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文化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文化研究

历史文化研究范文1

目前我国关于历史文化村落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1历史文化村落特征研究

不少学者从生态学、建筑学、景观学、文化等方面对历史文化村落的建筑特征及构造、村落空间、村落景观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归类.如彭一刚(1992)分析了传统村镇聚落物质空间形态特征[1].刘沛林(1998,1999)认为古村落的形态和空间布局普遍受到宗族礼制、、风水观念、防御意识和诗画境界等人文理念的支配[2].

段进等(2001)以太湖流域古镇为例系统研究了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群序结构和拓扑关系[3].孙大章(2004)将聚落按布局形制分自由式、线型式、街巷式、梳式、组团式、轴线式和围堡式[4].何依(2011)以山西苏庄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分析了家族姓氏与村落空间的耦合关系[5].还有大量研究以案例村落为对象,分析了其建筑特征、空间形态以及价值等.

1.2历史文化村落演变更新及动力机制研究

村落演变方面,赵勇(2005)将中国古村落的主要成因归结为地理环境封闭、自然资源禀赋好、宗法制度较严和文化的认同.部分学者以特定地域为背景,分析了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村落演变及其发展历程:陈伟(2000)论述了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演变与两次文化嬗变的关系[7];周庆华(2009)结合陕北地区探讨了聚落演化的生态动因、适宜模式[8];郭晓东(2007)从形态空间和社会空间两方面解析了秦安县葫芦河流域乡村的聚落演变[9];林涛(2012)对浙北乡村集聚化及其聚落空间演进模式进行了研究[10];张杰,庞骏(2012)以历史文化名村福全空间演变为例,构筑了系统协同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国家制度与大事件是引发古村落空间演变的关键因素[11].程海帆等(2011)在基于旅游发展的背景之下,探讨了传统村落更新的动力机制[12].

1.3村落保护及规划研究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保护理论研究、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评价体系、保护内容、保护措施与方法,整治技术,保护与发展的模式等.

评价体系方面,朱晓明(2001)从古村落历史价值、基础评价和居民意向三部分价值评估内容,提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13].赵勇等(2006,2008)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遴选了15项指标构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指标体系[14-15].邵勇等(2012)以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的特色以及价值评价为基础,对综合评价的特征与方法进行研究,阐述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原则、层次和框架[16].周轶军(2011)等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在地域化实施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调整和补充[17].

保护内容方面,赵勇等(2004,2008)提出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类型和确认标准以及保护原则及措施,保护理论、内容与方法[18-19].王景慧(2004)指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要按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办法来保护它的整体环境风貌[20].方明等(2006)提出历史文化村镇中的传统建筑保护采用修复性再利用、改建性再利用和废物利用三种方式[21].余压芳(2011)认为文化空间是村寨保护当中最为敏感的区域,将文化空间分为地点主导型和时间主导型并提出保护建议[22].

保护与发展模式方面,赵勇等(2012)回顾3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23].不同学者从多学科角度探讨了生态博物馆模式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中的实践[24-26].樊海强(2010)提出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三位一体模式,由保护、经营和监管三个子系统构成[27].刘奔腾(2012)探讨了社会转型期江南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28].

  在措施与技术方面,朱晓明(2000)探讨了古村落的土地整理问题[29].邓晓红,李晓峰(1996)认为按照生态控制论原理来控制聚落发展是解决文化传承和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30].黄家平(2011、2012)等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基础数据指标体系进行了建构,并分析了其采集方法[31],以及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路线,导控体系[32-33].

1.4旅游开发研究

乡村旅游研究近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具体到历史文化村落,包括旅游开发对策、发展与管理、旅游对村落的影响、市场与旅游行为等.

吴文智(2002)以皖南古村落为实例分析,认为旅游地的发展一是由非理想区向理想区方向发展的良性持续演进模式;二是保护、开发状况不断下降的非良性演进.

刘沛林、申秀英(2004)分析了中国村落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35].吴承照、肖建莉(2003)结合高迁古村,[36]从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文化经营与社区旅游、生态安全与容量控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及对策.汪森强(2002)以宏村为例,认为应创新保护体系才能处理好政府、旅游企业和村民的关系[37].冯淑华(2002)认为城市旅游者是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主体[38],古村落与中心城市空间关系影响着村落游客的流向流量.

车震宇(2005)以黄山市、大理州和丽江市村落为例,研究了旅游开发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形态变化,把旅游村落分为渐变型、稳定型、突变型和恢复型4类并总结了它们的主要变化特征[39].程静静(2012)等以安徽黟县6个村落为例,构建了生态环境、规模、景观特色和管理服务4个因素的20个三级观测指标因子组成的旅游村评价指标体系[40].关于游客感知,戴永明(2013)研究高"真实性"古村落旅游产品的游客认知为古村落旅游产品设计和主客互动平台搭建提供意见和建议[41].戴林琳(2011)以乡村节事及节事旅游对不同类型乡村聚落的影响差异为主要关注点,分析不同地域居民对同类节事的感知差异[42].李萍,王倩(2012)以安徽齐云山为例探讨了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43].

1.5其它

预警及监控研究:赵勇(2008)以周庄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预警及方法[44].张淞茜(2012)胡潇方(2008),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监控系统,历史文化村镇文化空间保护预警系统搭建及指标体系中评价因子的选择进行了探讨[45-46].量化分析研究:如蒲欣成(2012)对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进行了量化方法研究[47],

王昀(2009)通过聚落配置图的数理解析,研究了聚落的中心、领域与聚落形态的关系[48].防灾研究:贺为才(2010)以徽州古村石家村探讨了村落防灾综合规划的历史经验[49].法律法规研究:如王晓林(2010)以云南省地方立法为例,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地方立法展开研究[50]. 1.6小结

综观近十几年国内历史文化村落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旅游发展、特征价值和形成演变几个方面,并形成了多学科参与的局面.由上个世纪重视特征价值研究转向演进及动力机制的探讨,对指标体系的研究日益深化.历史文化村寨的保护内容、保护规划是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的领域,在大量案例村落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更多探索,但距离体系建立尚有一定距离.对历史文化村寨保护与发展的保障体系及保护制度等问题有所涉及.量化、防灾及保护预警等研究尚处于起步之初,有待深入.

2、贵州历史文化村寨概况

贵州省为多民族聚居的喀斯特典型地域,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特殊性,使得至今大多数的聚落空间保留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上个世纪90年代,在贵州境内建立了中国第一批生态博物馆;2002年6月贵州省民族村镇保护与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以"黔联呈(2002)3号文件"向全省各地下发了《关于公布全省20个重点民族文化村镇的通知》,其中包含了16个村寨;2003年至今贵州共11个村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共计5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名单,占全国总数的8%,居西南地区之首;2009年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单的通知(黔府发〔2009〕29号)公布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8处;在2012年和2013年分两批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贵州共计292个村落进入名录,占全国总数的18.7%,居全国前列.

