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专业现状及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景园林专业现状及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景园林专业现状及趋势

风景园林专业现状及趋势范文1

关键词:风景园林专业;建筑构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092-02

2011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和教育部在关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风景园林调整为一级学科。在新学科目录中风景园林学对应的原目录学科包括了“建筑学”、“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由此可以看出风景园林专业学科具有多样的学术背景及归属体系,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专业[1]。

园林建筑构造即是风景园林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建筑类选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建筑空间结构及构造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建筑空间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为后续进行园林建筑设计打下基础。

一、园林建筑构造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和定位的问题

由于我院的园林建筑构造课程依托于原建筑学背景院校开设,原教学计划为36学时,一周2次,一次2节,无课程设计周,以理论讲述为主。讲述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设计原理、构造原理,其中以构造原理为主,设计原理为辅。包括:建筑基本知识、建筑构造设计(构件、节点)、建筑空间设计(单体、组合、总体)、建筑造型处理等。

课时的限制及知识内容广度太大导致教学深度不足,需要及时改变定位,确定风景园林专业需要重点了解掌握的建筑构造知识,精简授课内容。同时,由于缺乏构造模型设计的实践课程使学生对建筑构造的了解依然处于片面和书本程度,对于一个在就业中注重实践的学科构造模型设计的缺乏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

(二)教材过时陈旧

在版本不多的建筑学相关专业建筑构造教材中,以四校(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合编的房屋建筑学教材最为权威,国内各个高校也普遍采用。该教材虽经几次修订,但都未做大的变动。一些当前业内已成熟的结构构造做法、新材料及新技术在该书中均体现不多,该书的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及时适应现代园林建筑发展需求。目前,本书教材仍以砖混结构和混凝土建筑为主,木结构有所提及,对钢结构和其他组合结构鲜有涉及。

二、教学改革研究

(一)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的专业设置要求,房屋建筑学课程学时无法延长仍为36节,学分为2个,但可调整为1周1次,1次4节连堂,将理论讲述与设计绘图或者小型构造模型制作相结合,简单介绍设计原理部分,并增加对中国园林中古建及木结构建筑的理论知识课时,不再严格按照原教材设置的章节授课,将学分确定为理论1分和实践1分,共2分两个部分。同时,为适应选择设计方向同学的要求,可再另外开设建筑设计原理选修课,课程内容主要针对各类建筑设计原理,拓a展视野。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1.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补充新知识。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在长期工程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应用科学。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功能和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材料、新工艺也不断涌现。在目前教材陈旧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在熟悉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研究当代建筑发展的状况和趋势,能够把一些落后的、过时的内容不讲或仅提及而已,同时合理增加一些新知识,与教材内容的衔接合理,尽量把补充的内容融入相应章节,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原教材的授课章节的顺序。

2.结合工程实际讲授课堂内容。由于房屋建筑学的学科特点,在课堂上如果照本宣科,往往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接受起来也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在讲授过程中,不仅要将专业名词和意义逐一用容易理解的词语进行解释,还要从学生经常接触或熟悉的建筑物的构造、做法讲起,如果周围有合适的工程正在施工,就要让学生课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去工地四周查看实际案例。

3.抓住重点和难点,倾向突出。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多,但内容之间往往缺乏联系、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建筑做法、建筑构造要求等,往往是一些规定性、规范性的东西,且带有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区做法不同。因此需要对内容进行适当的归纳分类,划清重点。如:对楼梯和墙体的构造做法在园林建筑设计概念中最为关键,要重点讲述并且能自行设计,而对门窗及雨篷建筑的细部详细构造做法等可适当简略或者取消。再比如:在对建筑结构形式部分的讲解内容中,有针对性地增加传统园林建筑木结构的做法及运用的知识内容。

(三)教学模式的改变

1.强化实践环节,注重运用能力的培养。因为延长了每次上课的课时,因此可以在教学环节中加入小型构造模型的制作和施工图的绘制,如楼梯模型、墙体大样标准施工图抄绘等,还可以加入1~2次与建筑设计原理相关的房间设计等。在理论讲述的基础上增加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对建筑结构的理解和认识,增加空间想象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践。

