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的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型课的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型课的设计

微型课的设计范文1

关键词:讲授型;微课;设计

讲授型教学主要借助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以及多媒体来呈现知识,阐明、分析知识,优点是操作简单,应用广泛。我们都知道,适合教师讲授型的往往是经典的和概念性的知识,这些,往往靠学生自己看书是很难完成的,民间有种说法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就是要靠师傅带,但由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能否专心听课影响很大,合学生胃口的教学语言更是,但在现实的课堂中老师往往一两年内是相对不变的。况且以前的教学视频大多以案例的形式出现,包括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主要是应用于老师之间的研究与交流,不太适合学生使用,另外就是时间过长,一般是40或45分钟,很多学生没耐心看完。而讲授型微课时长大约5分钟左右,在这5分钟里,集中的必然是简练和精华的东西,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学习契机,学生的思维更容易集中,这将给学生带来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

据统计,在中等或发达地区,拥有智能手机、MP4等智能终端的学生近70%,周末两天平均使用时间超过4个小时,平常主要用来听歌、玩游戏、上网等。如果学生能充分用好这些智能终端,利用其多媒体特性与移动便利性,那学习一定会丰富多彩,因此电脑不再是唯一的传播工具,在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利用手机、MP4、IPAD尝试微课学习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带来的便利与实效。正是由于微课时长较短,不同的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会不同,采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素材也是多种多样,有的老师知识、阅历丰富,信手拈来就把教学知识点说得清楚透彻;有的老师擅长动手实践,身体力行中就把教学知识传授给了学生;有的老师计算机技术高超,设计的3D模型、教学软件让学生信服。微课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相同的知识点有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能理解的教学内容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

第一,传统的课堂讲授型是教师为主导,如果老师个人魅力较大及语言幽默,其中参与学生的必然互动较好,课堂气氛较活跃。但缺点是学生的思维集中程度很难坚持45分钟,况且,长年累月,学生也会对同一位教师的授课方式失去兴趣。而讲授型微课可以由不同的教师传授同一学科的不同部分的知识,相信任何一个教师都能在300秒内找到吸引学生的方式,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会像喜欢明星一样,这样学生才会有持续的动力学习。

第二,讲授型微课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把需要传授的知识生动地通过多媒体和语言丰富地展现给学生。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在进行微课制作时通过各种方式(如动画、3D、实验等)让学生觉得别开生面,饶有兴趣。

第三,一定要有教学反馈。微课上体现出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因此教学反馈的方式就很重要。如果在制作微课时能将有学生参与的微课制作好,微课中学生的身影与声音无时不在激励学生前行,有的学生频频附和老师解说的声音,也有学生个别回答老师提问的见解,这样学生在屏幕前学习时就主动参与,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习效果就会不错。讲授微课的教师也可以将电子邮件告知学生,让学生可以汇报作品,这些学生自己的所思所想,贴近学习者认识的最近发展区。

第四,微课的集中制作阶段。对于传统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可能反映较多的问题和概念,本人将事先专门制作微课,内容以北师大版高一必修1,3,4,5等为主,适当涵盖选修内容。

第五,让身边的学生通过自己的移动终端试着观看视频。对于没有条件用移动终端接受微课的学生也不能忽略,可以利用课前10分钟的时间通过班级教室的投影或是电子黑板进行传播。并制作专门的意见反馈表,主要涵盖微课的主题、内容、语言,以及具体的操作直观性等方面,让学生提出意见。

第六,微课的改进阶段。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学反馈进行微课的修改设计。当然,由于是自己的学生参与其中,所以有利也有弊,利的是贴近教学实际,可以成为教学的有益补充。弊的是学生的新鲜程度必然要打折扣。因此,在本校非本人任教的班级进行第二次试验教学传播,并收集教学反馈。

第七,微课的网络试验传播。通过网络视频,将微课放在大型视频网站上,以供更多的学生下载,听取八方意见,以便更合理地设计微课和提高微课的制作水平,写出总结性报告,评价讲授型微课教学与设计的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微型课的设计范文2