3、贵州历史文化村寨研究进展

3.1综合调查研究

20世纪初期,日本学者鸟居龙藏(ToriiRyuzo)对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少数民族进行"文化寻根"田野调查[51].2000年受国家建设部委托,阮仪三教授组织和指导同济大学师生进行了黔中地区历史村镇的调查,调查结论认为黔中地区的历史村镇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52].21世纪以来,云南大学组织了一系列民族村寨调查,涉及到贵州境内大方县红枫村调查和黎平县九龙村调查[53-54].1983年开始,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民族研究学会具体组织了大型的综合性的民族调查,该调查以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境内的六座大山、六条大河命名,涉及了贵州大部分范围,称为"六山六水"调查,最终汇集为《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共计10卷,600余万字[55-57].这些田野调查及基础资料收集汇编,为历史文化村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2村落特征研究

包括村落的建筑特征及构造、村落空间结构、村落景观形态研究等,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着作成果、论文成果以及图集等.

涉及到贵州历史文化村落空间及景观形态的研究包括《山地住宅建筑》、《中国民居研究》、《干栏式苗居建筑》、《老房子·土家吊脚楼》等,主要着眼点集中于民居建筑.20世纪80年代之后,从单一的民居建筑保护向聚落整体保护方向发展,如1992年斯心直的《西南民族建筑研究》、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戴志中与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毛刚《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杨昌鸣的《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这些着作以西南地域为研究背景,涉及到贵州苗族、布依、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建筑形式、构造、与地形地貌结合以及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少数民族村寨调查工作的推进,涌现了一批以贵州地域作为背景的研究成果,贵州省建设厅编着《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乡土建筑》(2006)、罗德启《贵州民居》(2008),针对贵州典型民居及乡土建筑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展示.此外,民族类别的村落研究中,侗族村落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包括聚落形式、建寨规则、空间艺术、建筑形式、民族文化交融带来的影响等[58-60](顾静、周振伦、蔡凌,2005).在村落景观形态方面,余压芳(2010)以六枝梭嘎为例,剖析了低碳景观在村寨中的要素构成、成因与趋势,并探讨了适应性的文化保护模式[61].王红(2005)以贵州增冲为例,进行了侗族村寨的生态空间形态现状分析,运用弹性理论进行空间的预测分析,分析了其斑块-廊道-基质空间生态模式[62].各专业人士(余压芳、刘建浩,2011;周颖悟,2008;周真刚,2013)针对贵州特定村落的空间形态、景观格局、自然环境等在各自领域内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63-65].

3.3保护与规划研究

随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实施,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结合实践项目,探索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规划与整治技术.

罗德启(2004)梳理了贵州村镇保护实践历程经历,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66-67]并认为保护和利用的矛盾中,应多利用,少开发;村镇是有生命力的文化载体,其变化不可避免,"变"应在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基础上进行.胡朝相(2011)对贵州民族村寨两个任务--保护文化和消除贫困,提出了具体措施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方式[68].

各设计机构设计人员(张奕龙,2005;余军等,2012;赵爱克,2005)以特定历史文化村落规划为案例探讨了规划编制原则、整治规划、保护措施、保护整治技术等方面的内容[69-71],从工程建设角度梳理了保护整治规划的作用和基本内容(陈隆诗,单晓刚2011;罗松华,2006)[72-73],其中,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之一"贵州民族村镇住宅保护规划与整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结合实践工程探索了民族村镇保护的保护实施技术.王红(2013)以贵州"那灰村"为例探讨了GIS在保护规划前期现状分析评价中的应用[74].

3.4生态博物馆研究与实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完成了对30多个少数民族村落的调查之后,遴选出来进行试点建设的雷山县苗族聚居的郎德上寨明确将整个村落视为博物馆的单位界域,成为贵州第一批露天民族民俗博物馆(吴正光,1985)[75].也是我国最早的生态博物馆之一.1997年开始,中国和挪威合作,陆续在贵州省六枝唆嘎村、黎平堂安村、锦屏隆里村、花溪镇山村建立了生态博物馆.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博物馆编《朗德苗寨博物馆》对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朗德的建设历史和实践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和探讨.部分学者(余压芳2006,2012;杨政文2008)对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应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包括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应用,贵州各生态博物馆实施情况及效果跟踪[24-26].

3.5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对村落文化内涵的研究集中在民居建筑及村落文化空间,解读了特定案例公共空间及民居的文化性(肖冠兰;彭丽莉;王蕾

蕾,何颖娴2006)[76-78],认为文化空间是历史文化村寨中敏感区域,文化格局显着地影响着当地传统乡土聚落的空间形态、文化释义、民俗表达活动等的发展与变迁(余压芳,2011)[22]. 一些研究(向富华,2011;刘俊娟、李海,2012;龙启德,2008)主要关注了贵州村落旅游发展的模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79-81]:如蒋焕洲(2010)提出贵州村落应坚持以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开发理念,强调保护文化的原生态;并认为建立政府、企业、村民之间合理的责权机制是保护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主张构建村寨旅游开发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82].随着近年保护开发历程的推进,村落景观、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余压芳(2009)根据镇山村变迁,认为保护理论及措施的变化与村寨景观形态变化之间呈现中度相关,而村民价值取向的变化与村寨景观形态变化呈现高度相关性[83].何景明认为旅游并非造成当地传统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东道主有融入全球化的"自我决定权",政府在旅游市场形成后应规制与民争利,并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让位于社区主导[84].杨正文(2010)以上朗德村为例,展示了上朗德村在发展旅游与文化保护方面多年的探索与经验[26].杨建春、吴建国(2012)以"经济-文化人"假设作为民族村寨旅游管理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结合贵州朗德上寨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互动的原理和机制[85].

3.6村落保护规划管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相关法规的完善,贵州历史文化村寨的保护工作日渐规范:大部分进入保护层次的村寨建立了村寨文化资源档案,对各级文物实行挂牌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查及审批情况更加规范严谨;各地制定了地方性保护办法,使保护工作的管理、执行与地方情况相结合;对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完善和文物古迹进行修复.近年来贵州各地州陆续组织了历史文化名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如鲍屯村、楼上古寨、上朗德村、增冲村等已完成历史文化名村规划编制审批工作1).