2.教学方法手段多样。房屋建筑学这种工科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实际展示的图片内容特别多。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继续采用过去的“粉笔+讲台”的讲课方式,这一点与理科和文科专业完全不同,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把文字、图片、图像及动画制作结合起来,包括观看一些与建筑有关的纪录片,对学生的感官提供多种刺激,重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灵活,有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思维,特别是讲解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复杂空间,都可以发挥电子课件的优势,易懂易学。

3.后续增设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在对园林建筑构造的知识有了初步理解和学习后,对教材中有关建筑设计原理的部分通过后续增设园林建筑设计课程进一步巩固和运用,使学生今后在园林建筑设计中有建筑结构的概念,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更加全面。

综合上述教学改革计划,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及进度设置如下,共9周,36个学时。

(四)考核制度的创新

本课程最终的考核模式定为:“理论课程考试+平时实践环节成果”平均分来确定,摒弃了单独用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考查结果的方式,避免出现只会机械记忆、高分低能的现象,理论与实践并重,各占一半。

理论考试方式也实行创新。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第一部分为理论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书面规范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部分为应用部分,该部分开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绘图表达能力、绘图准确及规范程度。

三、课程改革效果分析

笔者在2013~2014学年上学期的教学中对园林建筑构造的课程进行了改革实践,完善了教学内容,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最后的理论考试成绩统计中发现,超过80%的学生对所讲的建筑构造知识的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反映良好,加深了其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理解,更好地适应了未来的就业要求和环境。

深刻理解风景园林专业的特征,明确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是现代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基本导向[2]。要想真正做到还需要各位教师同行和学校一起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专业现状及趋势范文2

【关键词】 园林行业 核心人才 人才管理 问题

伴随着我国园林行业的加速发展,园林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前和今后园林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园林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对园林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再加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建设对园林绿化和环境建设等配套项目的拉动,国家城市规划政策和“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标准也让地方政府重视园林的营造,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市政园林的投入,市政和房地产配套园林需求持续旺盛,城市居住舒适感和房地产消费升级的要求刺激了园林绿化率不断上升。此外,旅游经济的蓬勃兴起托大园林行业的发展空间。风景园林旅游经济已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亮点之一,并且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以及对传统文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的确立,古建筑修复产业方兴未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园林行业因此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发展速度远超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园林行业也将保持蓬勃的生机。园林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估计今后几年,中国园林产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并且中国园林在全球化趋势下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当前园林工程技术人才的现状及需求

目前园林工程每年市场容量2000多亿元,而园林企业的上市公司还较少,目前只有绿大地、东方园林、棕榈园林、铁汉生态和普邦园林等五家企业在沪深上市挂牌交易,但据悉有大量的园林公司正在进行改制,准备上市。在已上市公司中,已经形成了“南棕榈,北东方”的格局。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加,公司融资渠道打通,资金瓶颈不复存在,行业格局必然会发生巨大变化。更远得看,大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落后小企业淘汰出局,将促使行业发生全面整合,从而出现若干大型公司,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激烈的行业竞争背后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园林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园林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有艺术修养水平,也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协调能力,但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园林行业高端工程管理人才、专业工程施工人才和专业设计人才都比较缺乏,这成为行业进入的障碍之一。随着园林行业上市公司的增多,对于行业内高端人才的争夺也日益激烈,被竞争对手挖墙脚的事情屡见不鲜。

在人才竞争中矛盾尤为突出的是园林古建专业技术人才,面临着后继乏人的严峻状况。作为有着几千年悠久光辉历史的中国古建园林技术,集合了我国古代工匠发挥了高度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来的独特的中国古建园林建筑体系,在设计、造型艺术和施工操作技术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这些传统技艺自古以来靠着传帮带的方式传承下来。这些年,园林古建工艺越来越吃香,不仅是世界遗产、文物的修复,各地还在兴建大量的仿古建筑,包括现代园林式住宅、绿地的建设等。但古建专业技术人才却有些捉襟见肘。这不仅因为古建筑专业技术人才进入门槛较高,学起来难,耗时久,培养一个成熟的古建技术工人最少需要10年,而且更难在工匠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外还要会创作。由于近年来受到价值观念等影响,80及90后的择业观与以前相比有较大差异,愿意学习古建筑专业技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目前掌握这一传统技艺的专业技师日渐匮乏已经开始出现断层。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园林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与园林行业的发展产生矛盾,人才的匮乏制约发展。

三、培养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人才管理

1、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提高人才自身价值。企业应当给予人才开放的发展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使得人才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对社会、企业贡献的最大化。

