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竞市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竞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市场经济;燃煤火电厂;发电成本;分析
为了能够使电力体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改革,“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已经成为当前电力体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其进行改革,发电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使自主经营的,虽然这种改革对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这种体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作人员对其的经营管理压力,为了能够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更好的管理,在此我将对其进行简单的阐述。
1电力企业对燃煤火电厂的发电成本进行估算的时候使用的方法
1.1使用总投资费用的折旧成本对发电成本进行计算
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燃煤火电厂的发电成本进行计算的时候,使用最多的就是总投资费用的折旧成本,使用此种方法对发电成本进行计算的时候要想降低发电成本中的折旧成本,工作人员就应该减少电站的动态比投资费用以及线损率,并且还应该适当的延长发电设备的年利用时数以及折旧年限。由于使用这种方法计算发电成本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电站设备折旧后的残值,因此计算的结果往往比获得的实际折旧成本要高,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
1.2使用燃料成本对火电厂的发电成本进行计算
工作人员对发电成本进行计算的时候如果使用燃料成本的方式,就应该通过降低燃料价格的方式来降低发电成本,对燃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那些价格比较低廉,品质比较适中的煤炭,并且还应该对入场的煤进行严格的把关。另外,对入场煤进行检验的时候应该使用科学先进的检测手段,适当的提高机组工作的效率,同时定期对机组进行优化,从而使机组的供电煤耗得到有效的降低。
1.3使用财务成本对燃料的发电成本进行计算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财务成本主要就是指电厂在运营的过程中长期借款以及流动负债的利息支出费用,不同的电厂筹建资金的方式不同,产生的财务成本也有一定的不同之处,但是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机组的利用小时数会对财务成本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为了合理控制财务成本,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该保证机组的利用小时数合理化。
2降低燃煤火电厂发电成本的措施
火电厂发电成本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分别为折旧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燃料成本以及财务成本,对火电厂发电成本进行控制实际上就是对这些组成部分进行控制,为了能够使火电厂的成本得到降低,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2.1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安全是电力系统最基础的一部分,要想有效的对发电成本进行控制,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该加强机制运行的可靠性,并且适当的提高机组的利用小时,进而使发电的折旧成本能够得到很大的降低,同时还应该使机组非计划的启停次数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对其进行控制减小水耗以及燃料的消耗,从而降低发电成本。
2.2对电力系统的燃料进行控制
对发电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燃料,所以说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要加强对入场煤的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应的要求。另外,为了便于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使成本的可变因素得到减少,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燃料进行购置的时候应该把热值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2.3提高燃料经营管理的能力
从上面的文章中我们能够知道,燃料对发电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要充分的认识到燃料经营管理的复杂性。之所以这样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燃料的品质会对燃料的价格以及机组运行的效率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机组运行的安全指标,只有选购的燃煤符合相应的经济性分析的要求,才能够使机组更好的运行,也能够使发电成本得到更好的控制。
3结语
电力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控制发电成本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影响发电成本因素的分析,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能够有针对性的使发电成本得到降低,进而使发电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对于发电成本进行充分的控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电力的需求,从而使电力系统更好的为人们提供帮助,也能够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赢得更多的利润。
作者:刘亚峰 李俊果 单位:国电豫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叶发明.市场经济下的燃煤火电厂的发电成本分析[J].广东电力,2013(05):17-18.
[2]冯文胜.燃煤火电厂的发电成本分析[J].中国电力,2012(08):43-44.
[3]焦树建.关于电厂发电成本计算方法的探讨[J].燃气轮机技术,2014(3):7—10.
[4]王丰富.元宝山发电厂燃料成本管理策略研究[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7):271-277.
[5]李青.火力发电厂节能和指标管理技术[J].中国电力,2013(02):88-89.
[6]赵红卫.电厂燃煤采购和妹纸配比优化方案的选择[J].中国煤炭,2015(12):49-50.
电竞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接地形式 存在问题;分析;措施建议
0 引言
石油钻井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行业,存在野外作业、点多、面广、搬迁移动频繁、电器设备多、工艺复杂等特点。伴随着设备的更新改造,自动化程度也逐步提高,井场电器设备越来越多,由于石油钻井作业的特殊性,石油钻井井场电器设备保护接地可靠性、安全性显得更加突出。由于钻机类型多种多样,电器设备配置也不尽相同,尽管现在需要保护接地的电器设备在施工中也进行了接地,国家、行业也制订了相关标准,但由于管理方面和资金投入方面的原因,造成保护接地方式散而乱,许多接地方式可靠性差、标准低,电器设备长期安全可靠的运行和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目前石油钻井井场电器设备的保护接地形式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以提高石油钻井井场电器设备保护接地可靠性和标准化水平。
1 石油钻井井场电器设备保护接地形式
目前,石油钻井井场用电区域主要包括生活区和动力区域,生活区域的用电电器主要是生活和照明用电,动力区域的用电电器及设备主要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和钻井井架照明电器用电。电器及设备保护接地主要采用独立接地的TT系统进行保护。
现场的TT接地系统,电源侧中性点在总配电室进行系统接地,所有电器设备外壳单独接地,活动板房及所有的金属构架均单独接地,为此井队搬家后,需要安装近200根接地极和接地线,如图1所示。
2 TT接地系统优缺点分析
