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泡沫经济的启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泡沫经济的启示范文1
1987年10月,在一个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日子,纽约股市暴跌,美国经济开始步入萧条期。为阻止纽约股市暴跌导致日元加速升值,日本银行于1987年2月将再贴现率调到空前的低水平(2.5%),这导致大量游资流向土地、股票市场,引起了地价、股价的飙升,而在揣摩土地、股票的价格会继续上涨的心理作用下,人们争相购入,以期取得增值效益。地价、股价等资产价格暴涨导致产业“资产效应”:其一,刺激了消费的膨胀;其二,导致建筑、土地的交易空前活跃,金融机构则积极开展融资活动,为企业、个人提供设备投资资金、住宅投资资金及消费资金;其三,在股票市场十分兴旺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开展伴随股票发行的筹资活动,用于设备投资与建设面向职工的福利设施。
随着这种带有泡沫膨胀性质的“大型景气”的发展,企业日益感到人手不足,结果导致工资上升。为了防止物价跟着攀升,日本银行于1989年5月将再贴现率一下子提高到3.25%,其后股价继续上升了一段时间,终于在1989年12月上涨到顶转为下跌。在股价首先开始下落之后,地价的上涨率也在1990年年中到顶,其后上涨减缓,至1992年转为下跌,从而导致以股市、房市为代表的经济泡沫的最终破裂,为20世纪90年代日本整体经济的缓慢发展埋下了祸根。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
整个经济的“泡沫化”同局部出现几个气泡不同,其形成是需要一定的背景条件和政策条件的。
一、经济景气循环处于上升位置
企业大幅度增益虚拟经济衍生于实体经济,当然不能不受其影响,企业收益大幅度增加是股价上升的原因之一。根据日本大藏省“法人企业统计”,全产业的经常利益在1987年比前一年度增益31.7%以后,1988年又增益29.6%,这样,1989年度的经常利益是1985年度的1.87倍。在经济繁荣的推动下,信息和金融活动日益活跃,号称“世界金融之都”的东京的土地的实体价值急剧上升。实体价值的实际上升,加上很高的成长期待,这样一种环境客观上使得股价、土地的投资和投机的机会十分看好。
二、“财技术”行为高涨
随着企业财务战略上的技术革新即“财技术”行动的高涨,口本企业进入“本业经营收入与营业外收入(财技术收入)并存时期”。所谓“财技术”是指企业将所筹资金的一部分从事金融投机,从中获取金融投资收入。在日元升值萧条中,企业实物资产经营收益徘徊不前,资金转向金融资产。企业的财技术行动以及由于地价、股价上升,海外投资等营业外收入的增加,填补了本业收益的减少。如1985-1989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本业利润为1.25万亿日元,金融收入却为1.91万亿日元,财技术收益大大高于本业经营收益。
三、推进金融自由化政策
金融自由化的实施和金融商品的不断开发,增强了金融机构和企业增股筹资的竞争手段,同时也助长了金融投机。1984年后日本实行了“特定金钱信托”制度,即股东大户将资金全权委托证券公司进行股票交易,依靠证券公司广泛精细的信息网络,使之“旱涝保收”,赚取丰厚利润。此制度作为经营股票的工具,开辟了以信用交易为中介、巨额投机资金流人股市的庞大渠道。运用各种金融商品增股筹资的增长和特别金融信托的增加,形成股市高价位基础上的供求高峰。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对中国的启示
改革开放30年中,我国保持了比日本更长时间的高速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大的奇迹。尽管我国经济目前的状况比日本泡沫经济之前要好得多,但日本泡沫经济仍然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对我国的启示
一方面,目前我国贸易不均衡;金融市场的开放;资金流动性过剩;低利率;扩大内需政策以及股市、房市的“抢眼表现”均与日本七十年代相似。但过于追求外部均衡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等更为严重的国内经济失衡。这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十分相似:从汇率制度上来看,尽管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累积升值超过20%,但这并没有达到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人民币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升值压力。
另一方面,从产业来看,我国当前面临着日本八十年代初期相似的困境,外商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在逐步减弱,生产率增长从九十年代初以来已呈逐步回落之势,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规模扩大带来的,当前投资规模占GDP的比重达到50%,带来了产业的普遍过剩与过度竞争。在过度竞争条件下,企业往往以机会导向而非战略导向,许多企业盲目多元化并投资于房地产。同时,由于贸易顺差扩大,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呈上升势头,美、日等国逼迫人民币大幅升值的企图越来越迫切。
从宏观方面来看,我国正在进行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自由化改革,无疑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为了经济增长需要,我国自九十年代以来每年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在15%以上,国际游资的流入更加大了货币供应量,使得我国货币非常宽松,银行存贷差达到9万亿。虽然从2003年以来央行、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但地方政府并不认真执行,经济过热非常明显。以日本经验来看,如果过于宽松的货币没有适当途径吸收,必然造成某些行业泡沫。
从金融市场来看,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明显出现了房地产泡沫。由于居民在房地产上投入过高,抑制了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费,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内需不足,居民储蓄率达到46%,显著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相反地,我国股市长期面临着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问题,成千上万家企业等待上市,而长期低迷的股市造成流入资金不足甚至萎缩。央行基础货币的快速投放本来可以通过股票市场来吸收,由于种种原因囤积于商业银行,助长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
