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范文1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培养多以“两个基础-一个桥梁-一个临床”的“A字型”模式,即中医学基础、西医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习。在此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中医内科学承担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理论与实践技能等教学任务,占有主导地位,起关键性作用。诠释中医内科学在中西医临床学科的教学任务中包含了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双重教学工作即“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如果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目标不明确,甚至不注重处理好“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的相互关系,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在临床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其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并指导临床实践教学,从而将中西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管理,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教与学具有现实意义。

1 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计划是承接两个基础(中医、西医)课程率先进入临床教学,开始中医内科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因此具有中医基础与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将中医基础理论融入中医临床实践诊治疾病,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会学生掌握中医内科课程的普遍规律(病因病机、基本证型、辨证规律)、各系统疾病的辨证规律(各系统常见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各病证的特点(各病证的特点及辨治的重点难点)、诊治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以中医精髓(辨证论治、整体观)分析处理临床疾病,起到中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视为临床课之首。此教学段用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完成,学生应具备一个中医师诊治疾病的能力,树立中医专业思想。中医内科学科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是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疾病能力的桥梁作用,学生掌握中医内科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在西医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完成西医诊断学,进入西医内科学的学习,中医、西医内科课程同步进行,正是引导学生进入中西医结合方法与手段认识、分析与诊治疾病的大好时机,逐渐学会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认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学与科学研究,理解中西医结合的真正含义在于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科学研究手段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在此,中医内科学具有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更具深远意义,此教学任务是永恒的,贯穿临床教学的全过程,是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2 中医内科学在“一个临床”的重要任务

“一个临床”即”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包含中医内科学课间见习、临床实习,占据学生的三年临床学习时间,近年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基础教学的实践见习随着教学模具研制的不断增多,模拟教学不断完善,多数院校的基础课程见习教学多在实验室完成,大多数学生对临床实践的实质是空白的,学医两年“患者”概念是模糊的,临床见习实习中医、西医查体手法、顺序不规范、定位不准确、把脉手法错误以及汇报病史不流利等不在少数。所以,中医内科学临床实践见习课程首先是重复与强化中医诊断学的临床见习教学内容,教会学生临床诊视病情、搜集病史及其查体、病历书写规范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进入中医内科课程的见习教学任务,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认识、思考、分析临床上纷繁复杂的各种案例,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完成中医内科学见习教学任务,这是中医内科学需要完成的“一个临床”的一部分。其次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这部分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内科的教学任务占据主导地位,是本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医内科学》课程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定位于本专业的桥梁课程,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传授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等教学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纵观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进度,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实践课程,占据本专业教学近2年半时间,对学生完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专业课程,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的结合方法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创新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培养意义。

3 如何处理好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双重桥梁作用

3.1 强化中医内科理论教学 中医内科学理论课程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上好中医内科学课程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人才的前提,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涵盖七大系统,有60个专业示范病种,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如果就书讲书、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讲课,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难懂,抓不住重点、难点,更不会举一反三,真正学懂并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强调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的基本规律,如情志致病、饮食所伤、感受外邪等病因在内科各论中是最多见的,掌握其病因导致疾病的演变规律,基本的临床表现,结合疾病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举一反三,灵活变通。辨证论治强调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的重要性,结合伤寒、温病、金匮等经典著作条文讲述,治法方药注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为基本点,强调方与证合一的内在联系规律,讲述共性;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特点,讲述其个性,譬如具备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差,舌淡,脉细弱等症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归脾汤证的定义,即可用此方治疗,在中医内科疾病中,既有39个疾病选用本方(心悸、不寐、眩晕、郁证、血证、癫证、痴呆等),但在药物加减中则以各病症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药物,如郁证则加用郁金、香附、柴胡等。病因病机亦是如此,情志致病的病因与病机见于36个病症,同时又有郁证专篇讲述,但发生的病症却不一样,如不寐、癫证、狂证、郁证等都与情志致病有密切关系,而且女性为多,分析病因与先天禀赋(遗传基因)、性格暴躁有关,病机落实到气机郁滞,治疗除了解郁疏肝理气,还要注重移情易性,心理治疗。

3.2 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是保障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临床学科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是从疾病的病名定义开始讲述,由此展开其病因病机、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证型分类及治疗等的讨论;实践教学则是针对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资料齐备后再进行分析诊断,再确定治疗方案。因临床表现与书本知识存在偏差,且学生临床经历太少,出现只会按图索骥,刻舟求剑的现象,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譬如一次考试病案水肿病机分析,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但教材对水肿分型为脾阳虚、肾阳虚而无脾肾阳(气)虚,有不少学生就提出教材上没有此证型,应如何诊断,再如心脾两虚与气血亏虚二者的联系,心脾两虚是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所致,属因果关系,治疗应补益心脾,健脾益气恢复气血生化之源以达治疗目的。如果学生临床实践见习机会多了,临床思维开阔了,则可逐渐适应临床诊治疾病的规律与特点,缩短临床与理论的差距。应对增加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机会可利用课外辅导、导师制管理、班科固定的带教、科技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实现多临床、早临床的目的,给学生更多的实践见习、技能操作与训练的机会, 对巩固理论知识大有好处。

