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养殖业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养殖业的知识范文1
中图分类号:S682.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栽培基质的选择基质的好坏会影响观叶植物的生长。不同的观叶植物对基质的要求稍有差别,但一般应满足下列条件:①均衡供水,持水性好,但不会因积水导致烂根;②通气性好,有充足的氧气供给根部;③疏松,便于操作;④营养丰富,可溶性盐类含量低;⑤清洁,无病虫害。优质的基质浇水时渗入性好,不发粘。基质种类繁多,但单一种类都有缺点,多种基质混合可以相互弥补缺点,发挥长处。常见基质:腐叶土、泥炭土、土、园河沙、泥炭藓、蕨根和蛇木、树皮、椰糠、锯末、稻壳类、珍珠岩、蛭石、2 盆的选择及换盆2.1盆的选择:盆的作用不仅是培育观叶植物,也是观赏对象的一部分。因此,盆不仅要有利于观叶植物生长,也要求美观,并与观叶植物相协调。 常见的盆有瓦盆、塑料盆和陶瓷盆三种。瓦盆四周盆土水分蒸发较快,塑料盆和陶瓷盆水分不会从四周蒸发。因此,在室内干燥条件下,瓦盆用水量是塑料盆和陶瓷盆的2倍以上。瓦盆浇水次数多,但不必担心盆土过湿,相反,塑料盆和陶瓷盆浇水次数少,但要防止浇水过多而引起烂根。一般情况下,塑料盆使用较多,这是因为它具有操作简单、造型丰富、价格便宜、功能多样、清洁等多种优点。 在选择盆的大小时,根据观叶植物大小平衡考虑,植物长大依次换上大一号的盆。一般出现下列情况时可换盆:①从盆底长出大量的根,②土湿而叶枯,③浇水时很难渗入,④叶逐渐枯萎,⑤生育期新芽没有长出,⑥叶子上开始出现斑纹。出现以上症状是根拥挤、腐烂的缘故,有必要换上大一号的盆。若想在换盆的时候进行繁殖,或不想使植株太大时,可进行分株。一般在观叶植物的休眠期换盆比较适合。换盆后要充分浇水,但不要过度浇水,否则会抑制根系生长。为了防止萎蔫,可经常给叶面喷水(或喷水雾)。
2.2上盆换盆将观叶植物地栽实生苗、扦插苗移栽到盆中植称为上盆;将观叶植物从小盆换到大盆中养植的过程称为换盆。换盆一般为一年换一次,规格较大的观叶植物可2~3年换一次。上盆和换盆的步骤大致相同。
(1)上盆和换盆应选好盆,准备好营养土。要选择与移植苗大小相适应的花盆。换盆地的选盆应该选择比原来的盆大一号或者两号。盆选好后再置备换盆用的营养土,一般用园田土、珍珠石、炉渣或者沙按1:1:1的配比混匀备用。
(2)垫盆眼(排水孔)。垫盆眼用的瓦片必须是凹面向下,凸面向上。
(3)上盆前应该在盆下面先填写粗沙、马蹄片类或者其他有机肥作为底肥,与土混匀,将观叶植物小苗栽在盆中央,栽植不宜过深,栽后四周填入营养土墩实,留出水口1-2厘米。
(4)换盆前应在盆底填入一些粗砂粒和底肥混匀,然后把观叶植物从原盆中轻轻磕出土坨,注意不要散坨。然后把土坨表土、苔藓、杂草去掉,再剪去病枝叶,把植株周正地放入大盆中央,四周填营养土,边填边按实,填好后再墩实一次,盆上留水口1-2厘米。
(5)浇透水,放到荫棚下缓苗3~5天,进入正常养护.
