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能培训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技能培训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技能培训课程

电工技能培训课程范文1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

显然,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培养主要有课内和课外培养(训)两种途径。课内培养是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

1.课内培养

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般要根据岗位(群)的要求开发课程或课程模块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显然,“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课作为学生赖以就业谋生的‘饭碗课’,在各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更应占有重要地位。”[4]关于职业技能课课程建设,笔者认为应当从教学内容、师资、实训条件、教材等方面进行建设,对此可参看笔者拙作《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课程建设》一文,在此不再赘述[4]。

2.课外培训

限于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以及某些专业或职业技能本身的特点,有一些职业技能不可能或不易纳入教学计划进行培养,这时就需要另辟蹊径,通过课外培训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如果要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大多数学校很难保证在课内使每个学生都达到驾驶员的标准,但如果结合课外培训,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又如笔者担任模具专业教师时,由于3D技术应用在模具设计上还是一种新的技能,暂时不具备纳入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的条件,便以课外培训的方式教授学生应用3D工业设计软件设计模具,使模具专业学生掌握这一技能,并在条件成熟后开发为模具专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课外培训不仅解决了难以通过教学计划培养某些职业技能的问题,也为新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

这里要说明的是,虽然可以将职业技能培养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途径,但这两种途径并非泾渭分明。在笔者调研的过程中,就发现不少院校将课外培训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而课内教学和课外培训也可能随着专业发展而产生互换。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开设“证书置换课程”,将企业或社会培训课程引入教学计划,就是一种通过技能培养途径转换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做法。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几种方式

根据教学组织方式的不同,笔者将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大致分为渐进式、项目式和蛙跳式三种模式,分述如下:

1.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

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是将职业技能先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单项技能培训项目并逐项进行培训,进而过渡到复杂的综合技能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采取由简单技能到复杂技能、由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过渡的方式培养职业技能是符合一般教育规律的,较多高职院校的大多数专业均采取了这种培养模式。如我院模具专业学生先进行金工实习、数控加工实习等,掌握机械加工的简单技能,其培训内容是单项的,到毕业实习时则要完成从设计到加工全过程训练,这时进行的已经是综合技能的训练了。又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学生也是先进行记账等单一技能训练,然后逐步过渡到模拟公司综合业务训练。

渐进式培养模式将技能分为不同的学习阶段,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对实训条件、师资等的要求也不高,为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采用,但其技能培养的职业指向性不强,如机械类学生均要进行金工实习,其与专业综合技能的关系并不密切,同时其程式化的教学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对象。

2.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

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是从项目教学法演化而来的,即交给学生一个典型项目,让他们围绕着项目开发学习相关知识、培养技能等。这种模式不同于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它依靠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技能,学生在训练技能时目的性更强。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采用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我院模具专业在综合实训中采取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得以提高,同时由于采取团队协作完成项目的方式,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作等能力。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在实践性、针对性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明显要优于渐进式技能培养模式,虽然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应用的时间还不长,范围也不大,但它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调研和实践,笔者认为,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一批典型的教学项目(教材)。如我院模具专业将原来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改造为“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后,应用项目教学方式,在原先单纯的设计实训中加入了制造实训的内容,实施时虽然学生积极性很高,但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大部分学生在结构设计、图形绘制阶段表现不错,但在零件加工和装配调整阶段就“偃旗息鼓”了,主要原因就是指导教师的加工、装配能力有限,无法给予高水平的教学指导。

3.“蛙跳式”技能培养模式

对今后就业面向的是岗位群的学生来讲,全面掌握所有技能是不现实的,怎样处理好一般技能和主要技能之间的关系呢?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是这样做的:他们发现市场需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掌握一定的电工技能,便在相关实践课程(室内艺术设计)中分出一部分学时,培训基础电工技能。这好比青蛙在前进中向旁边跳了一下又跳回来,因此,笔者称之为“蛙跳式”技能培养模式。这种技能培养模式主要用于与专业主要技能关系不大而又必需的一些一般技能,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故而应用并不广泛。由于培养的是一般技能,因此这种培养方式对教师的相关技能水平和实训条件要求均不高。

事实上,以上三种技能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经常是交叉运用的,如采取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同样应当遵循渐进式培养的原则,在技能培养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蛙跳式培养模式培养一些关联度不大的一般技能。

不难看出,技能培养仍然应当按照一般的教育规律进行,但由于其不同于知识培养的特性,没有必要也不应当照搬知识培养的模式,而应当根据技能本身的特点确定教学的顺序和方式。当然,还应当注意受训者的一般水平,如企业员工培训课程和在校生技能培训就应当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实训项目(技术水平)等也是在制定技能培养途径和方式时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电工技能培训课程范文2

关键词: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技能培训

作者简介:李俊(1966-),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工程系,工程师,高级技师;张葵葵(1968-),女,江西九江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工程系,讲师。(江西南昌330043)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22-02

为全面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培训质量,实现员工培训“做大做强”的功能定位,结合《江西省电力公司“十二五”教育培训规划》要求,2011年,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以开展“精品培训项目”建设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有价值、可推广的电力培训教育模式,为提高培训项目管理水平、建设一流培训中心创造内生基础。