1.以往课程价值取向的偏颇

幼儿天生就是具有“内在生命力”的人,他们按照自己独有的方式获取经验、获得成长。但以往课程和当下已有课程建设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幼儿的天性与能力,忽略幼儿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教师更为关注自己有什么、要给幼儿教什么,而忽视幼儿的发展规律与内在需求。课程实施中,或是依照成人预设的课程计划按部就班地开展活动,活动过程缺少对幼儿当下需求与长远发展的关注;或是对幼儿的需求有所关注,但对课程却不作相应的调整与跟进。幼儿的自主性、创生性受到限制,课程很少或者没有起到对幼儿支持性发展的作用。

2.《指南》等贯彻的内在诉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基于“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目标以及“课程是儿童的”高质量追求,课程的实施需要遵循幼儿自主学习在前、教师有效帮助在后的教育理念,追求课程回归幼儿经验、活动追随幼儿兴趣、现场尊重幼儿差异、环境体现幼儿地位、师幼关系亲切和谐。因此,看到幼儿的行为,进而看懂幼儿行为背后的兴趣、发展水平与可能的成长需要等,再实施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与需求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基于幼儿并能支持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具有生命意义的教育。

3.园本课程改革深入的迫切需要

2009年至今,我园历经六年坚持幼儿行为观察的研究。在幼儿行为观察领域,我园前期的研究积聚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吴亚英老师领衔的市“童心解读”名师工作室,长期引领常州市幼儿园儿童行为观察的项目研究。我园吸收国内外幼教关于自然生长、自主发展的理念,借助幼儿行为观察逐步推进课程改革,提供支持幼儿成长需要的课程活动。目前,我园正在探索通过对儿童寻常时刻的主动观察,尝试读懂他们的兴趣、个性以及需要等,并由此找到支持、推动、指导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策略。但在摸索中,教师理念上知道要支持幼儿发展,可实际上不能很好地落实,明显存在三个不足:教与学内在逻辑关系认识不深刻;教育现场中支持能力不够;支持性课程建构中系统性不足。由此带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水平不高,幼儿的主动性发展状态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园所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建设,基于幼儿行为观察的支持性课程建设成为了迫切需求。

二、支持性课程的定位与本质

支持性课程是一种不过分追求规范性、严谨性的经验性课程,一种有别于中小学知识体系的课程。它是体现园本核心理念的胚芽课程,是基于儿童立场,转变教师观念,追寻幼儿经验,满足幼儿需要,鼓励幼儿学会生活,并在老师的支持下主动和谐发展的园本性课程。支持性课程建设的核心意义在于幼儿主体价值的实现,促进幼儿的生命像胚芽一样健康自由地成长。其内涵与形态主要包括:(1)支持性课程的形态是帮助幼儿自主建构他们需要的课程;(2)支持性课程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课程内容;(3)支持性课程改进幼儿在课程经历中的学习方式;(4)支持性课程鼓励幼儿自主开发课程资源;(5)支持性课程启发幼儿参与课程计划与进度安排。

那么幼儿究竟能不能建构课程?这个问题是对幼儿教育本质的探寻,对幼儿园课程价值的深度思考,对幼儿本性与潜能的叩问。从教育理论讲,从福禄贝尔的“自我活动原理”到杜威的“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再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从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到高瞻教育理念,都在理论上支持幼儿不仅是课程的享有者,而且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从幼儿本义讲,幼儿与生俱有真善美的本性;具有好玩、好探索的天性;具有专注当下、自主向上的品性,以及诸如好奇心、求知欲、爱模仿、好幻想之类的灵性,这些身心发展特点直接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必须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形式,以游戏性、活动性、操作性、启蒙性为主要特点。而支持幼儿自主建构课程正是基于对幼儿的深刻认识,承认并尊重幼儿的主体能力,给予幼儿充分的课程建设参与权、行动权和操作权。从现实实践讲,在前期课程建设中,我们发现:在宽松、自主的游戏场域中,提供充分、多元的材料,幼儿在自主游戏和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生成新的玩法、新的内容、新的经验等,幼儿的游戏经验、学习品质等也在过程中自主建构,不断提升。所以,幼儿是可以成为课程建构的参与者的。

三、支持性课程的建设内容

(一)教师理念确立:助推三大转变

支持性课程的核心在于幼儿主体价值的实现,从观念到行为解放幼儿,解放教师,而其达成的首要条件是理念确立引领下的三大转变:

一是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幼儿的“学”与“需求”的转变,即遵循幼儿兴趣、追寻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是从依据教师对教材文本照搬的单一资源向时间、空间、环境、材料、反馈、计划等多元要素转变,即依据幼儿心理逻辑、发展规律、年龄特征、学习特点,理解和尊重幼儿的需求,明晰幼儿的课程,进而从环境、材料、师幼互动以及活动计划的调整等方式人手,支持幼儿根据自身意愿游戏,肯定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认知再忆、社会交往、语言表达、创造行为等,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提供反映生活经验、数量足够、能激发幼儿探索或继续游戏、满足其创造与想象的游戏材料;适时介入、有效互动、及时反馈;或是从调整活动的设置、优化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单维度或多维度的教育,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求。

三是充分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生活、游戏等自主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有”与“缺”,教师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

(二)优化幼儿行为观察:实施深度陪伴式观察

1.重塑幼儿行为观察的重要性

幼儿行为观察是支持性课程的起点。支持性课程实施的前提是了解幼儿,而了解幼儿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因此,幼儿行为观察是支持性课程的起点。

幼儿行为观察是支持性课程的依据。支持性课程建设依据于幼儿的发展需求,其发展需求又在过程行为中体现,并通过观察的方式被捕捉。基于此,观察能够为支持性课程提供精准的依据,让其更有针对性。

幼儿行为观察与支持性课程互相影响、循环上升。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决定了支持性课程的目标、内容与开展方式等。而支持性课程的开展程度、效度又促进了幼儿在其原有基础上的生长与发展。从这个关系上来说,幼儿行为观察与支持性课程处于满足幼儿、发展幼儿循环上升的关系中。

2.明晰教师观察的要义

支持性课程实施的前提需要教师了解幼儿以及洞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所以幼儿行为观察是支持性课程的起点,也是保障的关键。教师在进行幼儿行为观察时,应遵循其中的要义:即看清幼儿(外在的行为表现)、看懂幼儿(行为背后的兴趣、发展水平与需求等)和支持幼儿(环境、材料、活动等)。

3.构建观察新形态:从技术到艺术

观察技术的提升是看见与看懂幼儿的重要保障。但教育的对象是人,尤其是面对年幼儿童,更多了一些情感的味道。因此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在自然的情境和陪伴下有艺术地处理对幼儿看、记、听、说等观察技术。让观察技术转变为深度陪伴幼儿并支持幼儿发展的艺术,而非仅仅是研究幼儿的工具。

幼儿行为观察的过程,就是爱的陪伴过程,教师由纯粹的观察者转变为幼儿游戏和生活的深度陪伴者,让支持性课程的教育实践更具童年的味道。

4.鼓励幼儿自主观察:记录经历、同伴互动

在幼儿行为观察上,教师不是唯一的观察主体,我们更要相信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角色,支持幼儿对自身的游戏和生活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对同伴乃至成人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让幼儿与教师成为相互陪伴和支持的主体,让幼儿自主地参与到支持性课程的建设过程中。

在幼儿行为观察中,给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的机会和平台。这就需要教师敏感地捕捉幼儿的需求和动机,并且能够及时地给予机会、工具等方面的支持。如幼儿主动要求教师对其进行拍照记录时,教师不应该拒绝,而是满足其要求,并进一步关注其动向。

给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适宜的支持。这也不失为支持性课程的表现之一。如在日常的陪伴过程中,当幼儿有记录的动机时,教师也应该在观察、交流之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指导,让幼儿体验其中的快乐和满足,进而支撑其自主学习的表现。

(三)推动教师的五大支持行动

支持性课程充分凸显幼儿在课程中的中心地位。课程建设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幼儿本身也是课程的建设者。在课程建设中,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是基础,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是支持性课程的核心。教师和课程扮演的角色是基于幼儿发展需要的追随和支持。

1.时空支持

支持性课程强调幼儿的自主生长、有个性的发展,而保障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才能保证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富有个性的发展。首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把时间、空间还给幼儿。时间上,每天有单次活动在1小时左右的自主游戏时间2~3次。空间上,在保障安全前提下,不仅不限制幼儿活动的空间,更要依据幼儿的兴趣充分挖掘幼儿喜欢、想去的地方,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创造使用。

