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范文1
Abstract: Based on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latest content and reform trend of the specifications related to the prefabricated shear wal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onstruction of a project of this type. Stric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was carried on, and high quality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high standard delivery acceptance are achieved, which won the general consent of Party A, supervision, owners, quality control and other parties.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质量管控体系;住宅产业化
Key words: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shear wall structu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quality control system;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173-02
0 引言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以下简称新砼验收规范)于2015年9月1日正式实施,对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预制装配式建筑可以很好地推动住宅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化的新型装配式结构为房地产企业、建筑设计企业、工程施工单位和预制构配件生产商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1-3]。新工艺新方法的不健全又会带来质量管控的难度,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施工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保证达到预期的效果[4-6]。本文总结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经验,以施工规范为落脚点,分析了施工质量评估体系细节,并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运用评估体系进行质量管理控制。
1 工程概况
广东某住宅项目是12层高层单元式建筑,地上建筑面积总计46211m2,标准层层高3m,总建筑高度是39.6m。该项目地处珠江支流江畔,南侧临近主干道,交通方便,为开发公司对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的试点项目。楼板体系应用较为成熟的叠合板形式,剪力墙体系采用现浇形式,设计工作重点在于建筑保温和结构连接与安装。为了使该项目成为示范典型,采用了标准化墙板,结构上均匀对称,户型按照工业化住宅需求设置。
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分析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重点需要按照新砼验收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20666-2011)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等规范执行。新砼验收规范全面梳理02版规范内容,删改了旧规范中适应当时建筑行业情况而在当前已经显得不太能够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规定。新规范体系中,装配式结构确定是分项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含预制构件进场验收、构件安装验收、钢筋及其他连接验收等,从而明确了质量管控重点。表1列举了规范中对部分预制构件允许偏差的要求,类似的各项参数更加精细化了质量管控的标准。
3 施工质量评估体系
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建筑较传统建筑更需要完善的施工质量评估体系,对预制构件生产、剪力墙浇筑、现场安装等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结合该类型建筑特点,客观、系统而全面的施工质量体系必须包含开工前、施工过程中到完工后指令评估细则。
3.1 开工前质量评估 项目施工前的各项工作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非常重要,其内容影响贯穿建设的全过程。开工前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各项施工条件的准备,保证施工过程中到完工之后的顺利开展,明确质量要求并实施初期质量管控。开工前质量评估工作内容繁多,主要包含三大方面。首先是预制构件、原材料、预埋件、吊环、预留材料和设备等信息齐全程度、达标程度和细节要求。其次是质量管理体系、资料、手续和程序等完备程度、水平高低。最后是对施工过程的规划内容、方案条款、保护计划和现场管理的细节把控到位情况、准备充分程度。图1所示为开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设计深化,进行预制剪力墙构件施工图配筋选型的对比,确保应用最为合适的选型。
预制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施工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其将现场施工任务分散到了前期、中期的工厂预制上,继而提高建设效率、提升建设质量,图2为工厂中在进行碟盒版预制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对于预制构件的质量评估和管控必须落实到流水线上的各项环节,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质量评估;现场操作流程、工艺和技术人员条件等质量评估以及成品保护和运输情况评估等。
3.2 施工过程中质量评估 施工过程也就是建筑建造过程,为整个项目最为核心阶段,是质量管控的重中之重,决定着施工质量的走向。施工过程质量管控重点在于加强技术方面和实施方面两方面的评估,图3为从技术上对剪力墙结构竖缝与横缝连接构造措施进行细化,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图4为装配构件支撑施工现场,对各项施工细节执行严格的管理,确保项目质量。
施工过程中质量评估重点在于对施工细节的把控。首先是各处支撑体系的稳定和安全性,确保整个项目顺利开展。其次是施工与设计的一致性把控,确保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的各项细节得到施工表现,节点、接头和连接外观、性能和细节符合设计内容,尺寸偏差在规范和设计限定范围之内。再次是对专项施工技术和配套工作的协调、工作面的分配,各方利益、职责和权限明确,避免工程内容、质量和工期推诿等恶性情况发生。
3.3 完工后质量评估 施工完工标志着项目进入了验收的阶段,在质量评估体系中不可或缺。首先是综合评估整个项目建设成效,对各分包单位和总包单位工作进行评估,参建各方配合与协调工作进行评估。其次需要全面的评估装配剪力墙建筑开工前、施工过程中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资料的完善程度和质量情况,特别是隐蔽工程资料的评估等。另外要关注工程现场的质量保护体系,确保在完工后各处处于良好的保护条件下,不出现任何人为或天然损失。资料方面要求全面、具体、客观且可追溯,包括设计单位、材料单位、验收单位、分项工程单位、试验单位、检验单位、质量管理单位等各方资料。
4 施工质量管控效果分析
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更好地降低了细节质量管控难度,保证开工前、施工过程中到完工后均处于质量可控状态。检测数据显示安装施工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其中:预制构件灌浆套筒中心位置最大偏差为+1.29mm,中心位置预制构件外露钢筋最大偏差为+1.51mm钢筋外露长度最大偏差+8mm,现浇结构施工后连接钢筋中心位置最大偏差1.98mm,现浇结构施工后连接钢筋外露长度最大偏差+11mm、顶点标高最大偏差为+2.15mm。强化规范意识,以精品工程严格要求施工细节。图5为预制构件钢筋搭接节点连接施工现场照片,现场整洁清晰,建设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噪声、扬尘或水污染非常有限,在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方面效果明显,做到了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质量的建设要求。叠合板等预制构件在工厂产业化生产、工业化加工,在表观质量、养护条件和振捣情况等方面有着现场浇筑难以比拟的优势,更有利于质量管控。在施工工期和经济效益方面,本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抗震是本项目关注的重点之一,采取了多项措施予以保证,需要在以后的项目中进一步研究。
5 结论
本项目质量管控体系健全,在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方面达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实现了预期的质量要求。
①全面的质量管控体系为施工质量进行了预控、管控和评估,对施工全周期起到了良性循环效果;②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易于工业化和产业化的特点,保证了该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进度要求和一定的经济效益;③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质量管理控制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如裂缝控制、所需规范不够完整等情况,仍需加快发展进度。
参考文献:
[1]郭正兴.新型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规模推广应用的思考[J].施工技术,2014,43(1):17-22.
