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

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范文1

>>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建议研究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置对策研究 山东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许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发展 浅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管理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对策 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吉林省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的建议 红河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锦州市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探讨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方式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技术路线探究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现状及保障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5] 李颖,许少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J].建设科技,2007(7):62-63.

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范文2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工艺流程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178

0 引言

随着大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也逐渐的增加,必须对城市垃圾合理的处理,减少给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现如今,一般由3中处理方式,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处理等。这3中方式,各有不同之处,填埋方法能够一次性处理较大的垃圾,方便快捷,但是对土地、空气和当地水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堆肥方法,必须要求垃圾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不利于使得垃圾达到减量的目的,同时也要占用相对较多的土地面积。焚烧方法则是目前相对有效的处理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比较彻底,并且无害,可以使得城市垃圾处理达到减量化,无害化。

最近几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发展发块,推广应用广泛,对城市垃圾处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概述

1.1 基本流程

垃圾焚烧发电是一项高温热化学处理过程,其过程是把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热量,对水进行加热,并且获得蒸汽,通过蒸汽推动汽轮机,使其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然后并网传输。一般完整的工艺流程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垃圾运输存储、垃圾焚烧、烟气尾部处理、汽轮机发电。

一般垃圾中的可燃烧部分,在高温下与氧气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和固体残余物。由于我们的城市垃圾存在一定的水分,所以在电路运行之前,在垃圾中加入喷油,起到助燃的作用。一次的风机从垃圾中吸取空气,作为助燃的空气。在燃烧的时候,把高温烟气进行热量的回收利用,并且把加热的蒸汽传输到发电机组,从而实现发电。烟气通过尾气处理,达到净化要求后才能排出到空气中。最后焚烧留下的残余物经过一定的处理工序后,晕倒填埋场地进行填埋工作。垃圾焚烧处理均为内部密封式处理,不会对外部记性污染。

1.2 常见垃圾焚烧炉型

现在大多数使用的垃圾焚烧炉主要3种,机械式层燃炉排焚烧炉、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和旋转窑型焚烧炉。

在我国主要使用主要是前两者焚烧炉。

机械式炉排炉焚烧的技术相对成熟、在使用运行时候相对稳定安全、设备寿命较长,我们国家大中城市是这样的处理方式,也和西方国家的焚烧处理相似。选用此焚烧方式,一般是不需要对垃圾进行提前预处理,只要使得垃圾导入炉排,通过机械运动吧垃圾进行充分的搅拌均匀,再加上辅助燃油和氧气的助燃情况下,把垃圾进行干燥后充分燃烧。机械式炉排炉有平推式、逆推式和滚筒式三种形式。

流化床炉采用的是流态化技术,石英石作为热载体。对于焚烧低热量的垃圾,流化床炉相对适合,垃圾在炉内充分混合,从加热、干燥和燃烧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能够出巡较大热量,稳定性可靠。

1.3 垃圾焚烧发电优势

目前对于垃圾处理,大多数采用垃圾焚烧发电,因为它具有如下的优势:

(1)工艺相对固化稳定、所需要的场地面积较小,并且垃圾不需要进行分类和处理,直接可以进行焚烧,可以在相对靠近城市的地方建造场地,能够节约土地的同时,也可以降低运输垃圾的成本。

(2)降低存储空间。焚烧处理后的垃圾,直接体积能够明显的减少85%。

(3)处理过程相对速度快,处理量大,满足需求量。另外,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处理垃圾的同时,也进行了发电供应,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和效益。

(4)保持环境清洁,高温焚烧后能够把垃圾的有害成分中的病菌消灭,对于保持人马居住环境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5)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通过焚烧技术,产生了新能源,焚烧垃圾在高温环境下,产生的热量被回收进行充分利用来进行蒸汽发电,产生电能。

2 垃圾焚烧发电存在问题

垃圾焚烧发电在垃圾处理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和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

