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中数学;过渡衔接;方法;策略

一、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存在过渡问题的原因

数学教学中,高一与初中存在的衔接问题及其成因,主要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没有衔接意识;即便教师有衔接意识,也因为初中时期知识点和高中知识点之间衔接策略不合适。

教育改革之后,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教育负担,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在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教育部“少、易、浅”的指导理念,删减了部分原来的内容,即便是一些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内容也被删去。

二、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衔接

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过渡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材的删减造成的,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做好这部分知识的衔接,学生才有可能完成初中和高中数学学习内容的过渡。

进入高一的学习,学生首先接触到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是根式(高一数学必修1第二章),但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删减了根式的运算等学习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高中的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根式的分子和分母有理化,而让人头疼的是初中课本的教学要求中对分母有理化这个知识点不作要求,这与高中的正常教学严重“脱钩”,因为不仅仅在根式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分子和分母有理化,在指数运算和一些复合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到这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正常的高中教学之前,有必要补充根式和分子分母有理化的知识。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知道,为了顺利从初中过渡到高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初中和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比较其异同,全面了解两个时段数学知识体系,才能找出衔接点,从而指导教学。除此之外,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师在进行正常教学任务的时候,虽然往往会存在一些过渡问题,但是,通过一些方法和策略,通常可以减小或者消除初中过渡到高中数学教育的“脱钩”问题。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数学学习知识侧重点衔接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新高中生),在初中数学学习成绩优秀,到高中之后,数学学习一筹莫展,有的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常听到学生这样说,“初中时,这些知识老师都讲过,有些没有作为重点来讲,只是了解。老师说高中老师会细讲的,但是现在老师也不讲初中的知识而是拿来直接运用。”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初中数学学习侧重点与高中的要求不吻合。

二、问题的分析

举个例子,初中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开方法,二是配方法,三是求根公式法。在初中时重点掌握的是前两种方法,在高中,由于计算量和计算速度的要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常使用的是十字相乘法和求根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初中教材中没有,初中数学课上不作重点讲授或根本就不讲。像这样的问题很多,使新高中生是不能满足高中数学课的基本要求的。高中数学的学习是螺旋上升的过程,高一的学习以初中为基础,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影响数学的学习。知识侧重点衔接出现了问题,久而久之,学不会、跟不上数学学习也就是正常现象了。

随着高中教材改革和初中减负大刀阔斧的进行,初高中数学知识点侧重衔接问题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瓶颈。那么,在那些主要知识侧重点衔接上存在问题,列举如下:(1)解一元二次方程问题。(2)函数和函数图像的关系理解问题。(3)画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草图的问题。(4)二次函数的配方问题。

以上问题,为什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瓶颈呢?分析如下:一、函数图像是认识函数很好的一个途径。函数图像是函数的具体,使函数具有形的可触性,降低函数的抽象性。函数与函数图像的关系就像是人的身份证号与本人关系一样,一个人对应着一个身份证号,一个身份证号对应一个人。仅仅看到一个人身份证号是不会了解这个人的,要了解这个人就了解这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也就是看这个人的行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每个人都有特有的行为。类似的,什么样的函数有什么样的图像。函数图像的走势、形状、最值、自变量取值范围直观地反应特定函数的性质。特定函数具有其本身特有的图像。

很多新高中生没有将函数与函数图像建立联系,割裂了函数和图像的关系,脱离函数图像,仅仅是从函数式上来学习函数,而函数解析式本身是非常抽象的,这样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会并掌握是不可能的。在高中要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这些函数的许多性质都是通过图像学习的,通过图像来区分它们的不同,如果割裂函数与图像关系学习函数将是寸步难行。而在初中的学习,没有很好的建立函数与图像联系。二、画好一次函数图像和二次函数图像是掌握函数的基础。新高中生只知道这两种函数的图像是什么,具体到画图时总是画不准确,不能掌握基本要点。对于一次函数图像新高中生知道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画直线时总是列出很多的点,将这些点都描在直角坐标系中,再利用这些点画出直线。不知道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会快速选出确定直线的两个点。在画二次函数图像时,先利用顶点坐标公式求出顶点坐标,然后根据开口方向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定点,之后随意勾画出抛物线,不注意抛物线的开口的大小、函数图像是否关于对称轴对称。这样画出的图像速度慢、质量难以保证,不仅影响对函数的认识,将影响以后的学习。在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时,首先通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像学习函数的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必修5中第三章将学习不等式时,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如果对二次函数图像没有深刻的认识,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就会有困难,在许多含有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中借助二次函数图像解答。在学习线性规划问题时要求快速画出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准确快速画出直线是基础。对于这两种函数图像,初中要求不高,但是高中继续深入学习的基础。而在高中数学学习内容中不包含如何快速准确画出一次、二次函数的图像。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初中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掌握初中数学教学侧重点,找出初中数学学习与高中数学要求的差距。二、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心高中生进行知识测试,测查他们知识掌握的情况,找出他们知识的薄弱点、欠缺点。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四、教学计划实施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腾出足够的时间。(2)知识点的深入,不是把知识点罗列下去,应对相应的知识点多加练习。(3)补充的内容不能过深,否则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初中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的学习,如果再像初中那样学习的话,会影响高中的数学学习。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高中数学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六、经常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时时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不适合教学计划和内容。七、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数学学习小组,选出组长。在课下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互相讨论解决,即使在讨论的过程中问题没有解决,学生也得到了思维上的训练。进一步养成好的数学习惯。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2.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高中的数学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强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衔接。这些要求就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要科学处理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现状

