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研究范文1

汉唐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王朝西汉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朝,从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盛世、开皇盛世、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在这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上,散落着、蕴藏着丰厚历史文化宝藏,尤其是汉唐巅峰时代的文化研究将成为催生动漫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元素。三维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完善,为汉唐民俗文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日本的优秀动漫作品中,角色的服饰、言谈、生活习惯、道具以及另外动漫场景建筑中的比如如樱花、和服、木剑、神社、祭坛、神道教等,都在有效的传达着本土的文化,这些都逐渐演变成一种产业链条交织在一起,拉扯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使得动漫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在民族文化运用方面,中国动漫不如日本动漫。和日本传统文化相比,汉唐民俗文化元素中拥有更系统、更深厚的文化沉淀,理应在动画中得到充分运用。如汉唐的服饰、器乐、诗歌与舞蹈等,特点明显。汉代浑厚、宏大又不失活泼的汉代图案,热情奔放的盛唐服饰,以及庄严厚重的汉唐建筑,将这些特有元素穿插在国产动漫作品,能够再彰显中国文化的同时,又不会显得俗气老套。在技术实施方面,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汉唐文化能够更加立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数字技术的特点在于能够完整的真实再现当时的一切细节。用三维动画的运动控制技术进行动作表情的捕捉,用渲染技术对表情、服饰等艺术元素进行真实自然的呈现;三维数码技术同样能通过建模渲染,生成虚拟场景,对千年前的古代建筑进行极其逼真的二度重建;对于汉唐民间戏剧、舞蹈、乐器等艺术形式,除了表演动作的数字化以外,还创造一种虚拟环境,利用数字合成技术将唱腔、动态、形式效果还原保存,甚至可虚拟复原汉唐民间艺术中所用的道具、服饰、剧场等。另外,要有针对性的创造出具有鲜明汉唐文化元素特色的数字动漫角色,可以说优秀的动漫明星形象的成功打造是衍生产品开发的关键。数字动漫艺术产业可以从汉唐民俗文化的艺术资源中汲取营养,丰富数字动漫产业的表现内容的多样化,同时也可突出其在数字化领域中的新生命,让已经渐渐被人忘记的汉唐民俗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得到重生,从而形成一种数字动漫与汉唐民俗艺术的互利共生状态,共同发展进步。

二、打造融合汉唐文化的动漫产业模块信息平台

汉唐文化形态元素资源数字化的建设能为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意思维和素材,如出版业、影视动漫业、建筑设计业,玩具制造业,网络游戏业、旅游业,服装业和餐饮业等等,由此将带动陕西相关创意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整体产业收益。然而,动漫产业具有自身的产业特点和运营机制,因此,要建立具有一定文化融合性的产业信息平台,要结合动漫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趋势,构建出全新的产业平台。汉唐民俗艺术要在数字动漫产业中完成新时代的传承,就要要扩充其受众平台,实现民俗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动画、漫画、游戏是动漫产业的发端和核心,这三大方向如同三大齿轮一样整体性地向前运转。汉唐文化在西安拥有宽广的开发空间,丰富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汉唐主题公园遍布,各国游客慕名而来,这些都为衍生品的市场运作提供了基础条件。所以在汉唐民族动漫产业衍生品的开发方面无需刻意准备,只要新的动漫形象和动漫展示内容开始陆续的展开并为大众所接受,原有的汉唐民俗民间工艺品则直接成为动漫衍生品的附加市场,动漫标签、动漫图案以及动漫形象都可以迅速的进入市场,通过传统民俗手工艺和动漫的结合,制作出更具特色的动漫衍生品。通过数字动漫产业与汉唐民俗元素现有市场的衔接,可以大大缩短汉唐新文化产业形成时间。而相对于国内目前正在起步阶段的动漫画而言,游戏产业市场反而更加完整,在我国,网络游戏已被经济评论家定义为21世纪越采越多的“魔力金矿”。我国的网游产业市场已逐渐成为新文化产业中最有价值的产业之一,其具有互动性、自由行和主动性的特点也为汉唐文化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如今,“汉唐风”其实一直充斥着中国的网游市场,从网易的《梦幻西游》、腾讯的《QQ西游》、盛大的《星辰变》等,都有汉唐文化元素的影子,如今中国风类网游在中国MMORPG游戏领域独占鳌头,而汉唐风格系列游戏也跻身于中国风网游的首列。另外,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移动终端形成了一个新的市场,手机、平板电脑和4G技术的逐渐成熟给国产网游市场打了一剂强心剂,因此,汉唐文化与新媒体的对接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从手机游戏、终端产品到网络社区交互平台,都可以结合汉唐民俗文化建立成一个新的产业模块信息平台。

