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范文1
[关键词] 管理;管理融合;建议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企业普遍根据国家标准GB/T19000(等同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不仅是因为其体系认证是招投标资格审查的条件之一,而且依靠其先进的管理体系提升和改进质量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不同于提供一般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产品的单件多样性、非标准化、生产的流动性,以及企业总部与工程所在地不在一个地方,其项目产品复杂、外界环境影响大、干扰多、施工技术复杂等因素,以及各企业业务内容、技术管理水平、企业实力、管理者重视,以及各地建设管理部门政策差异性,从而造成了各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深度和力度参差不齐,其问题也诸多。
1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些问题
1)重认证轻实施、重编制轻贯宣
ISO9000体系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很清楚、明白,但在实践中,有的只是为了认证而去实施认证,只对其管理做表面的修正以符合认证要求。有的企业建立了、重视了,但执行敷衍。
质量手册、管理文件、程序文件每个单位都编制的标准、规范、漂亮,而在宣贯时敷衍了事。召集几个人宣读一下、下个文件、培训2天,再随便搞个试题做一下,程序闭合,收工。但实际有多少人了解这些东西呢?全员的管理直接被代表了。
现在工程有借、挂靠资质,临时招聘组建项目管理部,项目承包制等更增加了贯彻执行的复杂性和难度。
此外,质量体系效益产出表现不明显,体系管理部门的设立和投入却是实在的,所以其贯彻执行也拘泥于公司对其在人力、财力、规划上的投入量。
2)管理程序文件空有其表,有肉无骨,适用性差。
有的企业程序文件粗制滥造,执行实施纯粹是应付检查;有的程序文件编制人因自身认知、部门利益或其他因素偏视系统性和部门间的联系,在权限界定、信息传递、程序衔接等方面影响程序的执行;有些是过程流程层次、主次不清,造成不重要的工作太多、太琐碎,耗费大量的资源。
比如说建筑施工企业的总部的各个部门程序文件都编制的很完美,但在工地项目部、总部部门与项目部部门之间程序表述笼统,执行性差,造成信息数据无法查证其中的水分,不同渠道的信息又错、乱,数据相差较大,不能直接或难以采信,造成公司总部对于项目部情况稀里糊涂,项目部及各个部门对总部也无从应对或忙于应付。
公司无法规范的正确评价和掌控项目部的各项工作,而依靠项目管理者的能力和道德基准,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不可预料的隐雷,其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如不能解决此实质问题,就是不适用的。
3)项目部的差异性造成管理体系紊乱
建筑施工企业最主要的工作是工地项目部上,目前项目部管理的模式也多为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部除本身影响外,还受到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政府监督部门、社会监理部门等对建筑产品质量、安全、进度、环保、费用等的监督、管理,还有当地政府、居民等的社会影响,这种因地域、人、社会、自然环境而不同的内、外界的影响造成各个项目部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在项目管理上与公司总部存在差异。
另外项目部随时出现的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有应对政府和社会外界因素,管理制度文件中不可能全部都有解决的方案和方法,尤其是涉及到费用支出,这种差异性或意外将影响公司对项目部、项目部各部门、项目部对项目部部门的工作绩效评价的量化度弹性幅度,而度量都能够找到成立的充分依据和理由。
比如关于合约方面,各个项目上的劳务分包队伍和专业施工分包队伍也差次不齐,而且人员的流动性使其保证稳定质量输出,与其洽商的合同条款也要根据具体情景而不同。像公路工程项目战线较长,下放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多少也有差异。
项目个体的差异必然性与公司管理的统一性形成矛盾,因这个矛盾隐含着利益,主观和客观必然性。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在项目部、公司管理过程中必然出现矛盾和冲突。应对和响应的滞后必然出现管理执行的混乱。这就要求公司应该制定项目部差异性的评价、界定、处理、检查的限定和控制应对程序文件。
2关于正确实施ISO9000质量体系管理标准的若干建议
针对企业中存在的这些现象,以促使体系与原管理融和为目的,遵循质量管理八原则,提出管理应重视和加强的几个方面的的建议。
1)从上而下贯宣,领导重视,带动管理实施的深度。
在质量管理界有一句格言:质量管理责任“二、八”开,即发生质量责任80%有管理者承担,只要管理者参与并发挥作用,80%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改进管理解决。同样,管理体系的贯彻执行的责任80%也在各级管理者,尤其公司和项目部直接面对和处理决策事务的各级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提高和加强这些人的管理水平、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带动基层从上而下全员的管理深度实施。
2)管理过程设计模块化
管理首先要绘制业务过程流程图,分析设计管理层次、组织机构,不仅要简化流程和删减非增值的不必要的无效管理,还要流程简洁,信息主次清晰,反应全覆盖,优化组织机构和职责权限,使“事事有人管”,点点受控,且职责权限不交叉,信息直接、及时、准确。
进行外挂式模块化设计,不仅可以保证静态的、常态的管理,而且能够适用各种突发的实时情况,信息全覆盖和反应有指引。管理过程模块化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减少执行过程中的对系统修正的工作量。各个项目部也能适应各种实时情况,且始终受控于公司的管理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针对于工程项目,应该制立项目信息处理程序,可以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性质、公司文件、技术管理能力,提出一个项目部管理办法,从人员配置、机构设置、管理职能等进行匹配删减设计,项目部在实施过程中再实时的调整,从而达到公司的各项管理目标。
3)企业管理制度化、更重坚持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没有明确“制度化”的字眼,但包含了“制度化”的要求,不论机构或岗位的职责权限,还是过程控制和过程监测、统计、改进、审核都要求有一个明确的可依据的手册、指导书、规范规程。
通过制度实现有序管理,使管理有法可依,并不断的完善。员工以制度为准绳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从而保证企业产品、服务的质量、社会效益和利润的实现。
制度没有好坏,只有执行的好坏。很多兼并企业仅派出几名财务或质量管理人员就能让被兼并企业重新焕发生机,也验证坚持执行制度的成果。
执行制度会帮助员工更好的工作,是提供便利而非约束,是规范行为而非负担。但制度是人来执行的,其执行人必定要经受利益、人情、关系、传统等考验。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会逐渐的形成、固化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如何建立一个好的制度和企业文化呢?坚持不懈的执行制度;制度的“立、拟、审、批、检”能按照PDCA过程闭路循环不断地进行持续改进完善,集思广益,海纳百川。
4)工作的改进和绩效考评的融合
绩效考评的依据是岗位职责、工作程序、目标计划、规章制度等执行的指标的量化或定性。工作改进则是基础于外界环境、制度、执行人等的影响评价、分析。管理中最具有能动性、主动性的就是人,激励也是基于绩效。因此,绩效考核也应该作为一项过程或程序文件的必要组成部分,才能加快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思想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去,并提高工作效率。
5)质量记录兼容性和可扩延性
