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措施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管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9年7月-2012年2月入住新生儿监护病区的100例新生儿按没有陪护人的方式全程护理,再通过护理的结果与2005年1月-2008年6月入住新生儿普通病区的100例新生儿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我院于2009年7月成立新生儿监护病区,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安全措施[1]。医院从建立新生儿监护病区开始就明显的减少了死亡率和窒息率,还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1.2 护理方法

1.2.1 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 由于新生儿毫无自身保护能力,各种不当的护理方法并不能通过他们来体现。首先必须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道德观念,和着重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通过各种教育来提高人员的素质①护理者的选拔:必须至少有2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态度端正,责任心强,做事谨慎,对于新生儿的关心要足够,通晓各类新生儿的疾病,能精通新生儿科各种医学操作器材的技能与抢救技术。②护理者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关键是法律观念的养成,是否从新生儿权益出发,能不能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在他们生命的危急关头能不能第一时间出现也是非常重要的。③护理知识教育的考核又是一方面,好的护理教育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不定期的业务考核,和对各种医疗急救仪器的操作也是考核的重要的一环,同时也要出现纸质考试题目。

1.2.2 对于新生儿的出室管理细则 新生儿出室并不意味着对于医护人员的责任就可以松懈,对于新生儿的在院病例记录必须做好[2]。对于《住院新生儿须知》里面的原则要一一的对应起来执行,对于新生儿的病情不能隐瞒不报,家长享有知情权。在记录上家长必须签字,同时医护人员也要给新生儿配带具有身份识别标志的器物(如手圈),身份识别器物的佩戴这一环节及其重要,因为其涉及到新生儿的归属问题。出院的时候,亲属须向医院方面出示相关证件,如自己的身份证和探视卡[3]。

1.2.3 新生儿的安全护理 对于新生儿的监护:一般来说新生儿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出现需求性。哭闹被认为是新生儿对这些问题的反应,有些新生儿却不能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问题,而关系到他们身体健康的问题时却能出现疾病等因素的临床反应,这样就更加需要护理人员的实时观察,早发现早处理,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可能会给幼儿的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面色、神志、生命体征、大小便这些都是一个成熟的医护人员所能察觉的,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幼儿,护理人员发现病情以后能及时的向值班医生报告准确的症状,这样医生能更好的掌握病情较为严重的新生儿的生理状况进行治疗[4]。对于新生儿的监护具体操作细则:操作流程在护理中尤为重要,“三查”“七对”模式在具体操作要做好,同时新生儿的身份识别标志必须认真的核对完整,不能出现漏洞,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能开始执行,对于新生儿安全的保障是第一位的。

新生儿监护用药需谨慎:对于药量的多少,和药量的特性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对于静脉用药用输液泵,平稳准确地按量输入,切忌草草了事。

新生儿的饮食喂养方面,新生儿所饮用的奶具需消毒,对于配奶的过程要做到无尘化的操作,保障新生儿用奶安全,当新生儿用奶期间医护人员不能放下手中的事去做其他的事,防止新生儿因为梗咽而发生呼吸衰竭。沐浴时,调节水温使用温度计。沐浴时用沐浴床托护患儿。防止一手抱患儿。一手操作不慎时摔伤患儿。浴后拭干耳、面、眼、脐部的水,擦干皮肤,保持干燥。患儿的用品一婴一用。患儿并发症的控制方面,由于新生儿体质较差,皮肤粘膜比较嫩,这样容易发生臀红、鹅口疮。在春季和冬季新生儿体质反应的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更加细心的护理,防止可预见性的并发症产生,同时也要避免隐患的出现,对于肚脐的清洁工作需要随时保持。交接班时要严格交接班,坚持做到三交、三接、三清即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边交班;患儿病情交接、治疗情况交接、抢救器械使用交接;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头看清。检查患儿的口腔、皮肤、脐部、输液部位[5]。2 结 果

2.1 普通病区新生儿护理 普通病区新生儿的护理方法:新生儿无分区护理,相对分室居住,由家属陪伴照顾,按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组间数据标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3 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和没住进新生儿病区前后新生儿安全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

综合上述护理措施,得出如下结果:全护理效果比较(例)从表1可见:同样是100例新生儿,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后患儿发生臀红、鹅口疮、脐炎与入住普通新生儿病区时分别经x检验,P

