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1
一、引言
新闻传播能力是有效衡量对媒体实力的一个关键准则。在新闻传播当中,所有的新闻媒体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及主要特点,利用相关策略,提升自身的新闻传播能力,并促进媒体竞争实力的提高,以向受众提供真实、快捷的新闻服务,推动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
二、当前新闻传播能力较低的原因分析
从现在的基本情况来看,新闻的传播能力较低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对新闻传播能力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新闻的传播能力。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无序竞争
新闻传播行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市场的合理竞争能够实现媒体的优胜劣汰,但是无序竞争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现阶段的新闻传播业中,便有无序竞争存在,其表现主要是诸多新闻媒体为求生存,不断降低自身下线,甚至还有超过底线的现象出现,新闻传播质量非常低。此外,还有部分不良媒体恶性竞争,互相抹黑。这些情况对于新闻传播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它使新闻媒体的传播能力不断下降,进而对媒体的发展产生阻碍。
(二)新闻结构失衡
现阶段,新闻传播业的不断壮大促进了媒体数量的增加。不过,新闻传播媒体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是其质量仍旧存在很多问题。那些影响较大的新闻媒体在多年发展之后,不断向产业化和集团化发展。而现阶段小媒体不断涌现,其由于产业经验不足,所以发展极为缓慢。这就使得两极分化的状况在新闻传播行业中越来越严重,从而降低了新闻传播行业的整体质量,阻碍了新闻传播能力的提升。
(三)管理不完善
新闻传播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有许多管理上的不足,这些问题直接阻碍了新闻传播能力的有效提升。近些年来,很多新闻媒体都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模仿,而忽略了提升新闻传播节目的质量,这就使得国内新闻传播节目的质量低下,存在许多粗制滥造的状况。这种情况对于新闻行业提升传播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对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有极大的阻碍作用。
三、提升新闻传播能力的方法分析
借助于上述分析,我们大致了解了影响新闻传播能力的因素。其主要原因即失衡的自身结构、不完善的管理以及新闻传播媒体的无序竞争。这些因素对新闻传播媒体积极健康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也阻碍了新闻传播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我们要实行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能力。
(一)重视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对新闻传播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保障新闻传播的质量,就要对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予以高度关注。所有行业都具备自身的发展规律,新闻行业也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新闻媒体在进行市场竞争的时候,要结合市场对新闻传播的要求,积极迎合大众的新闻口味,注意新闻的传播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捏造。这样,才能够提升新闻传播的能力。重视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能够保证媒体制作的新闻或者新闻节目的质量,以及新闻的传播和宣传效果,从而促进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二)积极拓展新闻品牌
很多媒体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自身品牌的发展,因为品牌的健康发展是媒体发展的良好保证。一个传播媒体的品牌也就代表着其口碑,代表着其受群众信赖的程度,同时也预示着新闻传播的质量。新闻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将新闻行业的发展情况同自己的特征结合起来,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并使建立的品牌符合广大群众的收看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新闻的传播能力。新闻媒体在建立自己品牌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对受众市场的调查。只有深刻地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才可以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保证自身优质的服务。我们可以认为,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创建新闻品牌,并充分了解各种新闻资源的功能,提升平台新闻传播的能力,才能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三)有效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新闻传媒的发展需要紧紧地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新闻媒体自身如果要想提升传播能力,需要充分使用现代化的学技术,将其同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这些努力,才可以提升新闻传播的质量。每一个新闻媒体的发展都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新闻传播媒体应该积极地引进每一次变革的传播技术。只有通过这些新的技术来传播新闻事件,通过这些新技术来提升新闻传播的水平,才能使新闻传播行业健康良好地发展。
(四)提升新闻传播能力的切入点
首先,是对新闻质量进行有效提升。这要求新闻工作者注重新闻的质量。现阶段,新闻不断向着娱乐化和世俗化的方向发展,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做起。新闻需要传播积极性的社会正能量,其向受众呈现的新闻媒体信息不能是低俗甚至是消极的。其次,要挖掘新闻的内涵。这要求新闻媒体紧密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和动态,引起受众对问题的关注,并使受众对现阶段的生活环境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独特的社会体验。
参考文献:
[1]韩松.2015和2016,中国外宣忙什么[J].对外传播,2015(12):25-26.