3 水分管理 浇水是观叶植物养护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浇水高手就是养护高手。有经验的人通过观察,能知道植株是否缺水及缺肥等状况。
需要高湿度的(相对湿度在 60%以上) 有喜林芋类、花叶芋、花烛、黄金葛、白鹤芋、绿巨人、观音莲、冷水花、金鱼草、龟背竹、竹芋类、凤梨类、蕨类。需要中湿度(相对湿度为50%—60%)有天门冬、金脉爵床、球兰、 椒草、亮丝草、秋海棠、散尾葵、三药槟榔、袖珍椰子、夏威夷椰子、马拉巴粟、龙血树、花叶万年青、春羽、伞树、合果芋等。 需要较低湿度的(相对湿度为40%~50%)有酒瓶兰、荷叶兰、一叶兰、鹅掌柴、橡皮树、琴叶榕、棕竹、美丽针葵、变叶木、垂叶榕、苏铁、美洲铁、朱蕉等。 室内观叶植物对湿度的要求随季节的变化而有不同。一般旺盛生长期需要较充足的土壤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才能保证正常生长需要;休眠期则需要较少的水分,只要保证生理需要即可。春夏季气温高,阳光强烈,遇到凤大、空气干燥的天气,须给充足的水分;秋季气温较高,蒸发量也大,空气湿度较低,也须给于充足的水分;秋末及冬季气温低,阳光弱,则需水量较少。3.1浇水的时间 水分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干或过湿均会对植株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把握好浇水时间至关重要。土壤吸水后变黑,干燥则发白。可把这种变化作为大致的浇水标准,即在盆土表面发白时浇水。植物需要干湿的节律,也就是“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土壤潮湿时仍然浇水,常常会造成植物烂根。但是,喜干燥的植物即使土壤发白,暂时也不要浇水。冬天要等到土壤发白数日后再浇水,因为水分增多会降低植物的耐寒性。在一天中浇水时间一般以上午为好。 3.2浇水的数量 浇水的数量以盆底流出水为度,这样能压出土壤空隙中的旧空气,换入新鲜的空气,给根部提供氧气。如果水只浇到一半,则新鲜的空气供给不足,容易造成烂根。如果盆底附有托盆,则植物可直接从盆底吸收水分。夏天可用托盆贮水,但冬天不要使托盆积水。 3.3叶面喷水 大多数观叶植物的原产地为热带、亚热带多雨、湿润的地方。因此,室内观叶植物须常用喷雾器给叶面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4 光照调节 由于室内光照条件较差,一方面可用日光灯或白炽灯来补充光照,但重要的还是要根据观叶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和室内光照强度分布的特点调整好观叶植物的摆放和布局。喜光植物放置在窗边等光线可以充足进入的Ⅰ类场地,耐荫植物放置在明亮、庇荫的Ⅱ类场地,阴生植物放置在室外光线基本上不能进入的Ⅲ类场地,并定期旋转花盆受光方向,否则容易造成“偏冠”现象(植物的向光性引起的现象),影响观叶植物的观赏价值。部分常见室内观叶植物较适宜的光照强度 植物名称 光照强度[勒克斯(lux)] 植物名称 光照强度[勒克斯(lux)] 变叶木 7000--8000 竹芋 1500--2500 像皮树 6000--8000 花叶芋 1500--2500 散尾葵 5000--6000 蕨类 1000--2500 朱蕉 3500--5000 绿巨人 1000--2000 凤梨 3000--5000 春羽 1500--25000 龙血树 3000--4000 龟背竹 1000--2500 椒草 2500--4000 一叶兰 1000--2500 黄金葛 2500--4000 夏威夷椰子 1000--2000 花叶万年青 2500--3000 常春藤 500--2000 5 温度控制 室内观叶植物生长温度在15~35℃之间,越冬温度一般不低于10℃。通常,广州地区气温较少低于5℃,室内温度接近10℃。因此,观叶植物在广州地区可以安全越冬。但在其他地区应做好保温工作,使观叶植物安全越冬。在冬季,应减少水分的供应,并应注意水分温度过低造成对根部的伤害。此外,冬季来临前应减少氮肥的供应,增施磷、钾肥,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 6 合理施肥 6.1肥料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肥料通常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会发霉、发臭,在室外能施用,室内不宜施用。化学肥料分为速效肥料和缓释肥料2种。缓释肥料的肥效可长达2~3个月,并且清洁,因此,比较适合观叶植物。如用直径为5mm左右的粒状缓释肥料,4号盆每次施3~5粒,5号盆5~7粒,2个月左右施1次。施肥时,一般将肥料放在植物根部的四周。速效化学肥料因容易伤根,不适宜用于盆栽观叶植物。 6.2施肥的时期 植物生长旺盛时吸收肥料较多。多数观叶植物以4、5月份开始生长,这时可以施肥,8、9月份施最后1次肥,10月份以后不施肥。施肥时期注意观察叶色,如果植株缺肥,则叶色变淡,这时必须立即施肥。叶子如有白花纹或斑纹,叶周围枯萎时,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也可能是肥料不足,但多数情况是根部受到伤害,有效方法是换盆使根系恢复健壮。 7 病虫害防治 7.1物理防治,危害观叶植物的害虫常见有叶螨类、蚜虫和蚧虫。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叶螨类在干燥的条件下发生,经常给叶面喷水可减少叶螨类发生的机率,所以一般不使用农药,但如果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应把植物搬到室外进行处理。蚜虫防治,可用水或肥皂水冲洗叶片,或摘除受害部分,。采用正确的栽培管理方法,早发现早防治,就不会产生危害。使植物健壮是预防病害的最好办法,其次是切断病害的传染源,并尽快用杀菌剂消毒。蚧虫自身的传播范围很小,故做好检疫工作,不用带虫的材料,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果已发生蚧虫为害。可用竹签刮除蚧虫,或剪去受害部分。
7.2 化学方法,如果上述物理防治法未能奏效,则应将植物移至室外,再进行化学防治,常用的方法有:叶面喷洒农药、土壤施用农药另外,烂根、土壤通气差、过度施肥和浇水等会引起植物生理障碍,使植物出现叶脉间黄化,叶缘部分颜色消退等症状。此时,换上新土(经过曝晒消毒)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总结:正确选择基质,掌控温度、合理光照、适时施肥、及时通,风、病虫害防治、及时更换养护。同时根据办公场所、办公条件和室内环境选择合适的室内绿色植物让其更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庄聪鹏;论室内观叶植物的发展前景及建议[J];福建热作科技;1992年Z1期
(2)李映雪;谢晓金;李永秀;等3种彩叶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关于养殖业的知识范文2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22)
摘 要:在学校管理中培植医院文化,实行校园制度和医院制度双轨制管理。总结心血管订单式护生职业素养教育经验和方法,为护理订单式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推动护理教育的发展,为临床输送高素质、实用性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 :心血管订单式护生;职业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43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医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缺乏、心理问题突出、社会责任感差、实践动手能力差,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差。而医学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且多半是需要扶助、关爱的病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如何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有效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成了增强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的医院和医学院之间合作培养“订单式”医护人员的教学模式已广泛开展。2010年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简称亚心医院)和江汉大学护理与卫生技术学院(简称江大卫技学院)合作办学成立“亚州心脏病医院护理分院”(简称亚心分校),共同培养“订单式”的心血管护士。4年来,共招生131人,就业率100%。以亚心医院培养订单式护生为例,阐述校院联合培养护生职业素养的教育方法,旨在为护理订单式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从而促进护理教育的发展。
1 订单式护生培养合作模式
亚心分校承教江大卫技学院护理专业大二的学生,参与学生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在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校期间学生除完成基础课程外,另外要完成心血管专科的理论知识课程和实训课程。护生大三期间在亚心医院实习,毕业时根据协议留用。
