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创技术治疗方法

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1

关键词:侧方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慢性肛裂;疗效:并发症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慢性肛裂的临床特点是溃疡纤维化和肿胀,典型的炎症表现为肛肥大和前哨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药物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欠佳,治愈率低,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且复发率较高。近年来,内括约肌切断术已经应用于治疗慢性肛裂中,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术后患者满意度高。因此,本研究探讨了侧方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肛裂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慢性肛裂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32.5±3.0)岁。观察组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31.8±2.8)岁。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心、肝、肾、肺等功能不全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φ兆 对照组患者给予后正中方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患者在肛裂处行一梭形切口,将肛肥大及前哨痔有效切除,并将创面进行搔刮。沿着括约肌间沟进弯止血钳,至齿线上方的相应部位挑出相关的内括约肌上缘1cm,并用电刀在钳上将部分缓慢切断,至能够放置两指为宜。术后及时检查切口,若切口无明显出血情况,在肛管内填塞凡士林纱条,切口处用碘伏纱条覆盖并加压固定。术后患者采用紫草油纱条换药和坐浴,直到创面完全愈合。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侧方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患者身体摆放为右侧卧位,对的相应部位进行消毒,并铺放无菌洞巾。成功麻醉后,在截石位6点处的白线与皮肤线之间行一横切口为0.5-1.0cm,到达皮下层,沿内括约肌相关肌纤维下方处用尖的蚊氏钳潜行分离至齿线位置处,从切口将其有效挑出,并切断。若患者有肛肥大或前哨痔,要一同切除。搔刮肛裂溃疡部分。不缝合切口,用油纱压迫切口,切口创面给予外敷料并加压包扎。术后使用高锰酸钾坐浴,创口用马应龙痔疮膏涂抹,1-2d内排便。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应的止痛、抗生素治疗,并保持排便通畅等。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排尿障碍、伤口水肿、术后疼痛等。根据临床术后肛裂的疗效评定标准:①无效:切口无变化,治疗后临床相关症状无变化或加重;②好转:切口部分愈合,治疗后临床相关症状明显改善;③痊愈:切口完全愈合,治疗后临床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总有效=痊愈+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并发症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肛裂的发病因素较多,临床常见的表现有便秘、便血、疼痛等症状。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复发率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行内括约肌切断术可有效治愈慢性肛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微创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疗效

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心外科技术的逐渐完善,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也逐渐成熟。微创心脏手术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心脏外科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该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且手术创伤小,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本次临床研究对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30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岁至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8±13.2)岁。其中,10例房室间隔缺损(asd),1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21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术前心功能分级在ⅰ至ⅱ级之间,且全身状况良好。全部患者术前均接受了心脏彩超检查,且未见任何合并畸形。

1.2 方法 asd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右胸第4肋间行2cm外侧小切口将心包切开,全身肝素化并双荷包缝合右房中部,将右房在荷包内切开并将导管置入,在心超配合下经导管将封堵器释放。术后连续半年抗凝。

vsd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肝素化全身,并穿刺静脉、股动脉置管,实施右心和左心导管检查,使用适当的封堵器和输送鞘管。利用导丝建立由右心室、左心房至静脉的通道,并由室间隔缺损处进入股动脉、降主动脉、主动脉、左心室轨道。将输送鞘管沿导丝轨道置入左心室,并将导丝退出。连接适当大些的输送杆和封堵器,在超声引导和透视下将输送鞘管置入左心室,左心室盘片先放出,拉回到室间隔后在将右心室盘片放出。再行主动脉、左心室造影检查,检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分流残余症状。超声检查不对二尖瓣和三尖瓣开放造成影响后,将输送杆逆时针旋转,将封堵器放出。

pda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导管引导下封堵,手术操作方法与vsd相似但更加简单。不需要建立手术轨道,行左心导管主动脉造影检查后,经pda将输送导丝置入降主动脉,并释放封堵器。术后不需要抗凝治疗。

