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范文1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对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从课题研究的国内同类课题的状况、基本内容和方法、研究步骤、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展开论述,进而提出了课题研究最终的策略与方法以及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 :职业技能大赛;改革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4.029

0 引文

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举办的如火如荼,其展示师生风采,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开展技能竞赛是职业学校强化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技能竞赛有利于培养职业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技能竞赛对教师发展方面的影响,也是学者们关注的内容。同时,技能大赛对实践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包括硬化了实践教学体系的质量标准。但对于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与方法研究并没有十分成熟的模式。而在国外,关于科技竞赛方面的讨论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关于竞赛类型的研究;第二,关于竞赛对学生发展的研究;第三,关于竞赛对学校影响的研究;第四,关于竞赛对社会影响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的导向教学策略方法研究,培养出更多更好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

1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与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国内外研究,如何探索出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与方法研究势在必行。因此,展开对此课题的研究和申报。课题的研究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尤为重要,体现如下:

(1)对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和推广,对推动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促使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必将产生重大作用和影响。

(2)与职业技能大赛教学模式相对应而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找出高职课程内部的知识关联, 可以让大赛与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补充,重建一个有机的知识整体。并对推动职业学院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职业技能大赛强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各个学校要求如今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督促很多老师积极到企业锻炼,增强职业技能。

(4)技能大赛对实践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包括硬化了实践教学体系的质量标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5)举办的技能大赛围绕职业能力的评价确定竞赛内容,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企业急需职业人才的重大举措,值得推广和发扬。

2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与方法研究的主要步骤

2.1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本课题研究对象是武汉各公办职业技术学院,尤其是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职业大赛进行调查和访谈。

(2)通过调查,访谈、研究发现,目前职业技能大赛的主要特点:①市场导向性;②模式多样性;③组织规范性;④注重操作性。通过这些特点为突破口去发现当前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

(3)通过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发现现今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普遍问题研究。

2.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课题组成员将深入湖北各公办高职院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运用社会学、统计学、人类学、教育管理等相关学科理论和知识开展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现场调研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

(1)现场调研法。到湖北各公办高职院校进行调查、访谈,了解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正负面影响及主要特点。

(2)文献分析法。广泛系统地搜集所获取的调查研究资料,运用演绎、归纳、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不同专家学者论著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研究本课题提供了宏观的视野。

(3)问卷调查法。到湖北各公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处(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题目由学生会学生代表根据学生特点及组织学生职业大赛的有关领导和老师对学生在职业大赛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共同拟定问卷内容,在学生中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问卷的结果。根据结果最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决策研究。

课题将贯彻“三边”技术路线开展研究: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边总结边完善。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发现职业学校技能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解决方案与对策。

2.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问卷表的制作及指标的确定。问卷调查表既涉及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更需要包含各种指标。设计调查问卷以了解、分析目前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模现状,并对成因进行分析。

(2)研究对象的选取及追踪。选定武汉各公办高职院校,尤其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基准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3)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与方法研究。完善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与方法研究后,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2.4 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在查阅文献资料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职业技能大赛在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上有所不同,发现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教学模式上存在问题,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基础上,转变以往的职业学校教学观念,并实现采取针对技能大赛的有效技能培养模式,找出职业技能大赛与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衔接机制。

3 改进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找寻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与方法研究,初步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以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①教学模式的改革;②教学内容的改革;③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④校企合作的改革;⑤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⑥实训条件和设施的改革。

4 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

4.1 项目的三大特色

(1)面向高职院校大发展的课题研究。力求体现职业教育与技能大赛无缝对接,同时考虑到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2)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课题研究。围绕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的与职业大赛相关的教学模式研究,同时引领其他兄弟院校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教学模式改革。

(3)政策、理论和操作层面相互衔接的课题研究。最终落脚点在于面向高职院校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技能大赛的整体发展与提升。

4.2 项目的创新点

(1)从职业技能大赛的实际出发,提出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合作主体的博弈均衡,为完成最终研究成果提供依据。

(2)从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层面,提出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一体化办学的解决方案。

(3)从体制和机制创新的视角,提出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合理教学模式的策略与方法。

4.3 应用价值及推广

综上所述,结合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技能大赛的引领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实训条件与设施等方面的改革方面作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研究。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企业急需职业人才的重大举措,值得推广和发扬。课题以示范专业为试点,探索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的教学模式,将会以点带面,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更新,为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对其他类似院校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樊全来.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3)

2 廖克玲.试论高职院校市场导向下的示范性专业建设方略[J].营口高教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2008(4)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指导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持续不断推行,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层出不穷,研究性学习就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全方位提升。

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述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被炒的很热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研究性学习更加强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在自行探索的过程认知数学、理解数学,同时学会使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去有效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研究性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自发性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学生的亲身实践和动手参与显得格外重视。

