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1
【关键词】 用电安全 服务模式 创新
一、创新用电安全服务模式的意义
用电安全是所有电网企业长久发展的基本要素,而建立高效畅通的用电安全服务模式,则是为用电安全提供了保障。从电网企业自身来看,加强用电安全服务,不仅能够减少设备自身故障,而且能减少因客户原因引发的电网故障为企业带来的损失。
从提供服务的对象来看,加强用电安全服务能够促进双方的交流,赢得客户的满意,树立企业的良好口碑,为供电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优质的用电安全服务在提升电网企业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从企业和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创新用电安全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二、用电安全服务现状
用电安全服务是供电部门为电力用户提供的一种免费电力服务,供电部门定期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检查,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对供电秩序进行维护。用户是否安全用电,直接关系着电网的运行安全,一旦用户出现用电故障,则会危及到其他用户的用电安全,乃至对全电网的运行安全造成影响。电网方面的安全服务一般直接交由供电公司进行托管,而供电公司对用户的用电安全管理则是一直存在着问题且未得到显著改善。首先,供电公司在用户的安全用电管理问题中,以产权分界点为限,对用户的安全用电问题无能为力,加之用户受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不能及时检查到安全隐患,导致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其次,政府相关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在用电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漏洞,对于用户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予以解决。总之,当前用电安全服务模式依然不能完全解决电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
三、用电安全服务模式创新探讨
3.1完善用电安全服务管理制度
供电公司为用电企业和用户提供电力需求和用电服务,因此供电公司的用电安全服务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用电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完善用电安全服务管理制度,确保服务能落到实处,首先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对安全用电服务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规定,对服务人员的工作要求进行详细定位。其次,要建立施工监督制度,确保用电安全服务的质量。再次,建立“一对一”用户服务制度,扫除服务过程中的盲点用户,为每一位用户建立服务档案,定期走访并提供上门服务。最后,要加大培训宣传力度,不仅针对施工服务人员提高业务技能,对于服务对象也要普及用电安全知识。
3.2建立覆盖全面的服务网络
由于用电安全服务对工作人员有极高的专业要求,加上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传统的安全用电服务难以做到全面推广和应用,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区域服务制度,将每个区域设置成一个用电服务站,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面的服务网络系统,以解决个别用户服务不到的问题。
在每一个安全用电服务站,均设置一名客户经理,负责该区域的一般电力业务以及故障排除工作,同时对该区域原有的电工进行培训,合格后到服务站上岗。每个服务站要设置安全用电宣传栏。
3.3推广联合检查工作机制
用电安全检查是用电安全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有效提高用电客户内部电气运行维护水平,降低客户内部原因造成影响电力系统正常供电的事故,建立和推广严密的检查工作机制,对于提高用电安全服务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联合检查工作体系的上层首先由安监局、发改委主管领导、供电公司领导组成,负责审核确定用电安全隐患联合检查方案。紧接着由安监局、发改委、供电公司相关部门联合成立用电安全隐患联合检查工作组,负责执行和监督用电安全检查,并及时将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小组。第三层由高压用电客户负责针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治,以提高自身电气运行维护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姚凯.对用电安全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3).