[2]李烨辉,张贝茜.如何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以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建设发展为例[J].传媒,2014(24):15-17.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 中西方新闻传播差异成因分析
纵观古今中外的新闻史,新闻学作为一门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及规律的科学,中国和西方的新闻传播既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又在变化与发展中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与特征。这种共同性与差异性,正体现在中西新闻的报道及写作理念之上。中国与西方各国,对于新闻传媒都无一例外地进行着必要的社会调控,其中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国情、文化体制、社会发达程度、新闻事业发展进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对于新闻传媒的理念认识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中西新闻传播理念比较
新闻报道是大众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加工,向受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活动。中西新闻传播报道理念的分歧在于新闻报道的观念不同,新闻报道观念是人们关于新闻报道的一系列看法、观点的累积和整理,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加工之后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中西方都强调在新闻报道中要用事实说话,但就这一点,双方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
首先,以体育赛事报道为例。中方以夺金牌为中心,紧紧围绕金牌的意义而论,运动员是叙述整个事件的线索。赛事以赛场的运动员为主,紧紧围绕赛事进行写作。赛事中“不会再有任何闪失,不会再给对手任何机会”等主观性的语言极富有情感煽动性。而西方报道则就赛事而论,紧紧围绕运动员而写,突出选手的个人成绩,也报道了赛事奖金。即使有对比赛发展的预测,也依旧以赛事为主,不脱离运动员。
其次,就新闻的真实性而言。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中西方都将新闻的真实性置于重要地位,但在表现手法上双方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善于从整体来看待问题,新闻报道更多的是关注事件整体概貌而非事实细节的真实,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考察事实、挖掘事实的内涵和意义。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事实,强调事实的客观性。西方新闻报道经常将真实性与客观性联系起来考察,以事实报道为其核心,强调客观中性的立场。
二、中西新闻写作理念比较
新闻写作是一个思维的运作过程,由于受到的文化传统影响不同,一个记者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他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而使新闻作品写作特征不同。
就“新闻文体”而言,“新闻文体”是新闻的体裁、样式,是媒体传播的新闻报道的具体而又不同的载体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受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影响,加之新闻事业所走过的道路不同,中西新闻界对新闻文体的认识亦有很大不同。中国的写作文体分类严密琐细,各种选材方式、结构、语言、风格都有明确界定,要求记者写作时必须合乎文体规范。而西方的新闻写作相对而言在文体的分类上比较宽松而广泛,各种文体之间交融流通,不拘一格,在文体探索上锐意求新,不受陈规束缚。
就新闻写作的侧重点而言,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西方文化重科学和宗教;中国文化重统绪,西方文化重分殊。在人物写作上,中国记者重在以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心理表现人物,旨在告诉读者人物有什么意义,达到群体精神的代表高度,而西方记者重在从人物外在的动作、服饰、语言等刻画人物灵魂,旨在告诉读者人物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是一种个性的张扬。
三、中西新闻文化差异比较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或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其理想、价值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总和,还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是构成人的行为准则的重要方面。文化差异可分为两种性质:一是时代差异;二是非时代差异。
从时代差异上来说,主导性力量的来源不同是中西新闻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中国新闻文化始终是由社会统治者主导的,新闻传媒事业始终以其强烈的政治色彩归属于社会统治阶层,融入到国家的政治文化框架之中。西方新闻文化则是一种由社会监督者主导的文化,“对政府实行舆论监督”、“分析并解释复杂问题”则成为了其最有价值的传播内容。
从非时代差异上来说,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对立的关系。中国新闻报道极少写毁灭、死亡、绝望,而代之以人民群众与灾难斗争的乐观精神及抗灾救灾的英雄气概,并以此来凝聚公众注意力。对个人独立性的肯定使西方新闻媒介得以独立于政府之外,从而具有自己独立的社会地位。
