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公路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公路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辽宁;农村工业;跨越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027-02
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虽然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农村人口仍占较大比重,因此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依然很艰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而这除了需要国家的政策和财力支持外,关键在于农村经济自身的发展。由于土地和人口的约束,仅仅依靠农业无法保证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大力发展包括农村工业在内的非农产业。因此,研究新农村建设中辽宁农村工业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辽宁农村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辽宁农村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2007年全省有农村工业企业13.19万户,从业人员205.15万,实现增加值2 136.51亿元,总产值8 849.86亿元,营业收入8 040.23亿元,利润总额477.70亿元。产业集聚集中发展的趋势明显。截至2007年9月底,辽宁乡镇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到105个,集聚了13 174户企业,从业人员达到95万。园区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有乡镇企业园区455个,园区企业数42 953个,从业人员120.56万,企业总产值5 012.76亿元。农村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村经济的总量,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开放后辽宁农村工业虽然取得了上述成就,但与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007年辽宁农村工业无论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数,还是总产值,与广东等省份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而言,辽宁农村工业企业单位数仅相当于江苏的1/2,不及浙江的1/3;从业人员数仅相当于广东的1/4、江苏的1/5、浙江的16.8%;总产值仅相当于广东的59.2%,江苏的22.8%,浙江的22.1%。
从规模工业企业情况看,2007年辽宁农村规模工业企业单位数仅相当于广东的70%、江苏的33%、浙江的26.3%;从业人员数仅相当于广东的34.1%、江苏的30.2%、浙江的23.7%;总产值仅相当于广东的63.6%,江苏的25.9%,浙江的28.1%。
农村工业发展滞后,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行,也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全面振兴。
(二)辽宁农村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除了发展滞后,辽宁也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在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1.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下。由于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管理水平低,管理制度不规范,不仅影响了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也导致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问题时有发生,对行业和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2.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高。布局分散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如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大了环境成本。而一些资源开采型企业是以资源的浪费为代价进行生产的。例如,乡镇小煤窑采用掠夺式的一次开采方法,有的煤炭开采率不到20%,比国有煤矿低近3倍,造成了煤炭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目前中国已进入经济转型时期,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走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新路子,对辽宁农村工业是一个严峻挑战。
3.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形式不合理。辽宁农村工业多是“小而全”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封闭的企业组织形式使农村工业企业之间、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缺乏必要的分工协作以及由此而来的规模不经济,导致农村工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市场竞争力弱的状况不能得到及时改善,产业初级、产品低档的结构矛盾突出。这是当前制约农村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农村工业发展的环境有待于改善。目前缺乏具有全局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已有的政策有些也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农村工业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仍很突出,土地等要素短缺也给一些地区农村工业发展带来新的困难。此外,包括信用体系在内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制约了农村工业发展。
(一)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形式创新
企业组织形式既指单个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包括资本组织形式、管理体制设置等,也包括服务于某种目标而形成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组织体。在当代经济社会,企业组织的概念已经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及与之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层面,而主要是指由若干单位企业组成的一体化的现代工商企业,及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框架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的组织体。
根据国际经验和辽宁实际,进行企业组织形式创新,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是一个有效途径。所谓大中小型企业系列是指在同一种行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之间,大企业通过合同契约形式与中小企业结成固定的承包经济关系,从而将零部件加工等生产任务交给中小企业完成,使之成为自己的生产车间或附属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顶点的金字塔型的承包结构。大企业承担技术开发、组装等关键性生产,中小企业承担一般性任务和零部件加工,由此形成高效的生产体系:既充分利用了大企业实力雄厚的优势,也有效发挥了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当然,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要有领头的大企业,而且这些大企业要具备较强的实力,能够面向国内外市场,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竞争地位。其次,需要合适的行业。并非所有行业都适合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大中小型企业系列存在的基础是产品生产的内在联系。在规模经济前提下,那些生产过程能够分解的行业,即能够将生产工序分成若干部分,可以由不同的承担者完成的产品生产行业,如机械工业,包括汽车、电子、精密仪器等行业,才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第三,要考虑农村当地条件,注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由于劳动力素质低等的限制,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主要适宜于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食品、纺织、服装、各种零部件加工等行业。农村工业发达地区可以发挥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二)加快发展农村工业产业集群
