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课堂的目的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课堂的目的和意义范文1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31-05
智慧课堂呼唤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不仅是教师专业特性的重要表现,更是当今教师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不但要努力发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而且要善于将自己的这种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智慧启迪、开发、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智慧和创造智慧。
一、教学实践智慧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教学本质、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文本、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持续关注和研究反思,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深刻理解教学文本、敏锐把握教学情境,灵活应对教学事件,自如驾驭教学课堂,始终彰显道德德性和生命意义的一种综合实践能力。其基本特征为:
1.实践性。教学实践智慧是一项很复杂的实践活动,它既不同于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也不同于实践技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系统训练形成,它必须依赖于课堂教学情境的不断建构,依托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即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智慧对话才能真正获得。如此看来,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必定是在实践中体现,必须是在实践中养成,必然是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2.动态性。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有赖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而真实的教学情境又是动态生成的、不确定的,所以,教学实践智慧也是动态的、不确定的。它需要教师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并适时调整教学环节和内容,从而让实践智慧得到充分而自然的生成。
3.真理性。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直觉认识”。[1]其真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和具体应用;第二,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淀和升华,是教师运用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灵活而恰当地处理各种教育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4.独创性。教学实践智慧最能体现教师的个体独创性。这是因为,不同的教师,由于其年龄、性别、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对教学的感悟、对情景的敏感度就会存在着差异;再加上其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职业生涯的不同,必定会对相同的问题采取个性化的处理方法,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化实践智慧。
5.缄默性。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个体面对具体教学情景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它以行动为导向,综合体现了教师的知识、能力、个性特点,是逻辑推理所不能解释的,也很难通过语言进行传递的。[2]这正与波兰尼所勾画的缄默性相吻合。
二、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原则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景而生成的一种教育智慧,它体现了教师灵动的教学机智和随机应变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淀的经验智慧。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1.立足整体原则。教学实践智慧体现在教师进行着的、真正发生的教学过程中,能比较全面、动态地体现教师的教学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45分钟的师生对话,还要把教学视角向前延伸到前置课堂(准确解读教材、准确判断学情、有效教学设计等),向后拓展到后置课堂(主动的教学反思、学习效果的客观分析等),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其实践智慧。
2.理论积淀原则。先进的教育理论是人们对教学现象的能动反映,对教学实践活动理性思考的产物,对教学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夯实提升教学实践智慧的底蕴。
3.合作共享原则。教学实践智慧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和行为方式,它不仅需要教师个体兀兀穷年的探索和追求,还需要依靠团队的互助合作,汇聚集体的智慧结晶,才能渐次形成。学校(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要组建具有较强团队意识的教师共同体,让全体教师学会相互合作,共同探究问题,体验研究收获,分享成功喜悦,逐步生成教学实践智慧。
4.持续关注原则。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与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是在教师个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撞击中实现着动态的发展和和谐发展。鉴于此,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过程,自觉地把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反思和谐融通起来,使自身的教学实践知识、经验,和教育的知性、理性、情感等有效嫁接、整合、融化,才能升华为教学实践智慧。
三、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策略
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彰显教师实践智慧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致力于教学实践智慧的发现、积淀和生成。
(一)科学设计,绘制智慧蓝图
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课堂教学需要精心设计。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精心的教学设计,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组经过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外部行为。”这就充分说明,科学地、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是生成教学实践智慧的基石。
1.智慧解读文本,把握教学核心。谈到课堂教学的原点,一般老师都认为是教学设计;其实不然,课堂教学的真正原点是文本解读。这是因为,教者只有认真阅读教材,深刻解读文本,才能理解文本的内涵和要义,才能对文本价值进行二度开发,把文本的“原生价值”转换、生成为“教学价值”,实现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对接。也唯有如此,才能为教学实践智慧的“显山露水”搭建好平台。