[2]李沛庭.“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在10 k V配网带电作业实践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16):118.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2
东莞城区供电分局管辖区域28.75平方公里,肩负着东莞市政府、东莞市公检法等重要用户和市中心区多个大型商住中心供电重担。因此,建设一个分区明晰、规划合理、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分区供电的概念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和《广东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均对配网分区供电有明确要求:中压配电网应依托220kV和110kV变电站布点,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配电网,分区配电网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不宜交错重叠。
在此基础上,东莞城区供电分局结合配网实际运行管理的需要,将配网分区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和细化。在原配电网分区模式的基础上,以城市公路网为依托,将辖区划分为相对固定地理分区,并以此分区为单位构建10kV供电网络。每个分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供电系统,每回10kV线路都有一个明确的供电范围。
二、分区供电模式与常规模式的比较
常规配电网建设模式主要基于变电站布点位置及路网走向进行规划,只有变电站供电分区的概念,而没有10kV线路供电系统的分区概念。配电网建设模式在规划建设及运行管理上容易出现如下弊端:
1、线路较多交叉供电情况,导致出现:(1)线路巡视管理麻烦;(2)出现故障停电时,不能及时判断故障线路,延误抢修复电;(3)线路设备地理分布复杂,影响转供电、施工抢修等操作效率,容易出现误操作。
2、线路供电范围不固定,负荷随意接入,导致:(1)无法进行优化规划,容易出现线路过载或轻载,需要进行频繁的负荷切改,导致重复建设和浪费。(2)线路结构及供电范围随负荷增长或变电站布点的增加而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改造,系统结构不稳定,既增加投资,也导致运行管理人员疲于应付网架变化而无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管理。
分区供电是以原分区配电网模式为基础,进行了发展和细化,其优越性体现如下:
1、配网规划更可控。由于固定地理分区的划分,配电网规划由常规的面的考虑,转变为可以聚焦于单一分区的分析。固定地理分区意味着固定的面积,可预期的用户数量及负荷,以及固定可选线路走廊,为配网系统的优化规划提供了足够的可控的基本要素,而不是纷繁众多的变数。
2、技术改造避免重复建设。由于分区的划分,用户系统接入清晰明了,网架结构一旦成型基本固定,即使变电站布点增加,需要改变的也只是分区线路首端电源部分线路,尽可能地避免了线路的重复建设和投资。
例如,某区2003年时负荷较轻,约4MW,对普通用户采用较简单的 “3-1”单环网结构供电。对重要用户采用双T双电源的方式,该重要用户自2003年形成网络至今未作任何调整。 在2004-2007年期间,随着盈锋广场等大型商业的建设,用电负荷也逐步增加。2007年负荷达到12MW,我们采取新出馈线、电缆改接等方式,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用电性质,将原小区进行调整,拆分为2个供电小区, 在网络变更的过程中,所有电缆、开关柜均能重新利用,不浪费物资。
3、有利于运行维护。由于分区的划分,以及跨区供电的限制,从10kV线路系统结构及设备地理位置分布上可以形成结构简单、明晰可靠的网架,不但巡视方便,故障区域线路判断简单,转供电操作也更加安全可靠。
4、分区管理更容易,分区供电模式将常规以单回10kV线路为基本管理单位,转变为以单个分区系统为管理单位,将有电气联系的10kV线路作为一个电气系统进行管理,不但避免了由于线路数量不断增长变化导致管理工作量大的问题,同时使配网不仅仅是单回线路,而是一个环网系统结构的概念深入人心。
三、配网分区供电建设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城区供电分局完成了在110kV变电站的布点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并根据110kV变电站布点,将城区划分为数个分区配电网,初步明确了每个变电站的供电范围。
本世纪初,城区重新组织力量根据城区负荷性质的变化和城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对原规划进行了滚动修改。本次规划加强了规划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甚至达到了初步设计的深度),进一步明晰了供电分区的概念,对分区供电模式进行了具体化,明确以主干道路为界共划分成51个分区,分区之间原则上不跨区供电。在结线形式上,力求简单、清晰和可靠,以“2-1”和“3-1”单环网为主,不追求环网率指标,严格审查10kV线路的环网建设方案,确保环网线路具备负荷转供电能力,在提高10kV线路环网率的同时,提高线路负荷转供电能力;配网结线简单,联络线路少,保证了在缺少配网自动化和配调管理系统支持,以及配网运行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负荷转供电的倒闸操作就相对简单和安全。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3
关键词:电费管理;拖欠;措施
作者简介:王珊(1985-),女,天津人,天津市宝坻供电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天津 301800)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198-02
一、供电系统电费管理简析
1.供电行业的现状
由于电力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所以我国的电力企业实行国有制经营模式。国家电网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电网企业,前身是包括全国电网和所有发电厂的原“国家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影响国民经济命脉的的国有骨干企业,其核心业务是投资、建设和运行运营电网。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电力企业的电力销售额也是在不断增长,经济发展带动了大量的用电需求。由于技术原因和电力的特殊性等,所以电力作为一种能源还是无法进行存储的,所以一般都是先用电后交费,用电人或者企业受到利益的驱使,存在着偷电或者拒交电费的情况,给电力企业的电费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
2.电费管理的原则
服务性原则:国家电网坚持以人为本、奉献社会和忠诚企业的理念,将公司宗旨、使命、愿景、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各个部门,形成共同的思想认识和一致的价值取向。国家电网作为一个企业,最终目的是盈利,作为国有企业也承担着服务社会的功能。