目前,高中的数学知识难度不断增加,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时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情境教学是高中教师容易利用的一种教学手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性教学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并未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呈现了许多视频、图片,但是实际上却与数学知识没有什么联系,这就容易扰乱学生的思绪和学习积极性,容易给学生带来学习困扰[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害怕过多的互动可能会影响到课堂纪律,而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与学生的互动,而这就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都表明高中数学教学欠缺足够的有效性,教学效果一般,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

2.1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科学利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对新课标的理解,深入挖掘教材,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丰富教学的内容,补充教材未涉及但重要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并鼓励学生多尝试,运用所学内容通过类似的方法推测未知知识[2]。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一章“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节内容时,教材中是引导学生运用正弦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像来分析函数的单调区间,在推论出结果。但是教材中并未画出余弦函数的单调区间的具体图像以及总结,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之前推论正弦函数性质的具体方法来推导出余弦函数的单调性,教师对于学生的总结进行及时的评价,给出学生准确的答案。

2.2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化得数学知识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课件,但课件一定要紧扣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变换幻灯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得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

例如在讲解选修2“椭圆定义”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时播放太阳系行星运动过程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行星运行的轨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椭圆这一概念,并给学生展示通过平面截圆锥所得的三种圆锥曲线,然后通过多媒体来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通过师生的讨论及总结来引出椭圆的定义,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椭圆,给学生讲解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椭圆知识点以较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3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改提出应该将“教学”式的课堂结构转变成为“学习”型的课堂结构,将课堂转变为学堂,45分钟的课堂时间非常宝贵,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做到“三讲、三到位”[3]。“三讲”具体是指:核心教学内容必须讲解、解题思路以及方法必须讲解、学生的疑点、难点必须讲解。“三到位”具体指:讲解须到位、点评须代为、纠错须到位。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时间进行思考和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熟悉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内容时,在讲解完基础知识点,教师可以留5分钟时间来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根据老师所讲内容,根据判别式的不同情况,画出不等式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当不等式为零时根的个数。这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自己画完图可以由教师再次对重点内容进行错略的讲解,并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样做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并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多思考、多尝试,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以新课标为指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毅斌.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开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7(05):60-62.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范文4

一、从初中数学的差异发现必须要衔接

1、知识差异

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十字相乘法、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各种情况等都不作要求或要求较低。高中数学从知识内容上整体数量较初中剧增,高考中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的教材内容容量大,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其中必修课程由5 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4 个系列,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选修课程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志向来选择不同的组合。

这样,相比之下,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课堂容量小,而到了高中,知识点增多,课堂容量大,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申,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①三个人排成一行,有几种排队方法;②四人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有几种比赛场次?高中还将学习统计这些排列的数学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高中数学却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

2、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且课时较充足。因而课容量小,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争取让同学们全面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而高中以来,教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高中课程开设多,每天上八节课,自习时间四节课,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教师布置课外题量相对初中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如果数学教师能像初中那样监督每个学生的作业和课外练习,就能达到像初中那样把知识让每个学生掌握后再学习新课。

3、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形成了习惯于围着教师转,满足于你讲我听、你放我录,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思维,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碰到问题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大凡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教师基本上已反复训练,老师把要学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问题,都集中表现在他的耐心的讲解和大量的训练中,而且学生的听课只需要熟记结论就可以做题,学生不需自学。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一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但高中的知识面广,要教师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这一类型习题的解法。另外,科学在不断地发展,考试在不断地改革,高考也随着全面的改革不断地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地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窄,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就几何来说,接触的是现实生活中三维空间,但初中只学了平面几何,那么就不能对三维空间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判断。代数中数的范围只限定在实数中思维,就不能深刻地解决方程根的类型等。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使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性。

二、搞好初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知识是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与初中的内容也紧密相联。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所以在高一的教学中,若能深入研究两者之间潜在的联系和区别,正确处理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便能顺利地进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使学生较快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教学中,若能帮助学生先复习初中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便能分散教学难点,减缓坡度,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如:必修1 中第三章“函数的零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可先复习初中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必修2 中第四章“直线、圆的位置关系”,可先复习初中所学的运用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定的方法、圆中弦心距、半径、弦长之间的关系、配方法等。