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在局部麻醉情况下,接受导管室透视下封堵术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同vsd患者。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2至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12至24h内卧床休息,且无需输血。小切口手术患者,术后留置icu观察的平均时间为(35.6±6.4)h;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术后直接送回病房,并行连续的心电图监测,平均住院时间为(5±4.6)d。pda和vsd患者术后立即实施造影检查,可见微量分流,15min后再次进行造影检查,显示分流消失。

3 讨 论

受到治疗器械、手术方法和操作技术的限制,现阶段,仅有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够接受介入治疗,包括室间隔缺损、部分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等,其中以室间隔缺损最为常见。介入治疗的临床适应证为:第一,年龄在3岁以上,体重在5kg以上;第二,合并中度或轻度肺动脉高压,但未向左右分流的患者;第三,三尖瓣和主动脉瓣与缺损边缘之间距离超过3mm的患者;第四,肌部或膜部发生室间隔全身,且未发生其他合并性心脏畸形而无需其他外科治疗的患者。本次临床实验结果显示,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前实施准确的超声检查,能够为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提供保证[1]。

综上所述,术前对患者实施准确的心超检查,选择恰当的临床治疗方法,手术过程中熟练运用各种操作技术,能够为先天性心脏病有效的封堵术治疗提供保证。受到器械和技术的现实,

天性心脏病现阶段的临床治疗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仅限于ps、vsd、asd、pda等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以及术后残余漏的补救治疗中,因此,该技术的临床应用空间较大,能够进一步替代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2]。由于心外科手术操作者对于解剖结构的操作技术掌握更加熟练和精确,与内科医生相比,实施介入治疗的优势更加明显,而且,对于封堵术疗效不理想的患者,可以立即转为体外循环下开放手术治疗。因此,导管室或心内科医生应与心外科医生相互协作,从而更加全面、更加快速地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一治疗方法,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3]。

参考文献

[1] 苏肇伉.微创外科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4(5):360-361.

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3

方法:选取患有龋齿的166例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检查研究,分别选用传统的牙钻去腐牙以及化学方法用机械去腐牙,针对微创无痛治疗检查对龋齿的治疗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传统治疗腐牙与化学机械治疗相比,在治疗过[1]程中使用伢典去腐对比车真治疗腐牙感觉无痛轻微疼痛,而在治疗后比较填充物和继发龋刑两者用着明显的差距。

结论:机械治疗去腐方法无痛、微创、相对安全等一些特点,在治疗龋齿的过程中正在向无创、无痛以及安全的方向发展,从而提供微创以及无痛的龋齿治疗形成一个良好的治疗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龋齿化学治疗去腐微创无痛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43-01

龋齿的传统治疗方法以及化学治疗,形成对比形式讨论龋齿的治疗新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及创伤,化学机械治疗龋齿比传统治疗龋齿相比较微创伤、无痛以及更加的安全。在治疗龋齿时可以避免传统治疗带来的不便,容易伤害到牙组织的健康以及感染,化学机械治疗可以拟补这些不足,减轻对牙组织的伤害和感染。

1资料与方法

1.1相关资料。在临床诊治患者中166例患者,男患者为92例,女患者为74例,年龄4-75岁,平均年龄为40.2岁,都是龋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自愿选择治疗方法,以传统和化学机械治疗两种方法治疗龋齿。在两组治疗的效果比较中化学机械(伢典)治疗起到更好的作用[2],以166例患者为例进行传统和化学机械的去腐治疗研究。分成两组每组83人进行治疗比较,形成传统的龋齿治疗以及化学机械治疗的对比,比较哪一种方法可以更好的对龋齿治疗效果更好,从而提高治疗龋齿腐齿的治疗。

1.2化学机械治疗。化学机械治疗更适应去腐的目的,操作起来更方便简单、微创、无疼痛有效的去腐治疗龋齿;化学机械治疗龋齿可以消除儿童对治疗龋齿的恐惧以及抗拒感,从而很好的配合龋齿去腐治疗。针对龋齿的治疗可能患者会有紧张、害怕等特点,对与牙钻和麻药的抗拒,使用化学机械(伢典)治疗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感进行治疗,伢典治疗在预后可以对牙齿又形成继发去腐时提供良好的准确性,无须在整体的进行龋齿去腐治疗,可以在患有龋齿的局部进行治疗。