将研究性学习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紧密结合之后,小学数学教学的定位和目标就变得更加多元化了。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欲望会变得十分强烈,以前对于教师的依赖感会逐渐降低,最终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只将自己的教学精力花费在解题技巧上,而对于数学的具体运用则在教学中鲜有涉及。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既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又能让学生学习到一些具体实用的知识点,并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能够让学生的研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在数学教学中加入研究性教学,能够弥补教材中教学内容存在的一些缺憾,让整个的数学教学更加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1.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确定合理的研究性学习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情况和教学内容,盲目在任何一项教学内容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是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充分研究教材,而非仅仅是抱着“赶时髦”的心态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性教学就显得得不偿失了。换言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必须有的放矢,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进行“倒数”这一个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在教学中巧妙的将倒数与中国汉字进行结合。例如“杏”这个汉字,颠倒一下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字“呆”。而对于数字也同样亦然,一个原先的数字一经颠倒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数字。这个概念就是倒数的概念。这个就是使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中国汉字的巧妙带入让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充满了兴趣,接着将教材中倒数的概念和意义进行讲解,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自然比传统教学模式要好很多。

2.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更具氛围

不管是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点之一。对于数学这门功课,很多小学生都天生对其有种莫名的畏惧感,因此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十分重要。如果教学情境创设得当的话,学生自然能将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熟悉的场景结合起来,进而让新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加轻松自然。

例如,教师在进行十以内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春节快要到了,妈妈和我一起去超市买馅饼,经过挑选,我们一共买了两个杏仁味的馅饼、四个苹果味的馅饼和三个榴莲味的馅饼。那么最终的问题是妈妈和我一共在超市买了几个馅饼?这个教学情境中蕴含着十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如果用情境教学进行引入的话,学生对于加法的计算会变得十分困难,就更别提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了。而加入了相应的教学情境,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也变得十分简单容易。

3.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是教学的一大宗旨,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一旦对其进行了很好的掌握,数学学习和教学都将变得更加简单容易。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数学思想也是关键制胜点之一。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课堂对于数学思想的传递和渗透更显容易。虽然小学数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比较浅显易懂,但是一些重要的教学思想却已经“初露端倪”。例如,集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等都在小学数学中有所涉及。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的思路得以开阔,创新性的思维和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4.理论结合实际,让研究性学习与生活贴近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很贴近的学科,很多在数学中学习到的知识都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是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这方面的内容甚少进行挖掘,导致很多学生都片面的认为数学是一门“不接地气”的学科。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则应该一改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待数学,学习数学。对于研究性学习而言,其不管是在开始阶段、实施阶段还是在最终的结果呈现阶段,都是一种十分开放的状态。因此,教师要利用开放性的特点让教学与生活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

例如,教师在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在讲解完毕具体的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亲手参与自己动手进行测量。最后将测量的结果与计算的结果进行相互对比,看这二者的结果是否吻合。很显然,在这个融入了实际生活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有了亲自动手参与的经历,最终的教学效果往往是十分高效的。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十分值得教师的推广使用。为了让研究性学习更加具有成效,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让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变得深入人心,确保最终教学目的的达成。

参考文献:

[1]毕丽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范文3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合理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共同发展,共性是指小学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个性是指教师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有效的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但是,我国小学教育普遍存在数学教学课堂评价标准不合理的现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单一,这样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机械的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且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建立完善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促进小学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对小学数学教育至关重要。

2.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评价关注不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内容不仅涉及到教学对教材的理解,而且涉及到教学方法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态度和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情况。但是,我国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评价关注度不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学习的考试成绩为主,对教师其他方面的课堂教学评价则是缺乏关注,这样会导致教师只会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素质教育。因此,建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制定合理的评价内容,这样能够促进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而且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3.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主要是采取二次量化评价方法,也就是说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之上建立二级指标评价体系。一级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二级指标主要是在一级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的若干指标。从评价方法看起来比较合理,客观、公正。但是,这样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不能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那么教学课堂也要采取相应评价体系和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评价体系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定量和定性互相结合的方法。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1.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

针对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存在的问题,小学数学教育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学校要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数学组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体系和标准。比如教学策略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机智运用教学策略; 选取教学策略和方法时,能够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并且考率个体差异;有敏锐、快速地捕捉各种信息和恰当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行素质教育为主要发展目标,对课堂教学也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为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施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共同完成的,是学生主体认知与参与的统一。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于他们的学习意识方面的培养,是小学教师当前数学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互结合的评价标准。教师之间的教学评价能够提高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数学的评价,能够指出问题的针对性,也体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范文4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新课标改革下,教师们努力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从而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针对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1关于情境教学

自从实施新课标的教学模式以来,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正确的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很好的融入其中,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有枯燥的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有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相关知识以及技能。但是,某些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情境,较机械的将课堂与动画片融入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而使学生感觉比较乏味。

1.2关于合作学习

在一次五年级的课堂上,有一位教师在讲授小数和整数混合运算时,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了3次,占用了课堂25分钟。而没有合理的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在花费了大量时间的同时,对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并没有帮助。

1.3关于自主探究

新课标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不能说明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针对一些学习内容是不需要进行探究的。例如,有一个教师给学生讲授了数学的加法知识后,就要求学生自主的去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但是学生之前根本就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又怎么能进行自主的探究思考呢?这样的教学是不合理的,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的发展。