分类原则:根据不同部门的用电性质不同将用户分成了居民生活电价、非居民照明电价、商业电价、非工业电价、普通工业电价、大工业电价和农业生产用电。根据不同行业的性质会对不同的行业提供不同的电量,同时也收取不同的电价。
二、电费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城镇市场简析
城市是用电的主要市场。城市用电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业用电,另一类是居民用电。城市中聚集着大量的人口,如果还按照以前的人工收费模式来进行电费管理显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有诸多不便。因此在新型供电系统下对城镇居民用电实现了科学化的管理,采用了智能收费系统,通过智能收费系统实现了预收费的方式,彻底解决了收费问题。通过对每个用户安装智能卡,让用户提前在电力服务中心对自己家庭的用电进行预付费充电模式,当用户把预先的充值使用完毕以后就会自动断电,所以城镇居民不存在用电后电费无法回收的问题。
城镇中还有一类用电群体就是企事业单位,企业和各个组织出于生产和办公的需要会消耗大量的电力,是我国电力的主要消耗对象,企业和单位每个月的用电量巨大,目前对其实行的还是一月一核算的制度,以每个自然月为单位让企业主动与电力部门进行核算,核算完电费的上缴情况后发现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存在着电费上缴不及时、拖欠电费等现象。
2.农村市场简析
我国农村用电量相对城市来说几乎是微乎其微,但是管理上却存在很大的难度。由于成本的原因,农村地区不可能像城市一样实行智能管理和预付费制度。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实行了新型的电网改造计划,对线路进行了升级和重新布局,减少了老线路的电力浪费和不安全因素,加强了农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减少了偷电漏电事件的发生。同时为广大农村用户也更换了电表,统一了以前各式各样的电表。目前对于农村市场的收费还是采用按一个自然月为单位,电力人员挨家挨户的抄表计费,农村的居民居住地都比较分散,因此在收费上消耗很大,而且不会每次到农户家中对方都在家,因此收费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3.电费回收过程中现存的问题
(1)思想问题。很多人和企业认为国家电网作为一个国企,有强大的国家作后盾,肯定多的是钱,而且作为一个垄断企业,肯定收费过高,绝不存在亏本或者风险等问题。这是因为用户们没有真正了解供电企业,加上企业的宣传活动走形式、不深入,导致用户质疑供电企业的宣传活动是在作秀等问题。
(2)管理问题。行政化对于市场经济下的电力企业会存在一定的干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的运营要尽量减少行政化程序,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国家电网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方,而国家电网的员工数目是有限的,员工很少到各个地方检查电力的使用和规范,很多地方偷搭电线、乱改电网也很难被企业发现,造成企业大量的损失。这些损失也是收不回来的,甚至还有对电表进行擅自操作,改变用电数字,少缴纳大量电费,这都是地方企业监管不严所致。
(3)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结果。前几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即使是原本效益不错的企业也变得债台高筑。例如某公司,在经济繁荣期间每月电费都在70万到80万元之间,且是信誉度较好的用电企业,但在2010年年底突然欠下了40万元的电费,这对供电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打击。企业要是拖欠就是一大笔费用,这种拖欠有时很难要回,损失很大。
(4)坏账解决能力不足。电力企业往往存在着大量的呆账与坏账,而企业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制度来解决这些呆账与坏账,使得这些账款成为了企业的损失。
三、对电费管理新措施的思考
1.做好宣传工作
电力企业需要改变人们的看法,去掉“国企”和“垄断行业”这个大帽子上面的负面色彩,让人们理解并支持电力企业的收费政策,主动向电力企业缴费,而不是故意拖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博等媒体广泛地对国家的有关电费政策、法规以及电力法律进行宣传,让居民和企业以及全社会认识到电费安全交付的责任,理解和认识到电费的交纳关系到电力的供需平衡和安全运行,不断地为电费的回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建立客户动态的信用奖惩管理监控机制
对于收费问题要建立相关的惩处与奖励制度。对于用电大户,如果每月能按时上缴电费要给予信用等级的奖励,确定为以后的重点合作对象。而对于那些故意拖欠电费、迟迟不予缴纳的要给予信用等级降级,在以后的合作中要谨慎。对于拖欠的电费要实行违约金制度,给予其经济上的惩罚。建立起一套完善科学的信用监控机制,在给广大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基础上为所有用户进行等级分类,根据用户信用等级不同可提供相应的差异化服务,准确、及时地掌握和了解电力用户的履约能力,及早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尽量规避风险。
3.创建完善的监督机制
电力企业每月都有自己的数据统计,如果做好了这些数据的分析工作是可以有效管理和发现违法行为的,通过输出的电力减去传输损耗就可以发现是否有偷电或者少收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减少非正常的电力损耗。
4.加大科研的投入开发力度
开发新系统,降低智能卡的成本,尽量大范围实现预付费制度。通过预付费制度可以减少每个月的人工收取成本,也可以彻底解决用电后再收费的弊端,由于存在断电的风险,所以企业和个人都会积极缴纳费用。
5.严格履行供电合同和执行违约金制度
签订合约或者立法。电力企业和用电大户在合作合作时可以签订相关合约,这样在发生纠纷时电力企业容易避免损失。缴纳电费可以说是用户的一项基本义务,但是就是有些单位和个人会拖欠。如果能够促成立法,这样电费的缴纳就上升到了法律的地位,通过合同的拟定对欠费用户进行依法征收违约金等,可以减少那些人为原因导致的拖欠电费行为。
6.加强电费资金的风险管理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电力部门在运营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按照形成的不同风险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财务风险;二是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在债务资金回收不及时等导致了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利的因素导致了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对风险的控制就力求电力部门要对风险进行评估,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以此来减少不合法的行为和错误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对电力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制度,确保账存数与实存数相符,同时监控财产记录,记录好电费的数额变化及增减。
