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疾病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兽医疾病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兽医疾病的概念

兽医疾病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动物疾病;传染病;预防;检疫诊断技术;预防免疫技术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207-1

我国是农业大国,动物养殖是我国一个很大的产业,现在农村中多数农民都会养殖一定数量的畜禽。在动物大规模养殖过程中,如果没做好动物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国家和养殖户都将蒙受巨大损失。

1 动物疾病的危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有部分人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部分大规模养殖企业和有些生产者还不了解动物疫病防治的要求,不注意采取防疫措施,造成了动物疫病的发生与传播。动物疫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一旦蔓延开来很难扑灭,需要长时间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加以清除。动物疫病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认识问题,近年来还出现了交叉感染的传染疾病,不仅让养殖户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使整个社会的安定受到了威胁。如球流行的禽流感。

动物疾病传染源复杂,疫病的患畜比例虽小但危害性很大。我国确诊定性的传染病有三百多种,各类寄生虫病有九百多种,其中有250种人畜共患病。虽然从国家到地方一直致力于搞防疫,可一些疫病却总是周而复始,仍没有彻底根除。检疫诊断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程序不断完善,检疫监督队伍的不断健全,仍然没能够完全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出现,新的疫病也在不断出现,危害极为严重。

2 动物疾病预防的现状

近几年动物传染病预防取得了重大突破,很多流行疾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养殖户对动物传染疾病的预防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养殖农户已经有了预防疾病的概念,会定期给养殖场消毒,接种疫苗。这对动物传染疾病的预防很重要。如今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强,疾病控制信息工作滞后,难以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重大流行疾病。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动物疫病跨境传播风险加大,周边国家疫情复杂,我国有效防堵动物疫病传入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养殖条件不一,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差别较大,加之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等病毒不断出现变异重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我国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3 积极的动物疾病预防措施

动物疾病的预防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第一个是检疫诊断技术,第二个是预防免疫技术。为控制动物传染病,首先必须有灵敏、特异的诊断技术和诊断试剂。因此要根据不同疫病的特点、不同诊断目的,确定相应标准化的诊断方法和诊断试剂,这样才能在动物传染病来袭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应对措施。我国已对多种重大动物传染病确定了诊断标准,如鸡白痢、结核病等。这些检疫诊断技术比较成熟,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但大多数却尚未形成商品化的试剂盒,这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因此,需要从速研制成高质量的诊断试剂盒,使其进入市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除了试剂外,我们还要培养职业知识丰富的兽医,定期给基层的兽医进行培训、考核,同时,国家加大力度对兽医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的培训,全面推进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国际接轨。让他们熟知流行病的生理现象和应对措施,以便在疾病出现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其次,在动物疾病战役中我们还要未雨绸缪,预防疾病的出现。建国以来,先后研制了几十种疫苗,如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均居世界领先水平。而现在还有很多疾病的疫苗还未研究出来。因此,国家要加大疫苗研究力度,确保大多数疾病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同时,还应该改进疫苗的生产技术,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大部分是失活的病原体,这些疫苗存在一定的风险,生产不当还会引起疾病流行。有些疫苗的活力不高,多次接种后仍不能产生抗体,因此,我们还应该改进疫苗的生产技术,提高疫苗的活力。此外,为了预防疾病,我们还应该将动物接种疫苗,这就要求政府和兽医部门的宣传。现在很多农民的疾病预防意思薄弱,不愿花钱接种疫苗。各级兽医部门和政府应大力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意识到动物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一旦动物得病不仅他们自己要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威胁到其他养殖户,甚至社会的安定。

4 总结

动物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不仅可能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的安全,影响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还能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应对动物传染病的威胁,加强对动物传染病的研究以及加强人们的防范意识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紧迫。作为基层的兽医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政策,积极应对各种动物传染病的流行。

参考文献

[1] 纪水莲,张志学.动物疫苗在动物传染病防制中的作用与局限[J].湖北畜牧兽医,2003,3.

[2] 张学东,杨宜林.对动物传染病研究的思考[J].中国家禽,2001,23.

