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 现状 对策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

据相关文献记载,“服务贸易”一词最早出现在1972年9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有关“高级专家对贸易和有关问题的看法”的报告中。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有形的、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并符合严格的服务定义的、直接的服务输出与输入。而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入和输出,也包括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本文所涉及的服务贸易都是指广义概念的服务贸易。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1、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但在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迅速发展,以其为基础的服务贸易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速度加快,增速高于同期GDP,在世界服务贸易中位列第一。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增幅均在20%以上,全年服务贸易出口额1702.5亿美元,增幅由2009年-12.2%的提高到32.4%;全年服务贸易进口额1921.7亿美元,增幅由2009年的0.1%提高到21.5%。但是由于我国服务业起步晚,服务贸贸易出口在GDP总额和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中的比重仍然较低。20世纪80年代,我国服务贸易额在世界贸易额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左右,90年代后期这一比重才有所上升。

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有待增强

改革开放之初,劳动密集型的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占比接近4/5,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出口所占份额甚微。近几年来,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但是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和通讯等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中,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业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只有2.8%左右。

从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上来看,国际贸易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运输和旅游进出口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63.4%,2008年比重下降为51.5%,说明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在多元化发展中仍存在不足之处。

3、服务贸易法规不健全,管理滞后

服务贸易壁垒除了传统的贸易壁垒外,新型的贸易壁垒如制度性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已逐渐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壁垒。我国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海商法》等一系列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可操作性较差,且有些还与国际规定不太吻合。另外,我国立法范围十分单一,还未形成完整体系。无论是相关法律还是行政法规,基本上都是针对“商业存在”这一服务贸易方式而规定的,而对GATS规定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三种服务提供方式规定的很少,有的甚至是空白。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1、加大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力资本投入水平

服务贸易方面的专业素质人员的缺乏会大大削弱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人力资本水平对一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和保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人力资本的增加能提高服务的质量,所以说我国政府可以鼓励高校和研究院所筹建国际贸易服务专业,专门为我国的服务贸易培养高素质人才,在积极培养内部人才的同时依靠优惠政策加强对海外人才的吸引,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便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2、调整服务贸易内部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面对传统劳动密集型和高附加值新型服务贸易比重不平衡的现状,我国政府应该继续发挥运输、服务领域的传统优势,同时重点发展金融、通讯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完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

为使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应该制定恰当的服务贸易竞争规则,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首先,政府应该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对已经建立起来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审核和修改,使其符合WTO的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国际贸易争端。其次,按照GATS的规定,对我国尚未制定的法律法规的服务贸易领域,尽快填补法规空白。最后,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我国应该有步骤的开放我国的服务贸易市场,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

四、结束语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历史与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历史一样漫长,它作为辅助国际货物贸易的补充性角色,是经济发展多样化的重要推动力,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渭洪,孙敏.《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政策》[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1)

[2]赵达,曹智辉.关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国际商贸,2011(12)

[3]王佃凯.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自由化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对策;展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货物贸易在一国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已逐渐成为增强中国经济实力,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增加外汇、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分析我国贸易发展现状、在当前形势下应当如何发展服务贸易将成为热点问题之一。

一、相关概念

服务贸易是以服务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行为。

按其发生的方式,服务贸易可以分为三种:人员和商品移动引起的服务贸易,物化服务的贸易,提供要素的服务贸易。而国际服务贸易就是指跨越国界进行服务贸易的商业行为。世贸组织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如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等。

乌拉圭回合谈判在1994年4月签订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并且对服务贸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服务贸易指:①从一成员的国境向另一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②通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实体)法人在另一成员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③由一成员的自然人在另一成员境内提供服务。这个定义已被各国普遍接受,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权威性定义。

二、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与特点

最近几年来,受到服务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远发展。在过去10年中,我国服务出口的年增长率高于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数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增长迅速,逆差规模明显下降。从地区看,中国香港地区、美国、日本和韩国为我国四大服务贸易伙伴。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第一,运输和旅游占出口比例过半,新兴服务增长迅速,2009年,中国金融服务进出口额为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出口4亿美元,同比增长27.1%;进口7亿美元,同比增长23.8%;逆差3亿美元,同比增长20%;第二,服务贸易逆差较大,最大逆差来源是运输和保险,以2009年为例,我国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差额分别为91.5亿美元、44.4亿美元、42.5亿美元、28.5亿美元和13亿美元;第三,出口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分布,沿海地区占总出口的一半以上。沿海发达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在保险、保险、信息服务和计算机、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目前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区。据中华船舶信息港台州船舶网,上海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