三、结语

民俗文化研究范文2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经过归纳和分析,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最终决定将民俗文化中的黄天源糕团文化开到了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中,让孩子们自小耳濡目染苏州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收获、成长。

关键词:

民俗;文化;实践

我们的家乡——苏州,是一个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怎样让幼儿对本土资源有深刻的认识呢?我们最终决定向幼儿渗透民俗文化中的黄天源糕团文化。如何将这个具有苏州特色的黄天源糕团渗透给幼儿,让幼儿感受黄天源糕团的特色呢?我们决定将黄天源开到了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中。

1了解黄天源——视觉体会糕团特色

幼儿的游戏经验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让幼儿亲自体会黄天源糕团的特色比老师口头介绍的效果要好很多,于是我们因地制宜带领幼儿步行来到了观前街上的黄天源,这是一所位于苏州观前街的老字号黄天源总店,创设于道光元年(1821年)。一踏进黄天源的店堂,幼儿的眼睛就被各式各样的糕团给吸引住了,有红的有绿的,有方的有圆的,这时乐乐指着其中一块白白的方方的糕点告诉笔者:“老师,这是重阳糕,我吃过”。其他幼儿也纷纷指着各色的糕点互相述说着,“这个糕叫什么名字呀?”“这个糕是菱形的。”“这个糕为什么是绿色的,不知道是什么味道的哦”……为了让幼儿能进一步的了解糕团的特色,我们将他们看到的每个品种的糕团都买了一个回去。回园后我们请幼儿从糕团的形状、颜色上来描述了一下,并且一起了解了每个糕团的名称,同时还告诉他们黄天源的糕团是苏州的一大特色。此次的参观活动不仅让幼儿从视觉上感受了黄天源糕团的特色,同时也激起了幼儿的自豪感。

2品尝糕团——味觉体验糕团特点

要让幼儿对苏州的糕团有更深入的了解光靠看是不够的,苏州糕团的特点是色、香、味、粘、型都很别致,组织幼儿进行品尝活动能够让他们从味觉上更完整地体验到苏州糕团的特点。在品尝糕团前,我们让幼儿先摸一摸,看一看自己手上的糕团,幼儿非常开心,争相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这个糕团闻起来真香”,“我手上的糕团摸起来有点粘粘的”,“老师,我的糕团不粘的”,“我手上的糕团里面还有红红的馅”……终于到了品尝的时刻,孩子们一改以往的嘈杂,安静地品味着,细细地咀嚼着,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想必一定充分体验到了黄天源糕团的特色了。品尝结束后我们请幼儿说说自己品尝的糕团是什么味道的,吃了有什么感觉,有的幼儿说是甜的,有的幼儿说是咸的,还有的说感觉有点粘牙齿……通过视觉和味觉的体验,幼儿对黄天源这个苏州的本土特色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被问及想不想将黄天源搬到我们游戏中时,幼儿都拍手称好。

3黄天源游戏——行动体现认知过程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之上的,是幼儿力所能及。“黄天源”就是幼儿在参观、品尝后生成的一个游戏活动。游戏开始之前我们和幼儿一起进行了讨论:从游戏场地选择到门面制作,再到游戏规则的确定,无不体现了孩子的主导性。在第一次活动开展后,我们发现黄天源的售票员坐着没事可干,于是在评析活动时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和幼儿一起讨论,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意见各不相同,最后他们根据参观时看到的情景提出让售票员制作票据,这样售票员就不会无所事事了。我们根据幼儿的建议在第二次游戏开展时提供了纸和笔,之后我们发现有了幼儿自己设计的票据后这个游戏情节又丰富了不少:每个来黄天源吃糕团的幼儿首先会去排队买票,然后将票给服务员,最后找位置坐下安静地等待服务员给他端来糕点。几次游戏后,我们发现幼儿的兴趣没有一开始那么浓厚了,眼看黄天源的生意开始越来越差,游戏都没有小朋友去玩了,黄天源的工作人员也非常苦恼,一个个撑着小脑袋在冥思苦想着。最后,德德说黄天源生意不好有可能是因为那些顾客比较忙没时间来吃东西,我们就开设一个外卖窗口,把糕团装在盒子里外卖给别人,让他带回家吃,他说有一次他奶奶就是从黄天源买了一盒糕点带回家给他吃的。大家听后都觉得这个建议很好,悦悦说开设外卖窗口后可以让那些没功夫来店里吃的工作人员有机会将黄天源的糕团带回去品尝,这样黄天源的生意肯定会变得更好。笔者提问到,那外卖的糕团也用橡皮泥做吗?这样装在礼盒里各种颜色的橡皮泥会不会混合在一起呢?宝宝说不能用橡皮泥做礼盒糕团,除了会混合起来,放的时间长了橡皮泥也会变硬。其他小朋友听后便互相开始讨论该怎么办呢?这时笔者提议要不用海绵吧,小朋友听后立刻都安静了下来,冬冬问用海绵怎么做呀?笔者说可以把海绵剪成糕团的形状,然后放进盒子里外卖就可以了,这样保存的时间也长了呀。冬冬又问那一盒里面放几个呢?笔者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幼儿自己讨论一盒放几块糕,多少钱一盒。幼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放10块糕,有的说放2块糕,也有的说放5块糕,最后经过举手表决确定了五元一盒,一盒里面放5块糕。第二天,笔者观察到黄天源在开设了外卖窗口后,生意又好了,娃娃家的爸爸来买了回家给孩子吃,小舞台的演员买了在表演结束时一起品尝。在黄天源的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遇到问题互相商量,共同寻找解决方法,学会了初步的人际交往的技能。在游戏中体验到了与同伴、老师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资源是鲜活的、生动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用善于发现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同时也要关注幼儿的需要,从身边现有的资源入手,将这些资源中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帮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程玉琳 单位:江苏省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附属教育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邱学青著.学前儿童游戏[M].江苏教育出版社.