不管是公路建设部门还是市政建设部门,都有各自的质量检查、检测以及竣工验收的程序、制度、规范和对应的表格、样式,而且不同的地区也有差异或者特殊的专门性条款,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在运行公司质量过程文件和工地施工管理中是否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影响原来部门信息传递和系统性。有的项目部就有在内审和外审前专门恶补各种记录文件。这就要求公司的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在项目部实施时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延性。
3结束语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应该从贯彻和消化的角度,结合公司和项目部实际情况,不断吸收、融合,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GB/T19000:2008/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GB/T19001:2008/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2008HDT)
[3]GB/T24001:2004/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范文2
摘要:本文在总结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实践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ISO9001标准框架下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园林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环保设备企业实施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用于血站库房物资管理的实践与展望 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珠宝首饰业的应用探讨 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房产测绘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业企业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认识 对建筑业企业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 浅谈建筑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房产测量中的应用 高校后勤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院校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思考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政府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的结合探索 探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运用与实践 基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探讨人力资源流动与高校就业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7-03-10.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Y200830)
作者简介:叶子弘(1975-),女,汉族,浙江省丽水市人,博士,教授,中国计量学院科技处副处长,研究方向:生物计量。
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范文3
1.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的业绩效应:一项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3.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回顾与现状探析
4.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5.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过程及过程方法
6.质量管理自评模型的实证研究
7.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质量管理改进实证研究
8.论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
9.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研究——扩展知识路径的研究视角
10.中国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
11.供应链质量管理——21世纪质量管理新思路
12.品管圈管理在门诊静脉配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3.一个新的学科方向——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综述
14.基于流程化视角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15.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探析
16.从新的医院评审标准看现代护理质量管理理念
17.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探索与实践
18.本地化项目的分层质量管理
19.猪肉加工企业质量管理、垂直协作与企业营运绩效的实证分析
20.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档案信息集成服务研究
21.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文化的视角
22.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及其借鉴
23.中国古代质量管理研究进展综述
24.德国高等学校的质量管理
25.个性化质量管理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6.浅淡顾客满意与服务质量管理
27.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审视、体系构建及其评价
28.基于企业特征变量的质量管理实践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29.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30.质量管理的核心活动与基础活动——重庆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31.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趋势及我国的选择
32.基于制造执行系统的统计过程控制在质量管理上的应用
33.中国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研究
34.质量管理与组织创新、组织绩效的关系——以我国制造类企业为例的实证研究
35.关系质量对质量管理实践和绩效的调节效应
36.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及特点
37.质量生态学研究(2)——质量概念与质量管理理论的演化
38.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39.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40.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主动预防医疗纠纷
41.美国政府质量管理体制及借鉴
42.从复制到分享: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方向
43.对现行护理质量管理思路与方法的思考
44.基于JCI标准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45.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46.航天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