1.3传统治疗龋齿。传统的治疗龋齿去腐会有一定的创伤、疼痛感,传统的龋齿治疗比较繁杂而且治疗不及伢典的治疗有效果,在传统去腐的治疗中使用高速手机除去坏损的龋齿,进行消毒以及填充针对敏感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从而进行治疗在治疗中不及化学机械治疗容易、无疼痛[3]。使得传统的龋齿去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漏洞,治疗后也是不如化学机械治疗后的结果。

1.4治疗方法。在治疗龋齿去腐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患者以及患者自选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儿童来说一般应采用化学机械来治疗龋齿去腐,可以减轻儿童的恐惧感更安全的治疗,从而让儿童患者配合更好的进行龋齿去腐治疗,一些患者在诊治的过程中,应采用局部麻醉减轻患者的疼痛,避免在治疗龋齿去腐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尽可能的保护其她牙齿不受到损害,形成微创的治疗过程。

2龋齿

龋齿损害是和年龄无关的[4],儿童-老年人都会出现龋齿存在一定的问题,龋齿损害应及早进行治疗,可采用传统的龋齿去腐治疗方法以及化学机械治疗,修复破损的龋齿。采用化学机械治疗龋齿时或治疗后受损牙齿无疼痛感,以及龋齿填充物完好,传统的龋齿治疗在进行治疗时伴有疼痛或治疗后有疼痛,龋齿填充物有松动不牢固,从而导致传统龋齿治疗和化学机械治疗形成差异,龋齿的治疗应该选用更为科学的治疗方式,以免治疗后又复发的龋齿去腐,对牙齿造成更大的伤害。

微创龋齿治疗。微创龋齿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疼痛感小、微创伤以及更加的安全,微创龋齿治疗采用化学机械(伢典)进行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和不安,采用局部麻醉减轻患者的疼痛或无疼痛,使患者配合治疗进行良好的治疗过程。化学机械治疗后出现填充物松动情况较少,患齿坚固复发率比率比较低,微创龋齿治疗可以很好的对腐齿进行治疗,更好的保护患齿避免其它的伤害,微创龋齿治疗以无痛和微创为目的进行检查治疗[5]。伢典治疗腐齿可减轻患者的恐惧感以及焦虑不安,积极配合形成良好的龋齿治疗过程,伢典治疗去腐清洁或修复过的牙冠周围继发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在雅典去腐治疗中提供了更高的准确性。

3结果

传统的龋齿治疗在临床表现中,往往不如化学机械治疗的效果好,采用伢典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失败率极小,治疗过程中无疼痛感、刺激性较小和无噪音易被患者接受;传统的龋齿治疗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以及不适,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导致治愈率较低,伢典微创治疗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使患者接受的治疗,从而达到完善的去腐治疗。传统的龋齿治疗和伢典的治疗区别在于:传统治疗方法必须重造整个修复体[6],然而使用伢典的治疗知需对腐牙进行治疗整理。

4探讨

根据目前研究调查,微创临床治疗龋齿的应用以传统治疗和化学机械治疗为主,一般传统的去腐治疗相对比较麻烦,而治愈后复发率也是较高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疼痛,不能很好的进行完善治疗导致填充物松动,伢典治疗无痛微创伤患者可以很快的适应治疗过程,得到良好的治疗以及治愈后填充物坚固等良好的条件,传统的手工治疗龋齿存在易伤害牙组织和感染的漏洞,采用伢典治疗可以避免伤害牙组织或感染,在治疗腐齿时可以采用伢典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龋齿的价值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猛.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2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6):4003-4003

[2]周伟民.浅谈龋齿的微创无痛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3):61-62

[3]李子夏,贺茂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龋齿牙釉质和牙本质中微量元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11):1250-1252

[4]张敬雷,薛国敏,郭灿亮等.基层官兵两种龋齿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1(01):158-159

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4

摘 要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收治小脑出血患者89例,根据患者小脑出血量的多少、是否破入脑室、是否有脑干受压等选择药物治疗、侧脑室引流术、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结果:89例小脑出血患者中,好转及治愈72例,有效率80.9%,死亡17例,病死率19.1%。结论:根据血肿量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治疗及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 小脑出血 微创 脑积水