通过对中西方新闻传播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背景下新闻报道活动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传统的新闻报道观念是在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下发展的结果,当前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要求文化的再造和创新,只有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和超越才能带来新闻报道观念的变革,也才能带来新闻报道实践的真正创新。
参考文献:
[1]师全民,陆相欣.浅谈中西文化传统的几点差异.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张莉.中西文化传统与新闻传播.国际新闻界.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3
视觉艺术--报纸传播功能对版面设计的提升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媒体多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报纸编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这张新闻纸在形式上的定位,不得不认真研究报纸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不得不尊重报纸发行传播的规律,进一步端正自己的立足点。
这个立足点便是,在确保新闻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珍视"视觉导向",力争使版面成为一种视觉艺术。首先,映入读者视觉的版面,不再是简单的稿件的排列组合、信息摆放,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着意雕饰、用心安排的艺术册页,文字内容、标题制作、照片使用、板块布置,以及图画、书法、线条、色彩的搭配,都讲究独具匠心,从而使整张报纸熠熠生辉,成为一件艺术品。
其实,报纸版面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空间艺术,它以读者审美需求为市场来架构视觉艺术。报纸编辑,特别是版面编辑,应当适应时展和读者口味的变化,当好高明的艺术设计师。报纸的版面设计,有悠久的传统版式精华做底蕴,还可借鉴美术、建筑等艺术的某些设计手法,现代科技又提供了激光照排、彩色印刷等先进手段,充分利用和大力调动各种编排手法,完全可以创新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版面来,为读者提供视觉上的享受。这样,一方面可以突出和丰富新闻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又提升了版面的专业品质,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目前,不少报纸已形成被称为"视觉强势"、"板块式结构"、"浓眉大眼"、"厚题薄文"等形形的版面风格,适应了现代读者的审美情趣,增强了传播效果。
这种把版面作为视觉艺术的追求,强调了版面的渗读功能,体现了新闻传播的进步和报纸自身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赋予了报纸媒体讲究视觉艺术的新理念,进一步提升了报纸的传播功能。
视觉艺术--体现重视读者的人文关怀精神
我们知道,任何传播形式的传播过程都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及传播效果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报纸本身只是一种传播渠道,其任务是把报人即传播者编排的内容传给受传者,即读者。倘若没有读者的热爱和拥护,传播者传播的信息价值就要大打折扣,报纸也很难继续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而存在。因此,要吸引读者,就必须重视读者,不仅重视读者精神层面上所关注的东西,所想了解的事物,而且要特别重视对读者阅读规律的把握。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读者文化品位日渐提高,其阅读习惯有很大变化,已不满足于仅对文字的解读,而是希望报纸将繁复多变的信息整理得井井有条,将版面上的视觉元素做最恰当的安排,使他们在轻松的阅读环境中,去认知、感受、想像、体会、理解、鉴别,受到潜移默化的情趣陶冶,使个人修养和素质得到提升。提出把报纸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正是顺应了读者这一视读审美需求,体现了办报人的一种人文关怀精神。
不仅是报纸,目前,重视受众的人文情怀已成为各个媒体的共识和努力方向。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名牌栏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增加了人文气息浓厚的"今日天气"。近日,湖北日报提出"人文化版面新设计",认为报纸版面的组合和调剂要以人为中心,从体贴人的角度来设计新闻信息,强调受众的视觉注意和心理体验,并努力使这种设计理念和方法与时代的审美需要相吻合。复旦大学王中教授通过对一系列报纸的考察后,指出:"现代报纸的沿革是不断寻求对读者阅读方便、节约精力、醒目、有吸引力的方向改进,不断寻求和发展读者的需要与兴趣改进。"
可见,视觉艺术的根基就是重视读者,重视读者的视读规律,将可视形象与语言文字相结合,使读者在滋润精神的同时,通过良好的视觉感应呼唤出良好的心理和情绪,从对报纸的版面阅读中,体验到从其他媒体那里体验不到的审美愉悦。
视觉艺术--报纸传播中的审美特性
报纸所传递的审美特性一般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从宏观讲,主要体现为新闻的内在力量美和版面的风格美。
