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赏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艺作品赏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艺作品赏析

文艺作品赏析范文1

关键词:紫陶;创意;赏析

去年十月,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在中国举办的“2014世界工艺文化节”这一世界级手工艺盛会中,进行了“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的评审活动,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级别的奖项,多件由本土建水紫陶陶艺工作者提交的作品在金银铜奖的角逐中均有斩获。参赛者在这次交流活动中的良好表现扩大了建水紫陶在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力。

《建水紫陶―贴片尊》

该作品是一件茶储,器型以小乘佛教佛塔为主体造型,并以建水紫陶独有的“残帖”装饰手法进行艺术化的深入加工。各残帖部分改变了残帖装饰原有的平面化的装饰特征,而以泥片的叠加表现出每片“残帖”的独立性。作者将泥片一片片均匀地拍打在主体物之上,这些泥片或圆或方,色泽不一,但厚薄均匀,疏密得当且浑然一体。在泥土片上,作者采用彩泥刻填的手法进行书画创作,“返璞归真”等语句与莲花这一典型意象相互呼应,传统的文人旨趣在不经意间得以传达。此件“建水紫陶―贴片尊”做工复杂,由叠加的泥片塑造出的“残帖”一改传统的平面性特征,而变成了一种外化的立体性表达,可谓匠心独运。

《建水白陶组瓶―云南映象》

该作品是一套花瓶的组合,作者将名称取作“映像”,而非“印象”,意在用“孔雀”这一典型的云南符号凸显出来,再配以具有云南典型意味的山石,植物,一派浓云的云南风趣,是对云南视觉文化资源的直观表达。从器型上看,此组作品的主瓶为水珠瓶,两个附瓶为小口天球瓶,均以流线型的造型为主,圆润饱满,给人以舒适的视觉感受。此外,细腻温润的泥胎经过精工细磨抛光,光亮如镜,可以见出做工的细致精良。从瓶身的装饰来看,作品采用传统的彩填工艺进行制作,但并不拘泥于传统的文人书画样式,而是深入挖掘本土的民族与地域特点,塑造出极富装饰意味及现代感的孔雀形态,在装饰的理念上跳出了固有模式,对建水紫陶今后的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性意义。

《建水白陶瓶―逍遥・鱼》

文艺作品赏析范文2

它是件老黄牛工艺品,出自我外婆之手,我把它摆放在我家窗台上,它就这样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这是一头小型的膘肥的黄牛。近看,那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透过它那真诚的目光能感觉到它是主人最忠诚的朋友。一颗红色的珠子巧妙地穿在了它鼻子下面,是那么可爱。长长的尖尖的牛角长在头顶,看上去不仅可爱,还十分神气呢!

它望着你,似乎有话要说,却说不出来。它是多么希望自己变成一头真正的牛,那样不仅能帮人们耕地,还能在阳光下自由地玩耍。不过它不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它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站在窗前,凝望着窗前,凝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鸟儿……把它们铭记在心。

老黄牛总是那么乐观,虽然现实生活总是不近如人意。我们在面对一些不顺心的事时,还能想着头来黄牛这般淡然、坚定吗?

文艺作品赏析范文3

网络文艺是繁荣互联网的主要抓手。为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网络文艺作品,今年起,中央网信办推出了网络文艺创作传播工程,全方位、多领域推动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

正能量作品在网络全面开花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文艺座谈会上说,“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

那么,网络上如何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中央网信办为生产、创作、发现正能量的网络文艺作品都有哪些举措?

组织网络歌曲、微电影、自制剧主题活动。中央网信办主要围绕重大节庆、纪念日,形成不同征集主题,挖掘遴选一批优秀作品,并在全网集中传播展示,逐步形成品牌。活动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网信办指导策划了“新春・变化・乡愁”微视频主题征集活动。截至3月16日,百度该主题网页搜索结果达2.13万个,相关新闻报道、评论文章达253篇,共收到征集作品1500余部,其中网民通过央视网报名作品达1200余部,涌现出一批制作精良、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作品。

为加强主旋律歌曲推送,中央网信办要求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以及主要音乐网站分别在PC端和移动端开设专题。截至3月21日,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光明网、中国日报、央视网等已开设专题,推送《揣着梦想走四方》等30余首文艺局推荐的“中国梦”主题创业歌曲,制作H5页面嵌套歌曲MV在移动端推送,赢得网民好评。