四、结束语
总之,新形势下,电费是电力部门生产和经营等整个经济活动中的最基本要素。在整个生产经营的环节中,电费管理始终对电力企业经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形势下,要对电费的管理进行不断的完善和科学化的改进,依法催收电费,可以有效解决电费的拖欠问题,使电力部门的经营风险降低,促进供电部门更好、更快、更为持续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以及人民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光南,韩玉萍.关于供电所对于电费管理工作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财富,2011,(18):28-29.
[2]沈朗.关于加强电费管理的思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报,2003,
(6):15.
[3]于春菊.新体制下电费管理模式探索[J].大众用电,2008,(10):21-22.
[5]丁正胜.县级供电企业组建电费管理中心的探讨[J].供用电,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4
关键词:中低压;城市配电网;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原则是负荷预测,它主要是根据预测的原理,针对确定区域的密集度及负荷分布的程度,之后对各个配电网变电站的供电区域进行合理分布,并且必须及时和上一级配电网的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以确定这个城市配电线路的整体走向,配电网的接线形式,以及各个变电站之间联系方式等。并在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做好一个长期的规划,并坚持这个长久的规划,之后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按阶段的不同做好一个实施计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以及缺乏整体性。还要对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编制规划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估反馈机制,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进而整理好适合这个城市的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正式规划文本。
二、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主要考虑的因素
中低压配电网是衡量一个城市电力市场开拓完善与否的重要途径,这也反映着这个城市配电网规划与建设中应该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2.1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配电网区域的密集度及负荷分布的程度也是很难准确预测。
2.2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它涉及的业务部门繁多以外,它还涉及到很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领域,它除了要满足城市生活用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城市经济发展的投资成本等经济要求以外,还要及时与这个城市的政府规划相协调,与市政规划等部门协调,以满足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在做好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这个全方位的工作之前我们必须在事前就要考虑到这个规划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考虑因素,进而做好防范工作,以免造成职能的重复。
三、中低压配电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中低压配电线路进行设计和规划时,应该尽量避免与较高电压线路同杆架
设;其次,配电中低压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应该安装一定的保护装置;再次,低压线路在开工
建设期间应该避免与光缆通信和国家的其他设施的网络,最佳的方式是沿着上述线路假设重
新假设线路,没有经过允许的线路建设在低压线路上应该及时的予以清除;最后,进线的穿
墙时,一定要添加相应的保护装置,并且做好雨水渗透屋内的保护措施。
四、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思路
衡量一个城市的配电网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三项基本要素,主要包括:长期规划、网络规划和施工设计。长期规划是对城市配电网未来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适合城市发展的投资项目和符合城市用电量需求的结构架的规划预测;网络规划也是短期规划,它是对近期城市产生的投资项目的处理而产生的规划;而施工设计用于衡量这个方案的可行程度,以及考虑各个因素结构设计、设备和材料的获取等因素。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长期规划是这个城市中供电企业活动中最基本的环节。它为了获得更大的效益,配电网规划的主要目的则是确定适合城市的最佳的网络接线形式。在实施规划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及时对这个城市供电安全性和协调性等各种突发的情况进行调整,尽可能地降低配电网的寿命周期内的整体费用的消耗。所以说为了达到最佳的网络接线形式这个目标,供电部门必须考虑所有的费用因素,不仅要考虑这个城市在投资额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到城市在对于投资这个项目的时间安排,还要考虑到这个投资项目每年所需消耗的费用,例如:维护费用、损坏费用等等。这也证明了要想将投资费用降至最低就要有一个好的适合这个诚实的最优的网络规划。
当前我国现有的配电网对规划未来的网络结构提供了一个好的开始,对于城市中用电的投资需求应负荷的增长,还要及时更换电网中已到寿命的设备。通过制定这个配电规划,合情合理的地完善现有的配电网。我们除了要提倡安全,以降低费用为中心,还要随时代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科学合理的解决电网的问题,不仅仅要考虑是设备更新的问题,还应认真考虑费用的怎样支出,并及时针对现存问题更改规划方案。