“电能计量Ⅲ级(技师及以上)职业能力培训”项目组,通过深入一线的调研、客观的培训需求分析,拿出了一套有价值的培训方案,入选为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精品培训项目”之一。本项目组期望以“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为契机,推进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内容模块建设、培训方式方法建设、培训精品教材建设、培训管理制度建设,实现“精品培训项目”成果转化与推广。

一、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的立项意义与理论支撑

电能计量作为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水平和员工的技能水平不仅事关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企业的形象,而且影响电能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和准确、可靠,关系到电力企业、广大电力客户和老百姓的利益,其工作的好坏是客观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开展电能计量人员岗位培训,提高电能计量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是电能计量培训的重点之一。

岗位技能培训不仅要有好的、实用的教材,更重要的是要有能与实际工作环境一致的培训场所。作为承担江西省电力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培训工作的培训中心,近年来已建成多个与生产一线场景相吻合的电能计量实训室,通过近些年的培训,已摸索出一套针对一线人员的培训方法,但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因此建设针对电能计量人员的精品培训项目就是重中之重。通过此项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培训质量,而且可以带动其他培训项目朝着更有利于员工技能提升的方向发展。

然而,何为“精品培训项目”?如何开展“精品培训项目建设”?项目组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都没有检索到明确的表述。参照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定义:“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本项目组认为,“精品培训项目”也应很好地诠释“五个一流”。“精品培训项目建设”也应是以现代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培训指导教材为核心,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培训内容现代化、实用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

二、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的进程安排与建设思路

“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项目组以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精品培训项目建设标准》为依据,按照上述“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的要求,围绕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教材、培训管理5个方面,逐步开展“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的4个步骤:2011年4月-5月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2011年6月-7月进行培训项目设计和师资队伍培养,2011年8月-9月进行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估,2011年10月-12月进行项目总结和形成项目成果。具体建设思路如下:

第一,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走“校企联合、理实一体”的道路。由于历史的影响,一方面,培训中心的专职培训师多是院校毕业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的老师。他们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表达能力强,但是缺乏现场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弱;另一方面,企业技能专家,现场工作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但是理论相对薄弱、缺乏教学经验。为建设一流的培训师资队伍,项目组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是走出去,选派优秀教师到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一线挂职锻炼。只有将理论联系实践,成为“双师型”人才,才能胜任企业培训的需要;二是请进来,引进供电公司一线的优秀人才,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兼职培训师,壮大我们的队伍。

第二,培训内容模块建设。“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现场、深入一线,了解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才能设计出企业需要、员工满意的培训内容模块,才能制定出合情、合理、合用的培训方案,才能收获企业、员工和培训机构期望的培训效果。为此,项目组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第25部分:电能计量》的要求,将电能计量Ⅲ级职业能力培训项目分解成3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培训内容均以与现场关系紧密的实际操作项目为主。

第三,培训教学方法建设。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问题研讨、现场实操等等,推进培训项目的教育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丰富性。

第四,培训项目教材建设。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第25部分:电能计量》为基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补充、开发电能计量一线员工迫切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指导手册和标准化专业试题库,利用团队优势,做出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课件及视频材料,建设网络培训平台,进行远程分享。

第五,培训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组严格按照培训中心标准流程的要求,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培训项目设计培训项目实施培训效果评估”4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每期培训班开办前,项目组会将培训方案、课程要求、学员信息等告知培训师;开班过程中,项目组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学员和培训师的各种问题,确保一、二级评估的准确、可靠;培训班一结束,项目组立即收集整理培训归档材料,并通过反馈进行及时整改,从而形成以培训中心为龙头的对地市公司培训业务的开展起示范作用的精品培训项目。

三、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亮点介绍

1.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实际需求

由于《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第25部分:电能计量》的时间为2009年初,显然很多的最新技术没有列入其中。项目组考虑应该将最先进的技术放入培训中去,以体现培训项目的先进性和及时性。为此,将“智能用电技术”和“GIS技术”引入培训内容中,并将所有培训内容按照技能项目和子项目的层次编写成了课表的形式。

项目组自2011年3月即开始广泛学习、搜集资料,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的要求,编制《电能计量专业培训需求调查表》。2011年4月-5月通过实地调查及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南昌、九江、赣州、抚州、萍乡、吉安、景德镇和赣东北8家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人员进行了培训需求调研,征求他们对我们设计的培训课表的看法和建议。项目组根据从一线获得的数据和培训建议进行归纳整理,确定培训项目的内容模块。

2.合理配置教师,突出高效实用

按照调研整理出的培训课程内容,项目组从江西省电力公司高技能人才库中选择生产一线专家作为主讲教师。这些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省公司互感器的检定和验收工作,在江西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及其地市供电公司计量中心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对现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了解非常及时;“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查技能操作项目”由培训中心专职培训师担任,他们也都是多年从事该项目教学的主讲教师。这样配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培训的效率和实用。

