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理学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理学特征

病理学特征范文1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 要】目的:对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3 年~ 2014 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 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23 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16 例(69.57%),其中伴有网膜转移的患者有2 例(8.70%);病变部位发生在胃窦部小弯侧的患者有14 例(60.87%);病变类型为溃疡型的患者有13 例(56.52%),术前血癌胚抗原平均水平高于正常指标,术前血癌胚抗原升高的患者有21 例(91.30%)。结论: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组织分布以及形态特点均有特征性,对其临床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病理学特征;临床特征

胃印戒细胞癌是一种多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占胃癌的9.9%,具有病程进展快、恶性程度高、侵袭力强的特点。胃印戒细胞癌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有研究表明,及时的诊断并给予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该病带给患者的机体损伤。因此,对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可以为胃印戒细胞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该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将2013年~ 2014 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 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观察,以此来总结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特征。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 年~ 2014 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 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患者中男16例,女7 例,年龄35 ~ 79 岁,平均年龄(61.59±6.39)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饱胀、上腹隐痛以及黑便等临床症状,根据胃癌分期标准,胃癌Ⅱ期患者有6 例,胃癌Ⅲ期患者有15 例,胃癌Ⅳ期患者有2 例。

1.2 方法

将采集的标本用浓度为10% 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经过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后,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

胃印戒细胞癌的病变多发部位为胃窦小弯侧。本实验中,胃印戒细胞癌的病变部位为胃窦小弯侧的患者有14 例(60.87%),病变部位为胃体大弯侧的患者有4 例(17.39%),病变部位为胃角的患者有3 例(13.04%),病变部位为胃角的患者有1 例(4.35%),病变部位为胃贲门部的患者有1 例(4.35%)。

2.2 病理类型

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类型多为溃疡型。本实验中,病理类型为溃疡型的患者有13例(56.52%),病理类型为胃壁局灶僵硬型的患者有8 例(34.78%),病理类型为浅溃疡型的患者有1 例(4.35%),病理类型为隆起型的患者有1 例(4.35%)。

2.3 肿瘤情况

肿瘤的直径0.94 ~ 6.53cm,平均肿瘤直径为(3.36±2.49)cm,肿瘤侵犯达全层的患者有21 例(91.30%),侵犯达肌层的患者有2 例(8.70%)。

2.4 淋巴结转移情况

胃印戒细胞癌患者多伴有淋巴结转移,本实验中,淋巴结转移1 ~ 5 个的患者有6 例(26.09%),淋巴结转移6 ~ 14 个的患者有10 例(43.48%),其中伴有网膜转移的患者有2 例(8.70%),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7 例(30.43%)。

2.5 血癌胚抗原水平

本实验中,术前血癌胚抗原水平升高的患者有21 例(91.30%)。

3 讨论

胃印戒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这种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机体健康,同时也带给患者及其家属较大的精神负担。要有效地降低胃印戒细胞癌带给患者的伤害,相关医务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该病的重视程度,并对该病的特征进行仔细的研究。只有通过研究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以及病理学特征,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有研究表明,早期发现胃印戒细胞癌并进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情发展速度,减少疾病带给患者的伤害,这就更加凸显出研究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以及病理学特征的必要性和重要临床价值。

在早期预防上,人们对胃印戒细胞癌相关知识的了解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只用人们充分了解了胃印戒细胞的临床特点,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到医院及时检查,才能进行诊断。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腹胀、消瘦、隐痛以及贫血等症状,但是患者在进展期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以及体重减轻的临床症状。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贲门胃底癌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以及胸骨后疼痛的症状,病灶在幽门附近的患者会有幽门梗阻的症状,若肿瘤破裂,患者会出现黑便、呕血的症状。

本实验中,我们对23 例确诊为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标本进行分析研究,数据显示,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情况具有相应的特征性。胃印戒细胞癌的病变多发生在胃窦小弯侧,病理类型多为溃疡型。癌细胞多数为椭圆形,弥漫性生长,伴有炎症和纤维化,细胞核被挤至细胞一侧,呈现印戒细胞样。印戒细胞常常混杂一些细胞质中存在微小中性轴液颗粒的小细胞以及少量轴液的小细胞或者退行发育的无轴液细胞。印戒细胞肿瘤多侵犯全层,且多伴有淋巴结转移。有研究表明,血癌胚抗原水平是肿瘤标志物,因此,较为广泛地运用于胃癌的诊断、鉴定。本实验中,有21 例(91.30%)患者的术前血癌胚抗原水平升高,印证了上述研究。

综上,胃印戒细胞癌具有其临床以及病理学特征,对其临床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为诊断胃印戒细胞癌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房忠女, 张洪兰, 白玲等. 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442-1444.

病理学特征范文2

【关键词】 乳腺肿块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病理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in differentiating the malignant breast neoplasms from the benign ones by comparing the ultrasound results with the pathological findings. Methods 156 cases of breast neoplasms were examined by 2D-ultrasound before operation to study the mass features, including the shape, boundary, capsule, internal echo, back echo, longitudinal-transverse ratio, axillary lymph node and calcification. 3D-ultrasound and local magnifying was used to study smaller masses.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masses surgically removed were performed grossly and microscopically. Results Statistical study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present between the malignant and benign breast neoplasms in all of the 8 aspects mentioned above (P

Key words: breast neoplasms;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pathology

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检测乳腺良恶性肿块,对照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高频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2月至2006年9月,在我院接受乳腺彩超检查,明确显示病变,并且在普外科接受乳腺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病例,其中恶性肿块60例女性患者,共66个病灶;良性肿块75例女性患者,共90个病灶。