2 构建护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新模式
2.1 开展多元化的人文课程
在医疗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心智全面、动手能力强的心血管专业护士,是办学的目的。办学以来一直开设人文教育课程,课时比例20%,主要包括:卫生法律法规、心理学、伦理学、礼仪知识、人文讲座等,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名师论坛,扩大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辅导),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
2.2 开启第二课堂,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以学生社团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养老院、社区及医院做义工,以此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学生到亚心医院基层体验生活,让同学感受医院文化,领略医院的精神,培育医院的气质。组织学生户外拓展,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激发个人潜力、提升自信、增强团队凝聚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行组织开展演讲赛、辩论赛、读报、文艺晚会等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在各方面都得到充分锻炼。
2.3 培植医院文化,铺设就业桥梁
医院文化、医院品牌是一个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医务人员,培植医院文化便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进入亚心分校便组织他们集体学习亚心医院发展史,培养学生对医院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发现亚心特色的企业发展模式。鼓励学生参与亚心医院举办的活动等,充分融入亚心公益大使这个大家庭,教会学生树立关爱心,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职业敏感度。将医院文化引入学校文化,让学生接受医院的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对医院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同时让学生了解医院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更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和融入医院管理。
2.4 校园制度和医院制度双轨制管理
职业素养是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而职业素养的培养又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亚心分校实行校园制度和医院制度双轨制管理,让学生更早的了解医院的管理模式。学校设计了“学生素质考核百分制”“寝室管理考核制”“月版报制”等规章制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的方式,让她们学会了约束和严格要求自己,懂得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让她们加深了对执行力的理解,意识到执行力的重要性。为学生进入医院工作铺设桥梁,实现了学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2.5 专业教学引导,夯实专业基础
亚心分校根椐医院岗位需求,增设特色专业课程,包括心血管重症护理、心血管外科手术护理、心血管介入手术护理、心电图基本知识、基础检验常识、医院感染知识、心血管药物知识、医院信息化管理、临床处置课。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授课的同时,实行开放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临床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型式。教学中注重护理岗位技能的实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中难点问题的解决,使实践技能的合格率得以明显的提高。医院通过临床教学使学生尽快融入临床一线,缩短由护生转化为护士的适应时间,通过由医院提供的见习、实习、顶岗实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了职业技能。
2.6 增设临床实训课程,培养学生临床素养
在学生上临床实习前,学校开展了临床实训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在临床收集的案例,通过“真人模拟操作”、“仿真情景教学”、“临床床边教学”、“典型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以此锻炼、提高学生的临床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及危机处理能力等素养。
2.7 专职辅导老师教学,实习全程跟踪
临床实习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时期。但据调查统计,80%的院校,在学生实习期间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38%的学生反映实习质量监控力度不够。亚心分校安排专职辅导员对学生实习进行全程跟踪,每月到临床随访实习生一次;每月组织一次实习生班会;每月组织一次实会议,实现医院、学校、学生的沟通。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学生实习中的不足之处。实习期间,每月组织护生进行执业资格模拟考试,以提高通过率,为学生就业增加亮点。
2.8 提高临床师资人文修养意识
临床带教老师是把学生引入执业护士领域的启蒙教师,老师的专业思想、工作态度、言行举止、思想品德会对护生产生深远的意义,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医院选派高素养、高职称、临床经验丰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亚心分校对师资培养形成定式,每年对授课教师进行遴选,而且对遴选上的教师通过学校和医院组织专家进行短期培训。分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教与学”双评价,除了对学有评价外,还对教有评价。达到“以学促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目的。
3 结果
3.1 进行调查,了解实习的情况
为了了解订单式护生和全日制本、专科护生能力的差别,笔者以问卷的形式随机对52名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调查,了解2011~2013年240名护生(订单式专科护生127人、全日制本科护生22人、全日制专科护生11人)在心血管专科医院实习的情况。实发问卷52份,回收52份,问卷回收率100%。进行统计分析,护生能力为计量资料,三类学生能力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采用LSD法做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结果(见表1),三类学生的专业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164,P=0.000<0.05),进一步做两两比较可知,全日制专科护生专业素养能力明显弱于订单式培养护生(P=0.000<0.05)和全日制本科护生(P=0.001<0.05);订单培养式护生专业素养能力强于全日制本科护生,两类学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5)。三类学生的临床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14,P=0.000<0.05),进一步做两两比较可知,全日制专科护生临床素养能力明显弱于订单式培养护生(P=0.000<0.05)和全日制本科护生(P=0.034<0.05);订单培养式护生临床素养能力强于全日制本科护生,两类学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三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04,P=0.000<0.05),进一步做两两比较可知,订单培养式护生人文素养能力明显强于全日制本科护生(P=0.000<0.05)和全日制专科护生(P=0.000<0.05);全日制本科护生人文素养能力明显强于全日制专科护生(P=0.003>0.05)。
3.2 成绩汇总分析
2011-2013年实习生临床出科考试成绩汇总(见表2),分析订单式专科护生动手能力强,操作规范且注重人文关怀。全日制本科护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悟性高、理解能力强。
3.3 进行评价