作为现代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能够强化专业化分工,充分发挥产业关联和协同效应,对优化地区产业布局,加快地区经济结构升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促进辽宁农村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首先,积极吸引企业向集群内聚集,不断壮大集群规模。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发挥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通过优化服务,改善环境,吸引更多包括城市工业在内的同类企业进入。目前尤其要利用“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契机,吸引城市大工业,进一步使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逐步扩大园区规模,并逐步完善园区的相关配套设施,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待建的工业园区要按产业集群发展合理规划,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增强对相关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吸引相关企业的聚集,壮大产业集群的规模。其次,对现有产业集群进行内部整合。目前,辽宁农村工业产业集群多为传统产业的小企业的聚集,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技术层次偏低,创新能力较差,企业集群内部组织化程度不高,同业无序竞争现象严重,制约了集群升级。因此,有必要进行整合,明确内部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转变,即由小企业集群内的水平分工协作,转变为由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垂直分工协作,建立多层次协作体系,同时提高产品档次,增强集群竞争力。第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对农村工业产业集群来说,创新战略不一定是原始创新,可以因地制宜,采取注重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有些项目的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不是单个企业所能完成的,要通过协作才能取得成效。因此,应提高科技园区内企业间的业务关联性,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动机制,同时,发挥集群内大企业的领头作用,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技术的创新,以整体的合力获取个体所无法实现的协同效应。
农村公路的重要性范文2
Abstract: Rural roads as the blood capillary in the conne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ys the role that cannot be ignor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roads, the policy of who built to allowance, only on the premise of the local matching funds in place, the government up on level can allocate fund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However, the low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lacking of funds, and the serious problem of matching funds lead to the shot of construction mileage and the maintenance cannot reach the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rural highway in poor areas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blanket.
关键词: 农村公路;资金来源;贫困地区
Key words: rural roads;the sources of funding;poor areas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014-02
0 引言
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养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贫困地区资金配套问题。税费改革之后,贫困地区农村公路资金没有了固定来源,一直制约贫困地区的资金问题更加突出。
马永新提出,农村公路应适当加大中央投入,缓解配套资金不足的压力,尤其是农村公路修建越来越深入偏远地区;张浩指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即资金短缺;杨红梅提出,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即为财力不足。
以上文章都不同程度的说明,农村公路建设中资金问题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然而作为贫困地区来说,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更是保障农村公路修建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贫困地区资金来源出发,指出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现行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养资金来源分析
1.1 农村公路资金来源分析 税费改革之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主要由中央投入资金和地方投入资金构成,其他的还包括银行贷款和农民投入部分。中央财政资金主要是除车购税外的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以及用于扶贫的以工代赈资金。地方财政投入资金主要是各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地方交通部门规费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部门规费与地市、县(市)交通部门规费。
税费改革之后,取消养路费等交通规费,开征燃油税,且燃油税和车购税统一由税务部门征收,作为财政资金纳入国库。交通部门不再直接支配和管理这部分资金,而公路规费一直是地方政府用于公路建设的主要资金投入,这一改革直接影响到了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投入。这一问题正是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养落后的主要原因。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6~2010年农村公路建设中, “十一五”全社会共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500亿元,其中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达1978亿元,年均递增30%。参考近几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通过计算,得出表1,发现地方资金投入占农村公路建设总量的80%左右,可见地方资金投入是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1.2 贫困地区补助现状 目前,一般地区农村公路修建补助标准为20万元/公里,贫困地区为25万元/公里。而实际修建一公里路至少需要35万元,每公里差额为15万元。对于贫困地区,其财力状况只能满足于自身温饱问题,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公路建设,更不用说达到配套资金的标准。