4、结论

贵州历史文化村落在全国范围内占有较大比例,既往研究已形成建筑学、城乡规划、景观生态学、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参与的局面.其中关于少数民族建筑特征、少数民族村落景观特征以及生态博物馆的研究对我国历史文化村落理论体系的完善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相较于国内有关历史文化村落研究的现状而言,以贵州作为地域单元背景的村落研究缺乏系统性,成果零散,部分研究领域空白,亟待补充和深入,具体如下:

1)防灾及市政基础设施研究尚未起步:贵州省超过73%的面积为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最为集中分布的地区.陡峭的山地环境,临水而居的聚落选址,隐藏着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隐患;此外,村落大多数都采用木结构建筑形式,火灾一旦引发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大部分历史文化村落存在着防灾薄弱,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现实处境,而针对贵州特殊地理条件的村落防灾及市政设施研究成果几乎为零.

2)资源普查鉴定研究成果尚待充实:在2012年传统村落普查行动开展期间,贵州历史村落资源普查鉴定得到极大的充实,但目前尚未体现到研究成果中.

3)旅游开发对村落保护的影响反馈研究不足:村落的保护预警系统研究和旅游开发行为的评价反馈机制及环境影响预测等研究尚未起步.

4)历史文化村落近现代空间形态演进、动力机制探讨研究有待加强:对贵州历史村落近现代演进变化,演进模式以及动力机制缺少系统性深入的研究.贵州喀斯特地形地貌及少数民族聚居文化背景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域的特殊性,加强对其近现代空间形态演进及其规律的研究和动力机制的探讨,才能为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5)保护规划与整治技术存在缺乏整合性的可推广的应用技术体系研究.

历史文化研究范文2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4-0028-04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日渐共融,文化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增强城市发展后劲中的作用愈显突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记忆的沉淀,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合理评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善待、延续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应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一、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以欧洲为代表)有着悠久的文化遗产保护历史,19世纪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文物保护法,并逐步完善成为一整套保护体系,普通国民文物保护意识也得到很大提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并购行为日益增多,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研究逐渐产生。卡拉马(Arjo Klamer)研究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1],并研究了文化遗产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计算方法[2] 。施罗斯比(David Throsby)和卡拉马(Arjo Klamer)提出了文化遗产经济学的构建[3]。施罗斯比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概念[4]。梅森和玛塔提出了以价值观念为基础的遗产保护模式[5]。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对遗产价值进行评估。由于文化遗产的很多价值无法直接在市场得到实现,西方国家出现了“反评估”的思潮,一些学者反对把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一切要素纳入货币化管理,呼吁重视“无价格管理手段”(如法律、行政工具)的应用[6]。

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文化遗产价值评估进行过研究。侯晓飞[7]认为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遗弃、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甚至文化遗产消失的问题,首先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明确其历史文化价值、开发利用价值和旅游价值,明确其在国内外人类遗产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李宪宏[8]认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主要有定量和定性两类方法,其中,定量评估方法是通过统计、分析、计算,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示历史地段旅游价值的方法,现有的定量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有技术性的单因子评估法、旅游性的多因子评估法和共有因子旅游评估法,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对比法和实证分析法。杨志刚[9]认为在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方法研究方面,不仅需要借鉴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方法,还应对其所采用方法的筛选问题和可能性问题进行研究。

可以看出,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的广度和和深度也不断得到拓展。

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在借鉴以上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搭建囊括文化价值评估、开发利用价值评估和旅游价值评估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二)评估方法

本文采用专家征询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征询相关专家对于上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重要程度的意见,在获得不同专家对于各指标权重的打分资料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各评估指标的权重:

公式中,为第i项指标权重,为第i项指标平均值,n为评估指标的项数。

各评估因子的权重表示该项内容对历史文化遗存价值的影响。影响大的权重高,影响小的权重低。所有评估因子的权重之和为1,其中每一项评估因子的权重介于0~1之间。通过计算各评估因子的权重,结合表1得到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指标权重表(见表2、表3、表4)。

同时,根据上述计算得出的各指标的权重数,结合各评估因子的赋值标准,对各评估因子进行合理的赋分(见表5)。

通过上述模型可以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进行评估,为了更加清楚地展示评估结果,依据综合评估分值,可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得分值域分别为:五级90~100分,四级75~89分,三级60~74分,二级45~59分,一级30~44分。此外还有未获等级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分值域0~29分。其中,五级称为“特品历史文化遗产”,四级和三级通称为“优良级历史文化遗产”,二级和一级通称为“普通级历史文化遗产”。

三、即墨市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一)鳌山卫古城概况

鳌山卫古城位于青岛即墨市东部,先后存续了565年,是明朝初期设立的与镇海卫、威海卫齐名的沿海十八卫之一。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鳌山卫古城初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初建时城墙为砖石结构,周长约2500米,高约11.6米,厚约6米。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分别名为“镇海”、“安远”、“迎恩”、“维山”。城墙外修有护城河,宽约8.3米,深约5米,引海水入河。海潮可抵东门,船只由海可直达护城河。城中建筑方正对称,街道形如棋盘,四门洞达。城内有卫署、学宫、经历司、仓廒、文庙、武庙、天齐庙等建筑。城西筑有演武厅,设厅堂、点将台等。

通过实地走访古城遗址(古城遗址坐落于现在的鳌山卫镇北里村、东里村、西里村和南选村,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我们发现,目前鳌山卫古城仍有部分古迹留存,现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为陈希瑞故居,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其他留存的古建筑主要分布于横贯古城的南北大街两侧,有几十座建造近百年的渔民住房,古城南门、北门上的石牌,旗杆石等分散在各处。当地的老人仍能根据亲眼所见或其长辈的口传描述出许多当年的情景。

通过和鳌山卫镇相关部门的交流,发现目前鳌山卫古城遗址保留完好的地上文化遗产(主要是地上建筑)很少,但鳌山卫古城遗迹和有关资料保存完好,包括古建筑物的图纸、整个鳌山卫古城遗址的位置图等。

(二)评估过程与结果

以文中构建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以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通过专家征询法获取专家对于鳌山卫古城不同评估指标的分值,计算得出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结果(见表6)。

(三)评估结果简析

根据评估结果,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得分为65.5分(总分100分),其中,文化价值、开发利用价值和旅游价值,得分分别为45.9分、11.3分和8.3分(总分分别为75分、15分和10分)。根据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等级的划分标准可知,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应属于三级历史文化遗产,是“优良级历史文化遗产”。

四、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一)加大对鳌山卫古城文化遗产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合

鳌山卫古城遗迹众多,但现保存完好的文化遗产较少,致使专家们对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评估价值偏低,也使得青岛市在其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建设中未将鳌山卫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纳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在此背景下,加大对鳌山卫古城文化遗产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前期实地调研期间,通过和鳌山卫镇相关部门的交流了解到,目前鳌山卫镇已成立相关部门编写《鳌山卫志》,书中就有鳌山卫古城遗迹的详细内容,为人们全面了解和认识鳌山卫古城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二)使鳌山卫古城遗址成为即墨市标志性历史文化旅游建筑