民俗文化研究范文3

传播学是将人类传播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浙江人杰地灵,民俗风韵浓厚,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浙江自古以来与日本的关系源远流长。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浙江正以开放的态势向世界展示自己,准确、恰当地翻译浙江民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视阈对浙江民俗文化的日译策略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

传播学;浙江民俗文化;日译

一、引言

浙江拥有“文化之邦”的盛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浙江丰富的民俗文化风情,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为了能更好地让世界、让日本了解浙江民俗文化及其内涵,笔者认为必须从传播学视阈来探讨浙江民俗文化的译介。民俗文化翻译关系到国家形象,而民俗翻译的质量对传播效果又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民俗文化,尤其是地域民俗文化的翻译一直没有引起翻译界的高度重视,翻译中除了语言本身的问题外,译文不能很好地保存与传播当地的民俗风情与特色。鉴于此,本文以浙江省内各个文化场馆、景点介绍及外宣资料的日译文本为考察对象,进行日译策略研究,从而将浙江民俗的日译做到准确、到位,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日本乃至于世界。

二、传播学理论与民俗文化翻译

传播学是将人类传播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传播研究的5W经典模式。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及传播效果这五个紧密相关的链条[1]。它旨在探索及发现社会信息体系的规律及性质[2]。自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创立成为独立学科之后,发展迅速。历经多年,传播理论已发展成熟。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传递、交谈和融合的过程[3]。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个性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障碍。其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更是如此。民俗文化翻译的传播主体是民俗文化译者和译本的出版推广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传播主体不仅决定了传播的起始与发展,更决定了信息的质量与数量。对传播主体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传播者对传播过程的控制、传播者所受社会文化因素的控制等。民俗文化翻译传播媒介或传播渠道,是介乎传者与受者的信息载体。因其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民俗文化翻译传播内容是大众传播的核心,而信息内容分析也成为传播研究的重要部分。合适的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得以为传播对象接受的关键。民俗文化翻译传播对象在传播过程中地位显著,起接收信息的作用。若传播活动中没有传播对象,信息传递将失去意义。民俗文化翻译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民俗文化翻译和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是让目的语读者正确认识中国民俗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民俗文化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使之成为连接文化交流的纽带,显得尤为重要。

三、浙江民俗文化特征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风俗习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传承的珍宝。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5]。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的浙江,创造了辉煌的吴越文化。境内有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以及南宋王都的历史,让浙江这块宝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积淀。地处京杭大运河南端的省会城市杭州,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七大古都之一,被誉为“人间天堂”。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形成了深厚的海洋文化和旅游文化[6],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出现过坡、白居易、王羲之、吴昌硕、、金庸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文化名人,遍布全省各处的许许多多富有影响的博物馆和纪念馆,记载着大师们留给这片故土的丰富文化遗产,并有丝绸、茶叶、服装、南宋官窑等各类博物馆百余所和各类文化交流展馆[7]。浙北杭嘉湖地区,至今一直是丝绸的主要产地。浙江这块宝地,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文化、稻作文化和桑蚕文化,被誉为“丝绸之都”和“茶叶之乡”。各地星罗棋布的水乡村落中,至今仍保存有许多明清时代,甚至更早期的古建筑、古民居,为人们所向往。浙江以独特的民俗文化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四、浙江民俗文化的日译策略