[2]王晓锋,蒋勤俭,赵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的主要规范规定解析[J].施工技术,2014(22):1-4.
[3]陈建伟,苏幼坡.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J].世界地震工程,2013,29(1).
[4]齐宝库,李长福.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估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4(15):20-24.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范文2
Abstract: Due to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the guaranteed quality of the assembly building, it can be produced through factory assembly line. Howeve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assembly building in China is relatively slow, which has been restricted by various factors.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y, technology, economy and oth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and gives a reasonable solution, hop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ssembly building in China.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节能;环保
Key words: assembly building;energy sav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043-03
1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将预制加工厂预制的构件,通过机械吊装的方式,把零散的预制构件组装成为一个整体建筑[1]。
2 装配式建筑工程基本特征
2.1 施工主场地变化――工地变工厂
转变原先复杂的现场施工作,将建筑的柱,板梁,阳台,外墙等的制造变成在工厂生产线上生产,所有的模块部件都可以在预制场中预先制造,避免了现场的浇筑,将大量现场的手工作业,换成了预制场的流水作业。具有提前预制,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而且不受气候影响的特点。
2.2 施工方式转变――施工变总装
原来的现浇结构需要立体的交叉作业,流水施工,而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机械化的吊装,最终将各模块组成整体。安装过程如同在工厂组装汽车元件一样进行拼接,现场作业大大减少,生产效率很高,安全,质量有保障等等特点。并且,建设与装修于一体,装修于主体工程可以同步施工。
2.3 身份的转变――农名工变产业工人
由于现场大量采用吊装技术,再也不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从业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只要掌握预制装配、吊装的技术即可。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的需求,以及从业人员的就业环境。
2.4 形象的D变――污染施工变绿色施工
预制装配式现场施工以吊装为主,节能环保,脚手架搭设、现场砌筑、现场抹灰等等。以往现浇建筑出现的问题,装配式建筑施工都可以避免,最大化实现绿色施工。有资料推算,装配式施工至少节约节水量80%,能源70%,材料20%,土地20%,有效避免噪声的产生。
3 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大力倡导,许多地方开展了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试点工作。但是,往往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发生“管理不到位,技术不成熟”的现象。很多施工单位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理解还是基于传统的现浇结构,就是将传统的建筑构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拆分,然后转移到工厂生产,然后再将各部分的部件按照原来的方式重新吊装回去,这样往往预制率不高,连接节点处理很不好,导致质量很差,经济效益不高。
在管理上依然采取“层层分包”的模式,各方资质得不到保障,导致出现了很多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甚至比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的问题还多,这大大限制了集装式建筑的发展。
3.1 装配式建筑行业内存在不完善的法规政策
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政策性文件如《绿色建筑行动》、《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等在推广装配式建筑,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由于约束力并不强烈,很多企业也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没有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3.2 经济支撑政策不完善
现代社会,现代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利益驱动为导向,虽然装配式建筑的科技含量高,运用的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保障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但是毕竟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还没有深入经营管理的心理,大多数的公司企业都还处于摸索,技术还不成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本的提高,管理模式的落后,更多不可控因素都会影响最终建筑的成本,所以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发展装配式建筑。如果没有长效的激励政策,如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促使企业开展研究装配式建筑的探索,装配式建筑的政策依旧无法落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依旧会发展缓慢。
3.3 技术水平不足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依赖于扎实的专业技术,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在需要极强专业技能的关键技术岗位上,或多或少地存在断层或衔接不上的危机,使得在产能扩大方面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住宅产业化的需求[50]。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设计方面。
深化设计是制作新型预制构件的必要步骤。但传统的预制构件厂和设计院要么不具备成熟稳定的深化设计模块化的能力,要么不考虑深化设计,由此造成预制构件的生产存在一定偏差,不符合标准。
②在质量方面。
由于生产所用的原材料的质量没有统一标准,参差不齐,使得磨具和配件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难以存在高质量。另外生产时的装备资源尚未形成成熟的通用模块,大部分需重新开模,有待改进。
③未形成标准化的预制构件。
目前存在的构件大多品种单一,通用性较差,使得在建筑结构上的应用存在脱节现象,尚未形成产业化的产品生产体系。
④配套材料供应不足。
在整个装配式建筑生产和应用阶段,需要大量的配套材料,如保温连接件、预埋件、灌浆料、吊装配件、钢筋套筒、密封胶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这些配套材料的供应不足及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未成熟,阻碍产业化产品生产体系的实现。
⑤管理技术不完善。
健全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是实现装配式建筑项目良好运营的关键技术。目前,目前管理者对于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工程管理中的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造成实际施工效率低下;项目管理者没有深入理解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认为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工艺前期投入较高,存在风险,从而限制了对管理模式的优化。
3.4 经济成本高