(1)目前在大中城市的焚烧发电公司,都是采用的国外先进的机器设备,在前期投入建造的成本相对较多,运营的压力较大,当前垃圾发电厂的投资成本一般在40-70万元/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发电的营业收入。

(2)目前国内的垃圾处理能力不高,人民的环保意识没有达到相对的高度,很多垃圾的收集都是混合处理的,这样垃圾内容负责,很多不可燃垃圾也在里面,对垃圾的焚烧时候的稳定性也会在一定程度起着不利的影响。

(3)对于垃圾焚烧之后,在尾气里面存在部分的有害物质,必须进行控制,如果控制不到位,则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我们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尾气处理达标后,才能够进行正常排放。

(4)国家在垃圾焚烧发电产业链上的制度有待更加一部的完善,对于垃圾处理费用有待加强规范,目前垃圾焚烧企业还靠着国家政府的相应补贴和提高发电价格来维持整个发电厂的整个运行生产过程。

3 应对措施

3.1 提高先进技术和装备,降本增效

国内相关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要深入研究焚烧工艺和设备的关键技术,再针对我国垃圾的特点,在我们处理垃圾焚烧过程中,及时的调整和优化工艺过程参数,最好可以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先进装备系统,满足我们的生产安全,性能可靠,高效率发电等现状的需求。

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范文3

一、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农村生活垃圾是指在农村日常生活中或为农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一)农村生活垃圾成分

根据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检测的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物理成分(见表1)可以看出,农村生活垃圾以厨余垃圾和灰土为主,二者含量之和介于75.6%―88.3%之间。近年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成分变化较大,厨余垃圾含量和含水率增长较为明显,纸类和塑料含量逐步提高,灰土含量有了大幅度下降,2014年的灰土含量比2010年下降了约36.8%,其他组分变化不显著。

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的家禽饲养逐渐减少,厨余垃圾利用率降低,致使大量厨余垃圾进入生活垃圾,这也是导致生活垃圾含水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二是农村燃料结构有了较大改变,较多的农村地区由燃煤改为燃气,农民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表现为生活垃圾中灰土含量大幅度下降。

对比表1和表2可知,农村生活垃圾的厨余垃圾含量和含水率正在逐渐提高,依这种趋势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会更加趋近于城区生活垃圾的物理成分;同时农村生活垃圾中灰土含量还是远高于城区,而纸类和塑料则远低于城区。

(二)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

据调查,农村地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86kg/d,表3是北京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2009―2014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2014年生活垃圾总量为251.78万吨,人均约0.80kg/d,略低于全国平均值。

2009―2012年间,北京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变化不大,但2013―2014年有大幅度增加,同比增长了6.62%和13.8%。除人口增长因素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率的提高和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

(三)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方式

1994年以前,北京市城市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地区属于农村范围,当时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简易填埋为主。1994年建成第一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阿苏卫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始改变简易填埋的方式。截至到目前,北京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共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19座,设计处理能力14791吨/日,包括12座填埋场,6座综合处理厂和1座焚烧厂。目前,收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基本都能进入无害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

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主要采用两种收运及处理模式。一种是“压缩转运”模式,收运流程为“村收集镇转运区(县)处理”,通过建设镇(乡)压缩式转运站,转运站前端配备中小型收集运输车到各村巡回收集垃圾,运送到转运站压缩后,再由转运车运送到区(县)垃圾处理设施进行集中处理。另一种是“直运”模式,收运流程为“村收集区(县)运输区县处理”,即不建设镇(乡)一级的压缩式转运站,代之由每村建设一座垃圾收集站(或垃圾房、收集点),收集生活垃圾,存满后由区(县)环卫部门运送至区(县)垃圾处理设施处理。

二、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生量大、成分复杂、再利用率较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2014年同比增长了13.8%(见表3),超过了城乡垃圾产生量增长的平均值。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发生了较大变化,生活垃圾成分以有机物成分(厨余)为主,玻璃、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质的比例相对不大,并且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农村地区垃圾成分与城市地区垃圾成分趋近,无机物含量尤其是灰渣含量大幅降低,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增加对原有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生活垃圾成分的变化决定了前端的分类模式、中端的收运方式和后端的处理技术,农村生活垃圾物理成分的复杂多样性增加了收运和处理的难度。