3.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员参与

由于参培学员大都来自于生产一线,从“工作状态”到“学习状态”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为了尽可能缩短学员的适应时间,快速地进入培训学习状态,本培训项目,特意以“情绪管理”课程开始,通过疏解学员的心理压力,让学员以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然后学习业务技能、新技术;最后进行研讨。7天的培训课程,以快乐学习为基础、以培训需求调研结果为依据,循序渐进,力求做到在快乐中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学习,从而切实提升学员的业务技能,强化学员的工作流程意识。

在技能培训中,通常我们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也就是“灌输”的模式,学员在学习中很难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效果,并且也容易阻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在“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查技能操作项目”的培训教学中采用当今职业教育界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的“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学员通过全身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激发出了“探索知识”的潜能,同时也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一言堂”现象,鼓励学员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最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学员实现从“要我这样做”到“我要这样做”的转变。

4.提前精编讲义,实施全程录像

在本培训项目实施之前,按照精品培训项目管理建设要求,我们事先向各位培训师提供了培训模块大纲、教案、讲义、课件等编写的要求和模板。督促各位培训师按照“行动导向”的理念,认真备课、按时交纳材料。项目组按照培训模块序列,精编讲义,让学员在报到之时即可拿到讲义,方便学习与记录。

本培训项目还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将7天的教学录像,结合精品课件,制作成本项目的“精品培训项目”视频教材,为更多的不能前来参加培训的现场电能计量专业工作人员提供网络学习参考,也为进一步做好培训项目积累素材、奠定基础。

四、经验总结

笔者认为,作为精品培训项目的建设者,培训师在精品培训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握好以下4个环节:

1.准确把握培训需求,为打造精品奠定基础

企业培训机构要成功地开展职工培训项目,就要将过去那种“我有什么,我教什么;我教什么,你学什么”的推销式培训做法改变为“你要什么,我教什么;你缺什么,我教什么”的营销式培训做法。只有通过训前的充分调研,才能把握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要什么”,才能了解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培训学员“缺什么”,进而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找准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着眼点。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打造精品构建框架

培训师应针对培训内容的特点,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思路。可以根据岗位需求进行专业能力项分解,再围绕每一个专业能力项,进行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的设计,以明确课堂的教学点,也就是明确培训师的操作点和学员的掌握点。它包括知识的重点、难点,技能的训练要点,还包括方法的指导点和情绪的协调点。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培训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也将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3.创意编写培训讲义,为打造精品搭建桥梁

培训讲义是将培训师的教学设计与学员的能力构建实现清晰对接的桥梁,是培训目标的具体化。职业培训的讲义不同于学历教育的教科书。它不应该长篇大论强化理论,而应该简洁明白强调实用;它不应该太高精尖,而应该通俗易懂、实用够用;它不应该是简单的培训师语录、课件翻版,而应该是学员的行动指南、学习指导。培训讲义应该人本化、实用化、逻辑化、系统化,一本综合考虑企业需求、员工兴趣的讲义必将受到广泛的欢迎。

4.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为打造精品扩大影响

只有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技术、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提高培训教学的水准。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其生动、形象、直观、鲜明的特点,令传统教学手段望尘莫及。而且,精品培训项目建设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好的培训教学资源能够尽可能地被更多的人来学习使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网站建设就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精品培训项目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展项目影响,为精品培训项目建设创造更深更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专用教材电能计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朱晓慧.谈谈精品课程建设[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5,(11).

电工技能培训课程范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6)03-0092-02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数量的增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事故也在随之增加,这种情况给相关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压力。为施工安全,避免工程事故的再次出现,应充分重视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符合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体系[1]。

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1)恶劣的自然环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大多在水利资源丰富的山区,由于复杂且难以把控的自然环境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给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作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例如: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洪汛期雨水的冲刷等因素,都会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及阻碍。2)复杂的施工现场。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水系封堵引流、修建坝体、安装发电设备、蓄水调试等方面的施工,以此来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最大化功效。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具有系统性、季节性较强,工期安排较为紧凑的特点,要在避开天气与水文变化等不利于施工的自然条件下,通过多工种、多工艺技术的使用在有限的施工场地内实现平行作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各项平行作业往往会由于施工场地的影响以及施工人员沟通不及时、协调不规范等原因的存在,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工程建设的整体安全带来极大的危险因素。

1.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危险因素

除去上文中所讲述的自然环境中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之外,施工单位中工作人员思想状态、安全意识也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施工建设。管理者对施工安全不予重视。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时间就是金钱,工期就是生命”的价值观念已深入人心,许多的管理者一心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施工安全建设。在施工中不仅没有购入必备的安全物资,甚至还没有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而这些正是诱发施工安全事故的重大危险因素。监督者对安全工作的忽视。施工现场的质检员和安检员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监督是发现工程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途径,其不仅是工程安全建设的第一道考核,也是最能直接全面的找出安全隐患的方法。但在现阶段的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检查工作中,仍有一部分安检人员并不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没有一定的职业敏感性,这就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事故隐患不能及时的被发现,进而对工程的施工建设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优秀团队能够推动工程建设的高质、高效、安全、按时完成。但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多,且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不齐,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差,不注重安全保护用品的使用。同时,还存在着施工人员对施工环境的安检不够到位,对施工设备的操作不够规范的情况,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2]。