作为明初设立的十八个以“卫”为后缀名的具有军事防卫职能的地区之一,鳌山卫古城的保护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可将鳌山卫古城遗址的保护与恢复、开发与建设纳入青岛市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建设中,统筹考虑,使之成为该核心区的标志性历史文化旅游建筑,同时成为核心区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撑和拉动点。

(三)借鉴国内的成功经验,实施系统性、区域性、连贯性操作

在规划重建鳌山卫古城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山西平遥古城的保护与挖掘、修复与恢复、开发与经营的经验,实施一体化规划、市场化操作、投资开发者经营、本地村民进驻的方式,突出鳌山卫古城军事防卫职能的特点,彰显青岛本土明清时期的军事文化,使鳌山卫古城成为青岛市古今文化建设旅游区的主要代表之一,成为能够代表青岛市的又一特色城市名片。

(四)区域整体保护与开发

鳌山卫古城的保护与恢复、开发与经营,必将对鳌山卫古城周围区域起到梯度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必须注重古城周边环境的协同保护与规划,从整体上对鳌山卫古城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划与开发。

[参考文献]

[1]Arjo Kramer. the Value of Cul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s and Arts[D].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1997:83

[2]Arjo Kramer. Accounting for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J].De Eonomist, 2002(4): 150.

[3]David Throsby, Arjo Klamer. 为过去付费:文化遗产经济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25-138.

[4]David Throsby. Cultural goods consumption and cultural capital[EB/OL].[2013-09-22].http://uni-siegen.de/~vwliv/papers/current/86-00.pdf.

[5]Randall Mason,Marta de la Torre.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values in globalizing societies[EB/OL].[2013-09-20].http://.

[6]蔡建辉. 城市森林的环境价值评估及其政策[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1.

[7]侯晓飞.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1.

历史文化研究范文3

一、研究综述

(一)概念介绍

何为历史文化片区?学术界对于此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通过文献检索,笔者粗略地将历史文化片理解成是几个历史文化街区形成的、或者说是组合而成的区域,并且在这个区域内有文物古迹和能反映历史风貌的历史遗迹等。本文研究的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就是此类概念在苏州的代表性片区,具有实际研究意义。

(二)桃花坞文化片区综述

桃花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片区,起源于汉朝发展至今,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州堪称拥有悠久历史、深邃文化双重地位的景区。由古至今,桃花坞较好地保留了大量文物古迹,是苏州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另外,桃花坞也是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的聚集地,这也是吸引大量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游客满意度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生活水平地提高,旅游成了更多人假期的选择。为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笔者对游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改善景区质量,以此在游客群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宣传效应,促进苏州旅游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为使研究更具有说服力,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和访谈法。本次实地调研集中在2016年2~4月份进行,分别于2月26号、3月15号以及4月8号前往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进行实地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为100%,但有效率为98%(收回300份,但有6份问卷无效),所有调查数据分析是除去6份问卷后进行的。

(三)调查数据分析

游客的个人基本信息。(1)性别:在被访问和调查的游客中,其中女性游客为94人,约占受访人数的49%,男性为98人,约占受访人数的51%。从性别的构成上来看,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游客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2)年龄: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算出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人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如下图)

从年龄段的问卷分析中,可以看出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游客年龄层集中在31岁至50岁之间,这可以说明游客主要以中年为主,而这个调查数据也和笔者在实地调研时看到的景象相符,具有一定的可信度。(3)教育程度: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算出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人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如下图):

从游客的教育程度构成来看,其中高中大专与本科学历的居多。

(四)游客对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的满意情况

1.基础设施。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对基础设施持满意情况的人数为33人,约占总人数的17.1%;对基础设施持一般态度的人数为59人,约占总人数的30.7%;对基础设施持不满意态度的人数为100人,约占总人数的52.2%。

初步从这三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便可看出,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基础设施的设置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2.服务质量。基于数据分析,对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服务质量持满意态度的人数为40人,约占总人数的20.8%;持一般态度的人数为123人,约占总人数的64%;持不满意态度的人数为29人,约占总人数的15.2%。

同样,就服务质量而言,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五)游客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动机和期望

1.游客游览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主要动机。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是为了欣赏和了解苏州传统民俗风情的人数为40人,约占总人数的20.8%;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是为了购买苏州传统工艺品的人数为34人,约占总人数的17.8%;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是为了寻访名人古迹的人数为98人 ,约占总人数的51.1%;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是为了欣赏各类年代风格建筑的人数为4人,约占总人数的2.1%;化片区是为了品尝美食小吃的人数为8人,约占总人数的4.1%;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时为了与亲朋好友相聚的人数为8人,约占总人数的4.1%。

从上述几项数据中,不难看出,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是为了寻访名人古迹、购买传统工艺品和了解民俗风情的游客居多,这主要是因为,桃花坞的远近闻名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唐伯虎的名声息息相关,而历来桃花坞又是传统工艺美术的集聚地,工艺美术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良。

2.游客对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期望。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实地到桃花坞历史文化片所获得的感受与自己的心里期望相符的人数为69人,约占总人数的41.2%;认为获得感受与自己期望相比较后却说不出感觉的人数为20人,约占总人数的10.4%;认为不相符的人数为44人,约占总人数的22.9%;认为非常相符的人数为29人,约占总人数的15.1%;认为完全不相符的人数为20人,约占总人数的10.5%。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初步看出,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游客其实地游览的感受和自己事先的期望成基本相符的约占受访人数的一半。

(六)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于景区感知质量和旅游形象的调查

下表是笔者根据调研数据,分别将游客的选择进行汇总。

从上表中汇总的总人数来看,可以初步看到,绝大部分的游客感知程度还是集中在满意与一般之间的,这说明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大体上还是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心里预期的,但仍有进步和提升的空间,当然也有需要改正的地方。

三、改造和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中,整治环境力度不到位,出现两极化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在开发过程中,优先重点开发和修缮泰伯庙和唐寅故居,这本是一个很好的改造解决方法。但由于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过分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两项工程上,忽略了历史文化片内其他一些知名景点的环境维护。

(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完全到位,给游客造成一定的不便

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游玩的游客,绝大部分都反映了片区内基础设施不到位的问题。有些游客自驾初来苏州,到了片区后发现停车是一个问题。另外,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中,公厕数量较少,同时卫生状况亟需改善。