47.质量管理—企业绩效关系模型研究述评与展望
48.面向过程的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
49.以医院评审为契机 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50.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研究综述
51.质量管理在制造技术与企业绩效中的中介效应检验——基于Bootstrap法的结构方程分析
52.不同类型的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53.质量管理层次结构模型
54.我国制造业背景下质量管理活动的量表开发研究
55.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的思考
56.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57.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58.基于BIM实施的工程质量管理
59.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综合评价
60.手术室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的落实及效果分析
61.线性加权法在质量管理体系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62.关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
63.不同情景下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模型的实证研究
64.供应链质量管理免疫的内涵及机理研究
65.对中国制造企业质量管理现状的研究
66.基于SPC的车间制造质量管理系统研究
67.论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68.浅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69.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70.供应链协作关系、外部激励与食品企业质量管理行为分析
71.我国医院质量管理现状——基于五省调研
72.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认识和方法
73.浅议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74.大学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的教学质量管理探究
75.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
76.基于PDCA的高校学报质量管理流程分析
77.基于质量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研究
78.大数据背景下客户信息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
79.全面质量管理: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读《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80.论烟草行业数据中心建设中的数据质量管理
81.供应链质量管理特点及策略
82.护理质量委员会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83.中国石油A1A2系统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84.质量管理过程知识创新研究
85.六西格玛质量管理
86.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C) 提高医院护理管理质量
87.ISO9000与六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的整合应用研究
88.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及其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89.全面质量管理思维下的高校科研项目质量管理
90.英国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路径选择:从院校竞争走向国家整体协调
91.品管圈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92.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在IT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93.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94.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提升研究述评——基于2004年到2013年国内11种教育类期刊的分析
95.面向服务架构的协同质量管理系统
96.三级联动专项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97.基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质量管理
98.公共行政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范文4
【关键词】基础建设;工程管理
0.引言
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城市的品位和形象,确保工程质量是建设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所有有关部门的重大责任。质量管理和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它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系是系统而协调的过程,通过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综合整理实现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管理,同时也能实现对建设行业和建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规范和管理模式,建立创新的和发展着的监督管理模式。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不仅表现在相应的管理层次的深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基础之上,相应的工程监管部门还应建立现代化的工程监督管理模式,如监督管理的模式与计算机技术和相应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创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模式。
1.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二是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前者是管理的核心,后者是目标。我们通常所说的质量管理就是要通过对过程的控制,使二者都在受控的状态下实现建设工程的目标。
2.建筑工程的特点
建筑工程与一般工业产品不同,它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2.1影响因素多
决策,设计,材料,施工方案,操作手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2.2质量隐蔽性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许多工序在施工过程中要被下道工序隐蔽,如混凝土浇筑后,钢筋的质量情况只能从相关的记录进行追溯,但记录往往是不全面不直观的。
2.3不可逆转性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某些工序的质量隐患,一旦被下道工序覆盖,往往无法进行纠正,只能通过打掉或拆除进行处理,虽然有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加固处理,但产品的使用功能要求往往就降低了。
