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解决互动深度不够的根本问题,采取多层次的互动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为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重要的基础。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形式单调、内容偏颇、深度不够、作用失衡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建立现代动态教学观;扩大互动空间,增加互动深度;开展有利于增进情谊的交往互动。

一、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单一型互动。目前课堂教学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学生群体与个体、学生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没有深层次的探究,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整个课堂教学像一条潺潺溪流单线条行进。

2.点缀型互动。现行的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更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换意见、发出和体验彼此的心声,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显然这种互动是为锦上添花而点缀的,点缀型互动是贴着“新课标”标签的形式互动,没有互动实质。

3.深度缺失型互动。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闹忙,实际上,此为“物理运动”,而非“化学反应”,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看到,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中,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少见强烈的反驳,此谓“无争论的统一,非真正的统一”。

4.情感缺失型互动。这类互动一般不会出现在公开课上,但在平常的教学中常有,表现为:当教师提问而学生答不出时,侮辱或罚站;当学生听不懂而提问时,遭到嘲讽;当学生合作讨论、有说有笑时,受到批评;当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面无表情、语气生硬等等。教学互动是人际间的互动,是师生都作为平等的人而发生的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互动中不只是知识的弥漫和智慧的扩张,更是师生情感、人格的相互碰撞、相互作用。没有情感的互动,就像没有色彩的生活,是不可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二、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课堂中师生互动应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师生互动开展的必要前提。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环境,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者,由课堂的表演者转为学生表演的发动者等。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评价。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利用学生心理特征中的积极因素使学生以愉快乐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2.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每个人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3.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所谓“大问题”即粗线条式的问题,这种问题应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能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思路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作多种假设与猜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蹴而就的验证。

4.开展有利于增进情谊的交往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产生认知互动,而且要产生情谊互动。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情谊交流,要和学生交朋友、换思想,达到情感交融。只要这样,师生之间必能亲密无间,无话不说,无事不助,学生必能听从老师的教导,学好功课,发展品质,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范文2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前言

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宗旨。开展小学科学课程,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基本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探讨的精神。但在小学科学实际课程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经常把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重点来抓,在课堂上不对学生进行提问,而是将原来准备好的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灌输到学生身上。这样会约束到学生的问题培养意识和探讨精神。

一.当前阶段小学科学教育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多对学生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教学已经被各个学科应用到课堂中来。但当前阶段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实施还不够到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的胆量不够。有些教师觉得在课堂上提问题会影响教学进度,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不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对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持否定态度,没有给予鼓励,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题的局面。(2)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因为学生受到心理约束,而且知识面不够广,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思考问题,不懂得要问什么问题,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发展。(3)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有些学生虽然具有活跃的思维,但表达能力不强,有问题也不懂得怎么问,教师不能理解学生的意思。还有些学生存在惧怕的心理,造成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局面。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分析

针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科学教育问题意识培养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在此提出了几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并分析如下:

1.首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

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不要仅仅依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来衡量教学效果。在课堂中,教师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如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学生对教师一般都存在惧怕心理,担心自己的提问出现错误而被取笑就干脆不提。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值得探讨和新颖的问题,要给予肯定和赞扬,而对有些学生提出的比较幼稚可笑的问题,也不能否定和批评他们,要给予安慰和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的想象力在科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他们多阅读课外科学知识的相关书籍,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另外,学生的灵活思维也是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更深入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自觉进行思维判断、思维创造的训练,以期达到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由于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心理,教师要努力消除学生的紧张、自卑的心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民主和自由的教学环境,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索。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来考虑问题,由于教师和学生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方面的障碍,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要多鼓励学生,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心和爱护。尤其是小学生,都存在希望得到老师鼓励和安慰的心理,教师要多从侧面进行引导,不要从正面去批评学生,老师的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让学生倍受鼓舞。