2、企业为人才建设以能力和业绩为依据的人才评价机制。针对发展,企业建立起群众参与、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构,开发应用各种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建设以市场为基础的园林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机制。企业应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建设有效的人才激励与人才使用机制。人才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建设一种催人奋发, 鼓励人才积极创新创造的人才使用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针对不同专业人才的特点,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立起与市场价格接轨、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3、建设以人为本的人才柔性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的制度建设必须顺应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发展的要求, 打破传统的控制型人才管理机制, 建立能适应人才流动性和人才素质复合性的柔性管理机制。建设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重激励、重价值、重变革的人性化管理机制。企业可以借助多样的精神的或者物质的手段来满足园林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动力,开发和培养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追求变革与不断创新,从而更好的留住他们。

4、在当前园林行业人才缺乏的基础上,企业除了要更好的创新管理机制留住人才,学校也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一环。因此,要更好的培养适应园林行业的人才,可以走校企合作的道路,通过分析企业对人才就业、岗位的需求,确定其职业技术能力需要的知识结构,培养适应园林行业建设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也能够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走出一条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 伊雪飞. 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4)

风景园林专业现状及趋势范文3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趋势;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居住者对城市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的生活环境离不开城市的园林绿化。因此,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就变得十分重要,如何做好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可以借鉴园林建设的相关经验,同时对工作进行创新。下面我们进行简单的介绍:

1、合理计划

园林的绿化的管理工作十分的重要,园林景观效果的最终实现,后续的绿化管理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开展园林养护和绿化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结合园林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技术、经济、人员等制约因素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合理的计划需要尊重科学的发展规律,全面分析绿化的工作,既照顾到全局,又深入到细节,使我们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变得更出色。

2、合理调整

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植被的栽植调整和后续的养护管理。制定计划的时候,需要在对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预设和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去解决制约着我们开展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困难。

3、科学流程

园林绿化管理的工作需要遵循科学的发展和建设,园林绿化工作在开展的时候需要按照科学的流程开展工作。近几年,我们国家为了规范园林绿化工作,颁布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和标准。在开展园林绿化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国际颁布的标准进行管理的工作,也需要对整个工作的过程进行规范和整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管理的质量。

4、应急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绿化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也需要应对一些突发事件。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应急的机制,这个机制具备相关的设备和设施。如果出现了突发事故,相关工作人员具备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应急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园林工程的管理工作包括应急管理,管理人员可以融入一些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

5、资料收集

园林绿化的工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资料收集的工作使我们开展园林绿化工作的基础。园林绿化的工作受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收集数据的时候,需要我们做好细节的处理工作,尽可能在专业的部门收集相关信息。对于管理的工作,需要和其他相关的部门一起分享管理经验,吸取其他工程的优点。

6、创新实践

园林绿化工作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在开展研究工作的时候,需要加大对园林工程的认识,对园林工程进行系统的分析。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对自己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创新。在创新的时候,需要加大的时展的要求进行分析,融入未来的理念。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和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注重对问题的纠正。

二、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1、城市园林绿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那么在进行园林绿化工作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十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的治理工作,园林绿化能够有效改善城市内部的环境,那么在对环境进行建设的时候,可以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随着“十三五”规划的不断深入,我们将加大对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重视,需要我们加大资金投入,对园林绿化的工作进行创新。环境在发展的时候,需要注重经济和环境的平稳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城市规划观念的转变

园林建设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保证设计工作开展的质量。设计人员需要加大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能够结合先进的发展理念对自身的思想和理念进行调整和改造。城市的规划工作十分的重要,那么规划人员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就需要加大对细节进行掌控。同时,经济发展使人们对生活品质得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人员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将一些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园林绿化中,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

2.2科学规划与布局

城市在规划的时候,需要对城市的商业区、住宅区以及工业区等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划人员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按照科学的规划方法。园林景观的规划工作,也是我们城市规划工作的一部分。规划人员需要做好对相关植被的了解工作,按照每种植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规划方案。园林景观中大多数是以绿色植物为主,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对植物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2.3遵守生态学原则

园林绿化的工作,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研究工作的时候,需要加大对生态原则进行研究和分析。园林景观中的植物类似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需要我们制定一个标准的维护计划,生态系统的维护工作需要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园林绿化在建设的时候,需要遵循生态原理,做好细节的处理工作。

2.4合理利用资源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用到得资源较多。那么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时候,需要我们做好对整体的工作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其中存在问题,需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应用。园林绿化的建设,是为了缓解城市内部的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建设的时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对城市资源的分析和管理,对相关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是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进行了简答的分析,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简答的分析。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需要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新的管理理念和新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建忠.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探讨[J].现代园艺,2014,(17):71-72.