(1)TT接地系统优点。井场施工用电设备大部分露天工作,工作条件环境恶劣,其中大负荷动力设备较多。在线路老化、振动,环境潮湿等各种原因下容易发生漏电情况。目前,钻井井场低压系统保护接地通常采用TT系统,即系统中性点有一点直接接地,电器装置的外壳分别进行保护接地,其他装置设备再次进行保护接地,当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通过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两个接地电阻,根据串联分压原理,故障设备对地电压仅为相电压的一部分,降低了触电危险,在设备外壳漏电后通过保护接地地线使之与接地点处的大地电位接近,如果人站在此处触及用电设备外壳,由于接地点距人的落脚点距离很近电阻较小,外壳与接地点之间有接地线连接,所以分担的电压很小不致形成危害生命的电压。
同时TT系统内,当某一电器装置发生接地故障时,其故障电压不会像TN系统那样沿PE线在电器装置间传导,不会发生一装置的故障在另一装置内引发电击事故,这是TT系统优于TN系统处。
(2)TT接地系统缺点:TT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当某设备发生绝缘击穿漏电时,接地故障电流因保护接地电阻和系统接地电阻的限制,故障电流值不大,不足以使保护开关及时断开,切除故障设备,从而使接地故障长时间存在。在复杂的井场环境中,工作人员有可能触及带电设备外壳或金属构架,发生电击事故。
另外,TT系统内承受的过电压较TN系统大,当过电压串入系统中时,设备外壳与大地为零电位,电器设备的线路和外壳之间将承受此过电压,绝缘击穿的危险较大。
(3)从目前井队的施工环境来看,采用一对一接地法,所有用电设备加之配电防爆控制箱,整个井场大约要用近二百根地线,使用大量的接地极和导线,按要求每根接地极打入地面以下2.5米深,接地安装工作难度很大,时间长,对于浅井井队影响搬家施工进度,雷雨天气易发生绝缘击穿事故,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在实际生产中很多职工对如何接地存在误区,甚至有人认为只有做到每个用电设备都有单独的接地极才是标准的,至于在什么地方入地并不重视。另外按照国家标准《GB14050-2008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的规定TT 系统要和漏电保护器配合才能达到有效地保护水平,而为了保障钻井设备的供电可靠性,不能在动力回路安装漏电保护器,因此在防止电击的措施方面存在一定缺失。
(4)接地电阻值难以保证且影响到安全防爆。接地电阻与接地环境土壤电阻率有直接的关系,土壤电阻率受其所含的水分,酸碱度影响较大,从目前井队普遍使用的铁质接地极来看,在钻井井场电阻率难以达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的标准。接地电阻阻值需要土壤酸碱度大、潮湿环境下保证,但这种环境下铁质接地极很快锈蚀,难以获得良好接地保护。此外接地极数量过多,给日常维护带来不便,易引起地线接线柱与下引线的接触不良,在设备发生漏电向大地泄电过程中产生电火花,影响到井场的安全防爆。
3 措施建议
(1)通过对石油钻井井场保护接地的形式分析,结合石油钻井施工环境特点,建议使用TN-S系统。(图2)
接线特点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外壳、电缆桥架、所有的金属构架与专用保护零线PE线相接,保护PE线与工作零线N分开设置。
由于TN-S系统中性线与保护PE线除在电源中性点处共同接地外,其他部分均为单独设置,因此PE线在任何时刻均不带电,与PE线相连的所有的设备外壳及构架均不带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TN-S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它的优点是当电器设备或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大,可使电源开关的电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故障电源。PE线单独敷设,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此外,由于N线与PE线分开,N线断线也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用。该系统多用于对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所。
(2)逐步改进井场接地保护型式,没有MCC房的井场增设MCC房,井场电器控制系统集中到MCC房,所有区域照明、动力、控制、通讯接口全部由MCC房出线柜用防爆接插件引出,MCC房内设母联柜,主发电机、辅发电机、网电切换装置实现互锁(图3)。
(3)建立和规范井场接地网及等电位联结(图4)。具体实施方法是在井场分别装设两组三腿接地极,接地电阻≤4Ω,并通过接地干线联接成接地网,电源处引出的保护PE线直接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所有现场金属构架全部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同时实现等电位联结,各台直接安装在金属构架上的电器设备不再单独连接接地线(根据GB50169-2006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此法的优点:一是实现了可靠地接地保护,各电器设备和金属构架、电缆桥架与接地干线直接连接,当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通过接地干线形成零相短路,促使前端保护开关立即跳闸,切除故障设备,具有优良的保护性能;二是简化了井队搬家后的接地极安装工作量,接地极由进200根减少为6根,在保证接地电阻合格的情况下,工作量大大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通过接地干线将井场上的电器设备和金属构架全部实现等电位联接,当发生雷击和电器故障时,工作人员站在平台上工作,处于等电位环境,有效减轻触电危害程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4 结论
钻井井场配电系统现在主要采用的是TT接地系统,多点接地对现场的土壤电阻率、安装空间等客观条件要求较高,接地电阻值难以满足标准要求,施工安装难度较大,保护性能不够完善,安装不标准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大量的接地极给日常管理和维护带来困难,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通过采用TN-S系统接地型式,规范钻井井场接地安装方式,实现井场接地系统的标准化,能够更好的满足钻井井场防电击、防雷、防爆的要求,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在油田钻井井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电竞市场分析范文3
老百姓平时所知道数字电视由彩电生产企业热炒产品概念数字电视包含电视节目采集、制作信号传输、接收等整个链路数字化而仅信号传输角度又可分为三种: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数字移动电视其实就地面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无线广播电视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支持在移动状态下接收
二、市场营销环境概念
市场营销环境企业营销职能外部不可控制因素和力量因素和力量与企业营销活动企业生存和发展外部条件它内容和自身各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
三、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由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所组成环境因素对移动电视市场营销活动主要以间接而作用于企业营销
1、媒介自身趋利性其地寻求新经营增长点
在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一可以看到新兴数字技术广电经营升级、发展另一也呈现出广电经营寻求新利润增长点、新经营口战略姿态当前广电经营正逐渐转型由恢复自主经营意识个体向自身发展逻辑和自身发展能动性产业过渡
2、人口因素与移动电视市场营销关系密切
人市场主体人口容量决定了市场规模数字移动电视特殊受众群体主要包括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和车站户外流动人口们大多无事可做空闲状态传统电视在某地方“静止”人群而白天出行在外人群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群体流动性大而且随时段呈现规律性为移动电视市场营销了更多机会
3、有线网络资源数字电视发展
数字化一场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数字技术只充当了广电业产业结构、经营效益技术基础和手段但它自身优势对营销支持
四、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及优劣势分析
企业微观环境包括企业本身、顾客、竞争者和社会公众前面提到数字移动电视从传统“盲区”中挖出庞大受众群体它特殊受众群体——移动人群这就移动电视广告营销潜力蕴涵所在
1、受众群体流动性大
以车内受众为例乘客们乘车去往不同目地在车内停留时问各不相同因城市规模差异而不同
2、受众随时段呈现出规律性
不段内乘客人员结构呈现性比如说早晨6:30到7:00乘客以10几岁学生为主;7:00到8:30乘客班一族为主收入非常近似;16:30到18:30又以20到40岁上班族为主不间段观众结构可控稳定客户可以不段不同群体性广告投放
3、对受众垄断和伴随性传播
移动电视行动路线长而且固定它流动也电视广告能在特定路线上反复从而了广告受众和接触频牢决定了移动电视广告优越性能使信息更精确、更击中受众但另一数字移动电视传播环境中干扰因素比在家里更多观众心态也更浮躁不安程度上会注意力关注屏幕频次高但单次连续观看短.