(一)照搬或照搬+注释所谓“照搬”就是直接照搬原文的翻译方法,这种方法在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介绍南浔宣传册中的百间楼、南浔史舘、古石桥、小莲庄等民俗人文景观,具有民俗特色的建筑楼名称等,这些名称中的“楼”“舘”“桥”“庄”等关键字基本概括了这些建筑物的基本特征,而这些名称在日语中,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都是相通的。因此在日译过程中,可以采用照搬的方法,读者完全能够从字面上理解这些名称的意思。如果直接照搬后会让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时,可以采取“照搬+注释”的方法进行补充翻译[8]。

(二)直译或直译+注释所谓直译,就是在转达原文意思的时候,使译文的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尽量同原文一致。其理想的目标是做到“神”“形”兼备。根据传播理论,决定翻译策略的主要因素是翻译目的。在浙江民俗文化日译中,译者需传递浙江区域文化的信息,让目的语读者真正了解浙江民俗文化的精髓。例(3)中的谚语描述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地形特点。为了信息传递的高效与真实,译者将源语言文本的全部意境译入目标语文本中,最终的译本没有改变源语言文本的基本信息。因此,译者将它直译为:“三歩で一つのアーチ、五歩で一つの橋”,这样既保证了原汁原味,也让目标语读者阅读时才不会心生困惑。在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直译更多地保留了原汁原味,并且因其直率性、简洁性,而被广泛运用于民俗文化翻译中。例(4)中的“世外桃源”出自清孔尚任《桃花扇》中的成语,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吴越国的都城杭州,就是“世外桃源”这样一个城市。译者在这里没有照搬,也没有意译,而是采取了对源语进行“直译+注释”的翻译方法,将“世外桃源”译成“世外の桃源”并在后面附括号进行解释。这样既保留了源语言文化特色,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不仅不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还能从括号的说明中读解到其真正的内涵,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文化的效果。可让目的语读者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浙江民俗文化的独特含义,又保留文化意象。

(三)音译法音译是根据源语言的发音进行的翻译。音译的目的是在遵守语言学规范的同时传达源语言文化。因此音译被频繁使用于民俗文化气息浓重的术语翻译中,特别是餐馆、戏剧及地点的名词翻译。在民俗文化日译中,若译者无法用相近的日语表达去匹配民俗文化特色时,音译是不错的选择。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源语言固有的意义以及对多义词等的精确表达,在译文中或多或少都有所缺失。音译不能达意,但能营造一种异国情调。对浙江民俗文化,尤其是具有浙江特色饮食的词语翻译,若目标语中缺少相近词语及相近表达的词语,运用音译法可避免逐字翻译或直译带来的误解,保证译文可读性。例(5)中的“东坡肉”,例(6)中的“瓜子”等,分别直接取其中文发音译为“トンポーロウ”“クアズ”。音译不仅能省去直译菜名的冗长与繁琐,更能保持作为浙江菜的民俗特色与原汁原味,保存了作为浙江菜的那一份特别和韵味。

