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专业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专业培训

计算机专业培训范文1

实习报告网免费教师计算机培训心得范文,更多教师计算机培训心得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实习报告网。 感谢教育局为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经这段时期的学习,我感到了成长的快乐,但也感受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虽然感觉时间有点紧张,但很充实,学到了很多知识,可以说我很认真的完成这次学习任务。对于计算机我可以说既不熟悉又陌生,虽说经常使用,但其中好多东西都还不懂,但我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通过在网上的自主学习,在加上做作业来进行反馈。使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学习中,我学会了如何做研究型的课题,还有网页型的frontpage,还有上网查找资料的技巧,并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拥有了自己的邮箱。学习是辛苦的,但我认真的去把的所有内容学好,认真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这次培训学校从教师的实际培训出发,做到了通俗易懂,由浅入深。这次培训为本期的所有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福音。

为了使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之中,我要经常与同层次同专业的学员发起讨论,面对一个案例,我就会发一个主帖,和大家在一起交流讨论学习问题、体会、经验。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遇到问题和同事们交流一下,可以让自己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而对帮助解答问题的同事来说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学到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和其他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讨论,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使得相互之间都得到了学习,巩固知识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因为计算机知识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工作中,我要利用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设计课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成绩。

计算机专业培训范文2

目前大多数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率低、就业难,形成了“结构性失业”。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实验条件欠缺、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着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要解决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成功地把企业吸引到人才培养的工作中来,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打造出企业所需要的高质量、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从数量上看,有着众多的形式。从合作的企业方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企业参与到了校企合作中来。在实践中,我们尝试着与一些具有职前培训性质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实践证明,与这些优秀的职前培训机构进行校企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完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还未能脱离学科性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普遍没有构建起来,尚处在两种课程体系的转型阶段。另外,由于诸多方面的限制,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变化速度一般较慢,很难适应飞速发展的IT行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学校无法及时得到IT行业发展变化的信息。

一般而言,优秀的职前培训机构其课程体系要经过企业专家多方面的论证,教材往往采用自编教材,理论较少,实用性强,借鉴其课程体系对构建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职前培训机构本身就是企业,其运行机制与学校不同,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大规模的职前培训机构,它们面向的用人企业数量较多,就业市场调研投入的资金和人员比较充分,这些职前培训机构可以更加迅速地将IT行业的发展变化体现在课程体系中,在教学规范性较差的情况下能够充分体现出其灵活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将这些职前培训机构的一线企业专家吸纳到专业指导委员会中来,借助于企业,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将IT行业对知识要求的变化及时地反映到自身的课程体系中来,对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人才培养方案更适合于企业的需求实际,这一点对于就业市场变化迅速的IT行业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二、强化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

江苏省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陶书中等人的“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调查”表明,用人单位认为,导致高职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因素依次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就业心态和就业预期不匹配。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不够。由此可见,对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更重于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然而,高职学校十分缺乏拥有这方面经验的教师,缺乏关键能力培养的经验,从而使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成为了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优秀的职前培训机构往往有着十多年的职业培训经验,从一开始,这些职前培训机构就直接面向企业所需岗位进行短期的、集中式的培训,而职前培训机构本身就是企业,他们比学校更加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因此,不仅仅在专业技术能力上,在学生职业规划、综合能力培养、面视技巧等其他方面,这些职前培训机构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直接面向企业的培训经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借鉴他们关键能力培养方面丰富的培训经验,也可以将这些企业中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请到学校中来,以讲座等形式来为学生服务,从而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培养出适合IT企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三、完善学生的双证书制度

学生在毕业时,除了拥有高职毕业证书之外,我们还希望他们能够拥有一些权威的职业技能证书。一方面,这些证书是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认定,另一方面也是对高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检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就业竞争方面取得优势。双证书甚至多证书制度是目前高职学校所提倡的。然而IT行业的认证种类十分繁多,既有一些政府职能机构主持的行业或市场准入认证,也有一些著名的IT企业主持的厂商认证。各种认证的难度和就业市场的认可程度也不尽相同,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需要在众多认证中,组织学生参加适合他们并能够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认证。

由于一些优秀的职前培训机构有着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除在学习过程中实施质量监控外,往往采用一些认证作为其最终的质量保证,这些认证的难度比较适合高职学生,同时又基本能够在IT企业中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认证,使学生在学习的最后阶段取得一个含金量较高的证书,从而有效地保障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双证书或多证书。

四、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往往是“从校门到校门”,在具备较高学历的同时往往缺乏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这种不足虽然可以通过培训和进修的方式进行弥补,但是仍旧很难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引进高素质的企业一线专家,来充实兼职教师队伍,而且要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优秀的职前培训机构的任课教师往往是从企业一线直接引进的专家,虽然这些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却拥有十分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同时,优秀的职前机构的待遇较高,其教师队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将职前培训机构的教师引入到学校中来,一方面,这些教师可以承担专业核心的实践课程,使学校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学校教师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弥补教师在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上的不足,从而对师资队伍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与知名职前培训机构一起创造自己的品牌

