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模块化设计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空间模块化设计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空间模块化设计案例

空间模块化设计案例范文1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模块化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国内大专院校企业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此课程站位于企业经营的角度上,是研究制造业生产体系管理和服务业运作管理的一门应用型课程。由于它的强应用性和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成为培养学生现代经营理念、实际动手能力和现代生产控制和管理方法的核心课程之一。经调研,国内大专院校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普遍出现教学内容脱离企业实际,学生对制造业不了解,缺少工科基础,计算和图表使学生失去兴趣等教学效果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着重解决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构建课程模块体系。

一、课程模块化建设的思路

第一,开展校外专家座谈会,明确《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在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并根据专家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进厂深入调研计划;

第二,课程组通过对制造业企业的深入调研,现有的生产相关的职业岗位具体有:生产统计员,班长,线/组长,生产工艺经理,生产改善经理,生产计划经理,调度员,质检员,库房管理员,维修组长,设备工程师,工装工程师,模具工程师,精益生产经理在,物料主任等;

第三,课程组对上述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认真分析,结合企业管理类专业《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开设的目的――使学生系统地理解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确立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理念,掌握基本的生产运作管理的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基本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管理实践提供技能储备和理论指导。将《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分为生产战略、生产设计、生产计划、现场管理等四个模块。

二、课程对应的职业工作任务分析

(一)典型工作任务

1.执行生产战略

2.优化工厂现有空间布局设计和生产时间调度

3.制定、优化生产计划

4.现场管理

(二)职业能力

1.符合企业组织结构要求,能够从职能层的角度制定生产战略、战术并执行。

2.根据企业选址,总平面布置,能够分析现有工厂空间布局中不足之处,优化工厂布置,车间布置和设备布置,实现“一个流”; 通过生产调度,能够按时完成订单。

3.依据企业愿景,竞争战略,结合企业硬件设施,通过项目计划法制定企业生产计划,确定工期,并能够解决工期优化、费用优化和环境优化等问题;计算出生产能力,为采购、接订单服务。

4.运用5s,定置管理、目视管理等方法,在车间里解决工艺、工装、设备等日常生产及突发生产状况;其中设备管理中制定设备维护制度,确定制度有效工作时间,保障交货期。研究运用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如精益生产,JIT优化生产管理工作。

三、课程模块化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路,《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分为生产战略、生产设计、生产计划、现场管理等四个模块,14个项目,具体课程模块构建如下:

(一)模块一:生产战略

生产战略模块通过制造业和服务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生产战略作为执行层战略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如何开展,认识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运作战略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制定企业生产运作战略的能力。

生产战略模块有三个细分项目分别是:项目1生产与运作战略案例分析、项目2生产与运作管理及生产战略相关概念认知、项目3制定生产战略的要点。

(二)模块二:生产系统设计

生产系统设计模块主要讲授企业生产系统空间组织设计和时间组织设计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辅助工程选址;能够优化现有工厂布置、车间布置和设备布置;能够计算期量标准。

生产系统设计模块有四个细分项目分别是:项目4选址案例分析、项目5生产系统及生产过程概念、项目6如何选址布置、项目7期量标准。

(三)模块三: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模块讲授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培养学生能够编制成批生产作业计划,绘制网络图并优化。

生产计划模块有三个细分项目分别是:项目8什么是生产计划、项目9如何制定生产作业计划、项目10项目计划。

(四)模块四: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模块讲授生产系统运行和维护,使得学生熟知当前生产管理技术、会进行现场管理、学会精益生产的原理、掌握设备磨损和故障规律,并制定设备保养维修制度等。

现场管理模块有四个细分项目分别是:项目11当代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概述、项目12现场管理及5S、项目13设备管理与TPM、项目14精益生产。

四、课程模块化构建后的教学效果评估

(一)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模块

大学的教育的趋势是向就业导向,一门课程能够延伸出哪些岗位供学生就业抉择,是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首先要想到的问题。本文针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贴切制造业的特点,课程组进行了深入企业调研,获得了一手资料,明确了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岗位设置之后,再进行了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基于工作过程将《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置为:生产战略、生产系统设计、生产计划、现场管理等四个模块。

(二)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贯穿其中

课程组在进行课程模块化构建时,细分了14个项目,项目的设置是对模块化的补充,且模块中的每个细分项目都符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过程,每个模块都有案例开始,汇报作业结束,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三)专业课讲座的形式新颖

课程组在进行模块构建时,安排现场管理模块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专业课讲座,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看到生产现场的视频,了解当代先进生产管理技术。专业课的讲座的形式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为未来择业提供参考。

(四)形成课程组,优化专业课

空间模块化设计案例范文2

关键词:工商管理 模块化 案例教学 实践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要求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结合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以及实际工作提出了模块化案例教学模式的构想。

1.工商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1.1指导思想上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

工商管理课堂教育过多地强调掌握理论知识,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实践能力或动手操作能力,这种倾向,使得学生学了很好的理论但却不能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我们认为应非常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即通过专门的理论研究和真实的商业案例分析以及商业实践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指导未来工作。

1.2教学组织形式上从讲授式向自主式的案例讨论转变

一直以来,讲授式、“注入式”的教学形式,培养了大量的只会记忆、被动接受,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我们认为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走向多元化方法,注重自主式和讨论式的案例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丰富学习资源、时空、方式以及体验,倡导实践性学习,提高学习成效。

1.3教学内容从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向实用性转变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完整、宽阔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大量的时间用于知识的梳理,但根据高职类院校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应放在应用方面,对于知识梳理应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构建知识模块,以提高针对性、实用性,为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1.4训练模式从说教式的向教做学的训练模式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以往的训练还是停留在图纸上、黑板上,学生的学习依赖于教师的说教和自己的想象。我们认为训练模式应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边练,形成了教做学的教学训练模式。

