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市场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债券市场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债券市场研究

绿色债券市场研究范文1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债务融资; 股权融资

资本结构决定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配置,它对上市公司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却存在融资顺序倒置、过分偏好股权融资、内部治理不合理等问题。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具有很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因素

公司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受到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周期、行业因素等外部环境的强烈影响。

1.政治环境。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制度的安排、相关法律法规、证券市场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政治环境都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着重要影响,上市公司根据不同的政策调整公司资本结构,从而更好地发展。

2.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制度对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着一定影响。经济形势从总体上决定了公司中长期发展趋势,它与融资决策密切相关。当经济增长率较高时,经济处于繁荣高涨时期,公司盈利水平较高且具有良好预期能力,这时公司会更倾向于债权融资;反之,公司盈利的实际水平与预期水平都会降低,债权融资的优势将会减弱。金融市场的环境也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在筹措资本或考虑资本流向时,必须预测分析金融市场的价格、利率的变化趋势和考虑资本的供求状况,进而掌握筹措资本或投资的自,降低资本成本,提高投资收益。通货膨胀、税收和利率也极大地影响着公司的资本结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环境、通货膨胀、税收和利率水平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金融市场主要是由于利率变化影响公司资本结构,而利率变化又主要是由于通货膨胀和实际贷款利率变化引起,税收则是企业调整其战略的重要影响因素。

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决定其发展的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既不会较长时间的增长,也不会较长时间的衰退,而是在波动中向前发展。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由于整个宏观经济的不景气,多数企业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使财务状况陷入困境,其财务杠杆较低,企业应尽可能的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市场供求大,企业的销售顺畅,利润水平会随之不断上升,财务杠杆一般较高,这时如果企业增加负债,往往能够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4.行业因素。公司所处的行业特征、行业信息不对称不规范、行业之间竞争等都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资本结构。

(二)微观因素

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上市公司内部也存在着影响自身的一些因素:公司规模、公司的股权结构、公司的成长性、公司的盈利能力等。

1.公司规模。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还便于进行资金的内部调度,从而降低企业的破产概率。而且它可以通过纵向一体化节约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能增强企业高负债融资的倾向,还能增强其内源融资的能力。但是,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面临很大的破产风险,其长期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只能寻求短期债务融资,因此小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可能表现出高负债的特征。

2.公司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公司的股份由哪些股东所持有;二是指各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比重有多大。公司控股权简单说是指对公司决策和利益的决定权。对于公司老股东来说,发行新股会减少他们在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进而减弱他们对公司的控制能力,而借款则对其控制权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一个公司的股票被众多股东控制,就不存在绝对的控制权,那么这个公司可能会更多地用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因为公司的所有者并不担心控股权的转移。相反,一个公司被少数股东控制,股东们都很重视控股权的问题,公司为了保证少数股东的绝对控制权,一般会尽量避免普通股筹资,而采用优先股或是负债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3.公司的成长性。公司成长性是指公司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所在的产业和行业受国家政策扶持,具有发展性,公司规模呈逐年扩张、经营效益不断增长的趋势。成长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经营状况以及资金需求量,进而影响公司资本结构。一般处于高成长阶段的公司投资增速高于利润增速,因而仅仅保留盈余难以满足其成长需要,所以需要它们以其他方式来筹集到更多资金;高成长还预示着公司有着良好的未来前景,因而公司往往不愿过多发行新股,以免损害原有股东利益。这样维持高成长所需要的资金自然要通过负债融资来获取。成长性强的企业需要的资本量较多,当长期融资能力受限时,它往往通过举借短期债务进行融资。

4.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理论中有很多理论模型都提到了盈利能力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作用,但是各种理论的推测结果并不一样。其中,“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方式是向外部传递信号,发行新股往往是不好的信号,对于优质的投资项目,经营者首先应该选择内源融资,然后才是包括负债和权益的外源融资。因此盈利能力强的公司不仅有能力而且也有必要保留较多的财务盈余。根据这个理论,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应该有较低的负债率。