第一,品读文本,敏感感知。在解读文本时,教者要读出文本的韵味,读出属于自己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感悟,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对文本的敏感,一种初进文本时所特有的感觉:敏感于初读文本时的灵光一现、敏感于初读文本时的一脸茫然、敏感于初读文本时的深刻印记……从而由表及里,诠释出隐藏于敏感背后的东西——极为珍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价值。第二,吸纳精华,弥补不足。仅仅依靠自身的原始阅读,难以把握文本的深度;依托教学参考用书这个“拐杖”,也往往无济于事。这时,教师就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弥补个体阅读的不足,使文本解读得更深刻更到位。第三,扬长避短,批判吸收。文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虽然凝聚了作者和编者的心血和智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方面出现瑕疵。这样,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带着批判的目光,深入研读,发现文本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并加以灵动“处理”,将其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凸显课堂教学实践智慧。
2.智慧设计蓝图,彰显实践智慧。教师之文本解读,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了智慧设计和智慧教学。因此,教师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必须围绕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这一核心设计“教学蓝图”,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及各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地进行。
第一,设计起点,凸现学生的“学”。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紧紧突出“主动学习”的教育目标,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而设计,为赋予学习以学生的意义而设计,为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而设计,为建立学习共同体而设计,为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而设计,为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设计……
第二,设计理念,围绕学生的“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是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在设计价值取向上,要从追求教会学生知识、技能,转向培养学生基本学科素养的设计价值取向;在设计思路上,要从尊重教材文本逻辑,转向尊重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逻辑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主体上,要从教师作为既定教学设计的被动执行者,转向教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
第三,设计要素,体现学生的“学”。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需要考虑诸多要素(如教学目标、教法学法、问题设计等),但学生之“学”是核心要素,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情;编制教学问题时,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环节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逻辑思维特点;设计课堂观察和评价时,要基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尊重关爱学生,启发诱导学生……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之学”为根本,统领其他诸要素,让他们以快乐的心态,自主地学习,享受课堂学习的乐趣。
(二)有效教学,收获智慧硕果
具有智慧性的教学设计,只有置身于教学实践之中,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气息和活力,才能彰显其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实践智慧。
1.智慧理答,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教师要能让课堂平静的思想荡起无数的涟漪,在与学生一次次的对话中不断地抚平和掀起,使整个课堂的各个因素充满着相互间的引力,从而不断扩张课堂的张力,使教学产生理想的效果。理答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形式,正是彰显课堂张力的智慧快车。[3]
第一,激励性理答,点燃学生激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爱、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激励性理答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鼓励方式,但它不是简单的表扬,而是善意的、恰到好处的激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有效回答,迅速捕捉、找准极具激励性的支点、亮点和美点,用富有学科专业特点的话语加以表扬和鞭策,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点燃起他们心中的求知火花,使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正能量。
第二,发展性理答,提升思维品质。建构有效的对话教学,是发展性理答的基本特点,它包括追问、转问、探问、反问四种理答行为。追问,就是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教师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故意来个“回马枪”,其目的不是让学生措手不及,而是让学生由“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探问,就是当学生由于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有一定难度等原因无法回答时,教师智慧地变换角度,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进而让学生透彻理解,真正掌握。转问,与探问同中有异。当学生回答卡壳或回答不正确时,教师把问题抛向其他学生(或学生自己把问题转问同伴),其目的是让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反问,表面看来是疑问形式,实际上表达肯定的意思。用反问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能穿透语言文字的表面形象,探索文本的核心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彰显学生的学习智慧。
第三,再组织理答,升华学生智慧。教师在理答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的回答重新加以组织或概括。此时的理答,充满睿智和精妙,或归纳总结,提高学生认识的精度和清度;或推波助澜,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或理性提升,催生学生情感的浓度和厚度。简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智慧理答,收获到的是学生更有深度和宽度的回答,回报的是学生更为精彩、更为精辟的回答。
2.智慧生成,让课堂教学更灵动。如果说预设是教学实践智慧的孵化器,那么,生成就是教学实践智慧的成果库。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合作等活动,产生交互影响,让“生成”之花在课堂绽放,让凝聚着智慧的火花熊熊燃烧起来。
生成,分为两类:精心预设的生成,未曾预设的生成。课堂教学,不仅要“精雕细琢”,重视预设生成,使生成更具方向、更有实效;还要“高瞻远瞩”动态的课堂生成,不断地捕捉、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资源(如错误、疑问、创见等),把其中有价值的新问题、新信息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巧妙地纳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播撒智慧的火种;同时,对没有价值的“节外生枝”,也要恰当处理,使之同预设的轨道“无缝对接”,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生成教学实践智慧的殿堂。
3.智慧过渡,让课堂教学更自如。无论是传统课堂的线性教学,还是现代课堂的块状教学,其内部结构都是有几个相对独立的知识(能力)系统组合而成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借助睿智的过渡语,激活、、衔接各个子系统,才能建构一个完善的认知系统。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过渡语,讲究过渡语的起承转合,让过渡语随教学自然催生,随学习灵活生成。