2.材料支持

强调“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支持性课程,重视幼儿在自主活动中的个性发展。在时空开放前提下,幼儿的自主活动将比以往课程增加很多,而自主活动的增加,并不代表只是让幼儿随便玩玩,反而在空间、时间和材料安排上更要讲究其价值和目的。一方面,我们投放的材料尽可能低结构化,在单位时间内,玩什么、怎么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创造使用的权利。另一方面,合理的材料支持必定是在基于观察看懂幼儿行为的前提下,正确分析幼儿当下的兴趣和需要,循着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提供有层次、不断变化的材料,给幼儿多样化的经验。

3.及时反馈支持

支持性课程基于观察幼儿行为,但课程中教师作为观察者不是学术型的研究者,而是努力成为深度陪伴的观察者:幼儿游戏和生活的伙伴。反馈性支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幼儿在活动中是能感受到有反馈、有支持的。也就是说当幼儿有需要的时候,他是能感受到老师随时随地都在身边,能够给予他支持和帮助的。比如,有收获时能获得鼓励,有困难时能得到帮助,有疑惑时能有新思路的拓展。二是指向教师的反馈能力的艺术,即教师在价值判断下,能及时现场生成反馈。

4.个性化支持

幼儿的学习存在个体差异性,他们的经验水平也可能存在层次性,支持性课程就要基于幼儿不同的状态和水平给予适宜的支持方式。

(1)幼儿个别化活动。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因此,在具体场域中会有不同的兴趣和需要,课程的推进应该关注个体的发展,给予个别化的支持。

(2)小组活动。幼儿在游戏场域中易受同伴影响,同时存在着发展差异,教师可以采取分享交流、兵教兵、互助式推进的方式支持幼儿的小组学习。

(3)集体活动。当幼儿有享受集体、拓展新经验等需要的时候,差异互动式集体活动是较好的支持方式。

5.经验拓展支持

让幼儿自主发展的支持性课程,将重新定义集体活动的内涵和意义。集体活动不再是教师高控下的行为,而是基于对幼儿观察、了解后的追随。需不需要活动,不再是老师定,而是由幼儿定,因他们的生活、游戏需要而定。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是幼儿享受集体、体会社会小团体的时刻,是分享经验、了解各自想法的时刻,是讨论问题、催生新活动的时刻。不该是教师灌输知识和催生既定目标实现的时刻。因此,我们将把集体活动分为这几种:生活、游戏经验分享活动;因生活或游戏需要引发的知识或技能习得活动;经典艺术赏析活动;活动进度或计划协商活动。

(四)探索支持性课程的组织路径

支持性课程是基于儿童立场、追随幼儿经验、满足幼儿成长需求的课程。幼儿在前,课程在后,不同的幼儿需要不同的课程,不同阶段的幼儿需要不同的课程,不同班级的幼儿需要不同课程。在众多不同需求的背景下,看见――看懂――支持――……是课程组织的实施路径,它是从幼儿低结构活动经验出发,借助幼儿行为观察与解读,达成幼儿发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1.从幼儿游戏经验生发。幼儿学习不以知识体系架构,而应以经验体系来建构,提供低结构的材料,运用已有经验、建构新经验、拓展经验。

2.运用幼儿资源推进。依据幼儿游戏中获取的经验,运用幼儿的经验资源组织分享与交流,进一步分层跟进与支持,并及时进行评价与反馈,循环往复,达成幼儿发展的螺旋上升。

微型课的设计范文3

关键词:数字星球系统;地理微课程;地转偏向力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生活学习变得微型化。如何设计出既具趣味性又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微课程呢?

一、微主题确定

选择微主题是设计数字星球式微课程的基础。我们要从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学生学情和数字星球系统四方面考虑。

二、微教学设计

(一)微教案设计

1.学习目标

确定好微主题后,撰写三维目标。

2.内容分析

从“是否为重难疑点”“为什么采用数字星球演示”“如何使用数字星球”进行分析。

3.学习者分析

集中于学情分析,从学生接受能力、原有知识体系、兴趣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4.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如,话剧般设计每一幕的呈现。每幕视频都有暂停提示,以便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或开展活动。因为不是每张PPT都结合数字星球,所以还需标明“图片文字演示”还是“结合数字星球演示”。考虑设计时间10分钟左右,一般设计三到四幕即可。学习活动是学生观看微视频同时的行动指导。