建立正能量网络文艺作品发现推送机制。中央网信办牵头设立网络文艺正能量作品库,组织相关媒体网站主动发现、推荐优秀网络文艺原创作品和相关报道评论文章,择优在全网推送。

强力推进网络文艺评论工作。中央网信办协同中国艺术报打造了一支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论员队伍,开设评论微信公众号,同时,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中国文联、《光明日报》等部门负责同志,白烨、庄庸等知名学者以及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新闻网站负责人就当前评论现状,提出对策建议,精准“问诊”。

此外,中央网信办还以网络文艺优秀作品“五进”(学校、社区、企业、部队、乡村)活动、推进线上高端论坛及直播主创交流会、建设移动端网络文艺精品数据库、实施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融合发展等,加强正能量网络文艺作品传播。

传统文艺作品需与网络结合

在文艺座谈会上谈到:“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

然而,目前我国网络文艺发展呈现出传统文艺界准备不足、网络文艺人才匮乏、网络文艺评价体系单一、主流文艺工作者网上发声不足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传统主流文艺工作者、文艺创作交流组织对互联网介入较少,拘泥于传统表达、局限于传统传播,没有完全融入互联网,引领艺术创作;当前从事文艺创作的人才存在严重的代际断裂和不衔接,目前从30后到90后共计七代人从事文艺创作,但从事网络文艺工作的基本以70后、80后、90后三代人为主,缺乏艺术传承;网络文艺作品以“点击率”“浏览量”论英雄,缺乏价值导向;当前文艺评论家主力年龄结构偏大,与年轻网民在思想认知、对网络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上存在巨大差异,传统文艺评论家无法接受网民网上情感宣泄式的表达,在情感上容易受到伤害,加据了对互联网的抵触心理。

多方引导严守网络宣传阵地

“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那么,如何引导这些创作者成为文艺群体有生力量?中央网信办从三方面做工作,抓网络文艺创作生产。

积极扶持网络文艺创作传播阵地做大做强。在2017年底前,通过资金补贴、宣传推广等多种措施,形成数家网络文艺重点网站和重点文艺频道、栏目,建立正能量网络文艺的有效传播矩阵;做大做强传统部门网络文艺理论网站,重点发现并扶持民间网络文艺理论网站;建设交流互动平台,鼓励文艺名家投稿,定期举办沙龙与论坛,促进文艺工作者交流经验与联络感情;组建网络文艺传播分会等。

文艺作品赏析范文4

喉舌与媒体

“喉舌”与“媒体”,涉及到广播文艺功能的变化。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

——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

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比如:

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记录是为了传播。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讲究情、趣、艺。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关键在于两点:

(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具体到每个作品,表现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原创·继创·再创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原创、继创和再创。作品的原创很重要,或可称之为“原生态”的作品。它是继创和再创的根基。然而,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是原创或原生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原创的、原生态的作品比较粗糙,杂质多,通过继创和再创,才成为精品。随着艺术载体的多样化,继创和再创现象愈来愈普遍。

即使在出现精品之后,继创和再创依然存在——文艺界称作改编、移植、二度创作。继创和再创可以不断出现精品,或者各呈异趣。当然,其中也不乏庸品,甚至膺品。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流传千年以上的《西厢记》故事,题材及原创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南宋赵令畴将其改编为说唱形式的《蝶恋花鼓子词》,同时又有歌舞说唱并举的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另作改编,重新创作为长篇说唱《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又以“董西厢”为蓝本,再创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的不朽之作。

杂剧精品《西厢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题材的杀青、锁定。“王西厢”是用北曲演唱的,称“北西厢”。明代又有以南曲演唱的同名传奇剧本出现,情节人物有所拓展,带有江南风情特征,称“南西”。至于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里的“西厢”、“红娘”,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艺术流派,如京韵大鼓《大西厢》,昆曲折子戏《传柬》、《闹柬》,荀派京剧《红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难以互相替代。时至今日,新编越剧、蒲州梆子、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西厢记》仍在继创或再创。

又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各种艺术形态的继创和再创始终没有停止。英国重视原创和原作,不作过多的改动。美国则在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大幅度改编,加以再创。例如百老汇歌舞剧《西区的故事》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把中世纪意大利两大家族的世仇变成了纽约贫民区两大青年团伙的争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设置为当代意大利后裔的族仇和枪战。然而,原著中“以爱情化解仇恨”的中心主题没有变,震撼人心的悲性结局没有变。同样的情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乱》,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放置在古代日本部族,加以电影化的表现。这,也是一种再创。

