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安全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安全设计

机械安全设计范文1

[关键词]建筑机械安全设计;规范法规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5-0054-02

现代技术迫切需要将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用于机械设计。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引入很多新技术和新的安全要求。新被设计出的建筑机械因具备一定的稳定性,无论工作环境中是否出现干扰,即湿度、环境温度变化、化学因素、腐蚀、电压波动和不对称性等影响,建筑机械必须仍能满足其安全要求。

1安全设计基础

如今国家出台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旨在确保机械设计满足安全要求。设计者应该在设计前意识到建筑机械安全条件和使用中将会出现异常症状,应该在大多数情况下能预测到一些事故,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及时作出设计优化。因此,从事安全问题的工程应该要与在机械设计阶段与设计师团队进行合作,在概念设计或早期设计阶段采取必要的措施,这将对最终产品安全影响很大。建筑机械产品设计应考虑到安全,包括人体工程学、消防、健康和环保等方面,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从财务角度来看,它影响执行成本及机器生命周期的下一阶段的安全要求。将安全问题提前考虑能够减少经营成本,概念设计中考虑安全问题也有其他好处:(1)提高生产率;(2)避免昂贵的改装来纠正设计缺陷;(3)大大减少伤害、疾病、环境破坏和服务成本。

为了确保在设计机械的过程中考虑到所有安全方面,国外学者提出了一个形式化程序。它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设计危害识别和消除;(2)残余危害的风险评估,实践中的施工安全机械设计;(3)通过提供保障措施降低风险;(4)向用户警告任何操作风险及建议。所有可能预见的安全问题应该考虑。设计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应考虑机器寿命和安全问题,随着机器设计的发展,应该作出风险的评估。

2建筑机械安全设计的准则

建筑机械安全立法有各种准则,也有法律法规要求机器厂商必须确保机器符合机械安全设计和施工相关的健康安全标准,需同时考虑人体工程学、操作位置、座椅、控制系统等各方面因素。为防止机械等其他危害,有些则需要特殊的保护装置、限位装置,维护和保养都被考虑。机器可以被改装,但如果风险评估需要修改,则视为新机器的制造。如果修改涉及机器功能或其限制(例如位置、速度、尺寸)的变化,则需要修改风险评估。设计应满足以下原则:按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使用,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

3建筑机械设计方法及安全管理

3.1设计目的和要素

施工生产方面呀严把质量关,为了使建筑施工能够更好的开展,需要对建筑机械设计进行研究,以科学合理的机械设计提高建筑进行为建筑施工服务的能力,进而提升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因此,我们设计的重点是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而选定,在设计策划阶段直至投入使用,为了安全起见,评估机械设备有五个基础要素如下:(1)技术和机械开发的安全;(2)工作过程安全;(3)工作空间安全;(4)信息安全、信号和控制要素;(5)工作环境安全。

3.2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

建筑安全始终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前提,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相继出现,在提高建筑施工水平平等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尤其是施工中所用到的施工机械,施工机械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对应施工企业也是关键所在,严重了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各种不同的施工机械和设备,由于参与施工的人员其专业水平有限,对应机械设备的应用和管理意识不足,造成了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出现问题,基于此,要加强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施工机械的应用水平,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另外,由于施工现场为露天环境,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施工机械设备的自然损坏,即使如此,也要在现有条件下,对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保护和管理,尽量减少机械设备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程度。因此,只有在复杂的管理情况下找到清晰的管理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机械安全设计范文2

【关键词】机械;设计;安全性

一般机械设备的安全性所指的是在机械正常运行的情况之下保障操作机械的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而这样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对机械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对设计的安全性进行科学且合理的把握,将安全性的理念融入进机械设计之中,做到有备无患,增强机械设计的安全性,减少机械自身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1 提升机械设计安全性的因素

若想要使机械设施的设计更具有安全性,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机械的安全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一个较为详尽的了解,而一般情况之下所有的机械设施设计的安全性能,被分为电气安全、机械安全以及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三大要素。

以与机器有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安全性为例,假如需要工作人员登上高处对一台大型的机械进行操作控制。而机械的操作者仅需借助扶梯攀爬上高处平台即可顺利完成机械设施生产的目的,如果仅仅实现机械的应用功能,这样就足够了。不过,从安全性的角度上来考虑的话,就会发现在这工作过程之中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这样的工作程序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欠缺考虑,因为只要作业具有高度的存在,人可能就会因为心理、生理亦或是其他的主观因素而造成工作失误,导致发生坠落的事故。另外,若存在了如平台立足平面狭小使工作人员立足不稳、自然光线不足、温度过高等一些客观方面的危险因素,发生坠落等危险事故的可能性则会增大,同时,如果机械操作者距离坠落基面越远,坠落所造成的危险就会越严重。