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患者有增多和年轻化趋势1。其临床表现多样,当出血量不大时,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等;当出血量大时,可出现脑干受压表现,如展神经麻痹,凝视麻痹,肢体瘫痪,锥体束征等。收治小脑出血患者89例,对其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和最后结果进行了总结性分析,以求提高对小脑出血的诊治水平。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小脑出血患者89例,部分病例合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其中男47例,女42例,平均年龄61岁。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CT扫描均在发病后24小时内完成。家属选择开颅手术者不纳入本研究范围。

方法:以往认为一旦确诊小脑出血均应考虑开颅手术治疗,随着头颅CT、MR应用,许多轻型病例得以很快确诊,随着治疗技术的改进,根据小脑出血量的多少及小脑血肿的部位选择治疗方法很重要,如血肿位于小脑半球外侧,尽管出血量偏大,也不一定显著影响脑室系统及脑干功能,临床表现可能并不严重;而如果血肿位于蚓部,靠近第四脑室,即使血肿不很大也较易于压迫并破入第四脑室,或压迫第四脑室使之变形、移位,导致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急剧升高而危及生命。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手术治疗是目前小脑出血较好的治疗方法,并根据患者小脑出血量的多少、是否破入脑室、是否有脑干受压等情况主要选择药物治疗、侧脑室引流术、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侧脑室引流术加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①药物治疗:小脑出血未破入脑室,半球出血量

结 果

根据患者小脑出血量的多少、是否破入脑室、是否有脑干受压等选择药物治疗、侧脑室引流术、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89例小脑出血的患者好转及治愈72例,总有效率809%,死亡17例,病死率191%。脑疝、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见表2。

讨 论

小脑出血虽然占脑出血的10%左右,但它病情进展快、危险性大,当出血量大时,除小脑病变症状外,还可出现脑干受压表现,如展神经麻痹,凝视麻痹,肢体瘫痪,锥体束征,呼吸不规则,昏迷,以及颅高压症状,如脑疝形成等3,4。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受损5,6,小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导致脑出血,高血压是小脑出血的主要病因。齿状核动脉是从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较大分支直接发出,穿过小脑皮质时几乎不分支,在到达齿状核附近时分支突然增多,这将可能引起齿状核区域血管阻力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在分支处产生涡流和湍流,对血管内皮的切应力加大,当有一定诱因存在时,如血压突然升高,将引起此部位血管破裂出血7。此外,还有学者认为8进

入白质内的齿状核动脉无黏附的软脑膜支持也是易发生出血的原因之一。由于小脑位于后颅窝,体积较大,且与颅内许多重要结构相邻,而后颅窝空间较小,除枕大孔外无其他结构与颅外相通。

大多数小脑出血患者有头痛、眩晕、频繁呕吐、共济失调,常无偏瘫。轻症患者表现出一侧肢体笨拙,行动不稳,向病侧倾倒,眼球震颤,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及发音困难,四肢锥体束征。重症小脑出血患者血肿可破入第四脑室,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昏迷及脑干受压现象,可形成急性脑积水,枕骨大孔疝,患者可在12~24小时内死亡。小脑出血、脑组织水肿时邻近组织易受压,特别是第四脑室和脑干,所以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不仅有小脑本身受损的症状、体征,还可能出现脑干受压及破入脑室等的一系列变化,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有一部分的患者首发症状仅为头晕呕吐,易与其他眩晕性疾病混淆,因此小脑出血较易误诊9。治疗重点严格控制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10。难点是解除小脑血肿对脑干的压迫,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好的治疗方法,相对小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治疗而言,具有创伤小,手术费用低廉,术后恢复怏的优点。以往认为一旦确诊小脑出血均应考虑开颅手术治疗,随着头颅CT、MR应用,许多轻型病例得以很快确诊,治疗方法也有了很大进步。根据小脑出血量的多少及部位选择治疗方法很重要,如血肿位于小脑半球外侧,尽管较大,也不一定显著影响脑室系统及脑干功能,临床表现可能并不严重;而如果血肿位于蚓部,靠近第四脑室,即使血肿不很大也较易于压迫并破入第四脑室,使第四脑室使之变形、移位,导致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急剧升高而危及生命。根据患者小脑出血量的多少、是否破入脑室、是否有脑干受压等情况选择保守治疗、侧脑室引流术、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能大大提高小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是目前小脑出血较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148.

