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贸易的动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贸易的动因范文1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发展;直接投资;经济合作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46-02
一、引 言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依然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者相互并存,相互发展,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了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尽可能规避风险,许多邻近国家联合起来组建各种区域经济体。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顺应了时展潮流,为了促进各自经济的发展,建立起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CAFTA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该区域拥有19亿人口,GDP达到了6万亿美元,其发展前景广阔。该贸易区的健康发展将对亚太地区经济甚至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未来几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黄金发展期和重要机遇期,能否把握机遇,拉动该区经济腾飞,需要各成员国共同的努力。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积极因素
(一)货物贸易迅速发展
1、货物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础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货物贸易符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绝对贸易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由亚当・斯密创立。该理论指出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存在绝对差异,生产效率低的国家向生产效率高的国家进口该产品。就农产品而言,东盟国家在某些热带农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比如泰国的榴莲、红毛丹等。中国在温带农产品上有绝对优势,如苹果、梨子等。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创立,该理论指出两国在产品生产上存在相对成本差别,需要“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一国应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的产品。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都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进出口的相似度较高。
2、货物贸易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各国的资源具有互补性,而且主导产业具有差异性。比如东盟小国文莱盛产石油、天然气,缅甸主要资源是稻米、森林,新加坡植物资源丰富,印尼热带农业、海洋产品丰富。从主导产业上来看,新加坡为制造业和服务业,文莱为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业,中国为金属冶炼、加工制造业,泰国为农业、旅游业,柬埔寨为农业、纺织业、制鞋业等等。这些都将为双方货物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货物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货物贸易额逐年提高,展现出该自由贸易区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服务贸易潜力巨大
为了尽早实现《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指出的完成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中国与东盟各国在2006年底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提出了扩展区域服务贸易的深度和广度,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服务贸易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双方在服务贸易首先开放的领域是旅游。双方首先选择旅游业开放是基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易于开放以及带来巨大的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双方首选旅游业的原因。
1、旅游资源丰富
中国幅员辽阔,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吸引着外国游客前来,例如桂林山水、长城、布达拉宫等。东南亚国家处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旅游市场在世界旅游版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岛屿和人文景点是其主要的旅游资源,如普吉岛、巴厘岛、吴哥窟、玉佛寺等,吸引这大批外来游客。而且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旅游资源有显著的互补性。旅游业的开放合作前景广阔,将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提升。
2、旅游业易于开放
旅游业本身就是具有流动性的活动,只有在开放的情况下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才能创造更多的收益。旅游资源理论上可以无限次的反复使用,在不考虑破坏性的情况下,开放程度越高,面对的游客越多其资源的利用效率越大,成本越低。中国与东盟各国首先选择旅游业作为开放项目正是由于其易于开放。
3、促进就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一国要想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效用,就要做好配套设施。比如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建设。旅游设施建设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如水、电基本设施,交通、通信设施,医疗设施等,还包括上层设施建设,如食宿、娱乐等相关的设施。一国为了旅游业而投资于基础设施,具有正外部经济效应,可以带动水泥、钢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上层设施的建设更能创造经济效益,相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更能提供持久性的就业岗位,持续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除了旅游业外,双方正向交通运输,金融、电信、教育、医疗等行业开放。中国与东盟各国都有陆路、海陆相连,交通运输便利。新加坡是东南亚的航空中心,航空业发达,它与马拉西亚的陆路交通也比较发达。双方在交通运输上的开放可以为区域内人员的流动、货物运输带来便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金融方面,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地区的金融体系发达,可以作为支点,带动整个贸易区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教育的合作可以促进区域内人才的交流,为发展区域内的服务贸易提供人才保障。