对于人的此种存在状态而言,若想真正的实现机械操作的安全性就必须先将物与人的关系协调,利用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来予以解决。如,在易发生坠落事故的临边位置加设防护栏杆,能够有效的将危险与人隔离开来;设置均匀的阶梯梯级,以免工作人员在攀登时脚踏空;还要在较高的体字之上,设置安全护圈,这是为了预防工作人员仰翻坠地的保护措施。对安全防护措施的设计应该根据工作人员的人体测量参数及生物力学的相关数据来决定,而当需要保护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之后,安全防护设施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2 遵守机械设计安全性的规范

在利用机械生产工作的过程之中一定要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及健康,在我国的标准化法之中也有极其明确的规定:财产、人身安全是强制性的标准。机械的安全标准是保证劳动者生命安全的技术凭据,当今世界上所有发达的工业国家都对机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着较高的重视,所以对于机械操作安全方面的问题,许多的国家都是强制执行的,而另外的一些国家则以法律的形式对产品设计做出了标准的生产安全规范。

特别是工业极其发达的工业国家,对于机械产品设计标准化的工作都非常的重视,因而,对于相关设备方面的安全卫生标准已经形成了系列化的模式。由于国际贸易快速的发展以及以经济为背景的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显得日趋激烈,但为了避免地区和国家之间出现立法差别,尽快的消除国际范围之内会产生的机械产品贸易技术的问题,各个国家之间都在考虑着建立一个能够普遍接受的法律法规。

必须要在生产设备正常运行生产满足工业需要的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健康,提升我国工业产品在当前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顺应国际上安全卫生标准化工作发展的趋势,本着“基础标准、卫生、安全、环保标准优先采取国际标准”规则,要根据国际标准之中有关于人身安全、环境保护及卫生等方面的标准采取措施尽可能的给予等效采用。而在机械设施的设计上应该遵循参照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机械安全标准体系表,根据国际标准规范的划分,即C(专业机械的安全标准),B(安全通用的标准),A(安全基础的标准)这三大类,对机械的设计进行安全且标准化的设计。

3 人性化的机械安全设计

如今在装备制造业工作的母机之中机械安全、电气安全方面的问题显得特别的突出。机床产品的制造过程内,只要涉及到锻压、用电以及金属切割等之类的危险程序,如果不予以高度的重视,就有极大的几率会引起生产安全方面的事故发生。所以,在当前机械设计研究之中人性化的安全性设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这就需要设计师根据人机工程的理论为思想指导,尽量充分的考虑到应该如何的让使用者对机床的操作熟练的掌握,轻松的解决人机对话、故障诊断、系统安全、程序设计等诸多难题。而这就是人性化设计的关键之处,同时也是怎样设计出一个稳定和谐的人机系统、创造良好人机互动的先决条件。

当充分具备安全性的工作成为了人们择业与提高职业生活的主要因素的时候,机械在设计过程之中所显露出的人性化的理念,则与工作的安全性能有着某种契合性。这样的变化则代表了将来机械设施制造主流发展的趋势――机械设计过程中要秉持“以人身安全为本,注重对人的保护”的原则。

4 总结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这也就给机械设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而此种动力使得工作效率在逐渐的提升,更加重要的是,现如今以装备制造业为基础的人类工业化,其进程正在以一种极为迅猛的速度向前推进。所以尽可能的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之中就对其进行“找茬”,严防死角,防微杜渐,从根源上减少机械自身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工业自动化开始逐渐的重视机械设计的安全性及安全装置的思考,工业生产方面,工业人文精神逐渐在人们心中集聚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也在人们心中积淀,最终机械设计安全性的考虑会逐渐增强机械的安全措施,减少机械的安全隐患,机械的安全性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更进一步的落实以及完善。

【参考文献】

机械安全设计范文3

关键词:运用 巡查表 解决 本质安全 不足

1.本质安全是理想状况

本质安全是指机械设备在设计阶段采取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本质安全是当操作者出现判断失误或者误操作时,设备系统自带的设施能自动保障其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能自动识别并排除,能够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本质安全强调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各种因素。

