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利工程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水利工程的认识

对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是将蓝图变成现实的过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工程建设的目的,能否发挥理想的工程效益。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1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1人员

包括参与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高质量的人及其高质量的工作才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技术素质等。

1.2材料

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3个方面控制:一是严把材料采购关,必须“三证”齐全,才可进入仓库;二是严把质量关,实行材料报检制度,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社会共同监管;三是严格执行采购计划的同时,根据进度和现场情况适时调整,以便保证质量,减少损失。

1.3机械

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要根据工期、工程量大小,安排各类机械的数量;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对特殊设备按要求通过相关部门检测方可进场,一般设备要定期维修,保证施工安全[1]。

1.4方法

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一些工程常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施工进度推迟,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1.5环境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要搞好地方干群关系,尊重地方风俗[2]。

1.6工程设计

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建设项目确定以后,工程设计就成为基本建设的关键问题了。对于在建设的时候能不能加快速度、保证质量、节约投资,在建成后能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设计工作起着决定作用。一个先进的设计,应该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合理地布置场地,组织好生产流程,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领导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工程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组织施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扭转工程当事人置工程质量于不顾的态度,避免工程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现象发生。

2.2认真抓好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4方面。建设单位是主体,具有协调其他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各方应积极配合,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创造优质工程。具体说来,施工中应着重抓好以下环节。

(1)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各方要根据国家有关施工规范,结合该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针对该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实行工程监理制。监理是受业主委托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依法享有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权力,所以要树立监理人员的权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违反施工程序或质量不合格,监理有权责令其停工、返工,或者与相关部门会商后采取处罚措施。

(3)建立建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监理、设计、施工4方都要有自已的质检组织,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总责。施工中要对工程分阶段、分部分按程序进行检查验收。施工单位所设质检工程师、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自检及施工文件的填写和编制,按单元工程报验程序报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并及时向质检组织汇报质检情况。

(4)施工过程中,施工各方要切实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施工单位要自觉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质检组织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把质量关。

2.3强化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进行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未经项目监理部同意,不得进入工地。

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1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2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监理工程师工程复验,复验合格后由业主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关键工序要有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共同签字,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3]。

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2.4发挥监理工程师作用

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建立在施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上的。后者是基础,没有一个健全的、运转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监理工程师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开工令之前,检查施工承包商是否有一个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没有肯定答复,不签发开工令。监理工程师的职能是指导、监督和检查。“指导”是向承包商提出应如何去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是在实施过程中考查其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制止一切违规行为;“检查”是对运行结果进行考核,包括各工序、阶段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工作。如果让监理去代替施工技术员、质检员,不仅是力不从心,而且责任不清,其结果必然使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弱化,甚至逐步放弃,从而使整个质量体系处于混乱状态。

2.5严禁转包工程

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项目部是独立性很强的经济、技术实体,是对质量起保证作用的关键所在。一旦转包或多次分包,责任会不明确,从合同

法来讲是企业法人负责,而在实际运作中,是无人负责。

2.6处理好业主、监理、施工的关系

在建设管理中执行业主负责制、监理制和招投标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3方都有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各自找准位置是最重要的。对号入座、进入角色之后,3方的关系就易于处理好。3方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合同双方平等互利关系。业主和监理虽然是管理工作的主动方,但是必须认清:施工单位是建设的主体,质量控制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施工企业。分工虽然不同,但都在各自岗位上共同对国家负责。与地方政府各部门关系是否正常,是关系到工程施工是否有个良好环境的大事[4]。

对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 质量控制

1.前言

水利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往往不表现在技术上或规模上,而在质量控制方面,水电工程施工最突出的问题是不正规,一切因陋就简。质量、进度、投资三要素之间是互相矛盾又是统一的,不正常地偏重于一点,必然伤害其他目标,失控的目标反过来又必将制约所强调的目标。在理论上,质量、进度、投资是等边三角形的3条边,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同阶段必然有不同测重。实践证明,任何情况下,以质量为中心的三大控制是正确的运作方法。好的质量是施工中做出来的,而不是事后检查出来的。

2.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些难题

2.1质量意识普遍较低

施工工程中,不能重视施工质量控制,没有考虑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当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当费用紧张时,就放弃了质量控制的中心和主导地位。变成了提前使用、节约投资。