国际贸易的动因范文2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阻碍因素;差距
一、产业结构相似度较大
1、多数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产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11国全是发展中国家,其中除了新加坡经济发达,服务业和金融业是支柱产业外,其他国家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劳动密集型的经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劳动力价格低廉,而且长期在低劳动力成本上的竞争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在出口市场上常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在国际分工上处于同一水平,竞争十分激烈。而且产品结构的相似性也影响到了区域内各国经贸的依赖度,比如表一所示:
表1中国与东盟产业结构相似度单位:%
印尼文莱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新加坡老挝缅甸东盟
098098097097094092089081074073099
资料来源:姜文仙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载《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第1期
从表中可看出:中国与印尼、文莱、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这6国的产业结构相似度高达90%以上,和东盟整体的产业相似度更是高达99%,如此高的相似度严重影响到双方贸易的依赖度,甚至会产生贸易的恶性竞争。
2、降低产业结构相似度的对策
针对上面产业结构相似度高,各国政府应抓住有利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充分意识到低劳动力成本具有不可持续性,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一国经济又将面临困境。中国目前正在面临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依靠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东盟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发展各自热带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用差异化获得经济利益。
二、组织松散,缺少领导核心
1、缺少核心领导国的原因
该区域内的新加坡虽然经济最发达,但土地、人口规模较小,制约了其成为该地区领导大国的地位。印度尼西亚虽然人口超过2亿,土地将近200万平方公里,但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马来西亚虽然是中等富裕的新型工业化的国家,金融业、旅游业发展较快,但要成为该地区的领导核心尚未成熟。而在该自由贸易区中,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土地、人口都是第一,但由于种种偏见和不信任,东盟国家不愿看到中国成为该地区的领导者,对中国仍然存在戒备心理。
2、缺少核心领导国的弊端
一个组织缺少领导核心,势必会导致群龙无首,办事效率会降低。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区域经济组织中起到领航者的作用,对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比如欧盟中的德法两国,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国等等。缺少领导核心,会导致组织松散,机制的执行得不到有效监管,降低组织中成员的信任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关税水平虽然大幅度降低,但非关税壁垒仍然较多,阻碍了贸易的健康发展。比如过于苛刻的卫生检疫标准、拿到原产地证明书的时间过长、交易费用过高等。虽然各国都已签署《争端解决机制协定》,但由于缺乏核心领导国,该区域内法律法规的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各自监督的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标准不一,这就不利于区域经贸的良性发展。
3、缺少核心领导国的对策
中国和东盟各国应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理解信任,打消彼此之间的相互猜忌,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区域贸易利益最大化上,不应该把经济以外的干扰性因素加入其中,阻碍自由贸易区的稳定发展。中国应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让东盟各国经济更加依赖中国,中国因素在东盟各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入,有助于提高中国在该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利于中国成为该区域核心领导国。
三、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1、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区域内经济发达的新加坡人均GDP高达5万美元(2011年),而同一区域的缅甸为853美元左右(2011年),柬埔寨为931美元(2011年),差距高达50倍以上。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在贸易中产品附加值就会不均衡,势必会造成一国在贸易中赚取较多的利润,而另一国赚取的利润较少。那么,在贸易交往中就会产生矛盾和保护措施,为的是让本国在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区域中各国经济差距过大,利益需求差异大,协调工作难度较大,制定政策必需考虑到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层次性。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时候,需要制定灵活、富有弹性的经贸政策。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的对策
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自由贸易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主要是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4国。在区域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优惠条件,在经济合作中帮助这些国家振兴经济,努力缩小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四、存在干扰双边经贸发展的隐患