5.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主要包括测试问题和参考答案两个部分。测试问题是教师针对微视频中的重难疑点知识设计的测试题,主要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辅助教师评价学生掌握情况。教师可根据教学步骤安排设计相应试题。

6.教学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反馈,对本次微课程的设计和实践运用作出反思,以期完善微课程。

(二)学习任务单设计

1.学习内容记录

主要记录微视频中提到的地理方法和地理规律,帮助学生课后回忆和巩固。

2.我的测试题答案

主要对教师设计的测试题作出回答。

3.我的发现

这是一个自由的设计板块,学生可填写课堂学习的新知,也可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可以提出对微课程改进的建议。

(三)微课件设计

第一部分由图片、文字和Flash组成的课件页按照常规设计课件的方法设计即可。第二部分利用数字星球演示的课件页,画面要空出约10 cm×10 cm的面积来显示数字星球画面。课件设计要凸显故事性、生活化和创新性。图片选取要紧贴微主题,简单大方。字号选取32或36;自定义动画要少,否则录屏效果不好。

(四)脚本编写

脚本就是录制视频“台词”。它既有创设故事情境的直白话语,也有师生的即时对话,还包括地理专业术语。

微型课的设计范文4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人;科技

生态文明观指导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化、城镇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树立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其中贵州省贵阳市、山东省泰安市、福建省厦门市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和经验。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的研究和实践也非常活跃。“生态文明建设”写进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力打造“美丽河南”。综合运用生态文明原理和手段解决河南省城镇化中的问题,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用生态学原理管理、规划和建设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建设新农村;通过宣传教育,使河南人民树立生态文明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对河南的快速崛起,建设美丽河南、生态河南意义非凡。为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河南省推进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是必要之举,是实现“四化”协调发展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关键所在。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建构进程,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自然资源、人、政府、制度、科技等诸多方面,本文将侧重剖析人与科技在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定位,并探讨新常态下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1人在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1.1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因素是人口,人口问题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合理调控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及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措施,人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直接参与者和中坚力量,但是,人口激增又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及环境污染的根源之一,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因此,解决好人口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1.2“生态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所谓“生态人”,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人及其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是具有生命整体观并以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的人。“生态人”是在反思当代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对于人的重新观照,是一种全新的人的塑造。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民众观念的转变和生态意识的养成,在于“生态人”的培养。地方高校助力“生态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河南省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全过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原,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作为河南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地方高校,是除了政府、企业、环保NGO之外最具有影响力的生态责任主体。提升高校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也能给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以强大的助力,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保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的归结点就是促进河南“生态人”的建设,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指导。高校唯有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态危机,实现自身的发展。高校作为知识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更透彻;高校师生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群体,普遍有着强烈的生态责任感。高校在自身改革中要自觉将生态意识融入到学校的管理实践和学科建设中,不仅能促进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地方高校与社会的协同共进;也可以将生态理论研究成果和生态实践成果向社会推广,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问题解疑答惑。

2生态文明的科技支撑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发展格局的全方位变革和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融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任何文明形态一样,生态文明的建设也要依赖于科技进步的助力。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以及提高管理水平中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河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加强环境污染机理研究,完善污染控制与修复体系等科技创新。2.1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方面,要重视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要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立足点。根据我省环境污染的特点,要分区域、分类型开展科技攻关。2.2在大气复合污染机制与控制方面,大气细粒子和氧化剂的形成以及复合污染过程的认识与控制是核心任务。要发展针对大气污染物的检测、表征和控制技术,建立大气复合污染的检测和预警体系,探明细粒子和氧化剂形成的主控因子和相互作用机制,发展大气污染控制的技术体系,提出改善城市群大气质量的系统解决方案及建立应急体系。2.3在水体污染过程和水质安全保障方面,水循环系统各环节的水质安全保障将是解决中国水质性缺水的根本途径。针对水体常规和有毒有害物质复合污染问题,在我省流域、重点水源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过程的不同层次,建立流域水质的基础数据库,探明重点流域复合污染过程,发展污染控制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开发和集成饮用水安全保障和污染水回用新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水循环过程水质安全保障的科学与技术体系,提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和污染联防联控的整体方案。2.4在土壤污染控制与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面,主要围绕水-土壤-生物系统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机制,在分子水平上探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赋存及其控制因子。应用研究方面,主要针对我省矿产资源开发集中的区域,综合利用生态设计的理论开展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针对中低污染农田开展污染控制的化学与生物学技术,实现食品安全的源头保障。在应用方面,重点在我省典型城市及城郊结合部开展污染物场地修复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2.5在环境污染与健康效应方面,采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揭示有毒污染物的毒理作用机制,解析污染物毒性效应的表征。建立污染物毒性的快速诊断技术体系,在国家的基础之上,建立我省典型污染物的活性测试体系,建立计算毒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形成我省化学品毒性数据库。定量解析污染物的健康风险,以及环境流行病与污染暴露、人体污染负荷的定量关系,最终建立适合我省人群的污染物暴露科学体系,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环境疾病预测预报技术体系。