2.2对设计和监理的行政干预多

在招投标阶段或开工开始,有些业主就提出提前投入使用节约投资的指标。有的则是提出许多具体的设计优化方案,指令设计组执行。对于大型工程,重要的优化方案都须经咨询专家慎重研究后,正式向设计院提出,设计院接到建议,组织有关专家研究之后,才做出正式决策。个别领导提出的方案,只能作为设计院工作的提示。优化方案可能是很好的,也可能是不成熟的。仓促决策,可能对质量控制造成重大影响。

2.3设计方案变更过多

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变更比较随便,有些达到了优化的目的,有的则把合理的方案改到了错误的道路上,设计方案变更将导致施工方案的调整和设备配置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明显的错误,或者缺乏优化的可靠论证,不宜过多变更设计方案。

2.4设代组、监理部力量偏小

一方面是限于费用,另一方面是易于小看水利工程,在设代组和监理部的人员配备上,往往偏少、偏弱。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要由设代组或监理部在现场独立作出决定,更需要派驻专业齐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现场。

2.5费用较紧、工作条件较差

施工设备、试验设备大多破旧不全,交通、通讯不便,安全保护,卫生医疗,防汛抗灾条件都较差。

3.对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几点认识

3.1监理工作一定要及早介入,要贯穿建设工作的全过程

中小型水利工程大部分是施工招投标的结束,开始施工时才组建监理部。而实际上,开工令之前的质量控制工作更加重要。施工招标的过程、施工单位进场时的资质复核,施工准备阶段的若干重大决策的形成,都对施工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验证明,初期失控,犹如脱缰之马。开工伊始,就应形成一种严禁的模式,坏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正。

3.2要处理好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与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之间的关系

总的说来,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建立在施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上的,后者是基础前提。没有一个健全的、运转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监理工程师很难有所作为。因此,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开工令之前,检查施工承包商是否有一个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没有肯定答复,不签发开工令。在这个问题上不能马虎,也不能代庖。监理工程师的职能是指导、监督和检查。“指导”是向承包商提出应如何去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是在实施过程中考查其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制止一切违规行为“;检查”是对运行结果进行考核。包括各工序、阶段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工作。

3.3监理要在每个环节上实施监控

质量控制体系是多环节构成,任何一个环节松懈,都可能造成失控。不能把控制点仅仅设到验收这最后一关,而是要每个工序、每个环节实施控制,尤其是地下隐蔽工程和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更要严格执行旁站监理制度。

3.4监理部的责、权、利要均衡

按照国际惯例,监理工程师应当是责任重、权利大、利益高,监理费用一般略高于同一工程的设计费比率,监理工作是一种脑力与体力双能耗的高智能劳动,要求监理人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吃苦耐劳,廉洁奉公。但是,目前的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监理,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劳务。费用不是按工程费用的比率计算,而是按劳务费的计算方法(元/人/年)或较低的工程费用的比率确定,责任却是非常扩大化的,要求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的一切责任。而权利又集中在业主手上。责任是终身制,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却相当于临时招聘人员。

4.结语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极为重要,绝不能因其工程量不大而忽视。优良的施工质量要业主、监理和施工方共同努力去争取。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建立在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基础之上的,无论监理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都不应代替施工方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业主和监理应协力为其健全和正常运转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何晓科.水利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9).

对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水电;工程档案;管理

作者简介:张伟(1978-),男,甘肃静宁人,华能碌曲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馆员,工程师。(甘肃?碌曲?747200)王景龙(1972-),男,甘肃永靖人,华能文县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甘肃?文县?746400)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122-02

我国水电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水电开发迅猛,2010年8月,全国投产装机容量超过了2亿kW。随着水电项目投资的加快,对水电项目工程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也需要及时跟进。水电工程档案作为基本建设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是企业档案的工作主要内容,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完整、准确、系统[1]做好水电工程档案,实现档案能够对水电项目真实有效记载,不仅是档案服务于整个项目建设周期、规避诸多风险的要求,也是工程投产后安全经济运行、维护各方权益的需要,更是积累社会发展成果财富的需要。

一、工程档案的概念及水电项目工程档案的特点

工程档案是指建设项目从酝酿、决策到建成投产及项目后评价整个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真实历史记录,又称基建工程档案或项目档案。

水电项目工程档案是基建工程档案的重要构成和分支,除具有工程档案的一般特性外,因其工程建设的长周期性、严格的建设程序性、多学科跨专业性,决定了水电工程档案内容丰富、数量庞大等特性,具有综合性强、形成周期差异大、形成时机性强、文书与科技档案相互渗透等特点。[2]水电工程档案在档案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水电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水电项目竣工验收前必须完成的单项验收工作之一。