1.5考核模式从单一的考试成绩向综合评定转变

学生成绩的评定不仅仅是单一的考试成绩所能代表的,而更多的是我们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观念问题,也是学生认识自我的导向图。我们认为对于学生的评定应当向全方位的、综合的。

2.实践模块化案例教学模式的步骤

模块化案例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案例教学把模块化的知识和生动的企业实战案例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共分三步走:

第一步: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为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根据工作任务驱动模式,把教学内容整合为若干个知识模块,同时分两个阶段来进行教学:理论模块和能力训练模块,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和操作性。

2.1理论模块

以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教学模块为例:首先在理论模块:建立筹资、投资、营运、利润分配的整体知识架构,然后将重点、难点归纳总结,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搭建好桥梁。

2.2能力训练模块

在这一模块,根据形式多样,难易适度,内容相呼应的点对点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会知识点和在该岗位上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核心职业能力。例如在筹资这一知识点上,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要求是要学会最佳资本结构和最低资金成本的确定,为此,我们设计了从基本计算、意义解释、理论判断、实战分析等不同形式、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学会从解决实践问题的角度去理解,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二步:分类案例教学实践

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设计、分类为解释型案例、课程型案例、分析型案例、方案型案例等形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角色模拟等组织方式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模块化案例教学的重中之重。

(1)编写高质量的案例

案例的选择以及编写是影响模块化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需要深入企业,搜集案例教学的素材,最好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地方企业的管理实践作为案例。

高质量案例要具有:①针对性:根据具体内容分类编写解释型、课程型、分析型还是方案型案例,便于实现不同教学目标、普遍性、适用性、及时性、启发性和拓展性;②普遍性:选择的案例不仅要介绍国内外知名公司,更要介绍国内普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管理实际,这种案例会使学生感到离自己比较接近,更现实③时效性。案例的选择应紧跟时事发展,体现国事民情。④启发性。案例应给予学生更大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⑤拓展性。通过案例不仅介绍一般性的理论或原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理论或原理深入分析并解决问题。

(2)加强教材建设

现用教材是大部分是舶来品,很难套用中国的客观实际。虽然我们引入了案例教学,但案例太少,使我们失去了不少模拟实践的机会。

(3)提升课堂驾驭

本环节是实现分类案例教学的又一关键,需要教师一方面对知识体系理解深刻并游刃有余,对案例组织教学有较好的把握,同时还能够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辩论、沟通、搜集资料、书写分析报告等活动的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是模块化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4)考评和激励

考评和激励环节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一环。在理论模块,成绩考核通过测验以及对学生个案研究报告、个人和团队实习表现评估综合评定。对分类案例教学和辅助教学的考核,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即同组学生测评占5%、案例分析综合报告占10%、个人分析表现鉴定占75%。其中个人表现鉴定内容有10个方面,包括:(1)商业计划程序的表达与悟性能力;(2)企业精神;(3)工作态度与职业素质;(4)产品知识;(5)素质和效率;(6)语言表达沟通技术及客户关系;(7)主动性和领导能力;(8)团队精神与组织合作性;(9)管理事务、个人修饰;(10)纪律。每项占10%,由指导教师评定。每一个实践环节结束后,指导教师都以面对面的方式对每一个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情况进行反馈、鼓励和提醒,力求学生在下一个实习环节中加以改进,取得进步。

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院专门设立最佳顾客服务奖、、最佳组合奖、最具领导才能奖等多个奖项,对在教学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三步:辅助教学

通过知识交流活动(例如专题讲座、校企交流等)、商业案例竞赛、商业模拟竞赛和创业竞赛等辅助教学手段来强化综合素质,提升能力和水平。

在教学中主要利用现有的专业实训中心设备基础(ERP、沙盘),教师依托设备完善的模拟空间进行案例模拟教学和学生强化操练。

模块化案例教学模式是通过上述目的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三步骤教学模式来推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实践的环境中学习,有效地实现了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当然,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也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思路,为职业教育新模式提供了些启示。

注:本文是2013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基于包轻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模块案例教学模式构建”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空间模块化设计案例范文3

[关键词]艺术造型;审美情趣;个性化;创新思维;大众

1 引言

家具是指在建筑环境中,具体指特定的居住区场所内,满足人们基本衣食住行的必须产品以及供物品储存放置的一类器具。这类器具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存方式,以及生活水平状态。家具是一种工业产品、室内陈设、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代社会,人们物质水平也相对满足,进而想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尤其体现在我们日常居住环境内,要求家具的存在不仅是体现它的功能,更要体现它的个性,所以,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家居产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下面将详细地介绍两款家具作品。

