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012-01

摘要:癌症病机是多因素、多系统参与的复杂的生物过程,应用辨证与辨病结合、中西医相结合,从多靶点综合考虑治疗癌症,建立既具有中医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癌症 中西医结合 治疗

前言

近20~30年来,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疗效高于单用西医治疗的疗效,这已经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被广泛证实。目前,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中,已有更多具有中西医学基础的临床工作者与各类基础实验工作者广泛密切协作。

1、治疗膀胱癌

膀胱癌属于中医学中“溺血”、“尿血”、“血淋”、“癃闭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不外乎心火下行移热于小肠,或湿热下注于膀胱,或肾气不足,不能摄血’或气血双亏,或肝肾有热,或因肝强气逆,移碍膀胱,而出现尿血、尿急、尿痛,甚则尿路不通等症状。临床发现、确诊时多较晚,术后复发率较高,中晚期患者疗效不佳。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膀胱癌的方向,可以提高临床缓解率及缓解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率。此外。主要症状缓解率、生活质量评价也有所提高,而毒副作用均不明显。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针对性治疗已在临床上显示出其明显的优势,正逐渐成为临床治疗中晚期膀胱癌的重要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治疗脑瘤

颅内肿瘤大多为髓海病变,与脏腑清阳之气相关。脑为诸阳之会,有余不足。皆能影响全身脏腑功能。本病的病因病机归纳为:①情志不和,思虑太过或饮食失调,损伤脾气,脾虚清阳之气不得升,又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泛于脑,与瘀血、癌毒相搏结而成为患。②情志不舒,肝郁气滞,郁久化火,肝火上炎;或肝阴不足,阳亢风动;或气滞血瘀,阻塞脑络;或肝失疏泄,津聚成痰,痰瘀互结,阻于脑络。③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及惊恐等原因,致肾气亏损,精不生髓,则脑失所充,外邪乘虚而入。本病多因六邪毒(空气、饮食、环境污染)内侵,或七情内伤,脏腑气血亏虚,致气滞、湿聚、痰凝、血瘀、毒结,破坏了正常的生理平衡状态而致。

从近几年的文献不难看出,目前脑胶质瘤的治疗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仍存在许多不足:①临床以回顾性资料分析为主,直接临床经验体会居多,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较少;②对于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作用机制的研究虽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但是尚未弄清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是否是通过一个方面发挥作用;③可重复性差,临床研究多选用自拟方且其组成用量多秘而不宣,他人难以验证该方:④诊断与疗效评判未统一,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医药治疗脑胶质瘤的适应证和诊疗标准。中医药既要着眼于有效方药的研究和应用,又要突出在治疗本病中的特点与优势,发挥其在提高手术效果、减轻放化疗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中的作用。

3、治疗肺癌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的第一大癌症。近2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国内外资料表明:肺癌一经病理确诊,80%已为中晚期,失去手术的机会,则以化疗和放疗为主。部分患者虽有近期疗效,但缓解期短,毒副反应较大,不能明显延长生存期。因此,中晚期肺癌主张多学科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和实验探索研究,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近年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基本趋向于辨证与辨病结合、扶正与驱邪结合,临床上显示其可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稳定病灶,延长生存期等的疗效:中医药可减少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和提高临床疗效,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显示了中医药在肺癌防治中的优势和重要地位。扶正和祛邪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两大方法,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扶正是根据“虚则补之”来进行针对性的补益需损:祛邪是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来治疗。在治疗中应根据机体正气的盛衰,邪气的强弱综合考虑,做到扶正不碍邪,祛邪不伤正,达到“治病留人”的目的。对肺癌的不同治则按照扶正与祛邪两大类进行归纳:扶正治则主要为益气、健脾、养阴、补血、温阳、补肾等16种。从治则方面进一步证明气虚和阴虚是肺癌的基本证型。

肺癌的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就中、晚期肺癌治疗的难度而言,中医药应充分发挥治疗优势和特点的立足点,稳定控制病灶的发展。有效地改善生存状态,延长生存期。大量的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证实,众多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通过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