法规、标准要求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在设备的寿命使用期内保证操作者的安全。应该要求操作者正确操作。为确保正确操作通常进行操作指导、培训,但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操作者正确操作是存在风险的,如果操作者出现失误时,其出现的风险超过可以接受的范围,就必须使设备本身满足本质安全。

2.本质安全在现阶段我国不可能普及的原因及对策

机械设备厂家和用户对设备的衡量包括:性能、生产能力、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使用寿命、经济性和安全性。很显然,设备本质安全在现阶段我国不可能普及,市场并非都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用户通常衡量的是设备出现的风险有没有超过可以接受的范围?这些未达到本质安全的机械设备有需求,在企业用户是普遍存在的。这时候企业机械工程师、管理者就应该采取措施对机械设备本质安全不足进行弥补、改善。

改善是指对机械设备交付使用后不能称心如意采取的任何措施。在很长时期里改善是企业机械工程师和管理者的主要事情。改善是企业管理者永恒的话题,在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体制企业、不同行业之间,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认识,改善的效果也同样出现极大差异。

3.《机械设备安全巡查表》的应用:

填写说明:《巡查表》适合各级管理者对机械设备安全检查用。

3.1.《巡查表》从左至右设定了四个项:①分类、②项目、③重点内容、④危险等级,通过对这四个项进行分析,就可以判别机械安全设计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需要进行改善的补救措施,就填写在双实线框内:⑤关联管理规程(编号)、⑥判定(OK或NG)、NG对象、⑦具置、⑧存在问题/ 整改方向、⑨备注(展开时间、完成时间);完成右上角的作成、审核、确认、时间栏目填写后存档。

3.2.《巡查表》③设定的危险等级栏目分为A、B、C三类,其中A为重大类别:可导致死亡、残疾;B为严重类别:可导致骨折、切断;C为一般类别:可导致切伤、撞伤。原则是对A类危险要尽快制定相应措施(管理规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最终目标是把包括B、C类的全部危险都进行规范化管理。

3.3.《巡查表》⑤的填写方法:(1)有规程写入编号;(2)没有管理规程填写“无”。

3.4.《巡查表》⑥的填写方法:(1)当判定为OK时填写“O",同时在对应的⑦⑧⑨填写斜杠“/”;(2)当判定为NG时填写“NG";并必须继续填写对应的⑦⑧⑨。

3.5.《巡查表》⑦的填写方法:以标志性物品做参照物,指出NG对象位置。

3.6.《巡查表》⑧的填写方法:(1)提出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方法,包括整改的责任部门、责任人;(2)当不能确定具体的整改措施、方法,可提出临时对应措施,但必须同时提出彻底整改的方案(包括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时间)。

4.《机械设备安全巡查表》的效果

《巡查表》的设计通俗易懂,适合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使用,并易于对设备的不同风险等级的改善状况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对《巡查表》中设定的①分类、②项目、③重点内容、④危险等级这四个项进行科学分析,就可以判别机械安全设计存在不足之处;补救措施就在第⑤、⑥、⑦、⑧、⑨项,按照说明因势利导填写完毕后,管理者只需要定期跟进可以收到很好效果。

机械安全设计范文4

比较常见的安全事故有:设备损害、人身伤亡、引发火灾等,要从根本上防治这些事故,就要分析原因,从根本抓起。

(1)设备原因

设备方面的原因有很多,如:机械设备本身存在不安全因素,没有采用安全设计或忽视设备质量;零件有缺陷,又因检查不到位而使其蒙混过关,最终安装到机器上成为安全隐患;安全设施性能老化或不良;使用的相关材料不合格,如油料不合格就会损坏机器。很多企业在机械设备出了故障之后,只求“恢复原样”、“能将就用”就行,对落后设备、故障设备进行反复维修,而不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致使工程机械严重落后。不仅耗油多、效率低,而且极易出现故障,最终增加维修费用、耽误工期,即使修理好了也很难恢复性能和精度,无法满足机场建设施工的要求,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主要如下:操作人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事故发生的概率低,故而对旧的设备不淘汰,对该检修的设备不检修;缺乏安全技术知识,不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不能应付紧急情况,对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缺乏预见能力;工作精神状况不佳,导致操作出现疏漏。事实证明,人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尤其是在机场建设这样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中,稍有疏忽,便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对队伍的管理纪律松弛,缺乏责任心,不认真检查,导致队伍间缺乏协调合作的能力。