报纸上的内容,一是报道社会上的各种新闻事件,可囊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层面,以引导和帮助人们了解外部世界、认识外部世界的变化为己任,通过对所报道的人和事,表达褒贬、抑扬之意,以引起世人的关注和思考。从这些理性内容上,读者会感受到新闻本身独有的力量美、精神美,自觉不自觉地被报纸带入到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去。风格美,是读者从报纸版面上直接感受到的一种艺术特色美。每张报纸都有自家的风格。现代报业群体中,有党报、综合性报、专业性报、生活服务性报等各种各类。报纸性质的界定,决定了报纸风格的各异。读者捧读各种报纸,当然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如读《人民日报》时,感受的是庄重和大气;读《工人日报》时,感受的是粗犷和豪迈;读《北京青年报》时,感受的是奔放和激情。
从微观讲,则是版面构成要素本身带给人们的审美价值。
版面是由文字、字体、照片、插图、线条、色彩、刊头、尾花等要素经设计编排构成的。各要素都有自身的审美情趣,都在散发各自特有的幽香。如由文字体现出来的语言美。俗话说"文章乃纸上山水"。报纸文章体裁多样,读者"游山逛水"之间,就能领略到丰富多彩的语言美,如消息语言的朴素平实,评论语言的深刻准确,杂文语言的诙谐犀利,通讯语言的生动丰富,副刊文字的华美清丽。尤其是标题语言,各家报纸都刻意求美,口语、谚语、古诗词等都被引入,对偶、比拟、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法都被采用,可以用美妙贴切来形容报纸上大多数的标题。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4
【P键词】新闻策划 版面构成 视觉识别系统
新闻策划是党报拓展和创新宣传报道的关键。所谓新闻策划,是指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如何进行报道所作的先期筹划。对同一个新闻事件,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处理方式不同,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宣传效果。对此进行分析、调整,从中优选出最佳方案来加以实施,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传播效果。新闻转瞬即逝,但好的新闻策划,却能挖掘出新闻信息背后的最大价值。所以,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中最有效的提高读者关注度、提升媒体品牌知名度的手段。
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铁纪・铁流》分为五大主题,即铸信仰、建制度、炼忠诚、讲原则与立规矩。每个主题将深入呈现一段历史时期党内的纪律建设的重要举措与重要事件。我们将所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整合,方案几易其稿的情况下,我们确定了最终的设计元素――黄河、三角和水墨,融合了民族特征、时代感和现念。除了把握整体风格,这次的设计还加强了细节处理:主文提要的形式、照片的切割和剔形、线性和图表的变化,大量留白等等,比较理想地达到了图文兼容并蓄的效果。作为一个连续并主题统一的大型报道,《铁纪・铁流》特别策划在五期制作里保持了风格和理念的统一。但延续设计元素的同时,我们也注意了细节的变化,如剔形照片的应用,图表的排列方式,通版风格的调剂等等。尤其是封面的连续性图案,在最后一期的最后一版才呈现整体面貌和设计点,成为神来之笔。新闻策划和版面构成是相辅相成的,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形式服从内容,内容需要适合的形式,任何内容都需有一定形式来包装,任何形式都必须有内容方成实体,空洞或低劣的内容,形式再好也无意义,也不会引人入胜,内容精彩,没有适合内容的形式或形式极其一般,会影响内容的宣扬,因此,内容是重要的,是核心,形式服从内容,内容有求于得体的形式,两者相互依赖联系,相互补充,互相依赖而存在。
独特性是构成报纸版面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因素。新闻策划尤为如此,报纸版面的视觉识别系统由很多版面视觉元素组成,只有让各种视觉元素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强烈的映象,模块化的版面设计形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现代的报纸版面设计中,大多数报纸都是通过这种模块化的版面来体现它们独特的视觉设计。比如《铁纪・铁流》这组策划我们就大量应用了这些技巧,格子分栏法。几何图形的符号性应用,重复中不失变化,大同中又体现多样性,变化是一种智慧。另外在整体的表现形式上又努力探索,尝试突破,将五期封面艺术的结合,浑然一体地再现了我党伟大思想的洪流历程,用艺术语言强调突出本组策划的厚重与脱俗。
报纸版面构成可以理解为,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文字字体、图片图形、线条线框和颜块诸因素,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并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铁纪・铁流》里贯穿每个版的大三角形的应用就是寻求艺术手段来正确表现版面信息,是一种直觉性、创造性的活动。
报纸版面不再是单纯的技术编排,版面构成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体。设计师不仅要把美的感受和设计观点传授给读者,更重要的是广泛调动读者的激情与感受,读者在接受版面信息的同时,并获得娱乐、消遣和艺术性感染,从而体现审美内涵。创意在新闻策划版面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内容与形式紧密相连的表现方式,是报纸版面构成的必然。当形式和内容结合在一起(或是产生冲突)就是设计的体现。这个结合形式和内容、透过形式表达内容,所产生的关系,就是设计。设计师要敢于打破前人设计传统,不重复以往惯性的条条框框,并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掘出新意来,树立大胆想象、勇于开拓的观念。版面设计在表现形式上,正朝着艺术性、娱乐性、亲和性的方向发展。在《铁纪・铁流》――铸信仰篇的连版中,不断重复使用相同的基本形和线,它们的几何图形形状基本都是相同的。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