(四)意译法意译是指不拘泥于源语文字的表层意思,不用源语的表达方式,根据大意对源语句子的结构进行较大的变化和调整来进行翻译。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当直译很难翻译出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的句子、可能会给人造成困扰、不明白翻译过来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不能很好达到传播目的时,需要运用意译策略。(7)苏堤全长2.8公里,北宋坡(1037-1101)于1089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后用湖泥堆积而成。“西湖景致六吊桥,间株杨柳间株桃”就指春季的苏堤。民俗文化日译传播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情况,取决于目的语读者对民俗文化译本传达的中国文化精神内涵信息的反映。例(7)中描写的是春季苏堤的优美景象。“间株杨柳间株桃”本身的意思是苏堤两岸边一棵桃树一棵柳树相间种植的人文景观。例(8)是介绍杭州民俗文化中每年在钱塘江边观潮的习俗,其中的“弄潮儿”本身的意思是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精湛水性”喻指游泳水平十分高超。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译者没有从字面上直接进行翻译,而是分别大胆冲破表面意思,通过深层理解和不断推敲,真正理解其内涵的实质意义,抓住“神”,采用意译策略进行了准确的翻译。将“间株杨柳间株桃”意译成“桃と柳が整いそろっている。”将“弄潮儿”意译成“挑戦者”,将“精湛水性”意译成“巧みで、完壁な水泳術”。以目的语读者熟悉和习惯的思维方式翻译出来,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浙江民俗文化的内涵,达到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自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适当减译减译,指从全文出发根据逻辑、句法、修辞的需要在译文中删减一些不必要的语言单位的翻译方法。减译不是删掉原文的某些内容,而是为了避免内容重复、文字累赘,使译文更加简练,更符合目的语的习惯。(9)赛龙舟是杭州民间传统水上体育活动之一,常于端午这天进行……届时龙舟上彩旗飘扬,鼓手敲起震天锣鼓,划船的人分坐两边,一边呐喊,一边飞快地划动木桨,疾行如飞。汉日语表达习惯上有很大差别,汉语描写具体、详尽,不少惯用的华丽辞藻本身并无实际意义,而是为了一种修辞、声韵以及渲染的需要,而日语不像汉语那样对事物的描写偏于详尽,而是往往采用点到即可,恪守一种客观理性的表达方式。因此在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如果对汉语这类修饰语在译文中一字不漏地进行直译,就会使译文因语义重复而显语句臃肿,以至达不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例(9)减译了“分坐两边”“划动木桨”等词和句节。例(10)译者考虑了目标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为使译文简明扼要,将原文中引用的诗句进行了删减,在对民俗文化的日译过程中,必须根据目的语表达的需要,对那些过于繁多的修饰之词进行删减,使译文不仅不失其信,而且内容更加简洁明了,更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从而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真正达到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

五、结语

本文将浙江省内各个文化场馆的介绍及外宣资料的日语翻译作为考察对象,进行了日译策略研究和探讨,发现民俗文化翻译中最常用、最有效的策略是照搬或照搬+注释法、直译或直译+注释法、音译法、意译法、适当删减法。但也发现了在翻译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比如:删减过多,失去文化特色;缺少必要加注,读者难以理解;误译和漏译等。由于篇幅关系,问题部分没有展开,将留作今后研究的课题。总之,在当今大力传播中国文化的战略背景下,民俗文化的翻译不是简单的字符转换,而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活动。将带有浓郁浙江地方色彩的民俗文化准确翻译到位,达到真正的文化传播目的并非易事。在翻译过程中应坚持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力求最大限度保持原有文化的原汁原味,遵循翻译原则,对具体情况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真正实现民俗文化翻译的传播目的。

[参考文献]

[1]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金慧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蒋红红.民俗文化文艺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5]潘宝明,朱安平.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6]姜智慧.从异化视角看民俗文化的传播———浙江省民俗文化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0,(2).

[7]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旅游宝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8]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品味杭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民俗文化研究范文4

民俗旅游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人们享受各地特色文化和了解民族风情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民俗旅游我们也可以把它认知成民族风情特色的文化旅游,让人们在旅游中了解各地特色文化、在畅玩中学习知识,从而提升了旅游的价值。潍坊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当今的旅游发展中,逐步体现出旅游者要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例如旅游者需要把各地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科学考察、宗教等等旅游项目结合在一起,既能享受各地的风土人情又能欣赏各地的自然特色。潍坊地区的旅游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在潍坊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发、实施和新闻媒体,网络宣传等方面加大力度,让人人知道我们潍坊的特色,了解潍坊,这样才能更加稳步快速的促进潍坊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实现潍坊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潍坊文化快速传播的工作重点。

一、潍坊民俗文化的界定

民俗文化,广义来说就是指各地广为流传的风土人情、是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总称,所以有些学者也指出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所包含了口头语言、社会组织、物质文化和意识形态四部分,它具有普遍性、地域性、传承性、民族性和变异性等特点,是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潍坊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归结为历史古迹类、民风民俗类、宗教文化类、园林类、名人文化类等。以人为载体的民俗风情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作为特定文化精神的凝结,满载历史沧桑的历史遗址、古建筑、古石刻等都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古潍坊素以民间手工艺发达著称,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的产地。在潍坊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节举世闻名”、潍坊的饮食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等都使的潍坊市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被称为民间艺术“三绝”的高密剪纸、泥塑、扑灰年画等民俗艺术享誉中外。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最富有内涵和魄力的部分,民风民俗可以级大地满足旅游者对异地文化的认知需求和心理需求。

二、潍坊在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截止到现在潍坊在文化旅游上已经扩大了发展内容,在形式上也是多样化,也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民俗旅游品牌和民俗旅游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潍坊地区的民俗旅游业也存在一些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