(3)环境原因

在机场施工中,设备大多不是固定安装,因此为其保持一个好的作业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噪音过大、照明不足、温度不适宜、地面松软、坡度过高等环境下,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例如在夜间工作时,由于光线不好,很容易使操作人员误判。此外,一些不可抗因素,如自然灾害等也会引发安全事故。

2机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1)严格挑选机械设备,完善机械设备进场质量检测

。部分企业为节省投资,不重视先进设备的引进与更换,对于旧设备也是抱着凑合用的态度,使得大量报废机械、落后机械充斥在施工现场,造成施工现场隐患重重。机场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予以重视。首先,对机械设备应进行严格的进场检测和认真挑选,对于旧设备、已经淘汰的设备、状况差的设备一律禁止入场。其次,所有的设备都要进行登记,建好台账,退场时也要按照进场时的登记严格排查,以防设备遗漏在现场。最后,机场机械设备具有严格的技术使用要求,因此必须严格选择型号,并合理调配,按照规定使用设备,以减少磨损,延长设备寿命。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放在指定的区域,每台机器都要配备专门的安全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要采用安全防护装备,如自动显示、自动报警、自动停车等。

(2)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并要求其持证上岗。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严把人员准入关。相关人员对设备要勤检查、多注意。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除非有必要情况,否则不能离开驾驶室,还要严禁酒后施工,对乱扔杂物等现象也要严肃处理。在施工过程中,重施工、轻管理的问题尤为明显,这是因为在建设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只关注项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工。而管理工作从表面看来并不能给施工进度带来明显的作用,也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使得部分企业认为在工程机械管理上投入过多精力是一种浪费。为此,要制定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是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也是分析事故起因的根据。此外,应制定科学的紧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总结经验。

(3)加强设备的安全检测

机械安全设计范文5

摘要:纺织机械设备具有一系列的特性,其作业条件又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特殊性,因此,对纺织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纺织机械设备,如果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极有可能造成损机现象,甚至发生伤亡事故。因此,加强对纺织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纺织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策略

1 纺织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

纺织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主要是指在纺织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来消除一切危及机损和人身安全的因素,也包括污染环境的因素,以此来达到避免发生事故,确保纺织机械设备安全作业,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目的。

2 纺织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纺织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是纺织机械设备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纺织机械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2.1 建立健全安全作业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作业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纺织机械设备的安全直接影响到纺织作业的安全,所以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直到每个纺织作业线上的职工,都要根据其工作性质和要求,明确规定对纺织机械设备安全的责任。

落实机械设备安全责任制,一方面要组织的落实,形成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网,另一方面是内容的落实,各项安全要求和责任要落实到各项制度规定中,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以保证安全责任制能够执行到位。

2.2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对于重大货物的吊装,超重的纺织作业,都要编制安全作业技术方案,以确保纺织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在纺织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修理中,也要制定安全作业技术措施,以确保人身和机械的安全。

2.3 执行纺织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各类纺织机械设备都有其相关的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这些技术规程是根据机械设备的结构和运转的特点,以及安全运行的要求,来规定的机械设备使用和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事项、程序及动作等基本规则。

2.4 开展纺织机械设备的安全教育。开展纺织机械设备的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作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针对专业人员进行具有专业特点的安全教育工作,所以也叫专业安全教育。对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学习,这也将作为其取得操作证的主要考核内容之一。

2.5 认真开展纺织机械设备安全检查活动。机械设备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机械设备本身的故障和安全装置的检查,主要是指消除机械设备的故障和隐患,确保安全装置灵敏可靠;二是对机械设备安全作业的检查,主要是检查作业条件、作业方案、措施是否能够确保机械设备安全作业。

3 纺织机械设备产生危险的种类

纺织机械设备在按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执行功能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纺织机械设备的危害可能来自机械设备本身、机械设备的作用对象、人员操作、以及机械设备所在的场所等。