表1 新生儿安全护理效果比较

时间 N 臀红 鹅疮 脐炎 死亡 窒息

2009年7月-2012

年2月 100 18 8 2 1 0

2005年1月-2008

年6月 100 42 16 10 5 2

X2 18.56 12.79 9.5 3.48 1.87

P <0.1 <0.1 <0.1 >0.1 >0.1

3 讨 论

新生儿作为一类特殊的监护群体,他们的生理暂无可以释放行为的能力和群体的特殊性,在护理期间如果不重视他们的生理特性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发育甚至会威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护理效果,对于入住新生儿监护病区的新生儿,新生儿臀红、鹅口疮、脐炎发病率比入住新生儿普通病区的新生儿降低不少,对于医护人员的管理,人员素质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了病区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对于新生儿的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也得以避免,对于医院的认可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能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入住接受护理。

科学的护理制度极其重要,护理制度在新生儿护理当中是重中之重,浓缩了护理全过程中的各项职责和管理规定。通过书面的方式传达出来,更加细化了护理的合理操作程序,比如《新生儿室工作制度》对于新生儿的护理来说可以更好的准时准点的进行护理,而不会滞后很久,这样防止和杜绝了新生儿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而失去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另外,病区环境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两年多的护理经验得出封闭式新生儿护理护理区的管理是最有效的,对于家长的陪护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有些家长的陪护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到其他的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的特殊生理条件需要有人监护但是过近的监护会影响到新生儿的睡眠。对于病区的卫生条件需要有严格的限制,这样医护人员的服装、鞋、和口罩都得有严格的消毒措施,新生儿的体质一般来说比较脆弱,洁净的病区环境利于其健康,这样对于医护人员的穿戴和携带物消毒就尤为重要了。

新生儿的入院家属都会有所顾忌,担心护理人员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所以做好家属的工作也是护理管理的本职,应该详细介绍医院的护理细则,对于家长的怀疑护理者应该表示理解,针对家属怀疑的方面护理人员要详细的解答,同时加强新生儿监护病区的规范性的管理也是家属所想看到的,这样他们能更加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护理,而管理者的工作也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孙宏玉.护理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5,(08).

[2] 陈孜孜.小儿解剖特点与临床意义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5).

[3] 张艳萍,李艳.儿童支原体肺炎49例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3).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措施范文2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弱,感染后发病迅速,病死率高。广东省某市级医院自2000年建立NICU以来,十分重视其监控工作,并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 临床资料

广东省某市级医院NICU 2000年总面积230 m2,床位35张,医疗设施一般,不是层流病房,采用排气扇换气,消毒隔离制度不够完善,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比较高。院内感染疾病的构成见表1。2004年经扩建后NICU总面积达360 m2,床位增加到50张。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仪器设备更新,针对存在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院内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见表2。

2 NICU感染的高危因素[1~4]

2.1 自身感染 新生儿免疫系统不成熟是易于感染的原因。早产儿免疫功能更差,其IgG水平较足月新生儿差得多,更易成为易感人群。2004年收治的患儿中,早产儿占52%。出生体重越低,院内感染的发病率越高。见表3。 表1 2000年度院内感染疾病的构成表2 2000年与2004年度院内感染发病率比较表3 出生低体重与院内感染的关系

2.2 长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易造成正常菌群的紊乱,NICU的新生儿均为高危重症儿,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已成常规。广东某市级医院内感染患儿中,住院期间先后用过一种抗生素者占35%,两种抗生素者占45%,3种或3种以上者占20%,抗生素抗菌谱越广,细菌发生波动越大,易招致更具致病性或抗菌菌株的定植。

2.3 侵入性操作引起的感染 医疗技术的进步为治疗增添了有效的手段,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如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反复吸痰、各种留置通路的建立都增加了皮肤、黏膜损伤的机会,改变了呼吸道的环境,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2.4 医源性感染 主要是医务人员的手及器械引起的。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洗手制度不严格,尤其在患儿多、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时的问题更为突出。另外,忽视对喂奶用具、沐浴用具的清洗消毒、配奶卫生、毛巾、包被、体温、听诊器及皮测胆红素仪等用品的消毒使用情况都是院内感染的人为因素。