(二)投入不足,设施老化,专业化水平低

北京农村的垃圾收集车、村级中转站和转运车辆的配备标准主要是依据《北京市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9年―2012年),由于缺乏后续资金投入,现有设施严重老化,且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占比的增加,部分行政村垃圾桶缺失或损坏严重,垃圾房(箱)的数量过少,服务半径超出国家或地方标准,垃圾收集车数量少,未达到相关排放标准,且存在垃圾遗撒现象,造成“二次污染”。同样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地区保洁员配备标准参差不齐,管理松散,专业化程度较低。转移支付给区县的农村垃圾处理经费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政策保障,各级行政部门的认识不到位,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虽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标准在不断提高,但财政的支持力度不能同步, 加大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难度,对于财力薄弱的区(县)、镇(乡)和行政村表现尤其突出。

(三)体制不顺,规划缺失,责任制难落实

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体制不顺。部分区(县)由农委主管,部分区(县)由市政市容委主管,还有些区(县)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由市政市容委主管,保洁员队伍和清扫保洁则由农委负责。这种交叉管理的模式容易造成权责不清,不利于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统筹管理。在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上,没有制定涉及市、区(县)、镇(乡)、行政村四级管理机构的整体规划,缺乏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和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农村厨余垃圾和灰土就地消纳设施建设标准偏低,存在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农村生活垃圾管理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有些区(县)收运未做到全覆盖,部分生活垃圾未进入正规终端处理设施。

三、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

北京农村地区既是首都区域发展的空间和载体,又是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农村环境状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北京人的切身利益。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要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破除城乡垃圾管理二元结构,加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治理投入,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一)因地制宜,建立运行高效的垃圾处理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共建,服务共享”的原则,制定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打破现有区(县)、镇(乡)、行政村等行政区域的限制,建立跨区域的“收集―运输―处理”垃圾物流体系,利用市场调控功能,优化配置垃圾处理资源,集约环卫运行成本,提高环境治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形成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就近处理与区域处理相结合的设施设备布局。针对平原、山区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安排垃圾收运处理技术路线,人口相对集中的平原地区,将生活垃圾全部运到区(县)终端设施进行处理;人口相对分散的山区,建设区域性垃圾处理设施,尽可能采取就地处置的方式进行处理。

针对当前垃圾处理技术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村垃圾中厨余垃圾和灰土就地处理技术的选择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技术成熟可靠,污染可控;二是处理设施简单,易于维护;三是投资运行成本低,性价比高;四是最终产品的资源化和排放的无害化。

(二)统筹兼顾,构建运转协调的垃圾管理体系

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出发,统一协调,明确分工,建立和完善农村垃圾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市、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垃圾管理机制。市级主管部门统筹规划,负责全市治理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制定地方性法规、政策、标准及考核办法。各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逐级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安排专人负责,建立长效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环境卫生行业管理部门将城乡统筹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明确负责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机构,保障足够的基层管理和作业人员编制。农村工作部门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优势,作好群众工作,配合行业部门共同实现管理目标。

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保障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费用的公共支出。垃圾收集、运输、中转站设施设备的建设,采取总体打包、整体立项,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农村生活垃圾日常管理运行经费由属地政府负责解决,统筹使用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

(三)着眼长效,形成多元参与的垃圾治理体系

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需要村民个人、村集体、社会单位和政府共同发挥作用。村规民约在农村事务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破坏环境,人人爱护环境,自觉参与垃圾分类,规范投放垃圾,不以私利接纳外来垃圾,需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能动作用,以良好的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鼓励村民自筹,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清扫保洁、收集运输的市场化运作,也可以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参与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推行村庄保洁和垃圾清运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支持政策,采取公开竞标、整区县打包委托经营等方式选择专业的保洁队伍或环卫公司。

研究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以奖促治政策,发挥政府资金的引领作用,以奖励换取机制,以奖励促进自觉,以奖励培养习惯。对于治理效果好的村庄,树立标杆,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专门用于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庄环境改善,使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各方认识到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也能带来经济效益。把资金用在前端的污染防控,而不是把资金用在末端的污染治理。避免形成“村民挖坑卖土、收垃圾填坑挣钱、政府非正规治理埋单”的恶性循环,而是形成“村民爱护环境、环境产生收益、收益投入环境”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颖,许少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J]. 市政技术,2007(7):62-63.