如上所述,我国正在着手解决产业过剩、房地产泡沫、技术创新不足、两极分化等问题,无疑都切中时弊,这也是日本泡沫经济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二、中国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
泡沫经济的启示范文2
可是,在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伦敦奥运会的筹备从一开始就充满质疑和变数。
福兮祸兮
总预算高达93亿英镑的伦敦奥运会,竟然从一开始就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有论者指伦敦奥运会最终的实际花费可能超过120亿英镑,远远超出英国最初的预算。
据了解,7年前伦敦申奥成功后,本将举办奥运会和残奥委会的成本预算定为23.7亿英镑。但到了2007年,由于场地建设当中的安全措施与治安管理要求,预算提高至93亿英镑。而奥运会临近,又将拨款24亿英镑以支付兴奋剂检验人员的费用、地方政府的火炬接力计划、奥运期间地铁工作人员的高额加班补偿金以及奥运遗产项目等,其中还包括用于购买奥运场馆土地的7.66亿英镑。
全球金融危机令伦敦奥运会两个主要基建工程——奥运村和媒体中心,分别达10亿和4亿英镑的预算资金一度长时间无法到位。去年英国国债高达1.73万亿欧元,估计到2014年将突破2万亿欧元,债务占GDP规模超过九成。在财政拮据的情况下,奥运场地大多只是翻修旧场馆,相信很难通过大兴土木来带动经济和就业。为节省开支,伦敦甚至取消了4项临时场馆的修建计划,而把赛事移师到现有场馆内进行。
还有许多其他花销尚未统计,比如高达11.3亿英镑的反恐经费和44亿英镑的国家安全与情报经费。奥运会期间将会有1.2万名警察负责维持治安,如遇警力不足或突发事件,还将有更多的警察从其他地区抽调前来支持,而这些开支也尚未计算在预算内。报告还指出,政府花了65亿英镑改善和扩充伦敦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这些数字并没有归入奥运预算当中,但也是奥运开销的重要一部分。以目前的数字来看,与奥运会相关的各种开销,最后很可能高达240亿英镑。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的所有场馆每年维护费用高达1亿欧元,这些场馆不能为希腊带来效益,反而给政府形成了难以偿还的巨额债务,给随后的欧债危机埋下了伏笔。雅典市市长曾经公开说,雅典奥运会的债务需要希腊未来几代人去偿还。
奥运经济是很典型的阶段性经济,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当然是奥运经济运行的核心资源,对举办城市的发展在特定时期内有重要作用。国际上一个完整的奥运经济周期约为10~12 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经济特点也各有不同。前奥运阶段,即奥运筹备期,为时约7年,以建设奥运场馆与基础设施以及治理环境为主;奥运阶段,即奥运会举办当年,则以奥运举办而带动的消费活动为主,如门票、酒店、旅游、商贸等消费往往于奥运期间激增;后奥运阶段,即奥运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因需求减少,可能产生因基础设施利用不足,房地产闲置, 奥运场馆利用不足,投资下滑而使经济旋即步入低谷。但如果筹备奥运会期间能考虑到持续发展,则可避免这些问题出现。
后奥运时代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在奥运场馆密集的伦敦东区,奥运设施只偏居一隅,加之该区本来的经济衰落和老化,实在不见得该区能借奥运会和城市化之机重新注入经济活力。况且奥运设施功能比较单一,离城市中心较远,且自成一角,使场馆在奥运会结束后往往很难得到充分利用,对经济民生的加惠只怕相当有限。而经营赛后奥运场馆,更是每个主办城市都经历过的棘手问题,事实证明很少有举办城市能够把赛后场馆料理得头头是道。同时,场馆的日常维护费用相当高,可想而知,这严重浪费资源之余,亦给奥运举办城市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限制了主办城市赛后在其他领域进一步投资的能力, 将加剧所谓的 “后奥运低谷效应”。
谁能得利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奥运会在举办城市经济的发展上,对某些产业的推动明显较大。例如通讯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建材制造业、绿色食品生产行业、电力、热力、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此外,奥运经济对服务产业的推动会更加全面, 当中尤以旅游业、体育事业、文化创意、会展业等受惠最大,而新兴行业的快速增长, 亦推动城市土地升值,诱发房地产业投资,加速商贸物流,交通运输及仓储、批发和零售等传统行业的发展。
奥运会的举办虽然会令城市经济有所改变,但是由于伦敦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方式多样化,奥运会对英国的社会恐怕不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2012年奥运会似乎不太可能为英国经济带来实质帮助。尽管游客数量的增长能够短期促进酒店餐饮需求、刺激零售和消费产品销售上涨,但更长远的好处,则仅是品牌知名度上升,而不是额外的销售额。倒是中国品牌的策略非常值得参考:避开和奥运会顶级国际品牌赞助商正面交锋,以各种曲线方式争取营销推广机会。例如,体育服装及设备行业方面,鸿星尔克为伊朗提供运动服装、匹克为新西兰代表团提供专业装备、乔丹为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蒙古三个代表队设计领奖服。食品业方面,蒙牛则已成为伦敦奥运会蒙古国运动员指定牛奶供货商等。
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者总体经济规模不大的国家,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影响则更为显著,日本和韩国就是很好的例子,奥运会使他们经济在其后长达10年到20年突飞猛进。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主办奥运会的国家,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为日本提供了一个机会,令当地的汽车、通讯等工业得到巨大发展,让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复苏并快速增长。同样,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让韩国的一些企业赢得了世界的关注而成为世界品牌,成功从韩国走出去,对韩国经济起飞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对于经济发展已相当成熟,更已是第三次举办奥运会的伦敦来说,本届奥运对英国经济能带来多少长远的正面影响,仍有待观察。
泡沫经济的启示范文3
关键词:比较优势;金融危机;启示
一、引言