2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

为了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我们应当树立“安全为天”的工作理念,通过安全管理小组的建立,制定好规范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奖惩条例,并将规章制度落实到的施工过程中,实现安全规范化管理。同时,我们应当加大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存在着危险因素的施工环节,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对其予以解决。通过安全管理体制的形成来营造好安全施工的氛围,让施工人员从内心深处接受并实施安全施工。

2.2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力度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能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保障工程项目能够健康发展。因此,施工单位可以定期的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视频教学、现场操作以及讲述具体事例等方法的使用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以及专业的岗位技能培训,让施工人员将安全生产铭记于心。并且,当培训课程结束之后,施工人员必须进行相关的总结或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施工人员才能持证上岗,以此来确保安全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2.3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的工作体系,在遵守“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指导思想的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一个安全生产委员会,通过专门机构的设置来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从而推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开展。

3结束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需不断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提高安全意识,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从而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邸伟.对水水电工程施工阶质[J].黑水科技,2014,(6).

电工技能培训课程范文4

1.引言

目前全国已有311所院校开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出现了百家争鸣、各具特色的格局。虽然众多高校纷纷设立电气工程学科,但是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2004年开始招生的,通过借鉴和分析其它高校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区域经济的产业优势和我校的办学定位,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经过近十年来的努力,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形成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特色。2007年成为学校确定的重点建设专业,给予了重点支持和投入,2008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校优势专业。

2.创建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1 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从2004年招生以来,经过了3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遵循了强化基础、注重能力、按宽口径培养的改革原则,基本思路是突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电气工程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更加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的根本。因此,专业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适应学生就业需求,明确理论和实践的规格要求,要在培养规格上体现突出创新性、应用型。围绕嘉兴地区光伏产业基地、风力发电产业基地、以及浙江省制造业基地、水电、热电联产巨大的系统优势,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多元化的电力企业布局和嘉兴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专业设置了电气传动与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2个方向。专业人才目标是: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工业电气传动控制领域、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试验分析、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一直坚持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加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和创新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装备制造业、电力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2 创新型与应用型协调,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电气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一步将创新型与应用型融合,构建适宜的培养模式,既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也将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做到二者兼顾,不偏不废,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强化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平台、校内学科实验室平台和团队,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

(1)加强“依托学科平台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吸引学生参加实验室开放选题、参与实验室在研的科研项目,参加各种学科创新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形成“听中学”、“学中做”和“做中学”有机结合的环境,构建“学科实验室+实训基地”为平台,横向、纵向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加强“专项培训认证”的培养模式。

专项技能培训既可以是来自校内的,也可以是来自社会的,培训内容不仅是职业工种的训练,主要是对本专业领域内某一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能力的训练,并通过社会机构的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从大二开始,建立了“电子电子信息技术人才认证(eitp)”、“注册电气工程师”、“自动化系统工程师(ase)”“维修电工”等认证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按照认证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结构及其形成特点,专业规范的培养目标和本文由收集整理规格、能力结构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来设置培训课程和课程内容,以达到培训认证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基础、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要求。体现了“教室与实验室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教育与培训结合、专项强化与全面发展结合”。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加强,每届均有学生参加专项技能培训,培训和资格认证率均达到80%以上。

(3)加强“五位一体”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更系统、更充分地建设“创新领导小组+创新协会+创新基地+开放管理机制+创新活动”科技创新培养体系。吸引学生实验室开放选题、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等。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实践,接触科学前沿技术,学到先进、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长期接受工程技术和工程意识的培训,在学生中产生了导向性、示范性的作用,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参加各种竞赛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本专业每年校级及以上的科技竞赛获奖每年达到10项以上。

2.3 进一步梳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在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前提下,以课程改革成果为依托,更新教学内容为抓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保证,突出课程建设为基础性作用,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现经典与现代的融合,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协调,理论与实践环节搭配的合理,为本专业构筑起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梳理课程内容和边界,课程与培养规格一一对应,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经过2006年、2009年、2012年三次进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已经建成了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按照公共基础课、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三个层次设置. 同时结合区域产业优势特点和学生就业状况及市场需求情况,为满足专业人才培养多样化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1) 构建模块化、系列化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建立电气传动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模块方向的“课程库”。

(2)更新教学内容,增加专业选修课数量。将专业课按专业方向划分成几个系列模块,使学生选修时更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打破课程设置受教学计划更新速度的限制,充实新的理论和技术,调整内容重点,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如新能源发电、新能源电气控制、物联网等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地方经济发展相关的课程。

(3)紧扣“创新型”“应用型”主题,改革课程设置

与教学内容,切实拓展专业优势,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创新教育”不断线,进一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不断线。

