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核心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阅读教学核心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阅读教学核心概念

阅读教学核心概念范文1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常态;小学;英语阅读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和现状

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英语迎来了“核心素养”的时代。英语,作为未来世界公民在跨文化场合下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亦有必要从核心素养的理念出发,重新审视英语教育的本质,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即英语教育应将学生的成长置于首位,帮助其形成包括学习力、思考力、沟通力、创造力、人文力等在内的21世纪核心技能及素养。

在此背景下,英语课堂迫切呼疽杂镉煤褪涑鑫驱动的,基于真实情境的,促进学生形成英语思维的足量的语言输入。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无疑是较为理想的途径之一。 但是,目前国内英语阅读教学开展的现状是起步晚、实践少、手段和资源相对短缺,教师虽然已意识到需摒弃传统的“灌输式”“存储式”的记单词、背语法、生硬互译为主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但是关于如何以英语阅读促教学创新的理念、目标、原则、流程、方法、资源配备等信息严重不足。

二、英语的阅读核心素养可分为三个层次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课型,同时阅读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尤为重要。

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蔷在梳理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下,英语阅读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也是对个体品格、思维方式、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鲁子问教授也强调我们教师必须要“远离无目的的教学”(FOR WHAT WE TEACH)!如果目标本身有所失真的话,那么未来构建核心素养的途径也会出现问题。 基于此,我认为,英语的阅读核心素养可分为三个层次:

1.对文本符号进行意义的解码和建构

即学生搜集、理解基础信息。这一阶段是基础,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语言知识。

2.通过推理来理解语言背后的真实意义

学生需要做出思维判断,从作者说话的立场出发来推理话语中真实表达的意义。这一阶段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思维技能。思维技能具体表现为归类能力、序列感培养、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分析等。

3.通过思维判断文本阅读中真正有效的信息

学生需要将信息与自身认知结构相关联,进行思维理解。这一阶段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社会常识。

三、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的主要培养途径

教师在不同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予以学生不同的引导途径。

1.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范式,包括语言应用的生活场景

Hello! (How do you do?) 你好! 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你好吗?我很好。谢谢,你呢?Good morning / afternoon/evening/night. 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晚安。Excuse me。(sorry. I’m sorry) 打搅一下(对不起/不好意思)Thank you! 谢谢你!You are welcome. 不用谢。How are you today? 今天还好吗?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子啊?It’s time for class. 该上课了。

2.深入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在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经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础知识层面。这个对每个同学来说都不难,也是非常显性,容易展示出来的。新接触的概念,多看几眼就能够记在心里;新学到的定理,做了几道练习题就可以熟练运用了。第二个层面,是技巧和能力层面。相对于基础知识来说,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周期长,而且,相对隐形,能力高低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得出来的,往往需要通过不停地练习和巩固。第三个层面,比基础知识和技巧更深入的是模型和思维层面。对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了解,我发现他们有同样的优点,就是特别擅长预习和总结。预习帮助他们快速地提前熟悉课堂上所讲的基础知识,从中领悟到解题的技巧,而过后的总结把所掌握的知识点关联起来,把研究的技巧沉淀下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具备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即培养学生对文本中所包含的思维技能的敏锐度

比如我在进行PEP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A部分 Read and write阅读教学时,因为本单元的核心话题为“四季”。本单元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在渗透巩固学习本单元重点单词spring,summer,autumn,winter等词的同时更可以利用细节的刻画引发学生思考,潜移默化的对青少年进行情感教育,学生在之前的阅读课中不断接触跳读,寻读以及细节阅读等阅读策略,本单元依然是对学生进行以上几个阅读技能的训练,所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基础,难点在于对诗歌中一些语言的理解。所以,我认为本课时的教学应在课程标准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指导下展开。

四、结语

教师只有建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的认知基础,才能在教材中挖掘出文本价值,从而为学生提供语言和思维范式,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核心能力。

我们教师在未来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将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将是我们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DD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阅读教学核心概念范文2