2008年9月以来,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据IMF预测,发达国家2009年的平均增长率将接近零,进入经济衰退期。为什么发达国家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突然出现危机?美国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产业等虚拟经济,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否说明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失败?
二、比较优势与美国经济成就
(一)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1990-1998年,美国GDP增长了26.7%,机械工业增加了107%,电子电力装备产业产值增加了224%,商业服务、通讯、流通和交通产业产值的增幅也均在42-68%。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通胀压力得以消除;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大大缓和了美国长期财政赤字的压力。
(二)比较优势与美国经济成就
如果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就低,竞争能力就强。得以保持低通胀高速度的增长,正是其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等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网络化、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下,成功实现资源禀赋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从而创造了牢固的物质基础的结果。
三、比较优势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是美国实行金融等服务业比较优势的失败,比较优势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的联系。
首先,泡沫经济的产生是任何经济快速增长时都可能发生的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一种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小,其价格提高得越快。特别是房地产、股票市场,在经济增长十分迅速的情况下,人们会预期供给弹性较小的土地、股票价格会不断上涨,从而会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这些行业,进一步刺激了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的上涨,导致了泡沫的自我实现,预期的自我加强。
其次,比较优势战略并不必然带来泡沫的破灭,相反,如果一个经济始终如一地坚持发挥其自身的资源比较优势,经济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加强,从而可以延缓泡沫经济破灭的时间。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众多因素造成的必然结果,不是实施比较优势的结果。
再次,从泡沫经济转化为金融危机的传到机制来看,如果能加强金融体系监管,控制大量资产流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使得资产价格严重虚高,那么即使泡沫经济也不会引起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金融监管体制上的不完善导致的。
最后,遵循比较优势战略也具有防范金融危机的作用。如果产业的竞争能力强获利能力高,即使向银行借款来发展,也不至于形成大量的呆账、坏账。在坚持比较优势的条件下,产业的资金密集程度与资源禀赋结构是相适应的,必要的资金大多来自国内储蓄,即可降低对外的依赖程度,因此也就不会出现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
四、启示
认清本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打牢一国的经济基础。在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的条件下,产品具有了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取回投资在该产业的资金,促进了利润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可以防范经济泡沫的磨灭和金融危机的爆发。另一方面,要素相对稀缺性发生变化,要素禀赋结构得到升级,继而引起新的比较优势的生成,实现了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发展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相结合。虚拟经济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增加资本盈利能力,活跃交易市场,实现资源在全世界范围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但虚拟经济的发展始终与投机活动共存,相对实体经济其具有高流动、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很容易吸引大批资金进行投机活动,引发金融危机。大力发展生产业,既可实现产业升级,又可有效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变质为泡沫经济。
建立一个灵活、有效、完善的金融市场。灵活有效的资本市场的存在,可以保证资本被配置到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和产业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比较优势,降低了资金链的中断风险,可以减小经济泡沫的破灭和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房地产、股票等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迫在眉睫,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的可靠性,为银行体系的安全,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五、结论
比较优势是一国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有效战略。美国此次金融风暴是美国经济长期积累的各种因素共同酿成的,是美国没有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缺乏完善有效的金融监管,是美国举债式的消费模式,是美国错误的宏观调控政策、是美国金融家们的无限贪婪等共同制造的这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金融风暴。因此,把金融危机的产生归咎于比较优势的实施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8.