1.2 超声仪器 采用GE公司生产的GE Voluson730彩色超声仪,频率6~12 MHz。

1.3 超声检查方法 患者平卧,双臂上举,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如乳腺过大或松弛,可采取侧卧位。检查范围包括双侧乳腺,内侧止于胸骨旁线,外侧达腋中线。发现病变后多切面观察其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钙化,腋窝有无淋巴结。然后启动三维成像和局部放大成像技术进一步观察其各项内容。所有病例病理均经两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做出诊断。病理检查:将穿刺活检组织或手术活检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镜检;观察肿块包膜、细胞类型、细胞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定性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两组以上比较采用χ2检验,其中一组例数较少或为0时采用确切概率法。全部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5,以P

2 结 果

2.1 恶性肿块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 66个恶性病灶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呈毛刺样或恶性晕,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有砂砾样钙化,腋窝淋巴结转移等表现。与此相反,良性肿块则多表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有包膜,内部回声均匀等;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1)。表1 良恶性肿块高频超声声像图比较

2.2 常规超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156个良恶性肿块常规高频超声检查均发现乳腺内肿块,与活检穿刺组织或手术活检肿块病理结果比较,误诊20个,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8%。其中良性肿块误诊为恶性肿块多为纤维腺病,恶性肿块误诊为良性肿块多是体积较小的肿块,其高频声像图特征不典型。本组病例恶性肿块中浸润性乳腺癌占绝大多数,约占66.7%,而良性肿块中,纤维腺瘤占的比例相对较高,约46.7%(表2)。表2 良恶性肿块病理类型

3 讨 论

乳腺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各有其生长规律,尤其恶性肿块在各个不同病变时期有不同表现,高频超声是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基础,就本研究的结果,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频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

3.1 包膜和形态 本组恶性肿块高频声像图多表现形态不规则,无包膜,不典型者与良性肿瘤难以鉴别。而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如纤维腺瘤声像图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图1)。超声所显示的肿块形态与病理学标本大体形态一致性好,因此在多种超声形态学指标中,形态是否规则仍是最为准确的指标。

图1 良性肿块有包膜,内部回声均匀,

后壁回声增强,纵横比小于1

3.2 边界 毛刺产生的病理基础是肿瘤组织的浸润,肿瘤向周围组织生长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扩展,毛刺征的产生提示肿块增殖活跃;向周围组织生长,预示预后较差。但是,本组病例中毛刺的阳性率约53.0%,明显低于钼靶摄影文献中的报道[1]。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超声成像与钼靶摄影成像的原理不同造成的。乳腺肿块的恶性晕[2]指肿块周边与周围组织有可分辨的粗糙的、厚薄不均的强回声带。恶性晕的病理基础与毛刺征基本相似,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许多浸润性癌中可以观察到毛刺和恶性晕并存(图2)。二者是浸润性乳腺癌的特征性表现,也是诊断乳腺癌的经典指标[3]。体积较小的浸润性导管癌病灶边缘也可形成边界清楚的超声征象,但是局部放大和三维成像可判断有无微毛刺样改变(如图3、4)。

图2 二维超声示尚规则、边界尚清晰的低回声结节

图3 三维超声示边缘呈微毛刺样改变,

其内有散在钙化斑

图4 恶性肿块周边毛刺和恶性晕并存,后方回声衰减

3.3 内部和后方回声 本组恶性组中60%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图2);而良性组中60%肿块后方回声增强(图1);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3.4 钙化 钙化分为良、恶性两种,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分辨仪器及高频探头的应用及操作者经验的积累和提高,对乳腺肿物内微小钙化的检出已成为可能。恶性钙化为组织生长异常而产生的钙盐沉着,为营养不良性钙化,表现为多个微小钙化呈簇状分布[4]。这种超声表现可能与病理显微镜下所见恶性钙化灶散在分布于导管和腺泡等实质内,而良性钙化以间质分布居多的形态学表现有关[5-6]。本组中乳腺癌伴钙化者占47%,均表现针尖成簇状钙化(图5);良性肿块中伴钙化占16.7%,表现为粗钙化或块状钙化,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微钙化也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图5 体积较大的恶性肿块内探及成簇分布的

砂砾样钙化

3.5 腋窝淋巴结 66个恶性肿块中38个有腋窝淋巴结肿大;90个良性肿块中8例有腋窝淋巴结肿大,且肿大淋巴结多为乳腺炎患者,其形态结构与恶性淋巴结之间明显有别。如何运用无创的影像学方法检出和判断腋窝中有无转移淋巴结,从而使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更具有针对性,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当前乳腺影像学的重要课题。

3.6 纵横比 Stavros等[7]等将纵横比>1作为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指标,其敏感性为41.6%,特异性为98.1%。本组也取纵横比>1为乳腺癌的诊断指标(图6),敏感性为46.4%,特异性为85%。前后径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恶性肿瘤中心与周边处于不同生长期有关。

图6 恶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纵横比大于1

通过对高频超声声像图上述指标的分析,任一指标都与其病理学紧密相关且并不能发现有任何单独一个指标能直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但是二维声像图能直观地观察到良恶性肿块的多方面形态学的不同,对于体积较小的肿块,可采用局部放大成像技术和三维成像技术,能更清晰地显示肿块的边缘及内部结构。总之,高频超声仍是其鉴别诊断的基础,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鲍润贤.中华影像医学.乳腺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 [2] 庄 华,彭玉兰,谭永淑.乳腺恶性肿块“恶性晕”征超声观察及病理机制探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4(11):842-844.

[3] 朱庆莉,姜玉新,孙 强,等.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联系[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9):674-677.

[4] 荣雪余,姜玉新.超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9(5):317-318.