3.3 强化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教育 中西医结合学科以“诊断和疗效评价的规范化,医药并重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涉及临床医学各学科领域,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沈自尹、吴咸中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的针刺镇痛原理研究、陈竺教授等对中药砒霜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胡之璧教授中药生物工程研究、黎磊石教授治疗肾病研究、肖培根教授的中药研究及刘耕陶教授的中药研究等。中西医结合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纷纷成立中医学院及其各种团体,所以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世界潮流。

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学术动态已经形成以流行病学的调查、“证”实质的深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三方面;形成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疾病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与微观辨证论治相结合、同病异证异治、异病同证同治等的”病证结合”治疗模式。研究成果:(1)活血化瘀理论:活血化瘀疗法的基础、临床与药物实验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2)清热解毒学说:清热解毒药物具有解毒、抗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交感神经、肾上腺功能,保护实质器官功能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各科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3)补益药物的研究:注重脾虚-肾虚-脾肾两虚的研究,根据“肾主骨、藏精、生髓”、“血为精所化、精足则旺血,精亏则血亏”的理论,诊治各种虚弱性疾病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将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建立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的民族医学。因此,中西医理论教学必须将这些成果灌输给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科学性、可行性,开设中西医结合内科课程,讲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典案例、科研成果、诊治特色优势,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技能、树立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专业思想。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范文2

[关键词] 腹部术后;肠麻痹;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108-02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paralysis care of abdominal surgery

DENG Xuelian,HUANG Junxiao

(Deqartment of Second Surger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Wuchuan City,Gauangdong Province, Wuchuan 524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undergraduat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abdominal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paralysis care nursing experience. Methods: It was a simple application using Western methods of treatment and care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ca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compared, patients were observed up recovery time, cure rate within 3 days compared summary. Results: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 of curative care within 3 days of the recovery rate of 93%, 5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 days cure rat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P

[Key words] Abdominal surgery; Enteroparalysis; Combining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腹部术后肠麻痹多见于重症腹部手术后,高龄、体弱的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术后1~3周内,进食后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影像学表现为全小肠和结肠胀气。腹部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治愈标准:恢复排气、排便,24 h鼻胃管引流液少于400 ml,肠鸣音恢复,腹部柔软,无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恢复饮食后症状不再出现[2]。在本科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和护理腹部术后肠麻痹取得了较以往更好的疗效,达到了加快患者痊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3 d内痊愈率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3月,腹部术后出现肠患者56例,男35 例,女21 例,年龄65~81 岁,其中80岁以上3例。胃穿孔、胃大部切除术后10例,结肠癌术后10例,阑尾切除术后10例,肠破裂肠修补术后9例,胆系感染胆囊切除术后12例,复发性肝胆管结石O-Y术后5例。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及护理2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30例。

1.2 治疗方法

1.2.1 西医治疗方法①胃肠减压:采用14~16号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并禁食。②应用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消除炎症,应用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的分泌[3]。③经胃管注入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1]。④行胃肠外营养治疗。

1.2.2 中医治疗方法①在肛周顺时针环形按摩:用食指与中指,戴手套后涂上石蜡油,在内周作顺时针环形按摩,每天2次,每次20 min,刺激大肠向下的蠕动[1]。②封闭:用新斯的明针0.25 mg在右足三里穴行封闭,每天1次,连续3 d[2]。③针灸:针刺大肠俞,合谷,足三里,强刺激,留针15~30 min,每天1次,连续应用2~3 d[4-5]。

2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痊愈时间,住院时间,3 d内的痊愈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观察

3.1保证有效的胃肠减压

①保持胃肠减压的通畅,防止食物残渣堵塞,观察胃肠减压抽出物的性质与量等。禁食和胃肠减压的护理,患者禁食时间长,都渴望进食,必须向患者说明禁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诫患者不要偷进饮食[1]。②给予口腔护理,每天2次,另要给予患者少量3~5 ml温开水含漱以保持口腔的湿润。③鼻胃管插入要深,置管的长度为60~70 cm[6],固定要牢。密切观察胃管内引流液的量(2 000~3 000 ml/d),及颜色和性质,做好出入量的统计,开始引流液颜色深且混浊,当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变淡且清晰,并在停用生长抑素后不再增多,患者腹胀减轻,证明肠蠕动逐渐恢复[3]。④正确行胃管注药,注药后关闭胃管引流3~4 h。

3.2 观察水电解质紊乱情况

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注意观察水电解质紊乱情况,特别注意低钠、低钾的症状[3]。