数学阅读中的认知问题是针对学生的阅读认知活动,指向阅读材料中具体的信息加工。如阅读前的复习问题、阅读过程中对某些具体知识的追问问题、阅读后的总结问题等具有较强的知识性问题。为了促进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帮助学生完善数学知识结构,认知问题往往由教师精心设计或控制,它对学生的思维自主性、自觉性要求不高,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就能达到认知目标。而数学阅读中的元认知问题是针对学生的阅读元认知活动,指向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如“你阅读过类似的材料吗?”“你常用的阅读方法有哪些?”“遇到阅读障碍你打算怎么处理?”“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有何感想?”等等。元认知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关注阅读活动的进程,促使学生思考阅读材料的特点、阅读策略的选择或者遇到的障碍并决定是否调整思路以及如何调整等。

2数学阅读教学中的“元认知提问”策略

2.1“元认知提问”策略及意义

“元认知提问”策略就是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阅读进展情况,在阅读过程中设置元认知问题进行提示、启发,引导学生对阅读进行监控、反思,使学生自觉地对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进行调节和评价,进而达到对阅读材料理解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反函数”这节课时,上课起始提这样的元认知问题:“通过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学习,你们下面想研究什么?”激起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产生阅读动机。在学生思考此问题的同时,让学生重新阅读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用“你打算怎样去思考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呢?”这样的元认知问题加以启发、引导,在阅读材料与学生认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促使学生运用类比、联想、分析、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方法对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内容进行加工、理解、记忆、同化和顺应,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这样的创新问题:我怎么去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呢?从哪些方面去研究?从而计划阅读目标,调整阅读策略。然后教师再用“能把你的想法告诉我吗?”这一元认知问题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加以表扬,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元认知体验。通过这些元认知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对阅读进行监控、调节,学生就会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利用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从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图像、单调性及奇偶性等方面去进行比较。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又可以提出这样的元认知问题:“通过两个函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否向大家表述一下你的看法?”使学生获得反函数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到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中。因此,“元认知提问”策略,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使学生对数学阅读有了正确的方向、方法,有了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的愿望和动机,更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2.2实施“元认知提问”策略的原则

2.2.1应采用“分级提问”的方式

“分级提问”是指在数学阅读中,用元认知提问启发学生时,提示问题应遵循从隐蔽性强的弱暗示问题,到隐蔽性逐步减弱的强暗示问题。分级提问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引导。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元认知问题所发出的暗示该“暗”到什么程度,是离目标远一点有益,还是离目标近一点有益,因为问题离目标越远,暗示就越隐蔽,元认知成分就越多,认知成分就越少;问题离目标越近,暗示就越明显,元认知成分就越少,认知成分就越多。

2.2.2应充分地认识、理解学生,发动学生

首先要清楚学生通过数学阅读得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也就是说要清楚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所提的元认知问题才能促使新知识从学生的头脑中“流淌”出来,而不是教师灌输进去的。其次,要理解学生。一方面,探究需要时间和耐心,对于所提的问题,要依据学生的学情和现时的观察,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所提的问题不能以好学生为启发参照系,而应以中等偏下的学生为参照系。最后,元认知提问要充分发动学生积极进行智力参与,通过对话、交流、讨论元认知问题,使数学这种抽象的形式化的思想材料,内化为学生内部的思维活动。

2.2.3应把握材料中的大观点及核心概念

把握大观点,把握核心概念,是一个数学教师把握数学和驾驭教材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运用元认知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时,教师要依据函数的观点、集合的观点、代数的本质、数形结合的观点等,同时,根据材料中的核心概念来提问启发。比如“反函数”这节课中,函数的观点就是大观点,反函数就是核心概念。只有把握住了大观点和核心概念,教师才能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

3运用“元认知提问”策略进行数学阅读教学的建议

3.1注重问题设置的适当性

不同的学生阅读能力是不同的,其发展也是不同步的。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既要注意学生的共性,又要顾及个性的差异。根据材料内容,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使问题的难易程度成螺旋式上升,使问题真正起到以下作用:能转变学生观念,激发阅读兴趣;能把握问题关键,适时转换条件;能创建知识关联,促进理解材料;能通过归纳概括,形成一定的图式;能及时对阅读反思,强化自己的认知。