泡沫经济的启示范文4
【关键词】信贷扩张;房地产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
一、房地产金融危机回顾
在近现代的房地产金融危机中,每一次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一旦房地产价格下降,大量的开发商立刻面临着资金回收的困境,企业纷纷破产,留给银行的就是债务和已经不值钱的抵押物。下面对现代世界所发生的几次典型的房地产金融泡沫进行回顾和分析(由于次贷危机研究很多这里暂不做研究案例)。
1、日本的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
在日本这个国土面积狭小而又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土地是最为可靠的财富。生产和技术能不断向前发展,商品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可国土却无法扩大。因此,日本国民强烈追求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土地价格不断上升成为大多数人信念。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元大幅升值,为了抵消日元升值对本国出口贸易的负面效应,日本政府从1987年2月-1989年5月一直实行2.5%的超低利率。在超低利率的刺激下,日本国内泡沫空前膨胀。从1985年开始,日本六大城市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价格竟上升了30.7%,商业用地跳升了46.8%。土地价格的急剧上升造成土地担保价值上升,土地所有者能借此从金融机构借到更多的钱,并以此为本金购买别的土地,出现了信贷支持过度现象。
1980—1985年间房地产信贷额占信贷总额的比重稳定在026-0.27,但在1986-1990年间该比例逐渐上升到0.3,由于各个类别的信贷基数很大,因此该比例表明1985年以后房地产信贷支持额大幅度上升;1980-1985年间房地产信贷额年增长额占信贷总额年增长额的比重较低,但在1985年以后这一比重大幅上升,说明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有大量的资金投向房地产业。与所有的泡沫经济一样,日本泡沫经济的繁荣期维持了不到3年,终于在1990年底崩溃了。从1990年秋季开始,日本房价直线下落。从1990年12月到1991年12月期间,日本全国地价下跌4.6%,资产损失107.6万亿日元。和最高峰相比,房地产价格下降70%以上。1994年3月日本政府公布,在1992年日本全民总资产比1991年减少448万亿日元,股票价值减少178万亿日元。
2、泰国的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
1997年之前泰国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国内弥漫着乐观情绪,大量资金由金融机构投向非生产领域。泰国经济的顺利发展也提高了国际上对这一地区的预期,国际投资者普遍看好泰国。1992年泰国在东南亚国家中首先实行了资本账户自由化,取消利率限额管制,放松了对资本流动的监控,导致大量外资涌入泰国金融市场,且多为流动性大的一年期以下的短期资本。在金融自由化政策的驱使下,房地产开发商可以从银行取得高额贷款,他们用这些贷款四处购地建豪华公寓、别墅。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金融机构也毫无顾忌地把大量资金贷给房地产业,使本来就很热的房地产业更加升温。
据统计,泰国金融机构实际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其贷款总额的50%。银行信贷支持力度的提高,促使地价和房价不断上升。到1996年底,泰国闲置住宅达85万套。住宅大量闲置,楼价急剧下跌,大量投资无法回收,房地产商无力偿还银行贷款,造成银行呆账、坏账急增。
泰国银行贷款总额在8年间增长了5.7倍,而房地产贷款额在8年间增长了6.4倍,说明房地产贷款的增长速度快于银行贷款总额增长速度;1990—1996年间房地产贷款额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稳定在0.32-0.4之间,该比例表明1990年以后房地产贷款额大幅度上升;1990年以后房地产贷年增长额占银行贷款年增长额的比重一直稳定在0.3左右,1990年和1992年竟高达0.7和0.42,说明在1990年以后大量的资金投向房地产业;从1990年以后房地产贷款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0.25左右,表明房地产投资逐年增加。
在信贷政策大幅向房地产业倾斜的同时,投资者和投机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进行房地产交易,导致泰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1988-1992年间地价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1992-1997年7月,地价的上涨速度更是高达40%,在某些地段,地价一年内竟上涨14倍,银行信贷的过度支持直接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最终形成泡沫。
二、我国房地产信贷现状
我国房地产业对金融的依赖程度很高,远远超出发达国家对金融的依赖程度,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房地产信贷增长过快;二是房地产商自有资金比重低;三是商业银行过度竞争;四是住房贷款管理薄弱,“假按揭”贷款风险显现。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以银行信贷为主,当然还有包括债券融资、信托融资、上市融资以及基金融资等其他一些融资方式,但在银行资金来源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在1998年以前,银行房地产信贷的主要对象是房地产开发企业,1998年以后才扩展到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过程及其资金链来看,银行信贷贯穿于土地储备、交易、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的整个过程,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各种相关主体的主要资金提供者。因此,有必要对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进行具体分析,以明确银行信贷支持在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所占的具体比重,并对具体分析银行信贷政策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关系打下基础。