[5] Moon WK, Im JG, Koh YH, et al. US of mammographically detected clustered microcalcifications[J]. Radiology, 2000,217(3):849-854.

病理学特征范文3

【关键词】炎症性乳腺癌;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

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一种,炎症性乳腺癌不仅发病急、难控制,而且预后差,是一种少见的乳腺上皮性恶性肿瘤。尽管其发病率仅占乳腺癌总数的3%左右,但因其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临床影像及生物学行为与常规乳腺癌区别较大,不适用于常规乳腺癌疗法[1],因此,进一步探究炎症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物学行为特点十分必要。本院就48例炎症性乳腺癌的有关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进行了探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妇科检查与治疗的48例炎症性乳癌患者。所有患者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7.8±5.2)岁,病程最短8d,最长31个月,平均病程(10.3±5.4)个月。48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红肿及疼痛。病变范围均超过一侧面积的1/3,>50%患者的病变范围大于面积的2/3。

1.2方法

①提取每例患者的病理标本,并采用已准备好的中尔马林液(浓度为10%)对标本进行固定。②对已固定好的标本进行石蜡切片以及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染色完毕后立即进行S-P法免疫组化染色。③对其进行病理学分析,并综合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特征。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每例炎症性乳癌患者的ER、PR、CerbB-2三类免疫表型的阳性率进行计算分析。其中,ER、PR两类免疫表型定位在患者肿瘤细胞核,以有棕黄色颗粒出现为标志,并依据已着色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数的比例的不同分为不着色、着色+、++和+++。比例<10%为+,10%~50%为++,>50%为+++。此外,CerbB-2免疫表型的阳性情况依据0~+++四级评分系统进行判定,其中只有评分为+++时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2]。

2结果

2.148例患者的病理学特征

经检查,其病变部位位于左侧33例、位于右侧15例。所有患者均有迅速增大、皮温升高、皮肤出现红斑肿胀、似丹毒样以及皮肤增厚变硬、毛孔处出现下陷的橘皮样变等临床表现。其中,6例患者表现为红斑肿胀面积超过了其一侧面积,39例患者发现了边界模糊不清的内肿块;另外42例患者检查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6例表现为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

2.2病理检查及生物行为学分析

对于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其均有乳腺弥漫肿大变硬、皮肤出现紫红色水肿且其表皮皮肤较硬,肿胀范围超过了患者乳腺全部的1/3,有的甚至出现了全部乳腺肿胀。同时,对患者的切面真皮层检查发现了明显的水肿,其中39例患者均表现为明显肿块、24例患者形成了明显的单个肿块,另有15例患者表现为多个明显肿块。且所有患者的肿块均为质硬且边界模糊。镜检发现,浸润型小叶癌、导管癌以及黏液癌分别为21例、6例和3例。所有患者的癌组织均分化较差,且弥漫于个体的真皮内,患者的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均出现了明显的扩张充血。而在淋巴管内也都出现了大面积未分化的癌细胞栓子。被癌组织累及皮肤的共计18例患者,21例患者体内间质未观察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9例患者出现淋巴样浸润。具体免疫表型阳性。见表1。病理学组织分级都为1~3级。27例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转移数目为2~10枚,3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

3讨论

炎症性乳腺癌又称急性乳腺癌,因其临床症状及有关影像学检查与急性炎症类似,而不同于一般乳腺癌因而得名。加之其发病率极低,在乳腺癌中十分少见,因此,至今为止它仅是一个诊断名称,而非病理诊断类型。但此癌症又具有发病急、恶化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以及难以用常规乳腺癌治疗手段进行治疗等特点,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患有此癌症的患者。近年来,随着对炎症性乳腺癌研究的深入,多数研究表明炎症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行为具有区别于一般乳腺癌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对其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并制定综合治疗的手段以达到缓解患者病症,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3]。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多数炎症性乳腺癌病理分型以黏液癌、浸润性小叶癌以及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所有患者的癌组织均分化较差,且弥漫于个体的真皮内,患者的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均出现了明显的扩张充血。而在淋巴管内也都出现了大面积未分化的癌细胞栓子。被癌组织累及皮肤的共计18例患者,21例患者体内间质未观察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共计9例患者出现淋巴样浸润。48例炎症性乳腺癌患者的ER、PR、CerbB-2三类免疫表型的阳性率分别为31.3%、43.8%和62.5%。这也更加证实了炎症性乳腺癌预后差以及恶化程度高的特点。综上所述,临床上应将炎症性乳腺癌的病理表征结合是否为真皮淋巴管内癌栓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进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参考文献

[1]成楠.48例乳腺癌超声表现与病理分型相关性探讨.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4):60-61.

[2]郭冀鲁,李远,牛俊波,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特征与分子生物学表达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6):32-35.

病理学特征范文4

【关键词】 结直肠肿物;白细胞介素?2;受体;病理学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肿瘤,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5位,在我国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1,2]。已有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机体免疫水平和预后直接相关[3]。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正性调节的免疫因子,它通过作用于表达il?2的受体(il?2 receptor,il?2r)的细胞而发挥生物学功能,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te il?2r,sil?2r)是膜结合形式il?2r的α链裂解进入循环系统后形成的, sil?2r可与膜表面il?2r竞争结合il?2,导致il?2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4,5]。sil?2r血清水平能反映淋巴细胞的激活状态,可作为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的一项参考指标。我们检测了102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旨在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102例结肠癌患者,男60例,女42例。年龄32~84 岁,平均(53.5±8.4)岁,中位年龄52.5岁。右半结肠癌33例,横结肠癌20例,左半结肠癌31 例,直肠肛管癌18例。黑便53例次,大便变细35例次,大便习惯改变58例次,合并肠梗阻43例次,表现为恶液质12例次,68例出现两种以上的症状。另正常对照组60例,系结肠镜检查确诊的结直肠良肉住院患者,近2周内无感染性疾病史,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6~64 岁,平均(52.8±6.5)岁,中位年龄53.0岁。经χ2检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营养状态以及居住区域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病理 研究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活检证实结肠癌,其中高分化腺癌26例,中分化腺癌28例,低分化腺癌27例,未分化癌16例,鳞癌3例。术前明确存在孤立肝转移结节3例,腹膜后包块1例。