二、水电工程档案的九大板块及其基本内容

水电项目工程档案基本上分为项目专项评价档案、设计成果档案、招标投标及合同档案、移民征地档案、建安工程档案、设备仪器档案、工程财务档案、往来文件以及其他档案九大板块。熟悉各板块构成内容是管好水电工程档案的前提。

1.项目专项评价档案

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管理规定,项目前期和后期主要进行环保、水保、工业卫生、消防、地质灾害、占压矿藏、并网审查、取水、地震、安全评估及部分项目竣工单项验收,按照项目属地原则逐级上报和下批文件。上述专项报告和审批文件是项目合法性资料,须完整归档。

2.设计成果档案

项目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报告及按项目规模审批权限的报批文件;施工图、设计变更、专业模型试验、地质、地形和地貌测绘报告等设计基础成果资料。

3.招投标、合同档案

招投标档案是对从招标公告开始到中标通知发出整个招标活动过程的反映,主要由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招评标组织机构、评标办法、会议制度、会议记录、澄清函、评标报告等组成。按照规定,投标文件一般只归档已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对于未中标者的投标文件在项目竣工三年后自行销毁。为全面反映招投标过程,应将未中标单位的投标报价附于开标记录后进行永久归档。

合同档案包括合同会签单、谈判纪要,补充协议及合同变更文件。非法人代表签署的,必须出具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书。

4.移民征地档案

移民征地档案主要有移民规划、勘测、勘验报告、报批文件、土地丈量、公告、合同协议、补偿费发放表、土地使用证等。土地丈量表、合同协议、补偿费发放表需写明土地自然地理位置、土地“四至”,并按省、县、乡、村、社行政机构分别造册,三者应相互对应,形成有效闭环,便于档案检索利用。

移民档案记录了移民工作的全过程,是移民工作验收的基础和凭据[3],是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的难点。

5.建筑安装工程档案

建筑安装工程是水电工程档案的重点,直接反映工程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监理、阶段验收、竣工图等内容。

(1)质量管理文件。工程质量文件是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主体,案卷数量约占项目档案的80%左右,归档需经施工、质量监督、监理三方对文件齐全、完整、准确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会审。主要有三部分:

基础部分——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包括技术负责人、三检人员名单及资质的质量控制机构;测量成果;施工技术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其监理人批复等资料。

原材料、建筑成果检测检验——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报验(包括出厂试验报告、合格证,工地复检材料并报监理人审批后使用)、成品(半成品)现场检测检验及其横向检验;取芯试验报告。

过程控制部分——分项质量验收、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质量评定,单位(单项)工程移交申请及鉴定书。分项验收是质量控制最底层环节,以土建砼工程为例,主要由基础面或施工缝处理、模板、钢筋、止水(伸缩缝、埋件)、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组成。过程控制资料按照从高到低的层次顺序关系依次为:过程控制资料—单项工程评定资料—单位工程评定资料—分部工程评定资料—分项工程评定资料。

(2)进度控制文件。项目开工申请及开工令、依据合同文件编制的总进度计划、阶段进度计划、进度分析资料及计划调整资料,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专题会议纪要。以上资料均需监理人审查批准。

对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 主要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工程产业之一,其作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是许多地区的水利工程管理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往往存在着重建不重管的现象。这些问题处理不当的话,会使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用大打折扣,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如果正确认识这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水利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

1.1 工程设施老化,安全隐患多

许多的基层水利工程都修建于20世纪70~80年代,其中有不少水利工程设施已经达到了使用年限,基层的民众还没有将保护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观念植入脑中,甚至会出现很多人为破坏水利工程基础设置的现象,造成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经常带病运行。对水利工程相关设施进行修复基本都需要较多的资金做保证,现阶段政府还没有能力对其负责。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水利工程的资金需要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来进行筹措,这样给水利工程的修复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许多需要修复的工程只能暂时搁置。

1.2 管理工作滞后

许多地区的水利工程在建设初期都有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管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环境的改革,水利工程单位并没有进行成功的转型,带来了许多不合理的现象,例如: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水平有限,专业不对口等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单位进行合理化、规范化管理的进程。在一些村镇中,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管理更加混乱。有些资金没有得到上级部门的允许,就应用到其他项目中去,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水利工程在管理过程中违规现象也屡见不鲜,有些管理人员由于专业不对口,缺乏水利工程专业管理的知识,并且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养护维修以及更新并不重视。一旦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出现问题,就将责任推给政府部门。这种混乱的管理模式势必会给水利工程的良好运作带来重大的影响。