电竞市场分析范文4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市场;经济风险;市场力风险
1引言
我国已经实现厂网分开,下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发电侧电力市场,以实现发电商竞价上网的改革目标。然而,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和教训[1],在发电市场建设和运营的初期,一些发电商往往会行使它们所拥有的市场力来操纵市场[2]。其结果是:电力市场整体经济效率降低,用户经济利益受损,甚至会危及电网安全运营。因此度量和防范(减轻)市场力是电力市场(结构、模式、规则)设计中的重要一环。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各个发电商的装机容量所占份额),度量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只采用HHI是不合适的[3]。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于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如何度量和防范的问题,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的实践经验。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研讨。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1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的界定
市场力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经济学理论对市场力作了具体严格的界定。经济学对市场力的一般定义是:行业组织的集中程度。市场力表示改变市场价格使之偏离市场充分竞争情况下所具有的价格水平的能力。这个市场力的定义很简明,已经使用了一百多年了。但是通常电力市场的管制机构对电力市场的市场力有它们自己的定义。美国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在“StateoftheMarkets2000”报告中对市场力给出了如下的定义:
“市场力是指,市场中某些成员为了阻碍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或者为了使竞争对手的成本增加,而有意限制自己的发电出力和服务,以便形成并维持市场高价格的能力。这些市场成员在抬高市场价格后,并不使得自身的成本或价值增加。”
但到了2001年底,FERC已放弃了这个市场力定义,正在重新研究和定义电力市场的市场力。笔者认为,对于电力市场而言,研究其市场力应涉及三方面的问题:①市场力的行使;②市场力对市场成交的价格及其交易量的影响;③市场力对所有的市场成员的影响。根据国际经验,对于电力市场而言,其市场力的行使可以有多种形式(有多种表现)。为使得所研究的问题简明,经济学对市场力问题的研究只考虑对市场价格和利润的影响。而美国FERC对市场力的研究和定义只是侧重于行使市场力本身,忽略了市场力的具体行使形式,例如,发电商所采用的抬高它们发电报价的形式。由于FERC对市场力的定义忽略了“获利性问题”,因而结果就是:任何时候无论是否需要它们,基荷发电商(机组)都存在着市场力。即使它们行使市场力会损失自己的利润,它们也将行使市场力。这个结果显然是不合理的。美国FERC这样研究和定义市场力,就忽略了竞争性价格因素的作用。如上所述,FERC在“StateoftheMarkets2000”报告对市场力的定义中指出,“任何时候,一个发电商行使市场力,它都要想方设法回收成本相应增加的部分”。上述对市场力的定义中还指出,“可维持市场高价格”,这意味着将峰荷发电商排除在可能行使市场力的市场成员之外了。这也不符合通常发电商操纵市场的实际情况。
FERC和2002年1月修改后颁布的那个市场力定义都提到“抬高竞争对手的成本”。美国FTC在市场力的定义中提到“维持或者产生一个垄断”。关于市场力问题,FTC认为:
“尽管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并不违法(illegal),但是根据美国现行的反垄断法,如果某些处于垄断地位的发电商是通过排斥竞争者进入市场,或者明显损害(削弱)了竞争者的竞争力,的策略(手法)来维持或者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的,那么是违法的”。
换句话说,根据美国现行的反垄断法,抬高竞争对手的成本是非法的,但是行使市场垄断力是合法的。美国的FTC和DOJ对市场力的定义和经济学对市场力的定义基本相同。但是,美国FERC却将抬高竞争对手的成本(使得竞争性供电曲线上移)和市场垄断力(使得市场偏离竞争性供电曲线)这两个因素相结合,来定义市场力。我们认为,这违反了经济学和反垄断理论的本质特征。这样的市场力定义容易造成歧义和混乱。正如美国电力市场理论研究专家PaulJoskow所指出,FERC实际上没有定义市场力。Joskow向美国参议院分析阐述了FERC对市场力的定义存在的问题:“FERC对市场力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没有给出一套用于度量市场力是否存在以及市场力严重程度的经验指标;并且没有能够指出,当存在多大的市场力就不能够保证电力市场的批发价格是公正合理的”。
笔者认为,市场力的行使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抬高其电价使之高出其边际成本;二是限制其发电出力[1]。具有市场力的发电商可通过这两种方式来获得超额利润。当在市场上行使这两种方式的任何一种获得成功后,其结果都是市场价格提高,行使市场力的发电商的利润提高,发电出力(产量)降低。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1)电力市场中市场力的定义
市场力是某些发电商通过改变市场价格水平使之偏离竞争价格水平而获利的能力。根据经济学理论,这种能力,即使它是暂时的,或者微不足道的,仍应视为市场力。市场中的许多成员,尤其是电力市场中的成员,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市场力,但是只要不严重,就不会对市场价格(经济效率、公平竞争)产生大的影响。
(2)电力市场投标中的垄断问题
在国际上的许多电力市场中通常都是以最后一个中标价作为市场的成交价。在一些情形下[3],这个投(中)标规则能够使得市场成交价格低于竞争性价格水平。此时,某些投标的发电商可能会设法提高市场价格使之接近于竞争性价格水平,以此来获利。有时候会误认为这是发电商在行使市场力,其实不然。
(3)电力市场需求侧的市场力问题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及其国际经验,现阶段我国拟采用单一购买者这种市场模式(同时可以伴随着大用户直接购电这种特定的双边交易的模式,但以单一购买者模式为主)。对于采用单一购买者模式的电力市场,存在着买方独家垄断特征的市场力(Monopsonypower)[3]。单一买方通过行使这种市场力来降低市场(购电)价格,以降低其总的购电成本[4]。单一买方(在我国,近期是由电网调度及市场运营管理机构来担任这个角色)行使这个市场力的方式有可能是对用电价值高于市场价格的用户的用电需求进行中断。这种买方市场力(Monopsonypower)的存在有利于抑制发电商(卖方)的市场力(Monopolypower),但是也存在买方滥用这种市场力的问题。