第一,饱蘸情感,拨动学生心弦。用充满感情、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沉浸在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之中。主要方法有:一是以情动人。根据文本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场景,用富有变化的情感语言作为过渡语,感染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激昂时,高亢激越,令人肃然;悲壮时,慷慨陈情,为之动容;委婉时,细雨霏霏,使人感怀;凄凉时,悲哀宛转,让人揪心……二是悬念诱惑。创设一个悬而待解、富有诱惑力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去主动解开诱惑力极强的疑团。三是幽默风趣。用适宜的幽默语作为过渡语,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带着轻松愉悦的情绪进入下面环节的学习。四是智慧点评。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给予积极鼓励、友情提醒或善意纠错,自然引起下一环节的教学。
第二,设问质疑,点燃思维火花。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其显著特点就是把教学内容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块”,然后组织对话教学。那么,如何把这些“各自为政”的板块有机地衔接起来呢?通过巧妙设问和睿智质疑来过渡,就能架起板块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贯通并深入发展,自然地从前一个教学板块“”到后一个教学板块的学习。主要方法有:行文并行,并列句过渡;逐层推进,递进句过渡;前后对照,对比句过渡;花开两支,转折句过渡;事理抽象,比喻句过渡……
第三,总结示范,提升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离不开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归纳,教师如能用过渡语加以总结和示范,并导入到后续学习之中,不失为一种良策。这种过渡语,既带有总结性,对学习方法有系统的归纳和提炼,使学生对所学方法有整体的把握;又凸现示范性,对学生的指导、借鉴和运用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为下一环节的展开起到铺垫和引领作用。如此过渡,融总结和示范为一体,不仅课堂教学效果好,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智慧板书,让课堂教学更精美。充满智慧的板书设计,不仅是教师教学意图的体现,教学重点的呈现,教法和学法的一种指导,更是教师对文本细读后的概括,对文本咀嚼后的提炼。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务必精巧设计板书,让课堂教学因板书设计而彰显智慧——主题鲜明,闪耀思想美;目标明确,彰显点睛美;内容紧凑,凸显简约美;精巧安排,展现格式美;图文并茂,体验和谐美……
(三)理性反思,走进智慧殿堂
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是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和成长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要对精心编制的教学设计和用心经营的课堂教学作出客观评判,加以理性反思,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提高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使自己逐步拥有更丰富的、更睿智的教学实践智慧。
1.求真崇是,客观审视教学得失。面对精心设计后实施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用百分之百的真诚理性解剖,实事求是,客观审视教学的优劣得失: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反思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反思合作探究是否流于形式……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批判性反思,不仅直观具体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善于将教学经验系统化,使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拥有更丰硕的教学实践智慧。
2.向善崇德,努力完善自我人格。康德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道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之反思,不能仅仅满足于反思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合理性,还应该反思教学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是否得到真正的凸现,从而将教学实践智慧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第一,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反思。提升教学实践智慧,从本质上看,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智慧发展。所以,基于教学实践智慧的反思,就是要反思课堂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课标要求,并获得成功;反思课堂教学是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反思课程教学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是否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体验、困惑和疑难等因素……
第二,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服务自觉反思。教师是一名教育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神圣使命,同时,教师又是一名特殊服务者,与其他服务行业的人员一样,“每个人都成为优质服务的提供者”,尽力给他的顾客(学生)带来愉悦,这就要求教师以服务者的身份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能动地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自主建构。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之教学反思,必须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如下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彰显其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重视其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其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激励其发散思维;尊重学生的发展性,促进其多元发展。
3.唯美崇研,不断追求艺术境界。熊川武教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4]反思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此看来,教学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不断追求教学艺术、不断提升实践智慧的审美过程,就是积极探寻适合学生和自身实际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逐步实现从“搬运工”向“研究者”角色转换的过程。简而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不断追求教学艺术过程,不断攀登教学实践智慧这一神圣殿堂的过程。
教学实践智慧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是一方个性张扬的思维场,是一棵心心相印的思想树……教者只要浸润于课堂教学实践,致力于实践智慧的开发研究,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就会在智慧课堂的大熔炉里得到不断锻造、显扬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张彦杰.教师的实践智慧及生成途径[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2).