4.教师要教会学生产生疑问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比较被动,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已经把教学内容讲解清楚了,也就没有问题可提了。学生不懂得从哪里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产生疑问,要循序渐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单独思考问题,学生有疑问的地方,教师要耐心给予解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存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科学书籍,扩大知识面,对有些学生提出的比较新颖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特别是遇到教学中难点和重点,更要深入探讨,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三.结束语

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提问题的积极性,和学生共同互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让学生感到学习科学知识是多么有趣的事,引导他们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乐于思考,然后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科学教学效率,也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晶.小学生课堂问题意识欠缺原因及培养策略的初探[J].华章.2012年03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深入,语文教学越来越呼唤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注重培养小学生自主和独立的思想。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研究、探寻,在自主实践中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人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当年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头,如果他没有问题意识,只能自认倒霉,又怎么会发现影响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向老师发问,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讽刺挖苦。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并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索能力的提高,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与学生自身的投入和体验密切相关。因此,课堂应提供一个适宜探讨问题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索。

二、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盆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郭沫若陈见.横空出世,为曹操和武则天翻案,首先得益于他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如果不学无术,却指望“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一下子具备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予鲜明生动的视听刺激

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够化动为静,化抽象为直观。从这一点来看,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也是当今教改的一个努力方向。语文课上的课件演示也正是看中这一功能而方兴未艾。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例,在介绍完的生平后可先放课文的配乐朗诵,伴随着低沉的乐声,师生沉浸在悲痛的气氛中,带着强烈的感情进入了文中,接着用幻灯片分别显示人们等待灵车到来的动作、神态,学生观看之后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抓住重点不放,围绕“作者为什么只写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这几个人物?他们的动作、表情、心情怎样?”再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自己“看”得见、“听”得到,远比教师单纯讲解的效果好得多。

2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和密度

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果子”;同时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特别注意不要一直问个不停,否则学生应付都来不及,哪来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四、指导学生会问的方法

1做好“问”的示范,让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

学生喜欢模仿老师的行为方式。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老师要想提高学生问的质量,不仅要告诉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必要时也要做好提“问题”的示范。老师示范得法,长期训练,学生所提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要让学生个体活动时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此时的问题意识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开动。

2把握“问”的时机,对内容进行有效质疑

在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的时机很多,有对课题、重点词句、作文中的问题、矛盾处等进行质疑。课题犹如文章的眼睛,要启发学生透过“眼睛”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重点词句则是知识的积累。

3张扬“问”的个性,激起学生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热情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心中的“哈姆雷特”也不尽相同,当学生的看法有失偏颇时,老师不可粗暴对待,应婉转地说“这是你的理解”、“你是这样认为的”,努力延迟评价,就更激起学生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热情,闪现智慧的火花。要让学生能联系实际生活、时代背景来深入研究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五、养成深入探究问题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由不问到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甚至问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给予解决。在解决问题时,教师不是以给出正确答案为目的,而是要引导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通过自己动手、相互讨论等途径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解答,也不能按标准答案要求他们,而是注意鼓励学生的独创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富有创见的问题,并自觉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通过自身的积极思考,由已知信息延伸到未知领域,在知识的组合创新中,提高思维的质量,强化问题意识,从而具备了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是一个民族创新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能够长久发展的力量源泉。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教师积极发挥自主能动性,通过创造氛围、展开互动、传授方法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发问意识,让学生想发问、敢发问、善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更多据有独立精神的合格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覃雪玲.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09(25)