兽医疾病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 兽医产科学;教学;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 S857.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341-02

《兽医产科学》主要是研究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和繁殖疾病。它以课堂讲授与临床实践结合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繁殖过程的现象、规律和机理,防治母畜疾病、新生仔畜疾病和乳腺疾病的基本技能及动物繁殖的基本技术。该课程现在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兽医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为此,根据兽医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对兽医专业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同时开展多媒体教学模式,积极设立开放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外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1]。

1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2002年高校入学率达到15%,开始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到2006年高校的入学率已经达到23%,在校学生数占世界第1位,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3]。由精英式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高校本科生面临着严酷的就业压力。《兽医产科学》是对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和繁殖疾病进行研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亟需进行改革。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理论教学的改革

目前,国内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一般为赵兴绪主编的《兽医产科学》第4版教材,该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将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都纳入书中,因此成为国内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教材。但是,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太快,使得教材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要善于总结,将理论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

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分别在2007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对《兽医产科学》的教学大纲进行了编写与修订,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得到及时更新。随着教学大纲的修订,产科学理论教学内容已经由最初的54学时减少到40学时,而增加了实验教学的课时,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新的《兽医产科学》教学大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保存了原有的教学大纲中的该门课程的重点。二是在学习动物产科生理学理论指导下,加大动物产科疾病方面的授课学时数。三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动物克隆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等在第4版新教材均已提及,但是实际的内容更广泛,因此需要将这些章节设定为学生课后自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人工授精、手术助产的等常规经典的技术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在平时的授课内容中,要进一步强调各类新技术如何在兽医产科中应用。四是增加公、母畜生殖器官的解剖学结构和实验动物、经济动物、观赏动物、伴侣动物和濒危野生动物等产科疾病的内容,丰富了《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授课内容。五是补充一些新疾病、新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如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等新疾病,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新发展,母畜不孕症的新防治等,使授课内容与时俱进、始终与生产实践保持高度的统一。

2.2 实践教学的改革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兽医产科学》仍由理论和实验教学2个部分组成,不利于综合性实践项目的实施[3]。2010年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全面改革,将以往分散于各专业课中的实验、实践与实习内容提取出来,形成独立的课程——《兽医专业基础课实验》和《兽医专业课实验》。经过此次调整使分散的兽医实践内容变得规范化、合理化。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力度,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及开放性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在《兽医专业课实验》课程中,课程前期设置一些相对简单的认知实验,如动物生殖器官标本的观察及常用产科器械的识别;中期可进行一些技能实验和整合实验,如品质的检测;课程后期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如奶牛隐性炎的检测及怀孕动物剖腹产手术等。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是沈阳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本科生教学的一大特色。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复制一些针对性强的产科疾病病例,有兴趣的学生根据需要可以自行选择,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及要求制订试验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指导,之后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并记录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临床表现和病理解剖学变化,根据疾病的特点,结合课堂的理论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实施效果,全部操作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的实验,对疾病的症状、病理变化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学生学得扎实、记得牢靠。整个实践环节完成后,按照正规格式和要求,就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和监测、实验体会等书写实验报告,由老师批改并讲评。从认知性、演示性的实验项目到设计性、综合性及开放性的实验项目,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兽医产科学》与基础学科联系紧密,兽医产科生理部分中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如生殖内分泌基础及母畜生殖机能的发生、发展与调控等章节的内容。同时,《兽医产科学》与临床学科联系紧密,没有形象和生动的授课方式,会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乏味。为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充分消化、吸收该门课程内容,笔者所在课题组将CBL教学模式引入到兽医产科学教学中。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在可控环境中对现实世界的部分模拟,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其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 [4-5]。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一是开发了内容丰富的PPT课件、运用多媒体资源、推进网络教学方式、开通网络学习平台和网络交流模式等,与学生建立零距离的信息交流平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临床病例的图片、录像、化验单、诊断步骤、治疗方案等演示出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产科疾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讲授母畜分娩的过程,采用flas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示母畜分娩前的不安,子宫的阵缩和腹壁的努责,胎儿的胎向、胎位及胎势等的变化,及胎儿通过子宫颈的完整分娩过程,此种授课方式与单纯讲述比较,优点非常突出。二是充分利用学校动物医院和其他兽医院的典型病例、常见病例、季节性发生病例及稀有病例进行实地教学。同时,将兽医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典型产科病例用视频或图片等方式保存下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该病例的病理变化进行模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三是课堂讨论临床案例,在基本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针对典型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采用启发式、诱导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得出准确结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量查阅相关资料,保证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6]。

3 结语

通过对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兽医产科学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说明教学改革与实践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有非常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但是改革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完善,进一步完善兽医产科学教学模式[7-10]。

4 参考文献

[1] 赵兴绪.兽医产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温恒福.大学教学质量的概念、问题与改进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66(2):1-4.