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范文4

关键词:农村垃圾;综合整治;对策分析

1 前言

垃圾,指不需要的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处理方法一是收集后卫生堆填;二是分类后焚化炉焚化,余热利用、飞灰堆肥。两种方法都可能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填埋区饱和或不当,填埋区中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挥发性臭气污染空气,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土地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如二英),危害生物体。现在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过去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的垃圾,以可生物降解的菜皮烂叶和草木灰等为主,基本都被用于畜禽饲料或农肥而得到了妥善处理,因而并未成为一个主要环境问题。然而,随着农村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加之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垃圾排放问题也就日益凸现。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日益现代化,过去只是在城市中出现的垃圾也成为影响和污染农村环境的一个大问题。因此,解决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问题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建设新农村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2周文庙乡垃圾产生、处理现状

湖南省常德市周文庙乡地处汉寿县城以东9公里的沅水下游南岸。东连岩汪湖镇,南邻大南湖乡,西抵龙阳镇,北隔沅水与坡头镇、洲口镇相望。乡辖先锋、龙口、龙王、陈军堤、南台、王家铺、寿南、杨树山、木子树、南湖、辖神庙、小龙湖、周文庙、龙凤、曹坪、洲头塞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551亩,水面7568亩。共5462户,198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0人。以每户家庭每天产生2.03kg垃圾计算,周文庙乡每天产生垃圾总量为11087.86kg,这对当地垃圾处理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

2.1 农村生活垃圾

过去农村垃圾以可生物降解的菜皮烂叶和草木灰等为主,基本都被用于畜禽饲料或农肥而得到了妥善处理,因而并未成为一个主要环境问题。现在,随着人口增多,以及化肥等新兴肥料的广泛应用,这些可生物降解的垃圾大量堆积、随意排放,也易成为蚊虫、细菌的滋生地,造成水体、大气的污染。

2.2 农村“白色垃圾”

各种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市场,既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也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塑料袋、饭盒、可乐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破化肥袋子、烂塑料薄膜等不可降解物污染,还有电池等化工产品产生等化工污染。且农村垃圾来源多极化,城镇的垃圾往农村转移,使“农村垃圾”数量猛增,组分复杂化。农村“白色污染”、水污染等是技术发展产生的副产品。

2.3 农村生产垃圾

由于农村住宅大多较为分散,造成农村生活垃圾较为分散,且许多农业生产产生的垃圾被胡乱遗弃在田间。另外农村生活方式使得环保意识在农村地区较为淡薄,垃圾收集、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等思想暂未广泛传播。目前许多农村地区还保留着大面积焚烧秸秆、随意丢弃垃圾、不注重水源保护等陋习。这些主观或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难以形成规模,宏观调控,农村垃圾处理成本偏高。

3 农村现有垃圾处理手段

3.1对于可降解垃圾

有兴建沼气池、化粪池,集中沤肥等措施,这些手段使得农村由于化肥的广泛应用使得多余有机质造成污染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改善了农村能源结构,防范了蚊虫及其带来的疾病。

3.2 对于不可降解垃圾

有规划垃圾定点投放区,发放垃圾桶等措施。这些措施引领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养成环保意识,遏制了“白色污染”,但对当地财政有较大要求。

面对越来越多的垃圾,这些手段远远不够,我们应采取更多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农村垃圾污染的问题。

4 农村垃圾综合整治的对策分析

4.1 综合整治的原则

农村垃圾综合整治应与城市垃圾综合整治一样,遵循“三化”原则,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