3.3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腹部术后出现肠患者多是病情较重,年老体弱者,合并心、肺、肾病者较多,故需要严密观察生命特征的变化[1]。

3.4 注意舌象的变化

年老体弱者,舌质红而无苔者,阴虚火亢,病情可能会加重。舌色青紫者示缺氧。舌色淡红,光润示病情好转正常[4]。

3.5 正确行肠外营养的护理

由于腹部手术病程长、禁食时间长、患者的体质弱,因此应及早放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支持不但是一支持手段,使患者有条件等待病情缓解,更是一种治疗措施,可以减轻低蛋白血症,促进肠壁水肿消退,使肠管早日恢复通畅[1]。

4 讨论

腹部手术后出现的肠麻痹,在中医辨证中属于气血两虚,气机不利,脏腑失去气化功能,致腹胀、腹痛[4]需协调、恢复脏腑气化功能。因为患者需禁食,所以应用按摩、针灸、封闭的中医治疗方法,以通达气机,协调气血,恢复脏腑的气化功能。在中医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是四总穴之一[5],有疏通经络,协调气血,强健脾胃的作用,配合大肠俞、合谷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而肛周是肾经、脾经、胃经的支络相交之处,而在西医中,肛周的神经反射作用诱发引起大肠向下的活动。

中医与西医的治疗和护理有着很好的互补性,西医治疗能弥补中医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不足,而中医治疗则能弥补西医治疗在防止毒素吸收,改善肠微循环,恢复胃肠气化功能方面的缺陷。中医的治疗及护理方法简单而有效。通过本科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及护理腹部术后肠患者30例可知,能正确运用传统的中医护理治疗方法与西医相结合就能从病根上治疗,促进患者痊愈,3 d内的痊愈率从50%提高到了93%,从而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对腹部术后肠麻痹,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方法比单纯运用西医治疗及护理方法效果更显著。

[参考文献]

[1]翁少淘,李光昭,陈春来.高龄胃癌52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01,32(5):21-22.

[2]钟发明,肖伟平,叶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术后麻痹性肠梗阻32例[J].江西中医药,2009,40(6):56-57.

[3]施裕新.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1例[J].河北中医,2009,31(6):878.

[4]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45-366,255-257.

[5]张吉.针灸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4-145.

[6]刘忠俊.胃肠减压患者置入深度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8,23(20):473.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范文3

找准定位,发展中医药事业

身为分管中医药工作的副厅长,发展福建省中医药事业自然责无旁贷。多年来,阮诗玮在如何发展好中医药事业上下的功夫也最大。他认为,要发展中医药,最关键的是找准定位。

阮诗玮在分析我国卫生事业大局时说,我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驾马车一起跑”,共同协调发展。在卫生事业整个大局中,由医疗、预防、保健等防病治病一系列工作组成,中医药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大局中协调推进。中医药一定要在卫生事业的大局中找准定位站好岗,要在大局中求亮点。比如,中医药在某些疾病以及某一疾病的某一阶段有特色,就要挖掘、好好发挥,这样中医才会亮起来。所以,在“大卫生”的坐标系中找位置、求亮点,是每个中医药管理者、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阮诗玮认为:首先要在中医药客观发展规律中寻求中医药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中医药要尊重自身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同时,发展中医药还需要良好的氛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要用现代的语言阐明中医文化的内核、精髓来宣扬中医药,让更多其他行业的专家、学者接受,让社会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氛围。从认识论看,存在决定意识,存在寓含原理。中医药之所以能传承千年而不衰,就因为它对某些疾病、对某些疾病的某一阶段有确切的疗效,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我们要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宣扬中医药。只有让人们彻底了解中医药,中医药才能找到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阮诗玮说,发展好中医药事业还要与时俱进。现在发展中医药已经与明、清时代的背景完全不同了。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在变化了的形势下寻找发展中医药的办法与措施是很重要的。不仅要使用传统方法,同时要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研究中医药,支撑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人员要提高现代科技的素养,深刻理解、合理使用现代科技包括现代医学,继承发扬好中医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客观存在的重大课题。”阮诗玮说,“我们要开动脑筋,寻找中医药发展的科学定位。”

同时他还认为:要立足实际探索,寻求发展中医药的举措。全国各省市区有各自的客观实际,各地、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环境、领导重视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每个医院也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专业人才组成不同。因此,要寻找中医药发展的突破口,抓住机遇,做好中医药的宣传工作,取得领导、群众、社会的支持。