(一)潍坊地区在文化内涵挖掘方面是欠缺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规模比较小,在旅游规划上缺乏长远的目光。潍坊地区部分现有旅游景点的分布较为不集中,,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不利于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开发中体现出了景区对旅游资源的依赖性强的特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只停留在表面上, 直接将原始的资源作为游览的项目是一些景区都存在的问题。资源开发缺少深层,,组合缺乏一定的品位和层次,潍坊文化历史资源的丰富性上还远未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现象严重。市场的需求力影响推动着旅游资源的开发, 潍坊的旅游旅源开发没有打造出过硬的旅游品牌,缺乏每一次开发之前先进行市场预测性的分析, 要想真正地懂得游客的心理需求,抓住游客的消费特点,必须要对现有市场进行彻底地调查论证分析,否则会盲目的跟随潮流,开发一些不适宜潍坊地区特色文化的项目, 不考虑自身条件及客源情况, 只能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盲目的开发,从时间和形式上都无法使游客深刻体验到潍坊市的历史文化,难以获得难忘的旅游经历。比如游客在景区逗留的时间短, 无法进行一些参与性的活动等。

(三)潍坊民俗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在传播媒介中,能长期系统地宣传活动比较少,针对的传播面教少,总体上缺乏健全地分销渠道和网络销售渠道。

(四)潍坊民俗旅游产品种类复杂、档次不高,缺少包装和宣传的创意性。潍坊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深受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影响, 旅游没有特色产品并且资源本身和当地的居民接触很少, 旅游产品的包装缺乏档次和特色,很难满足游客的购买需求,导致游客参与性不强,造成资源的闲置,不利于潍坊文化旅游的传播。

(五)在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上缺乏综合有效的措施。潍坊很多地方的景区只注重开发, 不注重管理,这样就造成了景区资源的枯竭。同时也缺乏后期的深入开发,造成了资源闲置,在项目也缺乏创新,导致吸引力降低。在具体的细节管理上,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在某些环节上也影响了旅游文化的传达。

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若要吸引旅游者,必须要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才能促进当地的旅游消费。有效地研究、开发潍坊市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更多地吸引游客,提升潍坊市旅游业的竞争力。

三、潍坊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文化性。民俗旅游活动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旅游,潍坊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更要熟悉潍坊市的文化发展和特色,才能有效地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潍坊民俗旅游景观的设计上,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潍坊民俗文化内涵。获得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感受是文化旅游的关键,要使旅游者能有所获,在民俗旅游项目的开发上就要创造和实现民俗文化氛围,把潍坊地区民俗文化的精华充分表现出来。

民俗文化研究范文5

民俗文化独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在全国各地大力倡导文化旅游的契机下获得了蓬勃发展,为增强地区旅游竞争力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提供了新的动力。近年来以少数民族聚集区尤为突出,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村。

随着民俗村、民俗镇的不断兴起,陕西出现了一些知名民俗村,如党家村的古建筑群、凤翔六营民俗村的泥塑、袁家村的民俗、富平陶艺村的陶艺、平利龙头村的乡村美景。这些民俗村或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或发展农耕文化通过民俗民风的实体展示凸显出具有当地乡土气息的独有文化,吸引了周边和外地游客的目光。宝鸡作为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加之“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不胜枚举,民俗文化更是众多,但是宝鸡虽然农家乐发展很早,却没有对民俗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尚未形成知名的民俗村镇。因此,宝鸡应在借鉴周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后发制人,兼容并蓄为宝鸡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点。

一、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括

宝鸡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从静态的民俗工艺品到动态的社火表演,无不彰显西府风情,据粗略统计宝鸡市有市级以上非遗保护项目78个,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宝鸡民俗旅游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宝库。笔者根据陕西省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将宝鸡市的省级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成册见表一。通过此表就可看出宝鸡的民俗资源主要集中于隶属宝鸡的关中平原一带,且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之地,同时宝鸡的民俗文化除竞技类外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别,足见其的种类繁多。其中以传统手工技艺数量最为丰富,而且涉及范围最广,动静皆有是值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分析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当前文化旅游的主打项目不仅具有文化旅游的文化历史传承性,而且还将文化旅游中存在的物态化表现力缺失通过民俗中的相关实物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由于其独有的地域特征使得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获得了更好的体验。因此在宝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契机下,民俗文化首当其冲是旅游开发的重点。

