实施优胜劣汰等做法培养医学人才。

高职高专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经验,对原有办学理念和发展路径进行反思和改革,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重视能力培养,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教学模式的改革高职高专应该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将课程见习和毕业实习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培养定位,加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临床科室的安排应该兼顾中西医,尤其是对于具有鲜明中医特色、能发挥中医优势的可在基层推广应用的中医适宜技术应注意适当加强。因为高职高专教育学制短,在教学中应重视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注意诱导、督促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为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学生参与竞争的能力,应按照生源特点,系统设计人才培养过程,可尝试与行业或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或企业岗位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开展保健按摩师、足疗师、刮痧师、营养师等培训,将行业服务规范引入教学内容,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现行的高职高专中医骨伤专业的课程设置除去英语、计算机、体育、思想政治等公共课程外,中医与西医的课程设置比重几乎各占一半,各临床课程安排较为全面均衡。为加强运动医学方向学生的运动医学专业能力培养,应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或整合一些课程。如增加《运动解剖学》、《运动创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概论》,将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中医养生保健学》和《中医康复学》合为一门,在讲授《针灸推拿学》时纳入《社区中医适宜技术》。考虑到学制短、课时不足的实际情况,可灵活采用增设选修课、兴趣小组、专题讲座、学生自学等形式,也可补充部分相关课程放到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培训中。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脑外伤;康复治疗;现状;趋势

脑外伤作为现代社会中车祸等意外事故发生后常的病症,它不仅对患者的运动机能造成障碍,严重时还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对于绝大部分患者,脑外伤后所出现的并发症,如头痛、记忆力下降、头晕、抑郁以及语言等功能障碍,还可能会引发肢体关节活动障碍、肌肉挛缩以及淋巴回流不畅等症状。因此,在患者体征恢复稳定后,尽早对其进行康复护理,恢复其各方面功能,已经成为脑外伤患者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1 脑外伤概述

脑外伤主要是由于外力所致的肉眼可见的脑部外伤,通常情况下,它可能会引发程度不一的永久功能,其中,常见的功能障碍包括意识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失语症、吞咽障碍等多种形式。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脑震荡综合征、脑外伤所致昏迷、脑外伤所致谵妄、脑外伤所致遗忘综合症以及脑外伤所致硬膜血肿等。

针对脑外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治疗和护理,其中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也分为心理行为疗法和对症处理疗法两类,心理行为疗法主要是通过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的进行,而对症治疗则主要是针对其对应的临床症状进行合理的用药和针对性的治疗;对于患者的临床护理则包括对其进行大小便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器官插管护理等多种形式。总之,对脑外伤的治疗和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医护人员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帮助患者尽快从伤病中恢复。

2 脑外伤康复治疗现状

脑外伤康复治疗主要有三大特征,即需求量特别大、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以及患者自身对康复治疗的不乐观:

2.1脑外伤患者需求特别大 脑外伤不仅会影响到患者正常功能的障碍,同时还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我国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脑外伤发病率已高达100/10万人口,其中重症患者和死亡患者高达45%;脑外伤所引发的各项功能障碍和残疾也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因此,对脑外伤的康复治疗的需求俨然成为现阶段脑外伤康复治疗的一个主要特点。

2.2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不足 ①相对于其他康复护理学科,在我国至今仍未构建完整的脑外伤康复体系,这也导致了脑外伤康复专科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缺乏脑外伤康复的专业性学科,同时在科研机构脑外伤康复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也严重不足;②专业性的康复护理医师数量不足,在大多数医院中,从事康复护理的义务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不足。

2.3患者自身对脑外伤康复护理信心不足 ①由于脑外伤所引发的并发症和伤痛容易让患者对治疗中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从而让其在治疗中去容易孤立自己,并被悲观情绪所俘获,从而对康复护理治疗的信心产生动摇;②由于患者通过多媒体等形式接触到关于脑外伤康复护理的发展现状等信息来源,了解到脑外伤的康复护理仍然是医疗界的一块短板,让脑外伤无法治愈的观念充斥自己的思想从而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也失去了信心。