一切活动的实现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依赖于完善的济管理体系和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仍存在以下制约装配式建筑项目发展的经济因素:
①在整个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设计多个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例如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项目监管单位。目前在不成熟的市场机制下这些单位处于条块分割状态,没有推行EPC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模式,造成责任界面不够清晰,极大地阻碍了施工工期和消耗了大量成本。
②市场化以及商业化发展受阻。目前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实施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处于“零星”的运作状态,前期工厂投建、技术研发、人力培训、专业器材采购,无疑造成了先进企业前提投入成本过高,后期获利较慢。
③由于该领域专业人士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对成本认知的误区,造成社会资本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资金投入减少,缺乏该有的积极性,甚至影响资本市场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支撑力度,加剧了产业链的崩溃。
4 针对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问题的应对建议
目前我国在建筑工业化领域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必经阶段,而国外的发展已达到成熟的水平,有完整的供应体系和先进的技术以及丰沃的资金支撑等。因此我们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不能盲目地复制和模仿国外的操作流程,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制定符合国情的成熟的装配式建筑措施[2,3]。
4.1 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法律和规范体系
根据“简政放权”的原则,国家层面应引导建筑行业加快供应侧结构改革,产业发展政策尽快明确装配式建筑建设的发展,从立法上建立健全的装配式建筑体系。根据我国的社会结构特点,从顶层做好设计,科学的产业布局。可以出台国家法律,层层向下推进,出台建筑行业法规规范,通过完善的强有力的法律来约束大家的行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引导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通过一定的政府调控,完成相关标准的完善,并进行有效的监督。
4.2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除指定顶层政策外,应该完善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给予企业相关福利政策,保障科技研发和降低成本模式的探索。如在欧美等国家,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都采取了多项优惠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我国各地都应该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工程优先处理,开辟绿色通道,减少繁琐的审批程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技术的研发,发展国家体制下的保障房建设。可以通过政府主导,各方建筑企业单位共同参与,积极加入到各类保障房或者政府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如拆迁房、自住房、廉租房、公用厕所等等工程。
4.3 创新装配式建筑技术,设立相关标准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不断法发展,装配式建筑必然要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其技术体系及标准都应加快创新,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准,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力学性能,结构优化,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大力发展我国预制构件的集成化、标准化、通用化、多样性等特征,成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综合考虑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机械设备、技术支撑、人才储备、材料性能等潜力,建立属于我国的预制件产品目录,同一收录符合要求的不同生产单位的预制构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制件进行合理的组合与归类,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个性化的要求。
4.4 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创新思想
应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校企联合,企业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高校设立相关专业或者相关课程,让学生接收专业化装配式建筑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引进国外装配式建筑领域相关人才,聘请高水平的专业人士去高校讲座授课,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与兴趣。
4.5 整合市场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
市场层面应注重解决装配建设成本高的问题,除了得到政策性的福利支持外,还需要当地政府或者企业充分考虑市场因素。
①建立完善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市场链条,通过重组、重新配置、共享的方式,整合在装配式建筑行业这个产业链上的各相关单位形成完备的产业链。
②通过提高大规模生产的行业标准,通过扩大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使组装建筑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③充分考虑目前市场特点,采取逐步推进,先易后难的方式,结合政府政策和优惠,在特定地区特定建筑开展装配建筑的发展,依托政府的政策性工程开展试点,逐步向商业化的建筑拓展,积累经验,循序渐进的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比例,提高装配率,切实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5 结论
通过从政策、技术和经济的角度深入剖析影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因素,指出装配式建筑管理应完善政策体系、建立相关标准、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创新思维、整合市场资源、减少成本,从而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勤俭.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J].建筑技术, 2010,41(12):1074-1077.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范文3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性质与任务