2.2市场力的行使问题
在发电侧市场中,由于某些发电商存在着市场垄断力[5],这将导致竞争(是指没有市场力下的竞争)形成的发(供)电量大于市场价格(是指市场力作用下的市场价格)下的需求量(供大于求,要减少供应量)。为了确定市场价格升高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必须检查市场力的性质。如果一个电力市场没有一定的备用容量(一定的增减发电容量的能力),那么这个市场就不能对付突然的尖峰负荷,或者突然的发电机组事故。这种电力市场就要重新研究和设计[6]。
只有实时(Real-Time,RT)市场才有要研究和解决的市场力行使问题。应该同时在边际内以及边际上的发电商中间寻找和确定市场力。在研究考察市场价格提高(变化)的同时,要研究考察发电商有意限制其发电出力的情况和程度。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1)市场力与长期合约市场的关系
如果合约市场的价格太高,那么用户就会等到下一个合约市场再签约,或者到RT市场中去购买。但是,不论RT市场的价格如何,用户都不可能再等了。因此,在合约市场上,发电商不能行使市场力。合约市场也包括日前(DA)市场。但是,发电商在RT市场上行使市场力的情况将通过套利的机制对合约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2)对市场力的长期性反应(影响)
存在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的威胁,可以限制市场中原有的发电商行使市场力[7],因为这些发电商会担心行使市场力导致的高电价会吸引很多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发电商也可能担心行使市场力会遭到管制机构的制裁,而不敢明目张胆地行使市场力。
(3)边际上的和边际内的市场力问题
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决定市场价格的那个发电商,即最后一个中标的那个发电商,并没有行使市场力。通常能够行使市场力的那个发电商是边际内的发电商[8]。但是,如果这个发电商自身不能脱离市场来定价,那么行使市场力的这个发电商可能会是边际上的发电商。
(4)市场力的两种影响(作用)
发电商行使市场力的第一个影响是提高了电力市场的电价,使得用户受到损失,而所有的发电商(不论它是否拥有和行使了市场力)都得到额外的利益。发电商行使市场力的第二个影响是造成市场的经济效率降低。市场的电价提高了,就使得用户减少它们的用电需求(用户此时的用电需求要低于它们在边际发电成本价格下的用电需求)。但是由于用户对电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的反应是不太敏感的,因此市场力导致的电价提高对用电需求的影响较小。
(5)长期性市场力和短期性市场力问题研究
发电商通过有意限制自己的发电出力的方式来提高电力市场的价格。电力市场的价格提高后,就吸引投资者新增装机容量投资。市场有了新增装机容量,市场价格就会下降。这样做的结果是,过量的装机容量成本的回收要由用户承担。为新的发电商竞争者进入市场制造障碍会导致一个较低水平的机组容量的市场均衡和较高的利润水平。这个利润补偿了制造市场进入障碍的成本。因此,电力市场设计的关键问题包括:①消除新的竞争者进入电力市场的障碍。这就要求市场准入规则的公平和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②通过管制来防范发电商有意限制其发电出力以抬高市场价格的行为。
(6)竞争性市场中的补贴问题
多个国家的实践证明[9],在电力市场中由于仍然存在各种非竞争性补贴,明显地增加了售电成本[10]。如果发电商限制其发电出力的数量小于通常由气候因素导致的电力负荷波动量,并且这个数量仍然足以使得相当大的经济利益从用户转移给发电商[6],那么这个市场的利润函数就需要重新研究与设计。
2.3市场力的模拟分析
通过对市场力进行模拟分析可以掌握控制市场力行使的因素。但是模拟模型不能够准确地预测市场力。除了完全垄断的市场情形,其它市场情形下的市场力不是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因为市场力涉及到若干个市场成员的策略行为,即寡头市场的行为。市场成员可应用对策论来研究确定自己的市场行为和如何行使市场力,并且在寡头市场形态下的市场行为和市场力要遵循一个复杂的市场规则。市场力的模拟分析模型必须进行一定的简化和假设,只能反映出市场力的主要特征。
电力需求的弹性是目前电力市场的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其市场力的因素。各个市场成员的规模(例如装机容量)的分布情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9,11]。但是,很难计算电力市场中的这个影响因素,因为它取决于进行交易的障碍,而交易的障碍是很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而且通常发生戏剧性变化。所采用的竞争方式也是一个关键性影响因素。经济学家通常可以基于价格或者交易量来模拟分析市场竞争过程,但是,对于电力市场,发电商是通过提交同时包含价格和交易量的报价曲线来竞价上网。关于采用这种报价曲线竞价上网的理论还没有完全形成。
一个垄断型市场的市场力要受到需求弹性的限制。一个寡头型市场的市场力也要受到竞争者的数目和每个竞争者的相对规模的影响。一个发电商的市场份额等于市场的总交易量除以这个发电商的发电量。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称作Herfindahl-Hirschman指标(简称为HHI)。HHI是Cournot模型中用于确定市场力的三个因素之一[2]。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1)市场垄断性和Lerner指标分析
市场垄断者会通过提高电价来获得最大利润。如果有更多的用户能够削减自己的需求作为对高电价的反应,也就是用户有较大的用电需求弹性,那么市场垄断者能够提价的幅度就较小。Lerner指标(用表示)用于度量超出边际成本的那部分价格,即价格补贴部分[12]。在垄断市场形态下,Lx=1/e,e表示用户的电力需求弹性[11]。
(2)Cournot模型分析
根据寡头市场Cournot模型预测分析可知[12],一个发电商的价格补贴部分不仅取决于电力需求弹性,而且也取决于这个发电商的市场份额。当这个发电商的市场份额越大,它拥有的市场力就越大,它的价格补贴部分也就越大。
(3)单边的市场行为和HHI
如上所述,HHI表示各个发电商市场份额的平方之和。HHI的取值范围是[0,1],但在法律文献上,HHI的值为从0~1之间的某一值再乘以10000,其原因是要采用百分比的平方,而不是采用小数点的平方来计算HHI。单边的市场行为不会产生市场勾结行为。可以采用Cournot模型分析这种市场行为。当用需求弹性去除HHI后,可用于预测Cournot市场上的发电商价格补贴的相对平均值,因此HHI与单边市场行为有相关性。
2.4市场力防范对策的研究与设计
可以通过实施公平、有效和充分的市场竞争,或者通过市场监管和一些合适的行政手段来抑制市场力。最好是通过市场竞争来抑制市场力,但是竞争水平不可能自发达到一个满意的水平,即使得竞争充分和有效所需的水平。根据笔者的理论研究结果[13]和已有的国际经验,影响电力市场竞争有四个关键性因素:需求弹性、发电商集中的程度、长期合约所占的比重和采用发电报价曲线投标所占的比重。