(1)考虑负荷预测对规划的影响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一些的了解,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掌握我们所要规划区域内未来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负荷增长相关信息,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对这个区域内的负荷增长作出精确的计算。负荷预测是针对确定区域的密集度及负荷分布的程度,之后对各个配电网变电站的供电区域进行合理分布,并且必须及时和上一级配电网的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以确定这个城市配电线路的整体走向,配电网的接线形式,以及各个变电站之间联系方式等。对于负荷预测的合理使用,它可以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出发,了解城市的资源以及城市人口的相关信息,还要与这个城市配电网规划预测的信息相匹配,不能有太大的差异,也不能硬拿来一些计算方式对这个城市的负荷进行预测;另外,负荷预测可以与这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将配电网规划所涉及的用地和站址落到实际规划中来,这样才能节约这个城市的资源,满足市民对电力的需求,进而获得更大的效益。因此,对于负荷预测的合理使用,是配电网规划
与城市规划相互共同发展的关键,也是这个城市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什么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情况也都变得复杂起来,然而负荷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不能用陈旧的预测方式来预测在负荷的大小是怎样以及负荷的位置应该怎样处理。那样预测的结果会与实际结果有很大的差异。而我们这是就需要运用空间负荷来进行预测,这样就可以避免结果上的差异,通过对城市大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得到更好地结果,使得城市更好地发展。比如说:一个城市新开发的区域,原来没有它的任何负荷数据,所以就不能用发展趋势法来预测,及时预测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你要用空间负荷预测的方法来预测的话,这样就不会产生不切实际的问题,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新开发区域的用电问题。由于空间负荷预测不会受负荷转移问题的影响,所以一般情况下电力部门都会采用空间负荷预测来预测结果。因为一般常规性的负荷预测方法考虑的范围比较狭窄,而且变通性也不是很灵活,不会考虑区域的地理问题带来的负荷变化,所以都会用空间负荷预测
来取代一般常规性的预测方法。这样一来,得到的预测结果不会带来任何附加值,而且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资金资源的浪费,对城市电网的发展也有很大益处。
(2)充分考虑现有配电网对规划的影响
无论做怎样的规划,都要对规划中所涉及到任何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各种因素的利与弊,如果预测结果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就不能评估配电网整体的能力,也就不会发现配电网中存在的哪些不足之处,也不可能及时对规划进行更改,进而得到适合城市发展的解决办法。所以要充分考虑现有配电网对规划的影响,为做好城市发展的配电规划做好提前的准备,进而有利于城市的快速发展。
五、结语
中低压配电网是衡量一个城市电力市场开拓完善与否的重要途径,它一方面是衡量这个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运行好坏与否,另一方面为这个城市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城市电力市场发展的好与坏离不开对配电网规划,要着重考虑配电网中的主要因素,进而建设和发展我国城市的配电网,还要结合当前城市经济发展脚步、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居民生活用电水平的需求,做好适合这个城市配电网发展的规划,以满足城市供电的需求、提升城市供电质量以及供电的安全,并且合理利用城市的资金和资源,以取得最大的效益,所以说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永津 . 白城地区农网配电线路设计工作探讨 [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2]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Z].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9.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5
【关键词】变电所设计;接地变;消弧线圈;自动补偿
近年来,在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基本设施建设越来越频繁,规模也不断在扩大。我国人口众多,对电能的需求量也相当的巨大,变电站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显得日益重要。电能的充足稳定供应无论对人们日常的生产工作还是对国民经济的建设来说,都相当的重要。尤其是35/6kv 终端变电所的应用,对人们生活以及企业、生产的基本电力供应不容忽视,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变电所在电能转移的重要中转站,在电网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科学合理的进行变电所的设计能够给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带来保证,对用电安全也有很大的影响因素。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变电所的建设工作比较频繁,基于安全和统一管理等问题,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的规定要求对变电所的设计和建设工作进行规范,如果变电所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10A,该变电所就要在其中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进行设计,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本文就变电所设计中的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以及自动补偿技术进行分析,可作理论参考和技术交流。
1 中性点接地系统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对比分析