2 贫困地区农村公路投资主体分析
2.1 贫困地区农村公路投资主体 《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县乡两级政府承担县乡级农村公路的建设、维护的主要任务。《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6]第3号令)第四条具体规定,“农村公路建设应当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其中,乡道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村道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
虽然法律和规定已经明确了农村公路的承担主体,但是贫困地区自身财力的限制并不能承担起投资主体这一责任。刘勇、张庆(2007)指出,从分税制改革后,财力主要集中于中央和省两级,县乡财政普遍困难的角度,提出中央政府或者省级政府应成为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李丽、齐小翠指出,确定投资主体为哪级政府不能仅仅考虑受益范围,更重要的是根据政府间职责划分的原则,中央政府负责稳定政策、再分配政策的实施。
相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农村公路的修建更重要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其财力状况不能达到筹集配套资金的要求,从而使得农村公路修建一直落后与其他地区,而富裕地区的路越修越多,只有打破这种“马太效应”,取得中央政府财政倾斜,才会使得这种不平衡的发展趋于平衡。
2.2 存在问题
2.2.1 资金严重匮乏 农村公路建设所采取的政策为“凡建即补”,由上一级政府拨付资金,地方配套一定比例的资金。然而,只有配套资金到位了,上级才会拨款下来。对于贫困地区来说,配套资金是很难落实的,从而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发展的主要因素。
2.2.2 自然环境恶劣,修路难度大 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多为山区、高原、丘陵,山高路陡,沟壑纵横,增加了修路难度,同时也加大了修路成本。
2.2.3 农村公路供给不能满足需求 贫困地区现存的路大部分为民间土路,只有行政村达到了“村村通”标准,大多数自然村出行仍然是个问题。现有的农村公路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大部分地方因为路不通,造成农产品不能外运,致使不富裕的家庭越来越贫困。
2.2.4 缺乏养护意识,养护滞后 农村公路建成通车,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后续的养护。然而在贫困地区修理资金都难以筹措,对于养护资金更是无从筹集。另一方面,由于养护意识淡薄,没有专门的人员参与,使得农村公路年久失修,路况越来越不好,面临重修。
2.2.5 农村公路等级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由于贫困地区财力有限,大部分道路设计强度仅能满足一般行车需要,桥涵构造物及防护等设施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设计标准低,功能不完善和抵御自然灾害差等问题。
2.2.6 安全性问题突出 由于贫困地区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大部分只通行政村,用于生产生活的路多部分仍为农村的土路、山路,这样不仅给出行带来困难,更多的是遇到阴雨天气出行安全问题。
3 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养资金解决办法
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即为打破原有的责任主体,强化上级政府的作用。
3.1 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 依照贫困地区的财力状况,中央政府应当适当的提高补助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国家级贫困县,逐步减少直至免除贫困地区地方配套资金,差额部分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承担;省级政府也应适当提高配套标准,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解决地方政府政府无钱配套问题以及落后地区举债甚至挪用其他款项修路问题。
3.2 设立专项资金,优先用于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 自2009年起,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将车购税中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采取切块下达的方式,但所采取的方式仍是“凡建即补”政策,并未考虑公平原则,越是富裕地区,配套资金到位快,农村公路修建速度越快规模越大。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应当适当调整车购税比例,扩大交通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优先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将这部分资金打入统一账户,只用于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
3.3 转变责任主体,建立农村公路建养长效机制 农村公路所遵循的原则“谁受益、谁建设”并不适用于贫困地区农村公路现状。贫困地区并不能够承担起农村公路修建的责任主体,应当明确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是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共同责任,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地方政府无法筹集到配套资金的情况下,应当由中央政府全额拨付。
3.4 加强养护管理,建立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 作为贫困地区的普遍问题,农村公路“失养”严重。要打破这一局面,必须将养护资金纳入转移支付范畴,设立专门的养护资金账户,将上级补助与转移支付资金中,有专门用于养护的部分。中央和省级财政负责拨款,地方政府统筹使用。
3.5 加强监督力度,严格实行监督考核 首先,要明确农村公路建养考核的重要性,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其次,明确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对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性。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问题直接关系到其经济发展与生活稳定,加大监督力度,是促进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更好发展的有力保障。
4 结语
贫困地区农村之所以贫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贫困地区交通发展滞后。所以,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只有真正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将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养资金纳入国家财政的范围,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公路建养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红梅.甘肃省秦安县交通局,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J].民营科技,2009(12).
[2]李丽.陕西省农村公路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R].2011(7).
[3]王秋玲,徐海成.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分析—基于”徐文模式”的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07(4).
[4]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养需强化政府作用[N].中国经济时报,2012(1).
[5]李丽,刘艳娜,徐星.农村公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方式[J].2012(2).
[6]刘勇,张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主体辨析[J].综合运输,2007(5).