1.3 手术方式 研究组患者均按日本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规约[6,7]行d3式廓清术,术后由高年资主治医师解剖肿瘤标本,挤压触诊法寻找淋巴结并完整游离,根据解剖部位对各组淋巴结进行分类标识分组,在病理检查单详细记录后送病理检查。肿瘤大小、部位、病理类型及浸润深度等病理参数通过病理检测获得。对照组根据息肉大小和部位予以行开腹息肉摘除术或经结肠镜下摘除术。

1.4 检测

1.4.1 标本采集 研究组明确诊断后于术前3 d、术后14 d以及术后3个月,抽取外周静脉血2ml,不作抗凝处理,于4℃下行3000 r/min离心15 min后,留取分离血清,分为2份,置?20℃冰箱内保存,标本满24个后检测[8]。对照组患者于清晨空腹一次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血标本后续处理同研究组。

1.4.2 测定方法 sil?2r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试剂公司,其它常规试剂由实验中心配置,选用芬兰雷勃mk3全自动酶标仪。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sil?2r的血清浓度,结果用ng/ml表示。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

1.5 统计学分析 将sil?2r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鉴于研究组和对照组sil?2r水平为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f检验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sil?2r的差异,采用f检验比较研究组不同病理类型的sil?2r的差异,样本α设定为0.05。

2 结 果

研究组89例施行了根治性切除术,其中85例为一次手术切除所有癌灶,4例为1个月内再次手术切除第二癌灶(肝转移结节3例,腹膜后转移包块1例)。手术方式包括:miles术12例,dixon术35例,右半结肠切除术31例,横结肠切除术19例,右半结肠切除+dixon术2例,横结肠切除+miles术2例,肛管癌经径路局部切除术1例。根据术中所见结合术后病理学检查,按1986年结肠癌uicc的分期标准[4], t2期48例,t3期42例,t4期12例。对照组42例行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18例行开放性结肠息肉摘除术,术后1例出现下消化道出血,经结肠镜下止血控制。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sil?2r水平检测结果 经f检验,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明确诊断后术前3 d以及术后14 d的血清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3个月的血清sil?2r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血清sil?2r水平比较注:与对照组比,p<0.05

2.2 研究组不同部位血清sil?2r水平检测结果 经f检验,同一时间点的研究组不同部位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表2 研究组不同部位的血清sil?2r水平比较

2.3 研究组不同部位组织病理学患者血清sil?2r水平检测结果 经f检验,低分化腺癌和未分化癌的术前3 d和术后3个月的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鳞癌(p<0.05),而术后14 d时不同组织病理学的血清sil?2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表3 研究组不同组织病理学类型的血清sil?2r水平比较注:低分化腺癌和未分化癌的同一时间点血清sil?2r水平与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鳞癌相比较,p<0.05

2.4 研究组不同临床分期的血清sil?2r水平检测结果 经f检验,t3期和t4期结直肠癌的术前3 d的血清sil?2r水平高于t2期结直肠癌患者(p<0.05)。而t4期结直肠癌的术后3个月时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t2期和t3期结直肠癌患者(p<0.05),见表4。表4 研究组不同临床分期的血清sil?2r水平比较注:t4期的术后3m血清sil?2r水平与t2期和t3期相比较,p<0.05;t3期和t4期的术前3d血清sil?2r水平高于t2期,p<0.05

3 讨 论

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正性调节的免疫因子,它通过作用于表达il?2的受体(il?2 receptor,il?2r)的细胞而发挥生物学功能,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te il?2r,sil?2r)是膜结合形式il?2r的α链裂解进入循环系统后形成的, sil?2r可与膜表面il?2r竞争结合il?2,导致il?2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4, 5, 8]。因此,sil?2r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做为衡量免疫水平的指标之一。

自1985年rubin等[9]在人体液中发现sil?2r以来,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sil?2r来自活化的t淋巴细胞,在正常人血清中处于一种较低水平;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清sil?2r表达增高[9,10]。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增高的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肿瘤细胞引起体内激活的t淋巴细胞增多,继而导致sil?2r释放增多,高浓度的sil?2r与mil?2r竞争结合il?2,从而中和活化t淋巴细胞周围的il?2,减弱了机体的自分泌效应[4,10]。此外,作为mil?2r的主要廓清方式,大量sil?2r从细胞膜上脱落而降低了mil?2r的密度,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衰竭,使活化的t淋巴细胞静息,从而使肿瘤细胞得以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5]。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有效临床治疗前,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且与结直肠癌的组织病理学恶性程度以及临床分期有关,但是血清sil?2r和结直肠癌的解剖学部位无关。说明荷瘤状态激活了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体内il?2的靶细胞膜上过度表达il?2r,并使释放入血的sil?2r增多,这种反应抑制了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t2和t3期结直肠癌术后血清sil?2r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血清sil?2r进行性下降,说明肿瘤切除能缓解机体的免疫抑制,使免疫功能得以恢复;但是t4期结直肠癌术后3个月的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t2和t3期术后患者,这和晚期结直肠癌不能彻底清除瘤灶以及存在远处播散有关,提示t4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转移和复发的可能性高于t2和t3期。

因此,我们认为,sil?2r水平的高低能较准确地反映结直肠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手术前后检测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鉴别结直肠良恶性疾病的一项参考指标,临床上对血清sil?2r的检测有助于对结直肠癌病程发展和转归的监测,对评估治疗效果也有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kiesslich r, neurath mf. endoscopic detection of early lowe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j]. best prac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5, 19 (6): 941?961.