1.3 水利资产流失严重

水利工程对工农业的安全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费也是水利部门回笼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在许多地区,用水户的缴费意识不足,许多村镇甚至都收不到水费。久而久之,水利单位的可利用资金就会越来越少,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养护与维修。

1.4 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有的村镇只关注眼前利益,在进行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维修的过程中,故意抬高设备价格。有些村镇甚至还要收取工程材料运输过程中的买路钱,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水利工程的总造价,另一方面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耽误了工程进度。

2 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都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政策高度上来,增强危机感,努力抓好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确保水利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搞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

各级政府应该对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加强重视,保证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各级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在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与后期管理过程中,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保证工程管理没有盲点。各级水利部门还应该加强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管理工作,创建一支拥有较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对各管理区域的水利工程相关设施进行监管。如果发现相关设施出现损坏的情况,迅速通知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抢修,减少因为水利工程设施损坏而造成农业损失。

2.3 确保水费足额到位

各级政府要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及时缴纳水利工程水费的重要性,水费对于水利工程单位资金的良好运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进行养护维修的资金来源。水利工程单位收缴水费受阻的话,不仅会让单位受到较大损失,甚至还会影响到当地工农业的正常发展,最后让当地居民蒙受更大的损失。因此,各级政府要宣传缴纳水费的重要性,确保水利工程单位的水费足额到位。

2.4 搞好经营管理

各级政府应该搞好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加快调整其区域的产业结构,在保证生活饮用水安全供给的基础上,采管理,发展多种经营的方式,将水利资源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维修增加资金筹措的来源。政府还可以将水利资源的利用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快速回笼,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资金的良性循环。政府还要对水利工程管护有重要作用的部门及个人进行奖励,这样会让农民保护好自己所属的水利工程,在出现问题时会积极地修复。这样才可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良好循环。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着较多的问题,各级政府以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该重视水利工程管理问题,选择出合适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以及及时维修。只有这样,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才不会受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影响,为取得更加瞩目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成波,王薇,温立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主要问题和建议[J].中国水利,2011(7):25-27.

[2] 任兰钦,崔斌,刘卫华,等.黄河下游滩区水利工程设施管护问题分析[J].人民黄河,1997(4):34-35.

[3] 金立东.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3).

[4] 孙元德,李锋,郝丹东,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机制的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08(5).

[5] 王广深,王金秀.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2).

对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5

1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方法

1)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制不活。目前,水管单位缺乏科学定性,既不像事业单位,又不像企业。水利工程大部分为综合利用工程,既有公益,又有一定的经营开发功能,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混在一起,界限不清。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之间的管理关系不顺,权责不明。内部运行机制不活,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大多数水管单位亏损经营。把握原则,明确权责,不断规范水利工程管理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水管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既要保证社会效益,又要按市场经济要求运行;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按管理权限维护水利工程安全;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本着国家扶持、谁管理谁使用、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多元投资建设水利工程,严格监督管理资金的使用方向;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

2)单位机构臃肿,社会保障机制不全。水管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科学,机构臃肿,非工程管理岗位较多,因人设事,因人设岗,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在人员总量过剩的同时,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无法满足工程管理的基本需求。要深化水管单位内部改革,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在编制确定、按需设岗的基础上,按岗聘人,竞争上岗。单位领导通过竞选方式选聘,定期考核,实行优胜劣汰;事业单位员工实行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精简机构,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逐步调整人员结构,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处理好这一关系,将十分有利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轻装上阵,提高职工素质和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目标考核制度。

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影响水利工程正常投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维修无经费,老化失修严重;有管理单位的等、靠、要,无管理单位的没有人问;多数工程没有专兼职管护人员,个别工程甚至没有建完就遭到破坏。在人员经费的供给方面,不少承担防洪、排涝工作任务的,财政供给不足,使得这些人员想法子找米下锅,没有精力投人管理工作。要利用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平台进一步争取中央支持。要进一步整合部门投入,各行业、各部门可用资金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上来。

2水利工程管理对策

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基础地位的认识,正确领导,高度认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多培养水利工程的管理人才,全面提高水利工程队伍的素质。管理单位要健全管理机构,建立权责分明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把水利管理体制理顺,使水利管理机制可以正常运行。要深化单位内部的机制改革,实行全面高效的行业管理,使水利工程的管理走向正规化。使水利工程的监管制度规范,提高监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利工程的监理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工程工期、投资及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要高效发挥监督的作用,以使施工单位管理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加强财务的监管,水利工程维修要想搞好,对水利财务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对水利资产的管理要加强,水利的价格收费体系应完善,且管理单位一定要有财务的自,主管部门要按时按期的对财务进行审计。鼓励个人和单位以股份合作形式吸收社会资金,开发水利工程。