3.2注重培养自我监控能力

阅读监控是数学阅读元认知活动的核心,它的作用体现在保证学生有效地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数学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阅读开始时监控就已出现,并贯穿于阅读过程之始终。比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障碍或困难,教学时,充分利用元认知提问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交流,以改进阅读策略;阅读完成后,要求学生互相表达自己的阅读经验等,通过交流达到阅读目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及时检验目标、选择策略,出现问题要做出补救等措施,并对学生加以鼓励,使阅读能够顺利进行。

3.3注重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运用元认知提问策略时,要注意和其他阅读方法的结合。如概念要精细读、定理要推敲读、例题要变式读、练习诊断要回眸读、前后关联或相似的要对比读、经常反思与原认知建构进行联系读。另外,阅读时要勤动手,对数学材料中出现的关键字词句进行圈划、在空白处进行批注、将有关数学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进行互译、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像等等,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或阅读结束后,鼓励学生及时写笔记。

3.4注重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阅读教学核心概念范文3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

1.Pre-reading(阅读前)现阶段英语读前环节基本采取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这一方法最初起源于精神病理学,现在更多地强调为推动和激发产生新的理念与设想而不加任何限制的自由探讨与联想,鼓励学生之间在互相商讨与启发的背景中培养发散性思维,继而帮助学生加快阅读信息理解与英语思维共鸣。2.While-reading(阅读中)阅读中环节的主要方法包含scan-ning,skimming和detailedreading若干种。略读(skimming)部分要求学生限时通读全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培养学生在阅读初期迅速捕捉文章主题、预测其发展与结局的能力。扫读(scanning)部分是要求学生对细节进行阅读理解,培养其捕捉具体信息与重要内容的能力,训练他们在提取、筛选和重组文本信息过程中归纳和概括文意的能力。细读(detailedreading)方法是要求学生深入分析阅读段落当中的语言,培养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比如理解文章中结构较难、意义复杂的词句与结构,挖掘作者的主观写作意图和具体阐述观点等。3.Post-reading(阅读后)阅读后的环节也可以称作评价性阅读,也就是reproduction,要求学生以完成一定预设活动的模式,进一步思考文章的观点、主题、语言风格及写作手法的特色等,以任务驱动模式为动机,以独立思维为杠杆,实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问题引领”阅读教学设计模式的实践操作

阅读教学核心概念范文4

当代著名作家沈石溪曾说:“阅读是一盏明灯,照亮你的人生路。挺起胸膛,抬起头颅,勇敢地面对生活。热爱阅读,热爱书籍,会给你的终身带来无穷的裨益。”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对孩子来说,就像是给孩子讲故事,故事是否能吸引孩子,不取决于故事本身,而在于教师的引导,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积累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阅读能力是指完成对文章的阅读所应该具备的本领,包括对文章感知、理解、鉴赏的具体阅读活动,以及顺利完成阅读所必需的正常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

阅读可以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技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掌握阅读方法。同时,通过阅读对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思、画等全面训练,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并完成规定的识字任务,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一味地强调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将达不到阅读教学的效果。在选择语文课程内容时,必须在课程标准的引导下进行,所选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程度及能力相符,鉴于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的稚嫩,教师可选择一些活泼、可爱符合受教育者年龄的内容进行教学,也可将书本上原本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语言转化或是生动的图像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孩童时代印象最深的是童话故事,童话故事能保留孩子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童真。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充分调动孩子的课堂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发问等,利用故事情节将孩子带入课堂的良好学习氛围中。教师在做有效转化的同时,必须注意语文课程教材内容的范围与程度,将教材通过课程设计活动融入其中,从而较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因此,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者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且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所选篇目都是以“选文”的形式出现。“选文”作为学习课程内容的另一有效途径,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并开阔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选文”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知识点,但有些知识点并不是在低年级就要求学会的,因此,当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在帮助学生读懂选文的基础上,在备课的过程中,将选文中所涉知识点进行合理地划分,哪些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哪些仅为了解的,这样能将课文进行分层,使教学目的明确且具有可行性。这要求教师要有统观教材的能力,要对照年级段教学目标,有选择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另外,在备课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所需所求有准确的认知,让学生获取的知识更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如《人与自然》这本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许多身边的植物、动物,从潜意识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概念。