[3] 付世新,夏成,武瑞.家畜产科学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202.

[4] 李稻,韩玉慧,蒋益,等.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08-110.

[5] 郭闻渊,罗逸潜,张凤琴.CBL与LBL结合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610-613.

[6] 赵树臣,侯振中,吕占军.浅谈兽医产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4):76-77.

[7] 刘艳,白龙,刘英.浅谈《草原管理学》课程的发展历史与教学改革实践[J].草业科学,2009,26(12):164-167.

[8] 林炜明,杨小燕.兽医产科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1, 38(2):187-188.

兽医疾病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健康传播;畜牧兽医;实践;应用

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兽医的实践工作十分关键。从畜牧业的长期发展状况来看,其建设规模与动物的病疫情况都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动物的防疫工作不能够有序进行,并将健康知识传播出去,则会增加突发疫情的概率,对社会产生危害。

1健康传播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讲,健康传播主要是指以不同的信息传递媒介为基本途径,以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目的的传播活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对畜牧业有着更深的关注。因此,活动应该体现一定的科学性与传播意义。首先,从专业学科的角度来讲,传播形式多样化,也将健康学与传播学融合起来。其次,由于健康知识传播的复杂性,要求宣传人员应该具备更突出的实践经验。

2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作用

2.1促进动物卫生的进步

促进动物卫生的进步是健康传播的主要作用之一。首先,畜牧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健康宣传工作也能够为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及时把控动物的生活状况,控制疫情的扩展和延续。其次,兽医的实践活动属于卫生预防的重要部分,体制的健全能够使危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动物卫生得到进步。

2.2减少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主要是指畜牧管理人员没有对动物的基本情况进行检验就将食品投入进去,使得一些病猪、病牛出现,并增加了疾病发生的概率。而健康宣传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此现象的出现。工作人员会根据基本流程进行核查,并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重要的应用理念,令食源性疾病得以减少。

2.3避免疫情的延续

随着禽畜种类的增多,疾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为了使这种情况得以控制,工作人员应该加大管理力度,从基本的实践活动出发,对病疫的种类、基本表现、诊断方法进行宣传,使畜牧者受益匪浅,也将健康传播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因此,健康宣传是避免疫情延续的重要途径。

3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

3.1提高健康传播宣传力度

为了保证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健康传播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就政府和相关单位而言,各地方的管理者应该以省市乡村为具体的活动单位,对重点的畜牧产区进行调查,并确定宣传范围。同时,要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畜牧知识进行传播,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扩大用户的认知程度。在理论上,主要对现阶段的常见疾病进行阐述,并突出其中的基本表现,教会畜牧用户进行核查。在实践上,主要以场景模拟的方式进行练习。例如:指导人员应该以实际的畜牧厂房为主导,结合一些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并针对特殊的疫情进行讲解,使工作人员学会防控。另外,在健康传播结束后,也可以选出两名代表谈论自己的感受,并说明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其次,在健康传播的途径上,相关部门应该扩大宣传范围,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上,还应该在各大网络媒体中建立有关畜牧兽医的专题网站,使经营者能够进行自我学习,提升认知程度。

3.2建立疫情预警机制

疫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健全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扩大健康传播的作用。第一,当动物疫情为发生前,工作者要定期进行检查动物的基本情况,并将异常现象及时记录下来,避免疫情突发,并减少灾难的蔓延。第二,管理者要将兽医、清洁人员都集合起来,成立预警小组。当动物灾疫发生时,要第一时间发挥自身的本职工作,分析危机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解决方案。不同部门的工作者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组内实行轮岗制,在QQ或者微信群中进行沟通和联系,发挥预警机制的作用。当问题出现时,每组都要制定一份可行性报告,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出最合理的内容。