文字在报纸版面构成中,不只是一种信息传达,而是作为一种图形符号,时而轻重、时而缓急,使版面出现高低起伏的视觉效果。《铁纪・铁流》每个版的大三角形里的文字是提示、是信息、是符号,字体多种多样,有的加粗,有的颜色变灰,有的字体变细,有的文字变长,有大有小,视觉上能造成版面的三维空间效果,使版面显得灵动。或调整行距来变化字体大小,同样能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文字可横排也可竖排,一般横排居多。横排从左到右的宽度要齐整,竖排从上到下的长度要齐整,使人感觉规整、大方、美观。但要避免平淡,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字体穿插使用,既可增加变化但又不失整体效果。《铁纪・铁流》中每个版的主要稿件提示处理是竖排。灰色字体,行距比正文要宽。字距与行距的把握是设计师对版面的心理感受,也是设计品位的直接体现。字距的疏松排列,使读者能感受到自由的空间,感觉疏朗清新、现代感强。因此,字距与行距不是绝对的,除了正文字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5
新闻真实性是一个常谈常新、历久弥新的课题。对于进入品牌经济时代的主流都市报而言,能否回答好、实践好这一课题,既关系到能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履行媒体职责、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又关系到媒体能否不断提升公信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对于这一事关新闻本质,事关媒体立身之本、强大之路、创新之源的重大课题,必须用联系、发展、辩证的唯物辩证法来认识,才能得出符合新闻和社会发展实际的科学结论。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党的十六大对做好各项工作提出的整体要求,同时我们也可以看作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看作是科学把握新闻真实性问题的根本指导方针。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对新闻真实性问题的讨论拟从三个层面展开。
一、坚持真实性:都市报的立身之本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已经是新闻学的常识和新闻界的共识。无论是强调采访、采访、还是采访,还是强调无限地接近事实本相,无论是强调现场、现场、还是现场,还是强调新闻是用脚板写出来的,都是在从不同角度强调新闻的真实性。
那么,什么是新闻真实性呢?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定义有很多,如:新闻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新闻真实性指新闻事业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如实报道,做到完全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允许弄虚作假、“合理想象”等。
这些都是比较权威的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定义。但是的认识反映论告诉我们,我们所发出的新闻信息原本是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而非客观事实本身。符号学理论同样也能阐明这一问题。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以及人脑中所形成的所指并非能够完全一致,那又怎么能达到新闻真实?从事物发展的观点来看,报道出来的新闻总体而言只是事物的片断或者说是其中的一个点,对于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传媒,报道出来可能大相径庭,但都宣称自己的新闻是真实的,读者该相信哪种真实?所以我们认为,新闻真实性应该包括事实真实与认识真实两个方面:新闻报道中对客观事物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对新闻事实所做的解释与评价都要合乎事实本身的逻辑。
虽然真实性原则只是对新闻的一般要求,不仅党委宣传部门经常强调,而且各新闻媒体也大都有细化的落实措施,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原则就可以很容易得到落实和坚持,更不用说可以轻易地落实和坚持得很好。一些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现象如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理想诚信、职业道德委顿的条件下仍时有发生,在一些都市报、行业报中这些现象有时还比较突出,已经成了严重影响媒体公正性和公信力、为人民群众所痛恨的一大社会公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如信源本身有误,采访人员责任心不强,偏听偏信、调查研究不深入,未能发现存在的虚假问题;编辑人员编辑稿件时不认真,断章取义,导致失实;采编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完善,认识水平不高,无法对信源作出准确的判断;出于各种目的而故意无中生有、合理想象、盲目拔高;为挣钱“扒分”只求快求量不核实;为谋取经济利益而故意歪曲事实等,但都可以从新闻从业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管理和培训方面的缺失两方面找到根源。
为杜绝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捍卫新闻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采编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辨别真假新闻的能力;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恪守职业道德,增强自律意识和责任感,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行为;遵守到现场去的采访纪律,深入现场,拿到第一手材料;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供预防和惩戒的制度保障;完善规章制度,严厉惩处有偿新闻等。