农村公路的重要性范文3
摘 要:公路作为我国公路网建设的重要核心部分,更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行措施。近几年,伴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的公路建设项目不断地拓展,其公路的使用年限c安全质量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促使农村公路建设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实际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为例,对如何强化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详细探讨,意在提高我国整体的公路建设水平。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加强措施
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下,我国农村交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公路作为农村交通建设的基础部分,其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提高农村公路整体质量的关键,同时在农村公路达到最佳运输效果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各农村公路普遍存在“重视建设,忽略养护”的情况,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村公路的长远发展,因此,文章对其进行详细阐述,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实际案例
某市为了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开展农村公路网建设项目,其中包含县道、乡道以及村道等道路。直至2014年底,该市公路的总里数在15859.42公里,涵盖农村公路142012.05公里,由此可见农村公路占据全市公路的绝大多数,这一数据显示,农村公路交通现状得以有效改善,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也已经得到解决。随着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多,使得农村公路总里程数逐渐有所上涨,致使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该市已经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试行)》,利用从综合管理和养护质量、养护工程、资金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5个角度,对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行系统化地考核,结合半年制与年终制考核制度的运用,确保农村公路使用。
二、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发展现状
首先,受区域差异的影响导致经费不足。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农村众多,农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因此,这一现象不仅加大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压力,而且还普遍出现经费紧张等情况。另外,农村公路在长期受到条件限制,导致我国东部区域整体水平要比西部区域高,尤其是西部贫困农村,这一情况严重危害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使农村整体经济水平呈现下滑的趋势。其次,专业程度相对较低。由于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还在工艺技术方面具有较高要求,但是,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业程度较低,缺少高技术、高素质的工作团队,严重阻碍了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缺少养护管理设备也是影响的另一重要因素。最后,养护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在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显要问题则为相关管理制度的缺乏。由于农村公路自身具备的特殊性质,常规的高级公路养护制度难以利用至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加之在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制度的匮乏使得养护公路的难度较大,如农村公路两侧违规建筑、运输车超载等情况的发生,均会对农村公路的安全质量问题造成严重影响。
三、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加强措施
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对农村公路进行养护和管理至关重要,因此,管理部门应对这一工作给予高度关注,一般来讲,农村公路进行养护和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分级养护和管理
因众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公路区域特点逐渐凸显,所以,在进行养护和管理工作时,除了需要给予一定重视之外,还应实施分级养护和管理,例如:县道公路等,因为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应组织专业能力较高的养护管理团队,不仅能实现高级养护管理需求,而且还能明显提高整体工作效果,但是,就乡镇道路而言,应结合实际尽可能构建专业化、半专业化团队,而村级公路因为交通量相对较小,加之资源有效,所以增加政府强制力,利用农民自主养护管理制度的构建,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运用,从而简单、高效完成养护管理工作。
(二)设定完善的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流程
通过完善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流程的设定,能够为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提供有利条件。从当前局势的分析,关于该方面工作流程设定问题还存在着加大的偏差,加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农民缺少相关专业的公路养护知识和养护技术,因此,便捷且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流程对于农民的意义可见非同。对于国家相关管理单位而言,可通过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流程控制力度的方式,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实施提供安全、可靠的理论支持。
(三)强化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年限,应在公路养护期间做好公路养护工作,确保其养护质量能够在正常的公路养护标准范围内。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开展公路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经济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农村公路建设期间,国家相关交通管理部门仅将公路通向和里程数纳入评定标准,从而使得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缺少实际价值。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国家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该方面问题,从人员考核以及业绩评定等多种方式,提升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进步。
(四)完善养护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农村公路拥有公益性的特点,同时也属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部分,所以,想要对农村公路更好开展养护管理工作,应从公益性方面进行,对其养护管理制度进行具体优化。首先政府应加大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将财政资金划分为重要资金来源,并积极开展其他筹集渠道,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对使用者和管理者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交流,确保养护管理制度具有长效性的特点。
(五)加大对相关人员的考核力度
完善的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关养护和管理人员的参与,具体的做法如下:在政府年终目标考核中,将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质量纳入目标考核的范畴,其中重点对农村公路建设经费、政府补助经费以及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实现责任、权利以及利益的全面整合;为相关参与农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人员采取奖惩制度的原则,将责任感强、专业能力充沛的人员下放至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一线工作中,最后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质量的提升;发挥政府的引领职能,在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期间,政府应不断发挥自身的引领职能,利用强制参与监督的作用,对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总结上文,农村公路建设是提高农民经济、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但是若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结束后,忽视对其养护和管理工作,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对于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而言,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公路养护和管理的力度,实现公路分级管理和养护,从而才能刚好地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马建华.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2(19):215-215.