3 感染的途径

3.1 空气传播 从表2可以看出,2000年度肺炎的发病率占院内感染的首位。空气是新生儿感染的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NICU的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都与院内感染有一定关系。空气不流动,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都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人员过多,带动的气流,许多致病微生物附着在尘埃或飞沫小滴上,随空气流动而飞扬,造成空气污染,新生儿抵抗力差,空气污染是造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首要原因。

3.2 接触传播 医务人员是接触患儿最多的人,医务人员手的染菌问题明显,洗手制度不严格,感染的几率就大。另外,接触患儿的护理用品及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不严格、混用也是造成院内感染的原因之一。

3.3 血行传播 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发育不完善,防御功能差,抵抗力低下,皮肤柔嫩,易受损伤,皮下血管丰富,易成为细菌侵入的门户。

4 护理对策

4.1 医德教育 医务人员要有同情心、爱心和责任心,要进行医德风及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严格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并自觉遵守。

4.2 切断传播途径

4.2.1 空气的消毒 NICU要求通风换气,广东某市级医院NICU用纯动态空气净化机定时自动换气每天4次,每次60 min,早晚开窗通风各60 min。病房整洁,温度控制在24 ℃~26 ℃,相对湿度在60%~65%,每天用紫外线反方向消毒1次,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空气培养菌落数≤200个/m3,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断空气传播途径。

4.2.2 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医务人员的染菌问题直接关系到感染几率,接触患儿前用肥皂流水洗,至少1 min,然后用洁肤柔消毒凝胶(手快速消毒液)擦手1 min至干燥为止,操作前后均要洗手,定期做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标准:菌落数≤5 cfu/m2,无沙门菌。

4.2.3 护理用品的消毒 新生儿被服、小毛巾消毒后方可使用,喂奶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温箱每天用0.2%强力消毒净擦内外1次,每周用臭氧发生器消毒60 min,新生儿出院后所用过的物品及床单全部更换消毒。

4.3 呼吸道的管理 新生儿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较高,呼吸道的管理至关重要,应抬高患儿头肩部30°,并取侧卧位以防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感染,经常清洁鼻腔,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NICU收治的患儿30%~40%需要吸氧,氧气装置的消毒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采用一次性吸氧管,湿化瓶及吸氧面罩用后浸泡在0.5%氯消净溶液中30 min,冲洗干净后晾干再放入臭氧消毒机内消毒60 min,经通风后方可使用,湿化瓶内放灭菌蒸馏水,蒸馏水及鼻导管每天更换,湿化瓶每周更换消毒2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气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呼吸机过滤网每日清洗,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应及时清理,严禁倒在地面上,应备专用带盖小桶,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2次,更换下的呼吸机管道实行冲洗浸泡消毒冲洗晾干高压蒸气灭菌处理后备用。

4.4 加强基础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注重眼部、口腔、脐部及臀部护理。每天洗脸2次,眼部有脓性分泌物者,可用青霉素钠盐水作眼结膜囊冲洗(洗眼)q 8 h,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次,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口腔黏膜。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隔离,若有鹅口疮可涂油剂制霉菌素,在喂奶后30~60 min涂药。脐部每天沐浴前用3M透明敷料覆盖,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如脐部湿润或有脓性分泌物,可先用双氧水冲洗,再用10%碘酊烧灼创面(注意保护好周围皮肤,以免烧伤),最后用75%酒精脱碘。病情许可者每天沐浴1次,病情较重者行床上擦浴,并用达克宁散扑皮肤皱褶处,预防感染。喂奶后60 min换尿布,换上尿布前用强生婴儿湿纸巾擦干净臀部,有臀红者可用浓鱼肝油滴剂保护皮肤,皮肤有糜烂者可抹上达克宁散。做一切治疗及护理操作动作均应轻柔,剪短指甲,防止患儿皮肤损伤而引起感染。

4.5 加强营养 供给足够热量,增强抗病能力,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患儿吸吮能力弱者,可用鼻饲管喂奶,吸吮力强者可让其自己吸吮,热量不够可从静脉补充营养。

4.6 合理使用抗生素 对合并感染者宜选用高效、低毒抗生素,有针对性选择一种抗生素治疗,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发生二重感染。广谱抗生素只有在细菌培养结果得到后再加以选用。

参考文献

1 刘振声.医院内感染及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52.