1、南海岛屿争端影响经贸发展
在中国南海区域,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存在领土纠纷问题。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越南派兵占领29个岛屿,菲律宾占8个,马来西亚占5个,文莱占2个,印尼1个。而且一方面,这些国家在岛屿问题上联合对抗中国,无视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提议,私自开发岛屿周围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另一方面,这些国家,背后有美国、日本的支持,为了既得利益,与中国展开长期对峙。
岛屿争端影响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发展。在2012年4月,中菲爆发了黄岩岛事件,菲律宾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干扰中国渔民作业,并企图扣留中国渔民。随后中菲在黄岩岛上进行了长期的对峙,最后以菲律宾的退去而结束。在对峙期间,中国采取了多种经济手段制约菲律宾。在货物贸易方面,菲律宾的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停滞在中国港口,未能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在旅游方面,黄岩岛事件爆发之后,去菲律宾的中国公民明显减少,政府也不鼓励中国公民前去旅游,影响了其旅游发展。
2、领土纠纷解决对策
存在领土纠纷的国家应本着客观、平等、公正的原则,积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从历史上看,南海诸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占有它都是非法的。中国为了稳定地区形势,创造出和平的经济发展环境,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退让。面对某些国家不断的挑衅,中国一方面应与相关国家谈判协商,另一方面应该采取经济手段制裁有关国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旦让东盟一些小国经济利益蒙受重大损失,他们就会考虑退让。(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久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10(7)
国际贸易的动因范文3
国内学者王忠敏(2012)认为标准的历史演化可分为朦胧、古典、传统、现代四个发展阶段,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服务标准相继出现,如社会责任、公共安全、社会管理标准。
关于生态标准是否要纳入质量标准,Baumol、Oates(1971)认为生态标准除了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可保护第三方免受那些在生产和消费商品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外部性。政府通过实施标准,来限定那些造成负外部性的最大生产量或排放量,或者通过设定特定要求的产品标准,以减少产品使用或消费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Baumol、Oates(1988)指出环境规制将促进环保技术的提高,从而减少污染和使生产成本降低,因此质量标准中应融入生态标准。
关于社会标准是否要加入质量标准,Robert J Flanagan(2002)提出劳工标准可以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纳入贸易中进行研究。Robert M.Stern and Katherine Terrell(2003)也有相同的看法。吕忠梅(2008),赵国栋(2010)认为我国现行的生态标准没有以人体健康作为核心地位,存在灵魂的缺失,即重技术标准轻价值标准。陈佳贵(2009)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李明涓(2006)从贸易壁垒角度,王晓莉(2008)从番茄的技术标准演化出发,舒辉(2002)从国际规则出发,一致认为标准的社会性应当加强。伍世安(2012)从技术制度角度出发,认为当代国际关于技术制度的质量要求,已从技术标准向环保和社会标准延展,从商品的基本功能向附加功能甚至废弃回收功能延伸。
目前尚未发现直接与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演化相关的文献,而以绿色、蓝色贸易壁垒为研究对象的资料则较多。通过对质量标准的相关概念及分类的综述,质量标准应该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也就是说国际贸易质量标准在传统的技术标准下加入生态、社会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相关经济理论与演化动因关系综述,得出比较优势较为适合解释国际质量标准演化之动因,这是由于比较优势是两国进行贸易的基础,并体现了相对价格对贸易的影响,并在制度变迁理论中相对价格对制度变迁也起到较大作用,故笔者对其综合之,得出比较优势(相对价格)为质量标准演化之动因,并产生规模经济。通过对质量标准演化趋势的综述,目前学界还未有在质量标准中加入生态、社会标准这一提法,但根据标准的发展情况,国际贸易质量标准已具备这一趋势,并将在商品的质量标准中得以体现。通过综述,还有以下不足或并未解决的问题,如什么是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为什么质量标准中要加入生态、社会要素,以及怎样科学制订质量标准的问题,以上问题都有待探讨。
本文以标准作为国际贸易质量研究的切入点,深入探讨和论证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的演化机理,把其表现形式概括为“三个维度、两个主体、一个动力”。演化路径具体有两条,第一条是质量标准的形成最初表现为以市场为主体的质量技术标准演化,产品将从中获得比较成本优势,第二条是质量标准的形成辅之以政府为主体的质量生态、质量社会标准演化,产品将从中获得比较竞争优势,两条路径协同演化。课题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该章系统阐述了本论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通过对质量标准概念的综述,关于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及分类。通过对演化动因及趋势的综述,同样未发现直接关于国际货物质量标准演化动因的分析,但发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制度变迁中均有提及相对价格是经济演化的动因,而相对价格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即为比较优势。关于演化主体,文献都指向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从演化趋势上看,质量标准的演化具有从质量技术标准演化为质量生态、社会标准的趋势。第二章为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概述。通过对质量标准的涵义、分类、作用的辨析,提出本文质量标准的分类方法,即商品的质量标准不仅包括质量技术标准,还包括质量生产过程标准,即质量生态标准、质量社会标准。质量技术标准、质量生态标准、质量社会标准共同构成商品质量标准体系,其中质量技术标准解决商品技术层面的问题,质量生态标准解决商品负外部性如何治理的问题,质量社会标准解决社会福利内部化的问题。第三章为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演化的回顾。通过历史、逻辑、实例描述,分别回顾了质量技术、质量生态、质量社会标准的演化过程,认为质量技术标准的演化具有“阶梯”形态,质量生态标准的演化具有“壳层”形态,质量社会标准的形成具有“塔状”形态。