[2]fairley tl, cardinez cj, martin j, et al. colorectal cancer in usa. adults younger than 50 years of age, 1998?2001[j]. cancer, 2006, 107(8): 1153?1161.

[3]刘俊田, 岳杰, 任秀宝, 等.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 2005, 27(7): 423?426.

[4]witkowska am. on the role of sil?2r measurement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cancers[j]. mediators inflamm, 2005, 2005(3): 121?130.

[5]murakami s.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in cancer[j]. front biosci, 2004, 9(10): 3085?3090.

[6]japanese research society for cancer of the colon and rectum. general rules for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studies on cancer of the colon, rectum and anus, part i: clinical classification[j]. jpn j surg, 1983,13(6): 557?573.

[7]koyama y, kotake k. overview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japan: report from the registry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cancer of the colon and rectum[j]. dis colon rectum, 1997, 40(10suppl): s2?9.

[8]韩开宇, 吕福祯, 李家宁, 等. 可溶性白介素2 受体与肿瘤坏死因子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3, 37(1): 67?70.

病理学特征范文5

【摘要】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以指导防治。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289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住院病历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汉族154例,维族103例,回族28例,哈族2例,蒙古族1例,外籍1例(哈萨克斯坦)。新生儿3例,~9个月者124例,~2岁95例,~7岁49例,~15岁10例,≥15岁8例(成年人6例)。年龄<9个月127例,以汉族居多(62.99%),≥9月162例,以少数民族为主(54.32%),两者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8.0498,P<0.01);在≥9个月年龄组中又以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主,而汉族以流动人口为主,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χ2=5.047,P<0.05)。在免疫程序规定的接种麻疹疫苗年龄而未接种的137例中,少数民族76例(55.47%),其中又以常住人口居多(55.26%),汉族以流动人口为主(68.85%),汉族与少数民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915,P<0.05)。在疾病的接触方式上,少数民族患儿以密切接触发病居多,主要为≥9个月儿童;汉族儿童多在发病前1~3周在医院住院、门诊就诊,主要为<9个月婴儿,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0.978,P<0.01)。在住院的202例中,死亡1例(合并肺结核),合并多脏器衰竭6例(汉族2例,少数民族4例),合并支气管肺炎195例(96.53%);血常规:白细胞高于正常同年龄值23例(11.39%),不同程度贫血58例,少数民族37例,汉族21例,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5.756,P<0.05);血清IgA检查112例,低于正常同龄儿水平(x±2SD)以下37例,占30.03%,汉族与少数民族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0.376,P>0.05);心肌酶升高77.89%;痰培养164例,阳性36例(21.95%),汉族与少数民族儿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减少麻疹发病率的重点是加强流动人口的接种管理,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加强对少数民族人群疾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和疫苗的普种;同时医疗部门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实行婚龄妇女和入学、入伍人员麻疹疫苗的复种来降低9个月内婴儿对麻疹的易感性和减少成人麻疹的发病率。儿童麻疹合并肺炎、心肌损害比例高。

【关键词】 麻疹;流行病学;疫苗;临床特征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普遍接种麻疹疫苗以来,已控制了麻疹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今年新疆部分地区出现麻疹流行,其中伊犁、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州及乌鲁木齐市等疫情较为严重。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疆唯一一所儿童专科医院自2月1日被区卫生局指定为儿童麻疹免费收治医院,至3月31日共诊治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县麻疹患儿289例。为了探讨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指导防治,本文对289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8年2月1日~3月31日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病例。典型病例233例,均具有麻疹典型临床特点:发热、咳嗽、结膜充血及卡他症状、皮疹、口腔黏膜斑;不典型病例56例,所有病例经麻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

1.2 一般资料 289例病例分布于乌市各个区及周边县城,男172例,女117例,男女比例为1.47∶1;年龄12天~50岁,其中新生儿3例,~6个月57例,~9个月67例,~2岁95例,~7岁49例,~15岁10例,≥15岁8例(成人6例),<2岁以下发病占76.82%。汉族154例,维族103例,回族28例,哈族2例,蒙古族1例,外籍1例(哈萨克斯坦)。调查197例母亲,年龄:19岁1例,20~30岁111例,~40岁76例,≥40岁9例;只有9例明确知道幼年时患过麻疹,10例有明确麻疹接触史。在密切接触史中,13例母亲和6例父亲患麻疹1周后患儿发病。

1.3 方法 (1)对于临床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年龄、族别、疫苗接种史、人口分布、麻疹接触史、发病前3周内是否去公共场(医院、诊所、商场、电影院等)以及母亲年龄、疫苗接种史、是否患过麻疹。(2)对其中住院治疗的202例病例次日晨抽血送市疾病控制中心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并行常规血、尿、便、肝肾功能、鼻导管痰培养、血清ELISE方法检测病原IgM(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心电图、X线胸片等检查。肝功能异常的进一步行甲~戊型肝炎血清病原学检测以及EBV、CMV病毒IgM抗体检测,排除其他病毒性肝炎。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xcel 2000、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年龄与民族分布情况 见表1。按麻疹疫苗接种免疫程序规定的年龄,对289例患儿分组分析,从年龄和民族分布上看,以≥9个月患儿居多,占56.01%,其中以少数民族为主;汉族以<9个月居多,两者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8.0498,P<0.01。表1 麻疹患儿发病年龄与民族分布比较 注:汉族与少数民族在年龄分布上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8.0498,P<0.01