3.3开设畜牧兽医实践的专业学科

在一些农业大学中,畜牧兽医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够将健康宣传落实到实处,各高校应该开展专业实践课,在增强学生认知的同时也完善了宣传水平。首先,要将传播学和畜牧健康学这两大部分结合在一起,通过层次划分的方法使学生们认识到实践活动的专业性。其次,要完善整体的畜产品加工环节,并令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例如:应该学会如何通过微观实践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做到疫情的防控,形成独特的管理方式。最后,相关学校应该加强与畜牧行业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第一,对健康传播的概念进行宣传。第二,探讨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作用。第三,分析了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从而得出:为了确保人们的食品安全,使畜牧业得到长期发展。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健康传播理念的宣传,建立以卫生保障为主导的控制体系。同时,也改变评价方式,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为畜牧业的进步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吴荣富.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应用研究[A].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第三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8:12.

[2]王连忠,王贵,战长虹,等.浅议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J].当代畜牧,2014,(11):21-22.

兽医疾病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猪霉形体;虾样病变;潜伏期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172-1

此病亦称为猪支原体肺炎及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所有养猪国家均有此病流行,本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乳猪的感染大都由接触患有本病之母猪所致。被感染的乳猪在断乳时再传播其他猪只。密集饲养可促进其传播。本病的潜伏期较长,因此有更多的猪群在不被发觉之下受感染,致使本病常存于猪群中。本病的感染率高,死亡率低,但能造成生长障碍及降低换肉率。换句话说,将延长猪只上市的饲养期。

猪肺炎气原体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3种主要病原体之一(另两种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流感病毒),在猪患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检出率约为19%。猪肺炎支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猪的呼吸道、肺组织、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中,病猪和带菌猪是其主要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病原菌只感染猪;感染初期猪肺炎支原体存在于气管和支气管表面,并损害粘膜-纤毛屏障,使支气管及血管周围淋巴样细胞增生(免疫反应明显参与病变发展致使肺脏发生实变);感染猪对猪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应答主要发生于疾病的后期(感染后15~20周),由此可见这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1 猪气喘病概念及流行特点

1.1 猪气喘病概念

是由猪霉形体引起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咳嗽和气喘,多在起卧、采食时发生,剖检肺的心叶及尖叶呈肉样或虾样病变。

1.2 猪气喘病流行特点

无明显季节性,多发季节交替时。不同品种和年龄猪均能感染,但乳猪和断乳猪易感性高。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传染源。霉形体存在于猪肺部及鼻液中,通过咳嗽经气流传播。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好,可促使本病流行。

2 猪气喘病临床症状及诊断

2.1 临床症状

潜伏期11-16天,最短的潜伏期为3—5天,最长1个月以上。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体温无大变化。病初采食正常,随着时间推移,症状加剧,严重时张口喘气,后期皮毛粗乱,消瘦、体温升高、抵抗力降低,多并发肺疫衰竭死亡。剖检初期死亡的病例在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出现混合性支气管炎病变。中后期病变呈肉变或虾肉样变。

2.2 诊断

(1)依据临床咳喘症状,及剖检病猪肺部呈肉样或虾肉样变,即可诊断此病。

(2)与肺疫及猪肺丝虫的鉴别诊断:猪肺疫多散发或地方流行,临床表现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病程短(1-2天)。主要病变是败血症变化或纤维素肺炎。猪肺丝虫引起猪咳嗽,主要是支气管炎病变,切开病变可见肺丝虫。

3 猪气喘病危害

(1)由于猪气喘病有病程长、难治疗特点,进而会给养猪户带来高死亡率,高治疗成本的严重危害。

(2)猪气喘病一旦传入猪群,如防治不合理,会造成此病在猪群中缠绵不断,严重影响猪只生长发育,浪费饲料,增加饲养户的饲养成本。

4 猪气喘病的防治

4.1 必须坚持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本病发生与流行

未发病地区和猪场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引进猪只严格检疫和隔离、做好猪只预防和接种工作是防控本病的基础。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的猪气喘病活疫苗能有效控制猪气喘病。

4.2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兽医卫生工作,猪舍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圈舍温湿度要适宜,密度要合量,饲料要优质全价,要注意清洁卫生,定期消毒。这样做,就能降低猪气喘病发生概率。