从规模上看,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发展迅速,已由1998年的年投资额3614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43232亿元,十多年间增长了10倍多。从结构上看,几年间银行对房地产开发的贷款增幅一直保持20%以上,远远高于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增速(金融机构贷款增速一般在16%左右),从1998—20129年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部分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特别是2009年,国内贷款共计11293亿元,比2008年增长48.5%。《2009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显示,全年我国房地产开发共筹资57128亿元,虽然直接反映为银行贷款的资金仅占20.9%,但实际上,如将企业自筹资金、预收款和定金中的银行贷款考虑进去,房地产开发中银行贷款占的比重在55%以上。如果加上置业者的个人按揭贷款、企业开发的流动资金贷款和施工企业垫资的银行贷款等,房地产业资金来源的80%左右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商业银行贷款。
三、我国房地产信贷的危机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信贷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的制度和体系处于建设中,具有明显的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初级阶段特征,这些与我国房地产市场处于初创期和金融业的间接金融主导相一致。
1、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有限
鉴于我国金融业具有明显的间接金融主导型特征,直接金融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整个经济活动中直接融资比例过小。相应的,我国的房地产金融活动表现为以银行信贷为主,资金来源高度依赖银行。据测算,80%左右的房地产开发资金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商业银行信贷资金。
2、房地产信贷机构单一,系统性风险集中在银行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机构比较单一,以提供信贷资金的银行为主,缺乏许多发达国家经济体常见的、旨在分担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责任的保险(担保)机构。
3、房地产金融交易集中在一级市场上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还很不充分,主要以传统的银行信贷产品为主,缺乏直接融资产品,存在着明显的滞后和不均衡。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结构不完善,尽管一级市场已初具规模,但能够解决房地产金融流动性的二级市场正处于萌芽状态,发展很不成熟。
4、政策性房地产信贷缺失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政治经济稳定的重要方面。对于贫困人群、低收入者、刚参加工作者等特定人群来说,如果缺乏政策性住房制度及相应的金融支持,就无法尽快实现政府“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政策目标,难以满足弱势人群的住房需求,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我国目前缺乏明确的面向特定人群的住房保障制度,因而也缺乏明确的政策性房地产金融制度安排,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由世界房地产金融泡沫得到的经验和启示
纵观上述国家所发生的房地产金融泡沫历程及其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经验教训:
1、银行信贷行为在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美国次贷危机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经济不景气时,美联储大力度的降息,鼓励消费者借款,刺激购房需求;贷款机构为了扩大份额降低贷款条件,恶性竞争。当泡沫经济出现时,连续的调高利率以及抬高贷款门槛又成了金融机构的主要举措。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适时的根据国际、国内的金融环境制定合理的,有效的金融信贷政策。
2、金融管理体制滞后、监管不力是泡沫经济得以成长的条件。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需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及时建立新的监管制度,在金融营业状况的透明度、金融内部监管、贷款的审查制度等方面都要引起重视。如果政府当局在贷款方面对房地产、建筑业和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限制、监管和管理,抑制房价地价上涨并不是很困难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会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金融体系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建立完善的房地产金融体系、规范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业务以及加强央行和其它金融监管机构的宏观调控,对于防范和化解房地产泡沫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易宪容.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与风险预警[J].财贸经济,2005
[2]黄正新.关于泡沫经济及其测度的几个理论问题[J].金融研究,2002