3区域生态合作和法律保障

区域生态合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特征之一。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局部性问题,利益的驱动而对环境整治持消极态度。因而,治理环境不是暂时性问题,而是一个整体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问题。根据生态环境具有的公共性、整体性的特点,我省要要求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采取各自为政的做法,必须突破“造福一方”和“守土有责”的狭隘视界,坚持“造福八方”和“合作守土”的区域生态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强化区域生态合作治理,坚持全局性和整体性建设。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统筹协调的区域共同体意识,通过深入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多元联动的跨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机制,采取多元联动的跨区域生态合作治理行,才能推动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实效。按照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方法构建起系统的法律制度之网。综合生态系统管理(IEM,integratedecosystemmanagement),是指管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一种综合管理战略和方法,它要求综合对待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包括环境、资源和生物等)的需要和价值,综合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行政的、市场的和社会的调整机制,综合协调环境侵权责任与相关行政法律责任及刑事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并适用各种侵权责任方式,从而解决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以达到创造和实现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多元惠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一方法是目前世界各国环境资源管理实践中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我省应逐步按照这一方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就需要综合运用社会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各种手段,并且要考虑各种环境要素相互联系性,建立起相互协调一致和衔接的管理制度,构成一个法律制度之网。

4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新常态,保持中高速发展的态势。因此,在这种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最为典型的就是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新现象”使得淘汰落后产能设备更艰难。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面对经济不断下滑的压力,往往习惯于运用以往依赖投资、刺激房地产的投资驱动、要素驱动思路和模式来解决问题。创新驱动的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金融业等反而得不到重视和支持。这种心态导致了开拓新产业与保留原产能的博弈,对于效益低下、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设备,因在近期能够带来税收而被保留。因此,要加快制度建设,加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化步伐。构建系统化、可操作的绿色发展制度。我省首先是要确立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和规划,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两型社会”建设达到更高水平。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真正实现;其次是形成立足现实的绿色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企业的绿色转型需要强有力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支撑,形成围绕绿色经济、绿色发展,集聚、释放创新潜能和活力的联动体系,让创新驱动在绿色转型中成为持久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常云秀.河南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

[2]白春礼.科技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

[3]赵建军.新常态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解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12).

微型课的设计范文5

2002年,在意大利设计展的开幕致辞上,米兰三年展主席奥古斯特・莫莱罗开门见山地抛出了这个疑问。

这个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几乎是设计界永恒的命题,无数设计师、理论家都用毕生寻找答案。在莫莱罗看来,老生常谈的“美”并不足以说明问题,名贵或者高档也并不适宜被看做追求的目标。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形式和材料组合方式的创新。

这种充满爆破感的创新力量,是意大利设计的一贯特色,也是最让莫莱罗引以为豪的传统之一。从二十世纪初期未来主义者的疯狂实验,到二战后深入人心的摩托车Vespa,再到流畅简洁的家具。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意大利人用想象、色彩与线条向世人勾勒出一个设计世界中的意大利。

“从设计史上看,意大利设计充满了不断的实验,这是它被称为永久实验室的合法理由。”而作为意大利设计史最重要的参与者,米兰三年展不仅向世界引荐优秀的意大利设计,更承载着这一“永久实验室”的宝贵记忆。2007年,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开馆。这是第一座以意大利设计为主题的博物馆。在成立的第五个年头里,米兰三年展首次来到亚洲,为北京国际设计周带来南欧的诗意与希望。