二、体现时代性:都市报的强大之路
如果说对每篇新闻的真实性诉求属于新闻真实的微观层面,那么对于一个时期新闻的时代性诉求就属于新闻真实的中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真实性诉求构成了中观层面的时代性诉求的基础,但时代性诉求并非是真实性诉求的简单叠加。这一层面的诉求要真实性诉求的简单叠加。这一层面的诉求要能体现时展的轨迹,体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情感、道德、审美、习俗等方面的特点,呈现区域时间内的整体真实。目前,最能体现新闻宣传时代性要求的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三贴近”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是新闻真实性的时代体现。贴近实际,就是贴近一个时期的时代脉搏和发展主流,使新闻宣传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新闻宣传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贴近群众,就是扎根于群众之中,了解群众愿望,倾听群众心声,使新闻宣传深入人心,富有亲和力。
“三贴近”原则与新闻真实性的本质有机地融合,三者之间互为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逻辑归纳的角度说,贴近实际是最终要求,要贴近实际就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因为实际不是凭空而来的,实际源自生活;生活不是抽象存在的,生活来自群众。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则需自下而上,从群众中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实际。生活丰富多彩,实际多种多样。当前,最能体现中国时代特征的实际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最能体现河南时代特征的实际除此之外,还有中原崛起、中原城市群、工业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等。作为区域性都市报,作为中原第一强势媒体的大河报,理当在践行“三贴近”、唱响主旋律、体现时代性等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为此,我们结合都市报特点,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河南这个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来说意义更是重大,河南省委省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作为一份都市报,我们原来关注的重点在城市,对农村关注相对较少。现在面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时代主题,我们该怎样发挥作用?经过认真研究和精心策划,大河报与河南省人大常委会联合推出了“援建新农村,都来出把力”的“大河特别行动”。自2006年12月5日至2007年1月19日,大河报在要闻版连续刊发稿件l8篇,其中整版报道5篇,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呼应和全省各行业的连锁反应,取得显著效果:征集到社会各界有效援助项目60个,安排近9000人就业,培训人员1.8万多人,各种捐助折合现金1600多万元,开通了“河南援农网”,铺就了一条沟通城乡、联系全国和世界的桥梁。这一系列报道对迅速掀起全省范围内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形成城乡间的热烈互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河南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把握规律性:都市报的创新之源
从新闻真实性的角度来认识,新闻的规律性诉求属于新闻真实的宏观层面。
创造、创新之于今天社会经济进步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已成共识,但创造、创新又是很难实现的一个目标,因而也是最为珍贵的稀缺资源。把握规律性是富于创造(创新)性的基础和前提。新闻创新、都市报创新同样离不开对规律的把握和认识,尤其在报业发展进入“拐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竞争加剧,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品牌媒体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不能把握规律富于创造的无所作为和为所欲为,都是对新闻宣传的不负责任,对媒体发展的不负责任,对社会大众的不负责任。
主流都市报这种把握规律、创造创新的意识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理念到实践、从单项到综合、从局部到整体的演进过程。比如对理性、建设性、责任感、公信力的强调,对时政新闻、财经新闻、文化新闻的重视,对新闻策划、深度报道、观点评论的加强,对舆论监督和社会新闻的重新认识与定位,比如数字报纸、读图时代、融合新闻、草根记者概念的提出与实践等等,都是建立在把握时代与新闻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创造、创新。
都市报在创办之初,基本上是以舆论监督为特色,这带来了一时的辉煌,却也束缚了发展的手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政府决策机制不断完善,读者的品位逐渐提高,自身影响力的扩大引导责任意识的增强,舆论环境的改变,配合党委、政府工作趋于自觉,这就是都市报发展的规律。
大河报就是在把握都市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时调整了办报理念,由创刊时的“办一份让读者满意的报纸”,调整为“以信息传播为主,办一份让党、政府和人民群众都满意的报纸”。这一理念的调整包含着我们对市场竞争需要和事业长远发展的冷静分析和自觉选择,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感;在自觉主动、积极灵活地配合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中,在全方位服务广大读者的过程中,树立了大报风范。