3.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就是为达到工程的预期质量标准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3.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现代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实践证明,在一个完善的且良性运行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中,生产出来的建筑产品质量是完全有保障的。
3.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目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按照ISO9000标准的要求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其中许多企业从中受益匪浅,但也有很多企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其中主要一条就是许多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没有以系统的观念、从企业整体管理的角度来看待质量管理体系,致使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必需的资源配置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失去了有效运转的基础和环境。
3.3过程控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控制的活动,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先后流程,可以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分为项目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4.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再好的设计,都必须通过施工来实现。因此牢牢把握工程质量的要点进行管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1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
没有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管理体系得不到有效运行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4.2基础或主体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基础或主体阶段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因此从人、机、料、法环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又成为重中之重。
工程行为人,尤其是基层管理者,其观念和行为对工程质量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充分调动工程行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工程行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念,显得尤为突出,除了要对其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健全岗位培训制度,改善其工作条件外,还需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以确保工程质量。
4.3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
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的质量,影响工程质量的使用功能;在这一阶段,因为市场上材料差价很大,且鲜有因为材料质量问题导致即时的生命安全受威胁的事故发生。因此,在这一阶段,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应作为重点。
5.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5.1企业结构管理体系还不适应现代工程质量管理要求
许多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服务功能、组织机构等方面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和工作手册等方面都不够健全,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不高、成效不显著,还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运作要求。
5.2与工程质量管理配套的法规和政策需要完善
现行法律规范虽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等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然而还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例如,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市场、不合理低价竟标的情况还是较多的、设想一下,承包商在低于成本价的或无利的情况取得工程项目施工,他是不是必然要牺牲工程的质量安全,以谋取利益。
6.解决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要注意其相关问题。下面,对于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将以几个方面提出措施。
6.1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企业自觉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让每一个施工企业的业绩(包括优质的和不良的),通过权威(或政府)网站全面的公布,尽可能地让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好,业绩优的企业得到更多的市场分额,促进施工企业争做最优质量工程,与此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人才的配养力度,形成企业的良性循环。
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范文5
【关键词】总承包;分包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GB/T50430质量管理规范
一、我国建筑工程总分包管理模式的现状
2001年建设部开始施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将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大序列,建立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总分包管理构架。但由于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完善、法制制度不健全,各方主体法律意识淡薄,存在有法不依、依法不严的情况,形成层层分包、指定分包、挂靠分包等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在工程项目实施中,总承包单位的权利与责任常常会不相称,对分包的管理控制出现各种状况,矛盾重重、纠纷不断。
二、我国质量管理运行的现状
十多年前,取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曾是建筑企业取得招投标资格的准入指标,掀起了一股认证狂潮。但从实际运作情况看,ISO9000质量体系并未真正融入到实际的施工管理中。企业为了证书而认证,存在弄虚作假、内外“两层皮”的现象。为此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2011年起在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应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
GB/T50430的颁布突出了建筑行业的本土化、行业化的特性,与现行管理模式一致,便于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运行质量体系工作,尤其在分包管理控制方面,对总包企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质量管理体系对分包管理的条款要求