在电力系统变电所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若选择中心点接地方式,那么就需要将其中的电压等级、过电压水平、保护装置等多个因素考虑在其中,以避免点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其供电的可靠性以及变电所运行的安全性。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电网中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当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金属性接地故障之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其产生的单相电容电流,避免其出现更大的事故;第二,单相金属性接地。即当电流流过发生故障的区域所产生的电流相对比较小,此时变电所就会自动发出信号,之后引起值班人员注意并将其故障排除,知道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 单相电容电量过大引起的不良影响分析
在变电站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者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在实际工作中,电缆出线不断增大,那么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容电流也就会不断增加,当其产生的单相电容电流超过10A 之后,那么就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良影响:
第一,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间歇弧光接地,那么就会产生过高的弧光过电压,此时就会导致变电所中的各种电气设备出现损坏等现象;
第二,值班人员在对电力系统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如果因失误触碰到其中带电的部分,那么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出现大面积灼伤,甚至死亡;
第三,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铁磁谐振过电压现象,这一现象经常会损坏变电所中的电力设备,以致于变电所在运行过程中不够安全,易引起各种安全事故;
第四,当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单相接地,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电弧,最终对周边的设备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因动物而产生单相接地现象时有发生,这同样会导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最终导致停电事故,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第五,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10A 后,那么电流的运行也就存在各种问题,尤其是在雷雨天气下,极容易导致变电所出现跳闸现象,对设备影响非常大。
3 变电所中传统消弧线圈常见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1 变电所中传统消弧线圈常见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发现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10A,那么设计者必须要采用消弧线圈的方式进行设计与调整。过去,技术人员在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过程中都必须要进行停电操作,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还不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存在着需要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的消弧线圈因缺少自动测量系统,因此无法对电网运行中的电容电流以及过电压进行测量,最终导致电容电流过大;2)传统的消弧线圈的调节技术只有五级、九级两种,级数所产生的电流相对较大,采用补偿措施同样也不能够保证其精确度;3)在采用传统的消弧线圈方式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一般都需要对系统进行停电操作,既无法保证消弧补偿的连续性,还会导致系统在运行中产生较多的安全隐患;4)消弧线圈抑制过电压的效果与脱谐度大小相关。只有脱谐度不超过±5%时,才能把过电压的水平限制在2.6 倍的相电压以下,传统消弧线豳很难做到;5)运行中的消弧线圈不少容量不足,只能长期在欠补偿下运行;6)单相接地时,由于补偿方式、残流大小不明确,用于选择接地回路的徽机选线装置更加难以工作;7)为提高电网技术和装备水平,推行电网通讯自动化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狠有必要,实现四遥( 遥信、遥测、遥调、遥控),实现无人值班,传统消弧线圈也不具备此条件。
3.2 变电所中传统消弧线圈的改进措施――自动跟踪消弧线圈补偿技术的应用
根据供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超标所产生的影响和投运传统消弧线圈存在问题的分析,应采用自动跟踪消弧线圈补偿技术和配套的单相接地微机选线技术。
3.2.1 接地变压器
接地变压器的作用是在系统为型接线或Y 型接线中性点无法引出时,引出中性点用于加接消弧线圈。
3.2.2 限压阻尼电阻箱
在自动跟踪消弧线圈中,因调节精度高,残流较小,接近谐振点运行。为防止产生谐振过电压及适应各种运行方式,在消弧线圈接地回路应串接阻尼电阻箱。运行中即使处于全补状态,因电阻的阻尼作用,也能避免产生谐振,且中性点电压不会超过l5%相电压,满足规程要求,使消弧线圈可以运行于过补、全补或欠补任一种方式。阻尼电阻可选用片状电阻,根据容量选用不同的阻值。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流过很大的电流,这时必须将阻尼电阻采用电压、电流双重保护短接。
3.2.3 调谐和选线装置