社会的发展进步,读者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报纸的文化品位和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都市报需要把握的又一规律。事实上,不少都市报都在把握这一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楚天都市报的系列大型文艺演出“楚天都市之夜”,江南都市报见证、光大红色历史的“寻找赣人的文化之根”,北方新报的“盘点内蒙古文化家底,梳理大草原文明脉络”,重庆晨报的“老重庆的记忆和影像”系列图文报道等。
基于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河报自2002年起推出了“厚重河南”栏目,开辟了一种由大河报首创、具有极强探索性、难以用传统新闻定义界定的新闻体裁。该栏目的基本定位是,用新闻的眼光、文化的视角、学者的思维,打捞昨天中原厚重的传统人文积淀,由此观照当今河南已经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现实。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6
(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教育学的科学性争论由来已久,且非科学的论断甚嚣尘上。教育学界在与非教育学界持久的争论中,亦在不断地反思,试图从经典科学主义的角度对教育学进行重新诠释。本文着重从学科的本义出发,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为切入点,以教育学学科的发展脉络为轨迹,并从比较的角度,阐述教育学学科的解危之道。
关键词 :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学科地位;解危之道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7.007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7—0015—02
收稿日期:2015—01—03
作者简介:吴世勇(1979— ),男,江西瑞昌人。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比较。
一、学科的定义
学科是什么?《汉语大词典》对其的解释为“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中国大百科全书》把学科界定为“知识门类”、“知识领域”,并划分为66个类别。《辞海》对“学科”的解释是这样的:1.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等。2.教学的科目,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笔者在百度百科中搜索“学科”,除了上面都提到的“学术分类”之外,它认为学科还有一种含义,即指高校教学、科研等具有学术职能的部门,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维基百科则将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形式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职业与应用科学五类,并将教育学归到职业与应用科学中。
二、教育学和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地位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性学科,这已无甚争议。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如何,却一直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高校当中,学科建设往往与学科地位紧密相连,如果从学科设置的角度来看,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并不低,中国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均划分为13大门类,教育学就位居其中。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其中教育学属于一级学科。但是若要说教育学的地位很高,恐怕又会引来不少质疑的声音,无论是精英还是草根,无论业内还是业外,谈起教育学,总显得不够“尊重”。身在教育学界,我们不禁要问,教育学为什么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呢,在笔者看来,这种不尊重的背后,正是对教育学的偏见。
教育学的“尴尬”地位,新闻传播学似乎也遇到了。1997年,我国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新闻传播学成为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教育学和新闻传播学在高校中都具有一级学科的地位,可是学界却不约而同地发出“教育学的终结”、“新闻无‘学’”等声音,笔者在这里希望通过对这两种学科的比较,一探偏见产生的原因。
三、教育学和新闻传播学独特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又分为新闻学和传播学)是研究新闻事业、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新闻事业、传播与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与传播。教育和新闻传播都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性。按理说,实践应用性如此之强,应该有助于学科地位的提升才对,如自然科学中的医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等,都具有较高的学科地位。但现实情况是,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的地位远远不如前两者。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医学、法学的实践主体当然是人,但是研究的对象却是相对客观的疾病、病理和法律、法理,而教育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源自于“人”的具体行为,具有场景性、多变性、个体性、特殊性、不可预见性、突发性等特性。
