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76-0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识字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作用,而语文的课堂教学又以阅读为主。但现阶段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课堂目标设置不明确、教学内容抓不住重点、教学方式方法欠缺灵活性和趣味性,学生主体地位没被重视,多以教师教授为主。因此,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还有待改善,但如何给阅读教学一个有效的支点,这是老师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里,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的整合教材教学内容,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衡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效果、有无效益、有无效率,这里所指的阅读教学目标包括了目标的实现程度,阅读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效益是指学生个人综合素养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效率是指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阅读教学的工作量与目标完成是否存在正比例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到是否能让全班同学收益。由于农村教学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划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从总体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最根本的衡量指标。

2.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引导教学的方向,只有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才能促使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设定教学目标:

2.1.1 根据新课标来制定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能够起到指导课堂教学按既定方向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是指引老师寻求有效教学策略的依据与标准。因此,在新新课标指导下,教学目标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来设定。

2.1.2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服务的主体,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立足学生现实的心理状况、能力状况与条件状况,将目标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在安排教学实践活动的时候,要考虑教学内容与教材的现实情况。而且,在不同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都跟着调整。

2.1.3 目标设定要科学、准确。在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策略是,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有层次化、具体化,对于阅读教学过程中生字词的学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章情感的体会及文字应用能力的提升都必须有具体的目标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2 正确解读文本,选准教学内容。文本解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性因素,教师作为语文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要精准、分析要透彻,深入解读阅读文本,以帮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深刻理解和感悟文字的内在魅力,实现学生与阅读文本的深入交流、理解和互动。这个要具体做到:第一,根据教学目标来选定教学内容。语文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很广,包括了字、词、句、篇、修辞、语言艺术和手法特色等等,但在课堂教学没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意义比较大教学内容,加工整合已有教学内容对重点句子、段落、词汇进行推敲和领悟。第二,设定语文阅读情景。语文是语言和情感的结合体,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结,设定情境才能让学生深入体会语文知识的基础。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增进互动,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构筑和谐的情感环境,让学生体会语文之美。

2.3 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核心,其选择要综合考虑和权衡语文阅读的性质、教育理念及阅读目标,而且还要突显语文的教学特点。第一,依据阅读要求确定教学方法。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更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这就要求学生立足于阅读要求指导教学方法。第二,基于学生发展需求选择教学方法。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观察学生审美观的发展,构架起有助于小学生感知小学语文之美的情境,用语文语言、艺术手法、修辞手法之美来促使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激发学生感知美、追求美、领悟美、评判美的能力。第三,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情景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来进行情景设定和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路的变动、新问题的发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4 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第一,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就是要搭建有效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自我控制,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释放学生潜在的能量。第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给学生更多的阅读发展空间。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针对一些概念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进入最佳阅读状态,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学生在课外搜集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然后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并组织小组进行协作、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权。第三,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不是仅限于教师将语文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还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的情感传递,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养成有着基础性作用,即使农村教育资源再怎么落后,作为教师都应该致力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从科学设定教学目标、精准选择教学内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应用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环节入手,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张寿山.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导刊,2010(12):3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教学意在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以完成教学目标,但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老师和其他学生也会参与其中,如此一来,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就会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从实际教学效果上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语文素养方面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受以下几个问题的影响。

1.阅读文本狭隘

纵观现今的阅读教学,教学模式无非是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或学生自行阅读,分析文章主旨,提出问题并逐一解答。虽然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但学生失去了自主探索的兴趣,同时也减弱了阅读兴趣。小学的阅读资源本就有限,阅读资料大多局限于教学参考资料,缺少课外阅读版本,由此导致了学生课外知识的匮乏。

2.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重视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老师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使两者成为单独的个体,无法达到思想上的共鸣,学生对阅读无法提起兴趣,教师的教学成果止步不前,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1.丰富阅读读本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就语文阅读而言,人们可以从网上获取更多的阅读资料,但小学生的自制力薄弱,对电子产品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想要让他们利用先进手段提升文化素养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为此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更为丰富的阅读素材,让学生能有更多的阅读选择空间,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2.注重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水平是教学的重要方向,而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灌输为主,不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教师应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阅读材料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材料的选择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知识的讲解方面,缺乏对阅读材料的研究,学生的接触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在寻找和搜集各种阅读材料的过程中,缺少对阅读材料的选择,过分追求教学的进度,教学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阅读教学中方法比较单一

虽然目前新课程广泛推行,提倡要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阻碍,教学中还是过分地强调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养成[2]。另外,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比较少,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这也是导致教学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大,再加上教师不能进行很好的引导、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培养不够等现象。

(三)阅读教学中,家庭的配合不够

学校教学,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十分有限,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课堂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必不可少。但是,当前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许多家长只是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缺乏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教学。同时,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不了解,所以只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学习任务,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有效地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问题。例如,在《观潮》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二)教师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材料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教师要根据相关的内容,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拓展,提高和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和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相联系,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趣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兴趣[3]。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人物进行教学,寻找这些伟大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在知识的理解方面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升华。