所谓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指电力工程建设人员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劳动工具等,极据特定的建设目标将建筑材料、半成品等建设为电力产品的过程,其涉及到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成本及项目安全等各个方面,从某种程度而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电力建设单位所有活动的核心内容。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总结如下:即以电力生产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为基础,利用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将工程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度起来,使得人力、财力、物力等工程资源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全面实现高速、高质、高效益、低成本的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二、某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实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某110kV变电站工程总投资6200万,主变容量为12.6万千伏安,线路长度为1.76km,工程占地面积为421m2,变电站内环行道与巡视道路建设均进行相应的紧缩,与传统面积相比至少缩小了25%;为控制电缆沟的数量,将主控楼内的开关与保护室合并使用;为控制走廊的整体面积,实现多条线路同杆架设的施工方案。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25.5m2,建筑结构为门式钢架钢结构有檩体系,围墙选择100cm厚、高2.4m、长201m的蒸压轻质混凝板及H型钢柱;电容器组防火墙高4m,长度为53m。该电站工程选用的是两台新型环保变压器,总容量达12.6万千伏安,在提高容量的基础上减少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变电站的房屋建筑采用的是装配式建设工艺,选择新型复合型材料;电缆沟、构支架爬梯等均采用新型材料,且消防报警采用的是红外对射感应装置,该设备的先进性可以大大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下面针对该工程的项目管理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二)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策略
1设计创新
在本工程设计阶段其创新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提高总平面布置的紧凑性,一些不必要的建筑物合理取消,比如门卫室、巡视小道路以及配电装置区部分环形道路等,而配电设备与围墙的距离则进行合理压缩,在110kV内桥区域设置电容器场地,整个设计缩小15%左右的占地面积。其次采用全预制装配式施工方案,变电站中所有建筑物的结构均为预制结构,采用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作为建筑物的屋面及墙体,在现场进行装配,不仅施工效率高,而且环保效果好;再次,采用了单避雷线技术,用单根避雷线取代传统的双避雷线,不仅可以减轻塔重、对铁塔的结构做进一步简化,而且建筑材料的消耗也大幅减少,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最后,在项目管理中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工程项目与计划、物资、招投标以及财务系的横向集成,提高了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2施工进度管理创新
从某种程度而言,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会对工程投资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针对电力工程这类生产性投资工程来说,工程进度控制更为重要,所以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施工进度管理进行全面创新,以顺利实现工程管理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可以对工程资源的供应与安排进行优化,最终降低工程成本。传统的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在预定的工期内编制多个施工方案择优选用,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实际的施工进度却与计划进度存在较大差异,然后再针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调整策略进行补救,如此往复直至工程完工。而在本工程中由于采用的是装配施工方案,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装配式施工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筑物、构筑物的上部构件均是先经过工厂化预制成型的,再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安装,且安装过程中与传统施工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干法作业,无需搭设脚手架,不仅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也加快了施工进度,且体现出较高的环保效益;采用预制钢结构体系作为建筑物主结构,同样在专业工厂将构件先制作完成,施工现场仅进行安装即可;本工程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施工过程中大量采用了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这种多孔硅酸盐材料具备易切割、固定方法便利的特点,是一种可以标准化、工厂化生产的新型环保材料,应用该材料进行现场装配大大提高了施工安装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此外,综合室部分也是采用的装配式轻钢结构,同样可以采用工厂化制作,实际工程中仅用两周时间即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施工,包括钢结构、屋面以及墙体结构等等,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整整提前了35天之久。
3安全质量管理创新
在工程项目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主要目的是保证项目与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相符,促使项目可以根据既定的质量目标实施相关的功能活动。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计划阶段、质量控制阶段以及质量改进阶段。在本工程中,安全质量管理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安全管理方面,施工过程中建立了由建设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组成的完善的管理网络,且以各类科学、适用的规章制度为支撑,全面落实安全文明生产工作;在施工现场推行标准化作业模式,制定作业标准指导书,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作业;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提高安全作业的环境水平;此外,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与考核,保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
其次在质量管理方面,实行挂牌上岗制度,即在施工现场设置各类宣传牌,主要内容包括工程主要负责人、施工质量标准、检查情况公告等;注意要及时更新检查情况公告的内容,保证其中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将其对施工人员的激励作用与警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质量管理中针对一些隐蔽性工程引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理念,比如地基处理阶段的回填土施工,只有通过有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层层把关,决不容许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比中土料质量与工程地质要求不符,则不得用于填筑;或者土层厚度达不能到要求,则不得进行下一步的夯打。要保证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就要针对各施工工序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强、便于执行的作业标准,并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树立“人人皆品检”的观念,促使操作者自主的进行质量控制。
4成本管理的创新
所谓工程项目造价是指整个过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验收等整个阶段所消耗的所有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工程造价是将工程的基本建设工作量采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工程成本是一项综合指标,其所反映的是建设项目投资的规模,通过工程成本的高低可以体现出一个工程价值的大小。在本文实例工程中,采用干法作业进行结构施工,并且率先使用了单避雷线、蒸压轻质混凝土等先进技术与新型材料,这些创新技术与创新理念的应用均大幅降低了工程的建设成本。首先与传统施工工艺中大量使用水泥砂浆的作法相比,本工程采用干法作业,无需安装脚手架,并且采用的蒸压轻质混凝土材料密度较小,再加上较大的吊装机械作业面积减少了移位的次数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砌体墙施工成本相比,仅人工一项即可降低约40%;其次采用了单避雷线技术,用单根避雷线取代传统的双避雷线,不仅可以减轻塔重、对铁塔的结构做进一步简化,而且建筑材料的消耗也大幅减少,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结语