4.3 定期在猪料中添加药物,如泰头菌素,支原净能有效地控制此病流行

一般疾病高发季节,每月投放2-3次,每次5-7天,用量以药物说明书为准。

4.4 发病猪只治疗办法

4.4.1 肌注 用四川恒通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产的咳喘高效制剂,每日1次,每公斤体重0.15毫升,连用3-5天。

4.4.2 饲料中拌药 山东百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麻黄克咳每百斤饲料添加100g,德国罗曼(西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强效支原净每百斤饲料中添加30g,混合后连用7-10天。

兽医疾病的概念范文5

一、教材编写的针对性

成人教育的对象基本上是在职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基层。他们有鲜明的特点: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的主动性强;来自各行各业,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都较强,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但由于大多数学员年龄较大,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和专门的业务技能及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知识不够完整和系统,不善于硬性记忆,不喜欢概念和重要理论,更看重理论及技术的实践应用[1]。国外成人教育的学生也具备这些特征[2,3]。

针对成教学生的特点,《兽医微生物学》的编写以提高学员、素质、应用能力为目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保证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推广价值。既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又要突出知识点和技能点,突出教材的实用性。考虑到成教学生与普通本科生的区别,《兽医微生物学》教材的理论难度比本科生的教材难度要小,对知识应高度概括。另外,减少概念的描述。

二、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及亮点

由于动物科学专业成教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兽医免疫学的课程,本教材中将兽医免疫学的内容包含在《兽医微生物学》中,作为一部分出现,这种编排方式屡见不鲜[4,5]。本教材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兽医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培养特征、生化特性、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等;第二部分介绍兽医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免疫系统、抗原、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免疫应答、变态反应、生物制品及免疫学诊断技术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兽医微生物学各论的内容,介绍兽医临床常见的病原细菌、病毒及其他类型的微生物。第四部分为实训指导,介绍兽医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书后附彩图及主要参考文献。

为了便于学生自学,本书对每章统一了结构,包括内容提要、重点难点、基本内容、知识链接、案例分析及复习思考题等六个板块。“基本内容”、“知识链接”及“案例分析”均为正文内容的阐述。在“案例分析”板块中,采用夹叙夹议、提出问题的方式撰写,所举案例均来源于生产实践,案例选择不仅要典型,还要突出时代性和趣味性。例如在介绍细菌的结构中谈到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存在周质间隙,周质间隙可给蛭弧菌提供繁殖的场所从而导致细菌自身的裂解,因此在细菌部分的末尾给出了如下的案例分析:“某公司用蛭弧菌作为淡水和海水的环境改良剂,据称对引起虾蟹红体、红腿、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海洋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荧光假单胞菌等30多种细菌)有极强的裂解作用。试分析其机理。”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如下分析:“蛭弧菌是一类以细菌为宿主的细菌,有鞭毛,比通常的细菌小,可通过细菌滤器。蛭弧菌可以通过鞭毛的运动攻击细菌细胞壁,进入革兰阴性细菌的周质间隙中繁殖,受到感染的宿主细胞也开始膨胀,变为一个对渗透压并不敏感的球形体。随着蛭弧菌的增殖和某些酶的产生,宿主细胞壁进一步瓦解,子代蛭弧菌释放出来。完成这一生活周期约需4h。子代蛭弧菌遇到敏感宿主又可重新侵染,开始下一个循环。由于周质间隙为革兰阴性菌所特有,所以蛭弧菌裂解这些菌的能力比对革兰阳性菌强。”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书本中介绍细菌细胞壁结构的意义。对于某些内容不适宜放在正文中叙述讲解时,则使用“知识链接”的方式进行编排。例如,对病毒病的微生物学诊断的描述中,提及多聚酶链式反应、核酸探针等技术,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又不破坏基本内容的结构,本书在病毒部分的末尾提供了一个知识链接“PCR技术、核酸探针杂交以及DNA芯片技术”,对这些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浅显易懂的描述。