(三)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需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交流,定期举行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并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中对学生学习展开相关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家长,让学生观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网络课程,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以及建议平时的生活中,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教材,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它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学要对学生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并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阿黑 单位:甘肃省迭部县城关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5):18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

一般来讲,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对话”方式的实践性,即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开展对话活动;其二为“对话”成果的实践性,即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对话实践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新知识,且还运用自身知识基础与能力获取了深层感悟与体验,以促进自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与形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可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有效策略,现论述如下。

一、重视课前预习指导,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当前环境下,任课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需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重视并加对学生的预习指导,通过教授其科学、可行的预习方法与有效的学习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动力,为之后的阅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神笔马良》的实践课堂教学中,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神话故事范畴,其神秘色彩较强,且小学生平均年龄较小,好奇心重,对此种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故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可有选择性地从“神话故事”的讲解入手进行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整篇文章。待学生初步了解了教材内容之后,鼓励其积极质疑,此时会有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本文的主人公马良,他是怎样得到这支笔的?(2)得到这只神笔之后,马良身上会发生什么神奇故事?通过此种课堂疑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对增强学生预习效果,提高其阅读水平,深切感受文章内在含义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其阅读实践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讲,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生活阅历较浅,学习经验较少,故其语文知识基础的巩固与夯实非常重要,对其以后的语文知识学习具有基础性和奠定性作用。所以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加强对其生字、生词等基础性知识的练习,以夯实其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本篇文章中含有大量的动作描写词汇,如“嗅了嗅”“浑身发抖”“慢慢地走”“扎煞起全身羽毛”等,故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文章内容的同时,可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词汇的真正含义及其适当的运用方式,或可采用“仿写”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字词的记忆,从而增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其阅读实践能力。另外,在本节课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文章中多个动词的理解与掌握,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学生课堂朗读训练,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从本质上来讲,语文阅读重在强调学生的文章阅览能力和朗读技巧。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加强学生的课堂朗读训练,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同时,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增强其自主探索能力及其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提高其综合学习水平。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详细描述了爬山虎的特点,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向班级学生详细讲解文章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爬山虎的,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朗读训练,学习作者的文章描述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与本文作者相同的观察方法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观察其他事物,并鼓励其用口语表达的形式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通过此种课堂朗读+口语训练的阅读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能力,还能提高其思维探索能力及其口语表达水平,实现增强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目的。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实践较少,课堂教学实践性不足,从整体上来讲教学效果不理想。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笔者建议任课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重视课前预习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并有目的性地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其阅读实践能力,同时还需加强学生的课堂朗读训练,增强学生语言能力,提高阅读教学实践性及其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80-02

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其综合素质,因此当前找出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根源,探究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有效实施已迫在眉睫。

一、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教学的教学模式单调。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如果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会导致教学有效性的缺失。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多样化的,应该求新求变。但当前的多数语文阅读教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阅读教学的模式单一便会导致阅读课变得乏味,缺少应有的特色,以至于缺乏与不同文本相应的针对性,无法进行深入解读,从而阻碍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教学模式单一还会导致,教学无法突破创新,不能满足学生所期望的新鲜感,进而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效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可想而知。例如:新课标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不少的阅读教师也顺应着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努力的钻研反复的尝试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本是值得鼓励的好事,但当教师一旦找到一种认为便捷易用的方法,便会停滞不前。所有涉及到探究的环节都会采取此种方法,久而久之对学生而言便又成了固有的、僵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消磨掉最初培养起来的探究欲望。

2、教师欠缺过硬的语文素养。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语文素养。因为要想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通过自身精准流畅的教学语言、渊博的知识、优雅的仪态、鲜明的个性、以及饱满的热情,去亲近感染学生,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成教学目标。当前部分语文教师 的教学感染力缺失。而造成教学感染力缺失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欠缺过硬的语文素养。这里所说的语文素养是指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素质、能力,这些是教师授课的基础,这些知识、能力、素质完备课堂才具有感染力,才能够吸引学生,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3、教师缺乏针对性的评价引导。新课标所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课堂上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因此当前的阅读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性教学多了,自由探究也多了。教师在布置完教学任务,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小组之间进行探讨,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及评价,因此无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的评价方式是纠正错误,给予学生的批评多于鼓励,因此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阅读课堂的有效性。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深入解读文本,并且找到最适合文本的教学方法。此外还应摒弃以往预设的束缚,遇到突发的情况可以顺势生成。例如:小学阅读教学中字词教学,有大量的字词需要学生记忆,如果字词学得不好会直接影响阅读的有效进行。针对这样的文本,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的读,不如设计一场字词记忆竞赛,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读准字词,然后学生进行记忆,之后随机抽取学生到黑板上进行听写比赛。学生在获胜心理的强烈推动下,会大大的增加记忆效果。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改变朗读方式吸引学生,如《九寨沟》一文中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形象地描写了九寨沟的美。本课的阅读教学笔者首先采取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小声跟读的方式,伴随着悠扬悦耳的音乐声笔者动情的朗读,学生在笔者的带动感染下小声的跟读,阅读结束后我们依然沉浸在九寨沟的迷人景色中。