2 毛又玲.4种室内消毒方法效果的观察.护士进修杂志,1997,12(6):8.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措施范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7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82-01母婴同室是指产后将母亲和新生儿24h同处于一个房间里,治疗和护理母婴分离的时间每天不超过1h母婴同室可以从各方面满足新生儿心理和生理的需要,保证按需哺乳,增进母子感情,对新生儿的身心发育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为预防交叉感染,降低母婴同室感染发病率,保障医疗安全。我院加强了病房管理和消毒管理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母婴同室医院可能的感染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分析如下:1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1.1新生儿洗澡间及游泳池的交叉感染新生儿洗澡间及游泳池是产科病房中新生儿集中的场所,沐浴操作流程及沐浴用物、游泳池用水等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新生儿皮肤感染交叉传播的一个主要原因。

1.2医护人员手的污染医护人员的手是交叉感染的传播重要媒介,如果医护人员在查房、治疗及护理操作过程中不按规范洗手或手消毒,则病原微生物有可能通过医护人员的手而传播给新生儿以及产妇。

1.3空气污染受传统观念及习俗的影响,产妇在产后不敢开窗通风,加之产妇恶露、出汗及大小便的异味常导致,空气十分污浊,尤其在夜间。同时,母婴同室病房人员流动量大,加之空调机的使用,门窗紧闭易造成空气污染。

1.4母婴同室探视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母婴同室探视比例高,而且探视者大多有未洗手就触摸新生儿的习惯。

1.5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认识不足医护人员对产妇、陪护、探视人员院感知识宣教不到位。2管理对策

2.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母婴同室病房成立以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及监测员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督促各种措施的实施与落实,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院感科和护理部定期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2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自觉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熟悉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必须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已有关,树立杜绝医院感染的高度责任感。

2.3保证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清新母婴同室病房应设在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房间,以便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用空气净化机,空气净1h,同时对刚出生的新生儿、早产儿、极低体重儿进行保暖,及时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2.4每日重点监测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剂的使用,义务人员的手每个月必须对母婴室空气物表消毒剂以及医护人员的手作一次微生物监测,并保存好检测记录,对不合格的以及接近限值的,必须及时分析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重新监测直到合格。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灭菌,隔离婴儿用具必须单独使用,实行双灭菌婴儿所用的被褥、衣物、尿布(建议使用纸尿裤)和浴巾等物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必须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并且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室内用品、母婴床、家具等定期清洁消毒。

2.5切实实行母乳喂养,增强婴儿抵抗力认真做好新生儿早吸吮。

2.6工作人员进母婴同室病房时需穿清洁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护理新生儿前要洗净手,护理每个新生儿前后,均需用消毒液擦手。

2.7新生儿的一切用具,均需单独使用,单独清洗,分别进行消毒,消毒液湿式扫床和消毒试婴儿床: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感染性强的疾病,如脓疱疮、新生儿眼炎、鹅口疮等时应及时隔离。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的接触。严格探视陪住制度,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每次探视结束后,母婴室应开窗通风,并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对有乙肝等传染病的患者,应实行隔离治疗,并在病历夹、床头卡上标明“乙型肝炎”等标志,所用用具、物品、被服单独放置,单独处理[1]。

2.8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有传染病的产妇单独隔离物品用后一律先消毒再清洗,再消毒,设专人护理,母婴出院后床单位终末消毒处理,双重消毒

2.9加强健康教育针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由于产妇及家属缺乏新生儿护理知识,并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生儿的照顾缺乏科学的方法,从而导致不安全隐患的发生[2-3]。因此,医护人员要随时指导产妇及家属如何喂新生儿脐部及皮肤护理方法,并亲自给产妇及家属示范如何为新生儿换尿布衣服沐浴抚触等方法,在科室走廊新生儿浴室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宣传画同时医护人员要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一些安全护理常识,如溢奶、呕吐、呛咳时如何处理,以及新生儿的一些生理现象,从而增强家属及产妇的育婴知识,避免因知识的欠缺造成对新生儿的伤害。参考文献

[1]乔莉生.母婴同室病房的消毒与隔离[J].吉林医学杂志,2011,8(32):1592.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字】:新生儿;护理;难点;措施

随着现代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技术的进步,对新生儿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新生儿的生理调节、适应能力欠成熟,以至于其机体抵抗力较低极易诱发相关疾病,且病情变化速度快,病死率较高。为进一步探讨新生儿护理中的难点,以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特对我院新生儿病房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新生儿病房的68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婴儿38例,女婴儿30例,体重2.5-4.3kg,平均体重(3.6±0.5)kg。10例新生儿肺炎,15例母婴血型不吻合而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14例新生儿湿疹,24例新生儿黄疸,5例新生儿脐炎。