2 家具案例分析

2.1 不规则矩形储物柜设计

2.1.1 作者介绍人们常能从作品中看出设计师的性格、喜好,尤其是强烈的个人风格,力求个性的创作者,大家很容易从一些风格惯用符号中看出端倪来,就像今天的主角,来自比利时的设计师菲利普詹森斯。生于1964 年的设计师菲利普詹森斯,他在接受了二十年的教育之后,转向了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所以说他自学成才、大器晚成。在2007 年,他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用自己的个人经验研发家具、产品及艺术作品。他尝试各种模块化设计,对称或不对称,不同层面或深度的模块化,只为找到最适合的设计方案。菲利普设计的多功能模块化家具具有强烈的建筑色彩。他喜欢堆砌卷数,以创造紧密的互动关系的结果。2.1.2 设计灵感他的创作灵感来自童年的乐高玩具,几何图形的层层组合、叠加让设计保持完整性和连接性,仅使用木材和钢架即可完成,通过几何模块与模块间的叠加、重新组合,诞生了一个新型的收纳设计,他旨在通过精简的造型,发挥不同的功能,给人全新的使用体验。2.1.3 产品结构菲利普最喜欢将几何形方块融入家具设计中,不管是桌子、椅子、柜子,大大小小的长方形随处可见。这也是他个性的设计风格。这个作品中的书架可以看作裂口,破裂的特点是类似的外观与前面似乎有一个不规则的撕裂外观。橱柜由一系列大小不一的白色封闭隔间组成,它们围绕着一组打开的模块,其中一些模块有彩色的口吹玻璃面板。这款家具采用不规则矩形设计,将柜子与书架完美的结合为一体,这种不规则的个性设计不同于往常大众所以为的形式美法则,打破以往的条条框框固定式的家具设计,比例和谐、整个设计充满韵律,让人领略到一种不对称的形式美,这种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随着室内环境以及个人设计想法作调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2.1.4 产品材料设计材料的颜色没有具体的局限性,可随着人的需要以及居住环境选择定制配色,提倡一种最简单的美。作品大面积使用原木色体现了新时代的绿色设计环保理念,这种设计理念的转念见证了人们的生态观念的提高,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理念的体现。在设计阶段就理应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因素看成产品的设计目标和起点,力争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1]大片木板呈现美丽的自然纹路,温暖的木质色系为整体家具定调,自然环保,经济美观可回收再利用,对人以及自然都没有污染,也是当下年轻最热捧的家具材料之一。2.1.5 设计亮点这个设计作品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储物柜与书架(亦可用作展示架)的完美结合,这是一种设计模块化的体现,所谓模块化设计,即产品的某些组成部分合理的组合在一起,合二为一,各自保留其功能环境因素影响模块化设计,菲利浦的这个设计采用的是模块化设计中的收纳设计。收纳式家具解决的是物品归纳整理的问题,他有家具的基本功能,同时还具备合理归置,一物多用的功能。[2]模块化家具通过其功能上的优势和拼装时使用的乐趣,牢牢地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博得了消费者的眼球。[3]储物柜与书架相辅相成,让空间划分自然合理,又彰显了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和个人的设计品味,实用美观还大大节省空间。2.1.6 设计定位这款不规则几何矩形二合一储物柜,彰显了设计师独特的设计风格,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简单时尚,少即是多,这种化繁为简的设计理念永不落伍,说起简约风格家具,这就要追溯到19 世纪的包豪斯,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家居设计风格以简洁明了、干净利索的设计风格填补了人们对理性、感性的人性追求。这种“二合一”的巧妙设计体现了设计师不随大流,彰显个性。它的设计定位人群没有特定的年龄上的划分,设计风格适合大众家庭。原木材料的选用体现的家具的天然质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理念,提升人们的使用好感度,受注重生态以及绿色理念的人士青睐。这种省空间的设计让面积小的家庭合理利用空间。但这款特立独行,彰显特性与个性以及标新立异的家具设计当然最受80 、90 后的喜爱与追捧。

3 东京部落

3.1 作者简介

2002 年,25 岁的佐藤大在早稻田大学建筑系考取了硕士学位并创办了私人设计事务所Nendo,更在短短3 年间就将分所开到了现代设计之都米兰。生长于加拿大的经历,让佐藤大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成长,也让他在秉承日本式的一丝不苟和禅意的同时,多了一点北美文化中的率真和诙谐。恰是如此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往后Nendo在设计方面所呈现的特殊风格。Nendo的作品屡屡在国际展中脱颖而出,在2015 年博得“年度设计师”名称,在新加坡设计公司industry+邀请下,共同设计了一组适应当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家具系列“东京部落集”(TokyoTribalCollection),并都在巴黎家具装饰博览会进行为期四天的展出。

3.2 产品介绍

这组设计一共包含了22 件设计作品,每个编制部件具有略微不同的形状和图案,包括凳子、椅子、桌子和架子,都具有竹子元素。造型简单明了的桌椅、凳子、置物架、咖啡桌、茶几等都有着小巧而紧凑的大小尺寸,Nendo希望它们能够与较为传统的室内空间融合体来。部落“成员”数量之多侧面映射了日本家庭面积之小、人口密度大的普遍现象,用意向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日本当代城市生活空间反映在家具紧凑的组合排列。总的来看,作品地域风格明显,符合日本一如既往的原木风。

3.3 设计灵感

设计团队意识到日本人地少人多的现象,家庭密度相对较大,于是产生思考,什么样的家居产品能体现日本最普遍的家庭状况,于是联想到把家庭成员比作“部落成员”,系列中的每一个家具都与家庭中的每个角色相对应,“东京部落”中凳子可爱活泼代指年幼的孩童,椅子沉稳庄重代指家中年迈的长辈,是人物的意象体现。

3.4 设计亮点

这款设计充斥着浓厚的一种对生活质朴、化繁为简、环保、以人为本,环保舒适的日式风格,将家庭成员无缝衔接到设计作品“东京部落”中,矮小可爱的凳子好比稚童,庄重沉稳的椅子好比年长的长辈,这种意象的手法十分隐晦,不禁让人遐想连篇,我想这也是设计最妙之处。这款设计乍看上去怪怪的,将桌子和筐两种毫不相干的物品组合在一起,显得颇为生硬滑稽,但这样一个笨拙的方法却解决了生活许多问题,将咖啡桌设计为有存储空间的形式可以解决空间小的问题,提高空间利用率,普通的咖啡桌没有存储功能,这样的组合同样也是模块化设计的体现。对于大多数咖啡桌设计来说,更多注重外观与格调,但是家用咖啡桌如果可以加上更多的实用性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设计方向,桌脚的篮子却有一种宠物可以蜷缩在里面的即视感,反而比较可爱。许多品牌及设计师开始尝试将这件凸显风格的家具设计得更加实用,从整体上看,也并不影响咖啡桌对于空间格调的提升。