(三)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周边民众素质需提高

因为景区内尚有民众居住,租住居民,素质不高,常常会让游客产生不好的旅游印象。

(四)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多样化,景点宣传不到位。

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游玩的游客大多奔着唐伯虎和泰伯庙去,也有一部分是冲着传统工艺美术品去的,除此之外,游客对于桃花坞的了解少之又少,常常许多游客看完这两个景点后就离开历史片区了,很少有游客说的出其他景点或有名的建筑。

四、改造和开发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时,促进其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历史文化片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苏州政府及各界对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开发和发展的财力与政策支持,以此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资金,现在有很多风投都会将目光放在文化产业,桃花坞丰厚的历史底蕴可以吸引外资的眼光。

(二)提高景区服务质量

游客的旅游活动的圆满完成和满意度的获得与景点提供的服务是不可分割的,景区所提供的服务对游客的满意度评价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景区的服务质量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硬件服务,即上文提到的基础设施,另一个则是软件服务,也就是无形服务,即景区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景区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工作素质和服务技能,以此来提高服务水平,从而让游客获得满意的感受,增强顾客的满意度。

(三)建立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旅游形象,加大片区的宣传力度

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认识并对旅游目的地做出的评价,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形象也成了游客作出旅游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可以拍摄历史片区的宣传片,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的滚动播放,以此来吸引浏览者的目光。同时也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来吸引民众的目光,例如推选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平民代言人活动,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景区与媒介的良好互动合作,借助新的宣传手段,例如微信公众账号,从而拓宽景区的宣传渠道,让景区的旅游形象深入人心。

(四)注重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创新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纪念品大多以工艺美术品为主,这并不具有很强的鲜明性和独特性,因为江南许多城市的旅游纪念品也大都相像,竞争力不强。为了更好发展,可以借鉴流行的DIY创意,将工艺美术品制成半成品,通过一些简单的教程,让游客自己轻松制作一件只属于自己的旅游纪念品。另外也可为那些中产阶级,考虑制作特制纪念品,对于中产阶级的游客来说,旅行更重要的是自己有否从这次的旅行中获得什么,或者说是自己的心里感知程度有否最大化。那么适时的为这一类游客推出特制纪念品,让此类消费群体在消费的同时获得极大的自信与尊重。

在现今的旅游趋势下,家庭游越来越引人注目,作为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可以关注亲子这一关键字眼,在设计旅游纪念品时,多往这一两方面考虑,将桃花坞的历史文化或是名人事迹,以动画片的形式制成碟片,既吸引孩子的兴趣,又能让父母喜欢。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创新是一项大工程,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学习。

五、结语

历史文化研究范文4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淮安市东大街;问题;改造;复兴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243-02

引言

历史文化街区是以浓郁历史文化氛围见长的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窗口,对传承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有重要意义[1]。历史文化街区常位于城市中心区,由于城市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地价规律的作用以及经济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的需求,世界各地历史文化街区趋于衰落[2]。这引发城市管理者和城市规划师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激烈争论,进而影响了街区改造的实践。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历史文化街区被认为是破旧不堪的地方,采取强拆态度。70年代以来,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重要性被强化,强调历史文化的重塑。中国学者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理论和实践有如下贡献:第一,在城市规划方面突出街区空间格局和空间肌理的保护,修缮和整治街区内建筑、街道和环境,并引入现代商业[3],解决“原真”与“模仿”之争[4]。第二,将旅游产业与历史文化结合,以文化旅游方式进行保护开发 [5~6]。第三,在研究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表征变迁的同时,更关注全球化与城市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回应[7~8],以及人对街区文化的“体验”、“感知”、“精神”和“怀旧”[9~10]。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驱动下“建筑失控”和“文脉破坏”现象严重,外在趋同使城市竞争力降低[11]。因而,文化力和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受到关注,文化都市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12]。淮安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是“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和知名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彰显和传承城市文化和活跃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当前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阶段理应受到关注。本文以淮安市东大街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寻如何改造和复兴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和商业核心的功能。

一、淮安市东大街周边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1.街区历史风貌变迁。淮安市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淮河交汇处,是古时连通南北的重要航运“中转站”。元代大运河转向南北,漕运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明清时淮安(古淮阴)兴起成为全国著名的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之一。明代陈瑄总理漕运之前,清江浦(今天的清浦区)是“闲旷之地”,自清江浦河开凿后,这里很快成为“侨民宿贾,巨室鳞次”的通商大埠 [13]。

东大街即位于现在的淮安市清浦区,东接里运河大闸口旁的轮埠路,西连淮海南路。西大街与东大街隔淮海路而望,向西延伸至环城西路,大致平行于漕运河呈东西向分布,整条街道长约为1 500米。20世纪70年代东大街第一次改造,原有的街道空间格局得以保存,街两边建筑多是二层或一层半青砖小瓦梁柱结构的明清式建筑。街上有国营的胜利饭店、东风商场、工人文化宫等淮安最知名的社会交往场所,也有个体经营的特色竹器店、木器店、裁缝店等,这里是90年代之前淮安市最重要商业中心。1997年东大街开始进行第二轮改造,街道被拓宽,现代化建筑取代了传统的明清建筑,此后东大街人气也不复存在。早在“十一五规划”以来,淮安市就开始关注中心城市建设,重视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品位的提升,东大街周边地区发展问题得到淮安市政府的关注。

2.街区的现状及问题。街区交通组织和环境管理不善。东大街地处清浦区旧城,连接着淮海路和承德路两条交通主干道,目前机动车辆通过东大街往来于淮海路和承德路。机动车穿街而过分割了空间,导致街区人气消减。此外,东大街周边车辆停放地点不足,街区俨然成了“停车场”。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被调查者认为频繁往来的车辆不仅有碍于日常生活与经济活动,还对东大街街道地面和文化雕塑造成破坏。另外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形态复杂,商业、文物古迹、居住、仓储和小型工厂等混杂,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街区内环境状况堪忧。

街区商业形态结构单一。现今东大街内商业店铺共计209家,主要经营服饰销售、鞋包销售、美容和餐饮等,其中服饰类和鞋帽经营类店铺占69%左右,并且大多数店铺规模小、商品价格低、品质差,主要销售对象为周边地区中老年人和中低收入人群为主。

二、东大街周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复兴建议

1.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明确街区文化特色。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标志性的品牌不仅承载着历史传统,更是成为提升文化价值的基石[14]。在现阶段,地方政府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演变与复兴的主要引导者,应重视地方典型景观和地方文化的重要性。淮安是历史上运河沿线的四大古都,因运河兴而兴衰。东大街的历史文化最突出的个性应该体现在漕运文化;而清之后运河地位下降清江浦衰落,这之后的街区景象则是体现淮阴人农耕背景下民俗文化特点;而当前的文化要体现淮安积极向上的现代城市文化。