2、教学过程中凸显感染力。具有感染力的阅读课堂,会是极具魅力打动人心的课堂,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缺乏感染力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欠缺过硬的语文功底。因此要想使得阅读课堂极具感染力,首先语文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勤学苦读具备过硬的语文素养。课外练就小学语文的基本功,拓展视野提升内涵;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深入的探究,时刻不忘将感染力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全情投入,将自己融入到文本中去,因为只有投入感情,你讲的东西才会富有情感色彩,才能够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感染学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合理进行评价引导。教师首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恰当合理的评价引导。评价应以表扬激励为主,教师应用赞美的语言、肯定的语气、坚毅的眼神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开天辟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后进行设问:“同学们在阅读之后从哪些语句能看出大神的刚强、坚毅?”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长柱子似人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教师给予肯定表扬:“同学们很用心,回答非常正确。日复一日的撑在天和地之间,会怎样?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们有的回答:“会很辛苦,我们看到他疲惫的背影;有的回答我们看到他大汗淋漓的样子……。”此时点名叫一名同学将他所感受到的的刚强坚毅以朗读的形式体现出来。学生在读完之后给予肯定表扬:“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都仿佛看到了那刚强、威猛、坚毅的样子了。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和他比一比?”再叫一名同学进行朗读,之后也给予表扬鼓励。如此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对阅读产生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虽已有所改观,但教学环节中的不合理现象、问题仍然存在,从而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学过程中诸多方面的具体实施。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驱使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从而寻求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轻语言文字内化训练,重语文内容理解;轻学生创造性、自主性,重教学知识传授;轻自主体验与交流,重课堂集中回答教学。这种形势下,小学生语言不规范现象难以改变,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受到压抑,自主能力很难提升。而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就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将其贯穿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应用依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差异决定了其在技能、体能、爱好、兴趣等方面的多样性,任何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体特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味要求学生都达到一样的标准是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相悖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实现学生自身自主学习阅读能力的形成,而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对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在实践的语文教学的探索中,要依据素质教育的相关规定,选择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手段,确保能够把个性化、创造性有机地融合到语文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通过自主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方法加以掌握,自主地进行阅读。

二、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1.课题导入生动有趣

教师在课题导入之前,可根据接下来课程所讲的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导语,导语中融入想象、疑问等元素,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自主地进行阅读。如在讲述《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课时,教师根据诗中所写,体会到农村虽然同城市的高楼大厦难以比拟,但青砖绿瓦、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却格外清新,教师就可根据体会精心设计如下导语:“大山里有座小村庄,那里稻田碧绿,一条小河清亮地横越村庄,每户人家的房前都种着鲜花,成群的蝴蝶被吸引过来,翩翩起舞。”这段导语清新明快,符合小学生的语言特点和心理需求,教师口语化的语言,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适当地展示出自身的亲切、平易近人。学生随着教师的描述、思绪和想象被带入了田园美景当中,教师接下来问:“那到底哪座房子最漂亮?”成功导入课题,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自主阅读情绪高涨,为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合理开展奠定了基础。

2.教学形式由注重教师讲解向学生自我感悟转变

自我感悟教学形式主要从下面三个阶段开展。

(1)自读自悟。在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要求学生细细品读,想象文中所写,划出有所感悟的句子。

(2)切身领悟。此阶段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和探究性,能够有创意地、多角度地进行阅读。如在阅读诗词时,内容含蓄丰富,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选取生活素材,再现作者笔下情境,从而深切体会作者生活感受,会其“情”,悟其“理”,从而实现自主意识下的自主阅读。

(3)读中传情。此阶段注重的是学生课文阅读中情感的体验,亦是自主阅读教学模式下对读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通过语言渲染、创设情境、实物再现、音乐背景、启发想象等手段,激发学生多种感官,使其情动于中,真正融入到课文的阅读当中。

3.阅读形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在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工作当中,不但要拓宽学生阅读渠道,还应为学生自主阅读营造适合的环境,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创设和谐平等的阅读氛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

(2)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担负其学生自主教学中的引路人角色,当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走入误区、遇到困难时,认识肤浅、思维卡壳时,及时给予其适当的补充和点拨。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要求教师号召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在深入体会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阅读习惯。

(3)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不应过分拔高,去追求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不应脱离语言训练去追求形式上的创新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课文言语间的内涵进行思考,体验语言的情感,咀嚼文字的滋味,从而真正体验到文字的精彩,领悟到自主阅读的无线乐趣。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在自主阅读教学模式下,从小学语文特点出发,结合对学生自主性的开发,科学地开展,从而最终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燕.浅谈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J].教学方法,2010(11).

[2]陈小东.浅论小学生自主阅读[J].课改论坛,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