这四个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所实施的管制政策和(或者)所设计的市场模式的影响。从美国加州过去几年电力市场运营的实践可知[1],除了电力市场中系统操作员对运行备用容量的需求弹性之外(这个需求弹性是直接传递的),其它的影响因素几乎没有一个会突出地起作用。笔者认为,当时加州电力市场中市场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缺少弹性,所以当时加州所采用的许多市场力防范对策并不很奏效。但是如果加州当时的政策制定者能够理解需求弹性的重要性,并且知道如何才能使得RT市场的定价风险最小化,那么就可以对加州的一些大用户增加其需求弹性。遗憾的是,它们当时没有能够做到。
对我国许多地区而言,由于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要在短时间内降低电力市场中发电商的集中度是相当困难的,在这次对发电资产重组以形成目前的五大发电集团公司时,就未能降低各个发电侧市场的发电商的明显的集中度。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在我国当今用户电力需求弹性还很小的时候,研究和制定发电资产重组政策和方案时要尽可能防止增加发电商的集中度。除了产权转移时需要签订产权转移合同,其它的有关如何增加长期合同比重问题还缺少理论依据。采用发电报价曲线方式投标的原因是电力需求水平具有不确定性。对全天各个时段进行发电投标,又增加了发电的不确定性。实施这种逐日发电报价的方式,在低谷负荷时段发电投标的弹性较大,而在高峰负荷时段其发电投标的弹性较小。因此在负荷的低谷时段市场力基本不存在。需要通过研究确定一个合适的政策来利用这个规律。
防范市场力的一个有效的策略是[13],在设计市场时就尽可能规避形成市场力的条件,而不是等到市场运营之后再去采取种种措施治理市场力。增加电力需求的弹性对抑制市场力的作用最大。增加长期合约的比重也能抑制市场力。采用发电报价曲线投标的方式也有利于抑制市场力,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得重新投标过程减缓,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发电成本变化的速度,而不是发电商改变市场力策略的速度。必须对在电力市场中如何鼓励发电侧实施发电报价投标和签订长期合同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单单分析阐述一些相关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1)电力需求弹性
在研究设计电力市场时,为使得市场能够达到充分、有效的竞争,抑制市场力的形成和作用,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结构问题,而不是市场构架和模式问题。在研究设计电力市场的结构时,要设法增加电力需求弹性。方法之一是,通过研究,确定各种措施以使得系统操作员对运行备用容量的需求有弹性。但根据国际上的经验,这些措施对增加电力需求的弹性所具有的作用不是很大。另一个方法是,对于大用户,用RT市场的真实价格替代我国大多数地区目前实施的这种完全没有价格弹性的峰谷分时电价。但是对于我国,目前技术问题尚无法解决。
(2)提高电力市场经济效率的措施
通过对国外一些典型的电力市场运营情况的分析总结可知,除了在峰荷时段,电力市场的实际运营情况要比采用Cournot模型预测的情况好得多。通过对国外电力市场的实证分析可知,为缓解市场力,增加市场的效率,在研究设计电力市场的结构时,可以采取两项措施,一是要加强发电商的长期合约,二是要将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采用发电报价曲线竞标的形式相结合。
(3)采用发电长期合约以抑制市场力
对于电力市场而言,对发电商最有效的一种发电合约形式是长期发电合约。管制机构要求电力公司必须承担一些供电义务(包括对本地用户义务供电,以及某些形式的长期供电合同),这将有效地减少发电商的市场份额。而中期发电合约只是在发电商不相信长期合约价格会等于近期现货价格的平均水平时才会发挥作用[6]。
(4)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以发电报价曲线形式进行投标
由于电力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使得发电商要以一个具有弹性的报价曲线来进行发电投标。这样就会增加了那些剩余需求(被其他的发电商看作是剩余的需求)的弹性,而减少市场力[14]。
2.5市场力的预测分析
根据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当HHI的值低于1000时,这个市场就基本上不存在市场力问题。但笔者认为,电力市场却并非如此。HHI只考虑了五个关键的经济影响因素中的一个,即发电商的集中度。而实际上电力市场的市场力是由五个关键因素共同决定的。除了发电商的集中度之外,还有需求弹性、竞争方式、合约交易以及市场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这四个影响因素。每个因素都对市场力有同等程度的影响。
电力市场中发电商可能作出的大多数的市场行为都不能采用HHI描述。Cournot模型虽然能够描述较多的市场行为,但还是不能把握其主要目标。经常可以看到应用Lerner指标研究市场力的结果。其结果是:市场力是当边际成本下降时价格的上涨部分。笔者认为,将对市场力绝对值的估计和对市场力相对值的预测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准确地揭示市场力问题[10]。具体内容包括,研究探讨发电资产兼并、输电网技术改造和输电价格对市场力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1)HHI没有考虑的四个影响因素分析
HHI是根据各个发电商的市场份额来计算确定的。它没有考虑电力需求缺少弹性这个因素。根据国际经验[10],由于电力需求缺少弹性,使得电力市场的市场力至少要比大多数的其他市场的市场力高10倍以上。HHI只能预测Lerner指标,而Lerner指标与市场力的联系并不紧密。HHI也没有考虑市场竞争的方式、市场合约形式的交易量所占比例以及市场受地理位置影响的程度。
(2)Lerner指标及其存在的问题
尽管根据市场力的定义可知,应该通过比较市场实际价格和理想的竞争水平下的价格的差异,来确定市场力,但是Lerner指标却是在一个非竞争性市场上将其市场价格与其边际成本相比较。Lerner指标把降低边际成本的作用和提高电价的作用混在了一起。而在电力市场中,根据边际成本的下降值就基本上可以度量出市场力的大小,然而,降低边际成本并没有害处。
(3)市场力的预测
根据国际上的一些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5],目前用于分析确定市场力的最好的方法是Cournot模型。普遍认为,它要比HHI好得多。但是笔者认为,电力市场中的竞争规律并不符合Cournot模型,并且电力需求的弹性如何基本上是不得而知。因此采用Cournot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是不准确的[15]。关于相对市场力的预测问题,例如,发电侧资产兼并前后的市场力比较问题,由于发电资产的兼并不会使得两个最难确定的因素,即竞争方式和需求弹性,发生变化,因此,市场力的预测会相对较容易些。