1.2 护理难点分析

1.2.1护理不周全的现象较普遍。因为新生儿比较特殊,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病房没有陪护,而新生儿又无语言表达能力,难以用语言表达出个人的真正需求。在对新生儿实施基础护理的过程中有很多潜在的安群问题:尿布疹,红臀,交叉感染及鹅口疮等;用暖箱、烤灯等设备时诱发的烫伤;在对新生儿沐浴时受凉;新生儿抓伤自己;输液渗漏等[1]。

1.2.2 未严格执行医院的查对制度。护理在交接班或者新生儿出院时没有认真核对床头卡、双手圈以及胸牌,诱发差错事故。新生儿入院时未认真进行身体检查,其肢体存在缺陷或者异常,没有和新生儿家属进行及时沟通留下安全问题。护士护理技能欠完善,缺乏护理经验,当发现新生儿病情恶化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1.2.3 新生儿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护理活动,是医院处理医患纠纷事件的有效证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而新生儿病房没有家属陪护,所以护理记录显得更加重要。但是少数护理人员忽视护理记录的书写,记录不及时,不规范准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护理过程的完整性、连续性,个别还出现严重的涂、刮、擦等不良现象。

1.2.4 新生儿病房护理工作的风险系数高,护士工作压力大。通常而言,新生儿病房护理工作较为繁杂、琐碎,加之新生儿病情变化快,需要护理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对其实施静脉输液时,要求液体滴数准确,静脉高营养维持较长时间,并且液体易渗漏需要二次穿刺的频率较高。加上新生儿很容易哭闹,各种医疗仪器的噪音极易让扰乱护士的心境,长此以往,可能促使护士精神高度紧张,降低工作积极性。

鉴于此,认真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新生儿实施全面、科学的护理,然后比较护理前后护理质量得分、护理记录合格率及家长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合格率及新生儿家长满意度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以P

2结果

从下表1可知,实施全面、科学的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记录合格率及新生儿家长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

3讨论

新生儿病房属于高风险病室,患儿的病情变化速度快,加之患儿家属缺乏基本的护理常识,这使得患儿从住院直至出院都需要护士的协助,护士如果疏忽了某个护理细节,可能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医院需要定期培训护士掌握基本的专科护理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并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促使她们从思想层面认识到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身为一名新生儿护理人员不但要有细心、耐心、爱心,同时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一定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2]。在繁忙的工作过程中学会不断调整个人心态,提高个人和新生儿家属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取得家属的谅解,提高家属的信任感。

(2)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知识与值班职责,并及时考核。以让每位护士牢记自己的职责及相关的护理法律责任。尤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必须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比如: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新生儿脐炎,此时要求护士先洁净切口,消毒各种手术工具,一般在消毒杀菌以后,在患儿患处涂上硝酸银以干燥伤口,在7~14天左右脐炎会彻底消失。如果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了新生儿体征异常,但个人没有能力解决必须第一时间向主治医生报告。

(3)按照医院的要求执行交接班制度、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在进行交接班时提前10~20min到岗,并且还要认真核对患儿身体状况[3]。新生儿外出检查或者办理出院手续时,由两名护士实施同步检查,当核查新生儿信息没有错误以后再和家属共同核实新生儿身份,随后让家属抱走。

(4)要求医护之间进行良好沟通,以确保护理记录的连续性、完整性,要求护士认真书写各种护理文件。医院的相关领导也需要重视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关心爱护每一位护士,对待新生儿科室的护士们可以实施弹性排班制度,以有效缓解护士工作压力。加强医护人员的团结合作,对护士们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帮助她们释放压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全面、科学的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记录合格率、新生儿家长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总之,认真分析新生儿护理中的难点,对其采取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俊美.分析新生儿护理的难点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01(45):246-246.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13-02

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都是从出生到足28天的婴儿。新生儿期既是胎儿的延续,又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这段时期是小儿生理功能进行调整以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由于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病且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加强防范,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做好预见性护理,避免各种护理安全意外的发生。