根据上述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存在如下问题。

1.服务贸易长期出现逆差,规模不大,国际竞争力差。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并在1990年以后,服务贸易的增速远快于货物贸易的增速,但是无论在“质”还是“量”上,我国的服务贸易都很难与发达国家抗衡。随着21世纪以来我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逆差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因此,我们亟需实现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

2.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贸易不仅发展滞后,而且结构也不合理。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如旅游、运输等,其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比例过半。而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保险、计算机等,国际竞争力不高。从服务贸易进口的行业结构看,运输和旅游依然占总进口份额的60%以上,其各自所占份额大致相当,分别大约为3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沿着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贸易方向发展,服务贸易,尤其是与以高科技为手段和科技有关的服务业所占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3.劳动力优势下降。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缺乏,且分布不均衡。现代服务业是一种人力资本密集型,而在我国知识型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高级人才相当稀缺。在当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重点体现在劳动者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和自身的素质水平上。服务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要提供有高附加值的服务,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高。而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战略不能满足服务业的需要,因此,我国必须加速开发人力资源,鼓励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否则我国将在国际竞争的浪潮中逐渐丧失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

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1.加大投资业,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我国整体的服务业出口规模小,水平低。因此,必须加强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其次,我国应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业、饮食业等传统优势行业。

2.发展新型服务业,优化服务产业结构,我国必须加强发展新型的服务产业,加快技术和知识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1)寻求发展技术型、知识型服务业,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的创新机制,加速服务贸易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2)应用现代的经营方式和服务知识运用于传统的服务产业,不断提高技术层次和生产效率。

3.重视人力资本。我国服务贸易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缺乏,服务部门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这削弱了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我国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人才,不断改革创新教育体制。

4.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水平低下导致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弱,我国应该改变现在国有经济占垄断的格局,取消壁垒,鼓励民间资本流入,建立公平竞争的格局,有步骤地开放我国的服务贸易市场。

五、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展望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范文3

一、引言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热点话题之一,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演变为低碳发展模式。但是,理论界对低碳的经济研究范围还是比较窄, 没有对低碳经济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也是构建低碳经济理论体系的重点。经济学是要以造福人类为宗旨的科学,这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的主流观点。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密切联系。我们要汲取其相关理论成果,探讨低碳经济理论对经济学的影响。低碳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体现在提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上、引导消费方式转变上、化解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上。本文不仅从理论上肯定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其理论来源并且提出中国未来低碳经济下绿色贸易政策的调整方向。

二、绿色贸易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一)绿色贸易的概念

绿色概念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而出现的。上世纪60 年代,绿色运动在西方兴起,1972年由西方科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等人士组成的罗马俱乐部公布了一份名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对人类的发展困境提出警告:依照人类目前的发展方式,地球还有几十年的发展时间。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特别强调人类不能提前消费子孙后代的资源能源,不能提前消费储备能源,要确保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绿色贸易的构成要素

绿色贸易是指这样一种贸易形式:贸易中为了防止贸易活动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以及身体健康从而采取的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形式。

绿色贸易需要实现贸易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观念是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长远利益。基本准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

绿色贸易应包括一下几个要素:

第一,绿色原料和清洁生产。企业在所要生产的商品与生产是要使用的技术时,要尽可能的尽量减少环境污染,鼓励发展清洁生产;

第二,绿色消费和废弃物处理。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利用完以后,要尽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第三,绿色包装和绿色设计。在对产品进行包装时必须努力减少完成商品包装后残留的废弃物,力争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最小。

第四,绿色服务。服务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

三、低碳经济下我国构建绿色贸易体系的政策转型

(一)我国构建绿色贸易体系的必要性

能源、气候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焦点问题。世界各国正在逐步进入低碳经济时代,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影响变大。

改革开放30年的速发高速发展之后,我国开始采取措施推行产业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行降低能源消耗、发展绿色GDP等政策。绿色贸易思想,将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基调。因此,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由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已经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我国构建绿色贸易政策转型的措施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片面的环境保护观点和贸易保护观点的立场都站不住脚了,绿色贸易措施的解释逐渐趋于中性。综合有关各方的观点,笔者坚持“中庸”的立场。认为,绿色贸易措施是指采取的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生态和谐的各项政策措施国际贸易的目的是生态和谐具有限制作用。绿色贸易措施是各国根据其具体情况而采取的具体政策手段,根据绿色贸易措施的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为环境目的所采取的直接管理措施,如环境标准、卫生检验检疫措施等;其二是自愿的与产品相关的环境措施,如环境标志、环境管理体系(15014000)、绿色包装等;其三是类似于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经济性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影响到生产销售和消费这三大环节而且对对外贸易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想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就必须先解决现有问题,构建绿色贸易体系。具体战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加大循环经济的发展力度、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务实发展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是经济与资源消耗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系统,也是我国企业出口增长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的主要方向,应鼓励企业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2.以技术创新推进低碳贸易的发展