二、质量观的定义
质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广泛地运用于商贸领域。科学质量观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商品的质量,从而促进商贸的发展。ISO(世界标准化组织)对质量给出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这一定义是从 “特性”和 “要求”两者之间关系的角度来描述质量的内容,即某种事物的“特性”满足某个群体“要求”的程度,满足的程度越高,就可以说这种事物的品质越高或是越好,反之则认为该事物的品质低或差。
依据质量的定义,本文认为品质应包含供需两重含义。从供给面看,主要体现为商品品质标准;从需求面看,具体体现为品质要满足市场消费者对质量技术性、生态性、社会性的需求;通过供需双方共同决定商品的质量。
三、质量观的演进回顾
(一)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技术标准的演进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品质技术标准则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规范的刻画,成为商品交换的必备要件之一。可见,商品的技术标准,自商品交换就已有之,《茶经》、《相马经》对之已有阐述。品质及技术标准的制定,能辅助企业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格,并使消费者充分了解商品成分含量信息。
1.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技术标准演进的特点
遵循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演进路径,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到国际标准即完成一个周期。其中企业标准是技术标准的诞生期,行业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成长期,国家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成熟期,国际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消退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品质技术标准都严格按照上述路径演进,这需要考虑技术标准演进的路径依赖程度。一旦某一技术标准被广泛模仿,被锁定。由于被消费者长期性的使用,即使出现了操作性更好的产品,也难以打破原有使用惯性。
2.技术标准检测项目日趋增多
以茶叶的技术标准为例。茶叶的品质标准最初是从对茶叶品质优次、真伪的鉴别到借鉴样品进行判别,随着人们对商品认识的提高,对卫生安全要求增强,使检测盒限制的项目增多,如放射性物质、金属元素和微生物等,目前已经列入进口货出口标准内。2000年7月,欧盟对产业的农残检验标准又有了更严格的规定,2006年9月欧洲茶叶委员会新颁布茶叶农残检验标准与之前的检验标准进行对照,涉及37个项目的修改,其中新增的农残检测项目有26个。以至于我国出口茶叶质量安全规范必须在原有茶叶生产标准的基础上,更多考虑国外茶叶相关农残和重金属检验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我国茶叶商家的成本。
(二)国际贸易货物技术标准演进的规律
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向国家标准的演进,隐藏其背后的主要推手是市场,主要动力是比较成本优势。假设某国某企业作为率先制定品质技术标准定的企业,其有两条道路的选择,一种是标准得到市场的认可,被同行业效仿,从而进一步演进为行业技术标准。第二种,标准没有跟随者,得不到市场的承认,该标准废止。
在第一种情况下,该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标准的指导下,形成规模化效应,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进而形成国家标准。假设该行业为外贸型行业,由于国际标准时进行贸易的商品品质的重要参考,国家标准进一步形成国际标准。假设另一国某企业向某国家出口同类产品,则B国进入A国家的条件为达到或者超过始于某国的国际技术标准。
可见,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努力争取标准的话语权和制定权,在于这是其追求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反应,是其具有标准要素比较优势的体现。一个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成长为国际标准,一方面以为这该技术标准能更好地传播,其他企业随着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渐渐学习到了技术,但另一方面也以为这该企业的比较优势淡化,租值消散。
总之,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到行业、国家、国际标准,即完成了一个技术标准的生命周期,企业要想再次获得比较成本优势,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形成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技术标准的竞赛如跷跷板一样,此消彼长,从而推动技术标准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质量标准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尤为明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进行了蒸汽机革命,生产技术标准得到了提高,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形成了较大的比较优势,雄踞世界霸主,德国美国在英国的高技术标准下,主动采取了超越战略,发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店里技术革命,使后来者居上,形成了新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了贸易格局。
( 三)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生态标准的演进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把生态要素纳入生产和消费的决策过程,这一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展开了广泛的谈论。