[2]陈明.分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14(5).
[3]蔺晶.浅谈如何加强麦积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J].科技视界,2015(4):366-366.
农村公路的重要性范文4
一、坚持把加快公路建设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予以发展。
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建设农村公路的重要性,把农村公路建设当作服务“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工程,建立以政府为主的主体责任,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建设,全面加快了农村公路的建设步伐。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分管市长挂帅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与各县(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在两年时间里召开了五次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相关会议,针对农村公路建设在启动、推进和攻坚等不同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要求,对推进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加快交通发展有关政策研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商洛交通建设的决定》、《商洛市县乡油路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具体措施和要求,加大了资金投入的倾斜和支持力度。各县(区)也分别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组织机构,制定了检查、考核、补助、奖惩等办法,并采取多种有效方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
(二)统筹规划。为实现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认真贯彻省交通厅2010年实现100%乡通油路、100%村通公路、8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的目标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商洛突破发展”战略决策,我们针对商洛交通“不进则退、慢也是退”的严峻形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商洛市农村公路总体规划目标,即“十一五”期间实现全市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全市所有建制村通公路,80%以上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路通客运通,乡乡要有客运站。建设总里程近10000公里,建设乡镇客运站100个。同时为了适应高速路通车后的交通运输需求,力争五年目标四年达到,着力早日构建与高速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农村运输服务网络。层层分解规划指标,编制县域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规划到乡镇、到行政村,确保规划合理、真实。同时我们还按照省上的要求,在每年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后,及时调整规划,完善建设项目,确保了建设的有序进行。
(三)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计划管理。按照“十一五”规划,分年度做好项目计划的编制,并积极与市、县相关部门联系,逐县落实项目,逐村落实通村组计划。与此同时,按当年任务当年完成的时限要求,在前一年做好下年度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及审批工作,所有建设项目3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2006年、2007年、2008年全市通村公路、通乡公路由于前期工作准备早、开工早,保障了工程的按期建成。
(四)落实加快措施。面对农村公路繁重的建设任务,为了确保规划目标实现,我们一是完善制度,规范建设的管理工作。先后制定了《商洛市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实施办法》、《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实施办法》、《通村水泥路建设实施办法》,并适应全省公路养护管理改革体制要求,及时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计划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使建设工程管理有章可循。二是加强考核,逐级分解任务。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逐项目拟定考核办法,对通乡公路、通村公路的逐月考核目标,下发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并由市上成立专职检查考核小组,抽调设计、监理、监督等部门人员,逐月考核,并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全年任务进行倒排工期,关死后门,半年集中检查,年终考核。并将逐月检查、年终考核在商洛电视台、商洛日报社通报。2006年针对全市通村水泥路进展慢的情况,实行逐日在商洛报、商洛电视台通报,全力促进了建设进度。三是各级政府强力推进。完善县级农村公路建设主体责任,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交通工作会议,广泛动员,半年召开促进会,年终召开交帐会,逐级交帐,严格奖惩,创造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2006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各县区级市直有关单位在洛南召开通村公路建设现场会,逐县明确目标,并要求全市乡乡有任务、村村有公路建设项目,进行广泛动员,全面掀起了全市通村公路建设,四是加强行业监管。强化检查监督,定期检查、指导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及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保障农村公路有序推进。五是严格质量管理。健全六级质量保证体系,层层落实质量责任,严格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行为。县乡公路市上成立评标专家库组织评标,乡、村公路县上成立评标专家库组织评标,规范了招投标行为,严把工程验收关,所有项目县上初验、市质检站检测、市局再组织验收,合格工程申请省上核准,不合格工程重做。严格项目法人负责制,县乡公路一个项目一个管理处,通达、通村公路一县一个管理处,每个管理处统一设置一办三科,即办公室、工程科、征迁科、财务科。每个项目建设严格按法人负责制实施。六是加大现场管理力度。严把原材料关、施工工艺关、施工工序关、试验检测关,大力推行规范化、机械化施工,提高施工水平。