4.2 综合整治的对策分析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使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洁。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循环利用重视程度是明显不足。目前还没有完善的适用于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实施。针对目前农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的研究,特提出以下对策措施,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4.2.1制定适应实情的农村卫生管理政策

农村环境的整治,需要制定有力的法规和制度,通过制度化保证农村环境整治长期化。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起步较晚,现行的环卫标准和处理模式大多以城市为参照依据。建设部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总则1.6条中指出:“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都有相应的适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理和利用的条件下,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或适当组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也应遵循这个原则,完全照抄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标准过高、建设费用过大、运行成本昂贵,当成本一旦超过了当地的经济承载力就会使巨额投入的垃圾处置设施遭到闲置。

农村垃圾处理的根本目标是:①保证垃圾达到无害化的前提下,采取相对简单的处理方式;②建设符合当地经济条件的垃圾处置设施;③垃圾处置设施要保证运行期间在当地环境承载力之内。诸如可通过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就农村环境的领导管理体制、目标、内容、方式、财政投入、提高农民素质、违规处罚等做出明确规定,从而规范公众行为,并为健全农村环卫管理体系提供法律依据,将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纳入正规的轨道。

4.2.2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复合型的农业耕作形式利于处理各种有机垃圾。农民可利用沼气池将易分解垃圾和人畜禽粪结合进行厌氧消化,以单个农户或集体为生产单元,将沼气池、禽畜舍、厕所、蔬菜温室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即“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的农业生态模式。这样,既使人畜粪便得到了合理、有效利用,又改变了农村庭院卫生“脏、乱、差”的状况,从而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效。因此,农村垃圾的处理要结合农村的特点,将垃圾处理与再生能源结合起来,使垃圾处理实现资源化,处理垃圾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

4.2.3 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市场管理机制

在现阶段,由于财政投入有限,仅靠政府部门包揽来处理农村垃圾是行不通的,关键是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垃圾处理运行机制。一方面,政府要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行开放式的市场准入;另一方面,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在各地实行生活、生产垃圾收费制度,在使农村垃圾得到有效减量的同时,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可以放开投资市场,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在构建新的农村垃圾处理收费机制过程中,必须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要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积极听取农民的意见,拟定集资方案,做到财务公开,以免打击农民参与垃圾处理的积极性。

4.2.4加大对村民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做好监管机制

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涉及的面大、量广,并且人人有份,时时刻刻发生,只有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才是根本所在。而且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当地政府的投资。比如,定期召开会议,或发放有关宣传卫生的资料加大宣传力度,或每年评选在卫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农民们的参与热情。

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由建设、环保、财政等部门组成的运行监管主体,将运行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与运行责任挂钩,监督运行效果,建立健全运行监管体系。建设(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乡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监督管理,对达不到处理标准和服务质量的,应责令其改正;对有存在污染隐患的垃圾处理厂应责令提出改造方案,限期整改。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周围环境质量的监测检查,对处理不达标造成二次污染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此外,乡镇政府通过与各行政村签订垃圾管理协议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村级领导年终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实施较好的行政村给予一定的鼓励,从而形成农村垃圾管理的激励机制。

5 结语

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要有相匹配的基础设施、责任体系,更要改变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及生活方式,需要做长久、细致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杨佳财,孟凡勇,陈丽春.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环评主要问题探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0):183-187.

[2]刘勇,吕军.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产业的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0):76-78.