2.1.2 不同民族与疾病接触方式 见表2。从疾病的接触方式上看,汉族与少数民族明显不同(χ2=10.978,P<0.01),少数民族患儿以密切接触发病居多42例,其中以≥9个月为主(26例),有7例维族患儿在兄妹发病后7~10天患病,汉族3例;此外,少数民族家长对患儿发病前接触方式上以不祥居多。汉族儿童发病前在医院住院、门诊就诊居多89例,其中以<9个月为主(55例),同时,汉族儿童发病前1~3周乘交通工具来乌市后发病居多。接触方式不明确分类见表3。表2 不同民族与疾病接触方式 表3 接触方式不明确分类 注:汉族与少数民族在接触方式不明确比较中经χ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11.185,P<0.01

2.1.3 民族与人口分布 见表4。289例病例中,常住人口165例,流动人口124例。在<9个月年龄组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在人口分布上均以常住人口为主,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0,P>0.05);在≥9个月年龄组中汉族以流动人口为主,少数民族以常住人口为主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5.947,P<0.05)。表4 麻疹患儿不同民族与人口分布 注:在<8个月年龄组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在人口分布上经χ2检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0,P>0.05;在≥9个月年龄组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在人口分布上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5.947,P<0.05

2.1.4 疫苗接种情况与民族及人口分布 见表5。根据患儿家长(监护人)回忆病史的记录,出生9个月以上的162例麻疹患儿,已接种麻疹疫苗25例(15.43%),其中2例分别在接种疫苗后16、12天发病;未接种疫苗137例(84.57%)。疫苗接种方面,汉族和少数民族分别在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汉=0.636,P>0.05;χ2少=0.0396,P>0.05)。在未接种疫苗组中,以少数民族为主,占55.47%,其中又以常住人口为主(55.26%);汉族以流动人口为主(68.85%),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χ2=5.915,P<0.05),其中14例在接种疫苗后不到10天发病。 表5 麻疹疫苗接种与人口分布 注:汉族和少数民族在疫苗接种史上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经χ2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0.636,χ2=0.0396(P>0.05);在未接种疫苗组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在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上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915,P<0.05

2.2 临床特征

2.2.1 一般资料 202例住院病例中死亡1例(合并肺结核),合并多脏器衰竭6例(汉族2例,少数民族4例),合并支气管肺炎195例(96.53%),肠炎58例(28.71%),合并喉炎15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

2.2.2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WBC正常150例,<4.0×109/L者29例(其中2例三系降低),高于正常同年龄值23例(11.39%);不同程度贫血58例(28.71%),其中少数民族37例(63.79%),汉族21例(36.21%),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5.756,P<0.05),见表6。(2)199例行生化检查,其中心肌酶各项指标(CK-MB、HBDH、CK、LDH)均升高155例(心电图T波及ST段改变8例),占77.89%;肝酶(AST、ALT)升高35例。CRP正常128例,升高(≥8 mg/L)70例(35.18%)。血清IgA检查112例,低于正常同龄儿水平(x±s)以下37例(30.03%),汉族与少数民族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0.376,P>0.05)见表7。(3)病原学检查痰培养164例,其中阳性36例(21.95%),汉族20例,少数民族16例。培养结果: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各9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例,大肠埃希菌3例,阴沟杆菌、鲍特菌、奈瑟菌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黏质沙雷菌各1例。血清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19例(9.55%,19/199),其中肺炎支原体8例,呼吸道腺病毒3例,合胞病毒2例,巨细胞病毒2例,乙肝病毒2例,柯萨奇病毒、弓形体各1例。表6 麻疹患儿辅助检查结果 例注:汉族与少数民族在发生贫血方面经χ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5.756,P<0.05表7 麻疹患儿血清IgA结果

3 讨论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自1984年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麻疹发病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230/10万,下降至近年来的21/10万左右,病死率从2%~4%降至0.3%~0.5%。但今年新疆麻疹发病率较往年明显升高,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自1月1日~3月5日,全区已累计报告麻疹病例12553例,死亡27例。乌鲁木齐市以汉族人口为主,作为首府卫生资源配置在全疆占优势,此次疫情也较为严重。从289例发病年龄与民族分布上看,小于9个月患儿127例,占43.94%,以汉族为主,≥9个月年龄162例,以少数民族为主,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8.0498,P<0.01),而在出生≥9个月以上的162例麻疹病例中,137例(84.57%)未接种过麻疹疫苗,其中以少数民族为主76例(55.47%),说明少数民族家长对疫苗接种的意义及理解存在缺陷,需要卫生工作者在少数民族地区更需要进一步做好传染病预防宣传工作。

在≥9个月以上的162例麻疹病例中,25例(15.43%)接种过麻疹疫苗,其中2例分别在接种疫苗后12天、16天发病。说明这些患儿在首次麻疹疫苗接种时,有可能疫苗存在过期或冷藏、保管不善情况,也与疫苗接种人员操作不正规有关。此外有可能一些患儿没接种麻疹疫苗,而监护人回答时把接种其他疫苗误当接种了麻疹疫苗,估计已接种疫苗的真实人数比统计数少。在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137例中,汉族以流动人口为主,少数民族中以常住人口为主,两者有统计学差别,χ2=5.915,P<0.05,说明该市对流动人员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疫苗接种的管理存在缺陷,疫苗漏种普遍存在较严重的情况,与其他报道一致[1]。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市流动人口和少数民族儿童初种麻疹疫苗管理工作,更值得有关部门考虑,这是防止全市麻疹流行的关键所在。