国际贸易的动因范文4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4日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激烈,各国之间贸易活动日益增强,这对各国及公民自身都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革命性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崛起,国际投资形成集中化的地区、知识化的结构、全球化的规模等特点。因此,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明确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所谓的国际贸易,也就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它是由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所构成,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总和。它起源于封建社会,在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之后得到了空前发展,直至今日,演变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对于国际投资的定义,主要是指投资主体在海外进行投资扩张,特别是对自身所具有的资金或者产业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等多个方面的资本,以跨国越洋的投资生产,来实现资本价值的保值增值过程,对于那些急需新市场的跨国公司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既能相互促进又可以相互影响。而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国际投资大有取代国际贸易而成为推动国际经济发展最主要动力的趋势。所以,结合我国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我国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间概况
明确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含义,对开展两者关系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属于国际贸易,由各国、各地区的贸易活动所构成,即各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总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经济形势演变成为当今大势所趋的全球一体化形态。国际投资定义为:投资主体的投资扩张在海外进行,针对自身具有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资金产业等各种资本,通过跨国越洋来投资生产,以此达到资本价值增值的目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演越烈,国际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将由国际贸易变为国际投资,结合我国当下国际贸易实际情况,对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关系研究
(一)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替代、互补、权变”关系。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关系应围绕“替代关系”、“互补关系”、“权变关系”等进行解析;其二者的替代关系表现为:阻碍国际贸易能促进资本流动,而限制资本流动则会促进国际贸易。针对国际间贸易和投资间的互补关系,是由生产税、市场要素、垄断市场的结构、外部规模经济等相融合后得出的,如中美两国棉布和钢铁的贸易中,可造成两国在不同要素的回报率上的差异。权变关系对于国际间贸易和投资可理解为,其随着情境的发展而改变。即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间替代和互补关系依不同的条件会发生改变,如投资的动机、类型、时间的长短都会改变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替代及互补关系。
(二)中国的国际投资动因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家对国际投资多建立在各方面利弊的权衡之上,做出的决定是在多种动因促进下产生的。国际投资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是最先需要寻求的,且企业本身具有良好的生产资源,基于这一优势,成为众多国有企业或跨国企业在其地区进行投资的主要原因。除外,中国企业的投资方式主要以扩大市场为目的,跨国企业选择在经济有优势的地区发展,集建厂、生产及销售为一体,进一步提高出口额,避开贸易壁垒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此外,以电子产品为首的许多企业出现供过于求、滞销等问题,急需寻找海外的市场平衡剩余的生产力。最后,其不断凸显的战略资源地位,推动了新一轮跨国并购来解决战略资源短缺问题。
我国更注重对稀缺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在国外建立稀缺资源供应基地,同时带动国内生产的科学技术、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输出。服务型的企业对国际投资目标都是为了扩大自身贸易出口,这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于一个对外投资国家而言,创造业本身的创造效应都远大于贸易的替代效应,由此说明了对国际投资进行强化的重要性。
(三)利用国际投资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鉴于国际经济发展多变的新形势下,我国应从国际贸易发展实际现状出发,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积极鼓励和提倡在与服务业和自然资源开发相关的领域开展国际投资,重点放在有机食品和制造业方面,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国际投资中制造业对国际贸易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因其重点在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而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很低,在相关领域起的带动作用相当小,深加工后则能达到预期理想。有机食品作为国际投资的重要对象,其发展空间是相当大的。有机食品在法国的迅猛发展,为各国的资本融入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在政府及国家的关注和影响下,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都有较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可以为我国食品企业及资本进入法国提供机遇。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强和深化各国的贸易活动逐步得到重视,各国间相互交流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密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用好国际的生产要素发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这要求人们利用战略机遇,加快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把握好国际投资具有全球化的规模、结构化的知识、集中化的地区、形式化的联盟等特点,并注意国际投资方式和挑战,以及相关的法律风险和投资风险,做到充分地把握和权衡好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间的关系,才能走出一条与我国经济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何盈盈.试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相互关系[J].中国市场,2013.46.