3.5 产品材料

这组“东京部落”的材料全都取自于大自然,主要有橡木、竹子、火山砂石膏等坚硬的橡木作为家具主要框架,橡木拥有自然清晰的图案纹路,具有较好的观赏功能和装饰功能;火山砂石膏用作面板,火山泥天然无污染且无明显异味,可塑性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理念在此得以体现,由菲律宾工匠手工编织而成的竹藤元素是其中最大的亮点,竹藤材质的家具中的竹子有着其独特的自然形成独有的纹路,纹理清晰可见,总是能带给人一种淳朴与高雅清新的全新感觉,竹节错落有致,外形具有观赏性。竹藤家具无化学物质污染,纯绿色家具,吸热能力强,还维持着竹的自然绿色。竹藤家具保持了竹子的独特质感。竹藤家具采用特种胶,健康绿色,材料上采用天然资源,木材是可再生资源,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木材种类时,需考虑到消耗的速度要低于材料本身再生的速度。[4]充分挖掘这种绿色材料的市场潜力,是今后竹藤家具开发利用的关键。[5]这种材质的天然弹性使得它十分适合作为椅背支撑,与桌椅的结构组成也营造出一种幽默感,同时也具备置物方面的实际用途。

3.6 设计定位

作者借作品表达了对田园悠闲生活的一种追求,对精神自由的一种向往,放空心灵,回归自然,与无印良品设计风格相似,符合轻风格装修的家庭,这类家庭主要风格可以为日式、中式、原木风格,还有现在风靡全球,备受年轻人喜爱的ins风。适用人群上至中老年人群,下至学龄儿童皆可适用,之前提起用这组系列家居组意象比喻日本紧密家庭关系,适用于单位家庭人口数量较多的家庭,当然把家具拆分成单个家具产品也同样适用于中小户型家庭以及单身公寓。这组作品进一步证明了工业设计与高品质手工艺结合的可能性,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

4 总结

好的个性化设计体现在很多方面:个性化风格的体现,如“原始部落”这组作品,展现出浓郁的“民族性”,明显就能看出这是诞生自日本设计师之手;个性形式结构的设计,FilipJanssens的不规则家具采用不对称的形式,打破以往固定的思维定式,让家具外观有了质的飞跃,家具造型具有影响消费者购买倾向最直观的作用力,因而家具在造型上的设计是形成家具个性化设计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6];个性材料的选择,受人青睐的是这两组作品均采用了绿色材料,符合当下流行趋势的个性体现,家具“绿色”设计是家具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未来世界家具设计发展的必然方向。[7]佐藤大曾经描述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小小的‘!’时刻,把生活中的灵感带入产品之中,将其个性化,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牛笑一.家具的“绿色”设计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焦雷.基于“蚁族”群体的模块化家具设计研究[D].山东:齐鲁工业大学,2017.

[3]文嘉.“32mm系统”的应用(续)[J].家具,2006 (6 ):21-24.

[4]张琳.儿童家具的可持续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7 (3 ):89-90.

[5]王铁球.绿色设计在家具产业中的应用[J].设计新潮,2001 (1 ):24.

空间模块化设计案例范文4

[关键词]精益-敏捷集成 解耦点 延迟差异

一、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个性化和快速升级换代的需求日益增加,使企业必须不断改进设计、生产、销售理念,以多样化的组织、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大小批量兼顾的生产方式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战略必须以成本+客户满意为导向,积极主动地响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精益-敏捷(Lean-Agile)思想来源于供应链管理中的精益-敏捷混合供应链管理(Lean-Agi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理论。精益-敏捷理论旨在平衡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客户化定制的快速响应,以达到既有效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又提升客户满意度。在这种基于时间和成本的竞争中,要求企业从产品设计开始就导入精益-敏捷的概念,所设计的产品既要便于大规模生产又要有一定的适应客户化定制的柔性。

本文将基于精益-敏捷集成理论,运用延迟差异策略和产品标准模块化设计,以客户订单分离点为延迟差异边界,提出在新产品开发项目中的客户化精益-敏捷通用结构模型,并用实证分析法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二、精益和敏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精益。精益(Leanness)通常与精益生产联系起来,最早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准时化生产方式(JIT)的管理哲学。1990年Womack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精益生产概念。后来Jones和Womack在《精益思想》一书中概括了精益管理思想五个原则:准确地确定特定产品的价值;识别价值流;使价值的流动连续不断;需求拉动;追求完美。可见,精益管理的基本要求和首要目的就是消除一切浪费。在新产品开发项目中,精益思想意味着设计要有利于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对其进行精益生产和持续改进,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例如考虑同类产品是否可以利用相同的标准化模块以便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是否方便储存和运输以降低物流成本;产品设计上是否可减少零部件数量等。 敏捷。敏捷性(Agility)意味着对多变的市场和顾客需求做出快速响应。根据Christopher和Towill的定义,敏捷制造指在连续变化且不可预期的竞争环境中,通过定制化设计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快速有效的反应来适应初始变化,以使企业得以生存与成功的制造范式。可见敏捷性是一种事务范围内的能力,它包含企业的组织结构、信息系统、后勤供应处理和思维集合等。在新产品开发项目中,敏捷思想意味着设计要有利于产品的柔性生产和对顾客需求做出快速响应。例如考虑产品的模块化装配,不同模块组合产生多变的产品系列;在制品尽量以通用件的形式存在,只在接到客户订单时才完成装配,这样就降低了库存报废的风险以及减少产品种类便于管理等。 精益-敏捷集成方法。对于大多数的产品而言,我们很难简单的判定它属于以上哪一种特点范畴。同一产品往往既有功能性又有创新性;既要不断降低成本以占领市场,又要满足客户快速需求。因此必须兼顾精益和敏捷理论的不同特点将两种方法集成运用。目前主要的集成方法有三种:

(1) 解耦点法。

运用解耦点(De-coulping Point)将精益、敏捷合而为一,在解耦点(以订单为基础制定计划于基于市场预测计划之间的分界点)的上下游实施不同的生产模式,见图 1。

(2) 帕累托曲线法(2/8法则)。Koch曾在1997年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在生产过程中,占总产量80%的产品为需求可预测型产品,因此对于此类产品的生产可采用精益生产方式,而对于余下的20%需求难以预测的产品则采用更为敏捷的生产方式。

(3)“基础”与“波动”需求分离法。此策略是将需求类型分为“基础”需求与“波动”需求两类,其中“基础”需求可根据历史数据预测,采用精益策略。而“波动”需求则不可预测,需采用敏捷策略。 延迟差异策略(Difference Postpone)。在精益-敏捷的集成过程中,延迟差异策略也是一种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延迟活动可分为三种类型:形式、时间和地点延迟。形式延迟也称生产延迟,指企业把制造、装配甚至设计活动延迟到实际接到顾客订单才开始。其本质就是尽可能的延迟物理产品的差异性。产品的品种单一、通用性强可最大限度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也能有效降低销售风险。时间延迟指将物品推迟到收到顾客订单后进行。地点延迟指在收到顾客订单前物品存放在供应链的中央仓库,有需要再进行逐级配送。这样就不需要在每个销售点冒预测风险建立过多库存,同时在中央仓库层面上可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的延迟与特定需求有关的时间来削弱不确定性、降低预测误差。

三、产品开发项目中运用精益-敏捷的途径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时间和空间的二维模型,对不同矩阵里的项目特点运用不同的精益-敏捷集成策略,见图2。

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里(矩阵左下角)两种原则同时运用是无效的,因此只研究其它3种情况。

(1) 相同时间不同空间(矩阵左上角):意味着同一时间要向不同的市场推出新产品。各地市场环境变化千差万别,需求类型分部不均匀,因此可采用帕累托曲线法。即考虑占80%生产量的部件应用精益生产,尽量在设计中增强通用性,便于进行模块化生产。另20%的零件采取敏捷的柔性生产方式,当在不同空间产生差异需求时再进行生产和装配。

(2) 相同空间不同时间(矩阵右下角):意味着在同一市场不同时间推出新产品。市场的基础需求可由历史数据和经验进行预测,波动需求则可用小批量定制达到满足。因此可采用“基础”需求和“波动”需求分离法。即在淡季的时候生产基本型号的产品或通用模块,在旺季的时候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进行小批量加工组装。

(3) 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矩阵右上角):不同时间、不同市场,情况复杂,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可运用解耦点法,即尽量延迟差异边界,在设计时考虑解耦点前的过程采取精益生产方式,解耦点后的过程采取敏捷方式,并且尽量把解耦点延迟到离最终用户越近越好。

四、应用实例

亚萨公司是一家以门业和锁业为主的保安制品供应商,在该行业排名全球第一,占据全球10%的市场份额,分别在50多个国家拥有制造基地和多个研发中心。原先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研发中心之间没有横向交流,只针对某一市场具体的客户要求单独作设计开发,而没有全盘考虑某些零件是否可以进行模块化设计;类似产品是否可以共用这些模块;如何从设计层面上降低生产和物流成本;如何加快订单交付期等。因此每一款产品的开发周期往往要6个月以上,客户对此抱怨不断;有些产品推出后市场反应不好,造成库存大量积压甚至报废;竞争对手每有新产品推出,企业就必须相应的组成一个研发团队来设计类似的产品以抢占市场份额,人力资源也捉襟见肘。应用以上精益-敏捷集成模型,对所有新项目首先进行梳理,判定它们分别适合哪一种策略,再根据市场定位和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产品设计。

案例一:公司计划在2011年6月同时向英国和非洲市场推出一款智能锁。锁体可设计成标准模块或直接从现有产品中选用;电子芯片和执手可分为几大类别,根据不同市场特点和客户需求进行组合配置。运用帕累托曲线法,全部锁体可在低成本国家采取精益生产方式,然后在英国和非洲的中央仓库备有一定库存。芯片和执手从现有产品中选取一部分型号作为标准模块提供顾客选择。当顾客选定某些型号时就拉动当地的生产厂进行装配。

案例二:公司要在2011年分批向意大利市场推出几款插芯锁。可将几款锁的锁壳和某些机构件设计成通用零件,运用基础需求和波动需求方法,在淡季大量生产通用件,并以散件的形式储存。扣板和锁舌等特性零件作为波动需求很难预测,可根据市场销售情况进行灵活生产和即时配置。

案例三:公司旗下的汽车锁子公司要配合大众斯柯达的新车上市计划不断开发新的点火锁。由于市场不同、时间不同,主机厂也很难对每款车型产量做出精确预测。运用解耦点法,在设计时考虑同一平台车型锁体+锁片部分尽量统一,主要零件在中国进行精益生产和外包采购,并在各中转库备有一定成品库存。钥匙壳根据不同车型的要求定点装配。当主机厂需求拉动时,各地组装厂只需及时装配钥匙壳,随后连同锁体就可交货。

合理运用以上的精益-敏捷集成模型,使亚萨公司的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了60~90天,每年报废的成品库存也大幅减少,顾客满意度显着提升。

五、结论

理论和实例分析都说明,应用本文提出的客户化精益-敏捷通用结构模型,可以使企业从产品设计开发初期就主动对今后的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进行合理规划和资源配置。运用模块化的生产和装配以及延迟差异策略使企业既能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又能对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作出快速响应。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到后期为了降低成本再被动地进行改进,那样往往事倍功半。

[1]P. Womack. 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M]. 1991:1-20.