[2]蔡文婷,徐萌,廖智.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数字化管理之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J].风景园林,2014,(04):42-46.

[3]林琳.论园林法规的发展历程与社会作用[D].浙江大学,2014.

[4]万美强.山地城市多层次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风景园林专业现状及趋势范文4

关键词:职业素养;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华南农业大学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理念。1998年教育部在《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要2020年》专门用一章的篇幅阐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可见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身的素质水平、个性发挥、价值观形成、职业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大学素质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通识教育已被普遍纳入高校的课程体系[1]。专业之间交叉相融、学生的知识面拓宽、第二课堂活跃、探究式学习和启发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得到推广都得益于素质教育改革。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对大学素质教育的质疑和争议却不断。主要的争议点包括:首先,专业教育弱化、专业课程学时数大大压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下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其次,素质教育的形式化和口号化严重,教师和学生疲于应付。最后,专业泛化。过分强调“宽口径”和“淡化专业”,使学生变成不同专业知识的杂乱堆积体,既不能“文”也不能“武”,学生的就业能力下降等问题层出不穷[2-3]。事实证明,若不解决上述问题,大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将困难重重。下面就以华南农业大学草学专业为例浅谈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职业素养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质,是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首先要提高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技能是职业素养的重要方面。二是敬业精神和道德。在职场上和生活中,敬业精神和道德表现为职业素养和个人的素质、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其中前4个方面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用大树理论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比较直接,即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想枝繁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而要想使在校大学生这些未来的大树根系茂密,加强其素质教育才是当务之急。

1素质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素质教育都是采用发达国家通才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强调通识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大量的通识类和人文类课程;主张文、理相通和淡化专业,增加大量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强调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和学生社会活动大幅度增加[4]。然而,我国素质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异。首先,我国的素质教育是在原来苏联式纯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惯性思维和习惯势力大。其次,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设施等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尚不能满足欧美式通才教育的需求[5]。最后,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管理和高校教学管理的方式与发达国家不同,均具有计划经济时代“自上而下”的特征。如果不考虑上述条件而盲目照搬欧美式的通才教育方式,就会因为教育资源不足和高校教学管理方式落后,引起非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激烈矛盾,二者之间互相排挤,导致学生非专业素质未提高而专业素质却下降。另外,由于受到“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压力,高校素质教育的形式化和口号化就不可避免。当前,我国草业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草学专业教育的体制改革和学科发展。而且各地:校根据当地草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制定了自己的草学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计划,使草学专业教育的区域特色突出[6]。华南农业大学草学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唯一具有草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水平评估中,本校草学学科在高等学校中排名第7位。本学科点围绕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其热带亚热带特色,在草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近几年来,草学专业一直面临着招生和就业难的双重压力。华南农业大学从早期就开始探索草学专业素质教育的模式。先后开展了“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农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基于创新型混合模式的教学改革”“基于网上资源的专业课程自主性学习”和“复合型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摸索。在多年素质教育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自上而下”设计的通才式教育模式难于解决大学生长远发展》综合素质提高和近期发展》就业的矛盾,学生、家庭和高校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我们认为应围绕高校与社会的结合点要要要职业来开展素质教育的创新,将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到职业素养培养中。此外,观赏草坪、运动场草坪、高夫球场草坪建植与管理,草坪及园林植物栽培、育种和景观设计等对于草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表明,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有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草学专业人才受到市场的追捧。因此,基于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被提到日程上来。为了要将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我们不断探索着适合我国当前国情和区域就业的素质教育途径。

2华南农业大学草学专业素质教育的改革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草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草学专业学生应具备除草学知识及相关基本技能外,还应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草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熟悉草业生产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技术创新的基本能力。可以看出,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目前提高草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助推器”,而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混合体,把大学生培养成身心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负责任的合格公民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华南农业大学草学专业在素质教育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素养导向的素质教育改革的设想。这种教育模式是按照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来选择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依托职业素养,使专业教育与非专业素质培养进行有机融合。