国际贸易的动因范文5
第一,交易方式网络化和交易市场垄断化。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电子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也有实物产品交易。目前,网络贸易发展十分迅速,2002年全球网上贸易总额高达3490亿美元。网络贸易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领域中一朵鲜艳的奇葩。由于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技术创新的70%-8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90%,因此,在国际交易市场中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
第二,交易对象高级化和利益分配两极化。在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国际贸易交易对象逐渐高级化: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的构成中发展十分迅速;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也日益高级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普遍重视科技的开发研究,实行科技发展战略,把高科技产业作为制高点。(2)世界技术发明创造与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也是加快国际技术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3)与技术贸易有关的社会条件日益完善,尤其是各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努力,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法律环境。(4)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使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依赖进一步加深,国际技术交流更加频繁。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两极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明显,即所谓“中心-化”趋势。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中心化”和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发明与创造中处于不对称地位,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世界科技发明与创造;在国际贸易分工和产业升级换代中,发达国家也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发展动因知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为主要标志的知识革命迅猛发展,我们正在迈向一个以智力资源和知识要素占有、分配、生产和消费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将代替资本成为竞争的根本要素,智力资源的丰缺盈余程度将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禀赋状况的重要性日益被削弱,以自然资源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被以知识和技术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所代替,科学技术知识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的重要动因。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也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进步获得的。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贸易对策
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将不可避免,因此,应及时把握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加大科技投入,加速产业升级换代。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这也是我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发展国际贸易的关键。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进一步解决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这是我国面向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它阻碍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增加对科技的投入。第三,要改善科技投入渠道单一,科技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第四,要树立技术创新意识,发掘、培养、保护高技术人才,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转为企业,培养产业技术的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的商业运用,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是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因此,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的转化,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战略取向。而且我国目前基本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共享性、可学性、易传播性、变动性和经济效应外溢性特征。现实性主要是指有两大发展机遇可以充分利用,一是国内科研机构和国家科技投入体系正在面向市场经济改革,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合势在必然,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加快科技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步伐,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二是国外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以知识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升级,即加大第三产业和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比重,把一些传统产业转移到国外,继续发挥其“剩余的价值”,这对我国企业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2.发展网络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网络贸易日益成为拓展海外的贸易的重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网络贸易具有传统贸易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贸易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生产厂商也从中受益,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开辟新市场,增加了贸易机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消费者也可以获得好处,网上虚拟的世界市场,价值规律发挥更充分,激烈的竞争使产品质优价廉,一些特殊商品成本下降的好处可完全转移到消费者的身上,消费福利得以提高。然而,我国目前高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缺乏,网络基础设施滞后,企业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贸易在未来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没有形成网络贸易的国内环境和市场,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反差。因此,必须从以下几点来切实推行网络贸易的发展。首先,要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育与宣传,培养计算机专门人才,树立网络贸易意识;其次,要加强网络贸易方面的各种立法,特别是电子认证、保密、网上交易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最后,国家应制定一些优惠措施,鼓励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网络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争取跟上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
国际贸易的动因范文6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国际贸易技术进步