针对农村公路建设技术人员缺乏、管理力量薄弱的实际,我们加大了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多次组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培训班,召开砼质量控制及病害处理现场会,编写了《商洛市通村水泥路施工要点》,印发到各乡镇及施工单位,取得了较好效果。各县(区)也都结合自身实际,对控制工程质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建立质量责任终身制档案,对每项工程、每个作业环节,都按照质量责任终身制要求,进行档案管理;在新闻媒体通村水泥路质量监督公告,在各个项目起点上树立责任牌,明确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四)广泛筹集建设资金,保障建设需要。认真贯彻农村公路的建设相关政策,逐级落实地方自筹资金。通乡公路制定采砂、取石政府指定场地,无偿取用,用地由村组调整,减免各种收费,着力降低工程造价,力保国家补助用于直接工程建设。通村公路建设中,市级配套每公里1万元,县级配套每公里不少于2万元,并广泛发动群众打底子,坚持一事一议的办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修路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2006-2007年,市上共配套农村公路建设资金2400万元,县(区)配套近5000万元。
二、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
我们始终把抓养管、保畅通作为公路行业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行业理念,以养护质量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公路养护劳动竞赛,全面提升公路养管水平和服务质量,深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做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加强日常养护管理,按照高、严、细、实的养护工作要求,积极落实及时性、预防性养护措施,及时处治公路病害,下功夫提高养护质量,改善路容、路貌及路况条件。
(一)进一步理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关系,全面加快了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市、县政府均下发了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并已基本落实到位,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已到位。市公路局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处,并统一履行农村公路建、养、管职责,县级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局,副科级建制,全市各乡镇均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站,每站1名副乡镇任站长、1-2名专职人员为专干,并且各级职责明确,运作良好。
(二)明确了县级政府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责任。日常养护费用落实到位。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农村公路改革的重要性,充分履行了农村公路的主体责任,落实了农村公路的日常费用。市县财政分担日常养护费用,市级承担20%,县级承担80%,并逐年列入了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同时县级政府分别都制定了对农村公路养管工作的考核、检查和养护费的兑付具体办法,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实现了有路必养目标。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后,试点县各项工作去年已到位,非试点县的工作今年3月底已基本到位。
一是实现了有路必养、有路必管的目标。在全市原来仅列养县公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养护办法和责任,县农村公路局负责直接管养县乡道,指导乡镇养管村道,并考核、兑现县、乡、村道的日常养护费用。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直接养管村道,配合县农管局管理县乡道。
二是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普遍提高,养必优良、管必到位的效益在逐步显现。各级养管单位认真履行农村公路管理职责,坚持以养好路面为中心,严格养路员工管理,坚持日常上路作业,坚持县道每周巡检、每月考核,乡道每季巡查、每月考核,村道每月巡查、每季考核,公路路况明显提升。已建设的通乡公路、通行政村公路保持了良好的通行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完善站点抓交通运输。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是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年农村公路大规模建设和客运站场建设,为发展农村公路交通奠定了基础。
农村公路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巩固建设成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一般在7-10年之间。特别是乡村公路由于当时投资少、标准低,几年就会出现了龟裂、断板、坑槽等病害情况,如果不及时加强养护,这些路段的病害情况就会迅速蔓延,甚至在1-2年内整条路段会出现“油返土”状况,“民心路”就会变成“伤心路”。因此,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迫在眉睫。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容之一。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说,加强养护管理工作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时,可以算一笔账,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00亿元,按照平均使用寿命8年计算,如果养护管理跟得上,农村公路每延长一年使用寿命,就意味着每年将节约25亿元,反之,一年将损失25亿元。
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
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服务群众,履行好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建轻养,爱路、护路、管路意识淡薄。 重视道路的建设而轻视养护工作,这种现象在我国广大农村很普遍。很多乡镇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只要修好了道路,方便了百姓就完成了任务,就造福了百姓,而养护根本看不出成效,更谈不上政绩。并且有些甚至认为现在的路面都是水泥混凝土的,无需养护,养护就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行为。正是这种养护意识的缺失导致的不积极不作为,使得农村道路养护成了一大难题。加之道路沿线的群众公共设施以及交通安全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超载车辆、外来车辆随意行驶,私搭乱建,占道经营,不但将晾晒的杂草谷物堆在路边,更有甚者占道堆放,为行车以及行人的出行安全带来了隐患。此外,由于政府没有落实道路建设养护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大部分村民认为道路的养护管理是政府的职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道路养护管理认识缺失。