3 脑外伤康复治疗发展趋势

3.1构建并优化脑外伤康复治疗的体系 作为影响脑外伤康复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相关研究和发展体系显得至关重要,①在脑外伤康复治疗领域中,未来必将会构建新型科研体系,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对该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临床治疗中;②由于脑外伤的相关功能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的研究,因此在未来的康复体系中不仅会更加注重建立针对性的脑外伤康复单元,同时还会更加注重相关行业核领域的综合,将脑外伤的康复治疗体系构建成一项全科型的康复治疗工作。

3.2重视精神行为康复和认知障碍康复 在脑外伤的相关症状及并发功能障碍中,情感认知以及精神行为一直是突出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这些障碍在诊断中也难以被确诊和治疗,同时,这类问题的治疗过程一般也不在医疗保险范围内,因此认知和精神行为的康复治疗一直被现代治疗所忽视。而这些障碍的治疗已经不仅是医疗范畴问题,更加是社会性的问题,在康复过程中,往往需要更长的治疗周期和更复杂的治疗方案,但不可否认,这类障碍也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未来的脑外伤康复治疗中,精神行为和认知障碍康复必将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3.3增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现阶段,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作为是限制脑外伤康复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过程中,不仅需要从理论知识层次进行出发,提高其对脑外伤的理论认识,同时还应当对其临床实践操作进行培养,从而让医护人员能够对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不仅能够做到了解,更能够将知识技能与之相融合,从而提高康复护理的水平和效果。

此外,在未来的脑外伤康复护理领域中,针对患者各项功能障碍进行设计的高科技医疗设备也必将成为主流,如运动控制训练装置、康复机器人、功能电刺激以及虚拟情景训练等形式也将会成为辅助患者康复的重要形式,从而为脑外伤康复护理的发展开拓一项新的进程。

4 总结

总之,脑外伤的康复护理是现代医学界的重要难点之一,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当认清形势,努力拓展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同时还应当有整体意识和前瞻性,从而为脑外伤康复护理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丽丽,王美红,陈慧婷,等.浙江省温岭市某医院脑外伤康复治疗患者韧性水平与应对疲惫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5,05:85-88.

[2]何静杰,杨柳,陈立嘉,等.脑外伤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和护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07:644-647.

[3]张小年,赵春禹,崔利华,等.脑外伤的并发症和继发障碍的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07:648-651.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范文4

老年; 2型糖尿病; 中医;家庭护理

糖尿病是多因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1],其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反复,并发症多, 致残、致死率高。近几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1.71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3.66亿,糖尿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主要疾病之一[2-3]。人口老龄化加速促使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进一步增加,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11.34%[4],成为重要死因之一[5]。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没有根治方案,限于疾病特点和我国国情,家庭治疗及护理成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治疗方式。中医方法治疗和护理糖尿病引起了医学界广泛关注,并在临床护理中取得良好疗效[6]。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家庭护理治疗和护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方法。

1 情志调节 

1.1 《灵枢?五变》 “怒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宽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说明长期精神刺激使得内火自燃、消灼肺胃阴津从而促发此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常年疾病伴随、并发症多发且严重、自身社会功能下降等因素影响,自感加重家庭负担,影响家庭其他成员正常生活,易导致忧郁[7]、焦虑、自卑等负性情绪,不利于疾病治疗与病情稳定。《千金方?养性论》:“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8]”,说明情志调节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家庭护理中占重要地位。 

1.2 具体护理措施 首先,加强对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通过知识宣讲、发放印刷资料[9]等方式,使糖尿病家庭了解糖尿病病因、危害、治疗及注意事项,帮助其正视疾病从而积极配合糖尿病的各项治疗护理,提升治疗效果。其次,对糖尿病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加强与糖尿病家庭沟通交流,了解其困扰并给予相应的安慰和鼓励。让全部家庭成员参与中医家庭护理计划的制定,增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休养环境。其三,对老年患者情志疏导。指导其“节喜怒”、“减思虑”,促使其气机调畅、气血和平。通过移情、节制、疏泄等中医情志调节方法[10],帮助患者发泄负性情绪,克服自卑感[11],培养其正性情绪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2 运动养生 