(4)立足于相关课程的融合,课程重新组合,避免内容的重复,提升课程的层次和水平,使各门课程内容得当、边界清晰,整体优化课程的内容,使课程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新颖。

2.4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实习基地功能。

建立体现工程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据课程体系的培养要求,建立基础层、拓展层、创新层的结构化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自主实践和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实际能力。

(1)构建“工程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顶层设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发挥工程实际背景结合紧密的优势,强化“面向工程、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实践体系的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以“工程”的观念指导教学实践,以“工程”的思路组织教学实践。实际操作中在一门课程中,或以一门课程为主,多门课程协同,从一个工程实例入手,围绕工程问题的提出;工程解决方案的确定;具体工程方案的设计;工程设计的实施;工程的运行维护等工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2)紧密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新的实践教学内容。

依托地方、行业和校内资源,积极与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加强联系,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狠抓实验、实习、实训环节。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校内实验教学平台,承担“电路原理”等学科平台课、“电机学”等专业基础课;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电气工程实验室负责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工厂供电”、“电力系统分析”等专业方向课的实验教学,以及电子工艺实训、电气工程实训等实训环节。新能源及耗能控制教学平台和嵌入式系统教学平台等为依托构建科研平台,为学科建设、学生创新活动、研究课题开放服务;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环节的教学。

(4)分类型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目前,依托校外已建立的15个实习基地,基本满足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分类型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主要任务有:

巩固基地型校企合作:本专业实习教师将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共同指导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使学生获得真实有效的实际经验。扩大毕业设计型校企合作:部分毕业设计选题结合工程实际,题目来源于企业,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派导师,以“双导师制”形式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培育专业培养深度参与型校企合作:校企共同研究制定培养计划,从课程设置、培养方向、教学的实践环节与内容、毕业论文的课题等全方位参与,教师需积极主动融入企业,实现校、企良性互动,实行校企深度合作,构建良好的合作环境。

3.专业优势更加凸显、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精心培育专业特色,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同专业平均水平,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25%、达线率15%、录取率10%,位于全校各专业前列;校级及以上的科技竞赛获奖每年达到10项以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专业方向上围绕电能的产生、传输、分配、使用,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体系。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体现了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课堂与实验室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育与培训相结合、专项强化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在培养质量上形成了高就业率、高考研率、高(竞赛)获奖率。专业特色体现在:

3.1 培养方向的特色。紧密围绕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四大环节进行专业培养方向的设计,设置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发电、输电为主)、机电传动自动化(以配电、用电为主)培养方向,根据应掌握的核心知识能力精心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增加新能源发电和装备的内容等新型产业的内容,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

3.2 培养方法的特色。实施“在通才教育平台上实施专项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在实施“专项技能培训认证”的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基础上,创建“依托学科团队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构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理论教学、实验实习、专项培训相互支撑、协调促进,实现了“教室与实验室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教育与培训结合、专项强化与全面发展结合”。

3.3 培养结果的特色。根据学生自身情况鼓励个性成才,引导学生参加考研、竞赛、培训,逐步形成各三分之一比例。考研比例20%以上(录取10%以上),参加学科竞赛比例20%以上(获奖约20%),参加培训比例80%以上(获得职业职称资格认证50%以上)。

进一步凝练和提高已经初步形成的专业特色,坚持内涵发展,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创新,总体培养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4.培养效果的跟踪和反馈

建立了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闭环系统。将培养方案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控制通道;研合作机制作为修正系数;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社会与用人单位评价和毕业生反馈评价作为反馈通道。产学通过这个闭环系统,及时跟跟踪和反馈培养效果,调整和修改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电工技能培训课程范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圆满完成市下达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前阶段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前阶段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不断健全网络,加强引导,强化培训,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截至4月底,全县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0538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1.3%,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2.89亿元、务工纯收入1.45亿元。总结前阶段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

(一)措施有力,返乡农民工安置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和掌握农民工返乡原因及进出情况,对正常返乡和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进行分类造册,实施返乡农民工动态监测管理,并实行零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返乡农民工动态情况。二是积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切实帮助解决农民工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实际,在摸清返乡农民工底数的基础上,突出以提高返乡农民工专业技能为重点,对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援助。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返乡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做好“充电”服务。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协调金融部门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到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手中,逐步把开展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向农村延伸,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办理相关证件,简化办证手续,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全县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达18200人,已实现就业13335人。

(二)拓展培训项目,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和大面扶贫培训项目,采用“流动课堂”、“夜校培训”等方式,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截至4月底,全县共开展培训85期6045人,实现培训后转移3900人,其中:开展引导性培训62期4558人,开展以电工、电焊工、缝纫工、钢筋工、砌筑工等专业技能培训23期1487人。