学生在临床实习出科前,临床带教老师从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动手能力、理论知识、应变能力、劳动纪律、服务意识等几方面对其进行评价(见表3),评价分值为百分制。表中反映订单式专科护生能很快熟悉、融入临床;能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工作主动、积极;尊重病人,沟通能力强。但知识结构单一,对非心血管专科知识掌握欠缺。
4 结论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多元化的培育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快了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缩短了护生独立上岗的时间;强化了学生人生技能的培养,为护生进入社会铺设桥梁;固化医院的文化精髓,为医院培养环境适应快、忠诚度高的护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联合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共同培养知识结构全面的订单式护生。
参考文献
1 李秀玲.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2 周咏,康爱梅.企校联合班培养心血管专科护士的经验总结[J].中国临床护理,2011(5)
3 钟志宏,鄢俊,黄光生.对医学本科生开展“早临床”教学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23)
4 王艳国.医学生毕业实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0)
关于养殖业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培养重视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14-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师也面临新的挑战。为了使职业教师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对民族地区职业教师的自身素质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笔者认为职业教师应从以下六个方面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培养。
一、职业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职业学校的绝大多数教师都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不少教师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到了大家的好评。但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教师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教师理想、信念淡化,对教学工作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经常出现随意调课、停课、课堂上不讲课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差,缺乏进取精神,知识陈旧,方法僵化,教学效果差,如此等等现象都丧失了作为教师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严重地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下,自觉地把握自己,不让浪潮冲垮。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师要具有使命感,有同学校共命运的责任感、紧迫感
民族地区职教正处于改革时期,学生由过去的"统包分配"变成了"双向选择",而教师又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归属问题,尽管最近两年生源走出了低谷,但学校在自谋其利的情况下还是困难重重,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但收入却增加得微乎其微。在这种困境中,教师该如何做?有的教师抱怨国家政策,抱怨领导无能,认为学校的兴衰与自己无关,消极地等待;而有的教师积极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主动宣传自己学校的优势,将自己的命运同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校兴我荣,校衰我辱",只有这样,学校的学生才能越来越多,学校越办越好,形成良性循环。
三、职业教师要具有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恒心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只有教师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社会经验、广博的知识面,他的教学才能把各种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上更广博的求知道路。
作为一名教师应能实事求是地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卑不亢,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这个事业能否成功的标志。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至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一名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礁点,才能撞出成功的火花。
四、职业教师应做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把教师这个职业看成是光荣和神圣的、受人爱戴和可尊敬的,才能去爱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和弟妹,才能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家长的爱和全社会的爱,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
五、民族地区的职业教师不仅应追求卓越,具有创新的精神,还要参与教育科研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的教师教了20年的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他仍然重复着20年前的教学。他们根本不了解新时代的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而有些教师则实实在在地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地教书,他们沿着时代的脉搏,探寻现代学生的想和做,深入到学生中去,在教学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受到学生的好评。
教师在业务上应不断学习,不断钻研,同时也要参与教育科研,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拓宽视野,确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课题,积极探索,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课题开展研究,积累经验,善于思变,提炼规律,在研究的过程中经常反思,总结经验,挖掘规律,撰写论文。
六、职业教育应体现职业的特点
关于养殖业的知识范文4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贯通,职业素质,内涵,养成
一、中高职业教育贯通的当代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可以说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将中高职协调发展作为其中一个要求进行了具体化。为了落实这一规定,教育部制定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在多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包括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内涵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招生政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中高职贯通教育作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模式之一,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而这对于希望接受职业教育、将直接就业作为人生目标的学生来说是一条实现目标的有效渠道。