4、其他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2

中、西医学属于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学文明源于东方中国文化,西医学文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地域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异化为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中、西医两种医学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必须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会贯通,创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即中西医结合整体医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1]。中西医结合经历了50多年的探索过程,许多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都进入到这一广阔的领域中,有的以中医为主,兼通西医;有的以西医为主,兼通中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甚至面对“结而不合”的尴尬局面。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1  中西医结合存在问题

1.1  中、西医缺乏对应性语言

   

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难以沟通,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障碍。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同。因为中医的某一脏腑不单纯指一个器官,它包含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经验反证的特点,虽有较为粗略的解剖印迹,但其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关系,本质上是归纳人体各种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号系统。

1.2  中医学某些理论难以被证实或证伪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哲学思想方法直接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哲学思想的引入虽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表达,但因理论概念较抽象,思辨性强而精确性低,随之亦产生了歧义性和模糊性。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宇宙间各种现象和事物属性的一般概括和总结,含有丰富的哲学含义,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证明。中医学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难度。

1.3  缺乏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可以实现中西医两种手段和技术的交叉并用,但在理论上依然需要掌握两种不同的内容体系,在理论基础与学科内涵上依旧分别脚踩着中西医学两条“旧船”[2],中西医结合在理论范式上至今还处在“结而未合”的状态。现在不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既用传统的望闻问切,也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医诊断的不明确性;治疗疾病时既用中药,又用西药,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是简单的药物叠加,对其作用机理和相互间作用不甚明确。所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还是机械的、低层次的结合,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

1.4  中医现代研究的某些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

如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一开始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以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为中介,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和融合[3]。然而,一个证研究出来的理化指标往往多达几十个,由于很多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以脾虚证为例,观察的指标有70余项,所观察的众多指标在脾虚状态下均为异常,最终脾虚证成了无病不涉、无指标不异常的证候,这种结论的本身就是对特异性的否定。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最后认为脾虚证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指标是尿中d木糖排泄量减少、唾液淀粉酶活性异常。尽管这两项指标的改变对小肠黏膜疾病和吸收功能障碍一类疾病具有诊断意义,但脾虚证的范围远远不只小肠黏膜异常所能概括,即使是小肠黏膜及其功能正常者,脾虚患者也大有人在。中医常说的素体脾虚、脾虚状态不一定都有明确的病理改变,一项或几项客观指标的改变不可能概括所有的脾虚证[4]。

1.5  中药药理研究的困惑

   

目前所进行的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是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药进行分析,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某一有效成分对某病或某一检测指标的影响。虽然用这种方法研制出了一些具有稳定疗效的新药(如青蒿素等),但更多的药理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实践不符,如许多中药实验证明抗菌作用不强,但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另外,由于每种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复方少则几味药,多则几十味药,到底是哪些成分起治疗作用,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综合作用如何,在人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2  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

中、西医学体系迥异,各有优势,同时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从总体上对两个医学体系有深刻了解,分析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环节上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要使中西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要坚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坚持中医学基本原理,不要以西医原理解释中医;不能丢失中医学的精髓;不能以西医的标准与尺度作为科学标准;不能一味地分割人体,全赖实验与局部检测,而应保持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现于结合之中。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证明,把中医西化,只能使中西医结合徒有形式,难以深入发展。

2.2  要在继承中创新

要结合好,首先必须继承好。继承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没有认真的继承,创新就没有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是创新性研究,需要在中医、西医原有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超脱,形成结合的新思路,所以,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可因循守旧,惟古独尊,钻到故纸堆中。创新的核心是研究内容、手段的先进性,要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念、成果与方法,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新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寻求优于中、西医方法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在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中,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结合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结合创新的成果,如病证结合、微观辨证、隐潜性证、急瘀证等概念,以及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等。

2.3  努力在理论体系上实现突破和完善

没有成熟的理论,再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只能是经验,而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既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要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推动其学术发展,从而为更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2.4  要多学科协同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单学科研究已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多学科、多中心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只有面向现代和未来的基础学科及高科技领域,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分子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前沿衔接,才能使中西医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2.5  要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