[2]徐浩.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辽宁教育,2009(0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范文4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方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形成以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教学模式。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谈一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注重师生互动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考虑到教学目标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来创设问题、凸显问题。我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具体学情和教材实际,尽可能地将书本上面的内容搬到生活中来,采取课本剧表演或者动作表演等手段进行情境教学,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我在教现在完成时态时,就与一名学生配合共同完成教学活动:“Please close the door.”那名学生就走到门口去关门,接着我向全班学生问道:“What is he doing?”学生们都大声回答道:“He is closing the door.”在学生关好门后,我再问:“What has he done?”在此过程中,我慢慢放大学生心中潜在的问题意识,慢慢启发学生回答:“He has closed the door.”在听到学生的回答后,我立刻将“He is closing the door.”“He has closed the door.”写在黑板上并带领学生一起读了若干遍。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真正将学生的问题意识内化成为学生的知识,我又让另一位学生擦掉黑板上的字迹,然后问道:“What are you doing?”那位同学立刻回答:“I am cleaning the blackboard.”在学生擦掉黑板上的字后,我追问道:“What have you done?”那位学生马上就回答:“I have cleaned the blackboard.”之后,我就在黑板上板书了这两句话,并为学生总结归纳出现在完成时的主要用法之一:表明过去的动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其构成形式为:助动词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p.p)。上述教学活动创设的情境,不仅凸显了问题的教学模式,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紧紧围绕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利用英语课程资源开展中英篇名赏析、中西文化对比等,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和创新性分析,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例如,要想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强化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可以要求学生研读《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一单元Reading的“Cultural differences”,以及模块九第一单元Reading的“Canadaland of the maple tree”,等等;要想让学生掌握更多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知识,更加深入感受如何写作文学作品评论、如何进行评析作品,可以要求学生研读《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第一单元Reading的“Appreciating literature”,第二单元Reading的“Turandot in Beijing”,等等。在上述单元的研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各组再推荐代表上讲台交流,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更加高涨,发言的态度更加积极,讨论的观点更加丰富,真正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大大提升自己的问题意识。

三、开展研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适时结合教材,组织开展社会热点、时事焦点,开设主题研讨课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教学实践中曾组织学生围绕全球能源问题、气候问题、经济与环境问题、与犯罪、核武器与战争、名人与广告问题等开展专题研讨。例如,我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第三单元Reading的“Not just watching a film...”时,就组织学生研讨关于虚拟现实能否代替真实生活中人际交流的问题。在课堂研究之前,我要求学生广泛收集相关的中英文资料,在熟悉掌握常用英文表达法的基础上,再开展课堂上的研讨。采取上述教学,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相关主题的核心词汇,而且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眼界,为思辨的大脑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从而让学生能够有机会用英语的思维有理有据地、充满思辨地阐述对社会热点、时事焦点的看法。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一定要善于开动脑筋、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有效减少学习英语的焦虑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范文5

    关键词:网络教学;多媒体;英语;培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的全球普及,利用网络时效性、便捷性、经济性等有利条件所构建的互联网远程教育教学培训平台现已被世界各国视为国家战略和 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 。基于此 ,本文拟对 当前我国利用互联网技术较多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问题略加探讨 ,以期对互联网远程教育之良莠利弊有清醒认识的同时,还可对远程网络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方法手段 的改进与提高有所裨益。

    一

、中小学远程英语教师网络培训的优势性(一 )对于 网络课堂 的课程可 以达到重复收 听的 目的:一 个 人 不 能保 证 上 课 的所 有 时 间都 是100%注意力集中,稍微一走神,可能老师上课教授的知识就漏掉了,而这一知识点恰恰是其所不掌握的,但是如果利用 网络教学 ,学生可以反复收听、收看老师讲解的知识,就不会存在知识点被遗漏的问题,这样保证了授课老师的最终目的;而且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可以做更为详细的笔记,这样在 自己觉得重要 的部分不会漏掉授课 的每一个 细节 的同时,将 自己薄弱的知识环节全部弥补上 ,从而更加有利的提高 自己的专业水平 ,更好的开展工作。