四、教育学和新闻传播学相似的发展路径
和人类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教育学和新闻传播学都不是“原生”的学科。而且二者在西方的形成时间也相对较晚,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取得独立地位的时间是19世纪末,新闻学同样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德、美两国成形,传播学要更晚些,直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才正式设立该学科。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威、帕克的访华在中国掀起了教育学的一个研究,而同样是这拨人让中国研究了解到了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诸多研究成果。[1]可以说,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舶来品,其引进历程和国内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引进路径大致相同,它们都是在破除了长期固有的、僵化的意识形态后,在国外学术界经典著作已经被研究、挖掘和比较的情况下,才通过中国学者的翻译、研究进入国人视野的。
“译介—摹仿—中国化”看起来似乎是条捷径,但同时也使得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在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上模仿西方的痕迹很重,缺少原创性让这些学科天生“自卑”,这也是其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始终“挺不起腰板”的原因之一。
五、教育学和新闻传播学面临的共同问题
社会在牵着教育走,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则很小。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教育目的决定了我们会选择何种教材(教科书),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在新闻传播方面,情况也大体如此,什么样的新闻立场决定了传播者会选择什么内容向受众进行传播以及通过什么方式来传播。在集权制度之下,权力只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如何能在“一统”的声音之下,通过学科研究来促进教育、新闻传播的发展,是学者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新闻传播学目前存在“内在凝聚力缺乏、身份认同度低、研究规范度不足、学科版图模糊不清、学科合法性备受质询”等学科建设的现实状况,[2]“意味着该学科正处于危机之境”。而类似的问题也都存在于教育学学科当中。
六、探寻“突围”之道
(一)学科规训。在科学共同体内形成学科范式,提高专业水平。首先,要构建起教育学系统而完备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育学的研究范式、方法,这是教育学得以存立的基础。有了共同的理解范式,教育学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规避范式之争,研究者就可以在他人最新研究的基础上“接着讲”,而不是从他人开始的地方重新开始。[3]其次,要秉持教育学的规律和范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用教育学特有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剖和还原教育问题,让教育学实践研究更趋专业化和精深化。
(二)拾回信心,百“科”争流。科学研究发展至今,“科学共同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除了指同一研究组织内的科研人员智力互补、思想碰撞外,还指不同研究组织、科学团体的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对共同关心的命题进行知识互融。[4]教育和新闻传播都是不少研究组织、科学团体共同关心的对象,学科内的人士不仅可以自己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新闻看新闻,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为我所用,更应该放下“自卑”心态,“邀请”对教育、新闻感兴趣的其他学科专业人士一同来研究,组成新的科学共同体。在学术发展道路上,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共同进步。
(三)坚持理想,有所为有所不为。教育实践活动也好,新闻传播活动也好,都免不了受意识形态的“控制”。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理论研究工作者首先应该养成自觉的批判精神,不能人云亦云,要有独立之精神,能站在学科的、科学的立场上,通过理论研究对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或者是平衡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朱鸿军.问题与解答 挑战与应对——“变革中的新闻与传播:实践探索与理论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11).
[2]陈蕾.传播学学科核心范式的演化进路:一种新的学科史解读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3(7).
[3]张正江.教育学范式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