2.维护建筑肌理,重塑浓郁历史文化氛围。历史文化街区的本质特征是其历史性,经过时间积淀而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通过街区内的景观,即建筑肌理与建筑风貌得以体现。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两次街区改建,严重破坏了原有街区的传统建筑风貌,削弱了历史文化氛围。因此,在街道的空间处理上,原有的空间格局可以保留,但要对空间进行压缩而不是放大。在淮安这样的中等城市,相对狭小的空间更利于集聚人气。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漕运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元素通过沿街建筑、街灯、店牌及装饰和广告牌等细处刻画出来,营造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增强淮安人对东大街的情感认同。

3.完善基础设施,注重功能完善和管理。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是具备历史感的环境空间,同时也是居民的生活空间和关系形态的社会空间。而1997年的东大街改造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次“一层皮式”的历史风貌保护运动的结果,带有明显急功近利的色彩。东大街在这个时期只是穿了一件华丽外衣,用以展现城市崭新形象,但是忽略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市民生活和交往空间的价值。因此,东大街的改造应该关注街区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和管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实际商业运营的需求,例如配置停车场、加强交通管理和改善店铺内部基础设施等。

4.丰富街区业态,满足市民多元化现代消费需求。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传统商业街道,其经济活动的复兴是街区复兴的标志。东大街作为淮安市百年老街,应改变以服装鞋帽销售为主的单一业态,扶持或者重新引入一些淮安具有影响力的老字号的品牌店,积极发展餐饮、娱乐、购物和旅游等多种业态,满足现代城市居民对社会交往空间的多元化要求。第二,可以积极发展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创意产业,使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第三,应该充分利用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街区与外部空间接近和功能互补条件下,促成整个东大街周边区域协同联动共生共赢的局面。

三、启示

历史文化街区既不是博物馆,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商业街。它是历史传承的载体,更是现实生活的场所,是反映居民生活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复兴应该遵循“人本主义”原则,体现人文关怀。在建筑和坏境的改造方面除了要关注历史价值,还要让居民在情感上认同和依赖街区的存在。

其次,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变迁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变迁的映射,文化变迁是决定街区风貌变迁的主要因素。街区文化不是静态的,应该让整个街区按照现状的建筑特点合理安排富有变化的空间,让空间体现文化变迁的历程。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最主要力量,应当积极培育健康良性的文化发展机制,以促成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

第三,街区的改造既要体现文化的变迁历史,同时也要适应新的文化发展的变化需求。从根本上说,经济效益的提升是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最重要的驱动力和表现。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消费文化对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青年为主体的多元消费文化必须得到关注。

参考文献:

[1] Tiesdell S,Oc T,Health T.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张玫英,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1-26.

[2] 甘萌雨,保继刚.旧城中心区城市衰落研究——以广州沿江西区域为例[J].人文地理,2007,(4):55-58.

[3] 熊玮.老城区传统商业中心分析——以合肥市城隍庙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2,(5):58-59.

[4] 杨春蓉.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中建筑的原真与模仿之争——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6):

108-112.

[5] 官卫华,叶斌,何流.基于深度开发的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以南京为例[J].经济地理,2006,(S2):1-5.

[6] 郑海燕,徐红罡,戴光全.构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苏州为例[J].人文地理,2003,(2):55-59.

[7] 周尚意,吴莉萍,苑伟超.景观表征权力与地方文化演替的关系——以北京前门—大栅栏商业区景观改造为例[J].人文地理,2010,

(5):1-5.

[8] 周玮,黄震方,郭文,吴丽敏,赵志霞.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偏好的游后感知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12,(6):117-123.

[9] 鲍懿喜.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特性[J].人文地理,2012,(4):49-53.

[10] 李凡,黄维.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怀旧现象及地理学研究视角[J].人文地理,2012,(3):28-33.

[11] 朱竑,封丹,王彬.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地理研究的新趋势[J].人文地理,2008,(2):6-10.

[12] 沈山,祁豫玮,林炳耀.文化都市:形象定位与建设策略——以南京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5,(2):84-87.

历史文化研究范文5

关键词:历史文化景观孤岛;分类;保护;上海; 风景园林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046-03

Study on the Way of Shanghai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Island Protection Planning

WEI Zhe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Shanghai as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in urban construc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in the history of landscape protection has encountered many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need to be addressed. For this purpose, the author first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hanghai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sland, and refer to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levant data,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hanghai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island is analyzed. And then the protection target, the protection principle, the protection strategy and the protection method of the Shanghai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island are comprehensively proposed, thus,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in Shanghai has expanded the innovative perspective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way.

Key words :historical-cultural landscape isolated island; classification; protection; shanghai;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ternet :.cn

一、背景

上海是一个近展起来的城市,近20多年来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迅速。当上海滩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一条条通衢大道纵横交织,一座座摩天大楼鳞次节比时,上海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逐渐被侵蚀,淹没。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上海地域文化的符号和语言,其已经处于城市化发展的肌理之中,互补相连,孤立而立,成孤岛状态。

上海历史景观孤岛,特指保留了原来历史文化物质实体和或非物质信息的场所,其周边为现代化的城市或乡村的环境。历史景观孤岛特指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大量现代化建设把原有完整的历史文化场所割裂开来,并且不断蚕食它,将其从现代化的城市环境中切割,分裂,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历史文化景观的孤立场所。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形成一般受到五个方面的影响: 1. 文保单位本体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会导致文保单位被周边的环境同化、腐蚀,出现半消失状态,形成历史景观孤岛。2. 内部元素的不协调也是形成历史景观孤岛的考虑因素之一。如在古遗址上,古塔寺庙等文保单位的保护中,多采用修缮,扩建的手法,而在进程中,有时忽略了文保单位内部元素的协调性,造成本体内部各自孤立,形成孤岛状况。3. 另外,文保单位交通的不可达性或周边交通网的错综纵横,也造成其在城市肌理中的分割状况,形成历史景观孤岛。4. 文保单位与周边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协调,造成历史保护单位的孤立,形成孤岛状态。5. 文保单位处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环境之中,会导致文保单位被孤立,同时弱化了其历史景观价值,在城市天界线上形成不协调的景观视觉效果。

二、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分布及分类

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从密度来讲,大部分孤岛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特别黄浦区,静安区尤为集中,浦西较为集中。在老城区的分布呈T形结构。老城区是中心,四周成众星拱月之势。最东头为崇明区,浦东新区,金山区,奉贤区。最西头为宝山区,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上海历史景观孤岛在中心城区主要形成“带和点”组合的分布结构。由黄浦区为中心,向虹口区,闸北区,静安区,浦东新区,承放射性带状分布,形成三支树杈型,周边以点状分散布局。从黄浦区东起外滩,历史景观孤岛承带状向静安区扩散。同时,以黄浦区由吴淞路开始承线状向虹口区分布。