“发展好中医药事业,除做好以上几点之外,还需要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论,以及高度的责任心。从事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行业的同志要有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阮诗玮对目前中医医疗三个平台的分工作了分析:一是中医诊所、门诊部;二是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三是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各个平台各有其作用:中医诊所、门诊部继承传统中医药,以中医为主开展诊疗活动;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从事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中医及中西医诊疗,发挥中西医两手作用,探索中医、西医有机结合,发挥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有效参与,其设施、设备的改善和更新是为了支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科接诊西医解决不了的疑难病症机会更多,要注意联合院内外中医资源,加强对疑难病症的临床研究。

他还说,当前,广义的中医学术有三种:一是传统中医学术,二是中西医结合学术,三是民族医学术。三种学术也要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不要相互排挤。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院要努力发挥各自优势,提升诊疗水平,使中医药事业能够健康协调发展。

完善执业医师制度,严格技术准入

自从西学东渐之后,许多仁人志士致力于中西医汇通与中西医结合,经过一个半世纪的不断探索实践,到今天,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师们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可以感觉到: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雏形业已形成。走进书店,琳琅满目的中西医结合各科书籍,即是一个有力的见证。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一个医师在他从事的专科能够权衡中西医之利弊,合理精选中西医治疗方法,趋利避害,他的临床疗效必定相得益彰。对此,阮诗玮说,尽管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还要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但临床上的结合或合璧,只要对病人有利,我们都不能放弃。

针对当前我国执业医师中“西医可以开中药,中医可以开西药,对专科医师没有技术准入条件要求”的局面,阮诗玮分析说,一是《医师法》或有关法规、规章对执业医师从业条件规定不清;二是我国确实存在许多既懂中医中药又通西医西药的执业医师,有关部门不尊重这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没有开放双照考试;三是临床各科确实需要中西医取长补短,以提高疗效。

对此,他建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修订部门规章,一要明确规定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各民族医的执业范围。二要明确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临床各科的执业范围和技术准入条件。当前的法规把“临床医学”各科都归为西医是错误的,实际上,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等都有其临床医学各科。三要让具有中医知识与技能的西医考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让具有西医知识与技能的中医考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一般来说,医学院校毕业取得西医或中医执业医师资格三年,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让他们考中医、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比如说,执业医师都可以考律师或会计师了,为什么不让中、西医执业医师考第二本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这是十分不合理的。四要历史的问题历史解决,即对新规章颁布之前具备中西医结合实际本领,并且实际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中医或西医,发给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五是以上几点开展之后,狠抓超范围执业,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而严格依法行政。

政府主导和有效监管医院的必要性

医疗服务是救死扶伤的公益事业,涉及男女老少千家万户,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如何办好医院?如何管好医院?医院如何监管?这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范围围绕同一个对象提出的问题。医院的监管,是政府和行业团体的职责;管好医院,是医院院长等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的使命;办好医院,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人民大众的共同追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医患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办好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适宜的医疗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那么,如何办好医院呢?是靠“无形之手”把它推向市场,还是靠政府“有形之手”,作为“守夜人”去尽应尽的职责?这是应该明确的首要问题。由于医生与患者的信息不对称,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消费的即时性与刚性极强,一般来说,医生是患者医疗消费的决策者,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医疗服务行业的以医生为主体的自然垄断性质,这是医疗服务行业的内在客观规律。在这个行业供需双方难以对等相互制约,加上一些人道德水准较低,同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制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因而医疗服务行业一旦推向市场就问题丛生。滥检查、乱用药、放宽手术适应症和住院标准等过度医疗行为,乱收费、滥做广告和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反响强烈。

阮诗玮说:“自然垄断行业是市场机制易于失灵的地方。医疗服务自然垄断性的内在客观规律,决定了政府主导和有效监管的必要性。”所谓政府主导,就是政府规划、主办、引导、管理,人、财、物资源合理统筹配置,在预先设计的条件下有限竞争,以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而防止低效率,而不是市场条件下的自由竞争。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不等于医疗服务市场化,也不是简单地推向市场,而应根据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特点,权衡利弊,趋利弊害,遵循医疗卫生内在的客观规律办事。”

阮诗玮认为,要办好医院,首先应从体制的层面来认识和解决,要根据国情从制度设计的高度来谋划我国未来医院的走向。一是必须明确医疗卫生是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二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三是必须严格依法办院、依法管院和依法监督医院。

阮诗玮说,我们还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慈善医院或为穷人购买医疗保险,建立慈善捐献机制,形成助弱扶残的社会风尚,让富商巨贾多多回报社会,以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在公立医院无力覆盖的区域,鼓励民办或公助民办的非营利性医院、疗养院、护理院、卫生所、诊所等,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可及性。比如,福建省企业家傅光明先生捐献数亿元人民币建设县级医院,许多华侨华人捐款建设医院或卫生院,一些企业家资助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行为,都是值得提倡的。