高职学校办学是为学生、为企业、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只有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才更容易得到广大高考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也由此会创造出更加良好的招生局面。而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办学类型,高职学校的办学时间普遍较短,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弱,高职学校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计算机专业培训范文3

关键词:专业技能;专业方向;专业设备;实训体系;教学方法

职业中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中初级实用型人才,职业中学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并能够将所学习的专业技能应用于生产实际,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现阶段,几乎所有的职业中学都开设有计算机专业,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竞争力、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是所有计算机专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特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狠抓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一、找准专业方向,把握培养目标,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将计算机专业分成办公应用方向、网络技术和图像制作方向。各个专业在培养方向上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在课程设置方面,都应该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进行教学,但也应该有各自的特点。只有找准专业方向,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高效地培养计算机专业技能,为此,我们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分成几个模块,并进行了专门的课程设置。

二、加大专业设备投入,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学校如果要想办好计算机专业,必须在设备上给予大力的投入,是不是光有先进的设备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呢?当然不是。学校教学另一个关键点是教师,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教师专业技能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每年选聘新教师时,应该重点考察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在大学期间是否参加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是否有到企业实习过?是否有相应的专业认证,更重要的是现场进行专业技能的考核。对于已经在校的教师,学校要积极地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到外面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开阔专业视野,提高专业技能。近几年我校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教师培训的机会,外派教师到高校进行专业培训,不仅如此,学校也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派教师外出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中等职校的教育目标是培训中初级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训的学生能够适应具体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引入企业的管理、企业的专业需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这些年我们通过外派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的管理,学习企业先进的文化,学习企业的技能需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构建完整的实训体系,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是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加强实训环节是提高计算机技能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各专业方向的能力培养,构建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提高专业技能。我校大胆探索,将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能力分解成基本动手能力、基本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并通过课程实验、课程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等环节来实现。其中课程实验环节的实现方式为:80%以上的专业技术课要有实训要求,实训课程至少占总课时的50%;课程综合实训环节的实现方式为:主干专业课程应有1周以上的专业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环节的实现方式为:安排一定时间的专业综合实训和6个月左右的毕业实习。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培训的效率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上机实习,在完成具有一定应用背景的作业(任务)的过程中去验证所学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采用“案例”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任务,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设计成与生产相结合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操作,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带着“任务”上机,操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上机操作时,让学生先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作品”一样的作品,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后,学生便可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个性作品。在上机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在实习结束前,教师要对实习加以总结和讲解,指出普遍性的问题。发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多媒体网络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给予评论。这样能培养学生养成自我认识、自我进步和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通过讲评和评论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要知道,辅导一个60多人的班级上机,其难度可想而知。单凭教师辅导,不仅效果差,辅导难以到位。为提高效率,减轻教师辅导的压力,我们大胆地推出“小教师制度”,效果特别明显。其操作方法是,教师先指导部分成绩好的同学先行完成技能任务,然后请他们担任“小教师”,分别辅导其他学生,并对指导效果好的“小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发挥了“小教师”的作用,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顺利完成指导教学,又能激励其他学生,从而形成一种团结互助、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计算机专业培训范文4

灵活运用专业背景 计算机专业找工作,可以灵活运用专业背景。计算机专业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更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这种劳动甚至是枯燥乏味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专业计算机岗位高强度的工作,那不妨将计算机作为一种行业背景知识,如计算机软硬件销售或者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支持服务。此类岗位主要跟客户打交道,更注重的是人与人的沟通,辅以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解决相关问题即可,对技术要求并不苛刻。

准确定位 计算机专业找工作,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有这几大分类:1.可视化编程;2.WEB应用程序设计;3.软件测试;4.数据库管理;5.图形图像制作;6.网络构建技术;7.网络系统管理;8.多媒体制作。这些专业方向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各不相同,同时,也都有相关的技能认定证书。找工作时,千万不要选错方向。因为计算机行业的特殊性,参加工作后几乎没有公司给你转型的机会,比如你在第一家单位做数据库开发,再找工作想转做嵌入式开发,除非有好单位愿意培养你。

理智求职不跟风 计算机专业找工作,不要盲目跟风,跟风不一定是好事。如JavaWeb 开发很热,用人单位多,就业形势好,但试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都一哄而上,热门的职位竞争也更残酷。如果你理智地求职,大家都跟风,而你安于研究相对冷一些的,如不多人会的嵌入式单片机开发,几年后你的发展和收入会上窜得更快。