我国如果想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取领先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开发新型低碳产品。为此,我国政府可以与山东各高校联合成立山东低碳经济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发展节能技术、低碳和零碳能源新技术等。这些都是发展低碳贸易的基础。

3.积极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应对新型低碳贸易壁垒

2009年世界银行对外公布了全球碳市场的市场价值高达1440亿美元,考虑到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低碳市场的潜力非常大。但是要与国际接轨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碳交易涉及政策、交易平台、政府和企业各个方面的利益,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国内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了10多个环境类交易机构,但还没有真正进行碳排放交易。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先搞试点还是很有必要的,在火电、化工、炼油厂等企业试点,强制企业因过渡排放污染物承担责任。

4.建立低碳金融体系

低碳金融体系的建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保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研究:第一,加大“低碳信贷”的支持力度。第二,扩大“低碳”外贸企业的投资规模。第三,我国政府应努力为减少碳排放和低碳技术开发的出口企业提供资本支持。

5.着重开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和服务密集型的产业,优化传统产业,促进服务贸易尽快由高碳模式渡到低碳模式

综合考虑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潜力以及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应大力推进三大新兴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包括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稳固提升两个生活服务业,即居民服务业和餐饮旅馆业。

6.完善预警防御机制,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各种摩擦、冲突

我们也应该关注新的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政策的主要贸易伙伴,调整和变革措施,及时收集新型低碳型贸易保护案例,加强预警信息和出口风险的。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服务贸易 发展 对策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效益的概念是指传统的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金融以及旅游等无形贸易,而广义的是指现展起来的、除了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服务以外的新的贸易活动,如承包劳务、卫星传播与传送。国际服务贸易的之一概念的发展,最多只有30年的时间,所以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占重要的位置只是近30年左右的事情,近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上升是非常快的,但是波动幅度较大。根据各种数据显示,我国的服务贸易仍然面对着停滞不前的趋势,今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活跃的部分,国家也开始对这种贸易形式越来越重视,所以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式,所以我国目前应着眼于未来的国际服务贸易的提升策略,努力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逐步实现由货物贸易为核心到服务贸易为核心的转型。

在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服务贸易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高达1300亿美元,使中国跻身于国际服务贸易的一支潜力股。但是对于我国服务贸易来说,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国的服务贸易集中在传统的服务贸易,它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程度不成正比,它不单单是低于其它产品的发展,更是低于其它国家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自92年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状态,世界出口服务贸易前十位国家中三个国家处于逆差的其中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服务贸易以及成为获得外汇改善国际收支的重要手段之一,服务贸易逐渐成为了各国竞争的焦点,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根据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来说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的比较落后

由于我国长期不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致使我国服务贸易落后 与其他国家,滞后于经济发展。从服务业所占GDP的比重来分析,发达的国家服务贸易所占GDP的65%左右,发展的中的国家占40%左右,而最低收入的国家都达到了大约38%,而我国的服务贸易所占比例为30%,这个数字就足以表明我国的服务贸易的发展是非常滞后的。

2.服务贸易发展的竞争力弱

由于,我国的服务行业的垄断力比较严重,公共的服务行业,金融以及保险等行业,政府严重干预,致使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且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素质较低,外加我国的基础设施落后,致使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的竞争实力非常弱。例如在美国,电子商务发达,在国际金融业务中运用发达的科技,使工作的效率大大的提高,而我国在运用高科技方面还是不成熟的。

3.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自然资源排在世界的第五位,文化资源排在世界第16位,所以在旅游业类的服务贸易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在我国进出口结构中,旅游业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运输以及其它商业性的服务。但是相对于其它的金融业务的服务,保险业的服务所占的比例却较低。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主要是依赖资源型密集型服务,出口主要依赖于知识密集型服务。在其它方面,我国的服务贸易缺乏统一一致的协调部门,逐渐形成了垄断的贸易形态,并且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从而使贸易发展的制度缺乏透明性。