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负债结构不合理

由表1可以看出,1996―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状况很不平衡,负债比率均在50%左右,且变化不大,这个数据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负债比率仍然很低。总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过小,说明公司没有很好地利用负债来提高收益。而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率过高会导致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流动负债占总负债一半的水平较为合理。所以上市公司偏高的流动负债水平可能导致其流动性风险增加,资金周转困难,进而增加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是公司经营的潜在威胁。

(二)内外融资比例不平衡

企业的筹资来源包括内源资金和外源资金。内源资金就是企业通过内部积累等方式筹集资金,外源资金则是由外部金融市场得来,主要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方式。间接融资也称债务融资,是指企业资金来自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融资活动;直接融资也称股权融资,是指企业上市时发行股票和债券募集资金,还可通过配股和增发等股权融资活动。内部融资对上市公司有着重要的意义,内部融资的高低反映上市公司创造盈利和自我扩展能力的强弱。

由表2可以看出内源融资比率特别低,还不到20%,而外源融资比率则远远高出20%,其中股权融资所占比重更大,债务融资相对较少。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的建设并不是主要依赖自身的内部积累。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方式的最优顺序是先内部融资,即利用留存收益筹资,其次是选择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正好与优序融资理论的结论相反,这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严重依赖外部融资的资本结构是不符合资本市场发展规律的。

(三)外源融资有股权融资偏好

企业的最佳融资行为首先应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是倾向于股权融资,股权融资占外部融资约70%,远远高于债券融资,这是严重的重股轻债现象。偏好股权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最明显的特征,这极其不利于降低资本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四)股权结构成畸形状态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存在着许多先天或后天的制度问题,使得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是太合理,在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性。企业管理者忽视甚至损害中小股东的权益来促使大股东权益最大化,导致大股东占用和掏空上市公司。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最基本的特征是股权过于集中,非流通股即国家股和法人股占绝对控股地位,而流通股即社会公众股所占比重低。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息的压力,外部股权融资成本成为公司管理层可以控制的成本,因而股权融资成本偏低。其次,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由政府或国有大股东任命,弱化了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效用,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五)缺乏行之有效的经理层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结构治理中也有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缩小经理层和股东利益取向之间的差异,从而促使经理层为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而尽职尽责。而在我国,由于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总经理的聘任都是由国有股东或原主管部门指定,经理人员和董事往往直接对政府负责。其价值取向更多是代表政府利益或个人利益,而不是追求整个公司的利润和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同时,我国上市公司的薪酬制度比较单一,个人收入和公司业绩尚未建立起规范而密切的联系,上市公司经理层的激励机制强度太弱,不能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起到足够的激励作用,容易导致经理人员的短期行为和自利行为。

(六)公司资本结构管理水平差

企业资本结构管理目标不明确。企业资本结构管理要进行科学的筹资决策,合理选择筹资渠道、方式、规模和结构,并对预期筹资收益与筹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达到既能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又能提高公司盈利水平的目标。其次,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差,随意性大。企业资本结构的管理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定量化的方法进行筹资、投资决策,确定最佳的投资流向和流量,以期获得最佳的投资回报。而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将财务与会计看作是相同的职能。这种机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自然会给企业理财和资本结构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以后,出现了许多国际化金融品种,涉及到许多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专业化的理财人员,显然很难平衡企业资本结构,适应国际竞争。

三、资本结构不合理对上市公司造成的危害

(一)对外部经济市场的影响

1.不利于宏观意义上的资源配置。一个资产负债率整体都比较低的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特别不利。资产负债率过低是上市公司过分依赖直接融资而忽视了间接融资的表现。这样就会威胁到间接融资的正常发展,导致中国的银行信贷业务逐年萎缩与盈利能力下降,进而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安全。

2.影响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降低了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传导的效用。我国中央银行数次降息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是由于对资产负债率已经很高的国有企业来说,其债权融资的比例也相当高,再提高的空间已不是很大,而且银行对于增加国有企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也很弱;而对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上市公司来说,债权融资的成本相对高于股权融资,对硬约束的厌烦也使其对银行融资的积极性降低。而对急切需要资本支持的私有中小型企业,国有银行又因各方面的因素而不愿意贷款,这样,货币政策的效率就大大减弱。