泡沫经济的启示范文5
关键词:泡沫危机;投机驱动;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在18年前日本发生的被称之为“泡沫危机”的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停滞发展10余年。目前,中国经济也面临近10年来最困难的局面。而中国、日本作为亚洲两个最大的经济体,通过对日本“泡沫危机”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将当时的日本和现在的中国进行比较研究,对正确认识中国目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和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一、历史回眸
日本的“泡沫危机”形成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1989年达到泡沫的顶峰。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出口严重受阻,为摆脱“高日元萧条”,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1987年秋天的“黑色星期一”导致欧美国家股票市场出现暴跌,并很快影响到实体经济,为克服这一事件对日本经济的消极影响,日本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刺激政策的力度。结果,日本的资本市场出现了急剧膨胀,形成了不动产与股市的双重严重泡沫。日经225指数从1984年初的10,00点左右上升到1989年末的3816点,1987年日本股票市值就已经占到全球股市总市值的41.7%,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房屋地价指数则从1984年的33.0上升到1990年的最高峰104.1,国土面积仅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其地价市值总额竟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为挤压泡沫,日本从1989年5月开始连续5次提高利率,从3.25%提高到1990年8月的6%;在财政政策上,1991年出台地价税,规定从1992年起,不管地价涨跌,凡持有者必须向国库缴纳土地持有税,从而彻底打击了对土地的投机。1990年初,股价开始下跌,1991年地价也出现下跌,泡沫经济开始彻底破灭。日经225指数从1989年的最高点3467点,最低跌到2003年的7,60点;日本的地价指数也从1990年的最高峰104.1,跌落到2004年的30左右。日本企业和银行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倒闭现象,泡沫破灭后的近10年内,日本企业倒闭112,88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总数也多达180家。
二、日本“泡沫危机”的本质特征与中国经济比较分析
(一)日本“泡沫危机”的本质特征。日本的“泡沫危机”从本质上说,是在一段时期内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连续使用不当造成流动性的严重泛滥和市场主体行为的集体非理性,进而诱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泡沫,最终导致全面金融与经济危机。而“广场协议”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促使一系列错误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出台的关键角色。为了克服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大幅升值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避免与欧美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日本政府制定了以国家投资、私人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扩张为主的内需型增长策略,从而在日本掀起了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建设的。1987年秋欧美的“黑色星期一”引起的金融动荡又进一步强化了日本政府推动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力度。日本国内土地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房地产投机热,投资膨胀又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迅猛扩张,在普遍乐观预期的支配下,市场主体的集体非理最终导致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迅速膨胀。
(二)中日两国经济比较。中国目前的情形与1987年“黑色星期一”爆发时的日本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
首先,投资驱动。战后日本经济的重建和起飞靠的是投资,投资对GDP的比率从1955年的15%快速上升,到七十年代初已接近40%。我国经济增长最有力地推动也是投资,投资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提高到2006年的42%。而战后美国的投资率一直稳定在15%的水平上。另外,中、日两国先后都实现了经济的高增长和低通胀。从1955年到第一次石油危机冲击的1973年,日本GDP增长约为10%,而消费物价通胀年平均不到2%。低通胀的原因是投资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过剩产能下的过度竞争限制了厂商的定价能力。同样,由于投资驱动,中国目前经济周期的特征也是高增长和低通胀。高增长掩盖了诸多深层次的结构问题,低通胀则解除了货币当局的警惕,信贷供应充足。信贷刺激了投资,投资带动景气上升,企业盈利的改善促使银行发出更多的贷款,如此形成投资-景气-信贷之间的循环,进一步强化了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很有可能引发日后的流动性泛滥。如果投资下滑增长便难以为继。自七十年代初开始,日本的投资率从35%的高位上回落,GDP增长率随之降到年平均4%以下,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增长基本停顿。