Daniel T. Jones, James P. Womack. Lean Thinking [M]. Simon & Schuster, 1996.

Martin Christopher & Denis Towill. Understanding, Implementing and Exploiting Agility and Leannes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ol. 5 No. 1, 2002.

Paul S., With agility and adequate partnership strategies towards effective logistics networks [J] Computer in Industry, 2000, 42: 33-42.

Martin C., The agile supply chain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0, 29: 37-44.

Richard Koch, The 80-20 Principle The Secret to Success by Achieving More with Less, [M] Nicholas Brealey, London, 1997

龚本刚,程幼明:延迟区分战略—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的有效途径 [J],决策借鉴,2002,15(5):22-26

任玮,赵沛桢:精益-敏捷型供应链 [J],物流技术,2007,26(6):81-83.

Cooper J. Logistics Strategies for Global Busines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1993,24: 12-23.

空间模块化设计案例范文5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产品连锁经营趋向虚拟化发展。虚拟化经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组织形式虚拟化;二是运营虚拟化。基于全球价值网络的视角,本文对虚拟连锁经营这种新型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连锁经营对农产品标准化、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升级及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价值网络 虚拟连锁经营 产业链

传统农产品连锁经营主要是实体运作。无论是直营连锁形式,还是加盟连锁形式都采取实体店铺和有形组织的方式。直营连锁(或正规连锁,简称RC),即所有的店铺(store)都是由同一经营实体,即总公司所有(company owned)。加盟连锁(或特许经营、契约连锁、特许连锁,简称FC),以单个店铺经营权的授权为核心的连锁经营,也就是特许经营。虚拟连锁经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连锁经营的整个商务链条进行专业分工和整合,实行连锁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的虚拟化,从而克服传统连锁经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固有的困境。

虚拟连锁经营的组织模式

虚拟连锁经营是具有逻辑层次的网络型组织,主要由核心层、支持层和操作层所构成的扁平化组织,如图1所示。

核心层是虚拟连锁的网主企业,拥有该组织体系进行生产经营的核心知识,是整个连锁组织中的规则设计商。规则设计商通过规则体系获得了包括品牌、商誉、市场准入、客户关系和社会资本等基于体系的优势(罗珉, 2006;李海舰,2007)。在整个产品经营的链条上,网主企业不但制定产品内分工的原则,而且制定分工的协调原则,这些原则直接决定产品生产、运输、销售活动的效率。网主企业本身是具有核心知识体系的模块化独立单元。

支持层是连锁经营过程中为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经营提供辅支持的专业型组织,是传统公司中的人事、财务、市场等职能部门在专业化进程中独立出来的模块化职能型企业,这种企业本身可以是实体型公司,也可以是虚拟型公司。比如:会计事务所,它可以是具有固定办公地点和固定职员的实体型组织;也可以是网络上的虚拟组织,所有活动借助互联网络通过以外包或众包的方式实现,不需要办公地点和固定的从业人员。

操作层是虚拟连锁经营过程中进行生产、运输、销售的专业型模块化企业。它们按照网主企业所制定的规则,打造各自的核心能力,并将核心能力封装成具有标准界面接口规则的模块,因为专业化模块型组织的结构简单,接口开放,所以很容易在市场中进行灵活的组合和分拆,并且,专业化使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专门从事某项事情,从而更能强化其自身的核心能力。

农产品虚拟连锁经营的运营机制

虚拟连锁是网络化、立体型、全方位的连锁。传统连锁是单体式的,以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进行连锁,这种连锁在传统经营中,有效地解决了产业链薄弱环节所造成的产业发展困境,比如:零售企业的连锁克服了产业链在销售环节的瓶颈。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际分工格局将逐步取代区域分工格局,产业发展在各个环节都将面临国际市场强有力的挑战,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升级和优化,实行再分工和重新组合。虚拟连锁经营正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从产业链的纵向构成上看,虚拟连锁将产业链在区域的成功模式在全球市场中进行复制,实行宏观上的全产业链连锁;从产业链构成的各个环节上看,虚拟连锁将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横向连锁,实行微观层次上的专业化连锁。这样,虚拟连锁从宏观到微观构成了一种多维化的网络型立体式连锁。由于虚拟连锁在全产业链统一分工的基础之上,实行市场竞争机制,从而这种模式不但能充分满足市场个性化的需求,而且能够实现规模化的经营效率。

虚拟连锁是企业垂直权威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机统一。虚拟连锁由三层网络所构成的运营体系,网主企业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处于控制地位,其功能是保证体系运行的协调、有序。支持层和操作层是体系的行为主体,按照核心层的规则,行使其功能。这种扁平化的垂直结构克服了所固有的诸多弊端,它通过规则来规范连锁经营各主体的行为,而不是靠行政命令指示各行为主体如何行为。在具体运营中,虚拟连锁以市场机制为核心,通过竞争机制保证连锁组织的活力和竞争力。因为,虚拟连锁组织的最基本构成单位是具有自主能力的模块化型企业,这些模块化企业并不是固定在连锁体系中的,它们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以市场的交易契约为基准,自由加入和撤离连锁体系,并不受企业的权威命令指挥。这种机制的优点在于,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使加入连锁体系的企业始终是经过了市场检验的效率企业,从而在根本上为连锁的效率提供了保障。