(二)对企业自身的影响

1.不能有效发挥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是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在资本总额和息税前利润不变时,负债金额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只要息税前利润大于利率,财务杠杆就能发挥正效应。按照权衡理论,公司举债可以带来节税收益,因为利息可以从税前扣除,适度举债可以增加财务杠杆效应,提高企业的价值。可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好处的比例下降,对企业价值最大化产生不利影响,与财务管理目标相脱离。

2.资本使用效率不高。股票市场是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其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机制,将资金用到最有效率的地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我国上市公司却把股票市场作为单纯的筹集资金的场所,把追求股本扩张作为目的本身,只看到融资,却无视投资的重要性。而通过股权融资筹集到的资金,其运行效率较低。从现实看来,上市公司注重筹资远胜于投资,股权融资并没有投入有效运转。而股票融资偏好并不符合上市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再加上滥用资本的行为以及因此造成的资本使用效率低下,必然影响公司的盈利。

3.引起较高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是指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在广泛的社会范围内产生的不利影响。上市公司不断的增发股票来融资,并且很少发放或根本不发放现金股利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从投机中获利成为多数投资者的主要动机,进而助长了社会上的投机心理;由于对上市公司资本及配股条件有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严格规定,企业为了追求股权融资,达到相应条件,竭尽全力弥补财务状况,会计造假、欺诈事件不断发生,这些都会引起较高的社会成本。

四、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一)上市公司特定的发展阶段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经营活动的特点不同,资金的需求特性也不相同。伴随我国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生存危机。此时上市公司融资活动具有强烈的内源融资不足和外源融资偏好的显著特征。其中外源融资偏好恰好适应了企业资金的渴求,满足企业扩张冲动的巨额资金要求。因此,上市公司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股利政策不分配股利或配股,将更多的利润沉淀在企业内,以留存收益的形式延长占用老股东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增发,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满足公司的用资需求。

(二)资本市场有待完善

我国资本市场正处在初期阶段,因此有许多的不完善之处。首先,中国资本市场设立与建设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府推动下按照经济转轨过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而设立。其次,我国资本市场缺乏层次性,形式单一。我国资本市场流动不畅,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工具有限;股票市场过分拥挤、扭曲,投机大量集中在股市,导致股市承受巨大风险。再次,不完善的债券市场激发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我国债券市场是以国库券和金融债券的上市发行为起点,发行主体主要是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目前在我国债券市场中,债券发行最大的受惠主体是国家,而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

(三)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

上市公司作为一个理性的个体,会在考虑了融资成本和自身经营状况后,权衡各方面因素,做出最优的选择。但是公司治理的结构与效率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作为“理性个体”假设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表现在:一是所有者缺位,造成内部人控制;二是管理层不愿丧失企业的控制权;三是缺乏对管理层的激励。

(四)缺乏完善的市场运作规范

股权融资是一种投资方、融资方与市场中介三方参与的行为。市场运作机制的不规范是上市公司恶意圈钱行为的外在原因。因为市场机制的不规范,使得融资方通过不合规的市场投资行为给予了投资方和中介机构合规的利润和收入来源。所以市场三方由于利益驱使,促使不合规的融资行为频频发生于证券市场。

五、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措施

为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使我国的上市公司走出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的困境,当前,我们除了应在解决上市公司深层次问题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外,还应结合上市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积极地关注和解决上市公司所面临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对外部环境的优化

1.加快建立新的现代企业制度。目前我国的企业制度还比较落后,所以不能更好的治理企业。我们应尽快推行兼并破产机制,通过兼并与破产两大方式激励和约束经营者尽自己的努力高效率地使用有限的可支配资源,进而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

2.从政治、法规、制度上为上市公司利用债券融资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负债经营。