在病原微生物各论部分,更突出了实用性,现在许多教材上对某种细菌或病毒的鉴定写了一大堆,可是照方抓药,却不知道该做哪些实验鉴定该细菌。本书的各论意在为读者提供一种简单明了的微生物鉴定方法,突出介绍鉴定该细菌的步骤及每一步的判定标准,不拘泥于形式。例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本书直接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纳的鉴定思路,先对细菌进行革兰染色,对革兰阳性球菌进行触酶试验,对触酶阳性者进一步进行血浆凝固酶试验,如果血浆凝固酶阳性的细菌就可以判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也列出了其他的辅助指标,如甘露醇发酵、耐热核酸酶的检测等。

实训指导部分突出介绍了畜牧兽医领域普遍应用的兽医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诊断方法,尤其是适合基层应用的方法。针对成教学生的特点,本教材中的实训指导部分不再介绍实验原理,只介绍目的要求、仪器及材料、方法与步骤等内容。重要溶液的配制在本实验后的相关链接中介绍。

鉴于形态、培养及生化特性在细菌鉴定中的重要性,本书在附录中提供了部分彩图,例如对细菌α、β、γ溶血现象、大肠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产生的菌落特征、产气荚膜梭菌的双层溶血、肠杆菌科细菌在三糖铁高层斜面上的反应、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划线培养时形成的卫星现象等内容,由于彩图比黑白图片更逼真,通过这种手段能加深成教本科生对微生物的印象。本书还链接了优秀的网址,方便学生浏览学习。

三、本教材的配套建设

在学校对成教品牌课程建设的指导下,配合《兽医微生物学》成人教育教材的使用,我们建设了兽医微生物学课程网站,网站包括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课程习题、实验指导书、实践教学、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交流平台等内容。网络课程涵盖了85%的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交流平台支持网上答疑,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交流。另外,我们还录制了兽医微生物学的授课录像,并将录像剪辑处理后上网,力争通过优质的音视频教学资源方便学生的学习。

兽医微生物学成人教育的授课方式应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拘一格。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及特点,选用合适的教材,采用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法,才能保证成人教育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敖玉文.成人教育的特点与成人教育管理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9):32-34.

[2]容东林,徐宗顺,李俊杰等.美国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12):94-96.

[3]徐婷,刘畅.美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成人教育,2008(7):90-91.

兽医疾病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瘤胃臌气;病因;症状;救治原则

牛瘤胃臌馐桥5囊恢殖<普通疾病,宣威市海岱镇农村饲养的牛只大多数采用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方式饲养,容易偷食绿肥(苕子)幼嫩植株,或在播种过程中误食了发芽的马铃薯,发病率较高。该病通常呈急性经过,若病牛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笔者在多年的动物诊疗工作过程中,曾诊治瘤胃臌气病例26例,治愈25例。现对一例误食马铃薯引起牛原发性急性瘤胃臌气的诊治谈几点粗浅认识。

1 瘤胃臌气的概念、病因、症状、救治原则

1.1 瘤胃臌气的概念

瘤胃臌气中医称为“气胀、肚胀”,是饲料停滞反刍动物瘤胃,异常发酵产气,超过胃的正常容积而引起患畜嗳气受阻、腹胀作痛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于初春以及夏秋季放牧的牛和绵羊,山羊较少见。2016年8月对宣威市海岱镇16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225个自然村、14977户农户进行调查,每年死于此病的的耕牛在10头以上。

1.2 原发性急性瘤胃臌气的病因

主要由于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青绿幼嫩的豆科牧草和青草,如苜蓿、紫云英、三叶草等;雨后放牧或采食大量带露水的草;采食了大量和块茎饲料(白菜叶、马铃薯、萝卜、甘薯、甜菜等)以及酸败的青贮料、霉败的干草,采食易臌胀发酵的大豆、碗豆、豆饼等,都可能在瘤胃内发酵产气,出现膨胀,使瘤胃过度充满和剧烈扩张,产生一系列症状。另外,管理不善,如饲喂后立即使役,或使役后立即喂饮,导致胃内容物消化不良,也可引起本病。

1.3 原发性瘤胃臌气的症状

常见于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后,而突然发生,最主要的特征是腹围迅速膨大,肷部凸出,尤以左侧为明显。病畜呈现腹痛不安,回顾腹部或后肢踢腹等症状。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完全停止;触诊瘤胃紧张有弹性,叩诊呈现鼓音;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呼吸困难,每分钟60―80次,结膜发绀,心悸亢进,脉博增数,每分钟可达140次左右,体温一般正常;病重时,张口流涎,伸舌吼叫,眼球突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全身出汗,最后倒地不起,常因窒息或心脏麻痹致死。