总之,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保证电力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程中要创新思想、改变思路,建立一个综合性强、专业程度高、相对独立管理组织,并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为支撑,全面提升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还要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步骤,促使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都能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自觉地学习并掌握和运用项目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断的实践和创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宏伟.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型[J].水电工程信息周刊,2009(12).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范文4
一、管理制度
1、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的文明施工管理网络。
2、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公司、项目部应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定期、不定期检查、验收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后,应做到检查有书面记录、检查与总结经验、检查与整改相结合。
3、建立门卫值班管理制度。门卫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出入现场的会客登记制度,认真履行登记手续,非施工人员及非工地人员不得随便进入施工现场,外来人员联系业务或找人,值班门卫必须验证其证件、登记后方可进入工地。
4、建立施工现场料具仓库管理制度。
5、建立消防防火管理制度。
6、建立汉安保卫制度。成立保卫领导小组,责任到人,采取措施严防盗劫、斗殴、赌博等事件发生;施工现场还应因地制宜,积极设置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及娱乐场所,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二、作业现场
1、封闭管理
施工现场必须实行封闭式施工,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围档。围档材料宜选用硬质材料,如砌体或彩钢板等材料,不得采用彩条布、竹笆等。其高度:市区主要路段和其他涉及市容景观路段的工地设置围档的高度不得低于2.5m,其他工地的围档高度不得低于1.8m。
施工现场必须实行封闭管理,设置进出口大门,大门宜采用硬质材料,不得采用竹笆片等易损易破材料。大门一侧应设置门卫值班室。
2、施工场地
施工现场应积极推行硬地平施工,作业区、生活区主干道地面必须用混凝土硬化;场内其他次道路至少做到用炭渣压实,上部铺设石子或批混凝土垫层。现场道路应畅通、平坦、整洁、无散落物。生活区、施工区域应做好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保持排水畅通、不积水。
施工现场适当地方设置吸烟处,作业区内禁止随意吸烟。合理部位设置茶水亭。积极美化施工现场环境,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进行绿化布置。
3、材料堆放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多项临时设施,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
4、现场防火
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消防防火责任。易燃易爆物品堆放间、木工间、油漆间、食堂、宿舍、外架及斜道通道处、楼层处等重要防范部位要采取特殊消防安全措施,配备适当数量消防器材,并有专人负责。
施工现场不同阶段对不同的防火要求,在基础施工时,主要应注意保温、养护用的易燃材料的存放。在主体结构施工时,焊接量比较大,要增加看火人员。特别是高层施工时,电焊火花一落数层,如果场地内易烯物较多时,要特别注意明火管理,电焊火花落点要即时清理,消灭火种。
5、施工现场标牌
施工现场必须设有“六牌二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标牌规格统一、位置合理、字迹端正、线条清晰、表示明确,并固定在现场内主要进出口处,严禁将“六牌二图”挂在外脚手架上。
施工现场应合理悬挂安全生产宣传和警示牌,特别是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和危险区域以及主要通道口都必须有针对性地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
三、生活设施
施工现场应根据作业需要设置食堂、宿舍、办公室等临建设施,其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必须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选址应符合安全、消防要求,确因场地狭小不能划分的,要有可靠的隔离防护措施。
近年来,全国各地建筑施工现场临建房屋(尤其是简易组装活动板房、楼)在使用或安装、拆卸中,相继发生过倒塌、火灾及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故针对施工现场临建宿舍、办公用房等临建房屋,特别是装配式活动房屋的设计、制作、使用、安装拆卸、验收、运输和维护保管等方面要作出相关安全技术规定,以保证施工现场临建房屋安全技术标准的落实。严禁购买和使用不符合地方临建标准或无生产厂家、无产品合格证书的装配式活动房屋。生产厂家制造生产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必须有设计构造图、计算书、安装拆卸使用说明书等符合有关节能、安全技术标准。活动房搭设不宜超过2层。
宿舍应集中统一布置,严禁在厨房、作业区内住人。宿舍应建立室长卫生管理制度,且和居住人员的姓名、照片、身份证复印件一起上墙。宿舍内宜设置统一床铺和储物柜,保持通风、整洁,生活用品整齐堆放,禁止摆放作业工具;严禁使用煤气灶、电饭煲、热得快等器具;宿舍应有保暖、消暑、防煤气中毒、防蚊虫叮咬等措施。
食堂选址要合理,食堂内应设置独立的制作间、熟食间、原材料储物间,按照生进熟出的原则合理布局,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杜绝发生食物中毒事故;食堂制作间灶台及周边应贴瓷砖,所贴瓷砖高度不宜小于1.5m,地面应铺设防滑地砖;门窗洞口处设纱门窗,明显处挂用餐及卫生保洁管理制度;食堂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和小卖部工作人员必须有健康证,并在明显处上墙公示。
施工现场应设固定的男、女简易沐浴室和厕所,并要保证结构稳定、牢固和防风雨。厕所天棚、墙面刷白,高1.5m墙裙、便槽贴面砖,地面用水泥砂或地砖,宜采用水冲式,并实行专人管理、及时清扫,保持整洁。高层建筑应每层设置临时便池,多层建筑应每2层设置,厕所设施应做到整洁、雅观。
创优质工程是我们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全国性的有“鲁班奖”,各省市级也有自己的省市优质工程,如上海市的“白玉兰”,江苏省的“扬子杯”等。
工程创优一定要从开始就要严格按要求来组织,特别是对于技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否则等到验收之前去补资料,一是失去了资料的真实性,二是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往往容易出现矛盾。
一、创建鲁班奖的形势在发展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争创精品工程,已是建筑施工企业创品牌的竞争法宝,特别是获鲁班奖工程的企业,则更成为在建筑市场中多揽活,揽好活的一块金字招牌。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在其所承建的水厂获得鲁班奖后的两年内,就有4个水厂工程由其承建。还有的施工企业由于多次或连续获得鲁班奖,他不是“有活就干,而是”挑拣着干“。许多建设单位说:”我们很期望和获得鲁班奖的施工企业合作”;有的房地产开发商说“老百姓十分关心放心房,不少客户在买房时,往往会提出这房子是那个施工单位承建的,因此我们也很希望和获得鲁班奖工程的施工企业合作,因为这可使客户对工程质量多一份信任。”
6、创精品工程不仅提高企业品牌,而且通过创精品工程培养出精于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人才。2003年中获得鲁班奖工程的项目经理,不少是以前跟随别人创鲁班奖,而今是带领一些更年青的技术管理人员创鲁班奖。企业具有创优意识和经验的项目经理多了,也就会为企业创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1) 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工程)质量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品牌也主要依质量来支撑,因此有的企业已认识到提高质量,打质量品牌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获胜。他们往往以高的质量目标向社会,向用户承诺。有的企业还提出要创更多的精品工程,使企业所承建的工程质量均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这个质量目标就比仅提出创一个鲁班奖工程的目标要高得多。不少企业第一步是先创鲁班奖,第二步是通过创鲁班奖的经验传播,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因此有的企业在创出第一个鲁班奖后,不仅是拉二连三地创出鲁班奖工程,同时企业的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最近有的施工企业为了与国际接轨,提出了“不断追求建筑产品零缺陷”,“不做一流,只争第一”,向更高的质量目标迈进。