1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1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不等,新进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接受专科培训时间较短。有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待工作只求完成任务,工作中缺乏思考。新生儿科护士不仅要求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不仅需要护士具有爱心、细心、耐心、同情心,而且还需具有较强的慎独精神。以往发生的护理纠纷中,大多由于护士服务态度不好,与家属沟通欠缺,应变能力不足。另外新生儿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使得家属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增强。

1.2护理不周时有发生,由于新生儿的特殊性,新生儿病房无陪护,患儿无语言表达能力,各种需要和不适无法明确表达。在进行新生儿基础护理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发生红臀、尿布疹、鹅口疮、交叉感染;新生儿沐浴时发生的烫伤、受凉;使用暖箱、蓝光箱、烤灯等设备不当引起烫伤。巡视患儿不及时或巡视时未发现问题引起的后果,如异物压伤、抓伤患儿自己,双足擦伤、输液渗漏,各种引流管及静脉输液管脱出等。

1.3查对制度不严格执行,交接班时和护理过程中以及患儿出院时不认真查对床头卡、胸牌、双手圈,就可能发生差错事故;入院体查不认真,检查患儿不仔细就可能未发现患儿某些身体缺陷和异常,未及时与家属沟通就遗留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对业务不熟练,缺乏经验不能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从而错过最好的抢救时机;有时遗忘医嘱,甚至遗忘危重病人的特殊用药和护理从而引起不良后果。

1.4护理记录书写不认真,不规范。护理文件是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是医疗纠纷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具有法律效力。新生儿病房无家属陪护,护理记录更为重要。但部分护士不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如记录不严谨、不及时、不准确、医护记录不吻合,不能体现护理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甚至还存在刮,擦,涂等现象。

1.5新生儿病房工作风险高,压力大。病房护理工作琐碎、繁杂,事情较多,加上患儿病情变化快,要求密切观察患儿病情。静脉输液频繁,液体滴数要求准确,静脉高营养持续时间较长,液体容易渗漏而需重新穿刺频率高。患儿易哭吵加上各种仪器噪音使护理人员心情烦躁,加上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和心理调节,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精神紧张,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2防范措施

2.1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教育:定期进行专科护理知识及操作培训,对新进人员强化培训并严格考核,使她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作为新生儿科护士不仅需要有爱心、细心、同情心、耐心,还需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端正良好的工作态度,要学会换位思考,不断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尽可能得到家属的理解,使家属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

2.2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严格执行科室规章制度,定期组织护士学习不同疾病的护理常规和各班职责,并定期进行考核。让每位护士知道自己的职责范围及相关的护理法律及责任,尤其是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巡视患儿,密切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如自己能力无法解决及患儿受到伤害时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做相应处理。

2.3严格交接班制度及患儿身份识别制度,交接班提前10分钟到岗,执行床头交接班,认真检查患儿全身情况并核实患儿身份。患儿外出检查或出院时均由2名护士同时检查、核对患儿信息无误后再与家属一起核实患儿身份后方可让家属抱离病房。

2.4加强护理记录规范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护理记录的要求和规范。加强医护沟通,保持记录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认真书写护理文件。

2.5医院领导重视新生儿科工作,各级管理人员应关心爱护护士。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制,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对新生儿科护士给予肯定的评价和鼓励,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与团结协作精神,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缓解压力。

总之,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到日常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核心制度,使护理行为及操作规程规范化,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完善自我。不断加强与家属沟通能力,不断强化新生儿住院安全意识。明确护理人员在医疗行为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大限度的得到家属的理解,配合与支持,达到新生儿安全康复出院,家属对医院信任感增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新生儿护理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1988,4:19-20.

[2]左月然.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3]余贵妍,王玉芬.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66.

[4]缪二梅.新生儿护理安全的防范与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14:97-98.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 新生儿; 家庭访视;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40

新生儿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因此,新生儿的家庭护理尤其重要[1]。在新生儿家庭护理过程中,家长会遇到诸如合理喂养、脐带护理、皮肤护理、异常情况的发现与处理等许多问题,一遇到问题就把孩子送往医院就诊,给家庭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有专业医务人员按时对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十分必要。通过访视,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母亲哺乳、护理、防病和如何发现异常[2]。笔者所在科2011年4~9月对58例新生儿进行了家庭访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2011年4~9月58例新生儿访视资料进行分析。