1.4 救治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 以消胀止酵、泻下、恢复瘤胃蠕动机能为主。

2 病例救治

2.1 2014年笔者下村搞防疫工作,一农户家养殖一头耕牛(黄牛),年龄5岁,上午因在畜主播种马铃薯的过程中,偷吃了一些发芽的马铃薯种子(具体数量不详)而导致发病。其症状:患牛腹围增大,左肷胀满,口角时有大量泡沫涎液流出,腹痛不安;经测量,体温37.5℃(偏低于正常),呼吸迫促(每分钟76次),且心动过速,初步诊断为急性原发性瘤胃臌气。

2.2 鉴于该病牛一旦倒地不起,引起外周血液迅速回流心脏,造成脑贫血,极有可能死亡。于是本人决定采取瘤胃穿剌,以排除瘤胃内多余的气体。具体操作为:先用手术刀在患病牛左肷部切开一“十”字型口子,横竖各为1厘米,然后将套管针整体插入,抽出套管针芯,仅留套管并采取间断性缓慢排气,20分钟后,病牛腹围恢复正常,按操作规程从套管向瘤胃内投入制酵药物煤油50毫升,拔出套管,准备进行下一步救治。

2.3 但30分钟后,该病牛腹围又逐渐增大,到50分钟时,腹围增大至未排气前,口中流涎与救治前相同。急忙再次进行瘤胃穿刺排气,待病牛腹围缩小,恢复正常后,没有及时拔出套管,将套管出气孔用医用胶布堵上,一旦病牛腹围增大,即扯下胶布排气。如此循环往复5次,直至病牛瘤胃内异常产生的气体不再引起臌气为止。

2.4 为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人第一步为保证瘤胃穿刺术引起病牛穿刺受损的组织发炎,引起其他外科并发症,从套管向瘤胃内注射了400万单位的青霉素粉剂后才拔出套管。第二步为促进瘤胃内发酵异物排出,本人给该病牛灌服了300毫升植物油和300克硫酸钠;第三步为恢复瘤胃蠕动机能,一次性为病牛灌服了山楂冲剂300g、藿香正气水200毫升、食母生片50g,穿心莲片25g;第四步,强心补液,一次性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2000毫升,10%VC50毫升。

2.5 该病牛次日经第二次灌服恢复胃肠机能的药物后痊愈。

3 小结

在此例病牛的诊治过程中,本人以时间最快、最节省医疗费的途径治愈了该原发性瘤胃臌气病牛。值得广大兽医诊疗者注意的是:误食马铃薯引起的反刍家畜瘤胃臌气与食入过量的幼嫩牧草或豆科植物等易发酵饲料引起的瘤胃臌气不同,施行瘤胃穿刺术后仍可能继续发生臌气。故瘤胃穿刺的套管针在第一次排气后不要急于拔出,而是将其出气孔堵上,观察一些时候,如病畜不再继续发生瘤胃臌气后再拔出,然后进行其他的对症治疗,病畜治愈率将会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文军.牛急性瘤胃臌气的诊治.中国畜禽种业.[J].2016,12(5):126-126.

[2]索意利・李吉,苏娃.一例奶牛瘤胃臌气的诊治.湖北畜牧兽医.[J].2013,09.

[3]赵会升,周生海.一例奶牛瘤胃臌气的诊治报告.畜禽业.[J].2014(8):96-96.

[4]刘珍.牛瘤胃臌气的诊治.畜牧兽医科技信息.[J].2011(11):45-46.

[5]边亚利.牛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中国畜牧兽医文摘.[J].2013(7):103-103.

[6]吴金龙.奶牛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体会.兽医导刊.2016(13):59-60.

[7]王鸿岭.一例奶牛食管阻塞继发急性瘤胃臌气的诊治及体会.[J].2012,14(2).

作者简介:魏兴明,男,汉族,宣威市人,大专文化,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工作25年。

余宗寿,男,汉族,宣威市人,大专文化,高级畜牧师,从事畜牧科技推广工作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