2.1确定应用型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职业信息需求,提炼新型草业人才必备的职业素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确定应用型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对广东省内有关厅局、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相关部门和省内外多家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对涉农专业人才需要开展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新的草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草坪建植与管理、景观设计、体育运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高新技能,能在现代草业领域从事与草学相关的高新技术研究设计、推广与开发、产业化经营和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特别是为适应现代体育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及市场化、信息化、产业化、集约化、多元化的特征的需求,开设了运动场设计、高尔夫球场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增加草学专业学生经营、管理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修订了草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构架方面,分为通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选修课基础和专业拓展5个模块。

2.2建设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培训的教师队伍

2.2.1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骨干教师或鼓励具有草学专业背景的中青年教师加强学习或出国进修,组建草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师团队。

2.2.2组建校外专家教师团队。主要是聘请在华南地区草学领域有较大成就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作为客座教授,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以此可以依托这些校外专家的社会资源,经常带领学生到科研单位、运动场、草业高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去参观,使学生们看到学草的希望,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3对草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职业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课程的地位,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也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

3.1教学方式的改革

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克服过去的“黑板种田”教学方法的弊端。如:高尔夫球场管理的授课方法是根据草坪管理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将草坪管理分为修剪、施肥、灌溉、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在学习每个环节时,教师将学生带到真实草坪上现场直接讲授。

3.2提高草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在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知识技能传授者,其自身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必须有一批不仅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教师素质,而且有较强实践能力,能不断用新技术、新成果充实教学内容的专业教师。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先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3.3保障实习场地和经费的充足,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草学专业的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已有的实践教学基地规模刘天增等: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探讨要要要以华南农业大学草学专业教学改革为例越来越小,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进行实践的要求。加上实践教学经费的日益缩减,校内实践教学开展越来越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华南农业大学草学专业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广东省内几家有条件的高尔夫球场和运动场展开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时,还与一些高科技示范园、种植园及社会上的厂》场,通过签订协议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3.4科研性实践教学方法

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进入第3年后,学生要开始进行科研性实践。首先,由教师根据其科研内容及行业发展方向提出相关研究课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确定研究题目。根据选择课题的不同,加入不同指导教师的研究小组。在小组内,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择研究题目的行业发展动态、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题目,提出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法,并制定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确定的方案独立完成。在毕业论文设计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题目,使优秀论文设计成果应用于生产,同时在毕业生产实习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新农村建设。

3.5丰富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能全面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活跃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如由素质教育团队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等各种竞赛活动。通过学科竞赛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

4对在校生加强创业意识教育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加强创业意识教育,切实培养学生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应尽的义务。在国家大力发展草业的大背景下,草学专业应为区域农业经济服务,因此要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间断的创业理论教育,让学生对创业过程具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可以消除大学生创业高不可攀的神秘感,激起学生创业的欲望。

5构建多元化的基于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农业:校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和学生成绩评价方式,把知识运用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新的评价尺度。建立使学生主动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思考、分析乃至创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如本专业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项目、任务式考核。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组织分工协作,学会发挥组织成员各自优势做好项目策划、资料收集、社会调研、及PPT制作和考核项目的口头表达。每个人的成绩根据完成考核任务的权重得出。另外,利用假期,依托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参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机会,在实践中发掘和培养学生行政管理、经商贸易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且由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给出每个人的考查成绩。总之,一改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实行笔试、口试、操作、设计、开卷、办开卷等多种考核模式,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个性、特长、创造性和潜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根据对华南农业大学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用人单位及社会普遍认为该校草学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强。主要表现在工作上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富有敬业精神、专业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8]。这些无疑和学生们在校期间接受基于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培训有关。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加强素质教育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适时进行实践教育体系改革、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及多元化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基于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并不断地进行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规律,大胆实践创新,才能扎扎实实地把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好,利于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6参考文献

[1]张正义.论大学的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18-20.

[2]孙二军.素质教育缘何遭遇困境[J].现代教育管理,2009》8:11-13.

[3]李治,杨杏芳.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进的四阶段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131-134.

[4]潘懋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2》1:1-5.

[5]岳慧兰.中美大学生素质教育途径及方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26-127.

[6]宋桂龙.草学学科专业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浅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2:23-26.

[7]常智慧.草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6: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