党的十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指出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些最新的要求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一脉相承,同时也对探索如何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职业教育在我国整体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中高职教育贯通是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积极探索,在全国的一些学校试点后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如《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要“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的发展任务,加快培养适应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此上海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1年继续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经过三年的试点工作,中高职教育贯通逐渐成为培养知识型、发展型、素质高、技能强的人才的有效模式。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职业素质的养成是中高职教育培育的目标,是中高职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中高职学校的学生和教育者都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实现职业教育的中高职贯通,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是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符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必然要求,从长远看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二、中高职教育贯通视阈下职业素质的内涵
从国内中高职教育贯通的实践来看,这种培养模式大多数实行学校是以中职学校的名义进行招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推行“中高职一体化”高效衔接的培养模式,将原先中职三年、高职三或四年,一共六到七年的学习期限,缩短到五到六年。这段时间内,大多数学校除了在入学第一年对学生进行是否适合接受中高职贯通教育的选择与考核外,剩余的学习时间不再进行其他形式的筛选,按照培养要求,对达到毕业标准的学生颁发由教育部认证的高职学校专科层次的毕业证书。中高职教育贯通的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时间更为紧凑,成长目标更为明确,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大提升,职业素养的内涵得以升华和具体。
(一)坚定的职业理想。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大多是有着明确职业志向的学生,他们往往本身就对所学习的专业比较感兴趣,而且今后的工作方向也会朝着所学专业方向去发展。但是,单从中职或高职的实际学习来说,这种职业理想在每一个阶段都不够强烈,学生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可以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对于专业所指向的职业却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学生自我的职业目标或人生理想。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在未来人生实践中所作所为的观念意识,是职业实践的指导,这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所以学生们需要在专业学习中不断去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定位自我,确定契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目标,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工作后,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职业热情和职业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这就决定了中高职教育贯通能够在坚定学生职业理想方面的发挥重要作用。实践显示,推行中高职教育贯通的学校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特征,匹配职业教育的阶段性特征,使学生能够在中高职不同的学习阶段认识自己,在循序渐进中找准职业方向,坚定职业理想。
(二)突出的职业能力。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能力是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说,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中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职业能力不等于职业技能,职业技能仅仅是职业能力的组成部分,职业能力包含更多的内容,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其中,职业综合能力又包括了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等四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说,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交际沟通的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不是单单通过中职教育或高职教育所能一步到位实现的,需要在积累中不断提高。中高职教育贯通之后,随着教育进程的推进,理论知识逐步深入,动手实践的机会不断增多,学生的操作能力逐渐加强;随着与社会越来越近,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园区、公司、企业,通过实际的工作体验,在交际、组织、现场处理等方面不断增长经验。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走出校园,迈进社会的时候可以尽快的转化角色,适应职场生活,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平稳起步。
(三)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在职业活动中所应该遵守的、与某一特定职业活动相符合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既是个人层面的意识行为,也是职业所隶属的行业对当前社会所应该履行的道德义务。学校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样要坚持德育为先的要求。中职或高职教育,由于学习时间段,教学内容繁多,很多学校并不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而偏重职业技能的培训,这样的学生往往在竞争中由于缺少对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心态而不能占据有利的地位,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处于中职学习阶段时,由于身心并没有真正达到成熟阶段,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以至于踏入社会后不能很好的指导自己的职业行为。中高职教育贯通,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突出职业道德养成,学校既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辅之以思想政治教育、人格教育、公民教育、法律教育、品德教育等等,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有目的性的采取特色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在整个中高职跨度中,也会对职业道德经历一个从认识到理解再到认同的过程,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职业行为。
三、中高职教育贯通视阈下职业素质的养成
经过职业教育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建设者,他们往往直接从事一线的生产、管理、服务工作,他们所学的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岗位联系地更为直接和紧密,同时对他们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关键,这既需要中高职院校探索有效的培育途径,也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职业素质的自我提升。