(三)加强市场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为农民工转移就业牵线搭桥,做好市内外务工人员创业情况调查统计,采取内外输出结合的方式,合理有序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自去年10月以来,共为我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县内企业输送农民工4380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县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90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重新安置转移12950人,尚有4865人待逐步培训后转移。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返乡农民工安置问题不容忽视,若不能及时再就业,部分返乡农民工家庭将出现返贫。据统计,我县返乡还未实现再就业的农民工有4865人,若不能实现再就业,年内将有4500个左右农村家庭户均减少收入10000元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劳动强度大而收入低的行业。三是组织化输出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盲目无序流动的局面还需进一步扭转。四是部分乡镇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应对农民工返乡工作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和抓落实不够,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渠道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今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分析形势,正视困难,切实增强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管今年劳务输出面临很大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有利于我们调动和整合各类资源。二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以“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夜校培训试点、“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三是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国家扩大内需项目需要大量农民工参与建设这一大好机遇,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与劳务输出工作的对接,有效促进扩大农民工就业。

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返乡农民工人数增加,劳动力转移输出压力大等困难,我们的思想不能松懈,措施要更加扎实,充分看到危机中的机遇,把劳务输出作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紧抓实,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两手抓”。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流动,培养一支合格的劳务大军,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更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总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原则,按照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搞好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县2009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体目标是: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82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8.1亿元以上,净收入3.43亿元;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6万人,高田乡务工人员夜校培训4900人。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产业,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在今天的会上,县政府将与各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同时,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张县长4月24日在县政府三次全会上对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今天会议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责任,认真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与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广大农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各乡镇要深入搞好宣传发动,扩大宣传声势,开辟宣传专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劳务输出、务工信息、维权保障等方面的宣传报道,认真抓好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宣传,在宣传中抓好服务,营造密切关注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紧紧围绕让农民“出去有路、就业有岗、务工有为、回乡有成”的思路,认真做好输出前、输出中和输出后的各项服务工作,真正把劳务输出做成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一是要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类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合理设置培训课程,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进一步突出开展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要加强与各大企业、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合同关系,大力组织定单培训,同时要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工遵纪守法意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职教中心要联合建成培训系统,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培训模式,把培训班延伸到乡村,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努力做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转移就业一人,确保技能培训时间达20天以上,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85%以上,培训发证率达60%以上。同时,实施劳动力培训必须做到“两个公示”,一是要把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公示到村组一级,二是要把每期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到村组一级。

(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起步较晚,劳务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民工属单枪匹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远远适应不了劳务市场对农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强区域内外的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有序转移输出,是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的必然途径。一是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有组织输出任务。二是要依托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开辟县外用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组织的有利补充,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县人力资源办要制定出具体的组织化输出方案,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县职教中心、各乡镇人力资源办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成一套完善的组织输出系统,认真搞好农民工的转移输出服务,真正达到“输出一个、带动一批,输出一批、带动一方”的效果。

(五)抓好维权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县人力资源办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救助工作。一是要在维权重点上实现突破,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作行为,坚持做到“四不转移”:即用人单位合法资质不全不予转移,劳动强度过大不予转移,工资收入没保证不予转移,国家规定的工伤等保险不缴不予转移。要规范中介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坑害农民工的行为。二是要在维权环境上形成声势。要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有计划开展专题咨询活动,借助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农民工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农民工普及维权知识,强化维权意识,努力形成在参与中维权、在帮扶中维权、在舆论监督中维权的强大声势。三是在维权工作上形成合力,加强与劳动、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要加强跨地区越部门合作,在维权过程中协调沟通,做到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人听、有人管、有人为之伸张正义。要充分发挥好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发挥好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及联络点的作用,使之成为农民工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切实维护所在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抓好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规范台帐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各乡镇要在健全台帐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搞好动态追踪管理,进一步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总量、求职愿望、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数量、务工地点等基本情况。县人力资源办要充分利用县人力资源开发网,随时收集和劳务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劳务市场对接,努力搭建劳务信息平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办要认真做好培训台帐及转移就业台帐的管理,切实做到帐实相符。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农村人力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制度、农村劳动力维权救助制度、情系农民工活动制度等。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工作运行高效、督促检查有力、信息反馈灵敏、上下步调一致、左右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及时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建立健全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加大技能鉴定工作力度,使更多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各培训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好管好培训资金,杜绝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培训资金使用安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电工技能培训课程范文6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34-0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甘肃省1/3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

甘肃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省,农民收入低,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民的文化技能水平偏低,非农就业困难重重。准确把握甘肃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市化发展,推动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素质偏低。2007年,全省农村人口有2079.5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266.5万人。从2000年到2007年,全省实有农村劳动力人口增加了161.13万人,年均递增2.3%。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50岁之间的占62.2%。未来10~20年,甘肃农村劳动力仍呈不断增长趋势①。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400万至6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以上。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农民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2008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转移一人,致富一家,转移一批,致富一方”,劳务经济成为甘肃省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

(一)农民工规模逐年扩大

甘肃是劳动力输出省,截至2009年10月底,甘肃省当年共输转劳动力425.9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以上。在甘肃省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甘肃省劳务经济不断增长,农民工规模逐年扩大。据甘肃省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996年至1998年,甘肃省外出农村劳动力增幅不太明显,1998年以后,转移规模呈逐年增大趋势,从2001―2007年,外出务工人数年平均增长率都保持在15%以上。