任何医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必须能够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否则,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是缺乏生命力和没有实用价值的。中西医结合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的,其学术发展的基础在于疗效。所以,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也必须在医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得到确认和发展。

2.6  要尽快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标准和规范”

临床疗效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存在的基础。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刚刚起步,尚缺乏现代社会认可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因此,建立起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其标准和规范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

2.7  要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步进行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但其理论体系还相当不成熟,结合创新性成果还不多,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力度不够,后劲不足。所以,要狠抓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充实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内容,合理安排课程,避免某些中西医结合专业只是简单地把中、西医课程各半,中医教师讲中医课,西医教师讲西医课,大家互不联系的旧的教学模式。

3  结语

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教授曾预言,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主要有3种形式,即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中西医之间的交叉与兼容由来已久,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交叉兼容会更加自觉和充实。兼容不仅局限在药物上的相互应用,在理论、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兼容将普遍展开。中西互补是一种已被公认并已取得丰富经验的结合形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优势,在某些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的防治中,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已收到良好的疗效。结合创新是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目标,这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创新。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中西医结合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6.

[2] 肖小芹.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3):2-4.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3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课题探究;立项探究;创新型成果

【中图分类号】R7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77-02

如今的医学人员都意识到大多数的中西医结合的科研题目若想取得有意义的探究成效是非常困难的。在选择的课题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课题没有立项探究的必要性,课题不恰当的安排方式,甚至有些课题探究出的结果根本得不到想要的实际意义。在探究课题方面人们缺乏创新意识的成果,绝大多数只是注重解说和阐明。即便导致失败的漏洞是多种因素,然而最关键的是要意识到错误。选取和安排课题受到干扰是由于在意识上产生了错误从而造成判定的失误,也就造成了探究方面和方式的选取产生了失误。现实中所操作的探究成果和探究问题有分歧无法阐明研究的问题,使我们的探究成效无法获取实际的含义,是探究不谨慎这样的过失造成的。

1 不理解中西医学术内涵的差异

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即便在中西医贯通和中西医结合的过程方面都非常用心,然而成果却不如人愿?对于中西医内在的差别性的意识程度缺乏是关键的因素之一。许多研究在长久时期都处于基本性质的中西医概念的机制,得出的结果根本不能立足。将中西医贯通也是有技巧的,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性只是应用了不同的说法。如医学家在中医中的脉也就是西医中的血管,判定脑充血西医的说法但在中医方面就叫做血气并走于上之大厥,还有西医的荷尔蒙等同于中医的“藏德”等。

中西医结合如今的探究是怎样的?人们将泌尿系统用三焦来表示,肾上腺激素用肾阳来表示等等,这些是早期许多文章所描述的。而如今人们将松果体被说成肾应冬,将血流速度的变化被说为血瘀,将抗菌消炎表示为清热解毒,将免疫能力提升说为扶正固本等等,这一系列说明了现代复杂化的观察标准。人们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尖端标准的程度中找寻处理在中医方面含义、标准、辩证、诊疗等题目的方案。对于达到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只是标准更加繁琐高端了并不存在现实意义,本质上没有发展,仍然约束在固有的思维方式中。

2 对中西医结合必然性的理论研究薄弱

中西医关系的意识和解决为何仍然处于这样的状况?对于缺乏探究中西医结合的必要程度的理念是关键的因素。中西医的所有规划都处于盲目的局面,取决于人们根本不明白中西医结合必要性的原因,对怀疑其正当性。

在众多建国以来的文献检索中,有许多关于讨论中西医结合的文章、临床报道、实验探究报道的等,但是有关中西医正当性和必要性有影响力的探究成效的文章却寥寥无几。想要是中西医的各个研讨会的状态和结果产生另一个局面,将中西医结合这项繁琐有意义的宏伟的科学文化事业发扬下去,我们应当有效的在理论上探究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有效开展关于中西医理念探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让中西医结合能够明确的知道理念,使其在探究的道路上步入正轨,远离茫然的状态和单纯的参考探究的形式,从而得到现实性的结果,可是没有得到更好的深刻探究。