“现在医疗卫生工作多头管理的体制,给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调整带来了极大的难处。限制医院盲目扩张,抑制过度医疗行为,真是步履维艰。”阮诗玮感慨地说,“一些基层部门各抓各的,缺少联系协调。大多数县卫生局掌握的行政资源十分有限,职能是依法行政,承担责任。人事权、事权、财权相分离的状态,降低了行政效率,加重了行政成本,务必尽快理顺。”

严守“医术第一、病人至上”的办院宗旨

阮诗玮曾于2000年3月之前在某省级医院当了7年的副院长和院长,深感院长们在医疗服务体系中作用重大。他们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愈来愈大。

采访中,他谈到了关于办院宗旨和医院的社会责任问题。阮诗玮认为,医院的办院宗旨应该是“医术第一、病人至上”。之所以提出“医术第一”,是由于医院的根本属性所决定的。办医院的目的就是救死扶伤。只有掌握了高超的医术,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因此,不抓学术建设,不抓技术人才培养,不采取提高医疗质量措施的院长,是一个不称职的院长;而医院的社会属性则决定了它必须树立“病人至上”的观念,这是“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卫生工作的宗旨在医院的具体体现。要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关心、热心,具有爱心和同情心,只有把病人服务好,病人满意,社会认可,医院才有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因此,必须处理好医院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作为医院的管理层,不仅自己必须领会这个办院宗旨,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践行这个宗旨,还要带领全院职工遵循办院宗旨,自觉抵制违背办院宗旨的言行举止。

“这十多年来议论甚多的是到底什么样的人当院长合适?我以为医院领导的选拔,除了干部的“四化”要求和德才兼备外,还应强调要有医学专业背景或熟悉医院工作运转的经历,加上公共行政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这也是“四化”内容之一)。”阮诗玮说,一段时间以来,有人主张医院的院长懂不懂医学不要紧,只要懂得管理学或经济学就可以,并且说:你看人家美国的医院院长不是MBA就是MPA。我认为这种观点不对,因为,医院的管理专业性很强,应急事件很多,一个不懂得医疗、不熟悉医院工作运转的人,很难快速准确地对医院的事件作出决策,至少工作的头几年是这样。而且对医院的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以及用人等方面,也可能因为不熟悉医院工作的运转规律而易于失误。有人说可以发挥“外脑”的作用,但不论是“内行管内行”还是“外行管内行”,“外脑”的意见都只能作为决策者的参考意见。完全依赖“外脑”的决策是要冒很高风险的,“外脑”们由于所处岗位的不同,不可能掌握全局信息,对事物的认识就难免存在偏颇,况且,他们不需要承担决策后果的主要责任。

行政、学术、司法,三管齐下

关于对医院的监管问题,阮诗玮谈到了行政监管、学术监管、司法监管三个方面。

他说,就行政监管医院而言,对于非营利性医院,建议除了当前开展的院务公开外,还应向社会公开其院务。由于非营利性医院享受政府土地划拨、公共财政拨补和免税等优惠政策,因此,有义务让公民知晓其院务。院务公开的内容应包括医院的级别地点、设施设备、科室设置、人员组成、服务收费价格、药品器械购销使用、年度工作数量和质量报表、年度财务报表、人事聘用、干部任免及其他重大事项。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按时,并接受人大质询、政府审查、政协审议和人民群众的评议。而营利性医院要依法照章纳税,审查其是否存在非法暴利行为,监管其是否依法行医,有没有过度医疗或欺诈患者等行为。

学术监管是对医院医疗事务的微观管理,是行政监管难以做到的。阮诗玮提出,我们一方面必须督促医院认真执行医院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打破医院“围墙”,让同行评监,行业自律。他举例说,福建省围产医学会每年检查全省产科质量两次,集中讨论全省孕产妇死亡疑难病例1次,对发现产科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推进产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发展,提高产科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般行政监管难以做到的。由于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很强,所以,发挥专业学会的作用才能把学术监管抓到点子上。政府应组织和授权专业学会,不只是开开学术报告会,还要开展跨院际的专业质量大检查、大讨论,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使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用药等专业质量得到提高。要加快专业学术团体的自身建设,培育公共精神、使命感和责任心,为它们开展自律活动提供载体与平台,以便更好地做好学术监管工作。发挥非政府组织(或第三部门)的作用,是当今“网络治理”概念实际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阮诗玮认为,司法监管是对医院监管的“底线”。我们必须依法严厉惩处道德败坏的医生,教育和挽救道德低下的医生,学习和表彰医德高尚的医生。

发展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事业

采访到最后,阮诗玮总结说,我眼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应该包含两方面:第一,以比较低廉的费用实现比较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当前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过度医疗、重复配置等资源浪费问题;第二,必须走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只有把这两个特点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事业。