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分包的定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国际标准能通用于各个行业,在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定义“供方”:提品的组织或个人,并注明在合同情况下供方有时称为“承包方”(在建筑行业俗称的分包)。
2.GB/T50430质量管理规范中对分包定义。在GB/T5043-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9分包管理”的条文解释中指出:“施工企业应明确在本企业中存在的分包的类别,如劳务、专业工程承包、设施设备租赁、技术服务等,并根据所确定的分包类别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四、基于质量管理体系对分包的管理控制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总承包企业在对分包方的管理控制不再是原来传统的理念,即安全不出事故、质量不出问题、进度不出计划的“三不出”要求,而是更多地要求总承包企业做到事前有策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评价的PDCA循环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指分包管理的大过程,也要求分包管理的每个各环节都遵循的原则。
1.分包方的选择。分包方的选择应严格执行准入制度:首先企业各主管部门参与审核分包方的企业合法资质(包括法人资质、施工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当前承担分包项目的质量保证能力、承担本项目特殊内容的能力、以往的工作业绩、人员结构和素质、机具装备、财务状况、信誉等,现场调查分包方的施工能力,必要时还可对分包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企业通过严格的分包方审批程序,建立合格分承包方名录,以便择优选用。需要注意的是在GB/T
50430中强调总包应将设备租赁和技术服务分包方纳入评审,如塔吊设备租赁单位、预算软件的服务商。
2.分包方的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代名词。特别是一些大型分包工程,工程规模大,时间跨度长,合同管理若不及时跟上,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引起纠纷;有些分包方只管干活抢进度,不及时签定合同,一旦遇到经济敏感问题和市场行情的波动,双方极易引起扯皮和经济纠纷。因此分包合同签订必须合法、按体系规定程序进行审核,避免分包合同与中标文件、总包合同相违背的情况出现。根据合同性质约定关键条款,如数量、价款、质量、安全、验收标准、变更、奖罚、履约担保、材料供应、结算支付、违约赔偿、争议管辖等条款。合同签订后,项目部应建立分包合同台账,做好合同的跟踪管理,确保分包工程按质按时完成,帮助分包方及时做好现场签证以及合同变更。分包工程结束后,各种变更、签证的签字审批手续真实完备,工程量复核无误,便于审计结算。
总包方应加强:(1)签约时授权委托手续到位。分包方的签约人原则上应为其法定代表人,如是人应提交单位盖章、法定人签名的授权委托书原件,注明具体委托内容和授权权限。(2)资质等级符合工程施工要求。验证专业分包方的施工等级资质、劳务分包的施工等级和范围,避免资质等级超范围、超等级施工的现象。
3.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1)分包方进场的确认和验证。在GB/T50430中明确规定应对分包方进场进行再确认,虽然总包项目部会将分包方的资质资料报监理审批,但项目部往往忽视再确认工作的重要性。再确认工作要求项目部应根据分包合同对进场的分包队伍进行验证,包括:分包方从业人员的资格和能力(如特殊岗位上岗证)、施工或服务的专项方案等方面,总包方经常会遇到,之前现场考察的分包队伍综合素质高、施工质量过硬,实际进场的管理班子素质差,管理能力弱;原来采购计划中的原材料与实际进场的材料不符,这些都是项目部进场再确认的重要工作,以确保签订的分包合同无偏差。同时,项目部对进场的分包队伍需进行交底,交底的内容应事前策划,具体包括:技术、安全、工期、质量要求、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上下道工序搭结(含与其他分包方的搭接)、使用的材料、施工机具、以及环境要求、成品保护等内容。交底的内容可根据需要确定口头、书面或培训的方式,但必须确保实际操作人员均已获得交底,并有书面的签字记录。(2)分包方管理活动的监控。总包项目部对分包方的施工过程的管理常常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只要监理不提意见就得过且过。对于分包的管理,应事前明确监控内容和监控重点,凡涉及到关键、特殊过程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程序进行控制;原材料需现场抽样复试的,按见证取样程序操作。项目部的各管理人员依体系中规定的岗位职责,监督检查分包方的施工项目,发现存在的隐患或问题及时开具检查单,制定预防或纠正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并限期进行整改和验证,形成检查-制定预防或纠正措施-实施-验证-再检查的PDCA循环过程。注重监控过程的记录,真实地反映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做到有记录有追溯、有措施有整改、有责任人有验证。企业主管部门还应定期到项目部进行检查,不定期抽查,验证项目部对分包的管理力度和有效性,做到持续改进。(3)分包项目的验收。总包项目部根据事前策划的验收标准和检验批,做好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如是隐蔽工程,隐蔽和中间验收前48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经验收合格,监理工程师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方可继续施工。对于一些重要部位和分项工程,分包项目结束时由项目部先预验收,必要时企业主管部门参与验收,然后报监理验收,并及时收集工程质量资料,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竣工资料的完整性。
4.对分包方的评价。在分包合同签订后,总包方应根据分包项目的时间跨度和重要性,制定履约情况分析的时间节点和评价内容,由项目部和相关部门对分包方按计划进行评价,包括:(1)施工过程中的评价:以安全、文明、质量和工期为主,当分包项目出现偏差,项目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与分包方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跟踪复查。(2)验收结束后的评价又称复评:是对分包方综合能力的评价,由项目部的管理班子成员对分包方施工过程的考评,报企业各主管部门复评,企业可据此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工作的依据。
5.分包方的风险管理。质量体系管理本身就是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应意识到对分包方风险的管理的必要性。分包风险识别的内容包括分包方的组织管理机构、技术能力、管理人员和配套技术工种、配套的施工机具、适当的专业施工经验、所施工项目所需的其它要求,是否能满足施工项目要求,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时,应及时汇报项目经理和有关主管部门,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不能履约情况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也应加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中,防范资金和用工风险。(1)财务和资金风险。财务部门联合预算部门监控业主资金到位情况,依合同约定支付分包工程款。分包方的工程款必须支付至其公司账户,防止个人捐款而逃;民工工资支付优先于备料款和其他生产款项;避免预付款大于最终结算款等超拨超付现象。加强发票管理、税务管理的力度,有效降低财务危机和风险。(2)用工管理风险:分包用工管理不合法,总包负有连带责任。总包在用工管理上要引导、督促、约束分包队伍走合法道路。民工进场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及时登记用工信息,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安全教育等工作。按国家规定为从业人员办理社会保险或人身意外险等商业保险。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和防护,按时、足额支付工人工资报酬,不得违规强令工人违章作业。一旦有用工矛盾的预警信号,需及时制定预防措施,处理好民工的用工矛盾。