诗,谱曲为歌。乐舞,可以引发诗情画意。口述的故事,文学化加工而为小说。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经过屏幕化处理,成为电影、电视。短篇的可以生发为中篇、长篇;长篇的可以浓缩为单本、连续、系列、片断;古典的、章回的可以改写成现代的;外国的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的。

广播电视既然是音像载体,既然被视为艺术形态,那么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和音像元素观照整个世界,观照自然、社会、人,观照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它可以原创,也可以继创、再创,大有用武之地。

以广播文艺(有声文艺)为例:

原创——包括两种:一种是记录社会文艺的原创,即尊重原作,如实地记录和播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电影作品。另一种是广播文艺的原创,即利用广播特点、发挥广播特长的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

继创——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编辑处理和广播化加工。如录音剪辑、作品赏析、文艺专题、综艺晚会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知识的概括与介绍也可以说是一种继创,如“阅读与欣赏”、“广播戏话”等。

再创——广播文艺作品(如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既有原创,也有再创。再创体现为对其他文艺题材及作品的移植、改编和二度创作。

这里所说的原创、继创和再创,主要是就广播电视作为“音像载体”的艺术表现功能而言的。实际上,广播电视毕竟与其他音像载体(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不同。作为“传媒”,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职责,其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常常比艺术表现功能更为突出。当信息传播与艺术化的加工制作有所冲突的时候,常常宁快勿精,要把“迅速、及时、真实”放在首位。这是新闻与艺术在广播电视中孰重孰轻的问题,可以理解。

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记录社会文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化、电视化的处理(继创)。至于充分运用音像语汇的创作(如广播剧、电视剧、MTV等),则相对有限,因为它需要专门组织力量,有比较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相应经费保证。这对一般电台电视台来说有一定的困难。50年代以来,专门性的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创作队伍不是没有,如:1953年建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1980年改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务主要是为广播及电视系统创作、排练、录制文艺节目。1983年又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建立。此外又有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这几家单位实行文艺体制,确实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但是仅仅靠这几支队伍显然不敷数以千计的电台电视台的播出需要,大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仍然由电台和电视台自家承担,日常节目靠互相交换的办法加以充实,近年来则往往择用市场上业已通行的音像制品。就广播电视文艺而言,市场化操作和制播分离将是一条新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同样可以用于文艺节目,甚至形成广播电视文艺的特色。例如:

传播功能——表现为文艺节目中新闻因素的介入,以及新闻节目中文艺手段的运用。最典型的是所谓“专题”类型的节目。前者称“文艺专题”,如穿插有新闻式采访的综艺专题、综艺晚会、文学专题、戏曲专题、曲艺专题、音乐专题等。后者称“新闻专题”,如运用文艺手段加以渲染的新闻特写、新闻故事等。在这类节目里,既有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又有文艺的情、趣、艺。据说,国外影视界并没有“专题片”的提法,要么是“纪录片”,绝对真实;要么是“故事片”或“艺术片”,基本虚构。其实,两者不必那么泾渭分明,其间不同程度的交叉与融合应该是客观存在。正如报告文学、散文特写,以及国外的所谓“新新闻主义”。此类作品的新闻题材令人关注,文艺手法引人入胜,近年来颇受欢迎。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文艺形式和新闻表现形式是伴随着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的盛行而出现的。

文艺作品赏析范文5

摘 要:古代文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是运用较广泛的方法之一,通过设置问题,还原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我们通过相关教学案例来探讨启发教学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启发教学法 古代文学 应用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教学是要通过教师的工作使学生爱学会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学习积极性就是强烈的求知欲,求知欲就是学习需要。教师如果急于传播知识,而不想方设法振奋学生的内心状态,这种教学容易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出实施“启发”法的要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和心理障碍;抓住教材重点、难点、疑点,从三个方面,即知识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实际,通过三条途径,即掌握知识要领、实现能力迁移、求得教学相长,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目的,最终归结到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能力的全面提高。笔者略举数例,以备读者参考。

第一,结合诗歌教学实际,捕捉诗歌中可延伸、可拓展、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进行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中,重心放在作品赏析和解读上。常常出现的教学实际是,教师津津乐道一望即知的知识,反复在文本之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而在最需要加以阐释的地方反而避重就轻,甚至避而不谈,导致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也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悟和理解,让教学陷入困境。