一场流动的盛宴

“新意大利设计2.0”展览的布置充满了简洁的未来感。敞亮的纯白色展厅里,300件展品错落有致。

展厅的角落里,摆放着一些大家伙:白色云朵状的大躺椅,与地面几乎平行,足以让身体平躺,流露出由衷的惬意感。自由组合形状的储物搁架,配合不同单元颜色,充满了电子音符般的跳跃。张牙舞爪的章鱼吊灯可以满足另类人士对家庭装饰的需求。而一个座椅的设计最让人忍俊不禁。座椅下方带有迷你足球球门,可以满足球迷们永不停歇的射门欲望。这个座椅,被命名为“懒人足球”。它不仅将意大利人对足球的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更使意大利民族的幽默感一览无余。

展厅的主要部分,是两个近似椭圆型的回转台。绝大部分展品正是依靠这一充满机械感的装置在展厅中循环呈现。虽然观展时不时能听到隆隆的机械声,但这一流动的设计不由让想到日式寿司的回转台。而展品正是摆放在一个个白色的圆盘中,恰似一场流动的盛宴。

宴席中的食品五花八门。作为一场意大利新锐设计的大集会,此次参展的展品几乎涵盖了当代设计的各个门类,从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珠宝首饰设计、设计研究、美食设计乃至室内设计。粗粗看来,这些呈现在盘中的零星小物,从杯碗叉勺到手电筒、小摆件,多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之物,绝少出现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诡异设计。然而细细看来,每件作品又都传递出一点奇妙的趣味。

L’ASTEMIO、L’EQUILIBRATO、 LO SMODATO 是一组高脚杯三兄弟。与市面上的高脚杯唯一的区别在于,每个杯子上都带有一个孔,孔的高度不同,适用的饮酒者也不同:滴酒不沾、理性适量和嗜酒如命。简单的三个小孔,让冰冷没有感情的杯子一下具有了某种态度。

Tripod是一把伞的名字。这把银灰色的伞,在伞尖处安有一个三叉形的“鼻子”。当伞收拢时,鼻子可以帮助伞身直立在地面上。充满了类似巧思的设计不再少数。一件名为Snake的金属圆片组合,其实是一个咖啡桌。大大小小的圆片间通过铰链连结,可适用于最多变的空间与用途。这些设计,原理简单,即便投入大规模量产亦不需另费功夫。事实上,展厅中很多产品已经不让人感到陌生。比如两端带有手套的围巾,这是1998年的设计品,如今在市场上已经不难寻觅。

事实上,寻找诗意与实际生产之间的关系,正是此次“新意大利设计2.0”展着意追求的目标。策展人安德雷・布兰兹表示,创意固然重要,但创意是否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品也同样被他们看中。此次参展的展品,则大多都是集两点于一身的优秀作品。

与传统材料的战争

“这个展览集中表现了20世纪到21世纪意大利设计的演变,充分展示了意大利在建筑、高品质工业产品设计创新中所体现出的传统优势。”意大利教育、大学与科研部长弗朗西斯科・普罗夫莫欣然表示。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使得意大利商人的精打细算世人皆知。这种精明,很大程度上也迫于现实的无奈。很长时间以来,这个半岛国家的生产苦于材料的短缺。以精巧的设计和结构弥补无法使用进口高档材料的缺憾,这就是意大利设计的端倪。

1935年,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由于物料的短缺,意大利人不得不开发各种非传统材料。在制衣业和制鞋业中大料使用人工合成纤维,聚丙烯塑料也在这一时期登上历史舞台。材料、创新,这些名词在意大利设计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意大利家具设计的历史,就是一场与传统材料的长期战争史。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意大利设计师不断尝试使用一些非木头材料,使用一些“半手工”工艺。最终,意大利设计师们打赢了这场战役。

1949年,设计师扎奴索为米兰市立小剧场设计了剧场内部。也许是为了祝愿,他把最初设计的“扶手椅”系列中的一把称为Antropus(安特罗普斯)――这个名字来源于当年在剧场内上演的T.瓦尔德的喜剧《安特罗普斯家庭》。扎奴索的这把红色手扶椅是真正跨时代的结构经典:它遵循简化生产工艺的工业观,不再是装填料的固定三维体,而更像是单个部件的组合。无论是外形还是结构,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安特罗普斯都有些过于“时髦”,直到30年后的1978年,它才被作为原型由Arflex公司投入生产。