面对以上三点我国服务贸易存在较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及时想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1.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以及法律体系

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制度不科学,阻碍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确定明确的管理的部门,其中商务部是我国综合的管理部门,要确定明确的服务贸易的范围。

2.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

我国的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是比较落后的,所以政府应加大在此方面的投资力度,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高级的管理人才。例如铁路以及航空开辟新的线路,提高其运行速度,来加大我国的货物出口。外商对于在我国购买商品的时间需要更节省,所以高速、快捷的网络系统以及运输系统,才能迎合外商的需求,促进我国进出口服务贸易的发展。其次我国还应在教育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建立高水平的培训机构,培养专业型的人才,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为我国服务贸易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3.鼓励各个部门发展新型的服务行业

我国的旅游资源是一个强大的优势,我们应在此方面大力的宣传,扩大旅游的范围,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加迅速的发展,从而带动服务、运输产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减少了人员的失业率。其次,我国的其他的新型的服务行业所占比重较低,例如计算机、保险等服务贸易,还有待于大幅度的提高,所以我们应在提高传统的服务贸易的同时,提高这种新型的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服务贸易 进出口总额 出口结构 国际竞争力

一、服务贸易基本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生产力不断发展,逐渐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服务贸易这一概念,过去的几十年间,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额在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这种增长的趋势势必会继续下去。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的定义。

虽然20世纪70年代便出现了服务贸易这一概念,但是目前国际上对服务贸易已有定义都是些描述性的。如传统的服务贸易定义从进出口角度认为各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动便构成国际服务贸易,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也有对服务贸易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定义,但目前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权威性定义,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便是1994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所产生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对服务贸易的四种分类,它们分别是:跨境交付、境外消费、 商业存在以及自然人流动。而据WTO的相关资料显示在这四种模式中商业存在所占的比重达到近50%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对外直接投资这种商业存在模式在服务贸易中的特殊地位。其次,跨境交付占比为35%,境外消费占比10%-15%,而自然人流动只占1%-2%。

(二)服务贸易按行业标准分类。

服务贸易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很多标准,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按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的 BOP 统计将服务分为运输(Transport)、旅游(Travel)和其他(Other services)三个大类。其中,其他服务又分为建筑、通信、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专利与特许权、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与消费服务和政府服务九项内容。其中我们可以将运输与旅游称为传统的服务贸易,其他类服务贸易称作现代服务贸易。我们以下的分析也主要是从12个行业着手进行。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2014年1月24日,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的第三季度至2013年的第三季度,世界主要地区服务贸易都呈现增长的态势,特别是2013年第三季度,亚洲与大洋洲的服务贸易的季度增长达到6%。作为亚洲大国之一中国自然也功不可没,WTO颁布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已经以4706亿美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跻身为世界服务贸易排名第三位的国家。表1给出了中国2005-2012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服务贸易进口额还是出口额都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这张表也同样隐藏着另一层信息,我国仍然是个服务贸易逆差的国家,而且这些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的年平均增长率经计算以19%远高于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15%。

(二)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

我们已经介绍过服务贸易按行业标准可以划分为交通、旅游与其他服务贸易三大类,进而在此基础上又大体的划归于传统的与现代的服务贸易两大类。图2.1给出了中国自2005-2012年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事实:1、无论是在传统的服务贸易领域还是现代服务贸易领域出口数额都是不断增长的。2、2011年以前,传统的服务贸易占据了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绝对优势,旅游与交通出口额之和大于其他商业。但是自2011年甚至在2012年现代的服务贸易出口在整个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已经超过传统的服务贸易出口。而其他行业的出口比较相对较少。如果单单凭借这一张表,我们会得出中国的现代服务贸易在这三大行业具有较大的优势,拥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如果我们对比中印在2012年计算机与信息服务服务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会发现其实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行业并不能算是中国现代服务贸易的优势行业,其数据分别为27.15%(印度)与中国的4.88%。

(三)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当前,服务贸易已日益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及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而通常可以借助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分析。贸易竞争力指数是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反映了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一种产品,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处于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的程度,常用的贸易竞争力测度方法有很多,如市场占有率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还包括综合衡量指数。虽然中国现在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上占据世界第三的位置,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仍然很低,TC指数均小于0,特别是2004年之后呈现出一种不断下滑的趋势,这与一个服务贸易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据UNTCAD发表数据显示,我国服务贸易TC指数大于0的行业也只有旅游、交通、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这四个领域,而剩余的7个行业TC指数均小于0。

总结: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以下基本事实:

1.我国自2012年对外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据世界第三位,并且无论是服务贸易的进口额还是出口额近年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2.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很不合理,以前基本出口优势集中在传统的服务贸易领域,虽然近年来现代服务贸易出口开始增加,但是出口额基本只集中在交通、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这三个行业,剩余行业涉及较少。此外,与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相比较,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行业差距依然很大。

3.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12大行业中仅只有4个行业TC指数大于0,而且从整个服务业整体来看,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不仅小于0而且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在下降。

参考文献:

[1]郭少坤.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

[2]姚艳飞.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对策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

[3]顾晶.中国服务贸易现状浅析[J].商业经济,2010,18.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范文6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出口产业转型升级的多维低碳模式研究”(10YJA790025),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加快推进山东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型研究”(14CJJJ06);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从开放大市走向开放强市--青岛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研究”(QDSKL1401023)

当前,我国加工制造业在持续三十年的迅速发展后陷入了困境,加快产业的优化升级已成为重中之重。而作为生产业,不仅是制造业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的重要连接环节,也是加快提升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都有大量的货物贸易和生产贸易,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如何增强生产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

一、中国生产性贸易发展现状

要研究生产贸易,首先对生产贸易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贸易定义为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他国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或自然人的商业存在向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取外汇收入的过程。Machlup(1962)最早提出生产的概念,他认为生产业必须是能够产出知识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重视对生产贸易的研究,Markusen(1989)最早提出了生产贸易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的特殊的中间投入品”。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生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中间需求业。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BOP统计,本文将所研究生产划分为:运输、通信、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与信息、专利与特许权和其他商业服务8类。

对中国的生产贸易现状可以从贸易规模、贸易差额和贸易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由图1可以看出,除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外中国服务的进出口总体是不断上涨的趋势。自2000年到2013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由660亿美元增至5361亿美元,服务出口额由301亿美元增至2047亿美元,出口增加了5.8倍,年均增长15.9%。中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1%提高到4.5%。同期货物进出口总额由4743亿美元增长至41603亿美元,货物出口额由2492亿美元增至22090亿美元,出口增加了7.9倍,年均增长18.3%。可见服务贸易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中国的服务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比重仍然远远低于货物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比重(11.8%)。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13年我国的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在2010年后贸易逆差的规模更是明显扩大。

从贸易结构上来看,通过对比2000与2013年我国服务出口结构(见图2、图3)可以看出,总体上生产贸易在服务贸易出口中所占比例是逐渐增大的,由2000年占商业服务出口的44%增长至2013年的77%。但通过进一步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生产贸易的出口结构还很不合理。从比例上看占比最大的一直是其他商业服务,其次是传统部门运输服务,且运输服务的占比是逐渐增大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发展极为迅速,由2000年的1%增长到2013年8%,成为生产类的第三大出口服务项,表明我国技术能力显著增强。但是2000-2013年金融、保险和专有权和特许费服务在出口结构中所占比重非常低。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是较低,高技术服务行业竞争力相对更低。但是纵向来看我国的出口结构虽然存在不平衡但是正处在不断优化过程中。

本文选取中国、日本、亚洲四小龙(NIES,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东盟国家(ASEAN4,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作为研究对象。从生产进出口额来看,2013年东亚生产贸易出口额位于前三位的依次是中国、日本和新加坡;进口前三位的依次是中国、日本和新家坡。除韩国、新加坡是贸易顺差,其他均为逆差,而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从具体行业来看,各国服务贸易中除其他商业服务外运输服务均占据最大份额。中国的建筑、计算机和信息存在贸易顺差,运输、保险、专利权和特许存在逆差,而通讯、专利权和许可出口额占比不足1%,其中专利权和许可的进、出口额分别为210亿美元和9亿美元,进口额为出口额的23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本的专利权和许可,出口额达314.37亿美元,是日本贸易顺差最大的一项。韩国则建筑服务优势明显,新加坡的运输和金融服务存在显著顺差。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旅游等非生产贸易占比较高,东盟四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普遍较小。

二、生产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货物贸易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对服务贸易开始研究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情,所以学术界还没有针对服务贸易设计出新的评价指标。Sapir和Lutz (1981)研究发现传统的贸易理论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也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领域,因此本文就选取货物贸易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几个竞争力评价指标对东亚地区的生产贸易进行研究,便于从不同方面衡量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贸易的竞争力水平。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MSI)指标

国际市场占有率(MSI)是指一个国家的某种服务的出口额占国际市场上该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用公式表示:

MSIij=Xij/XWj。式中MSIij表示i国家服务j的市场占有率指数;Xij 表示i国家服务j的出口额,Xwj表示世界服务j的出口总额。MSI指数值越高, 表示该国在该服务项目上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从总体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2013年东亚国家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均较低,中国最高,MSI为4.48%。其次从具体部门来看,国家间部门差距很大,运输服务MSI最大的为新加坡(4.81%),其次为日本、中国和韩国且相差不大。建筑服务MSI最大的为韩国(18.32%),其次为中国(10.22)、日本(8.3%)。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均为最高且优势较为明显,通讯服务各国MSI均不足2%;金融服务除香港、新加坡超过5%其他东亚国家均不足2%,专利和许可权MSI最大的为日本(10.09%),远远超过第二位的韩国(1.32%)。东盟四国的服务各部门MSI均低于2%,可见其在生产贸易方面的相对劣势。中国的金融、专利权和许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均不足1%,不仅落后于日本、韩国,甚至低于香港和新加坡,显示中国在高知识、技术方面与先进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贸易竞争力(TC)指数

贸易竞争力TC指数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一种服务而言,本国提供的同种服务是否具有优势以及相对优劣程度。用公式表示:

。式中TCij表示i国j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为i国j服务的出口额,Mij为i国j服务的进口额。TC取值范围为[-1,1],如果TC>0,表明该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反之,则不具有竞争优势,且绝对值越大,优势或劣势就越明显。

从贸易竞争力(TC)指数来看,东亚地区生产贸易竞争力差距很大,中国的生产贸易TC指数整体处于竞争劣势。分部门来看,运输、保险以及专利和许可中国的TC指数显著为负,在东亚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通讯、金融服务TC指数接近0,其国际竞争力水平也相对较低。建筑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TC指数显著大于0,显示这两个部门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与上面MSI分析结论相符。注意到保险服务东亚国家整体不具有竞争力,TC指数均小于0,日本的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尤其弱,TC指数接近-1,与印尼相当。专利权和许可东亚除日本具有竞争优势(0.28),其他国家地区均处于明显劣势。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由美国经济学家Balassa于1965年提出,它剔除了世界和国家总量波动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一国某一产业出口相对于世界平均出口的优劣势。RCA指数是指一国某服务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服务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式中RCAij表示第i国j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为i国j服务的出口额,Xit为i国服务的进口总额;Xwj为世界服务j的出口额,Xwt为世界所有服务的出口总额。一般认为RCA<0.8为不具有竞争优势,0.8≤RCA<1.25为有优势,1.25≤RCA<2.5为很有优势,RCA≥2.5表示极有优势。

从东亚国家的数据来看,各项服务中 RCA>2.5的共四项,为日本的建筑服务(2.67)、韩国的建筑服务(7.58)、日本的专利权和许可(3.24)以及菲律宾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3.14)。从具体行业来看,建筑服务中国的RCA指数最大(2.28),仅次于韩国和日本位于东亚第三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中国RCA指数(1.2)仅次于菲律宾,但竞争优势明显高于日韩等其他东亚国家。运输服务中国虽有优势但优势很小,仅强于东盟四国,显示我国虽然运输服务数量大但质量不高。保险服务虽RCA值不高,但在东亚地区普遍竞争力弱的情况下竞争力仅次于新加坡位于东亚第2位。但通讯(0.33)、和金融(0.19)服务RCA值都低于0.5,在东亚竞争力也相对很弱。

三、提升中国生产贸易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通过上文的比较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生产贸易发展速度很快,国际竞争力也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服务贸易逆差很大且逆差额呈扩大趋势,严重制约了中国的贸易竞争力,也与我国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身份不相匹配。因此,正如当前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生产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战略。要快速提升中国的生产贸易竞争力主要有以下途径。

第一,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在政策上对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增加税收优惠和补贴扶持力度,帮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专利权和许可、金融和通讯等行业服务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国驻外使馆经商参处的资源优势,与国内的商务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相互沟通、密切联系,为国内的服务贸易企业提供国外市场信息及准入指导,协助国内优势服务企业走出去。同时打破行业垄断,培育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以增强企业活力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

第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国外许多服务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等非常注重行业协会对本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这点值得我们进行借鉴。可以交由企业组建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协会自行制定行业标准和制度章程,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打破行业垄断和低水平竞争,组织服务外包企业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参观交流,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服务贸易合作提供机会。面对服务出口面临的国外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可由行业协会组织相关企业进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