三、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由于高中课程内容的增加,教师教法的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也应随着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在初中,课程内容少,教师讲得详细,类型归纳得全面,学生惯于跟着教师转;而到了高中,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快,要求学生必须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掌握思想方法,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时应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包括:

(1)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听课。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数学;主体性;理解难度;问题情境

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结合起来,能够使枯燥、抽象的数学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形成与发展的认识,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进而使高中数学课堂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这一论题进行具体的探究与描述。

一、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讲授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漠视,学习思维被限制,学习效率也一直处于不理想的状态。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和存储功能,若将它引入数学课堂中,我们就可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依靠自身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分析、自主讨论,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

比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节内容时,课前,我对班里学生进行了分组,要求各个小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空间实物图形,以及它们的结构特征、定义等,并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课堂上,各个小组一起对所调查的资料进行沟通、交流,并依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尝试描述出各种空间几何体的定义、结构特征,教师作出最终评价。这样,我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新知进行自行探索和研究,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提前熟悉与了解,在正式学习时,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感知,从而为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攻破教学重难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教材中很多知识点单纯依靠我们口头语言的讲解及挂图分析,很难达到让学生有效理解的程度,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静态为动态的教学特征,将它引进高中数学课堂,就能成功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高中数学课堂获得最大收益。

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节内容时,对于“函数的周期性”“函数图象的伸缩变换”这些知识点,由于表述结构较为复杂,给学生准确地理解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这时我们就可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教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放大、快进、放慢等功能,对涉及这些知识点的相关图象进行反复观看,如此便能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学习难关,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认识,从而为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有利条件。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思维活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对于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他们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尤其是新课导入环节,我们就可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如此,便能在上课一开始就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对数学新知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必修一中有关“函数单调性”的问题时,对于这一概念的导入,我们就可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所在城市某一天的温度变化图和股票市场的K线图呈现出来,然后提出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真实问题,如此,便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欲望,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熟悉感、亲切感,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和厌烦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如今,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我国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对于高中数学学科而言,它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变得形象有趣,使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生动,从而使学生乐于学数学、善于学数学,进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就应努力探索和研究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的合理措施和途径,使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在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下得以最大幅度的发展和提高。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数学;必要性;措施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感觉高中数学难学,其实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数学难学,特别是对学习方法掌握不当的那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更是过早地失去了学数学的兴趣。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成为高一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接下来,笔者就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来探讨高中新生在学习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课程的差异

首先是知识上的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适宜、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加以引申、完善

其次是学习方法的差异。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教师通过课堂较慢的速度,争取让全部学生都能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理解,直到学生掌握。而在高中阶段,随着课程开设增多,每天至少上六节课,自习时间三节课,这样平均到各科的学习时间就大大减少了,教师布置的课外题量相对初中也有所减少,这样一来,学生集中学习数学的时间相对就比初中时少。

再次是模仿与创新的区别。初中学生多模仿做题,他们多模仿教师的思维进行推理;而到了高中阶段,随着知识的难度增大和知识面变广,学生不能全部模仿,也不能开拓思维。现在高考数学旨在考察学生能力,最忌学生高分低能和定势思维,而初中学生大量地模仿使之形成了思维定势,对高中数学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是学生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初中数学由于知识范围小、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窄,导致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受到了局限。就几何来说,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的都是三维空间,但初中只学了平面几何,学生不能对三维空间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判断。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使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将培养学生的高素质思维,增强学生思维的递进性。

二、教师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内容少,涉及题型简单,课时也比较充足,因此,教师有充足时间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演练、巩固。而到了高中,由于知识点剧增,教学教材内涵丰富,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自然加快,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反复强调重难点内容,授课时更多的是讲解核心概念、基本原理,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传授,学生理解不到位的话,必然影响学习。

面对以上几大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以上变化,将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的提高。其实,针对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他们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顺利实现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

1.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数学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所入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紧迫感,消除学生中考过后的松懈情绪,让他们主动去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由于高中课程内容的增加、教师教法的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也应随之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在初中,课程内容少,教师讲得详细,类型归纳得全面,学生惯于跟着教师转;而到了高中,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快,要求学生必须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掌握思想方法。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时应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包括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听课,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系统小结的习惯等。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是不够的,学生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归纳总结,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强化对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记忆,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仅达到“学会”而且实现“会学”。

3.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知识是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与初中的内容也紧密相联。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所以,在高一的教学中,教师若能深入研究两者之间潜在的联系和区别,正确处理好新旧知识的串联和沟通,便能顺利地进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使学生较快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