纺织机械设备产生的危险主要有:由于其本身的机械能作用和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物理因素以及与纺织机械设备有关的滑绊、倾倒、跌落危险;电气危险;温度危险;噪声危险;振动危险;辐射危险等。机械设备危险的主要伤害有砸伤、夹挤、剪切、缠绕、跌倒、坠落、触电等。如果纺纱机中蕴藏的危险因素较多,就容易发生典型的纺织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坠落事故,主要是由于缺乏安全监督指挥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或从事野蛮操作造成,也可以由从机体上滑落、机体撞击、工具没有滑落、振动等造成;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于电气系统及周围相应环境缺乏必要的触电安全保护面而造成的;机体毁坏事故,主要是由于超载失稳而产生的机体断裂、倾翻以至于机体严重损坏及人身伤亡。

4 纺织机械设备事故产生的原因

纺织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存在于使用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4.1 纺织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纺织机械设备的安全状态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不安全状态构成了纺织作业中的客观安全隐患。这些不安全状态如机械设备设计的不合理;运输和安装中的野蛮作业使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受到了损伤;缺乏安全装置的不合格设备流入市场;报废零部件未及时进行更换,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保养不良;超过安全极限的作业条件等。不安全状态也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

4.2 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表现主要有:缺乏安全意识;缺乏自我保护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指挥失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等。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3 安全管理缺陷。安全管理水平包括了领导的安全意识水平,对设备的监管,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安全管理缺陷是纺织机械设备发生事故的间接原因。

5 加强纺织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5.1 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是指在人与危险之间构成的安全保护屏障,它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但安全防护装置必须满足与其保护功能相适应的安全技术要求。购置合格的纺织机械设备一般都带有安全防护装置,但为了更有效的保证安全,可以根据需要来增加一些防护装置。

5.2 配备防护用品。为了保护操作人员在使用机械时避免伤害,可配备适当劳动保护用品,起到安全防御作用,如安全帽、听力护具、防坠落护具等。

5.3 正确使用设备安全信息。设备安全信息由文字、标记、信号或图表组成,以单独或联合使用的形式,向使用者传递信息,用以指导使用者安全、合理、正确地使用信息。设备安全信息主要有信号、警告装置、标志、符号、安全色、文字警告、随机文件等。

5.4 加强培训和教育,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和教育,健全安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对设备的安全监察等。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发展地很好,但在国内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高端产品的竞争;在出口市场上,主要以加工贸易这种初级贸易方式为主,可以说,我国纺织机械设备面临的安全问题比较复杂。而解决我国纺织机械设备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积极发展基础工业、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增加研发投入、生产具有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值产品,才能保证我国纺织机械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师鑫.纺织设备安装基础知识[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机械安全设计范文6

关键词: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342-02

1 机械设备的管理现状

目前机械设备运作方式有两种:租赁方式,按时计费;自有设备的使用方式。站在施工项目角度来讲,租赁设备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虽然表面看抛开了机械设备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资产管理,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整体实力的增加。另外,如果施工项目一味地采用租赁方式运作设备,无疑会造成工程成本居高不下。从资产管理角度来看,设备资产管理模式仍停留在设备资产折旧基础上,加之投资主体又是管理主体,使机械设备资产实际状态不能真实、动态、有效地反映,产生管理上的漏洞,难免管理主体、投资主体互融,“责、权、利”不清。造成“吃设备,拼设备”现象屡见不鲜,使设备投资主体受损。“项目法施工”实践表明,工程项目是生产主体,不是投资主体,显然,现有设备运作方式、资产管理模式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脱节,不适应“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对设备管理的要求,已成为“项目法施工”实施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企业设备管理运作方式还是建立在机械设备“自给自足”基础上的资产、设备运作分散管理的模式,随着设备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显然这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

2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的因素

随着公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单位取消了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致使设备处于无人管理或失控状态。管理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但许多单位恰恰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是制定的制度不合理、不科学,可操作性不强。很多单位口头上强调重视安全,但实际上在安全方面不给予资金投入,或投入的资金太少,无法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2 人的因素

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它包括设备操作手以及生产组织、指挥管理等人员。据统计,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事故的80%以上。因此操作人员是关键。

2.2.1 操作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

操作人员缺乏设备相关专业知识,对操作方式不甚了解,对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盲目进行操作或者经验不足;缺乏应付异常情况的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完全无知等,均会导致事故发生。

2.2.2 操作人员抱着侥幸心理或冒险心理

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对操作人员来说就受到了“约束”,于是一些操作人员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结果酿成事故的发生。由于操作手抱着侥幸心理所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中的比例较大,应引起广大安全、机务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2.2.3 操作人员预见能力的局限性