2、投入不到位,道路养护管理的资金严重不足。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以县级投入为主,省、市补助为辅,但由于大部分县级的财政比较困难,投入的养护资金极其有限,计划投入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形成较大反差,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乡镇、村两级投入和采取群众“一事一议”等筹资筹劳方式也难以实施。而仅靠县级投入的这些资金往往只能对养护员基本工资进行保障,有的甚至连工资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维护的管理人员和相应的养护设备了。农村道路即使出现了病害也无法及时的进行维修或者根本就无法维修,继续发展下去就需要再进行新一轮的道路建设,如此一来资金投入不但会加大,同时也给群众的生活以及出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队伍不稳定,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各个乡镇虽然对道路的养护队伍进行了编排,但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或乡聘人员,变动频繁,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养护人员多为公路沿线村民,普遍年龄大、文化低、责任心不强,根本无法很好的完成道路的养护工作。而且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没有合理的道路养护制度,养护的人员配备和设备采购只能凭借地方政府的主观判断去进行,因此难免出现资源浪费或者人员、设备不足以完成道路养护的情况,要做到合理编制人员和配置养护设备是比较困难的。
4、道路安全隐患大,制约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健康发展。农村公路由于受地理条件和建设投资的限制,绝大多数农村公路是在原来的简易道路基础上通过简单硬化而建成,路面窄、坡度陡、弯道急,公路技术等级低,转弯半径不足,视线不良,临坡、临河、临崖而建的现象十分普遍,道路安全设施和路肩等配套工程不能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不能及时到位,严重影响道路安全通行。加之每年的农村公路水毁工程因严重缺乏资金不能及时得到恢复,且越积越多。再就是农村公路上大量危桥涵洞的存在也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对车辆和行人通行安全是一个极大威胁,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难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要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加大宣传是重要举措。为使广大群众更加清楚有关农村公路政策,提高他们对农村公路的认识,改变农村公路“有人修无人养,有人用无人管”的现状,要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单、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形式,积极宣传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广泛宣传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广大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提高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热情,切实营造全民爱路、养路、护路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号召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拓宽思路,采取多种形式,共同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2、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配套资金,形成稳定的资金筹措渠道。要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养护资金是关键。各级要建立政府投资为主、农村村组为辅,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筹集机制,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3、健全机制,提高管护人员素质。坚持“统一领导、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县、乡镇、村居三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明确专门机构、工作职责,并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办公设施,开展正常检查考核工作。一是对县级路政大队负责对乡道养护、村道管理养护进行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二是乡镇交管所负责乡村公路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工作,并接受路政大队业务指导和考核。三是进一步完善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明确分管领导,确定专职人员,主要负责辖区内乡道公路的养护巡查、监管和乡道、村道的路政辅助管理。
4、因地制宜,扎实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目前大部分农村公路已进入大中修周期,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迫在眉睫。要针对农村公路道路的实际,制定维修计划,按年度有重点有计划地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农村公路建设等级低、基础差、抗灾能力弱、安保设施不配套,每年汛期公路水毁现象十分严重,虽然区交通部门和乡镇、村委会竭尽全力进行抢修恢复,但由于缺乏资金,只能是对重点公路水毁进行抢通排险,勉强维持通行,无法从根本上全面恢复水毁工程,通而不畅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建议县级政府建立“农村公路水毁抢险恢复应急基金”,用于农村公路水毁工程恢复。
总之,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巩固建设成果,发挥公路正常效益,延长公路使用周期的有效保障。实践证明,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关键取决于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力度。只有把国家和省、市有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到位,地方政策完善配套保障到位,才能真正建立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农村公路养护好、管理好,把这件“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办好办实,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农村公路的重要性范文6