[2]刘雪梅,祝成林.教学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1(2).
智慧课堂的目的和意义范文2
教学智慧决策(The wisdom of teaching deci-sion-making)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教与学的信息结构,通过对教学实践的预测、分析和反思,确定有效教学方案、高效地对教学情境而生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于地理教师而言,教学智慧决策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灵活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的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方法、原则和策略等所作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判断、预测和选择。
一、教学智慧决策与地理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决策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通常被认为是决策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这就导致了教师自身决策意识的淡薄和僵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或者凭主观臆测随意决策,缺乏稳定性,忽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导致教学失真、固化。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课堂生命活力的焕发,就应该开展教师教学决策研究,唤醒教师的决策意识,使教师成为智慧的教学决策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教师与学生对课堂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从而促使教学内容不断发生变革和创新,促使课堂的发展、师生的交往互动与生命质量的提升。
1,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育教学研究无法抛却的主题。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能力。课堂教学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应该是知识的传播与生成活动。有效的知识传播与生成主要决定于教师教学组织、决策质量的发挥。
首先,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智慧的教学决策。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发展变化。教师为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就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做出敏锐判断和决策。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分析教学材料和教育对象,分析如何使教学效果更好,如何使学生参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持续性。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的预测、分析和反思,确定有效教学方案、高效的教学情境,进行智慧决策是地理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重要前提。
其次,推动教学过程实施需要智慧的教学决策。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形成不仅仅来自于书本,更多的是来自人于人的相互交流与各种各样实践活动之中,因此教学活动是一种交互性的师生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认知和行为障碍,科学、有效地丰富与调整教材内容,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激发、激励、维持和更新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不仅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还可以有效推动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教师敏锐、高效的观察和处理课堂上的问题,有利于下一次智慧决策的实施和持续。
2,利于师生共同发展
教师教学决策是教师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思维与认知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备的核心要素。提高教师教学决策意识与能力可以有助于教师进行有目的系统的反思活动,进而在获得专业技能发展的同时,重新唤起意义意识,构建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走向智慧的、自主的教师生命发展道路。同时,赋予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教师教学观有助于构建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通教学决策能力的提高,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过程、改进自己的教学观,丰富自己教育教学理论。这将会促使教师预测、控制复杂的因素,积极利用、开发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事例学情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主动建构,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充盈情感体验,获得全面均衡发展,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交往、对话、建构、创造、体验的富有生命力的生存生活过程,课堂应然焕发出生动的活力。
二、教学智慧决策有效性的基础
教师教学决策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或法则,但智慧的教学决策过程是存在着共同点的。教师信念、教师知识和实践知识是教师教学的智慧决策形成最可靠的基础。
教师需要具备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关于教学在主观上的信念。另一种与其掌握的知识有关。教师在个人信念、思想和对各种现象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课程研究学者舒尔曼认为教师知识包括七个方面: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对学习者及其特征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教育的结果、目的和价值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需要不断地扩充、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知识内化、用生命去体会。智慧的教学决策的形成,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包括教育理论、教学实践、以及对同事的教学经验进行批判性分析后的经验总结。对于地理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知识的学习者,更重要的是教学知识与教育智慧的应用者。对于教学知识与教育智慧的应用,掌握相应的教师知识只是第一步而已,最为重要的是后面的两步:将知识与自己的教学经验融为一体,并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将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教育环境融为一体,达到帮助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对后面两步来说,前者代表着教师自我的学习能力,后者代表着教师的实践能力。
智慧课堂的目的和意义范文3
一、转变观念,努力构建课堂的和谐性
和谐,是指“和睦协调”,“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 “和解、和好相处”的意思。古人理解“和谐”是:“和而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总之,“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课堂的和谐性,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