2.6市场力的监督
揭示出市场力通常就能发现市场的缺陷。在确定了市场存在的缺陷后,可能需要对市场成员施加一些暂时的约束。但是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一个永恒的目标。如果发现市场规则有缺陷,那么可以尽快修正。但是,如果是市场的结构有缺陷,那么要修正它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此时就需要市场监管者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去调控这个市场。
开展市场监督工作要注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8],要能够准确领会市场力的真实含义。如果实际市场价格高于理想竞争价格水平,那么可以断言市场上会存在这样一些发电商,它们不是价格的接受者[16]。此时就会出现一个价格接受者利润最大化情形下的供电量和实际供电量之间的差值。这个差值被称作“被限制的发电出力值”。这个差值可作为市场力存在的例证。但是,我们认为,当市场价格高,并不能说明市场就存在市场力[7]。当市场价格高于左侧边际成本(lefthandmarginalcost)时,也不能说明就存在市场力。当发现RT市场的价格高于右侧边际成本(righthandmarginalcost)时,说明市场中存在短期的发电商限制其发电出力的情况。在RT市场上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存在着市场力,但是非正常的机会成本(例如,水电商表现出来的)的情形除外。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1)目前国际上对电力市场的市场力定义存在的问题
美国FERC目前对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的定义是不准确的。按照这个定义,要求价格有显著的提高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才认为存在市场力。因此,按照这个定义,无法准确地、定量地确定出市场力的大小,也就无法实现由其自己提出的消除所有的市场力的目标。
(2)市场力的监管问题
由于电力市场存在着两个结构性问题:①电能不能大量地存储;②实时的电力需求没有弹性。因此需要对电力市场实施监管。电力市场中存在市场力是没有好处的,而市场力则是可度量的。根据国际经验,在正在获利的情形下出售电力时,可以监测出是否存在市场力(此时市场价格视为固定值)。在RT市场上存在机会成本不会带来太大的麻烦,它与平均利润是不相关的。
参考文献
[1]曾鸣.电力工业商业化运营及电力市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林济铿,倪以信,吴复立(LinJiken,NiYixun,F.F.Wu).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评述(Asurveyofmarketpowerinrelationwithelectricitymarketstructure)[J].电网技术(PowerSystemTechnology),2002,26(11):70-76.
[3]曾鸣.电力市场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4]BorensteinS,BushnellJ.AnempiricalanalysisofthepotentialformarketpowerinCalifornia''''selectricityindustry[J].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1999,47(3):285-323.
[5]SchulerRE.Thedynamicsofmarketpowerwithderegulatedelectricitygenerationsupplies[A].Proceedingsofthe31stHawai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ciences[C],KohalaCoast(USA),1998.
[6]曾鸣.电力市场交易与电价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7]YuZ.Astackelbergpriceleadershipmodelwithapplicationtoderegulatedelectricitymarkets[A].Proceedingsof2000PowerEngineeringSocietyWinterMeeting(III)[C],2000.
[8]ZimmermanRD,BernardJC,ThomasRJ,etal.Energyauctionsandmarketpower:anexperimentalexamination[A].ProceedingsoftheHawai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ciences[C],Maui(USA),1999.
[9]宋依群,侯志俭,文福拴,等(SongYiqun,HouZhijian,WenFushuanetal).电力市场三种寡头竞争模型的市场力分析比较(Comparisonofmarketpowerinthreeoligopolymodelsofelectricitymarket)[J].电网技术(PowerSystemTechnology),2003,27(8):10-15.
[10]滕飞,胡兆光(TengFei,HuZhaoguang).中国发电企业的规模经济分析(EconomicalanalysisofscaleinChineseelectricitygenerationenterprises)[J].中国电力(ElectricPower),2003,36(4):1-3.
[11]HobbsBF,HelmanU,PangJ.Equilibriummarketpowermodelingforlargescalepowersystems[A].IEEEPowerEngineeringSocietySummerMeeting[C],Vancouver(Canada),2001.
[12]WolframCD.Measuringduopolypowerinthebritishelectricityspotmarket[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9,89(4):805-826.
[13]迟正刚(ChiZhenggang).《单边开放电力市场的稳定性分析及对策(Stability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forunilateralopenelectricitymarket)[J].电力系统自动化(AutomationofElectricPowerSystems),2002,26(11):5-8.
[14]WalterS.Theanalyticalapproachtomeasuringhorizontalmarketpowerinelectricutilitymarkets:ahistoricalperspective[J].TheElectricityJournal,1998,11(6):22-33.