从二战后开始,意大利设计界一直处速发展时期。不间断的展览也为设计领域不断注入新的观念与思考。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环境问题成为设计界最为关注的问题,意大利设计师们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回避。在1998年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上,意大利设计师就展出了桌面可以伸缩的长桌子和罩面可以全部拆换的椅子。这些不断革新的家具产品寄托了设计师们对于环境的思索:如何让家具的功能、变化更多,对空间和自然资源的消耗更少。而此次在“新意大利设计2.0”展中亮相的咖啡桌Snake,也拥有同样的诉求与探寻。

设计2.0时代

“新意大利设计2.0”展览是中意设计创新合作计划下启动的项目之一。作为国际设计领域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米兰三年展承担了这次项目的具体执行。而这一展览所带来的启示意义,不仅仅关乎“设计”。

“意大利在艺术与科技文化领域内所有数个世纪的悠久历史,在科技进步和工业创新所带来的新机遇下,艺术与科技领域仍不断进行着对话。”在普罗夫莫部长看来,这两个领域间持续而成功的对话,正是意大利工业设计成功的关键。

微型课的设计范文6

【关键词】设计思维;引导;创造;生活

小学阶段,儿童正处在一生发展中最稚嫩的萌芽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儿童对美术课都表现出了浓烈的兴趣,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渗入设计思维的培养,对儿童思维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儿童设计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传统概念中人们所认为的是对视觉或是空间的美化,而是通过未经雕琢和规范化学习约束过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展现出的跨越平面和空间的一种思维。每一个儿童对艺术几乎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某种特殊天赋,与此同时儿童自身个体之间的差异也会构成无限种不可思议的创造力。毕加索说过,我可以很容易就画得像一个大师,但我却要用一生来画得像一个孩子。儿童的艺术天赋和创造能力如果可以很好地被挖掘并得以发挥,艺术空间将会被更丰富多彩的创作来营造出更加奇妙丰富的艺术氛围。儿童的设计思维就是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将这种纯粹的艺术潜能挖掘,进而使其呈现出最自然灵活的创作状态。

一、目前国内的小学美术课大多数呈现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分离

一堂课前半截,教师是“表演家”、“演讲者”,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并将与课题相关的内容讲得滴水不漏;后半截教师是“巡逻者”,学生画画,教师巡视。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教师刚开始讲了那么多的知识,学生能都吸收吗?有效吗?教师巡视时虽然有可能对个别同学指点一二,但是这么多学生,教师肯定不能一一顾及,难道就放任不管吗?

2.作业雷同

小学生的美术作业一直存在大量的雷同现象,这说明教师在讲授时示范可能过多,也可能是学生习惯于简笔画的临摹,这都是为了最后的作品效果而导致的。虽然几乎所有教育者、社会都提倡要学生创新,但是创新要怎么创?它可能会面对失败,创新不是凭空的,创新不是一两句鼓励就有的,它是需要包容的,需要引导的,需要培养,需要积累的。

3.评价单一

对小学生的美术作业评价,教师一般惯用的是优良等第,只要态度端正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拿到优。长期下去,学生习以为常,对作业的评价期待值也就没有那么高了。而且学生们会发现只要临摹范图、涂色干净漂亮就容易难道优;而天马行空的想象则很容易画乱、画面感不美,难以得到优。时间久了,学生自然就都愿意临摹、涂色,不愿意创新,不敢想象,没有思维了。

4.形式单一

教师上课的内容多选自书本上容易操作的课程上,以画画为主。对手工、设计类的课程忽视,当然也存在客观原因,一方面材料多、学生多,难以备齐;另一方面一节课45分钟,时间短,来不及做;第三方面,如果涉及剪刀、刻刀等工具又担心学生安全问题。好奇心是儿童开启对世界认知的金钥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观察与触碰,传递感受是孩子与未知世界沟通和了解事物属性的最初渠道。孩子细微敏感的感官世界足以支撑起儿童自身想象与创造的小宇宙,观察发觉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中隐藏的无限智慧对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对事物形态的认知就是儿童设计思维的基础。由此而言,培养孩子由自发的观察体验到感受的过程对儿童设计思维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