(二)农民工就业行业广泛,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长

目前,甘肃省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显示,在甘肃省加工制造业中,农民工占到工人总数的68%,建筑业、采掘业中接近80%,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达到50%以上。

从行业分布趋势看,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人数逐年增加,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甘肃省农民工就业的“三大行业”。近三年来,甘肃省农民工第二产业就业的人数不断增长,2008年所占比重为49.95%,较2005年上涨了4.5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农民工就业比重2008年为48.31%,较2005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从2008年农民工就业行业看,制造业占18.01%,建筑业占28.46%,批发零售业占5.42%,住宿和餐饮业占10.1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1.71%。

(三)在东部发达地区输转的农民工呈增长趋势

据统计,2008年在甘肃省就业的农民工有134.36万人,七成的农民工在甘肃省外从事劳务。从地域分布看,甘肃省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仍在西部,但近年来向东部地区转移增加明显。2008年,全省向东部地区转移劳动力人数占转移总劳动力人数的35.85%,较2005年增加了11.28%。与此相对应,转移到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规模逐年减少,较2005年下降了10.87%,但转移数量比重仍然过半,占到了转移总人数的58.74%。转向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规模变化较小。从具体地域来看,经济发展快、劳动力需求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经济带以及新疆是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

甘肃省境外转移就业人数也有较大增长。近年来,甘肃省以政府境外劳务管理机构为依托,采取政府组织、劳务经纪人牵线、务工人员结对外出等方式,拓展境外输转。2008年,全省实现境外就业8 480人,增长了58.09%;2009年1~6月,全省境外就业5 357人,其中,农村4 195人,占总人数的78.31%,务工人员主要输往俄罗斯、沙特、南非、新加坡、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四)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产生较大影响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出口加工明显受阻,甘肃省许多企业被迫大量裁员,外出务工者纷纷返乡。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数据表明,2009年春节前,全国返乡农民工为7000万人左右,约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0%。据甘肃省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10月底,甘肃省共输转劳动力425.9万人次,返乡回流151.2万人,约占输转劳动力总数的35.5%。返乡回流大部分属于正常回流人员,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约占回流人员总数的83%,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非正常回流人员约占回流人员总数的11%左右。与去年同期比较,回流人员有所增加,增幅在9%左右。

受金融危机影响,甘肃省农民工就业呈现新趋势。一是东南沿海用工减少。2009年上半年甘肃省向东部地区输送务工人员50.78万人次,同比下降23.61%;二是省外输转比率减低。2009年上半年省外输转190.48万人次,占已输转的46.91%,输转比率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三是省内用工量增加。全省已开工和即将开工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大中型建设项目总用工需求在22万人以上,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畜牧业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二、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一)农民工就业从“供过于求”转向“总量过剩,结构短缺”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需要有大批掌握先进科技知识、具有高技能的技术工人。根据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近六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1/3的工作岗位需要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9 89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3.7%,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429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3%,而在西方国家中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同全国一样,甘肃省技能劳动者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甘肃省职业教育薄弱,具有高技能的技术工人长期匮乏。据调研,2008年甘肃省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村转移就业人数只有60.2万人,仅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占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的15.4%。

2009年下半年,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工荒”,具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的缺乏是导致所谓“民工荒”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大量的农民工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而另一方面,企业对农民工素质尤其是技能素质的要求普遍提高,导致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职工。

(二)就业层次较低,就业不稳定

长期以来,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低技能、低报酬、高强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缺乏等原因,甘肃省大多数的农民工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脏、险、苦、累”的工作,通常是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的有限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

甘肃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主要从事临时性、补充性岗位,以季节性和流动性就业为主。2008年,甘肃省统计局对1 8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表明,被调查户当年外出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总外出人数比重,由2000年的49.8%上升至2007年65.8%,6年间上升了16%。被抽样调查的农村劳动力年内外出从业的人均时间由2005年的1.31月增加到2007年的1.45月,外出劳动力就业时间明显延长。据调研,甘肃省一半以上的农民工“离土不离乡”,主要特点是职业与身份相分离、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即所谓“亦工亦农、亦城亦乡”。这种流动有两种形式,一是“钟摆式”,以年为周期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二是“兼业式”,以农业生产季节为周期,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据统计,甘肃省季节性外出打工的人数占到农民工总量的30%左右。

(三)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

一是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工伤事故频繁发生。许多用人单位缺乏对农民工进行基本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教育,即使有一些非常简陋的防护措施也起不到相应的防护作用,致使许多农民工致病致残,甚至在丧失劳动能力后返回农村。二是许多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履约率更低。据调查,目前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0%,即使在已签约的劳动合同中,也存在很多无效条款和“霸王条款”。

农民工在单位内的身份是临时工,没有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工龄也不被累计,难以享受连续性的社会保障政策;习惯于短期行为而不断“跳槽”,心理上没有归属感,使农民工难以建立一个较长的人生预期,无法形成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累积,无法走出城市中的底层环境。