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范文6
1.1政府监管
建筑行业的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政府的审核和批准,因此都离不开政府的监管,并且在进行手续审批之时,政府已经开始了监管的职能,政府监管体现了一级政府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分为定期或不定期两个方面,其主要目标是公共利益,监管的项目包括城市规划、避免公害、保护环境、综合布局和开发以及抗灾等方面,监管的方式以抽查为主,通过一系列的综合考察,以达到对建筑施工质量高标准的目的。
1.2社会监理
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先进、材料高新,所以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和繁琐,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施工单位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很有可能与经济利益之间发生冲突,产生更加不好的影响。总所周知,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是该企业最大的问题,所以大多数业主都会选择第三方进行监管。这个第三方就代表着社会监理,由社会监理单位代表业主进行监管,使建筑质量、安全和使用功能得到最大的保障。社会监理单位以满足业主的一切要求为目标,尽最大的能力维护业主的利益,保证业主的投资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1.3承包单位监工
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之前,与业主之间签订过合同,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承包单位就要按照合同上的规定进行施工建设,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更改现象,需要和业主进行沟通交流之后,重新签订合同,然后按照新的合约要求进行施工,避免竣工交接时出现不符的情况。承包单位是严格按照合约要求进行建筑施工的,这就要求建筑施工的全部技术都要满足业主对工程的维护、扩建以及改建的要求,所以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承包单位严格把关,确保建筑质量和合同要求的一致。另外,承包单位监工的优点就是能够发现并纠正错误,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一定措施进行补救,从而通过单位的再次检查,确保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
2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1有效改进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落实到位质量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改进质量安全管理。在新的管理理念的构建下,建筑企业逐步形成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管理方式。既推动了安全管理的发展,又进一步探索了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管理的运用,使得建筑企业全面应用质量管理思想,及时处理建筑施工过程的突发状况,实现质量管理切实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目的。
2.2推动质量管理实践的发展
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可以更好的促进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理论发展,实行量化责任制,并且在实际建筑中加以实践应用,切实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
3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加大对建筑事故的重视,认真检验和处理质量安全事故,增强自身质量管理的责任意识。建筑施工过程建设要符合国家认证的标准,共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更好的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水平的提高。
3.2加强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为建筑施工过程管理提供了保障,而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对质量管理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树立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为落实质量管理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定期提供一些质量管理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正确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并加强实践应用创造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同时,施工单位还应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使用正确规范的施工方法进行建筑施工。事实表明,只要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才能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促进建筑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质量的提升。
3.3强化技术管理和材料使用
材料是开展建筑的基石,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才能使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控制。所以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采用科学的手段对施工材料的保管和堆放方法进行检查和管理。此外还应当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的使用机械设备,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
3.4加大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
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明确操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后三方面进行管理。建筑企业还要加强施工现场监管人员的素质教育,保证在监管过程中实事求是,对现场违规行为进行指出和改正,保证施工质量。
4总结
质量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更好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要保证整个建筑施工单位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尽可能的满足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措施,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者:孙晓亮
参考文献:
[1]沈乐,白丽燕.浅论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理[J].新材料新装饰,2014,(1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