目前经济学界的普遍观点是,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即每一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与其相对应的产业结构,且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级化,而产业结构的合理也必将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是经济学界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一个国家内部完整的产业结构,其变动及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日益突破国界的限制,以各种各样的贸易手段(方式)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且通过国际分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产业体系。如何在此条件下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以此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变得很重要。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和根本动因
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结果表明,在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类似的变动规律,即第一产业的份额显著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其次,是指在某一产业内部(特别是第二产业)由低级向高级,由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来说,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有两条:内源性技术进步与外源性技术进步。前者是指依靠国内自主创新来推动的技术进步,而后者是通过技术扩散和吸收转化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实践证明,英国等发达国家依靠前者实现了本身技术的飞跃。而在现实的条件下,我国要想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腾飞,很难完全依赖于第一条路径,所以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选择通过技术扩散来实现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从先进国家引进技术和经验,大大缩短研发时间,节约了相应资源的投入,可以快速缩短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获得技术的超常规发展。日本的实践表明了这一做法的可行性。
二、国际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本文所说的“国际贸易”已经不单单是传统概念上的国际间的货物或服务交易,也包括了国际贸易的高级形式——FDI以及我国对别国的资本输出。
在封闭的条件下,一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完全依赖于本国内部的要素的配置来完成。而现实的情况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避免的将世界上的所有主要国家置于更为广阔的背景条件下,使类似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间的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即其他所谓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外向推动力量来实现经济目标成为可能。而外向的推动力量所产生作用的渠道主要是国际贸易的各类手段、政策、战略等。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都将贸易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而事实表明,专注于发展本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往往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长期以来,这类国家在全球的价值分配中处于下游,和先进国家的经济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趋势。所以,发展中国家实现所谓“超越式”发展的目标,只有依靠培育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从长期来看,一国产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该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级化。而国际贸易通过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对本国的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首先,在供给方面,国际市场上价格低廉,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进入本国市场,这必将加剧本国市场的竞争,迫使没有技术优势的本国企业对其进行仿制和技术革新,促进了开放部门的技术进步,而开放部门的技术进步会以“技术扩散”的方式推动其它部门的技术进步,最终实现整个产业的升级;另外,通过国际贸易所直接引进的各类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由于是以本国市场为导向的,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能够迅速地带来效益。其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是直接而有力的。
其次,从需求角度来看,国际市场上优质商品的涌入和新的消费方式会培育出本国新的消费阶层,即波特所说的“内行而挑剔的顾客”,这一阶层不断更新的消费需求会迫使企业不断的对其产品和服务进行优化和改善,促进技术的进步;而国际市场上,各种限制和保护措施,使那些以海外市场为开拓对象的本国企业不得不作出调整和改变,以寻求站稳脚跟和扩大发展。
三、我国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数据分析
表1是历年我国各个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现代产业经济学有关产业演进一般规律的论述,但又有我国自己的特点,即传统部门(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现代部门(第二产业)的比重变动幅度不大,新兴产业的比重开始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特殊的政治经济格局,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了所谓的赶超战略,即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这一措施迅速地建立了我国的工业体系,并且使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这一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仍然达到近50%。
(二)进出口贸易额和我国各产业产值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不断扩大,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后,贸易额更是激增。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一个回归模型如下:Yi=a+bX+c(i=1,2,3),其中Yi(i=1,2,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各年产值,X表示进出口总额的各年变化值。利用SPSS软件对国际贸易和我国三次产业进行简单的一元一次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如下:进出口总额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0.972,0.963,相关关系显著。也就是说,我国国际贸易额的不断扩大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为我国利用国际贸易手段和国际市场的资源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依据。
四、结论
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在现实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依靠国际贸易手段获得外源性的技术进步,并以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我国近三十年来产业结构升级与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可以清晰的说明这一点。认识到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开展国际贸易指明了新的方向,那就是应该以促进我国自身创新能力为目标,发挥贸易的导向作用,积极选择具有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商品,技术,服务,以此为贸易主体,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