[3]张翠花,范小振,施民梅.农村垃圾处理探讨[J].沧州师范学校学报,2009,25(3)

作者简介:

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范文5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结渣气化;流化床

中图分类号:X7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2014602

1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物质消费的日趋上升,城市生活垃圾(MSW)急剧增加,从而对生态和社会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压力。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集中在填埋和焚烧。垃圾气化技术是指在缺氧的条件下以高温加热垃圾,将垃圾转化为合成气,有效成分包括一氧化碳和氢气,经过过滤后燃烧产生能量或转化为甲烷、乙醇或合成柴油等燃料。但是,近些年垃圾气化技术在欧洲、澳洲和北美的应用效果都差强人意。

当许多学者还在质疑垃圾气化技术的环保性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时候,日本已经用良好的规模化应用表明垃圾气化是一项具有强大实用性和市场前景的垃圾处理技术。

2日本垃圾气化技术现状

根据2013年的资料数据显示,日本在运行的垃圾气化机组为122座,每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或垃圾衍生燃料(RDF)6 915 870 t,且有9座新机组在建,预计可增加年垃圾处理量1 047 300 t[1]。

在日本,有多家公司掌握了成熟的垃圾气化技术,并具备电厂建造资质,其中较大的厂商包括新日铁、日本荏原、日本钢铁工程公司等在内的6家公司负责建造了70%以上的垃圾气化电站。

3固定炉垃圾结渣气化技术

3.1技术介绍

固定式气化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气化反应装置。整个气化发电流程主要包括垃圾输送装置、气化炉、余热锅炉、烟气处理系统、灰渣处理系统组成。气化技术的基础装置为一个立式固定床气化炉。与常规气化技术不同之处在于,该气化炉底部增加了灰熔融区域。在气化炉的底部,通入富氧空气,促进焦炭和垃圾中残余的碳燃烧产生大量热,可使温度最高可到1 800 ℃,使底部的无机材料包括灰和金属熔化。飞灰熔融结渣,其化学特性被惰化,有害的重金属被包裹着玻璃体结构中,渗出性很小。熔融后的底渣回收后可作为基建的填充材料。

观察图1气化炉的内部结构,垃圾从顶部进入气化炉,同时加入焦炭和石灰石,空气从底部向上喷。最上层的反应区温度在200~300 ℃,往下温度越高,进入热解气化区域。产生的合成气从气化炉上方排出。在气化炉的底部,通入富氧空气(氧浓度36%以上),焦炭和垃圾中残余的碳燃烧产生大量热,温度大大提高,使底部的灰和金属熔化。石灰石有利于各种金属更好的形成熔融态,也有助于减少HCl的生成。

尾部污染控制系统使用干式烟气脱硫,烟气经过布袋除尘器后,使用SCR系统喷氨处理,控制NOx的生成,使之满足排放标准。相较传统焚烧炉,结渣气化炉需要加入焦炭来升高温度形成熔融区,且富氧空气的注入也使机组的厂用电大大提升。

3.2技术应用

日本福冈地区某电厂应用该技术运行至今情况良好,年垃圾处理量216 000 t,锅炉产生蒸汽参数39.2 bar,400 ℃,配套透平机组容量23.5 MW,发电效率23%。

4流化床垃圾气化

4.1技术介绍

流化床技术因其良好的传热传质特性以及对劣质燃料的良好的适应性,在垃圾处理上有较多的应用。日本某公司开发的双内旋转循环流化床气化炉技术(Twin Internally revolving Fluidized bed Gasifier,TIFG)是借鉴其自有的TIF流化床技术在气化技术上的模块化应用。在设计上保证了良好的传热传质效果,并结合了飞灰熔融技术,形成了一种新的气化方式。该技术被大部分日本权威认可,并有许多垃圾气化电厂投入应用[2]。

图2为双内旋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示意图。该型锅炉既吸收了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的优点又保留了鼓泡床采用埋管换热的优势。其锥形气体分布板由高风速区和低风速区组成,中部的流化气速较低,呈移动床状态,其周围的流化气速较高,呈流态化状态,为使流化空气向燃烧炉中央偏转,在高风速区上部装有倾斜隔墙,使床内形成涡流。气化炉反应温度在500~600 ℃(传统垃圾焚烧炉运行温度850~900 ℃)。