其次,投资驱动造成经济结构的扭曲,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过度发达,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相对落后。虽然人均GDP和美国相差不多,但日本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为65%,比美国低了至少15个百分点。我国服务业产值不到GDP的40%,并且近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失衡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贸易顺差和本币的升值都与之有关。服务产品在本土消费不会引起国际贸易摩擦,而制造业的过剩产能只能由海外市场吸收,强劲的出口为投资驱动的必然结果。
再次,中、日两国的创新能力不足成为两国经济的软肋。日本给人以科技发达的印象,但其实正如日本前金融相竹中平藏所指出的,日本的特点是二元经济,外向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制造业部门创新能力较强,可与欧美竞争,而国内的金融、地产、建筑、零售等行业长期处于政府的保护之下,产品技术陈旧,效率低下。而中国的二元经济也与日本类似,一方面是监管保护和政策扶持下的国有部门,一方面是在国内外激烈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民营部门。创新能力不足,使两国为保持经济增长都不得不追加投资,以弥补投资收益递减留下的缺口。美国之所以能够以15%的投资率实现战后中度增长,关键是通过创新不断改进效率。
目前,中国在经济上与日本的共同特征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大国经济――泡沫膨胀――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趋势与风险。
三、启示
中国经济在两个市场泡沫破灭的“内忧”与美国“金融海啸”冲击的“外患”夹击之下,如何避免出现严重衰退,使经济尽快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同时又要防止重蹈日本不当“救市”导致资产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重新吹起一个更大泡沫问题的覆辙,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任何情形下都要努力避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的泡沫。如何在经济较快发展的过程中避免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同时出现泡沫的非理性膨胀,是政府经常要慎重处理的一个课题。
(二)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摆脱萧条。把产业结构的调整贯穿进去,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低能耗、低污染、高质量的内涵型经济增长,防止通货膨胀的反弹和实体经济泡沫的重新出现。
(三)泡沫已经出现且很大,但还没有完全失去控制之前,通过相关经济的、税收的、货币的政策挤压泡沫非常有必要。在各种措施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下,就应该采取较为有力的措施确保经济发展的核心――银行系统的安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该保持相当的前瞻性、独立性和灵活性。
(四)“救市”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泡沫没有彻底破灭之前以“救市”的方式介入,特别是采用极易重新导致通胀的财政或货币政策介入,最后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极有可能滋生更大的泡沫。中国股票市场目前已经基本调整到位,但房地产市场泡沫并没有彻底破灭。因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出台时机与力度、积极财政政策的导向与切入点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
(五)只要银行系统没有出现重大问题,应静待泡沫的彻底破灭。在泡沫彻底破灭之后,“救市”态度要坚决、措施要得力、方法要科学。同时,针对最近这一轮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和动力进行深入分析,防止在救市过程中诱发新一轮更大的泡沫。并且,我们还需要充分估计到泡沫彻底破灭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准备好充分的应对措施,有备无患。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国际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雷鸣.美国“次贷危机”与日本“泡沫危机”的比较分析[J].长春:现代日本经济,2008.
泡沫经济的启示范文6
中日泡沫经济相似吗
进入2008年,我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热浪灼人的几年发展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房屋交易非常冷清,股市也在2007年的罕见大牛市后迅速走低,再加上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益加大,国际原油价格不断飙升,国内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加剧,珠三角大量工厂的倒闭……,似乎一切都昭示着中国经济存在极大的泡沫,且即将破灭。
为此,国内媒体大量报道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泡沫经济,并将其与我国现在的经济现象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十分相似。许多经济学家也纷纷加入其中,各抒己见。有的认为中国和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一样存在经济泡沫,破灭就在眼前;有的则认为中国压根就不存在经济泡沫,中国经济将继续高歌猛进;比较艺术的说法是,中国经济需要防范泡沫,但远远没有到达破灭的时候。
目前的中国经济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相比,到底有哪些异同?那些“中国经济存在泡沫”的言论到底是警世良言,还是自我吓唬?