1.2 方法 组织好人员,准备好物品,在新生儿出院后第3~7天进行初访,新生儿第14天进行复访,第28天进行满月访。每次访视,首先和家长进行交流,对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和生活环境进行观察;其次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如身长、体重、头围、囟门等;再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如颈部、脊柱、四肢、胸腹部、外生殖器等;最后对通过询问、观察、监测和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护理、健康指导或者转诊,做好访视记录。

2 结果

在对58名新生儿的家庭访视中,21名新生儿存在各种问题(有9名同时存在2种问题)。其中皮肤黄疸7例,尿布炎6例,面部湿疹5例,脐部渗液5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腹泻2例,眼部有分泌物1例,心脏听诊闻及杂音1例。

3 讨论

3.1 在新生儿访视中,笔者发现皮肤黄疸7例,占12.07%,其中生理性黄疸6例,转诊1例,后被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经治疗痊愈。通过家庭访视,发现很多家长缺乏皮肤黄疸的相关知识,盲目地等待黄疸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家长对皮肤黄疸过于担心,以为孩子生了什么病。笔者向家长讲解黄疸发生的原因,生理性、病理性黄疸的区别,帮助分析是否有喂养方面的因素,指导如何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注意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及消退情况,怀疑病理性黄疸,及时就诊。

3.2 通过访视还发现,尿布炎在新生儿期也比较常见,尿布炎有6例,占10.34%,笔者指导家长勤给宝宝更换尿布,大小便后及时清洗臀部,轻度的用电吹风吹局部、茶叶外涂等实用方便的措施[3],中重度的指导就诊,接受药物治疗。笔者还帮助家长找到引起尿布疹的原因所在,让其注意避免,如长时间使用尿不湿、使用的尿布是化纤类的、便后不及时清洗皮肤、臀部垫不透气的防水油布、使用刺激性强的洗衣粉洗尿布等。通过指导,家长知道了如何防止尿布炎的发生,也学会了尿布炎的正确护理方法。

3.3 面部湿疹在新生儿家庭访视中也发现了5例,占8.62%。笔者针对湿疹发生的原因指导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新生儿使用的包被、衣服要选用柔软的棉制品且经常暴晒,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母亲最好不要吃辛辣、鱼虾等食物[4],新生儿可带棉制手套,防止因瘙痒而抓伤脸部。尽量保持局部干燥,可用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湿疹严重出现渗液,建议转诊。

3.4 新生儿出院在家,脐部护理对于家长来说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访视发现5例脐部渗液,占8.62%。多是在脐带残端脱落前,因洗澡或小便弄湿脐带及敷料,家长由于缺乏脐部护理知识,担心宝宝疼痛,不敢或不会清洁消毒脐带局部皮肤引起。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家中没有消毒用品,很不方便。笔者通过家庭访视为新生儿做脐部护理让家长感到如释重负,还向家长讲解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常识,教会其用75%的酒精彻底擦拭脐部,更换敷料,指导每日观察脐部,洗澡或换尿布时避免沾湿或污染。

3.5 通过访视笔者还发现,有些家长缺乏科学育儿观念,不敢开窗通风,过度保暖,生活环境空气不新鲜,室内温湿度掌握不好,导致新生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些家长缺少新生儿喂养方面的知识,母乳喂养的姿势不正确,导致破裂疼痛,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则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有些老人还再给新生儿挤、捆蜡烛包、用书或硬的东西枕扁头、用母乳给宝宝擦脸。通过家庭访视得以发现这些问题,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和就诊指导。访视时,笔者还询问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免疫接种情况,接受家长关于新生儿疾病筛查方面的咨询,指导接种卡介苗后皮肤局部反应的观察方法;笔者教年轻家长学习婴儿抚触和给宝宝做婴儿操,讲解抚触和婴儿操的作用;有些疾病如鹅口疮、先心病、髋关节发育不良、脐疝、隐睾等,通过家庭访视亦能够及时发现并指导就诊。

总之,切实有效地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期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护理,可以对新生儿家长进行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拓宽家长科学育儿的知识面,提高新生儿保健质量,减少新生儿死亡。

参 考 文 献

[1] 张淑丽,高希花,王利君,等.家庭访视对新生儿期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81.

[2] 杨金梅,张翠梅.以产后访视为契机拓展妇幼保健院功能[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919.

[3] 段梦娟,何国平.新生儿尿布皮炎防治与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