例如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逐字释读,讲时代背景、诗人生平,当然也是应该的。但教学的关键则是,这首诗为什么富有诗意而千古传唱?关键原因何在?也许学生能感受到这首诗再现了江南的春天,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历史沧桑感。但具体如何表现,却无法言说,而这恰恰是教师应该加以启发的。首先,我们看到,诗人表现的客观世界和主体情感无限丰富,但他只能选择其中最富有特征的部分。本诗只提供了几个意象,即水村、山郭、酒旗和风,就抓住了最有特征的部分。利用鲜明意象充分调动读者去参与想象,诗人用最有特点的细节去激发读者的想象,带动读者在阅读中把自己的感情和经验投入到文本的理解中,一起参与创造。因此格外富有感染力。其次,这首诗中写出了情感的丰富和变化:前两句有喜悦之情,后两句中,诗人将这种自然美的欣赏转化为历史的感叹。从而产生了一个玩味和激起感慨的过程,因此富有景观欣赏和历史感叹的双重意味,显出了心理感知的微妙层次。这种触动越精致,越有诗意,就越富有美感。通过启发学生对诗人创作中意象和情感的理解,这首诗歌艺术创作的特点就清楚明了了。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出墙来”可谓神来之笔,成为千古名句,其好处在哪里?必须启发学生理解,每一位诗人都是探索者和发现者,他们发现着我们人人常见却又表达不出的美。这句诗也表现了一个发现和惊喜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心理上的转折,久扣的沉闷为一个惊喜的发现所代替。春天已经来了,不仅突然,而且这么美。这一刹那的惊喜,是没有准备的欢愉,和无声的、独自的欢欣。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变化的发现,更是对自我心灵的发现。这其实不是在描绘或者单纯欣赏风景,而是通过主动的想象,抒发诗人心目中对春色的感叹。芸芸众生都在为名忙为利忙,唯有诗人给我们再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恬静,他具有什么样的怀抱和性情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启发,学生自然会明白诗歌创作和欣赏的关键之处。

通过以上两例,可以看到,古代文学作品的讲读应该是探究的。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那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创造生成。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学生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探究。当面对文本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发散变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在思维的转折处,或知识的重、难点处经过自身的努力,还感到无法解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给学生某种启发性提示,拨开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能顺利进行探究。

第二,讲解小说,重在进入文本情境,通过还原或者对比,找出矛盾,进行启发。

文学本质上是人学,是情感的学问。文学教师,最特殊的地方在于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我们在文学教学中,必须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而不能顾左右而言他,或借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术语吓人。总之,课堂需要的是货真价实的、系统的分析,而不是玄妙的、空洞的赞美。笔者试举一例。

例如明清小说《儒林外史》的教学,在第二回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新年正月初八,集上人约齐了,都到村口一个观音庵里来议“闹龙灯”之事,又议了给孩子们请先生的事,然后,众人“吃完了茶,和尚又下了一箸牛肉面吃了,各自散去。”众多学者对这个“一箸”的解释很一致,都解释为“少许”的意思,把这个问题轻轻放过。实际上,这些注释或释义,只是从字面上解释“一箸”,但《儒林外史》文字常常包蕴机锋,在具体语境中,能否仍旧理解为少许之意,是值得推敲的。我们看到,这“一箸牛肉面”应该是煮给十位乡民吃的。这些食量极大的乡人,个个如狼似虎,少许面怎么能让他们心满意足呢?我们通过启发学生,贴近文本情境,或者可以再现当时场景:这时的和尚,应该是低头弯腰,满脸堆笑,极其恳切地对众人说:“天寒地冻的,我为夏老爷、申老爷还有各位老爹下了一点点斋面,暖暖身子驱驱寒,尽一点心意。”然后端上来一大盆或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让众人尽情吃一个饱。也就是说,“一箸”并非实指,而有些虚化,可以理解为应酬的辞令,和尚的虚语。“一箸牛肉面”实际上是很多牛肉面,所以才能让众人吃得心满意足,再也不会挑剔。通过这一笔,继续点明和尚的殷勤小心,并让读者体会世情的味道。“一箸”面是浮话,是虚语,是“微词之妙选”,是作家对生活的准确认知、传神提炼和完美表达,大大激发了文本的内在潜力,真可谓铸鼎象物,穷形尽相。此外,吴敬梓这一笔也许曾受到过《水浒传》的启发,《水浒传》第四十五回,和尚裴如海欲勾搭潘巧云,大献殷勤:

潘公道:“生受了师兄一日,我们回去。”那和尚那里肯?便道:“难得干爷在此,又不是外人。今日斋食已是贤妹做施主,如何不吃箸面了去?师哥,快搬来!”说言未了,却早托两盘进来,都是日常里藏下的希奇果子、异样菜蔬并诸般素馔之物,排一春台。

《水浒传》这一“箸面”竟然是希奇的、不多见的美味佳肴,正可与《儒林外史》互看,同样是和尚,同样献殷勤,同样是浮辞套话。但是,《水浒传》的这“箸面”是叙述性文字,较为直露,讽刺意味不强;而《儒林外史》这“一箸牛肉面”气韵内敛,藏锋不露,更有“婉而多讽”的效果,当我们细读之后,才感到对世俗的讽刺高人一等,入骨三分。

通过还原情境,我们很容易发现文本中的矛盾,而矛盾恰恰是文本的关键。所举例子虽然问题很小,但对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匠心,大有帮助。所以即使是文本的小处僻处,也值得启发探究。启发教学法,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疑难,排障碍。那么,在什么地方启发,怎样去创设情境,激发问题意识,如何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实际需要去引导。

第三,对理论内容的总结归纳,注重得趣,举一反三。

我们讲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通过一些具体的作品,让学生把握规律性的内容,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只有做到这一步,才算到位。例如文学中的特殊修辞现象、背离律、情感的深化等问题,都需要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例如《西厢记》中第四本第三折﹝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我们可以结合文本启发学生归纳其中理论性内容。第一,通过疑问句来深化情感。古典诗词曲,在结句常用否定句或疑问句深化情感,这是一种稳定结构,前人屡试不爽。比如在诗歌中,最后两句往往是疑问句和否定句,来打破情感的平衡,实现情感的转折和深化。例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否定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否定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结句是问句等等。这支曲子同样如此。通过自问自答来深化情感,把节奏推向巅峰。第二,表现幻觉体验。幻觉体验能够最大程度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也被证明是深刻的艺术手段。文艺作品的灵魂,并不重在表现一般的自然或生活,而重在表现特殊的、扭曲的、背离的状态,因为特殊的、扭曲的生活或现象更易感发意志,抒感,给读者提供巅峰的审美体验。古往今来的伟大诗人无不去竭尽全力表现或发现特殊状态下的细腻心灵,去探索,去表现。例如,杂剧《单刀会》第四折,关羽过江时最后吼道﹝驻马听﹞:“这也不是江水,这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恰当表现了人物此时此刻慷慨豪迈的情思。乔吉《金陵道中》:“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鬃华。”柳花居然能变成白发,与人增添霜华,也是想象和幻觉的极致,这是特殊的、扭曲的、背离正常生活但又符合情感逻辑的细腻体验。第三,贴近人物的写法和意象的选择,我们以意逆志,便可以发现王实甫是煞费苦心的。通过这些启发和讲解。学生不仅会巩固以前所学知识,更因为获得规律性的认识而喜悦鼓舞,从而能够极大调动课堂教学效果。

综之,“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面向外看着学生,把握学情动态;一面向内看着自己,控制着自身节奏。教师的作用就是注重学生学习的变化与调控,注重本人教学心态的调控,教师的心理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及文本中隐含的创作心理汇于一体,趋向一致,才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值得我们深思慎取,明辨笃行,在教学中不断深入探究。

文艺作品赏析范文6

关键词: 活动化教学 情境导入 体验 明理 践行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凸显了“活动”在德育课程实施中的意义,把活动主动权让给学生,在课堂中创设活动环境,倡导行动体验,让学生在行动中成长起来,以体验引导结果。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采用活动化教学模式,做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活动化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基础,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全身心参与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咸、态度、价值观综合生成、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不仅重视活动的体验,还强调在活动中的发现、思索、提炼、总结。活动化教学采取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

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是为新课学习选准切入点。有效的课堂导入让学生积极思考,引领学生快速步入学习最佳状态,积极主动地理解学习内容。导入新课中,我们可以用学生亲身经历的、学生关注的事情,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赋予学习生活化情节,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又深入思考。如讲授“发掘自己的潜能”的内容时,通过创设央视《挑战不可能》的视频情境,让学生体会潜能的存在,并认识到潜能的巨大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还可以用过渡式导入,即通过复习旧知识,提出新问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过渡到新课,为学生学习新课奠定基础。如讲授“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时,先让学生表演“自行车被偷了”的小品。两个人同时丢了自行车,其中一辆车是主人新购买的,另一辆车是购买“脏车”得到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①两辆车的性质一样吗?如不一样,请你说出不一样的地方。②你认为谁会去报案呢?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导入,既考查学生对什么是公民合法财产的理解,又引出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学习,起到利用学生所学知识引出新知识、自然过渡的作用。情境创设方法还很多,如材料情境法、漫画情境法、音乐情境法和问题情境法等。无论哪种方法,为了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教师应从教学需要入手,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生的情绪调到“优势兴奋中心区”,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二、合作探究――体验