(2)优质工程的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对质量的认识,高的质量意识就是对质量的认识达到高层次的境界,领导层的质量意识高,必然高度地重视工程质量和质量管理,也才会制订出高的质量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相应措施,企业领导层的质量意识虽是关键,但还必须在企业的全员中也要具有高的质量意识,不然企业的质量目标和措施就不能完全落实到基层。因此创精品工程,企业的全员必须首先具有高的质量意识。有了高的质量意识,才会有高的质量目标,也才能制订为实现高质量目标的高标准得到落实。
(3) 优质工程的质量标准
鲁班奖工程的质量要求是应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也就是它不仅仅是满足国家标准规范的质量要求,而是要大大高于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因此创鲁班奖工程必须首先制订高于国家标准规范(含行业与地区,部门的标准规范)的企业控制标准。近几年鲁班奖工程的质量水平比以往有明显提高,这主要是在创鲁班奖工程过程中,采用了高的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5)严格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关键是过程控制,要创一个精品工程就必须进行全过程的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个内容,严格质量控制可以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可保证质量管理不断提高。
(6)严格的质量检验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范文5
(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摘 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的要求,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实施,并作出了具体的实施规定。建设单位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掌握住宅产业化项目实施管理内容及过程,为后续此类项目开发与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管理策划
1住宅产业化项目实施管理策划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发展住宅产业化,国家也确定了一批住宅产业化试点及示范城市,主要包括沈阳、济南、上海、深圳、北京、厦门等。鉴于国家对绿色建筑及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重视,一批住宅产业化项目被推向市场,首先是以万科为中心的万科工业化住宅,先后在北京、天津、深圳等地试水住宅产业化项目,无论在技术、管理还是在成本控制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为中国的住宅产业化项目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下,住建部及各地住建委也推出了一批保障性住房项目要求实施产业化,并形成了政策文件,强制实行。
因此,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承揽保障房项目时被要求实施住宅产业化,这使一些没有实际实施经验的开发商无从下手。所以,作为建设单位在实施住宅产业化项目时应进行实施管理策划,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够使开发商熟悉住宅产业化项目的开发流程及报批程序;
(2)能够指导开发商在项目策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深化设计、预制构件生产、预制构件施工安装等各环节正确实施与管理;
(3)能够指导开发商进行成本控制,节约成本、节省工期、提高质量。
2住宅产业化项目实施管理策划内容
住宅产业化项目实施管理策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阶段产业化实施管理策划;
(2)预制构件生产阶段产业化实施管理策划;
(3)施工阶段产业化实施管理策划。
3住宅产业化项目实施管理流程
住宅产业化项目的项目管理是由建设单位、设计院、专业咨询公司、预制构件生产厂、施工单位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产业链式的管理活动,产业化项目的实施,需要各参与单位、各专业人员将所有问题控制在前期阶段,以便在后续实施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具体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4项目前期产业化实施管理要点
4.1产业化分析与决策
建设单位应根据相关政策文件、当地政府规划部门的规划要求,对产业化的实施范围及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成本要求对项目产业化的实施程度进行决策,并选择方案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
4.2确定预制范围
建设单位应结合政府文件要求及成本要求,综合考虑采用的预制构件类型及预制率要求,并体现在方案设计中,另外方案设计还应体现户型单元平面拆分方案、典型节点方案、构件方案及生产、安装实施方案等,以供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4.3项目招标
4.3.1施工图设计招标
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设计方案及政府要求进行施工图设计招标,施工图设计招标书中应要求投标单位具有相关产业化项目设计经验,并列举相关业绩。
4.3.2施工招标
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施工图设计招标施工单位,招标书中应要求施工单位具有产业化项目施工经验,并列举相关工程业绩。
4.3.3预制构件厂招标
建设单位应根据深化设计图纸及政府相关政策招标预制构件厂,招标书中应明确预制构件厂的工作范围及与施工单位工作界面的划分,应要求预制构件厂提供初步生产、运输方案,从而选择预制构件生产厂家。
5设计阶段产业化实施管理策划要点
住宅产业化项目设计阶段与以往设计相比,要充分考虑设计的标准化、系列化、模数化,要高度重视施工图设计与产业化深化设计间的配合,在产业化项目设计过程中必须树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产业化深化设计、构件生产与安装以及装修施工整个链条结构,它们是环环相扣、相互配合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切断整个链条的连续性,从而给项目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产业化项目前期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图设计单位及深化设计单位共同参与、相互协调。
5.1产业化方案设计
产业化住宅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住宅设计的各类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l)产业化住宅应做好前期整体规划与方案设计,各专业应结合住宅功能与建筑造型,从建筑整体设计人手,规划好各部位拟采用的工业化构配件和部品,并实现构配件和部品的标准化、定型化和系列化。
(2)产业化住宅的建筑设计应执行模数协调原则,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86)和《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CB/T 50100-2001)的规定,做到基本单元、基本间、户内专用功能部位(如厨房、卫生间、楼电梯间等)、构配件与部品等的模数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按照“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实现住宅建筑的多样化。
5.2产业化项目施工图设计
产业化住宅施工图设计应按照建筑设计与装修设计一体化的原则,对户内管线、用水点及电气点位等准确定位,满足装修一次到位要求,保证建筑设计与装修设计的一致性。
5.3产业化项目深化设计
深化设计作为住宅产业化项目的专项设计,其作用应具有引导性,且承上启下,贯穿始终。深化设计除了要满足项目设计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把构件生产、安装过程中应考虑的具体问题控制在前期设计中,避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深化设计单位应具备丰富的产业化方案设计、构件深化设计、生产及安装经验,才能将深化设计质量控制在可实施范围内。