在费用问题上,不能走奢侈的道路,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而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最大、最基本的国情就是“人口众多”和“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两个特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不只是在基建、设备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在人事和功能上的建设,让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院成为以预防保健功能为主要功能、能处理一般常见病的基层医疗机构,把工作着重点放到让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上, 努力提高覆盖面和可及性。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范文4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西药口服;疗效;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6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75-02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与结肠的炎性疾病。病变的范围主要局限于大肠粘膜以及粘膜下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粘液便以及脓血便,腹痛[1]。该病可发生于临床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现就我院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资料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其中男90例,女30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8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电子结肠镜检查并做病理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1.2 临床表现 其中表现为腹痛的患者40例,不规则腹泻患者30例,脓血便患者40例,粘液便患者10例,患者病程由12个月-36个月不等。

1.3 治疗方法

1.3.1 给予患者一般治疗 主要包括加强休息,饮食以及营养。对于活动期的患者,让患者充分休息,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以及体力负担,并叮嘱患者饮流质食物,对于重症以及爆发性患者应积极住院治疗,同时纠正酸解平衡失调,对于贫血患者给予输血。

1.3.2 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剂量为3g/d,同时给予中药灌肠,中药的成分为:香附10g、桃仁10g、丹参10g、土茯苓10g、茵陈10g、生地10g、枳实10g,浸泡30min,武火煎开后予文火煎药液至200mL,于早上或晚上保留灌肠,总疗程2-4周。

2 结 果

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结肠粘膜恢复正常的患者110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溃疡面较前明显缩小,患者的大便性状明显见好的患者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3 护 理

3.1 灌肠护理 在选择肛管,一般选择18号的肛管为宜,位置采用左侧卧位,同时将患者的臀部适当抬高;灌肠药液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8°左右,这样对于药液的保留以及吸收有好处,还能够防止因温度过高造成患者肠腔黏膜受到刺激,充血水肿,引起排便反应,温度过低达不到治疗的效果,还会刺激肠黏膜引起肠蠕动,不利于药液的保留;在灌肠操作时,动作一定要温柔,减少患者的身体暴露,对于有痔疮的患者,在灌肠前可以给予温水洗浴,在插管时选择剂涂擦管子的前端,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增减患者的痛苦[2]。

3.2 心理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一般病程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病人心理压力很大,护士应该积极向患者介绍本疗法的优越性以及坚持治疗的必要性,并以已经治疗成功的患者作为榜样介绍给患者,增强其战胜病魔的信心[3]。

3.3 饮食护理 在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嘱咐患者尽量避免饮食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多饮食易消化、少纤维以及高蛋白的食物,避免生冷油腻的食物,注意戒烟戒酒[4]。

4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与结肠的炎性疾病。病变的范围主要局限于大肠粘膜以及粘膜下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粘液便以及脓血便,腹痛。该病可发生于临床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分析其病因以及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4.1 免疫异常 目前很多的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因为肠黏膜的正常防御机制减弱,导致免疫调节失衡。研究表明,本病患者肠黏膜分泌异常,因粘液糖蛋白改变,导致影响了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从而使一般不易通过正常肠黏膜、对人体无害的共生菌群、食物等抗原可以进入肠黏膜,激发一系列的抗原特异性免疫性反应与炎性变化,参与的细胞成分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T与B淋巴细胞、自然系杀伤细胞等,这些效应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引起组织破坏,产生炎性反应。

4.2 氧自由基的损伤 该病在产生的过程中,容易引起肠管内高压,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内源性缩血管物质活性递升等,使肠管血流量降低或暂时性的缺血后再灌注加强,能引起供氧还原不完全,特别是在肠内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导致大量氧自由基的形成,损伤肠黏膜。

4.3 遗传因素 该病的发病率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据调查显示,本病在血缘家族的发病率较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4.4 感染因素以及精神因素 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相似,一般认为如感染存在,可能是本病的激发病变;临床观察显示,抑郁以及焦虑对于本病的发生以及复发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有人提出,精神异常是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因以及诱发因素[5]。

总之,采用中药点滴式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达病灶,药液浓度高,副作用小,对结肠粘膜起治疗和保护作用,促进其溃疡部位修复,以达到疏风清热、祛湿化瘀的效果,疗效满意。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刺激性小、无痛苦、能严格控制速度,而且能一次性排尽空气,安全可靠、成本低廉、药物作用时间长、吸收快、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艳芳,张化联,等.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09,9(17):4160-4161.

[2] 刘建吉.中药直肠点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0例[J].河南中医,2006,26(10):46.