(一)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从宝鸡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来看,最早开发的当属岐山周公庙民俗村,随后在宝鸡各个县市得到了响应,但是主要是以单一的“农家乐”形式通过单调的起居饮食习俗来进行旅游活动,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2012年底市区建成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并积极申请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2013年2月在陇县成功举办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的活动使得宝鸡民俗文化家喻户晓。虽然初具规模,但是依然属于旅游开发的初期,在深入学习袁家村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确定了千阳县黄里古镇、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目前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已开业运营,通过典型的民居建筑和饮食习俗为游客营造和体验出具有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从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总体开况来看,静态展示多于动态的生动表演,仅仅是通过民俗工艺品陈列,蜡像泥人的场景再现对民俗风情进行简单的表现。而对于动态的社火、西府曲子等除了民间特定时间地点的表演外,基本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体验场所,更无从说将民俗文化动静结合的整体呈献给游人。民俗文化是对当地社会生活、精神态度的高度凝练形成的具有当地民众特色的涉及日常各个方面的信仰、社会、生活、经济的民俗。与当前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谋而合,即对旅游地的社会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但是要生动再现民俗文化不是简单的摆几个场景,放几件工艺品就能够完全做到的,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需要一个整体的氛围,让民俗文化能够活起来,不仅仅是对动态的锣鼓、戏曲,还包括对传统手工艺的过程的展示和参与。这样才能将民俗文化的精髓通过体验和传承获得不断的发展融合。

2、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强

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因地而异者也。”对于民俗文化正是在宝鸡这块优越特定生态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民俗文化的产生与自然地理因素息息相关,只有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自然山水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宝鸡民俗文化旅游目前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对人文环境的展示,缺乏对文化大环境的重视和烘托,这也造成了民俗文化旅游商业化气息严重,产品类型单调,体验和参与性几乎没有的状况。

3、缺乏相关市场营销手段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下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民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风格鲜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其中凤翔木版年画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朴自然的风格、夸张饱满的造型、强烈鲜艳的色彩闻名全国;凤翔泥塑以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胆夸张的造型在全国泥塑艺术中独树一帜;宝鸡民间社火以其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宏大气势而久负盛名。它们现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社火脸谱绘制技艺、炎帝陵祭典、西凤酒酿造技艺等不胜枚举。但是这些民俗却由于开发手段和宣传力度不够几乎并不为旅游者所知。

笔者通过对宝鸡各县区旅游网站的查阅发现明确将民俗单独罗列提出的仅有眉县和扶风两县,但仅对其工艺品做了图片展示。旅游产品中基本将民俗文化的工艺品做为旅游商品售卖,没有将其作为旅游相关项目参与产品设计,因此对民俗文化的宣传根本无从谈起,很多具有民间浓郁乡土气息,旅游吸引力极强的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推销。

三、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人类长期生活延续下来的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巫术以及婚丧嫁娶等相关活动。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脱离了自然环境下的民俗就失去了其真正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千丝万缕的关系。宝鸡的众多民俗就是依托自然景观共同形成的,比如信仰民俗,这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不能正确认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精神寄托,这类民俗在西府地区流传甚广,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虽有些已经消亡或发生了变异,但有些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甚至有些地方还产生了新的信仰民俗。社火表演和龙门洞、灵山庙会以及春节、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盛行的敬神祭祖都是民俗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宝鸡市重修了炎帝祠、炎帝陵,在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初七,两处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民众祭祀典礼活动。平时,海内外炎黄子孙亦来此寻根祭祖、观光旅游。此外,在渭滨区的峪泉村、天台山,凤翔县的槐原村和陈仓区的桥镇白荆山,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一、三月初三和七月初七,都要举行祭祀炎帝及炎帝之母女登活动。祭祀炎帝已成为西府地区的民俗活动。

除传统的节目外,近年来新设立的有“清明祭祀炎帝典礼”、“炎帝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法门寺国际佛教文化节”等。这些民俗文化旅游不仅为宝鸡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也为游客更深入的了解西府文化提供了生动直观的视觉盛宴。

(二)引入品牌化营销理念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民俗文化旅游火热发展的同时,品牌化是其在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唯有建立属于自身特色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旅游吸引力。因此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要重点开发,推出具有典型特征的民俗村,民俗镇,并且利用智慧旅游和互联网+的助力创新营销方式将其展示给游客。

金台区的古陈仓印象,凤翔县的六营民俗文化村,岐山县的食为天公社,太白县的黄柏塬生态休闲古镇,凤县的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计划项目无不各具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后期重点在于对其的营销。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进行网络营销、病毒营销等手段让众多游客了解宝鸡民俗,产生对宝鸡民俗的参与和体验需求,从而吸引其前来。同时加强智慧景区建设,让游人能够实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与景区互动交流,达到高效高质服务的效果。