(一)虚拟连锁经营超越了农产品经营在时间上的局限

农产品经营所固有的季节性特征制约了农产品连锁企业在区域范围的经营效率,尤其是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特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虚拟连锁打破了这种局限,在网络空间中,虚拟连锁组织主要体现为一个信息平台,这个平台是置于全球市场之中的,不再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市场,在全球市场上,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特征将被消除。对于某一个特定区域市场而言,农产品供给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时差效应,某一地区的农作物处于生长季节,而在另外一个地区可能刚好是该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在现代化发达的国际物流体系的支持下,任何地区都可以实现跨季节农产品连锁经营。

虚拟连锁不但打破了农产品经营在季节上的局限,而且还超越了经营的时间边界。过去,连锁企业都采取实体店铺经营,每天有固定的营业时间,顾客的购买行为只局限于工作日的营业时间,给顾客带来了诸多不便。现在,虚拟连锁将所经营的农产品以数字的形式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进行逻辑再现,由于互联网络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顾客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虚拟连锁店铺进行农产品购买。因此,虚拟连锁不但从供给上打破了农产品供给季节性特征,而且,从经营上打破了传统经营在时间上的界限。

(二)虚拟连锁经营超越了农产品经营在空间上的局限

农产品的生长不但具有季节性特征,而且,多数农产品具有不易存储和运输的特点,从而使传统农产品的经营主要局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虚拟连锁是立体化的连锁模式,不但包括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的微观连锁,还包括整个产业链从研发、生产、加工、存储、运输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的宏观连锁。通过全产业链连锁,整个产业链所有环节的运营模式可以在全球各个市场进行复制,从而克服一些农产品不易储存和运输所带来的空间困境。因为全产业链连锁不同于产业链某个环节的连锁,它需要高效率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机制,在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支持下,虚拟化连锁有效解决了全产业链连锁对于信息的要求,通过虚拟化运作全产业链连锁能够以低成本在全球市场中进行资源整合,从而消除连锁企业因为产品在地域分布差异上所带来的困境。

虚拟连锁经营超越了农产品经营在空间上的边界。通过虚拟化运作,虚拟连锁将经营的农产品以数字形式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再现,因为虚拟空间是一个无边界的世界,它没有现实世界时间和空间的诸多限制,从而为连锁经营带来了新的突破。

首先,可以连锁的农产品种类将无限拓展。传统连锁企业以实体店铺形式开展经营活动,受市场空间的限制,加上店面的租金、商品的存储和保管维护费用等,它只能选取部分热销产品进行经营,其他产品自然就变成了冷销,这种模式不利于农业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使农业增收受到限制。虚拟连锁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店铺形式开展经营活动,而且,还可以采取订单式销售方式,直接将其经营的农产品从农户或者农业种植公司配送到顾客手中,则节省了传统连锁企业的店面租金费用,从而经营的空间成本降低至零。

其次,虚拟连锁经营置身于全球市场之中,相对于传统连锁经营,其市场空间是无限的,从而其经营的农产品的潜在顾客将随互联网的无边界延伸而不断增加。冷销产品可以通过小市场+小市场=大市场,从而变为热销产品,同时,热销产品则可通过大市场+大市场=更大市场,从而变得更热销(李海舰、陈小勇,2011)。 总之,虚拟连锁打破了农产品供给在地域上的边界,同时超越了农产品经营空间的局限。

农产品虚拟连锁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总称,农产品是农业的核心,农业产业化也可以认为是围绕“农产品”的产业化。传统农业都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农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各自独立发展,生产出的产品品质各异,产量也波动幅度较大,这种松散的产业链条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规模化经营的实现,使得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难以提升,从而导致农业发展始终徘徊在产业链的低端。

虚拟连锁驱动农业实行标准化运作。虚拟连锁引入模块化机制,将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模块化封装,并要求各个环节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链接,则处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运营主体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如图2所示。

规则设计商是虚拟连锁经营的控制中枢,它通过一整套规则体系来协调整个产业链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产业链环节之上的种植户、采购商、加工商、物流商、销售商在虚拟连锁经营中,成为一个个具有标准化功能的模块,通过这些标准化模块所生产出的产品具有标准化的规格。比如:种植户从种子规格,农药用量、批次,施肥到收割都必须按照规则设计商制定的规则进行。每一环节都实行这种标准化,可以有效降低各个环节的交易费用,尤其到产业链末端的消费者环节,标准化的产品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赖程度。

农产品虚拟连锁经营将农业带入全球市场的分工体系之中。虚拟连锁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对资源的配置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界限,将各种资源置于全球价值网络之中进行配置,从而使稀缺的农业资源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去实现其效率配置。因为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是高度专业化的经济,围绕农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必须按照全球化的要求来进行分工和协作,专业化分工将促使农业结构自动进行调整,并逐渐实现产业升级,向标准化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化的知识农业发展。

结论

农产品虚拟连锁经营是连锁经营业态的一种创新,这种新型的经营方式,首先,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农业实现产业化、现代化提供了发展基础;其次,模块化策略为提高农业专业化效率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模块化策略的运用,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工不但实现了专业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分工是在统一协调的原则保障之下进行的,从而有效解决了专业化所带来的交易成本提高的问题;最后,全球化的市场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无限的市场空间,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市场,集合了全球范围的资源,稀缺的农业资源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可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实现更高的效率配置。

参考文献:

1.李海舰,郭树民.企业市场化研究:基于案例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8(8)

2.李海舰,陈小勇.企业无边界发展研究:基于案例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3.贺华丽.大型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构建―以沃尔玛为例[J]. 现代商业,2008(36)

4.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J]. 中国工业经济,2002(12)