吉尔·哈德悲尔德在《课堂活力》一书中说,“班级里可能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故意。”前者无疑是亲和度高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老板着一张脸,过于严肃,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只会拉大学生与自己的距离,从而造成隔膜。我们应当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不容忽视的人加以尊重,加以理解和爱护,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笑容去感染学生,营造欢乐、友谊、合作、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
二、解放思想,努力构建课堂的自由性
自由,就是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顺天道而行之。出处有《玉台新咏·古诗》:“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晋·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今方权宦羣居,同恶如市,上不自由,政出左右。”课堂的自由性,就是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性,去施展个性,发挥才能,学习新知。
如果我们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尤其是我们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与老师争辩等,无疑是给学生身心的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而关注智慧培育、充满情趣的生态课堂都应当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自由选择学习方式方法,自由讨论,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自由辩论,自由发表不同意见,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阅读、背诵、抄写,自己动手操作,等等。
三、预留时间,努力构建课堂的参与性
参与,是指以第二或第三方的身份加入、融入某件事之中。《现代汉语词典》(2005 年第五版)将“参与”解释为:“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参与其事”,即“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参与”多为此意。“参与”一词在英文当中是“participate”,指“个人的思想和感情都投入到一种鼓励个人为团队的目标做出贡献、分担责任的团队环境之中”。课堂上的参与,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秩序的参加学习活动,一般有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理应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和参与者,而不应该仅仅是听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一书认为,课堂教学需要“提倡学生自己的输入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资源,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就是说,如果课堂上“满堂灌”,而没有学生的参与, 就根本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思想,“点燃不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所以一般的课堂,学生发言与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教师应在调动学生参与的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课堂上,要让学生参与阅读,参与审题,参与讨论,参与操作,参与辩论,参与练习,参与调查,参与……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全员的、多层次的参与,充满着自由轻松、和谐愉悦的气氛,师生之间情感、思想、智慧的交流,教师“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不断激发,立体的、开放的多向信息交互系统,学生主体的、真切的探索、体验和感悟。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并促进了学生全员、全程的广泛参与,我们的课堂才可能是和谐的、生动的、丰满的、高效的。
四、精心备课,努力构建课堂的整合性
整合,是指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变得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把不同信息的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本来无意义的事物变得有意义起来,让这些单一看来无意义或意义不大的事物获得超值的效果。
课堂的整合性,是指引导学生整体地把握学科的知识加以结合、分类、柔和,从而形成有价值的便于记忆的知识体系。整合度不高的课堂教学,往往把完整的知识支解为支零破碎,学生得到的只是被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后的知识和智慧。因此,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寻找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把它放到整篇、整课乃至整册教材的框架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每堂课都应进行课堂小结,梳理教学知识点,每篇课文应进行课文的总结,形成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五、举一反三,努力构建课堂的拓展性
智慧课堂的目的和意义范文4
* 预习的目的
教师:预习是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学生:
1.通过预习,可以让孩子自主的学习,达到课堂的高效。
2.预习使学生更加自信,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但如果没有预习给他们“充气”,我想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争着发言、全班人积极参与的现象就不会出现。
3.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 数学精彩三分钟展示的形式
1.以打擂台的形式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或提问新知识。
2. 举例
3. 讲题目:
4. 编数学日记
5.将数学家的故事
6. 讲趣味题
7. 错题质疑
8. 展示预习
* 课前预习与精彩三分钟的关系
1.三分钟的展示是课前预习的体现
举例:我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孩子对新知识有目的的预习。
目标一:说出一个分数,并说出它的意义。
目标二:我能正确列出算式。
目标三:我能说出分数加法的意义
目标四:我会算分数加减法
新课时再根据预习提纲设计教案,操作好预习提纲与教案的关系,再进行共同学习,让学生渐进流展示学习。在课堂精彩3分钟时,有意让孩子以很短的时间汇报完成学习步骤1、2、3,对第4个步骤就有时间探究,也就是让学生自己验证已经知道的方法。由于提前有目的的预习,有的孩子就把在家想到的方法直接展示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不用在课堂上再去折、画、涂……还有组内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直接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达到小组互帮和监督的作用,也促进了课堂的高效。第4个步骤的交流展示,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交流展示,小组内交流碰撞完毕,接着进行小组在全班汇报……
2.预习是精彩三分钟的动力
精彩3分钟展示,也许老师们会遇到的更多的是“意外生成”,这种意外生成会造成两极性的效果——尴尬或精彩。无论是何种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既不能因尴尬而刻意回避,也不能为求精彩而一味迎合。而应立足发展,以智慧来启迪智慧,以“生成”来应对“生成”。有这样一个3分钟的展示案例:
生:请看例题:张叔叔买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35元,请你帮张叔叔算一算付多少钱?(谁来解决它)
小老师以点名的形式让学生展示
[接下来的展示流程进行的非常顺利,分步列式、综合列式纷纷出笼]
生1:我是这样的列式,板书:
35×5=175(元) 175×12=2100(元)(同学们你们同意吗?)