[3] 程忠美.肛肠逆行点滴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护理[J].淮海医药,2002,20(3):241-242.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范文5

人们已经知道,地球行至一百八十度,宇宙间的气候自然有着明显区分。其前,是由湿热转至燥热。其中,是由燥热转至清凉。其后,是由清凉转向凛冽的深秋,趋向严寒的冬天。这一过程,显现一系“燥”化,缺乏水分,可致热伤津液,损五脏,害人命。上古人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一些植物能滋阴,能润“燥”,能缓冲燥热症。譬如发现胡黄连能清心虚火,滋心阴,控制心火旺盛。发现生地、麦冬能滋心阴,柔和肝脏。发现枸杞子、女贞子能滋补肾脏。发现百合、竹汁能滋润肺脏清肺热等。再以五行论理诊断,互相搭配用药,实践了许许多多的偏方和验方,从而启蒙人们对“燥症”进行辨证施治。

比如,清燥救肺汤的临床疗效。此方来自《医门法律》的名著中,方药针对治疗燥,或燥热而引发的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喘胸闷,咽喉干涩疼痛,或鼻衄,胸满胁痛,心烦口渴,无舌苔或少苔,脉搏虚,脉搏快。方中药物:冬桑叶15克、石膏30克、党参15克、甘草6克、胡麻仁9克、真阿胶15克(研成粉末,分二次,冲配方药液温服)、麦门冬15克、杏仁9克、枇杷叶5张,去毛。水煎服,每日一剂。方中重用入冬霜打过的桑叶为主药,以清燥热。由于是温燥,或是燥热,故用石膏和麦门冬为辅佐,达到清肺、润肺。杏仁既能润喉,又能止咳,配合枇杷叶,疗效更佳。阿胶和胡麻仁配合,能滋润肺脏,滋补肺脏的作用。党参或是人参,配合甘草亦能益气和中,提高免疫力,强化配方药效,传统医学称之为佐、使药物,是针对辨证用药的必要性。作者列举病案中的病例,有的是当年深秋,或在秋冬交替节气,类似上述症状的瘟疫病,用药疗效极佳。该方面世后,也得到许多后世名医实际点评和利用,流传至今。

1938年9、10、11月间,在江浙一带,随着当年旱灾灾情的进展,当地不断地流行咳嗽,咽喉干涩疼痛,体温升高的疫情。名医薄龙生,诊断这起疫情为“温疫”病,认为燥热所致,运用清燥救肺汤为主方,若有合并症,再补充相应药物,疗效十分理想,救治了成千上万民众。薄龙生的长子是游击队队长,在他传递医疗信息后,一股股游击队来取方药防治这起瘟疫病。他们用药后,一个个队员猛如生龙活虎,抗日战斗力极高。日军陷入疫地,在苏浙地界,被我方游击队痛打得狼狈不堪。

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范文6

    【关键词】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健康管理;多元回归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1],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直接相关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滞后与饮食习惯、运动方式的不合理,导致高脂血症人群呈逐年增长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研究表明膳食中脂肪、动物性食物过多,谷类食物比重过低的人群,可能引起血脂水平增高,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

    2009-03—2010-07,我院启动了对慢性病及高危人群的集中分层健康疗养干预计划。为完善我院高脂血症人群健康管理模式,现以2009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 999例公务员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探讨了公务员人群高脂血症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疾病的科学、系统、有效、更具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模断面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9-01—12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血脂等检查项目的公职人员共5 999人,从中淘汰测验项目不全人员293人,剩余有效观察对象5 706人,其中男性4 062人,女性1 644人;年龄最大89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4.8±13.1)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44.49±13.04)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5.48±13.22)岁。

    1.2研究方法健康体检者检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

    1.3诊断标准

1.3.1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判定标准依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tg血症、低hdl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1.3.2高血压高血压诊断标准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dbp≥90 mmhg,或近2周内未服用降压药物[4]。

    1.3.3高血糖高血糖按照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5],fpg受损:6.1 mmol/l≤fpg<7.0 mmol/l;糖尿病(dm):fpg≥7.0 mmol/l和/或既往有糖尿病病史,以上两种情况统称为高血糖。

    1.4统计学方法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不同高脂血症类型进行分组,应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将高脂血症与高血压、高血糖、年龄、性别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脂血症检出的一般情况体检资料齐全者共5 706人,共检出高脂血症1 633人,患病率为28.62%。年龄最大86岁,最小24岁,平均(47.30±12.30)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45.91±11.82)岁,女性平均年龄(53.82±12.42)岁。男女比例为1∶0.22。

    2.2高脂血症性别、年龄分层特征(表1)共检出高脂血症1 633人,其中男性1 346人,患病率为33.14%;女性287人,患病率为17.46%。年龄分布以50~69岁为主,60~6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36.34%;其次为50~59岁年龄组,占34.47%。表1结果显示,按年龄、性别分层后,高脂血症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其中男性在40~49岁年龄组最高,患病率为39.71%,女性在7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患病率为35.42%。男性组高脂血症患病率在30~39岁组开始明显增高,到40~49岁组达高峰;而女性组于50~59岁组才开始明显增高,直到70岁后仍保持较高的检出率。各年龄组比较,男性高脂血症患病率除70岁以上年龄组外均高于女性,除60岁以上年龄组外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各组高脂血症患病率比较本组体检者同时进行体重指数(bmi)、sbp、dbp、fpg检查,资料齐全者5 706人。高脂血症分类情况及不同类型高脂血症、高bmi、高血压、高血糖发生情况(表2)。由表2可见高tc血症共405人,高tg血症共534人,其中高tg血症发病人数最多。3种类型的高脂血症中以混合型高脂血症者高bmi率最高。