操作人员纪律松懈渍任心不强,检查员不细致等,都会导致事故发生。在施工中,机械操作员边开车边抽烟、打手机、穿拖鞋以及与他人攀谈等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尽管有关人员能够周密地去事先预测筹划,但这种主观预见能力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事故发生后才发现原来恰恰没有预见到的环节出现问题。有的甚至事后还找不出原因。

2.2.4 操作人员受环境的影响

由于公路施工机械都是在高温严寒、软地基坡道等野外环境施工,再加上夜间施工照明不够、交通复杂等环境,容易造成事故以上是造成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全体员工特别是安全员、机务工作者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各种事故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2.3 机械设备的因素

设备的技术状况以及安全装置、设施、使用的配件、材料质量等,也会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2.3.1 设备设计上的不安全因素

一些大厂生产的品牌设备基本上都符合安全设计要求,但有的单位自制简易设备。由于受到主观认识、技术水平、经济能力所限,很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在采购或自制设备时要注意这一点。

2.3.2 设备配件质量不合格

一台设备由许多零配件组成,在众多的零部件中难免有个别质量不合格的零部件装配到设备上去,成为事故的隐患。如一根质量不合格的刹车线、制动皮都会导致一场重大事故;一个有缺陷的气门弹簧会在发动机运转中突然断裂,使气门落入汽缸,就会引起重大设备事故等等。

2.3.3 机械使用的材料不合格

由于材料本身不符合标准,如劣质油料可以使机械遭受很大损坏;使用不合格的翻修轮胎、用不合格的钢丝绳起吊重物等,都可能引起事故。

3 加强机械设备有效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效益型设备管理新体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由于公路建设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行业特点,工作流动分散、生产单位繁杂,所拥有的机械设备经常互相调配,因流动作业而进行频繁的移位,这就给管理和核算带来了一定难度。要想求得企业更大更强的发展,施工企业就必须认清形势,针对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依靠并参与设备要素市场,如设备维修市场、租赁市场、技术信息市场等。结合设备管理目标,制定评价设备经营指标体系,并逐步建立起效益型设备管理新体制。

3.2 加强机械设备的集中管理

机械管理处应根据企业设备状况和各施工项目对设备的要求对机械设备实行集中管理,以各项目部工程量或者工程进度优化配置、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统一调配机械。先做近的,后做远的;先做短工期的,后做长工期的。计算调遣费用和租赁费用,比选机械施工方案。实行机械设备、零件统一采购制度。保证配件的质量,取得价格上的优惠,保证库内有合理的常用配件贮备。工地期间定期地对机械进行养护,冬休期间设备统一存放,专人看管,并彻底进行保养、修理,确保来年使用。实行“三定管理制度”,把人和机的关系固定下来,把机械使用保养、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要落实到每个人,做到台台设备有人管,人人身上有重担。可增强定机人员的责任心,有利于保持机械的良好性能,有利于单机核算,落实奖惩制度;定机人员能熟练掌握本机特点,能预防和及时排除机械故障,易于发挥机械使用效率;使机械原始资料正确、完整、连续统计,保证机械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3.3 建立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制度

建立技术档案,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修理记录、交接班记录、维护保养记录以及保养和修理计划等项目。档案资料按一机一档的原则,机械应统一编号,档案分类编号,妥善保管,在机械调动时,随机调动。记录要准确、及时、完整,便于维修保养人员尽快准确地对机械的整机性能和“病情”作出判断,掌握驾驭机械的主动权。认真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总结机械在使用、管理、保养、修理和配件供应等各环节的经验,做好有关数据的收集与存档,实现设备档案信息管理,不断提高机械使用管理水平。

3.4 加强机械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的机械停放场和运输便道应整修、压实,洒水除尘,平坦利于排水;施工现场的机械应合理分布,设置安全生产标语、标志、防护设施等。夜间根据工作需要安装照明设施,确保机械正常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机械设备的转移、运输应确保安全有序、经济有效。施工现场机种多,流动频繁,如果现场管理人员、操作员对机械施工安全知识认识不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施工中,要以人为本,抓好人身安全。项目部在作业前应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交底,使其掌握安全生产要素,确保不因机械操作失误伤人。还应以机为重,抓好设备的安全。严格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和机械使用制度,不允许操作人员违章作业、机械带病操作和野蛮施工,不因操作不当损坏机械;以使用环境为必要条件,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同时不伤及他人。

参考文献

[1]戚欢.公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J].农业与技术,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