三、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现状情况

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现有的保护状态,有的保护良好,有的保护欠佳,有的几乎被忽略。有的为场地内部保护良好,整体保护较为完整,但周边环境和交通可达性比较差,而有的是场地内文物本体保护力度不足且周边环境保护的也比较差。

历史景观孤岛本体保护较好,已经被建成博物馆,公共参观基地等公共建筑,对外开放,供市民参观,具有极大的历史教育意义。历史景观孤岛本体保护较好,但基本属于私人所有,不对外开放,历史记忆和意义体现不为明显,其历史价值有所淡化。历史景观孤岛本体保护不当,使用功能基本荒废,历史记忆符号基本消失,历史价值处于半消失状态,极大地丧失了历史价值和意义。

四、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保护原则

对孤岛的保护利用的中,应提倡保护和利用并重的原则。如何促进性地进行保护利用则是保护利用的总原则。因此,把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作为系统来研究,在遵循大力保护,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类似的比较成功的宝贵经验,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孤岛系统保护利用原则。

1. 坚持原真性原则。对孤岛的保护规划中应保持孤岛本体及周边环境的原真性。修旧如旧,保护原貌是原真性原则的一个体现。简言之,就是将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遗址本体原貌真实地,完整地保护修复,保护其遗留的全部历史信息。2. 遵循整体性,完整性原则。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孤”字,使得遗址本体与所在环境相对孤立存在,破坏了共生,和谐的概念。形成孤岛的历史文化景观遗址,与周边环境割裂,遗址的历史价值会丧失或削弱,有的已经沦为废墟。整体性,完整性客观真实的反映历史的发展过程。不仅仅体现在对遗址本体,周边环境的协调。3. 区域连片,整体统筹的保护原则。对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保护规划中,应注重研究孤岛体系,以区域连片,整体统筹保护为原则。目前,孤岛的状态处于各自为营,历史文化价值已经逐渐被周边林立的高楼现代化建筑弱化,有些孤岛已经逐渐荒废。因此,解决孤岛问题,在其保护利用的规划中,必须遵循把眼下的历史文化景观孤岛在保护利用规划中,区域内连成片区,对片区内的孤岛群整体统筹的保护原则。4. 坚持历史文化可读性原则。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代表着一个个历史故事,传奇,人们可以从历史的印迹中直接读出它们的“历史年轮”和演变的规律。这些孤岛代表着当时的艺术技术,精湛的文化,它们具有极其珍贵的可读性价值。当然,在城市进程中,用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去侵蚀历史文化景观孤岛都是违反了可读性原则。5. 坚持协调统一原则。在孤岛的保护规划中,应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对孤岛与周边环境间,或可以连片的孤岛群间互相协调各个部分的关联与默契。通过对空间结构,建筑材料,立面色彩,体量尺度,建造技术等达到一种关联,来实现协调统一原则。这样不论是现代化建筑,还是孤岛遗址本体改,扩建的部分,都可以和孤岛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达到必然的联系。

五、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保护策略

在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保护策略上,应该采用室内保护方式加强小体量孤岛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方法。室内保护法是目前保护遗产中一种常见的手法。日本宫城县平泉金堂,建于公元1124年,经过全面整修复原后列为室内保护建筑,最新设计的庇护建筑带有空调器并有抗震和防火设施,参观者可隔着玻璃观看。

同时,可采用将半残留的孤岛本体局部保留,将其融入新建建筑或环境中。有些历史文化景观孤岛遗址本体已经被破坏,只存在一部分的遗址或者片段,把残断局部砌筑在新的建筑或融入性的环境中,经过艺术处理构成新的环境,新建筑的一部分,可以获得令人震惊的动人效果。在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中有一些孤岛遗址本体已经处于半毁坏状况,很难进行修缮复原,只残留遗址的部分构成部分,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来处理。并且,将孤岛遗产本体和周边环境进行分类化划分保护规划。在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保护规划中可以采用将本体和周边环境进行分类化划分的方式进行保护。可以根据孤岛的空间结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化划分。 根据孤岛的物质几何空间形态的差异,可划分为点状孤岛遗产本体及周边环境,线性遗产本体及周边环境,面域遗产遗址和周边环境。也可以采用建立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环境保护区域的策略。对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的保护,还应对周边环境的空间做出界定,在界定的周边范围内建立环境保护区域,改变“孤岛”状态。孤岛周边环境应具有孤岛遗址本体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价值,是孤岛遗址本体的一种衍生。可以粗略分为“绝对保护区,利用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三部分。绝对保护区指的是孤岛遗址本体建筑和环境必须的用地范围,必须按照原真性恢复原貌及环境,做到“修旧如旧”。禁止在绝对保护区内建设影响到孤岛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利用控制地带是指为了保护孤岛遗址本体的完整和安全必须所控制的周边地段,是孤岛的第二个保护地带。这个区域环境中建筑的高度,体量,材料,颜色等和孤岛遗址本体要协调统一。环境协调区指的是在第二保护地带的环境再划分一道界线。是孤岛和现代化城市建筑空间实现景观过渡的地带和空间。

六、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保护规划方法

(一)做出详细的利用规划设计

历史文化研究范文6

关键词: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发展利用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而我们也正面临着历史文化遗产确实的危机。传统村落既承载着中华民族关于故乡的情感,也体现出我们祖先创造历史的历程,也是承载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因此,要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寻找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关注具有代表性、文化多样性的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体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1淇县赵庄村传统村落概况

1.1淇县赵庄村的基本介绍

赵庄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县城西部,隶属于灵山街道办事处。东临大海线(S222)和规划的新107国道,在建鹤辉高速在村南通过,并在东部大海线(S222)设有高速出入口,交通便利。村域范围总面积为12.59平方公里,包含东赵庄、西赵庄、窄狭、地谷岭和碾沟5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220户,749人。姓氏除赵、冯两大姓外,另有李、蔡、王、杨、程、牛、孔、申、刘、梁、魏等姓。窄狭村均为贾姓,地谷岭仅有徐姓弟兄两户人家。全村共有梯田640亩,主要产小麦、玉米、谷子,另有红薯、豆类,树木有柿树、核桃树、桃树等十几种,林木繁茂,郁郁葱葱。村域面积12.59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260余亩。