(四)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

大部分有外出务工愿望的农民工由于家住较偏僻的乡村,信息较为闭塞,获取务工信息的途径较少。据甘肃省社科院对兰州市五区调查②,在被调查的200名农民工中,有86%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14%。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由亲戚、老乡、朋友介绍的占53.0%,自荐到用工单位的占30.5%,自主就业占6.5%,还有部分通过职业介绍所、人才招聘会、媒体刊登的招聘启事、街头的招工广告等获得工作,分别占5.0%、2.0%、1.5%、1.5%。调查表明,大部分农民工是通过在外务工的亲友获得用工信息。这种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的就业渠道,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随之不断地更换工作,在不同工作间、单位间、行业间、城市间频繁流动。尽管近年来政府部门愈来愈重视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中作用的发挥,但由于尚未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信息来源有限,且很多信息滞后、失真,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作为输出地来讲,政府部门获取异地就业信息的能力更为不足,有时反而“好心办坏事”。

(五)培训规模尤其是技能培训不足

甘肃省现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53所,包括省部级重点学校38所,国家级重点学校41所,涉及农林、畜牧、卫生、机械、汽修、石油化工、电工电子、建筑、服装、现代服务等十多个专业门类,60多个骨干专业和技术工种。同时甘肃省各地建立的农民工培训点已达到2665个,已初步形成了以职业培训学校为主体、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乡镇培训点为基础的培训机构网络。

甘肃省的职业培训能力尤其是招生规模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较大。2008年,全国共有技工院校3 075所,其中高级技工学校485所。2008年,全国技工院校招生161万人,其中,山东、江苏、陕西、湖北等省招生都超过10万人,广东省超过20万人。从招生增幅看,江西、云南、安徽三省增幅最大,均超过30%。目前,全国技工院校在校生达到近400万人,校生均规模1 300人,出现了一批万人以上规模的旗舰型技工院校。而2008年甘肃省技工学校67所,仅占全国的2.2%,在职教职工人数3 978人,仅占全国的1.7%,培训农村劳动者8 577人,仅占全国的0.7%,其中获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人数608人,仅占全国的0.8%。目前,甘肃省农民工培训主要以引导性培训为主,技能培训明显不足。

据甘肃省劳动厅资料显示,2008年,甘肃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15万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155万人(次),技能培训60万人(次);2009年上半年,甘肃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70.44万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130.44万人(次),技能培训40万人(次)。

三、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甘肃作为西部农业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重,农民工的文化偏低、技能培训严重不足、农民非农就业困难重重。农民工就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所在。

(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农民工技能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就业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素质的要求,已由过去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甘肃省农民工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造成在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中,劳动收入少、就业机会少。受到“两低”、“两少”的影响,即使就业也只能选择从事简单劳动的岗位,劳动的回报难以提高,而劳动收入少又反过来抑制农民进城务工的热情。据甘肃省农牧厅对“阳光工程”转移就业学员收入的抽样调查显示,“阳光工程”转移就业学员的月平均收入为983.5元,比没有接受培训的农民工高227.5元。相对于没有接受培训的农民工,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工作稳定性更强,收入逐年提高,打工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的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

(二)落实相关政策,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首先要保证落实国家的制度,保证工资支付,解决拖欠问题。其次随着社会发展、企业效率的提高,农民工工资要有所增长。二是强化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用工的指导和管理,制订符合《劳动合同法》要求,适应农民工特点的劳动合同书样本,并积极推广,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同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力度,畅通咨询、投诉、举报渠道,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强化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要继续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培训,实行危险岗位和特种作业先培训后上岗、持证上岗的制度,将农民工安全培训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审制度结合起来。在农民工中广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建立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督促用人单位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落实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和违法处罚力度。四是加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工作。要以矿山、建筑、危化等行业和农民工集中的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为重点,使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大多数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在城镇单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都要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重点保障大病的医疗费用,严格督促用人单位履行缴费义务。在国家出台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后,积极做好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

(三)让农民工共享城市的公共服务

一是逐步将进城农民工子女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体系,扩充公办学校教学资源,努力满足农民工子女就学需求。二是改善农民工医疗卫生条件,逐步建立农民工疾病预防监测体系。切实做好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探索建立农民工及其同住家属的健康信息管理措施和办法。建立以输入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双向考核评估指标和体系,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三是逐步将农民工住房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与农民工经济状况相适应的住房供应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政策扶持和用工单位负责的原则,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建立面向农民工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由于农民工有较强的流动性以及甘肃省财政承受力等因素,推动农民工的“低保”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采取分层分类逐步推进的措施。第二,扶持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必要性与可行性,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应当逐步包括以下险种:农民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第三,建立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加强农民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职业福利;建设面向农民工的城镇社区服务体系;组织多种形式的农民工各项评比活动,既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能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格。

注 释:

①数据来源2008年甘肃农村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②许振明甘肃省城市农民工群体状况调查与分析,2008-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3-27

[2]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07)

[3]陈浩,杨晓军农民工就业培训调查分析[J].人口学刊,2009,(02):28―32

[4]魏城中国农民工调查[M].法律出版社,2008:122.

[5]甘肃农村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6]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