2.1 养生又称摄生,即通过各种方法预防疾病,延长生命。中华传统运动养生,凭借独特风格和优势,更利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和实施。《黄帝内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避寒暑”,四时养生对维持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12]。在家庭护理中,应指导患者顺应四时阴阳变化,选择合适养生方法来增强体质、恢复健康,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存其根”,改善人体机能,增强抗病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2.2 适宜运动是糖尿病治疗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肌肉活动能力、改善新陈代谢、降低血糖、预防和延缓并发症效果明显,应结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运动设计,监督完成情况,并详细介绍运动的注意事项,如轻微运动开始,逐步发展;忌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块以免发生意外;注意运动后清洁。

3 针灸按摩 

3.1 针灸具有舒经通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功能。糖尿病主要病机为燥热伤阴,病变涉及肺、脾、肾[1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及其功能下降明显,可通过对相应背俞、足少阴、足太阴经穴,如背俞、脾俞、三阴交等穴位针灸,起到调节人体整体机能、清热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从而达到维持和降低血糖、维护肺、脾、肾功能、防治并发症的目的。

3.2 按摩具有舒经通络,调节脏腑的功能。根据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烦渴多饮者重点点按左梁门、左章门;多饮多食者,重点点按中脘、建里穴,并自中脘向上推按至咽部;多尿为主者重点点按水分、关元、中极[14]。此外,还可按摩患者腹部,加速消化与吸收,进而改善胰腺营养,纠正胰腺供血,恢复胰岛功能。

4 食疗调理 

4.1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是糖尿病发展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必不可少的措施[15]。部分中草药(如天花粉、知母、麦冬)具备降血糖作用,可促进脂肪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增加肝糖原储存。依据糖尿病病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可通过中医食疗护理起到清热、养阴、生津的作用,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4.2 具体护理措施 ①食物选择:根据老年患者生理特点,饮食宜食粥(如米仁、莲子),并在粥中加入降血糖的食用药物(如天花粉、枸杞);食含糖低又可解渴充饥的蔬菜(如黄瓜、苦瓜),既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又能降血糖;多食用高纤维饮食(如南瓜)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延缓葡萄糖的肠道吸收。②按症型选用恰当食疗方:上消(多饮)者,宜食用苦瓜降糖汤、萝卜粥;中消(多食)者,宜食用山药黄连花粉汤、杞花南瓜;下消(多尿)者,宜食用山药炖羊肚、高粱枸杞粥[16]。③合理规律的饮食习惯:三餐分配合理,按3餐1/5、2/5、2/5或各按1/3分配;食物搭配均衡,碳水化合物占摄入总量50%~60%、脂肪少于15%、蛋白质占30%。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疾病,病程迁延反复且无法根治,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的生活、学习及工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居家接受治疗,将传统中医治疗与家庭护理有机结合,通过情志调节、运动养生、针灸按摩、食疗调理四个方面的治疗与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

[2] 刘玉萍,刘晓丽,周付华,等.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影响.重庆医学,2010,39(14):1901-1902.

[3] 戴新荣.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延伸服务与血糖控制.浙江临床医学,2008,10(8):1138.

[4] 李兵晖.老年糖尿病治疗与护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

[5] Wild S, Sieree R,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Estimates for the year 2000 and projections for 2030.DiabetesCare,2004,27:1047-1053.

[6] 刘婷.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护理.护理研究,2010,6(17):96-97.

[7] 林田, 林细吟, 万丽红.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行为与心理一致感、抑郁的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 2009,1:22-24.

[8] 王红芳,邱文文,于清鹏.中医情志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96.

[9] 李继坪.社区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3. 

[10] 马烈光,李英华.养生康复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40-42.

[11] 樊红荣.糖尿病足患者的中医护理.当代医学,2008,14(24):149-150.

[12] 陈杰彬,吴栓.论糖尿病患者的四季调养之道,2004,19(4):17-20.

[13] 梁繁荣.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27.

[14] 孙平国,宋丰军,郑士力,等.中医按摩学.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