生2:(大家)不对,不对,这是错的。
不对,35×5,35是表示每个热水瓶35元,而5是表示买5箱,它们相乘没有实际意义。
生3:我也赞同生2的说法。
我看问题也就说明白了,为了完成后面的目标,打算就这样过去。
师:做连乘应用题时虽然可以交换因数的位置,但要有实际意义,不要象这样列式,要记住!
生2:(写算式那个)我反对大家及老师的说法,其实这个算式是有意义的 [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我正处在尴尬状态,]
生2:老师,我能把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2:35×5表示每箱中先抽出一个热水瓶,5箱就抽出了5个,5个热水瓶不就是35×5=175吗?那每箱12个就是175的12倍,所以再用175×12。(停一会儿,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很震撼,精彩三分钟的交流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信息“价值不菲”,那可能是学生预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从而激活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智慧的火花,让智慧闪耀光芒!
3.预习展示与精彩三分钟相互补充
预习使学生更加自信,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但如果没有预习给他们“充气”,我想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争着发言、全班人积极参与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因为孩子不知道下一步的进行的内容,让他们毫无目的的坐在教室里,他们怎甘心心不“外游”?怎会处处积极参与?积极发言?
智慧课堂的目的和意义范文5
【关键词】小学英语 打造 智慧课堂
本文结合多个教学案例,详细地为达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的目的出谋划策,提出了关于如何打造英语智慧课堂的几大措施。课堂是智慧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时间内充分发挥智慧教学的作用非常有利于学生寻找到学习英语的技巧,提升英语阅读与写作两大能力,同时它也能够让每个学生的智慧得以释放,学习生活得到饱满的填充。就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而言,很多教学并没有真正掌握打造智慧课堂的精华,导致学生日益对英语失去耐心与信心,然而当代教育的前沿是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富有内涵,英语教学也必须跟紧时代的脚步,争取早日为打造智慧课堂的目标画上圆满的句号。
一、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为了保证小学生在英语学科上的平稳发展,力图培养他们的阅读及写作能力,树立起创新学习的意识,开发英语智慧课堂的步骤绝不能省略,教师要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照顾到全体学生学习进度,因为每个学生的领悟吸收能力有所不同,有些具有天赋的学生学起来很轻松,而有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难于上青天”,所以面向所有学生培养他们善于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也是打造智慧课堂的主动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英语“方位名词”这一内容时,in front of、behind of、turn left and right等描述前后左右的名词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鲜明的概念,因此极易容易混淆。遇到这种学生迷糊的情况时,教师不能因为赶个人的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对这些方位名词的加强巩固,否则会产生不可弥补的恶效。在宝贵的45分钟课堂时间内,教学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比如可以用自己的手势比划前后左右,并让全班学生集体说出自己的比划方向,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增进了师生感情。相反,教学也可以说出其中任何一个方位,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来,一旦发现个别学生比划失误就可以及时纠正,如果能够长期将这种顾虑全局、面向全体的教学方案付诸实践,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广泛提高。
二、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学生的玩心还比较重,让学生一整节课坐在课堂上不开小差的几率几乎趋于零,因此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多媒体教学、打造智慧课堂。幻灯片可以将学生的作业投影到白板上供全班的同学看,学生既可以发现其中的优点也可以寻找出不足之处,这样一览无余、完全的投影显示出一定的真实性;其次,多媒体技术以书本内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声音、图片、音乐带入课堂,活跃了课堂氛围,从而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课堂。
例如:在学习《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一些可以代表春、夏、秋、冬典型代表的景色在班里内部展示,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考试知识的课堂,更是教会学生生活的智慧课堂。然而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限度,不能利用大部分的宝贵课堂时间播放多媒体,这样就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是一节没有意义的智慧课堂。
三、设置小组合作机制,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学生已经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为了实现学生课堂主人公的地位,教师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机制来体现,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活跃程度、学习成绩等将学生进行有机分组。
例如:在学习《My birthday》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分组教学,让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和同学分享自己心目中的生日派对。通过小组讨论机制前面避免了学生由于大课堂的现代模式而无法倾听每一位学生想法的弊端,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巡视。首先,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解决学生遇到的英语语法问题,让学生在提问中提升;其次,避免学生利用讨论环节交流无关紧要的话题,保证课堂纪律;最后,根据学生的讨论进度决定结束时间。