(一)职业培养贯通进行,实现高效衔接。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当前形势下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有效衔接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安排、能力考核等方面存在着断层脱节、简单重复、沟通不足的现象,使得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够,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实现。要突破这一点,首先要加强的就是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实现职业培养的中高职有效贯通,这样的优点在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起点早、养成时间相对较长、专业学习比较充分、职业能力持续锻炼、职业理想逐渐加强。这是对我国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中高职协调发展目标的有益探索,使得职业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观念更新、定位明确、特色鲜明,人才的职业能力更高,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为协调和顺畅。
(二)职业培养对接产业,实现职业契合。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围绕社会或某一特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人才需求方面的层次、类型,进而合理规划中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各方面的职业素质。中高职教育贯通视阈下,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要对接产业发展,将产业与教学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中高职的专业设置要与产业发展相契合,教学内容要和职业标准相契合,实训过程要和生产过程相契合,毕业证书要和职业资质相契合,中高职贯通教育要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相契合。中高职教育贯通发展的进程要和产业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协调推进,在整体进程中把握中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步伐和进度,有机整合学生资源、教育教学资源、就业资源,实现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内涵、教育教学条件方面的整体规划,展现职业教育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的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在学校主要依靠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是学生认识职业、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走向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中高职职业教育不但要在专业方面满足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为学生的就业、职业发展、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中高职教育贯通视阈下,中等职业教育要立足中高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保证学生职业素质持续提升的教育教学策略,包括中高职教育的阶段目标、中高职教育的教学重点、中高职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教育目标的有效衔接、课程的无缝对接、教材的连续性、教学评估的一致性等等。当然,这一切都是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基础的,即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有目标,改革的进行既要合规律性又要合目的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所以要重视教师角色发挥,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师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流动,使教师通过企业实践提高专业认知水平和指导学生就业的能力。鼓励优秀的企业员工到中高职学校担任专业课讲师、职业发展导师,切实提升中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认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通过对这部分同学的调查我们也不难发现,没有成功就业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是由自身原因。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一部分同学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不足,没能抓住学习的机会,导致自我认知不足、职业前景迷茫、就业能力不强,没有形成体系化的职业认知,以至于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没有优势,或者侥幸步入职场却达不到企业的要求,逐渐被淘汰。中高职教育贯通要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贯穿其中,中职阶段注重基本知识的教授,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态的成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能从内心深处认识所学专业、了解职业发展前景、增强职业认知。学生要注重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际沟通能力、责任感、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等一些列素养自我养成,积极主动地进行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冯瑛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2)。
关于养殖业的知识范文5
关键词:职业素养;课程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63-02
职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反映了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职业素养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又称为隐性职业素养。而职业技能(又称为显性职业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现代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具有客观要求,近年来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所言:“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成绩、知识和经验的欠缺,而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的缺乏。”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地方或区域经济,服务于一线生产、管理部门,要求大学生具备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毕业生择业就业的竞争能力、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立业创业的创造能力。否则,不但就业理想不能实现,可能还会面临就业困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职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师应该把教育工作融人到学生的整个学业的指导中,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让学生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求索精神。基于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对我们基础课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穿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企业、社会接轨。因此,笔者挑选了文秘、会计两个专业进行专业调研,希望以此为契机,寻找基础课增强职业素养方面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高职文秘专业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调查