    2.4高脂血症与高bmi、高血压、高血糖的相关性分析(表3)结果显示bmi、fpg、dbp、性别、年龄与高脂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被调查的因素中,高bmi与高脂血症关系最为密切(标准偏回归系数=0.154 39),高bmi与高脂血症的发生最为相关,其次为fpg、dbp、年龄、性别,说明高bmi、高血糖、dbp升高、年龄越大高脂血症患病率越高,反映出高脂血症者血管硬化、血液黏稠度升高导致dbp升高。本组资料显示高脂血症与性别有关,男性高脂血症患病率较女性高。可能的原因有:①男性饮酒的比例较大,进食高脂肪食物的机会较多。工作压力大,运动时间少。②女性在绝经前肥胖较少,只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肥胖才明显增多。也与女性为保持身材比较注意节制饮食有关。

3讨论

3.1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脂血症发病情况分析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5 706例体检人群中,高脂血症共检出1 633人,患病率为28.62%。这与公务员人群以静坐为主要工作方式、缺乏运动、饮食和起居不规律等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表1显示北京市公务员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60~6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50~59岁年龄组。男性在40~49岁年龄段高脂血症患病率较高,男性组高脂血症患病率高峰段比女性组出现较早,且各个年龄段男性普遍较女性患病率高,这与男性吸烟、饮酒过量,工作压力、社会压力较大等其他危险因素较女性多有关。结果提示男性在40岁以上年龄段更应关注血脂情况。

    3.2高脂血症与高bmi、高血压、高血糖等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与bmi、fpg、dbp、性别、年龄具有相关性,说明bmi越高发生高脂血症的几率越大,许多研究证明bmi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有密切关系[6]。

    经统计分析高脂血症与sbp升高无显著相关性,而与dbp有明显相关性,反映出高脂血症者血管硬化、血液黏稠度升高导致dbp升高。在对高脂血症进行健康管理过程中,需对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对高bmi、fpg升高、dbp升高、30岁以上男性公务员群体应加强对血脂的监测,及早干预以防止高脂血症的发生。近年的临床干预试验表明[7],恰当地改变生活方式对多数血脂异常者能起到与降脂药相近似的治疗效果,在有效控制血脂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3高脂血症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健康管理是一个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评价(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再监测再评价再干预的循环,其中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核心[8]。国外利用健康管理来降低慢性病发生的研究已有20多年了,美国人在过去20年利用健康管理的办法使他们的冠心病死亡率降低了2/3[9]。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冠心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的健康威胁。因此对高脂血症的干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重要因素。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所以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

    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健康维护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当前仅以治疗疾病为主的就医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进一步需求,针对慢性病患者对慢性病控制、并发症预防的迫切需求,我院经过多年健康管理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了对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独有的健康管理模式,通过长期科学合理的健康维护方案,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健康理念,整体提高高脂血症人群健康素质,真正实现身心健康,有效避免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体质,促进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3.4高脂血症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方案探讨我院通过多年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实践,针对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提出了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对高脂血症人群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提供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的干预方案,由西医系统体检、体检报告分析结合中医体质评估指导、中医四诊等体检结果,给予饮食处方、运动处方、药膳处方、中医养生调理处方、健康管理与健康疗养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脂血症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并定期随访调整药膳、中药保健处方,为高脂血症健康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科学、中西医结合的健康管理、健康疗养方案,以达到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研究显示[10],健康管理对血脂异常的有效率达到96.15%,使用这种办法可以有效地改善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从而降低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我院慢病健康管理模式融健康管理与健康疗养为一体,体现了我院“小汤山、大健康”的概念。除科学、系统、综合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之外,我院独有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优质的温泉水疗及药浴、宽敞的健身场馆,提供了更利于慢性病康复疗养的环境,使高脂血症患者在接受高质量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干预方案之余,也达到心理调适的疗养目的,最终获得生理、心理的全面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教材编写委员会.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m].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28.

[2]血脂治疗现状调查协作组.我国血脂异常治疗现状的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15-17.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5):390-419.[4]刘力生.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6):483-486.

[5]杨文英.重视预防,规范管理———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121-122.

[6]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7]stamler j,briefel rr,milas c,et al.relation of changes indietary lipids and weight,trial years 1-6,to changes inblood lipids in the special intervention and usual care groupsin the multiple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 trial[j].am j clinnutr,1997,65(1 suppl):272s-288s.

[8]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