这是活动化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参考教材内容精心组织学生活动,即以实现教学内容为目标,以活动为载体,将内容的呈现与展开活动融为一体,就是真正实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我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此环节中可采用活动形式,如知识竞赛、课堂辩论、问题探讨、故事讲述、文艺作品赏析、演讲、小品表演、参观访问、实物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授“责任与我同行”中的“学会担当”内容时,出示事件和多媒体呈现市民上街游行的场景和砸毁日系车的图片,学生思考:①在事件中,中国公民肩负着什么责任?②有人上街砸毁日系车是爱国行为吗?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在切身体验探究中,得出“不正确担当责任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要学会正确担当社会责任”的结论。在“践行责任”中,设置“夸夸我们班的责任之星”和“填写责任卡”两个活动,课前先让学生分小组调查,然后由各组派代表在学课堂上讲述,让学生认识到责任就在身边,积极担负起来。学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炼中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活动内容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实现认知方面的教学目标要求。同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观察,敏锐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引导评价,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感悟;在探究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有计划、有意识地向学生启迪寻找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绝不是把所谓的标准答案硬塞给学生,而是师生互动探究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小结梳理――明理

这是对师生互动、生生合作活动中产生的知识进行梳理,对教材的回归。“明理”环节紧承“体验”环节,在教学中相互融合、互相推进。如在讲授“做诚信的人”中“保护隐私与诚信的关系”的内容时,创设情境:“秋云与夏雨是好朋友,秋云是老师信任的班长。最近夏雨与同班同学在谈‘恋爱’。老师发现夏雨的行为反常,找秋云了解情况。如果你是秋云,你会怎么办?为什么?”创设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吸引学生参与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观点,教师梳理时重点指出“诚信的核心是善”。创设道德两难问题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主流价值观即课程标准倡导的价值观。小结梳理的形式,既可以归纳学生发言的基本观点,使学生对活动内容有一个科学、清晰的整体了解,又可以对活动中学生忽视、遗漏和挖掘不深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明示学生,还可以对活动中反映出的观点进行评析,肯定正确,剖析错误。

当然,小结梳理的形式,同样要注意师生互动,变化多样。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见解和观点;要适时、巧妙地插话,或点评学生的发言,或设置疑问,推进思考,引导学生归纳出观点。总之,文本观点与学生体验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形成观念、提高行为动机,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

四、迁移拓展――践行

“以知引人,以情感人,以意树人,以行练人”是品德教育中四个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环节。学习目的不仅仅是“明理解惑”,更在于“导其行”。因此,“以行练人”则为尤其重要的一环,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践行”环节要进一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如针对初中学生意志力不强设计受挫情境锻炼学生的意志力:①在工作中,你好心办了错事,学生都指责你,你会怎么办?②在学习中,有难题反复做也做不出来,你的朋友要给你答案,你会选择什么方式解决?创设这样的道德行为情境,培养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的习惯。还可布置课外活动作业,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落实到自我行动中。如讲授“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时,请学生制作“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活动卡,记录自己与人为善的行动或别人为你做的善事,并记录自己的心情,分享你的快乐。

总之,教学中要注重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做到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水融,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践行的要求要具体明确,学得会、做得到;践行的内容要规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规范化的动作反复训练学生,使之养成习惯,成为不由自主的行为;践行的形式多样化,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目的和任务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等,灵活选择和运用形式多样的行为训练。

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对于教材中的活动要精选巧用,选准切入点,灵活处理这些活动。平时要收集一些社会热点尤其与教材知识紧密联系的、贴近学生的材料,为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同时有效的活动应设计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经验分析新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内化认识。在活动化教学中,“以活动为载体”,学生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要学生体验、思索、探讨,学生自己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在活动过程中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内化,使课堂保持它的魅力。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更重要,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选择,学生疑惑需要指导和启发。总之,活动化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师生、生生围绕活动主题,与学生共同交流、探讨、沟通,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