11月5日至11月20之间,本人针对高职文秘专业需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了综合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有文秘专业的老师、公司企业的负责人、已经毕业了的文秘专业学生。调查的地点分别是学校、校外一些公共场所及网络。
文秘专业教师在谈到培养学生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时强调:我们培养的文秘学生既要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职业素养,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让企业单位放心。在制定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教学目的的时候都是以这个为指导思想。
在和企业人员进行了解的过程中,企业认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个性特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如自信、细心、热诚、稳重、诚信、宽容、乐观、严谨,诚实守信、严谨踏实、朴实大方、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责任意识、保密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强,主动的沟通协调、处理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亲和力、能与人和睦相处、合作共事。但是,他们认为最需要培养的个性特质主要是服务意识、保密意识以及灵活性。一位医药公司老总说正准备辞掉他公司的一位文员,笔者追问其原因,他的回答是:“这个文员的工作态度太不认真了,经常迟到,工作时间如果没有太多事情做的时候,没有认真的学习了解业务,而是在上淘宝网,经常会听到她接快递的电话声音,这样的员工要尽快地炒掉。”由此可知,企业需要的人员并不是说要求有多高深的知识技能,更加重要的是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
对已经毕业了的文秘专业的10位同学做了调查,几乎100%的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在你的工作中,什么品质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时,答案是“勤奋、认真”放第一位,可见,职业道德的第一条“爱岗敬业”的重要性,75%的毕业生认为职业道德中第二重要的是“诚实守信”。50%的毕业生认为在工作中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在工作中升职必须和领导同事搞好关系。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说出一定要有责任感。
二、高职会计专业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调查
11月5日至11月20之间,在开展文秘专业调研的同时,进行会计专业的调研工作。调查对象主要有会计专业的老师、公司企业的负责人、已经毕业了的文会计专业学生。调查的地点分别是学校、校外一些公共场所及网络。
会计专业教师谈到他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主要是向社会输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毕业生,能胜任基本会计工作岗位和会计电算化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作为会计工作从业人员基本的诚信和需要认真仔细的从业态度。
在和一些相关企业的人员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有:诚信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判断力、协调能力、敬业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持续学习能力等。尤其是内外协调能力,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对会计人员的对外协调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较高。从一定角度讲,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以
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财务、会计方面与他们的关系。如果会计工作者不具备这些环节的协调能力和技巧,就会影响企业发展。一个企业的老总说他公司不招应届毕业生,问其原因,他说:“应届毕业生傻乎乎的,不会和其他部门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由此可见,我们在培养会计专业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出误区,认为会计人员就是老老实实算好几个帐就可以了。
在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们的意见100%认为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放在了第一位,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勤奋、认真也是必须的。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会计专业的学生普遍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追求继续深造学习的渴望,也就是持续学习,这是和会计本专业的特点决定的,很多的同学都想拿更高一级的证书,会有更好的工作待遇,这样提醒我们在培养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时候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样更有益于学生职业发展。
通过开展以上两个专业的调研工作,笔者对于如何更好地把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也有了更深的体会,结合课程第四章的内容: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在课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背景,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如文秘和会计虽然是比较接近的专业,同属于管理类,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也有一些区别,搞清楚其中的异同,对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上课更受益。
(二)具体课程设计
导入:以两个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的案例入手,案例可以是从正反面反应出不同的职业素养会有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职业道德,由此扩大到道德的含义。
1、结合课前的案例讲解道德的主要功能和社会作用。
2、例举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案例,讲述从古至今在职场上都需要过硬的职业素养,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始终不能放弃,到今天对同学们修身、齐家、治天下依然非常有用,如“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就更能结合学生的职业目标来讲述,每个同学毕业之后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从事一份工作。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来谈谈大学生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从诚信等当今社会比较敏感的话题入手进行讨论。
通过以上课程设计,紧紧围绕职业素养进行道德品质的讲解、讨论,相信同学们在了解了道德的起源、含义、功能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的同时,对自己本身对职业道德方面的修养的认知也有了更深和更切身的体会,这样能把自己所学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追求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莉.提升文秘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势在必行[J].职业教育.