电竞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 市场细分 产品差异化战略 必要性 实施建议
经济型酒店(Economy / Budget Hotel)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相对于星级酒店这种传统全服务型酒店(Full Service Hotel )而言的一种新型酒店形态,目前在欧美国家已成为相当成熟的酒店业形式。经济型酒店只重视提供客房和早餐以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因而又称为“有限服务酒店”。在服务对象上,以中低端商务者、休闲旅游者、学生、社会大众等为主;在产品和服务上,以客房为灵魂,突出清洁卫生、舒适方便、简单实用的特点;在价格设置上,从100到300元/天不等,以突出“经济”的特点;在经营模式上,以连锁和特许经营为主。目前在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品牌有:如家、汉庭、锦江之星、莫泰和七天连锁等。
一、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型酒店在发展历程中,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市场原始驱动阶段。1997年,锦江之星酒店在上海建立,标志着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诞生。在市场需求尚未明确分化的情况下,此阶段中大多数经济型酒店把主要目标客户模糊定位为商务人士和休闲旅游者。第二,产品成本控制阶段。自2002年如家酒店连锁成立后,经济型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纷纷围绕价格、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进行同质化竞争。第三,品牌建设扩张阶段。该阶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绝大多数经济型酒店以连锁、特许经营的方式综合各种营销手段创建品牌,采用上市手段融资,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在经历了这三个发展阶段后,发展初期在市场原始驱动下模糊定位的消费群体已发生明显分化,商务人士、休闲旅游者、学生等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呈现显著差异;产品和成本控制上的同质化竞争日益白热化。如何把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在产品差异化战略上扩大市场份额推动着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市场细分战略的实施是重点。
二、市场细分战略的必要性:
1、产品定位模糊,发展空间紧张
现阶段,绝大多数经济型酒店把关注重点放在市场份额和数量的扩张上,在客户群体细分和产品设计上关注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开发的产品单一,将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为商务人士,对休闲自助游客、背包客等重要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关注不够,缺乏针对性产品。总体上看,当前的服务差异性也仅仅围绕产品的价格和服务质量,尚未形成针对细分市场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的一套合理、完整的产品服务体系。面对着高端商务型酒店和低端社会旅馆分化客户群体的双重挤压,市场发展空间日趋紧张,直接体现在业绩增长乏力。
以当今行业排名第一的如家连锁酒店为例。如家在产品开发设计上,只制定不同价位等级,提供标准房、商务房、大床房等产品,然而不同产品间服务差别不大,没有针对不同消费人群设计的差异化产品。尽管如家当前已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场份额位居榜首,然而从2011年一季度公布的财务数据看,公司实现净利润3250万元,与上年同期下滑70%,入住率85.1%,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创八个季度以来最低。同时,相关研究数据表明,2007年,经济型酒店单店年回报率由两年前的30%~50% 下降到20%~30%,加上成本压力日益加剧,导致利润率不断缩水。因而,可以看到,在当前市场竞争态势下,未来发展空间日益紧张。
2、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战日益白热化
在当今发展空间日益紧张的情势下,经济型酒店没有实行市场细分战略,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十分雷同,不同酒店都提供一样的客房,同样强调舒适方便、经济实用,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而面对较低的行业进入壁垒,市场拥有众多的潜在进入者,据统计,仅2007年,全国经济型酒店的数量就从727家,增长到至少1000家。这无疑使当前的同质化竞争渐趋白热化。从波特五力模型角度分析,经济型酒店面临巨大新进入者的威胁、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以及来自社会旅馆和招待所的替代品威胁,因而缺乏核心竞争力,这必然导致激烈的价格战。
价格战是指为了抢占市场,把对手彻底挤出竞争市场,通过降低自身产品价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目前,经济型酒店的行业利润率已经下降,面对通货膨胀和地价上涨导致的高成本压力,激烈的价格战必然导致两败俱伤。从长期来看,收支的不平衡、现金流的不畅都会对其未来发展造成阻碍。由此可见,使用价格战不是经济型酒店竞争的长久之计,寻求市场细分下的产品差异化战略才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如家的创始人,汉庭酒店董事长兼CEO引季琦所讲:“当年如家快捷和锦江之星旅馆的成功是定位的成功。而现阶段,经济型酒店的成功应该是产品细分的成功。”自引季琦在离开如家后,成功利用产品差异化战略创建了新的品牌---汉庭,囊括了为商务者提供的“汉庭全季”酒店、为休闲旅游者提供的“汉庭快捷”酒店以及为青年背包客提供的“汉庭客栈”。 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市场细分战略的推进使汉庭名列经济型酒店排行榜前五位。
因而,在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经济型酒店只有依靠市场细分,开发差异化新产品才能抢占新“蓝海”。
三、市场细分战略实施建议:
1、开发差异化新产品:
市场细分战略的实施首先必须明确不同目标客户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消费模式,然后依据企业自身的资源与能力选择适当的目标客户,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以求在差异化基础上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我国依据市场细分战略开发差异化产品可以从新市场及已有市场两个方面入手:⑴ 开拓新的目标市场,将更多的客户群体纳入目标客户群。长久以来,我国经济型酒店多定位于满足商务人士和休闲旅游者两大群体需求为主,忽视了其他消费群体的需求。而老年旅游者、青年学生和自驾车游客群体的规模日益壮大,开发针对性的服务产品必将抢先在新的市场中占领制高点。例如,伴随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及老年人的对晚年生活质量 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老年人多选择同龄人团体出游或家庭一起出游,因此可以开发出针对老年旅游者需求特征的旅馆。我国公路网的建设渐趋完善,根据国外发展经验,汽车旅馆这一细分市场极具发展潜力。⑵ 发展主题式经济型酒店:对于传统的商务、旅游市场,其发展已较为成熟,经济型酒店可以选择结合当地文化和地域特征对店面进行设计、装饰,赋予酒店某些特色主题与元素,让消费者在入住的同时体验到浓厚的特色文化氛围。目前,南苑e家商务连锁酒店已初步显现经济型主题酒店的雏形,其内部装饰融合了欧洲时尚元素和中国传统元素,初步体现了主题体验的概念。市场细分战略下的主体化发展模式使南苑e家这个新品牌在当前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依然保持增长势头。
2、发展多品牌战略:
如前所述,我国经济型酒店目前正处于品牌建设扩张阶段。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通过消费者对其的忠诚度为企业占领市场份额,获得竞争优势。然而,当前经济型酒店的品牌战略多停留在单一品牌上,在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异化的发展阶段,只有采用多品牌组合经营模式才能满足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利用产品差异化战略提高市场覆盖率,从而在同质化的激烈竞争中占领新的“蓝海”。