    (二 )利用 BBS如遇问题可 以随时和授课教 师沟通 :1.一般的课堂,如果老师上课,学员只能在课堂休息期间提问,那时很多学员没有领会全部的知识,只能是提出相对肤浅的问题,而且一旦下课,无法找到授课教师,那样没有办法沟通 ,往往是在课后学员经过消化理解之后会 出现大量的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这样沟通就会 出现问题 ,而问题得不到解决。如果应用 网络教学 ,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出现 ,在网络平台上建立针对各个教师的 BBS,或者针对授课教师和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沟通 ,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有问题的时候就提问,每天保证教师到 BBS上浏览学员的问题,保证学员的问题在几个工作 日内必须做出回答 ,这样 ,学员的问题就能够得到很好 的回复 ,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深层次问题的解答。

    2.课堂教学中每个学员所问的问题只有其本人能够知晓,同时教师也只能面向某一位学员的问题进行解答,而其他的学员不知道这一问题是否也是自己所未了解的知识点。通过 BBS这种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某学员在网络上提出问题,所有学员是可以看到这一问题的,然后通过老师的解答,不仅提问的学员可以了解相关 的知识 ,其他学员也可 以看到问题以及答案,这样就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其他学员如果存在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在别的学员提问的基础之上继续提问,老师也可以继续答疑 ,这样一个问题可能会引发多个不同角度的问题出现,从而解决了一系列 的相关问题。这样一来 ,所有的学员都能对最初的同题以及从该问题引发 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做一个系统的了解 ,如此就可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对一个问题的深入讲解能够达到全班的学员的理解 ,大大提升了问题解答的效率 ,提高了知识面的拓展。

    (三)普通课堂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让学员在课堂上所学的资料可能很多人 只是稍微熟悉 了一下就结束了,没有深人的了解到每一个细节 ,老师讲解 的地方对于学员来说也未必面面俱到。如果下课之后学员还能继续学习课堂上的资料那么对于学员来说可以把课堂上的知识进一步消化理解。网络教学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课后教师可以将本堂课程中的所有资料上传到学员空间,大家都可以分享这些资料,在空余的时间就可 以把这些资料进行 反复整理 ,进一步消化老师上课所教授的知识 。这些资料的形式不仅是文本的,同时可以是视频、音频、图像等多种多媒体的形式 ;内容也可以是多种的,比如可以是新闻的,那么这种多媒体形式就是视频信息,不仅从画面 ,而且从声音 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 ;可以是一位主要人员的讲话,那么这种多媒体形式就可以为音频信息 ,从听觉的角度 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 ;可以是相关文化的介绍,那么这种多媒体形式可以为图像、图形、相关的动画等,从视觉上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

    这样就省掉了老师上课时的担忧 ,可 以让学员下课后更好的学习课堂上没有那么多时间讲解的课堂资料。

    (四)作为语言学习 ,教师不仅需要 了解学员写的情况 ,同时所 留的作业还包括学员的说的能力 ,这种作业在课堂上虽然也可以做到,但是由于学员太多,对于个人来说有用的时间仅仅为几分钟,这样的效率实在是过于低下了;同时这种作业对于课堂式教学还不能课后完成,这样就导致教师无法了解学员的说的能力 ,不能有效的安排后续 的课程。通过网络教学却可以做到这一点:教师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口头训练 ,布置 口头作业之后 ,学员可以根据作业要求课后完成相应的口头作业,利用录音设备将 自己完成的口头作业制作成电子版的作业,然后上传到教师的空间中,这样就能够达 到教师 了解学员 口头学习的情况。这样从说的角度对培训的学员进行有的放矢 ,从而达到一对一 的说的训练 ,这样就能够达到大幅度提升学员说的能力,对于授课教师来说也大大提高了针对性 。

    二、中小学远程英语教师网络培训 中的弱势 问136题解决策略目前很多中小学英语教师都存在着基础相对薄弱,尤其针对教授给学生的英语知识很多是所谓的“中国式英语”,很难 和外 国友人进行有效 的沟通。