核心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最常用、最具摄取性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等。教师要从教材文本中发现这些隐藏的核心知识,进而围绕某一个核心知识点,从文本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按照“教、学、练”的不同功能,组成教学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现有的语文教材为蓝本,通过有效的组编切合,整理出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这其中包含着一定的理性思想,主要有:(1)“减”:运用减法思维,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即内核。这个内核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一个亮点等。(2)“联”:根据内核,将生活中与之相联并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挑选出来,以此来丰富和充实内核,使其充满生机。(3)“整合”:围绕内核,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理清顺序与主次,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内核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对文本的深度解读,通过提炼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语文知识,进而调制出适宜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将文本同生活联系起来,生成具有多重功能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阅读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通过正确地教学让学生理解文章情感大意,使学生能更好地控制自身的情感,并能长出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体会情感,体验生活。因此,只有联系小学生的实际,在阅读课文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法;在略读课文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学法;在听、说、读、写、思、画中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才能实现纲要所规定的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阅读教学核心概念范文5

教师的苦恼除了来源于社会和相对固定的考评机制外,也包含了一些其他因素。例如,语文阅读教学时,经常涉及到美德,我们教师讲课时常下意识地自问:我们自己做到了没有?学生也许会在心里想“老师教我们的这些道理、情感,你们自己做到了没有”。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困惑,为什么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总是存在问题,教师抱怨学生不理解文本,学生抱怨“做语文阅读没有什么成就感”“答题错误率高”,阅读教学中师生差异性很大。只有我们教者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语文课堂才具有吸引力,才充满无限生机。

郝铁军在《三个尊重,三个突破》中阐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其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现在语文阅读教学也应该发生变化。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对阅读有这样的表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不应该要求学生用同一种方法分析课文的结构、用同一种理解来解释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感彩,而是要尊重每位同学,采用差异性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差异性是指从教学需要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要求的不同注重个体差异。师生年龄,阅历,情感,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等都有区别,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教学目标。让学生主动学习,享受阅读的快乐。与作者跨越时空地交流思想、感情,以达到较好的人文关怀,促使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我们在正视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差异性的问题后,可确立研究的目标与内容。①师生阅读过程中造成差异存在的现实。②师生阅读过程中造成差异的因素所在。③对师生阅读过程中的差异性,在正视的基础上如何弥补。

我在反思后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去实施。

(1)观察法。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外显行为和内敛特征进行观察。如不同阶段的学生对课文《背影》的认识,即使同一位教师由于年龄、心理的变化对《背影》也有不同的认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被感动,而在这时,我们的学生却有着远少于我们的人生体验、人生经历,或许还无动于衷。有时我们困惑,这样浅显的道理学生怎么就不理解呢?例如,对“孝”的认识,对父母的理解,关爱,试想我们在他们那样的年龄,做得比他们又好多少呢?文学大师朱自清在《背影》的表述,我们也明显感受到大师也是过了一段岁月,才逐渐地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2)调查研究法。对我校和周边地区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比较深入地调查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数据处理,撰写调查报告。可以形成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申报,以形成相对固定的人员,有研究的步骤、计划。也可以在相对固定的场合如学校的教研活动、教师论坛沙龙等,也可利用市区的教研活动中的讨论环节等。也能在骨干教师网络培训的论坛中进行,这样时间上相对充裕,形式上也比较宽松。

(3)运用实验研究法。在研究目标的指引下,分类构建重点阅读内容。依据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就会感觉到我们男同学在说明文阅读及议论文阅读中相比女同学有一定优势,而在抒情散文、叙事散文中的表现要略欠于女同学。也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学生简略分成:有广泛阅读的同学与阅读很少的同学;性格内向、感情细腻的同学与性格外向、粗线条的同学;喜欢小说的同学和喜欢散文的同学等。

经研究后形成的结论有这样的两方面:第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差异性所涉及的一个核心概念是“阅读”。“阅读”源自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有自发的,有集体组织的。师与生对生活的理解、生活体验与经历的不同,也与文字理解的水平有紧密关系,具有广泛性、现实性、个体性、主观性等特征。第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差异性所涉及的另一个基本概念是“师生”。这里所说阅读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广度与深度,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使学生多角度认识阅读,感受阅读,升华阅读。在课堂中的语文阅读,老师及时指导是必要的。