产业化深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l)产业化方案优化设计
·产业化拆分方案优化
·产业化节点连接方案优化
(2)预制构件施工安装详图设计
(3)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
深化设计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项目后续实施的质量与进度,还会严重影响项目的成本控制,产业化方案优化直接影响预制构件生产及安装过程中的相关措施费,预制构件加工图的质量直接影响预制构件成品质量,如图纸出现错误将会造成构件修补,从而增加成本,也浪费工期。因此,建设单位在委托深化设计工作时,应高度重视深化设计单位的专业能力、实际经验,以及对项目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构件生产及构件安装的产业化整体控制能力。
5.4产业化住宅项目施工图审查
5.4.1产业化专项设计方案
施工图审查前应将产业化专项设计方案融人施工图中一同报审,主要内容包括:
(1)图纸目录:
(2)设计说明;
(3)各楼栋平面拆分图(不含构件编号);
(4)预制构件节点设计;
(5)楼梯间平面与剖面设计;
(6)预埋件大样图。
5.4.2施工图审查
施工图审查分为内审与外审,施工图设计与产业化专项设计方案完成后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内审,内审合格后择期进行外审;外审主要委托给审图机构审查,外审合格后,加盖施工图审查专用章,方可下发各相关单位实施。
6预制构件生产阶段产业化实施管理策划要点
6.1预制构件生产方案的编制
预制构件生产厂应编制预制构件生产方案,以指导生产。生产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
(1)预制构件模具计划;
(2)预制构件生产工期计划;
(3)预制构件生产组织方案;
(4)预制构件生产工艺方案;
(5)预制构件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6)装车、码放方案。
6.2组织开展预制构件生产前技术交底工作
6.1.1深化设计图纸的审核确认
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应审核确认深化设计单位设计完成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纸,经确认后签字并加盖印章,然后下发给预制构件生产单位、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及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实施。
6.1.2协调深化设计单位进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技术交底
6.1.3派驻驻厂监理
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京建法[2014] 16号)文件,建设工程实施监理的,建设单位应委托监理单位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环节进行监理,并支付监理费用。因此,建设单位应向预制构件生产单位派驻驻厂监理,以监督构件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质量,保证预制构件的合格要求。
6.3组织开展预制构件首件验收工作
预制构件生产出首批构件后,构件厂白检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协调监理单位、深化设计单位进行首件验收,首件验收的具体内容包括:
(1)预制构件模具、钢筋检验;
(2)预制构件混凝土原材料、坍落度检验;
(3)预制构件预埋件检验;
(4)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检验;
(5)预制构件脱模强度检验;
(6)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检验;
(7)预制构件成品保护检验。
7施工阶段产业化实施管理策划要点
7.1协调施工单位编制预制构件安装施工专项方案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图纸、深化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文件自行编制预制构件安装施工专项方案,预制构件安装施工专项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产业化项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预制构件安装进度计划;
(3)预制构件安装施工组织;
(4)预制构件堆放方案;
(5)预制构件安装主要施工工艺;
(6)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安全生产、环保、成品保护等措施。
7.1.1产业化项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场地及施工总图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如图2所示)。
7.1.2产业化装配安装样板展示区规划
可在施工现场主出人口处选择一个单元作为产业化装配安装样板展示区,以便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参观学习的样板。
7.1.2.1产业化构件安装展示
产业化构件安装展示应体现产业化项目采用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各类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新型支架体系、外防护系统以及构件展示。产业化装配安装展示区如图3所示。
7.1.2.2构件安装标准工作流程展示
应在展示区布置展板,描述各类构件安装的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使操作人员更容易理解产业化施工安装的各个步骤。
7.1.2.3产业化施工安装计划表与横道图展示
应根据审批通过的施工组织方案将施工安装计划表与横道图体现在样板展示区。
7.1.3施工现场交通运输流线安排
应明确构件运输车辆入口、出口、施工现场道路规划路线及各单体楼栋装卸区位。
施工现场交通运输流线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1)现场运输交通流线设计应覆盖项目所有产业化施工楼栋;
(2)现场道路应平整且硬化,并设有排水设施,道路宽度应满足运输车辆宽度要求,道路转弯半径与坡度应满足构件运输要求;
(3)应尽量减少车辆拐弯次数,并避免走重复路线;
(4)应明确各单体楼栋卸车区位,尽量靠近塔吊一侧进行卸车、堆放,且不应有障碍物阻碍卸车、吊装等工作,并应有满足预制构件周转使用的场地。
7.1.4预制构件存放场地要求
(1)预制构件存放场地应硬化且平整,并有排水设施;
(2)预制构件存放场地应分区明确,不同种类构件应在不同区域内存放;
(3)预制构件存放场地应结合单体楼栋塔吊位置进行布置,布置区域应能够满足两层的安装需求;
(4)预制构件存放场地范围内不应阻碍吊装及卸车的障碍物;
(5)预制构件存放场地如图4所示。
7.1.5各类预制构件存放要求
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空调板等水平构件应采用水平叠放方式进行堆放,叠放层数不宜大于5层,构件最底层支垫应通长设置垫木,构件与构件之间用木质垫块进行支垫且上下对齐,每层4块。预制墙板等竖向构件采用临时存放架插放,且支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并支垫稳固。预制构件存放如图5所示。
7.1.6吊装设备选择及布置
(1)塔吊型号选择
需要根据起重半径、最大构件重量计算塔吊起重能力,确定各楼栋塔吊型号。
(2)塔吊布置原则
塔吊尽量靠近楼梯间一侧布置,并与构件堆放场毗邻。
(3)汽车吊要求
根据现场吊装要求,确定是否需要汽车吊配和吊装。
7.2样板段构件试安装管理策划
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前应选择样板段进行试安装,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样板段范围;
(2)样板段安装前技术交底;
(3)样板段预制构件进场验收与堆放;
(4)样板段预制构件吊装人员组织安排;
(5)样板段预制构件吊装机具准备;
(6)样板段预制构件试安装;
(7)样板段预制构件试安装验收;
(8)总结样板段预制构件安装经验与教训;
(9)根据样板段试安装情况修订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方案。
各类预制构件安装如图6所示。
7.3预制构件安装质量验收管理策划
7.3.1加强预制混凝土构件进场验收
应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标识、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进行检验,同时应核查并留存预制构件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检验报告、预制构件性能检验报告等技术资料,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构件不得使用。
7.3.2加强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模板支撑方案,并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计算,保证其安全性。同时应将模板支撑方案报设计单位进行确认。