结语:随着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被社会淘汰,教师必须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融入智慧教学。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死板教条的教学模式,融入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课堂小结、情景教学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其次,教师以书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个课堂环节都是环环紧扣课文;另外,让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公,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渲染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智慧课堂的目的和意义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29-01
经过长期的听课观摩,笔者发现,由于受长期传统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主要表现在:①缺乏层次性,没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和部分学生的发展目标,不分核心目标和次要目标。②目标设定前无学情调研,学后无实践活动,目标难达成、难落实,目标成为一纸空文。③目标设定中重课本知识,而轻情感和人文精神意识的启迪。导致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越,教学难以闪现智慧的火花。往往是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呆板的听,课下学生做卷子,上课老师对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创造性思维难以得到开发,逐渐形成粉笔加黑板的灌输式课堂,老师累,学生更累,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启迪教化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进而阻碍了义务教育实效的提高。
一、智慧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核心力量
教学目标是贯穿教育的始终,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充满智慧的课堂有着流变、灵动的特性。这样的课堂有着教师与学生灵感的激发,对灵感的及时捕捉和“即兴创作”。“将教学看作是一个事件链,需要教师拥有一种临场的教育智慧,即教学机智。”范梅南认为,教育的智慧和机智可以看作是教育学的本质和优秀性。
智慧型课堂的形成离不开教学目标的指引,它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与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能够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描述目。教师有了准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环节。其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二、改进教学目标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单指知识目标,还包括了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次课例研究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初中七年级课文《丑小鸭》,采取的是一人多轮来进行授课的方式。以下三次教学目标设计为我校语文执教教师教案中的原始资料。
第一次教学目标设计:①充分挖掘丑小鸭的形象内涵。②探究丑小鸭蜕变成天鹅的密码。
这次教学目标设计较为粗糙,不够明晰,很难把本次教学目标细化为具体的阶段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没有层次性,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次教学目标设计:①从四个角度为丑小鸭制作合成名片,引导学生认识丑小鸭的形象以及形象的变化。②根据对名片的分析,帮助学生发现丑小鸭成功的内在逻辑。③尝试比较不同命运中的天鹅,启发学生发现丑小鸭成长的重要意义。
从本次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对第一次教学目标的改进。本次教学目标明确提出从为丑小鸭制作合成名片认识丑小鸭的形象以及形象变化对名片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发现丑小鸭成功的内在逻辑比较不同命运中的天鹅启发学生发现丑小鸭成长的重要意义。本次教学目标的设计非常具有层次性,有跨度和张力,每一步教学目标都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学目标的陈述简明清晰。通过实践观摩,在本堂课中,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出来,产生了精彩纷呈的教学效果。例如:
师:那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丑小鸭是无条件地成为白天鹅吗?如果是在养鸭场里,丑小鸭不断长大,最后就能成为天鹅吗?
生: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确是可以无条件成为一只天鹅的。
师:我们很想听听什么叫某种程度。
生:因为他即使在某个环节放弃了,他的外表的确会变成天鹅,但是他所变成的天鹅只是虚有其表的天鹅,外表美丽,内心却是自卑的。但是他因为受过一系列磨难,并没有在任何环节放弃,而是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这才变成内心外表都名副其实的天鹅。
师:说得非常好!对,内心和外表都是名副其实的天鹅,这才是真正的结果。
第三次教学目标设计:①结合删节材料,从印象丑小鸭
到认识丑小鸭形象。②细察丑小鸭的“来去”变化,发现本质
变化的内在逻辑。③尝试比较不同命运中的天鹅,发现丑小鸭成长的价值。
第三次教学目标设计提出“细察丑小鸭的‘来一去’变化,发现本质变化的内在逻辑。”从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其教学目标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本次教学目标设计很好地挖掘到教学本质,对教学目标进行了主线设计。
教师展示PPT :丑小鸭因何而去?(离开鸭场的外在原因、内在动力、向天鹅飞去的力量、去掉丑小鸭换花成天鹅)
这四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其精心而巧妙的设计充分展示出教师的聪明才智,对《丑小鸭》的教学设计也是一次改革创新。
三、对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的启示
1、智慧型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出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目标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拓展生活内容和社会视阀空间,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优化教学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