1.2淇县赵庄村历史沿革

村落最早形成于明末清初,先由李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徙于此,后有冯、赵、蔡、贾等姓因战争避难汇集加入。赵庄村始建于商代,据传赵庄原叫李家庄,清朝乾隆年间,赵姓始祖赵发财被一个自称其家人员的男子带到李家庄,托付给李员外当伙计,做放牛娃,当时年方十三四岁。李员外问他姓啥叫啥,他竟说没名没姓。李员外拿出《百家姓》让他点字为姓,他说:“我就姓《百家姓》第一个姓‘赵’吧。”李员外见其聪明能干,就为其取名“发财”。后人推测,赵发财十三、四岁,不可能不知道姓甚名谁,极有可能是官宦之后,家遇不幸,为躲避灾祸,才隐姓埋名。赵发财长大后娶了媳妇就在这个村里安了家。他们闸沟造梯田种庄稼,开垦荒地栽种树木,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后来成了村里的大户,后来李家庄就叫成了赵庄。赵庄村原有9个自然村,随着时间发展,分散居民点出现弊端,较少的自然村向较大的自然村聚集发展。现仅存5个自然村,其中两个自然村的人口较少,仅有两三户。赵庄村是省级贫困村,由于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全村750多口人,三分之二为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作为淇县整村搬迁村之一,村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早日搬出大山,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1.3淇县赵庄村选址格局

赵庄村传统村落在选址上,多以山为背景,背山面水,藏风聚气,选址基本符合传统风水学说对于村落外部环境的要求,即“背靠主龙脉生气的主山,左右是左辅右弼的山体——青龙白虎,前有水流绕过,水的对面有山体对景”。村落选址注重村落大环境的选址,背山面水,临水而居,符合“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的选址理念,是乡村聚居环境建设的典范。村落多依山而建,因地制宜筑台建在不适宜耕作的沟坡地上,建筑呈曲线或折线,沿等高线平行布局,以“之”字形的小路迂回徘徊其间,既高低错落又层次分明地与地形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小环境的营造上体现出了较好的传统风水观,是建筑与环境融合的典型代表。这对研究古代村落选址原则中趋利避害的原则与方法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2赵庄传统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堂屋为两层,厢房为一层,两层建筑底层为居住,二层为仓储,一二层之间用木质楼板分隔。建筑墙体用石块和条石砌成,用泥土和石灰摸缝,门窗为木质;建筑的二层用泥灰抹平,外涂白色石灰涂料。灰瓦坡屋顶,青色石块墙体。

2.1院落平面基本形式及功能

(1)基本形式:多样化,有一字房、“L”型院、三合院和四合院落组合布置,而且正房多为两层的建筑,两侧厢房多为一层建筑。主房一层带阁楼建筑一层作为住宅,阁楼多为储物功能。普通民宅院落进深不大,横向较宽,建筑正房多为三开间或五开间,尺寸在8-12m,进深4~5m不等,侧向的厢房面宽较窄,因此院落多为一字房和“L”型院,即使是三合院和四合院,其平面形式也不同于平原地区的三合院和四合院。(2)功能:首先具有良好的居住功能。比较适合大家庭居住,同时也满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需要,尊卑长幼,分则各有处所,聚则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其次小气候调节作用。封闭而露天的庭院可有效抵御寒风侵袭,同时又可遮荫纳阳;再次具有良好的自防、护卫功能。整体院落的外界面由院墙或房屋的山墙环绕组合,组成一道坚实的防线。

2.2传统建筑结构形式

赵庄传统建筑主要为抬梁式木构架,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再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用垂直于梁架方向,并位于柱上部的水平联系构件“枋”,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檩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抬梁式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是室内分割空间较容易,但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屋顶形式主要是硬山式屋顶,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从外形看颇具风格。

2.3建筑材料

(1)石材:主要为红石与青石,多用于建筑墙体、墙基和柱基。(2)木材:木材的运用比重较大,主要为大木作和小木作,大木作如柱、梁、枋、檩等,小木做如门窗等。(3)灰瓦:主要用于建筑屋顶。地传统民居建筑中还用到黄土、树枝、柳条、麦秸秆等材料,树枝、柳条等编织成荆耙,替代传统屋顶内部的望板构造层次,在黄土中掺入麦秸秆作为粘结材料和垫层使用。土坯主要用于建筑二层墙体和室内隔墙。

2.4东赵庄、西赵庄

(1)传统街巷入村路东西向从村址南侧通过,村落街巷主要从袁大线向北发散,向北发散的街巷在村内北部和东西向的另一主要道路相连,形成闭合回路。因地势高差较大,部分路段为台阶。现状路面宽度约2-3米,部分为石板路面、部分为水泥路面,部分未硬化。(2)公共空间西赵庄的公共空间主要在古井区域,东赵庄的公共空间在关公庙和冯家大院区域。也是两个自然村的最早的建设区域,的区域都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全村的公共活动区域,是全村的茶余饭后集会交流场地。

2.5窄狭

(1)传统街巷环形的路网:以中间河道和中心广场为中心向外发散,环状组团发展,入村路南北向串联起各个环,连通各个居民院落,村中道路曲折缠绕,千回万转,环环相扣,犹如迷宫。部分石板铺砌路面保存完好,现状路面宽度2米左右,两侧住宅建筑保留着原来的风貌、尺度和格局。近年来,除部分路面都已经被改造为水泥路面外,其他方面基本上保留原有的石板铺砌的古朴风貌。(2)公共空间中心广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区域,也是窄狭自然村的最早的建设区域,的区域都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全村的公共活动区域,是全村的茶余饭后集会交流场地。

3价值评定

(1)古民居整体建筑形式和局部构件朴实简洁,对研究清末民初及近现代时期豫北山地建筑、石头房建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石头房建筑原真性的保护是对一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2)背山面水,依山而建的院落布局,体现的是赵庄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3)赵庄古民居的整体布局和形制,反应了当地传统文化和装饰艺术的结合,体现了豫北地区的风俗人情和地域文化。(4)村落传统街巷地面多石块、石板及碎石铺装,独具特色,街巷两侧民居多为传统的石头民居,街巷整体体现了较强的民风民俗特色,是传统街巷的典型代表。(5)街巷组织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空间布局富有特色,主次有别,层次分明,各个自然村因地制宜的街巷空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6)大小不一的空间除了各自的功能外,更是村落及住宅内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渠道,具有自然空调的良好效应,充分体现了赵庄传统村落居民利用气候原理应对当地特定环境的聪明才智。

4结束语

淇县赵庄传统农耕方式及饮食文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这对发挥传统手工业和弘扬当地的地方名牌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历史沿革和名人典故表现了赵庄村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淇县人民政府和灵山街道办事处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境内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做得比较到位。目前已联系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符合本村实际的特色旅游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郑慧铭.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D].中央美术学院,2016.

[2]琚鹏飞.浙江丽水传统建筑景观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3]郑红.潮州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