档案整理是档案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分类、案卷目录编制、案卷封面编目等。其类型分为局部调整、系统排列和编目、全过程整理三大类,通过分门别类划分能有效提高档案存储安全性。
2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档案整理现状
2.1没有充分现实公路档案整理现状
公路交通部门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提出建设农村公路网建设,可以说这是一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中如工程监理、勘察设计等全部单位工程都应通过招投标及签订合同等步骤后才能投入建设。因为农村公路建设关系到农村千家万户,民众都给予了强烈的关注。然而在把农村公路建设中每年都会有大批量群众前往市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查询自己所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里程、建设、质量管理等情况,因此对查询体制进行完善十分有必要。农村牧区公路是农村公路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但由于受资金限制等因素影响,目前还无法圆满解决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只有准确分析和正确认识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才能避免出现只建不养和公路损坏严重等情况。
2.2缺少相应的法律制度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幅度提升,交通建设也逐渐覆盖到农村地区中。公路档案作为农村道路建设的资料参考依据,其整理方式就不同于教学档案、人力资源档案等事。档案作为记录历史发展过程的形式,它的可信性和真实性为其他文献提供有效依据。自从进入法制社会后,我国在档案管理方面还缺乏可靠的法律制度,毫无疑问为后续农村公路档案整理工作设置了路障,更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2.3整理档案设施落后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相关部门一直不重视农村公路档案整理工作,甚至在处理现有的档案整理不规范行为都缺乏执行力度,多存在口头批评情况。与此同时大部分农村公路档案建设硬件设施都相对落后,依旧以手工记录为主,但手工记录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淡化,一旦丢失,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应先解决档案硬件设施和人才缺失问题,增强档案整理监督力度,提高档案整理效率。
3加强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档案整理措施
3.1正确认识农村公路档案整理
我国农村公路无论从养护管理力量还是技术能力都只能简单满足干线公路,根本无法兼顾农村牧区公路。而档案部门作为收集整理公路建设信息资料的主要组织,应及时了解我国农村公路近年来档案信息情况,充分认识及了解农村公路档案整理现状,并有序安排相关工程文件材料的整理和归档等工作。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应合理划分档案管理人员,实施专人档案负责制度,由此保证档案安全新以及出现突发事件的可追究性。根据我国农村公路发展和建设情况对其养护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完善公路档案管理的意见,尽可能将农村公路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策略相持平,从而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创设良好的交通环境。
3.2引进农村公路档案整理与人才
农村公路档案作为真实反映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和宣传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素材,对其档案整理工作进行加强完善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工作人员也改变传统思想理念,逐渐工作重点转向为建设新农村提高档案服务层面。但是农村公路档案整理还存在的硬件设施落后及缺少技术型人才等问题仍然成为影响农村档案整理工作的主要因素。因此就需要全面跟踪管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积极引进优秀档案整理人才,优化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档案整理人员结构,不断加强对档案整理体系监督。此外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投资力度相对较大,资金可能来自多个渠道,整个工程建设周期长,因此就要求农村公路档案整理具有阶段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在分析档案整理现状时应与其特点进行有效结合,由此一来才能推动农村公路档案管理可持续发展。
3.3实施档案整理信息化
目前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在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环境下都充分认识到创建档案信息的重要性,更有利于提升档案整理工作效率和强化档案信息化意识,推动档案整理工作顺利开展。一般实施档案整理信息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完善档案信息硬件设备,如电脑、服务器、交换器、打印机、扫描机等,组织档案整理工作人员接受信息化系统软件使用培训,工作人员熟悉新系统软件并投入应有一段时间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其次运用数字化技术管理档案目录和档案内容,可以说数字化也是目前档案管理作为基础的方式。及时汇总并整理公路管理各个部门提交的数据、图片及视频资料,可先从信息资料源头创建统一的数据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复整理情况,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第三针对互联网可以查询到的档案资料设定加密措施,根据绝密区、机密、秘密、内部、公开等依次排列,有利于公路管理部门建设资料不被泄漏并采用实名登记式管理已公开信息查询者,即根据不同查询对象提供不同资料,进一步保证档案资料安全性。此外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接受各项技能培训,督促其明确自身责任,更督促其重视自身专业知识提升,从而为今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信息化也成为当下社会最明显的标志,档案整理工作也应从传统方式逐渐过渡到信息化管理。对于农村公路管理档案部门来说,应根据档案管理实际情况及时向国家申请设施更新经费,保证能通过档案情况真实反映农村公路工作,从而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玉芳.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档案的整理与分析现状[J].黑龙江史志,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