自动调谐和选线装簧是关键。所有的计算和控制由它来实现。控制器实时测量出系统对地的电容电流,计算出电网当前的脱谐度,偏差超出预定范围时,通过控制电路接口驱动有载开关调整消弧线幽分接头,直至脱谐度和残流在预定范围内为止。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将系统PT二次开口三角处的零序电压及各同路零序电流采集下来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视在功率、零序阻抗变化、谐波变化、五次谐波等选线算法来进行选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是人们生活工作社会发展建设的基本要素,没有电能的正常稳定供应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发展产生的影响的非常大的,做好变电站设计、建设和维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有关部分必须要充分重视,在实践中不断研发出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投入到电网系统的运营之中,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只有这样,才会满足电能需要日益紧乏的社会发展,才会使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才会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祝伟,裴凌云,孙志明,孟忠.消弧线圈现场安装配置分析与应用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12(05).
[2]文力夫.浅析四种消弧线圈的原理与性能[J].科技资讯.2012(13).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6
关键词:智能电两 物联网 电力系统
一.引言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许多与智能电网相融合的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智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是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电力系统通信水平,改善当前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二、物联网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可以涉及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最初“物联网”的理念仅仅是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使物体智能化,可以实现人与物体间的相互通信,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通信。
物联网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1、可感知。随着传感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应用,感知能力逐渐乘务物联网的基本要素;
2、可互联。物联网上各点之间通过某种通信协议进行有线或无线的数据传输,为“感观数据”提供可靠的信息传递服务;
3、智能化。通过接入各种中间件、应用系统、管理软件等智能处理平台,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化信息处理能力。
三、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物联网的基本架构
为了满足物联网的异构需求,物联网需要一个开放的、分层的、可扩展的网络架构。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大致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1)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实现“物物相联,人物互动”的基础,通常分为感知控制子层和通信延伸子层。其中,感知控制子层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及自动控制;通信延伸子层通过通信终端模块或其延伸网络将物理实体联接到其上面两层。
(2)网络层。网络层在以电力光纤网为主的基础上,辅以电力线载波通信网和无线宽带网,负责转发从感知层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以及物联网与智能电网专用通信网络之间的接入。因此,网络层主要用来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可以将网络层化分为接入网和核心网,以保证物联网与电网专用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
(3)应用层。应用层主要由应用基础设施和各种应用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应用基础设施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信息处理、计算等通用基础服务设施及资源调用接口,并在此为基础上实现物联网的各种应用。面向智能电网物联网的应用涉及智能电网生产和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通过运用智能计算、模式识别等技术来实现电网相关数据信息的整合分析处理,进而实现智能化的决策、控制和服务,有效提升电网各应用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四,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主要通过终端传感器在客户之间、客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实现数据实时、高速、双向地读取,从而整体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其网络功能主要集中于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三个方面:一是数据采集倾向于更多新型业务。二是网内协作模式的数据传输。三是网内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主要应用如图所示。
物联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它将服务于电力输送的各个环节:从发电环节的接入到检测,变电站的生产管理、安全评估与监督,以及配电自动化、用电采集及营销都离不开物联网。物联网在整个智能电网体系的建设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目前,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于智能家电的传感网络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无线传感安防系统、用户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等,其硬件设备包括智能交互终端、智能交互机顶盒、智能插座等。该系统与外部的通信主要通过电力线通信、电力复合光纤到户、无线宽带通信等通信方式相结合的宽带通信平台来实现。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将具有多元化信息采集能力的底层终端部署于监测区域内,利用各类仪表、传感器、RFID射频芯片对监测对象和监测区域的关键信息和状态进行采集、感知、识别,然后在本地汇集,进行高效的数据融合后再将信息传输至中间一层的网络接入设备;中间层网络接入设备则负责保证物联网与电网专用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