阅读教学核心概念范文6

关键字: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阅读训练,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学生认知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美感、提高写作能力的功能,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中强调: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应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读书习惯,进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可见阅读教学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及重要性。但是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阻碍,广大教师的在阅读教学中的许多观念和做法,都存着许多的弊端和不足,需要我们亟待解决。

1.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1 教师欠缺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阅读是沟通学生与教师之间心灵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播知识,还可

以培养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许多教师都被考试所束缚,盲目地追求分数,都以统一的思路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讲授和训练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文阅读知识。不懂得怎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毫不关心。如果能抛开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相信每位教师都承认:阅读课缺乏学生的个性自由。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但是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是老师问,学生闹哄哄,但是学生真正掌握的语文知识很少。

1.2 书本缺少激发学生阅读的养分

我们的课堂使用的教材输入量太少。为了应对考试,课本的编写主要遵循一个逻辑:利用少数经典的范文,让学生反复背诵,然后进行举一反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读懂天下所有的文章。然而实践告诉我们,这是根本做不到。课本上经典的就20多篇,就算讲的在精彩,背诵的再熟练也是达不到目的。学生慢慢的养成盲目的背诵成为了背诵的机器。没有相当大的输入量,学生要积累没积累,要经验没经验,要体会没体会,也就什么都谈不上,更不要说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1.3 学生缺乏阅读的动力和时间

为了使学生考个好分数,许多教师每天布置许多作业,同时家长又买了许多试题,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迫下,导致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试题,没有时间阅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籍,就仅仅了解课本上的文章。从而使一些学生对阅读缺乏正确认识,认为阅读没有多大的作用,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在阅读效果上也没有深入的研究,害怕读书,不想阅读。即使看一些其他的书籍也是单纯的看看,粗枝大叶的浏览,似懂非懂,更不要说赏析。这种阅读是无用的阅读,对学生的提高是没有任何作用。

1.4 习题欠缺激发学生阅读的思路

为了应对考试,学生需要做大量的习题,来掌握应试的技巧。大量的机械性练习和考试题,束缚了学生阅读及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养成了不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目的是“不待人教,自能读书”。但是在不断的做题中使学生养成了过分依赖问题的习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阅读思路变得全部一成不变,而不能真正体会文章的内涵。同时考试阅读题高度不够或者难度超标,加上阅读时间有限,学生往往是大概看一遍就开始做题。对于试题设计的标准答案也违背了见仁见智的阅读原则,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枷锁,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创新。

2.改善阅读教学的措施

为了改善现有的阅读教学观念,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要从根本上就行改变。首先,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其次从讲解为中心转变到以语言实践为中心;最后从以形式为中心转变到以内容为中心。具体的内容如下:

2.1 明确教学目的

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才阅读,更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使学生的思想和视野得到扩展,使学生的能力的到发展。

2.2 教师一定要转变阅读教学方式

教师不要再把整理好的一些知识一批批的传授给学生当作任务,而是要根据预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题,创造机会和氛围,为学生提供条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想来看,最后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现出来。教师变成一位领路人而不是一位填鸭者,学生变成主人而不是只知道吃的“鸭子”,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自己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2.3 改变对阅读作品的偏见

阅读不仅仅是对狭义作品的阅读,同时也可以包含历史、政治、自然科学,甚至还可以阅读社会、阅读人生。尤其是中学生对当下流行的,或者成为社会热点的休闲读物是极为感兴趣的,同时休闲读物也能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可以满足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但是这种读物一般不能成为课外阅读的主流。还是应该看一些更有深度的书籍。

2.4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学目标其一,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这可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候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遇到优美的句子要摘抄下来,对于不懂的一定要多查工具书等等。

2.5 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为了创造。创造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自己动手做,比光看和光听印象更见深刻,因此如果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动手自己记录下来。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智慧和能力。

3.结论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它所承担的任务也是最重的,所解决的问题也是最基础。阅读教学的好坏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所以为了使我国的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我们一定要将阅读教学提升到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曹祥芹.新概念阅读教学宣言[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