计算机专业培训范文5

关键词:动态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专业 校企合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招生已经由多年前的热门选择逐渐步入平静阶段。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大批走入社会,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同时随着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对就业市场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力且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成为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业好,连锁效应是招生好,好的循环才是支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有所改变。

计算机专业要培养既有专业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就必须打破既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贴近就业市场,分析计算机专业面向的岗位与人才需求规格,从相关岗位的工作需求中挑选共同特点的技术要求,确定计算机专业动态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对于高职教育中的“双证融通”,也可以引入高校教育的理念,在学生拥有毕业证的同时,为学生挑选满足工作需求的职业资格认证,让学生在就业中增加砝码。

在改革专业培养模式的同时,应积极进行校企合作,根据行业和岗位的任职需求,对教师进行培训。参照企业用人需求修改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形成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教学模式;参照企业人才培养标准重构课程体系。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培养目标时,必须重新审视以往的培养目标,不能局限在固定的模式中,应充分发挥兄弟院校与企业的作用,邀请有经验院校的相关人员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确定培养内容、能力结构等,并力求贴近企业的用人需求,使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构建课程体系

三、建设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1、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高校网络精品课程培训,吸收优秀教师的先进理念。

2、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实践,了解企业项目开发方法、手段和过程,从而增强教师实际项目经验,并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明确学习课程的目的,促进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变。

四、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专业课的授课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动力来学习理论知识。对于理论课的授课可以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引入实际项目,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和探索,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加实践课而不是实验课,实践课并不局限于让学生验证某些理论,而使让学生接触真正的项目,让学生感受“学有所用”。同时授课方法应模仿公司的管理方法,按角色学习,并动态更换角色,使学生步入半个“公司环境”。

五、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工作前的最后一次能力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选择十分重要,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分为两类: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习,以本校的机房为依托,聘请企业下属专业培训机构的讲师,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蓝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级,量身定做项目,对学生进行校内培训。对于校外实训基地采用与某些教育机构联合培养的方式进行。主要模式为:教育机构在学生进入公司实岗实训前,对学生进行3-4个月的岗前培训,完全以公司实际需要的技术角度出发,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动手能力;然后将学生送入企业进行实岗实训,使学生深入企业世界,在企业工作中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完成项目,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际技术需求进行比较,对自己的知识储存进行查缺补漏。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十分有帮助,经过学生的几轮培训,也会让学校明确已经制定的专业建设方案和课程建设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贴近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六、改革考核机制

计算机专业对于实践能力要求高,不能仅依靠一张试卷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增加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可以以课程中的项目为考查目标,观察学生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成绩,并且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的比例应更倾向于实践成绩,因为只有理论知识掌握清楚,才能以理论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能依据某些相对死板的卷面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同时在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后,沟通能力也是完成实际项目不可缺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培训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8-0147-01

1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进入全民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成为社会热门,这给高职院校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国传统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而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专业性极强,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这颠覆了传统教育理论。导致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方面出现很多问题,没有结合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这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质量。

2如何培养高职计算机网络人才

2.1高职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

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环境下,计算机人才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特点,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时要及时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制定合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应“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就业市场要求”。

2.2按照岗位需求,合理设置计算机教学重点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为企事业单位岗位需要服务的,所以在进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时,不能脱离岗位需要盲目培养。高职院校应和企业联系,深入了解企业讯息,掌握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由于企事业性质的区别,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化,所以各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明确教学重点,使学生不仅能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能学习到适应岗位需求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3紧跟社会发展,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

人类进入21世纪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化,社会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所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紧跟社会发展,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带到课堂,完善教学内容。新知识、新技术代表当前社会网络技术的最前沿,及时引入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社会发展变化对网络技术的需求和变化,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自己专业培训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2.4创新教育,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高职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以“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就业市场要求”思想为指导,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要符合企业需要。所以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创新教育,深化实践,与企业联系将正在企业中工作的专家请到课堂上来,为学生介绍企业的一线知识和技术,因为正在企业工作的专家是最了解企业需要的,有丰富的经验。同时,高职院校可以考虑联合企业建立一个学生、教师、企业相互沟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学生可以随时和老师、企业沟通,解决自己在学习中的难题,也可以向企业学习计算机的实际应用知识。企业专家也可以定期在这个平台上举行一些专业知识讲授,将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经验、工作技术贡献出来,提供给广大的学生借鉴学习。在这个平台之上也为老师提供了与企业专家交流的机会,对增强教师的教育水平有相当大的作用。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联合企业开展一些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边学习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5制定合理的计算机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日益严格。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科学合理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专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制定专业的教学计划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要,专业的教学计划要体现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制订教学计划之前,高职院校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社会实际掌握本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从而制定出一个包括培养方向、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核制度在内的教学计划。高职院校制定计算机教学计划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反复研究,要使制定出的教学计划能够真正实用,能够真正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避免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跟不上企业需要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