    这种情况主要是 由于对“英语思维”模式的不解所致。

    就以受诟病最深的写作为例,英语世界的人们在陈述问题和作文时一般思维模式是 以“总分 ”的方式来说明观点,也就是每段的开始部分直接说明观点,然后再对该观点进行非常详尽的论述 ,同时举出大量的事实作为该观点的支撑;每一个段落只有一个核心的“idea”,所有的论据都要围绕着这一“i-dea”而论述 。当然 ,有一些习惯我们的国语也一样,但是大部分的国语思维和英语思维不同。比如:国语思维中存在的分总模式。我们更习惯于“分总”的方式 ,即先阐述论据 ,然后经过利用这些论据来总结观点;同时国语的写作中喜欢在开始部分写入铺垫,给人以渐进的方式,最终才是我们所要阐明观点。这与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英语的写作思维中以总分的思维方式为主,当我们使用分总的方式时,英语思维的人就无法理解我们所要表述的含义,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体意识 问题

主体意识是指主体对自己的认识,包括对自身存在的作用,自身的价值以及自身功能的认识。主体意识推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产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主体意识的培养应尽早的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实施。特别是语文,在小学阶段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加之语文自身与众不同的优点和长处,它义不容辞的担负起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任。

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

虽然新课改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是在很多语文课中,仍然不乏这些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数学方法。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是用来启发学生的思维的。而“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只是单纯的把内容说给学生,学生没有思考的过程,结果就是导致了他们记得快,忘得也快,“左耳进,右耳出”。其次,语文教学单纯的讲述,并不符合语文课的数学规律。总而言之,“填鸭式”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也不符合新课改下高效课堂的要求。

1.2 教师的权威无限放大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当前问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将教师的主导地位无限扩大,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教师在学生面前是绝对权威的,教师的所言所语,所作所为都是绝对正确的,学生只有服从,不容置疑。久而久之。大部分的小学生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做法也阻碍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1.3 学生的自由空间被剥夺

只有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才能更有效的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虽然近些年来新课改的口号喊得足够响,素质教育也一直在被强调,但是分数仍然被很多教师看作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所以学校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提高学生的分数,使他们顺利升学而展开的。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就忽视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而是为了“高分”,不断的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当前学生的这种时间和空间。都被大量作业剥夺的现状,根本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1.4 教师对学生表扬鼓励不足

小学生的想法是简单单纯的,他们在这一年龄阶段喜欢被老师表扬鼓励,很多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学习,都采取多表扬的方法。但现实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在学生取得成绩时,课上表现积极踊跃时,以及能够遵守课堂纪律时才对他们进行表扬。而在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不同寻常的见解时,语文教师总是将学生的看法纠正他们认为的正解上来,并不会去鼓励表扬他们,学生的思维被老师打断,这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2 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建议

教育要有成效,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教育成效,进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1 综合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若将“填鸭式”教学改变为互动式教学,就能够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互动引发思考,能够让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教学活动。互动引发思考,增强认识,从而会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情景模拟式教学、实地调查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在课上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的头脑中产生想法,引发思考,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很有帮助。

2.2 对学生的创造性要予以尊重

小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基础就是他们的创造性,对创造性不进行良好的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也是虚无缥缈的,那么怎样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呢?要改变学生惟老师马首是瞻的现状,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只有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想法,才会引发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也才会有更高的创造性,才能进一步的提高他们主体意识的培养。

2.3 帮助学生拓展自我空间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自我空间,使他们拥有自己的时间个空间进行思考。根据语文课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学习与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写景的作文时,可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再将观察到的事物描述下来。这样不仅使学生欣赏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又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2.4 通过表扬鼓励发展主体意识

对学生的表扬鼓励是要持之以恒的,而不能时有时无。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展主体意识,不仅仅要对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意识产生的正确看法和行为进行鼓励表扬,还要肯定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意识产生的错误行为。通过教师的表扬鼓励、肯定和赞赏,学生不但能够有绝对的信心发展自身的主体意识。还能将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可见表扬鼓励对发展学生主体意识有多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