多品牌战略是指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根据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利用当前已创立的知名品牌,开发出多个品牌,以形成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战略。多品牌战略为经济型酒店未来发展带来很多优势。第一,多品牌战略支持产品多元化,在细分市场时代有利于企业赢得市场份额。企业依据市场细分得到的不同目标客户群体,针对其不同需求开发出差异化新产品,使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从而提高市场覆盖率。第二,多品牌战略有利于经济型酒店制定营销策略。通过不同的品牌向消费者传递不同风格的企业文化、特色服务,从而通过网络和口口相传等方式进行营销。
在细分市场战略发展较好的欧美市场,经济型酒店的多品牌战略已发展成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雅高集团。雅高集团开发的多品牌囊括有针对商务人士的较高端的宜必思(IBIS)品牌、针对延时居住性顾客而提供厨房设施的套房6(Studio 6)品牌、针对青年背包客的大众品牌方程式1(Formula 1)和针对休闲旅行者开发的易塔普(Etap)品牌等。然而,在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多品牌战略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汉庭在多品牌战略上的成功,一向以连锁扩张著称的锦江之星也逐步开始探索开发较高端的商务酒店“白玉兰”和针对大众客户的“百时快捷”。因此,多品牌战略成为市场细分时代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必然选择。
3、抓住城市发展新契机:
市场细分战略的实施前提是市场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多元化产品需求不断增长。这不仅要求经济型酒店企业在市场细分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开发新的差异化产品、建立企业的多品牌经营,同时也要及时把握住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诸多新契机。
以上海市为例,针对上海市场,经济型酒店产业在制定当前的市场细分战略时可以充分利用以下发展机遇:首先,“两个国际中心”的建设。随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规划的逐步实施,在不断加大的开放力度带动下,国际商务会展业、油轮旅游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对国际商务、旅游业起到巨大拉动作用;其次,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凭借上海世博会强劲的后续效应,上海力图在未来五年以迪斯尼为核心,推进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据有关机构估计,随着迪士尼落户上海,中国内地可能将有80%以上的游客被吸引到上海来,更有可能吸引到大量亚洲游客前来观光。适时打造针对商务人士的“延时居住型”品牌以及适合来自于不同国家、文化游客的“主题式酒店”品牌必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它城市如深港合作建设三大国际中心,天津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等城市发展中的有利契机,都将对经济型酒店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
结语:
在依次经历过规模急剧扩张的市场原始驱动阶段,以及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成本控制阶段之后,经济型酒店市场目前已经进入了以细化市场、推行差异化产品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能否成功地将竞争方式从过去的打价格战转移到建立一套系统的服务提供体系,提供满足更广阔客户群体自身特点的产品,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大计,值得每个参与者的深思。
电竞市场分析范文6
在已经走过大半年的2009年,液晶面板市场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才叫跌宕起伏。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液晶面板的价格屡创历史新低。2009年初,液晶面板价格触底反弹,开始了持续时间长达半年多的小幅上扬,并直接导致了上半年中小尺寸显示器产品的缺货和价格上涨。但随着时间指向九月,液晶面板价格的箭头开始调头往下,十月则延续了这种趋势并且更加明显。在2009年即将走完之时,液晶面板的价格是否会持续走低?对终端显示器产品的价格是否会带来明显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持续上涨的动力
一个产品的价格有涨,必然也会有跌,而造成这两种不同结果背后的原因往往是互相对立的。所以在分析液晶面板近期价格为什么走跌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是什么造成了今年上半年液晶面板价格的持续上扬,或许对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面板价格下跌的原因会有所帮助。
首先,全球一线液晶面板厂奇美、三星等在2008年第四季都处于亏损状态,当时部分液晶面板的价格甚至已经低于材料成本,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时液晶面板的价格必须止跌了。而面对巨额亏损,面板厂还采取了控制面板供应量的方法,包括减产和关停生产线。而且不光是面板厂减产,面板厂的上游也在减产,包括材料厂=偏光片厂等配套厂家也都没有库存来供货。一系列供应链库存的失衡所造成的供应紧张,最终体现在价格上,促使了面板价格的回暖。
再就是液晶面板需求的增加。一方面,2009年国内家电下乡的热潮带动了显示器面板的需求,尤其是主流的19英寸、22英寸面板被许多厂商用来制造小尺寸的液晶电视机,而这类电视机也凭借价格优势成为家电下乡中的主打产品,需求很旺。而各家显示器厂商也预期液晶面板的价格将会上扬,所以大量下单。这两方面需求的增长与面板厂减产正好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导致了液晶面板价格的上扬。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还是两点:一是价格低了,二是需求旺了。
价格调头,原因何在?
至此液晶面板的价格开始了一路上扬,经过了半年多的上涨后,为什么九月、十月面板价格开始急速调头向下呢?上面我们曾提到,在2008年液晶面板价格一路下挫时,部分上游面板厂通过减产和关闭生产线的方式来应对亏损。而2009年上半年的情况却好于预期,面对市场的回暖,在利益驱动下面板厂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大力提高产能。而与此同时,部分显示器品牌厂商也因为担心价格的上涨而大量采购面板备货,导致库存过剩,加上终端需求开始趋缓,液晶面板已经无涨价的动力,所以降价也在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需求的降低也是导致液晶面板价格上涨乏力的因素。十月,液晶面板行业进入传统淡季,从我们目前得到的数据来看,上游面板厂的出货量在九月出货高峰过后,十月的出货量普遍下滑,其中又以显示器面板的出货衰退幅度最大。库存多了,需求减少了,来到传统淡季的液晶面板,价格想不降也难。
面板降了.显示器也跟着降吗?
液晶面板在上半年的供不应求和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了部分显示器型号的断货和涨价,这个情况相信消费者还记忆犹新。那么这一轮液晶面板价格的回调,是否也会反映到终端显示器产品上,使我们购买到更便宜的LCD呢?如果有反映,那又会是在什么时候呢?消费者无疑更关心这两点。为此我们专门采访到长城显示器产品经理张华先生。据他介绍,面板价格在8月份达到高峰以来,从9月份开始回调,虽然初期的回调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市场已经提前响应。各厂家开始出货,清理库存。大家都希望通过更新库存、更新价格的方式,来取得市场优势。故从9月份开始,终端的LCD显示器产品己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降价潮一波接一波,幅度也超出想象。目前市场的价格并不是真实的价格,是完全倒挂的价格,比如说某款LCD的进货价是780元,出货的价格却可能只有699元。
从显示器品牌厂商处得到的这些信息我们不难看出,今年底到明年初这几个月,终端LCD产品的价格很有可能会跟随液晶面板的降价而走低。而哪些产品的价格将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呢?我们估计最有可能的是16:9规格的中小尺寸产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2008年年末开始,16:9规格的液晶面板由于在较高世代的面板生产线上拥有切割成本的优势,逐渐成为了显示器液晶面板切割的主力规格,这也使得部分厂商前期针对16:9显示器的生产投入量过大。但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在2009年16:10规格的19英寸LCD仍然是市场中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而被寄予厚望的16:9显示器在销量上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这也直接导致了产品的大量积压。所以它们在此次降价大潮中,会由于销售压力而成为降价幅度较大的产品。
未来:持续走低,还是触底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