3.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化融资方式的资本结构。一方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和完善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使利率市场化和资金流通自由化。另一方面融资结构向多元化转化,在国有银行实行商业化和股份化的同时有步骤的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从而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适度引进国外金融机构,以适应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4.加强股票市场监管,健全市场运作机制。要建立政府监督与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统一监管体系。首先,在一些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其次,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股票评级制度;最后,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对虚造信息或信息披露不规范者给予严厉惩罚,以保护投资者及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5.规范证券市场发展,大力发展债权人市场。规范证券市场发展,不断完善各项法规,加快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实现证券市场的制度化管理与创新。债权人市场的形成,对于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各相关利益人中,对债权人的保护是最弱的,所以就助长了恶意欠债、恶意逃债的不良行为。由于债权人市场的缺乏,债权人利益得不到保护,经济体系中的信用机制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债务融资也就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其结果必然是企业一味地追求股权融资,财务杠杆的作用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6.加强新闻媒体监督。新闻媒体作为政府监管部门的补充和有益的信息来源,在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一直非常受重视,新闻媒体对企业的监督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媒体与企业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明显的利益关系,一家企业的社会关系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媒体,因此媒体的独立性得到了一定的保证;另外,媒体的受关注度是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因此客观公正是媒体的必然追求;还有媒体拥有的丰富资源,电视、报纸、广播以及网络等传播媒介都为有效监督企业创造了条件。所以媒体在上市公司监督方面也能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对公司自身情况的优化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就必须先从公司自身结构的治理出发,完善公司的资本结构,改进创新战略,从而提高收益。要想全面的改进,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经营者在公司资本结构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其要求也要严格。

2.建立健全经理人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报酬较低,而且结构也比较单一,这无法避免道德风险以及各种违法行为,因此改革和完善经营者的报酬激励制度势在必行。改革经营者的报酬激励制度,可以通过基本年薪和股权奖励等方式,这样可以避免经营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做有损于企业的行为。但是经理人的持股数量必须有一个合理限度,如果持股量太少,则难以调动他们代表和维护投资者利益的积极性,相反,又会背离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3.树立负债结构意识,扭转不合理的负债结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首先要改变筹资策略,从短期债务筹资转向长期债务筹资;其次应通过债券或长期贷款的形式筹集企业生产所需的资金。

4.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构建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通过资本结构优化,委托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并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从而降低信息非对称所造成的融投资交易困难,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然而,资本结构优化也是有成本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信息披露管理,构建信号传递机制,这也是降低资本结构优化成本的有效手段。

5.整顿上市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体系,提高机构管理人员素质。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上市公司作为一种优化的企业组织形式,应改善并健全公司内部财务机构。另外,要想让公司资本更好地运作,更加需要一批能够熟练驾驭资本的管理人员,他们要具有资本经营意识、专业知识能力,在公司实现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作为。

6.发行可转换债券。目前,解决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可转换债券之后公司只需支付较低的利息,另外,公司可以筹集较大数额资金拓展业务。可转换债券转换之前,上市公司具有是否转股的自由,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所以,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用较低的成本筹集资金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优化资本结构。

7.优化股权结构。完善相关法律条例和加快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建设;改善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防止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积极培育接管市场,推进上市公司重组。

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问题进行研究需要收集大量的最新资料,而且还应该进行一些实证研究,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和笔者能力的有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有些问题仍然没有涉及。不足之处,将在今后努力研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徐广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2] 王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行业决定因素[D].中南大学,2006.

[3] 刘胜军,张甜甜.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2):71-73.

[4] 毛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分析[J].湖南农村金融研究,2007(11):19-20.

[5] 昝新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问题探讨[J].经济论坛,2005(2):108-110.

[6] 孙根英.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优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80-83.

[7] 孙.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7(2):169-170.

[8] 方耀民.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若干思考[J].资本运营,2007(9):206-207.

[9] 周伟贤,卢宇荣.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6(7):21-23.

[10] 王天有.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管理学院,1998.

[11] 宋涛.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额结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3.

[12] 胡潇.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7.

[13] 王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及其分析[J].今日科技,2006(1):42-43.

[14] 丁晓英,刘金惠,邢英.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在及优化对策[J].北方经贸,2005(11):111-113.

[15] 许劲波.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与优化[J].市场研究,2004(7):168-169.

[16] 王敏,王艳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探析[J].科技与经济,2004(8):53-54.

[17] 王卫清.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J].企业管理,2006(3):52-53.

[18] 阮中飞,张宇扬,王金亮.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J].绿色财会,2006(1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