(三)合理规划发展特色卫星城镇

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具有典型的不可移动和模仿性,因此在百里不同俗的宝鸡地区,有重点、有计划、有特色的开发民俗村镇形成以围绕宝鸡市区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特色卫星城镇,进而带动宝鸡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建立卫星城镇并不是简单的选择宝鸡周边的乡镇,而是在全面的城乡规划中,通过调研寻找具有典型民俗文化资源,交通及基础设施利于发展旅游业的村镇。唯有此才能在既便于外地游客前往,又具有强烈旅游吸引力的前提下达到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为地方经济提供新的起飞点。

(四)形成政府保护引导,企业经营,本地居民参与共赢发展模式

民俗文化尤其是具有稀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的手工工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后工业时代的碾压正面临消亡的局面。如何保护和传承将是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这些民间文化找到了维系的纽带,也通过旅游的方式为现代人展示了古老民间智慧的精髓,从精神层面给世人以新的推动力。

民俗文化研究范文6

关键词:《边城》;民俗文化;现代性;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53-02

沈从文研究是新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虽然多,但研究的视角大致如下:一是对沈从文研究的述评,重在批判与反思。如凌宇在《沈从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中对沈从文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前景作某种蠡测;又如温泉在《近十年沈从文研究述评》这种对长时间以来沈从文某部作品进行研究综述的模式;另外邓琼《90年代沈从文研究综述》则是通过年代对沈从文整个时期进行评判。二是对沈从文作品思想内容的具体分析或创作特色的研究,主要是对其作品的内蕴、文学风格、语言特色、叙述态度等等进行分析。如曹建玲的《沈从文小说心理描写方法略论》,李亚林的《试论沈从文小说的人物描写》、《论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者及其功能》,吴立昌《论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其中又以作家、文本的比较研究最为突出。如赵学勇《人与文化:“乡下人”的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比较论》、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

而沈从文研究的焦点即其代表作《边城》。这些《边城》研究的内容有的是对以湘西世界为主体的《边城》中“美”的描摹,《边城》艺术风格的探讨,生态美学的解读、湘西民族风情的阐释等。如林分份在《“隐伏的悲痛”——内蕴新探》认为,沈从文的《边城》不仅仅被看作是一曲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爱情颂歌,它更是湘西本土“巫鬼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一曲异化民俗下的人性悲歌。吕丹在《沈从文的生态解读》中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去发现沈从文试图给我们构建的生态系统。罗宗宇的《生活的自在与生命的自由——中民俗的审美解读》以及王友光的《“优美而破碎的农业文明意象”》等文章则从不同的角度对《边城》主题进行一番解读。

历年来对沈从文《边城》研究,不断呈现出转向的趋势。这种转向体现在:从文本解读转向文化解读。如胡红《“边城形象”的三重文化意蕴》认为作为形象学的研究对象,《边城》所展示的艺术形象是全景、和谐的;其文化理想具有普适意味;儒学的道德理想、道家的审美追求、禅学的终极关怀构成它的中国形象。《边城》研究中也不乏湘西的风俗研究,对沈从文小说的文化研究成果较多,其着眼点主要集中在沈从文小说所蕴含的浓厚的边地文化,也有少数学者关注其中的民俗文化,如谭介华的《沈从文小说与湘西民俗》中就涉及湘西民俗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日常生活。或是从作家作为乡土文学的视角入手,通过类似作家的风格、内容、主题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或者阐述一种继承关系,如《边城》与《受戒》的比较;又或是从现代性的角度出发,说明沈从文的“反现代”观,如杜素娟《论沈从文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承接》。有关《边城》的民俗文化研究分散在这类整体性的关照中。但当前无论是对沈从文小说中民俗文化的整体观照,还是对《边城》等具体作品的文本分析,其思考指向一般都是指向过去,抑或是边地人生,而对沈从文小说中民俗文化对现代人生的启示着眼点较少。

另有一些学者对以《边城》为代表的湘西小说所蕴含的文化立场及其生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刘洪涛2002年在《文学评论》第1期发表《〈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一文,他把《边城》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放在此进程中激起的文化守成主义思潮中来观察,阐释了《边城》中国形象形成的外部环境。刘永泰则在《永远的从文———沈从文百年诞辰国际学术论坛文集》中的《〈边城〉: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一文中,把《边城》放在全球性的现代化潮流和中国的被动现代化进程中来解读。文章认为:渲泄内心被压抑的欲望,摆脱城市文明的压力,才是作家创作《边城》的深层的根本动机。而值得注意的是洪耀辉《论沈从文的民俗文化取向》。在他的文章中,观照湘西乡风民俗时,彰显其优美和谐的一面,表达了提取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复兴民族文化的主张,又批判其落后、滞后的一面,呈现出双向选择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