从疾病的接触方式上看,以发病前1~3周在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居多,140例(48.44%),其次为接触不详76例(26.30%)和密切接触73例(25.26%)。汉族与少数民族比较存在明显不同(χ2=10.1873,P<0.01)。少数民族患儿以密切接触发病居多,主要是≥9个月儿童,并且对患儿发病前接触方式上不详居多,与少数民族多子女及居住环境有关,以及对传染病的认识程度低、语言交流、理解上困难等因素有关;汉族儿童以发病前1~3周在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居多,主要为<9个月婴儿,说明汉族家长带患儿在医院及诊所就诊的机会,增加了在院内感染的机会。此外,新疆冬季寒冷,室内窗门紧闭,空气不流通,增加了疾病传播的机会。所以,医院及诊所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必须做好发热门诊的预检、就诊环境的消毒、传染病的隔离工作。

有关麻疹疫苗接种的起始月龄,国内外专家意见不一,国外一般主张12个月龄左右开始接种,而我国在婴儿出生后满8个月开始接种麻疹疫苗。但近几年8个月内婴儿麻疹常有报道[2~4]。本组289例麻疹患儿中,127(43.99%)是出生9个月内的婴儿,其中3例为新生儿(母婴同患),婴儿母亲年龄多在20~30岁(56.35%),考虑<9个月婴儿的母亲未感染自然的麻疹或未接种过疫苗,或虽接种过疫苗但未加强注射,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较弱或抗体水平低,因而通过胎盘的抗体免疫力不足,不能很好地保护婴儿,因此发病增多[5],进一步提示我国现行的麻疹疫苗接种程序已不适合麻疹发病的实际,影响了预防效果。有学者提出[2],麻疹流行期间,可考虑将麻疹初免时间提前至6个月来减少8个月以下婴儿麻疹的发病率。但黄铭华等[6]认为:8个月接种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及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均可超过6个月接种。笔者以为,可采取对育龄妇女在怀孕前某一合适时期接种麻疹疫苗,以提高婴儿胎传获得的麻疹抗体水平,入伍、入学时加强麻疹疫苗补种来减少成人麻疹的发生。

从住院的202例麻疹临床病例资料中显示: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比例较大(96.53%),与其他报道一致[7],可能与新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室内通风不良有关。6例多脏器衰竭中,少数民族4例,汉族2例,分析原因:(1)少数民族麻疹患儿贫血比例多于汉族儿童,导致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低下。(2)少数民族家长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够,延误了诊疗时间。从麻疹合并各种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中看出:细菌感染所占比例不大,血常规白细胞升高23例(11.39%),CRP升高70例(35.18%),痰培养阳性36例(21.95%),可能与院前使用抗生素、取痰操作不正规有关,但可以看出CRP阳性率高于血常规检查,临床上应以CRP结果来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指导是否应用抗生素,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199例心电图中T波及ST段改变仅8例,而心肌酶各项指标升高者155例(77.89%),与小儿心肌结构特点以及肺炎导致机体缺氧、心肌损害有关。血清IgA检查112例,低于正常同龄儿水平2个标准差以下37例,占30.03%,与麻疹患儿非特异免疫功能受抑制有关,少数民族儿童和汉族儿童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向红,林茹姝,曹建伟.小儿麻疹199例临床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2(5):216-217.

2 胡家瑜,张金芳,李秀珠.6月龄于8月龄婴儿届中麻疹疫苗后的血清学效果.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12(9):425-426.

3 刘东磊,孙梅平,杨洁,等.北京市2003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5,11(1):30-32.

4 郝国蓉.凉山州民族地区麻疹154例临床分析.临床和实践医学杂志,2007,3(6):173-174.

5 王联君,孙丽瑛,姜忠林,等.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控制对策探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1):49.

病理学特征范文6

1月-2015年12月国家级哨点监测医院(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和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葫芦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病原学监测资料,分析流感样病例的年龄分布情况和流感病毒检出情况。结果:2012-2015年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者921 936例,其中流感样病例29 622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平均为3.21%,各年度ILI%的极值分布不同。共检测咽拭子标本2295份,各年度检出阳性率在8.08%~33.58%间,各年度均有H3型病毒检出。结论:应针对0~14岁儿童加强流感的监测和健康教育,密切注意流感病毒型别变化情况。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监测; 流行病学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urveillance data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 conducted by National influenza surveillance site in Huludao City,Liaoning Province,aiming at mastering the influenza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ing some evid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measures.Method:Surveillance data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 and etiology data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December 2015 were collected in Huludao Central Hospital and Huludao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Age distribution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 and influenza virus detection we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Result:A total of 921 936 cases were monitored and among them 29 622 cases were influenza-like illness,giving an ILI% of 3.21%,but the annual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 of ILI% was different.From the total of 2295 pharyngeal swab specimens, the annual positive rate was between 8.08% and 33.58%,and H3 viruses were found each year.Conclusion:The influenza surveillance and child health education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moreover, 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 influenza virus subtype distribution.