气体由鼓风机从底部通入,切碎的垃圾被投入内部旋转的热石英砂床层中,有机成分被转化成合成气。大块的不可燃的垃圾如金属材料,玻璃,石头等未被氧化或经烧结后,被排出气化炉底部形成底渣。金属部分经过磁选和漩涡分选可得到铁基金属回收利用。产生的合成气夹带着颗粒物从气化炉顶部进入一个回旋气流的燃烧室。在这里,合成气和夹带粒子被完全燃烧,由于二次风的加入,此处的温度可达1 350~1 450 ℃。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不可燃的飞灰被熔融成熔渣,经过水淬后,达到环境排放要求。

根据表1所示,双内旋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在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上也有相当出色的表现,各项参数的排放均远低于法定限量。且该流化床在气化模型下的应用,产生的烟气量大大小于传统垃圾焚烧炉,同时精简了余热锅炉和污染控制系统的尺寸。

4.2应用示例

TIFG技术在日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稳定运营的同时,也做到了良好的污染物控制。日本丰桥地区应用TIFG技术的排放情况如表1所示。

5结语

日本的垃圾处理原则是资源回收利用最大化的同时,将垃圾的最终填埋量最小化,而把能量的回收利用效率放在次要的位置。对飞灰和底渣熔融处理会造成一部分的热量损失,但是对灰的无害化处理尤其是二f英的控制有显著的效果。

垃圾气化技术在学术界有比较大的争议,但日本已经进行了较大的推广,且运行良好。国内这方面尚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可以进行适当的引进利用。

参考文献:

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范文6

关键词:生活垃圾;环境评价;成本;效益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47-02

一、垃圾处置过程的环境影响

垃圾填埋场中,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备,运行管理不完善的情况很常见,因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垃圾渗滤液没有经过必要的收集和净化处理,导致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填埋场产生的大量沼气随时危害着周边居民的健康,其释放的CH4和CO2对臭氧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根据IPCC发表的1995年评估报告估计,CH4对全球气候变暖有19%的贡献,而CO2的贡献为64%。在全球排放的约5亿吨CH4中有2300万~3600万吨来自废物填埋场,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1988年我国排人大气的CH4约2612万吨(其中工业排放为122万吨),占全球CH4排放量的4.7%;2000排放的CH4约为3070/万吨。我国排放到大气中的CH4,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垃圾的厌氧分解。美国有学者甚至提出如果能采取措施控制填埋释放气体进入大气层,较之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利用限制性法律来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效果可能更为显著。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环境影响评价最早可能是在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案的推动下产生的,进而推广到了加拿大、荷兰、新西兰和日本等国,以至于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要求――国外许多国家的法律规范。实施该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计划者在是否采取新的行动或者不同方式中做出选择。许多公司将其看作是一种能够促进、简化计划过程和消除计划过程中一定风险的有效手段。生活垃圾处置系统的环境影响效益分析涉及多重目标和多因素评价体系,这些系统方法和模型,既有从环境工程角度去评价的,也有以经济学角度为前提的,但使用的理论方法基本一致,即主要是采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和一些相关的辅助方法,如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等。虽然很多废弃物具有再利用价值,从直观角度来看废弃物再利用是解决废弃物问题的最佳途径,但废弃物再利用是否可行则应具体考虑经济上的可行性,社会上的可接受性等情况。对废弃物再利用的综合价值进行评判,是废弃物再利用的依据。因此,成本收益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其主要任务是衡量建设项目需要投入的环保投资所能收到的环保效果,包括用于控制污染所需投入的费用和控制污染后可能收到的环境与经济实效。在众多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方法中,针对垃圾处置环境影响成本收益的估计,通常可以应用以下几种分析方法。