关于养殖业的知识范文6
关键词:江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成败和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主力军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需要。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就现状来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德国PH以企业为主导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加拿大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美国社区学院以“开放性”为主要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英国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为中心的训练模式;澳大利亚TAFE的实践教学模式;日本的公共职业训练模式;韩国高职产学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
(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高职教育。由于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动手能力要求高,要求学生能很快满足企业的上岗要求,因此,许多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界保持密切的联系。企业不仅参与学校课程开发,而且参与到学校课程的实施中,为高职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学校设有与社会的联系机构,这些机构可以使高职课程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更具职业性,将最新的工作岗位要求反映到学校课程中来,突出培养人才的时代性。
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是国外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目标是应用性的高等技术人才,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践等方面都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如德国职业学院的学生有一半时间到企业实践;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大学实行的是工读交替的三明治课程,安排为期一年的实践,让学生到工厂和有关部门的不同岗位上工作和劳动。
3.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课程设置多样化,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开设大量选修课,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采用灵活的方式,选择适当的时候学习,也可以中断学业进入社会工作一段时间再返回学校学习。
二、江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教育部虽在2000年2号文件中已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在实践发展中,无论是社会、家长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偏差,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及毕业生的去向等,均模糊不清。
2.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科学权威的课程体系。目前,我省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在专业设置上仍是延续或套用原高等专科教育的专业结构体系,而普通本科高校所属的高职教育则基本上是沿用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模式,是本科模式的压缩型。在课程开设上,还是沿用理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技能训练大都放在专业课之后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这种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在本质上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相违背。
3.“双师型”教师队伍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至为关键的保证。其中“双师型”教师是主要力量,这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目前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环境、政策不具备,特别是新技术领域的教师完全缺乏实践的机会和条件。教育与行业的体制隔离是阻碍高职教育名不副实的根本原因;其次,高职教师学历结构改善的途径不应是普通研究生教育,而应该是工程硕士教育,这是高职教育性质所决定的,但目前工程硕士却不对高职教师开放;其三,高职教师高级职称评定是搬用普通高校的要求,但由于高职院校教师是教学型而不是科研型的,是应用性的而不是学术研究型的,因此在高级职称的评定上存在相当大的阻碍,从而影响其对高职教师的吸引力和积极性。
4.社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够。在实现途径上,与国外职教发达国家相比,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数量过少,不利于实践教学做到“三个贴近”(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也不利于实践教学产学合作桥梁作用的发挥。
三、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服务对象要明确定位。一般来说,高职院校主要是由地方或行业主办,其人才培养服务对象应以满足地方经济和行业需要为基准。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需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适时地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来设置专业,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同时也可以使学校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2.完善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我省高职教育基本都定位在专科层次,应以现有本科院校为教育平台,完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让一些面对地方、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院校改制为本科高职,主要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其次可把一些二级学院转为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基地。
3.按照素质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要素,而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的基本要求。优化课程体系首先要以专业改革为龙头,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促进学科综合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地方、行业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突破传统高教单一学科设置模式,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施教,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其次,要以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改革为主线,整体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增强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高职教育要重视选修课程的数量和质量的匹配,多设置一些人文、社会、艺术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也是重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应进一步增加。这种增加不是对理论教学的削弱和;中击,而是有机地将部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穿行,使理
论知识与技能、技术应用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应积极开展产学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
在实践教学具体实现途径层面,主要采用实验、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借助集教与学、学与练、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首先通过实验室的实验对学生所需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数据处理等基本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参加实训I中心的仿真教学感悟和模拟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操作技能、专业技术,获得对职业岗位的初步认识;最后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造就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5.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就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他们不仅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能适应未来社会变化发展的要求。另外,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职业结构成动态变化的趋势且不断向高新技术趋近。在此背景下,人才的就业不再是从一而终,要不断面临专业、就业、失业,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仅要赋予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专业技术,使学生具备综合职业发展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创业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素质,具备跨行业、跨国界创业的能力。
6.实践教学的运作要社会化。首先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由以学校为主导转变为以学校和相关企业、行业为主导;其次配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推行,实践教学内容将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或国家、国际通行证书所涵盖的内容为依据,做到双方的直接接轨。学生可以通过自修等方式,取得专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冲抵相应的实践课程学分,也可从事与应用相关专业技能培养的生产实践,在经学校和社会权威机构鉴定后冲抵相应的实践课程学分。再次实践教学教师来源逐渐社会化。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的兼职教师在专任教师中比重逐渐加大,并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