3 对能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的中医药命题判断不准

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中医的许多题目的实际事物的基本含义无法确定是由于在施行实验探究时需要实际的事物,而中医方面缺乏西医方面的生物学。在实际中探究经络的生理学实质和探究经络的生物化学实质等项目方面都处于这样的误区。人们之所以将探究的目标转为临床研究,是想利用临床的探究结果来论证生理现象。大多数的中西医结合的现实探究过程中,都是综合处方和证明,利用探究病理的角度来研究关于生理方面的命题项目。在众多的诊治原则的探究过程中,诊治的方法不能概括表示所有内容,是由于在实验中只是局限于集中药物和处方,内容成果的实验研究也只是局限性的。实验的成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是由于各个药方的构成物质不一样,例如在诊治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方面所开的处方中药物就有很多种。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如我们将“肾主生长”作为实验的探究,从而来断定如何在整个诊治的过程中找出明确的药方成果。在现实的实施中怎样得到“肾主生长”的结论在有限药物的探究成果方面,我们所得到的也仅仅是对于甲状腺,垂体的组织学、组织化学的指标有影响的几种温肾益精中药而已。

4 科研设计存在事实错位和逻辑不对应

导致在科研安排方面发生错误的原因是在于了解中医命题的概念存在漏洞。最终造成探究结论不能成立。例如,对于证候的标准和疾病的标准没有分开,选取的观察标准和病症的关系解决的不恰当,只是注重了证候的本质探究,没有关注其存在的特异性,因此所有的证候模型都不成立。还有就是关于诊治的探究,诊治的概念无法证明是由于同样的诊治原则不能重复发生相同的药方结果,原本单一的处方内容在治疗标准上却非要得到上升而造成的。

再比方说,无法得到确定的结论,是由于只探究了体表的路线。在探究经络的本质方面的时候,对于属脏络腑和属腑络脏的关键性不能表明,归根于在测定标准的过程中仅仅局限于经络的循行,缺乏对于循行的内在的含义,从而导致经络的概念不完善。

5 未得出可以通贯中西医的理论结论

有关中西医结合的这么多年的探究,人们所研究的题目囊括很多,其中包括腑脏题目、气血题目、证候题目、诊治题目、药效题目、经络题目和有关临床证明药方等问题。对于中西医的概念都是通过研究获得临床观测和实验室的成果,容易产生中西医的错位并不完善。

总之,对于中西医这两门医学机制的综合的标准含义和价值是具有局限性的,无法过高的衡量,即便在探究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有效的现实成果,然而也只是局限在概念、技术和临床实验的基本标准。

参考文献

[1]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中医教育

中西医结合事业在我国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是医药历史进程中耀眼的路标,在我国医药科学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从2001年起,本所承担了我校七年制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开好头,本所精心组织教师,从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等方面都做了周密的准备和安排;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年轻、学历高、副教授以上(包括中医学、西医学及生物学)的学术骨干主要讲授,经过1998-2003级6个班级教学实践的探索,有一些初浅的认识和体会,在此与同道共同切磋。

1 讲好总论开好头

总论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否讲好讲活,能否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直接关系到本课程教学的成败。因此,对于前两年在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接受过较系统现代医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如何使他们树立牢固的中医专业思想,充分理解采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思路与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本部分课程讲授中,反复强调了国家出台的有关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研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目前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是对解放后参加西学中学习,艰苦创新,执着追求而在今天取得累累硕果的老一辈中西医结合研究者的业绩(如中西医结合急症、急腹症研究,证本质研究,中药药理研究,临床辨证客观性和规范性研究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癌前病变及肿瘤的研究等)进行系列的、有代表性的重点介绍,使学生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由学生自己查阅文献、撰写论文,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使同学们对所涉及的问题及目前的研究进展有了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2 中、西医比较学习