1.意愿调查评价法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是典型的陈述偏好法。为了在实践中得到准确的答案,意愿调查是建立在2个条件以上:即环境收益具有“可支付性”的特征和“投标竞争”的特征。然后它试图通过直接向有关人群样本提问,来发现人们是如何给一定的环境变化定价的。由于这些环境变化以及反映他们价值的市场都是假设的,故其又被称为假象评价法。意愿调查法不是基于可观察到的或间接的市场行为,而是基于调查对象的回答。在生活垃圾处置技术经济分析中,对不同处置技术意愿评估法的假想市场设计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在采取卫生填埋法时,应告知被调查者垃圾填埋场拟选择的地理位置(如在城市的上风向或下风向,水源地的上游或下游)、占地规模、防渗漏设施、对环境污染的防控措施及将来的填埋恢复计划等;还应告知垃圾填埋场的建立需要收取额外的环境服务费用,这项费用既可以是政府财政拨款、信托环境基金,也可以是个人捐款或征收生活垃圾费,所有这些信息构成了一个“假想市场”的基本框架。在采取生活垃圾焚烧处置法时。除讲清上述相同内容外还应讲清焚烧过程中排放的二嗯英、呋喃等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所以,必须加上对二英的处置设施费用等。

2.资产价值法分析

房地产价格与不同垃圾处置方式的环境损益。房地产价值的高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处置方式对人们购买行为的影响。这可以从人们不愿意住在垃圾场附近的事例来说明。有学者研究发现,垃圾填埋场的建设降低了资产费用,每远离垃圾填埋场1.5-3.0km,房地产升值6.2%。资产价值法应用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存在一个可以自由交易的资产市场。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一个自由的可交易的市场正在形成,并走向成熟。人们在选择房产时,越来越注重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质量就成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一个因素,也为资产价值法的运用提供了条件。

3.分析方法的对比总结

尽管有许多方法对不同垃圾处置方式的环境影响效益进行研究、比较,但仍有一定困难。例如,填埋场或者焚烧厂的舒适性损失费用,很难用货币值来衡量,而更大的不确定性发生在填埋场的生物降解过程,以及污染物,如渗沥液进入周围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带来的环境影响等。Winkel等根据美国7个州垃圾焚烧发电厂收集的数据,使用疾病成本法对垃圾焚烧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货币估算。结果表明,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从长期来看,垃圾焚烧所产生的外部性影响小于填埋和堆肥,环境和经济效益也大于填埋和堆肥处理。英国的Gaw以1999年(某个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为研究的数据基础,利用内涵资产定价法(hedonics property pricing)进行了分析计算,认为垃圾焚烧能更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成本远低于填埋费用。Nieholas在论述了不同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纽约的废弃物处置,从废气到有害物质的排放,灰渣的利用和处理,土地的使用以及废水的处理等方面对焚烧和填埋进行了分析:如果纽约的可燃废弃物全部用来焚烧发电,每年可以节省开采大量的天然煤矿。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废弃物焚烧厂排放的有害物质浓度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而根据Toronto的环境顾问John分析,只有每天焚烧1500吨垃圾,才能在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上与填埋场平等竞争,且由于二次污染的存在,没有谁愿意将焚烧厂建在自己的社区里,而填埋和堆肥方式对环境影响则相对较小。Dennison针对填埋和焚烧利用生命周期法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

①废弃物作为资源直接回收利用优于焚烧和填埋处理;

②焚烧优于填埋,而且处理1吨废弃物焚烧比填埋可以节约28kJ的其他能源;

③除CO2外,就排放的10种主要污染物质而言,焚烧比填埋排放的少。但是如果考虑焚烧所排放的CO提因为发电的话,应该把这部分CO2视为降低温室效应的减排效果。

以上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但是进行不同处置方式的对比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分析和评价方法能够为我们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提供更加准确的估计,因而可以做出更加准确和公平的鉴定,即使当环境分析过程不能完全囊括所有的环境影响。

三、结论及建议

1.方法选择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及社会成本

对不同垃圾处置方式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就是通过分析和计算不同处置方式正效益,包括环境和经济两方面,同时统计在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给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进而计算环境经济损益。从环境经济学角度而言,对不同处理方式进行环境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能够确定哪一种方式更适合本地的自然和经济社会状况,并通过污染者付费措施使环境破坏的代价内部化。因此,不管利用哪一种处理方式,不能仅考虑经济活动中纯经济的一面,而不考虑因各个生活垃圾处置活动环节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污染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环境保护等经济活动所需的费用。这是我们选择分析方法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