【Key words】 Influenza-like illness;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First-author’s address:Huludao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uludao 125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2.017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N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出现抗原变异,如果出现大流行则可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状况都产生严重影响[1-3]。在目前应对流感流行的防控框架下,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是疫情监测[4-5]。流感疫情监测的核心任务是掌握疫情动态和流感病毒的分布及变异情况,及时发现疫情[6-9]。由于流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并非均匀发生,流行强度各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系统综合分析本地区的流感疫情监测资料有助于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本研究通过分析2012-2015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的资料,试图探究葫芦岛市流感流行趋势和病原谱,为科学合理保障葫芦岛市流感监测工作质量及完善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葫芦岛市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资料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为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哨点医院的专业人员每天按科室登记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发热门诊和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的就诊病例总数和流感样病例数,按照时间(日、周)和病例年龄分布情况(0~5、5~15、15~25、25~60、60岁以上)每周一将监测数据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0年版)》流感样病例定义为:发热(体温≥38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1.2 标本采集 葫芦岛市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为葫芦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哨点医院流行期间(10月-次年3月)每周采集20份流感样病例标本,非流行期间(4-9月)每月采集20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咽拭子标本采集后放入含3~4 mL采样液的采样管中4 ℃以下保存,48 h内送达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

1.3 病毒核酸检测 利用状态良好的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

1.4 统计学方法 监测数据导出至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感样病例监测情况 2012年1月-2015年

12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者921 936例,其中流感样病例29 622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为(ILI%)平均为3.21%,各年度ILI%的极值分布不同。其中,2012年度ILI%周报告最高值为6.83%,出现于第25周;最低值为1.69%,出现于第9周。2013年度ILI%周报告最高值为6.65%,出现于第28周;最低值为2.36%,出现于第35周。2014年度ILI%周报告最高值为4.75%,出现于第35周;最低值为2.00%,出现于第11周。2015年度ILI%周报告最高值为5.10%,出现于第6周;最低值为2.33%,出现于第32周。见表1。

2.2 流感样病例的年龄分布情况 2012年

1月-2015年12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监测到的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于14岁以下的儿童,占86.77%;15~24岁年龄段占比最低,为0.09%,见表2。

2.3 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核酸监测情况 2012-2015年共检测咽拭子标本2295份,检出阳性标本416份,检出阳性率在8.08%~33.58%间,其中2014年检出阳性率最高;各年度均有H3型病毒检出,各年度检测情况见表3。

3 讨论

流行性感冒作为发病率较高、传播迅速的呼吸道传染病,ILI属于早期症候群监测,为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提供预警信号。葫芦岛市为重要港口城市,同时中国铁路京哈秦沈客专段、沈山线、国家高速公路G1京哈高速、102国道等贯穿其全境,交通枢纽型城市中经空气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更应引起重视。在葫芦岛市ILI的主要影响人群为儿童尤其是4周岁及以下低年龄组的儿童,这与大多数地区的监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10-16]。2012-2015年流感样病例的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虽然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和其余年份类似,但是流感病毒分离的阳性率明显升高,提示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是宏观监测数据的有效补充[17-20]。病原学监测结果对于监测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以及溯源分析具有重要作用,疾病防控人员及时从不同维度了解流感的流行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提供依据。

目前葫芦岛市的流感监测集中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一家,还未覆盖到县级医院,监测范围的局限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影响对流感流行特征的总体估计。鉴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已经准确掌握了ILI的诊断标准和咽拭子的规范采集。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中,将以目前的医务人员队伍为骨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医务人员相关培训,为后续扩大监测范围,提升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叶冬青.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与应对[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3):215-218.

[2] Rappuoli R,Dormitzer P R.Influenza:options to improve pandemic preparation[J].Science,2012,336(6088):1531-1533.

[3] Takahashi T,Suzuki T.Low-pH stability of influenza a virus sialidase contributing to virus replication and pandemic[J].Biol Pharm Bull,2015,38(6):817-826.

[4]李铁铜,李魁彪,肖新才,等.新甲型H1N1流感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5,15(1):91-94.

[5] Peiris J S,Poon L L,Guan Y.Surveillance of animal influenza for pandemic preparedness[J].Science,2012,335(6073):1173-1174.

[6] Christaki E.New technologies in predicting,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Virulence,2015,6(6):558-565.

[7] Guo C,Xie X,Li H,et al.Prediction of common epitopes on hemagglutinin of the influenza A virus(H1 subtype)[J].Exp Mol Pathol,2015,98(1):79-84.

[8]仝振东,蒲柳艳,虞奇跃,等.一种基于流感哨点监测的流感预警分析方法[J].疾病监测,2011,26(5):386-387,391.

[9]沈冰,杨晓明,卑伟慧,等.时间序列分析在上海静安区流感样病例预测预警中的应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6,33(2):156-159.

[10] Stockwell M S,Reed C,Vargas C Y,et al.MoSAIC:mobile surveillance for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influenza-like illness in the community[J].Am J Epidemiol,2014,180(12):1196-1201.

[11]邓立权,栾博,赵庆龙,等.2011-2015年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6,30(1):50-52.

[12]罗春蕊,李娟,宁德明.云南省2009-2013年流感哨点医院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3):358-360.

[13]夏瑜,沈强,陆布来,等.2010-2014年苏州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5,29(6):498-501.

[14]吕燕,王春荣,庞立丽,等.2009~2011年济南市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2,18(5):370-371.

[15]苗芳,李达,胡晓芬,等.2011-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5):641-643.

[16]华祥,石燕.青海省2010-2012年流感样病例监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4,30(9):945-947.

[17] Pariani E,Amendola A,Ebranati E,et al.Genetic drift influenza A(H3N2) virus hemagglutinin(HA) variants originated during the last pandemic turn out to be predominant in the 2011-2012 season in Northern Italy[J].Infect Genet Evol,2013,13:252-260.

[18] DE Donno A,Idolo A,Quattrocchi M,et al.Surveillance of human influenza A(H3N2) virus from 1999 to 2009 in southern Italy[J].Epidemiol Infect,2014,142(5):933-939.

[19] Chang F Y,Lin T Y,Chiu W T.Human infection with H7N9 virus[J].N Engl J Med,2013,369(9):879-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