2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出发点

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技能的不断提高,而且还要求加强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的培养,从而实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所以,要让学生加强对数学教学三维目标的认识,认识到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和渗透。通过正确的数学知识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数学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充分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和精神,这才是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3针对学生思维活动制定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乏学生的参与,教学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有研究者表明,学生的参与包括行为、情感和思维认知参与。要想实现思维认知参与,数学的教学活动最少应当使活动具有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这就必须考虑到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选择。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当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的营造一个适合教学内容的情境,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迅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2)是合作学习。合作学生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它可以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运用不恰当,就会增加时间成本,做无用功。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学习的内容必须有合作的必要性,通过个体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合作学习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小组安排要符合学生特点,合理的进行安排,职责明确; 学习的最终成果以及交流方式都要有一定的反馈信息;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要适当的向课外延伸,也就是合作学习不能仅体现在教学课堂上,而应当将这种合作技能和合作精神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使该种技能和意识得到一定的强化。

(3)自主探究性学习。新课标体制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自主学习和指导学习的关系,使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4使教学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教学评价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性环节,教师应提高对教学评价的重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宗旨的评价活动,它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指标。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以及自信心等方面。现代教学评价是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活动,评价内容具有综合性、全方位的特征,而且将定性和定量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所以,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成就感,而且还能使学生准确的认识自身的不足,有一定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认真的观察学生的行为,利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表达。

5结语

新课标改革体制下,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营造一个适合教学内容的氛围,使学生融入情境,对教学内容认真的思考和自主性探究,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林俊.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视野[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Z1):22-24.

[2] 吴晓红,郑毓信.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素养问题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04):52-55.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范文5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富有“弹性”的活动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挥学生潜能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知识为理论基础,把数学的学习过程看作是知识的吸取、记忆、强化、存储的过程,把数学教学只看作是知识的传授与积累,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从慢进度、多重复、题海战中求巩固。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主体教育论,教学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得到发展。要落实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须尽快地从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开放题的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要做到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设组。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规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使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次学习后都有一种成功感在激励着自己,在不断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成功的欲望。从而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知识技能不断提高。

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收集数据。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哪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由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有灵活使用各种教学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在课后用心总结修改,这样就会找到很多有效的教学策略,但都必须简单易操作,自然适合。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逐渐养成勤于思考既动脑又动手的良好习惯。服务于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这对于学生来说终身受益。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探索、挖掘各种教学策略,不断地拓展、总结、完善,以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精心打造一把打开知识之门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 陈江.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金色年华(下),2010.11.

[2] 刘庆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2.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范文6

一、构建问题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策略。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思维处于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段,因此教师要运用数形结合来将各种数量关系简单化,这样做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路,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当老师要讲解《圆柱与圆锥》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更好地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教师要带着教具,即:圆柱、圆锥,并且在黑板上教师要画出圆柱、圆锥的平面图,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图形。

二、营造问题授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数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具备趣味性、具备较强的探索性,借助问题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问题的设计要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到深,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其提示,将问题的难度降低。比如:当老师要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即将开展‘庆元旦校园歌曲演唱比赛’,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吗?”学生回答:“高兴”。教师接着说:“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此次比赛活动,我们要装扮一下我们的校园,同学们要将老师买回来的20盆花分组摆放,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呢?”此时学生会说:“4组”。接着教师又问学生:“如果老师买回的鲜花不是20盆,而是23盆,同样每组也摆5盆,那么又该怎么摆呢?”教师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来思考,在思考完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说出他们是怎样分的。通过这样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出了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即有余数的除法,以此来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

三、巧用问题逆向思维,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被称为反向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逆向思维的核心在于借助事先知道的结果来推导,然后将问题的未知条件找出来。逆向思维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问题逆向思维,以此来促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以提高。比如:当老师要讲解这样一道题目时,“小明的妈妈将一部分零花钱给了小明,小明将妈妈第一次给他的零花钱当中的一半多5元花了,第二次将剩下的钱当中的二分之一多7元花了,此时小明手中还有18元,那么请同学们计算小明妈妈给了小明多少零花钱呢?”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正常思路来思考这一问题,此时学生是很难得出该问题的答案。相反如果教师能够从答案除法来依据问题进行逆向思维,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得出准确的答案。由此可见,逆向思维这一教学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其他教学策略相比较,该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各种复杂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问题生活情境,开发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实际生活的例子来开展教学。教师通过实际生活的例子来吸引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学生本身对周边的生活实例充满了兴趣,数学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借助生活实例来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全面的认识。比如:当老师要讲解《24时计时法》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创设这样一个问题生活情境,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曲,让学生来猜一猜这一段音乐是什么?此时学生会说:“《新闻联播》。”接着教师要问学生:“《新闻联播》每天都是在什么时候播放的呢?”有的学生回答:“七点”,有的学生回答:“晚上七点”,有的学生回答:“十九点”。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告诉学生《新闻联播》播放的时间是晚上七点,并且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即:新的计时方法。教师这种创设问题生活情境的方法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对实际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