3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1)转变观念,适应形势的发展。水利工程极强的公益性使得无偿供水或低价供水观念根深蒂固。水利建设完全成为国家的事情。水管单位完全充当起不计成本的服务性角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要求赋予水价值,要求水管单位依托供水,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强化成本核算,通过改革的方法,彻底改变不正确的观点,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水利工程的管理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及听从上级行政命令的思维转变过来,把市场的价值规律、经济规律、优胜劣汰要素和优化配置资源的思想贯穿在我们的行动中。

2)准确定位,建立符合实际的发展策略。依据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结合其收益情况,将水管单位划分为纯公益性单位、准公益性单位和经营性单位三类。大多数的水管单位是属于准公益型的水管单位,这也是情况最为复杂的一类。这类准公益性的水管单位有排涝防洪的公益性任务,又有发电供水的经营。所以要以科学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划分经营型和公益型的问题,应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挖掘潜力,开展多种经营。

对水利工程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 现代化 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G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198-01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其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工程、防洪工程以及水利发电工程等。近些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变化,水利工程逐步走向了现代化,而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是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概述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

要想准确理解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含义,首先必须要明确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随着管理技术的完善而发展的,其符合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不只是简单地将其“硬件”现代化,还要将其“软件”现代化,其主要包含对管理理论和管理体制的现代化。总之,其要达到拥有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设施、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理论和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的目的。

(二)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常规管理深入应用的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的最显著特点就是重细节,其要求在每个细节上都做到最好,主要可以概括为“细、精、严、准”四个特点,细就是指力求把所有工作都做到最细;精就是力求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严就是管理制度的严谨;准就是保证工作完成的准时和准确。精细化管理尤其强调执行力,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管理理念。必须要明确的是,实现管理精细化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如果做不到管理的精细化,那么也就不可能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三)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思路

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民生为工作理念,在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完善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具体可通过对工程管理理论的研究,来改革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标准化来实现管理的精细化,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来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从传统型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转变为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从而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认识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的增加,我国对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更加重视,不但对水管体制进行了改革,还增加了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水利工程管理得到了不少发展。尽管如此,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的认识还不够,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因此,相关的水利工程部门领导者应当起好带头作用,做好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宣传工作,加强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思想认识,明确其重要性,从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制,将责任层层细分,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明确自身的责任,从而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顺利进行。

(二)深化对水管体制的改革

水利企业应深化对水管体制的改革,使其能够适应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水利企业可完善水利工程的相关配套措施,做到分工明确,同时还要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进行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定期地对相关供水设施进行维护,可建立维护人员的激励和考核制度,以此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保证水利设施维护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此外还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水利设施的维护工作进行招标,使其具有竞争性,建立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以此来保证水利工程设施的质量。

(三)加强对新技术的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水利方面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水利工程企业一定要加大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力度,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还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水利工程企业可将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纳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避免出现新技术或新设备“无用武之地”的情况。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水利工程的自动化运行,还可以实时地对各种重要指标进行监测,能随时随地掌握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这样一旦数据出现异常时,就可以及时地发现并处理,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不仅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建设。

(四)提升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管理人员作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因此,务必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的培养,使其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提升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具体来说,一方面企业可以积极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定期的管理人员培训制度,以此来对企业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从文化和技术两方面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出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综合性人才,以此来满足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需求。

(五)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

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是水利工程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具体来说,要定期地检查水闸、堤坝等设施,在汛期要做到每天检查,以此来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此外还可建立水利工程的考核制度和责任制度,科学合理地进行调度,保证各部门都能按时完成自身任务,努力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和现代化。

(六)加强各部门的合作

水利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其管理好坏不仅关系着工程的质量,还关系着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时务必要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将之与防汛、人事、设计、通信网络、财务等各部门联系起来。比如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时,要将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作为参考因素,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时,要保证其质量,使其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发展需求,从而保障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稳步前进。

结束语

随着管理理念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被更多人所关注。实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不仅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还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笔者认为,新时期下应该加强对水利工程现代化和精细化的认识、新技术的应用、各部门的合作以及对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此外还要深化对水管体制的改革,提升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此来保证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袁国强.浅析水利工程管理运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2] 李辉,姜崴.浅析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影响因素与关键技术[J].民营科技,2010(05).

[3] 刘涛,王锋.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发展新跨越[J].科技信息,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