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泡沫经济相比,更多的是差异
笔者并不否认当前我国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泡沫经济有某些类似之处,但更多的是本质差异:
发展阶段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几乎不存在差距,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发展空间很小。而中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国内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产业结构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已形成了发达国家型的产业结构,不论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第一产业下降至5%以下,第三产业接近60%,而中国现在农业就业人口仍占50%左右,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60%左右。
货币属性不同。当时的日元已成为可自由兑换的区域性货币;而现在的人民币仍然是不可自由兑换的本币,与日元相比,其国际影响力是不同的。
消费物价指数(CPI)不同。日元升值,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资金购买更多的进口产品,进口价格下降稳定了日本国内物价。上世纪80年代,日本物价水平一直处于低位。而中国人民币升值缓慢,对进出口产品价格影响不大,只要国际油价、资源、粮食等价格上升,立刻就会影响到国内物价。
泡沫经济的幅度和深度不同。当时的许多日本企业、银行也汇入炒股、炒房大军,而且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中国的绝大数企业,特别是银行并未参与炒股和炒房。
政府应对泡沫的政策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完成了追赶任务,经济进入历史上最辉煌时期,从政治家到普通国民都对泡沫的警惕与认识不足;泡沫膨胀后,日本政府采取硬着陆的错误政策,从而导致泡沫迅速破灭。中国政府对泡沫的危害具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动态,多次重申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频频出台政策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汇率升值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非常稳健。
中国经济现状与日本20世纪70年代更接近
多方比较,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社会状况与现在中国具有更多的相似点之处:
经济发展阶段相近。当时日本实现了大路货生产的世界一流水平,一些高端的产品还无法和美国、欧洲相比。这一点和我国的现状很接近。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工厂”,钢产量、煤产量以及中低端家电产品世界第一,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等还是出口主导产品,但在高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方面并没有优势。
增长模式相似,都比较粗放。当时日本的增长主要依靠设备投资和出口牵引,由于长期追求高速增长,结果导致环境的破坏和公害的泛滥,和我国现在的状况也比较类似。
面临的国际环境比较接近。首先是对美贸易顺差增大并在外压之下汇率升值。自1965年以来,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日美贸易摩擦不断,美国强烈要求日本开放市场,提高日元汇率。迫于压力日本不得不宣布实行浮动汇率,日元从360日元升至308日元,升值幅度为16.88%。我国现在实行自主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但在顺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也不能排除美国的威逼因素。
其次是国际油价上涨问题。战后初次油价大幅度上涨始于1973年10月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从过去的每桶2.8美元涨到11美元,涨幅达四倍。而现在国际油价攀升趋势是尽人皆知的,在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历史上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日本所需的石油百分之百依赖进口,而中国现在石油进口依赖度也接近50%。石油的战略意义对两国同样重要,而石油涨价所带来的问题也同样严重。
国内经济形势比较类似。第一,资产价格暴涨。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消除日元升值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提出要在全国建设众多的25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对国土进行全方位的大规模开发。在“列岛改造热”的氛围下,股市和地价飞涨。列岛改造的风潮和我国现在的无序开发也颇为相近。
第二,国内通货膨胀。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低物价相比,7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由于石油上涨,很快带动国内的物价上涨, CPI不断攀升,成为战后以来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我国国内物价的上涨也主要来源于国际能源、资源、粮价的上涨。
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政府当局、企业及普通国民产生一个共识,那就是“资源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的发展必须要转变增长模式,即从过去的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为此,日本从治理恶性通货膨胀入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发节能技术,开发新能源,企业开展瘦身运动,终于克服了石油危机,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
针对恶性通货膨胀,日本叫停了“列岛改造计划”,并迅速出台强硬的抑制政策。首先是对石油产品等进行价格统制。其次是采取紧缩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其三是强化“窗口指导”,将规制对象从城市银行扩大到地方银行、长期信用银行以及互助银行,甚至对外国银行也进行了严格规制。1978年,CPI终于降至3.8%的正常水平。
石油危机迫使日本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化发展的重点从基础材料型产业向汽车、机械、电子加工等组装型产业转移。日本这次产业结构调整非常成功。据原兴业银行的调查,在1973年以后的10年中,日本实际GN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7%,而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只增长了17%,单位GNP的石油消耗量下降了一半。在降低重化学工业比重的同时,能耗较低的电子、家电产业,特别是汽车等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平均水平超过美国。
大力开发节能技术、新能源和石油替代技术。日本先后推出了“日光计划”和“月光计划”。前者是太阳能、煤能、地热和氢能等新能源开发计划。后者强化对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回收和利用尚未被利用的能源。核电发展最具成效。1970年,日本仅有3座核电站,1980年达到21座,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核电已占日本整个电力能源的30%左右。
鼓励和支持生产厂家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尽量降低家用电器的耗电量。大力开发节能汽车,深受消费者青睐,很快占领了欧美市场,并成为日本出口的主导产品。目前日本的太阳能发电、蓄电池等技术以及其它节能技术在世界居领先地位,其基础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打下的。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其它西方国家还在石油危机和“滞涨”的困境中苦苦挣扎时,日本已摆脱了危机而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