就研究的对象和目标来说,中、西医学是一致的;但从本质上说,二者分属于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尽管都是以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本质、阐述疾病发生发展机理、寻求有效治疗疾病的途径和方法为目的,但两者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以及研究过程完全不同。

尽管学生在前期学习阶段已经进行了较系统的现代医学及部分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基础较好;但作为七年制刚迈进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本科四年级学生尚没有显著的不同,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对他们来说,也才刚刚真正接触。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差异比较的学习,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两种医学的不同点和优势所在;认识到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已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及世界“中医热”为中西医结合发展提供的历史机遇;在我国中西医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中西医结合是二者优势互补的必然产物,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作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继承者,还要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和保持中医药特色不变的情况下,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去研究、发展中医药学是他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3 穿插生动活泼的专题讲座

21世纪的医药学人才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不仅要有深厚的医学知识,还必须具备掌握最新成果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及创新思维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应变及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尤其注意教学内容安排上的前沿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结合本学科的研究,就前沿学科知识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如基因组学的兴起对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挑战与机遇、蛋白质组及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展望、可拓方法在中医病因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证、病、症”结合探讨现代中医的临证思维等精彩演讲。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开设了涉及中药药理和动物实验研究中如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探索,以及临床中如何进行证候客观化及评价体系标准化的研究思路等专题讲座,并让学生共同参与,进行讨论。

通过穿插这些生动活泼的专题讲座,既丰富了课堂的学术气氛,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他们的科研创新思路与意识,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目前已有多位同学参加学校“挑战杯”课题的申报获立项并获奖。

4 系统介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本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西学中班开设以来,广大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运用当时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现代医学的方法)进行了大量中医药实验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摸索出了适用于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各种实验方法如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受体学、病理学(包括超微病理)、组织培养、膜学、核技术、影像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并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且取得了累累硕果。直至今日,这些方法仍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中广为所用;尽管其中有些方法可能还显得不很成熟或特异性不够,但本着探讨和发展的眼光,教学中仍然将这些方法介绍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思索,希冀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在保持中医药特色不变的情况下对此有所发挥。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感染导致肝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临床上常规的治疗方法大多以西医为主。由于乙型肝炎病毒会引起肝细胞受到损伤及肝组织出现炎症和坏死性疾病两种不同机制,针对两种机制,均对肝炎病毒而启动免疫过程。肝炎病毒可以在人体内复制,导致肝组织发生病变进而持续进行发展成慢性化。单纯的西医药物治疗已经不能彻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所以在现有的抗肝炎病毒有效药物上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两年的临床观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其疗效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门诊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经肝功能等一系列检查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对照组患者2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两组患者在病例组成、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相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相同西医药物治疗。具体方法[1]为两组患者均给予肌苷、维生素C,肝素乐各0.2g,用法为3次/天,口服。中西医结合方法的治疗组加中药汤剂,基本方子为,药用柴胡、大黄各10g,茵陈、半枝莲各20g.白花蛇舌草30g,板蓝根15g,车前子10g,丹参30g,赤芍、党参、鸡内金各1.5g,神曲、麦芽、谷芽各20g。用法为每天1剂,水煎服,两组经过12周的治疗。

1.3 治疗效果[2] 参照《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具体原则如下。显效:基本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肝脾胀大缩小,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肝功能恢复正常功能,病毒复制指标消失。有效: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肝脾肿大稍缩小且无明显压痛及叩击痛,肝功检查正常或轻微异常,病毒复制标志水平降低。无效:未达以上标准。2 结 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方案治愈18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0%,单纯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治愈1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72.88%。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30) 18 9 3 90

对照组(n=28) 15 5 8 72.88

3 讨 论

西药具有很强的消炎、同时保护肝脏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增加活血化瘀的药物,能够改善微循环障碍及结缔组织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肝脏细胞。中药汤剂中的各味药材有护肝、抵抗病毒,增强细胞免疫力作用。所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可加强改善肝脏功能、能够保护肝脏、抑制病毒复制,抗肝纤维化,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