空间模块化设计案例范文6

摘要:在我国“科教兴国”和“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等的重要决策下,高校大学生宿舍设计已然成了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在解决居住功能的基础上,使其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和交流平台,满足多样化的需要,成为了宿舍设计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了三个现实的案例,在空间的利用方法、室内氛围的渲染及空间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宿舍创新性设计的可能,为本选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宿舍设计;生长空间设计;模块化空间设计;收纳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S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势头的持续,高等教育迅猛的发展,国内大规模高校建设形成了一股持续的浪潮,各种规模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但就目前大量的新建学生公寓实例分析,虽然其在客观上缓解了高校学生居住的需求,但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居住面积分配不合理,室内家具布置不当,缺少公共空间,空间环境质量差。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宿舍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标准低

受经济条件所限,用于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资金有限,建设用地不足,在这种总体形势下,我国学生宿舍的面积指标一直偏低,普通本科生的人均面积指标仅为6.5㎡/人,而国外发达国家学生公寓的住宿建筑面积则有24~25 ㎡/人,二者的差距是明显的。此种定额标准下设计的宿舍自然是十分拥挤,一般情况下每个寝食居住6~12 人,人均居室使用面积不到3 ㎡。

(二)环境质量差

由于宿舍面积小、人数多,使得宿舍中的环境质量较差,居室中的空气细菌浓度大超标;配套设施少,以致物品杂乱堆放,衣物随处晾晒;储物和收纳空间过于固定,存在着许多死角并未有效利用,导致公寓空间环境缺少秩序。杂乱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学生进行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三)缺乏人性化设计

在以往的学生宿舍设计中,极少考虑私密空间的营造,对公共交流空间也缺乏人性化。传统的大学生公寓在收纳设计这一点上存在着很多不足,公寓内部家具的布置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

二高校大学生宿舍创新性设计的发展方向

正是由于当下国内高校大学生宿舍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也为该课题创新性概念的提出找到了切入点。因此科学合理的空间划分、创造更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舒适的空间尺度及合理功能分区成为了我们如何解决好高校宿舍设计的核心问题,下面从空间的利用方法、室内氛围的渲染及空间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宿舍创新性设计的可能。

(一)内部空间的处理方法

1.“生长空间”设计

一般来说一个高校大学生从第一天入校到大学毕业离开学校需要在一个宿舍空间里生活四个春秋。从第一天入住时带的物品和一年后或两年后所增加的物品数量和类型截然不同,就如同植树一般,每个苗木的坑位的位置都是计算好的,每棵幼苗之间的距离要适合它们长久生长,为它们以后枝叶和根系的生长预留生长空间,这个理念也应该应用于人们的居住环境设计中,同时也适用于高校学生公寓设计中,为高校公寓收纳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因此对于大学生收纳设计不再仅仅限于如何增加或如何在更小的空间有更多的收纳的问题上,而要考虑随着时间的变化,根据时间的推移和使用者对空间的不同时间段的需求,从而使设计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公寓的模块化设计

空间的可变性,又可以称之为空间的模块化设计。这一部分主要体现在宿舍内部的家具以及陈设品的模块化设计。传统的宿舍家具形式单一,呆板陈旧,不便移动,导致了室内格局的简单和僵化。模块化的理念是源于将公寓式家具以合乎人体工程学的模数设计出来,各个家具单体可以组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供一人使用,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将家具单元重新拆分再进行自由组合,可以达到灵活分割空间,强化功能分区,简洁整体的同时又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潜在的增强了空间的趣味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模块化设计理念的出现既能满足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又能满足人性化时间及空间上的不断变化。

3. 收纳空间设计

高校学生公寓由于空间面积小,人均面积少,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必须满足使用者日常生活的多种功能,所以导致每个功能空间的集约化,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收纳空间,收纳空间是一个实实在在承载物品的空间,我们只能不断地探索收纳空间设计的可能性,最后达到空间的充分利用,合理利用,科学利用。

在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收纳空间的同时,还应主动去考虑它与整体空间的关系,太多的空间序列也会使公寓的整体氛围杂乱不堪,因此在做这方面设计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完成后整体的视觉感受,尽量的将收纳空间隐形处理,充分利用室内现有的空间结构,局部高差,头顶空间,以及一些不常触及的空间死角,按照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类,然后理性的安排布局,进而将其隐藏在家具和室内构造之中,达到空间整体,色彩统一,简洁有致的装饰效果,使整体氛围更加的明亮舒适。

三 总结

现阶段国内的高等教育逐步实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当前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将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走进大学校园,在这里经历青春,感悟成长。因此良好的公寓环境不仅是大学生在校的避风港,还是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随着时展,传统的大学生公寓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带有创新性思维的大学生公寓越来越多的涌现在大学校园中。在此,通过本选题的调研、分析与实践,对于如何增强大学生公寓的创新性设计做如下总结:

1.丰富空间格局:改变传统大学生公寓僵化的布局,灵活处理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强调空间的可变性,重视私密空间与共享空间的分隔,创造出整体且富于变化的空间格局。

2.灵巧而高效的收纳设计:创新性大学生公寓的收纳设计应更加灵活而高效,灵活性在于它具有更多的组合形式,高效性在于按照物品不同的使用频率,合理的进行收纳,便于物品存放从而提高使用效率。

3.注重材质的温馨美感和环保性:由于公寓是大学生生活的平台和载体,它对大学生的生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公寓内部的色彩,材质,灯光,陈设等都应散发出一种温馨的美感,给予学生舒适和安全感。

创新性大学生公寓设计在当下中国建设性事业蓬勃发展的潮流下,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它决定了大学生生活的空间层次,心理感受和交往需求,影响着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因此良好的公寓环境有助于使他们更好的完成学业,实现人生理想。

四 参考文献

[1] 王斌.当代高校学生公寓设计与研究. [D] 南京:东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7.

[2] 谢小萍.高校学生宿舍优化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建筑学院,2004.

[3] 魏薇.高校学生宿舍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3.

[4] 杨昌鸣 朱秩蕾 高校学生宿舍内部空间设计探讨. [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