7.3.3加强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质量控制
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吊装过程中严禁擅自对预制构件预留钢筋进行弯折、切断。预留钢筋与现场绑扎钢筋的相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3.4加强预制构件拼缝处、预制构件和现浇部位相交处等质量控制
各专项施工方案中应包括各细部施工工艺,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保证使用功能。
7.3.5加强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灌浆套简连接接头质量控制
7.3.6加强上层预制外墙板与下层现浇构件接缝的质量控制
7.3.7加强预制外墙板拼缝处、预制外墙板和现浇墙体相交处等细部防水和保温的质量控制
使用防水材料和保温材料应按相关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进场复试。各专项施工方案中应包括各细部施工工艺,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保证使用功能。
7.3.8施工现场现浇混凝土分部及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制作和施工还应满足《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DBIIIT96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DBIIIT1030)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l-2014)的要求。
8竣工验收
(1)装配式结构T程质量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文件与记录:
1)工程设计单位已确认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设计变更文件;
2)装配式结构工程所用主要材料及预制构件的各种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3)预制构件安装施工验收记录;
4)连接构造节点的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文件;
5)叠合构件和节点的后浇混凝土或灌浆料强度检测报告;
6)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7)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8)其他文件与记录。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范文6
关键词:楼面;裂缝;原因;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土建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民用建筑中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作为承重结构,承担建筑中的楼面载荷时,往往沿楼板方向产生纵向裂缝,这已成为楼面工程中的一项质量通病,普遍存在于民用住宅、宿舍、办公楼、学校等建筑中。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不仅影响建筑物的观感质量,还会给使用者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很多还会出现房屋隔音、防水效果差,容易出现渗水、漏水等现象。因此楼面裂缝这一质量通病的存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的办法予以消除,以保证居住和使用的质量。
1 裂缝产生原因
在施工过程中或竣工后,经常出现有规则的顺预制楼板拼缝方向通长开裂现象。沿板缝方向产生纵向裂缝的因素较多,程度也不尽相同,但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板缝嵌缝质量低劣。装配式板是由多块条板拼接而成的体系,条板之间灌缝后成柱铰连接,能传递剪力,但不能传递弯矩,虽然仍非一体,但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相邻板之间有明显的共同工作效果,这对改善受力板的工作状态是有利的。有的施工人员对此认识不足,操作草率,用落地灰、碎石杂物填塞板缝;有的用粒径较大的其它部位的剩余混凝土灌缝,致使大骨粒卡在缝的上部,影响缝底混凝土捣不实,养护不良,嵌缝质量不高,传递剪力能力减弱。当一块板受较大荷载作用时,即与相邻板产生错位而导致纵向缝。
(2)灌缝后施工受荷过大过早。规范规定,楼板灌缝应和主体工程施工隔层进行。但在实际施工中为了保证工期和加快进度,往往在嵌缝后即着手下道工序的施工,前面安装楼板,随后紧接着灌缝,将两个分项工程合并进行同时施工,不等灌缝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就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即砌块和砂浆在嵌缝后立即推上楼板进行砌筑墙体的准备工作,从而导致嵌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或由于荷载过大引起板与嵌缝混凝土脱离,或由于受荷载过早而造成嵌缝混凝土“内伤”,使嵌缝名存实亡,失去了传递剪力的作用,这就是产生纵向裂缝的又一重要原因。
(3)楼地面面层与楼板结合不实。在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8(TJ10―74)中,楼面面层是作为恒载处理的,面层与板面结合牢固时,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板挠度减小,强度安全储备提高,板与面层为一体;反之,如果板面清洗不净,亦不洒水湿润,势必造成面层与板面脱离,则面层对板的强度、刚度均不能起增强作用,变形也就不可能减少。
(4)安装楼板时支座处不铺垫砂浆。设计装配式楼板时,是将楼板作为简支梁计算的,支座为理想铰接。但支座处铺垫砂浆后,板在支座处的实际受力状态和简支状态是有一定差别的。支座粘结力的存在减小了构件的跨中变形,这对防止纵向裂的产生显然是有利的。根据实践和实验证明,在同级荷载作用下,板下铺浆时,其跨中挠度减少20%而承载能力提高17.6%.但实际施工中,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或未铺垫砂浆或提前铺抹,待砂浆硬化后再安装楼板,这都使铺垫砂浆的效果大大降低。
2 纵向裂缝的防治措施
(1)重视和提高嵌缝质量。为了保证嵌缝的质量,在楼板安装后应认真清理板缝除去杂物,并洒水湿润,然后在板侧涂刷0.4~0.5水灰比水泥浆,再以200 号细石混凝土(骨料粒径以5~10毫米为宜)振捣密实,初凝后认真养护,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安排下道工序施工。
为了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嵌缝混凝土强度,可采用在混凝土中增加复合型减水早强剂。当水灰比为0.5,掺水泥量的0.5%+0.03%的UNF加三乙醇胺复合剂时,48小时抗压强度可达94.33公斤/平方厘米,比空白强度提高53%,这样的强度和时间是可以满足施工进度要求的。新规定要求楼板安装应至少拉开30毫米,为嵌缝工作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空间,使嵌缝混凝土质量更易得到保证,因此拉开一定距离是适宜的。
(2)清洗板面。进行楼地面面层施工时,应先将板面清洗干净,洒水湿润,待略干后在板面涂刷0.4-0.5水灰比的水泥浆再进行面层施工,可大大改善板的受力性能,增加板之间的整体性。
(3)安装楼板时板底铺垫砂浆。在安装楼板的同时,在板底支座处铺垫1∶2.5-1∶4水泥砂浆(厚度以15~20毫米为宜),使板与支座粘结牢固,有利于铺板找平。
(4)加强楼板构件的质量管理。在批量生产楼板过程中,使构件生产始终处于稳定的高水平状态。对于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应进行强度、刚度及裂缝开展宽度检验,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适当地施工速度,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传、上荷载和过早拆模。
3 结束语
建筑裂缝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外荷载、结构计算模型差异、材料的收缩(主要为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形)等。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建筑裂缝的出现,需要从设计、施工的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入手,因此,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等部门加强配合、重视并尽快解决这种质量通病。
参考文献
[1]谢秋生,孟祥国.防治楼面裂缝的技术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1.
[2]杨金莲,周绍业.建筑楼面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
[3]韩亮.防治楼面裂缝的方法概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