2 承运,胡水生,刘玉光,等.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0.

3 Little JR.cerebellar hemorrhage in adults:diagnosis by domputerized tomography.J Neurosurge,1978,48:57.

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5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微创治疗 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年龄58~80岁,平均72岁。术前均行直肠指诊(DER)、经直肠前列腺超声、行B超、CT、直肠指诊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病理结果均为中、高分化腺癌,入院时前列腺为(31.2~46.3)g,平均(38.5±2.6)g,无泌尿系统并发症,均无肿瘤复发或转移。

        1.2 治疗方法  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粒子准确地植入病灶组织。对各种不同肿瘤的粒子植入治疗有不同的具体方法,首先要明确肿瘤的形态、位置、大小及邻近器官、血管的关系,描绘出治疗的区域;其次要确定植入粒子的数量和位置,这取决于肿瘤的平均大小和放射源的活性强度;最后确定粒子植入的方式与方法。1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90~120分钟,平均100分钟。患者于术后第2~3天开始半流质饮食。术后3~6天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6~10天,平均7天。随访均正常。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常规准备:会备皮(重点阴囊根部至皮肤);洗澡更衣;肠道准备;青霉素过敏试验;术前12小时禁食、水。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焦虑情绪,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

        2.2心理护理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前,患者、护士和陪护人员应该熟悉排泄指南,术后注意观察排泄物中是否有粒子。在粒子种植治疗术前要求患者签字。由于粒子植入属新开展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患者对此缺乏了解,担心治疗效果,常有恐惧、焦虑等心理负担。 

可针对患者的顾虑及其接受能力,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向患者讲解该手术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可行、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开放手术者,同时向患者介绍治疗效果好的成功病例,使患者通过与病友交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此外还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有关术后防护知识,以及生活起居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微创治疗 护理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生殖系统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50岁以上,其发病率在全世界以每年3%的速度迅速增长,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高新技术在临床的不断应用,大家一致努力地寻找更加安全、创伤更小的治疗方法,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是将微型放射源(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浸润的组织中,包括恶性肿瘤沿淋巴途径扩散的组织,通过放射性粒子源发出持续低能量的γ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的辐射损伤和破坏,而正常组织不受损或损伤微小,以达到治疗目的。现将放射微粒微创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年龄58~80岁,平均72岁。术前均行直肠指诊(DER)、经直肠前列腺超声、行B超、CT、直肠指诊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病理结果均为中、高分化腺癌,入院时前列腺为(31.2~46.3)g,平均(38.5±2.6)g,无泌尿系统并发症,均无肿瘤复发或转移。

        1.2 治疗方法  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粒子准确地植入病灶组织。对各种不同肿瘤的粒子植入治疗有不同的具体方法,首先要明确肿瘤的形态、位置、大小及邻近器官、血管的关系,描绘出治疗的区域;其次要确定植入粒子的数量和位置,这取决于肿瘤的平均大小和放射源的活性强度;最后确定粒子植入的方式与方法。1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90~120分钟,平均100分钟。患者于术后第2~3天开始半流质饮食。术后3~6天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6~10天,平均7天。随访均正常。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常规准备:会备皮(重点阴囊根部至皮肤);洗澡更衣;肠道准备;青霉素过敏试验;术前12小时禁食、水。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焦虑情绪,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

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6

1.1.神经内镜手术:神经内镜手术法的麻醉方式为局麻,这就使得医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脑部血肿进行准确、紧急的清除,并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同时,它还具有直视、省时、微创等特点,是一种新的、高效、安全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法[3]。1.1.1小骨窗开颅镜下手术:这一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等特点,多用于治疗早期的高血压脑出血。由于它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二次出血率,因此,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的术后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1.2YL-1型颅内微创手术:YL-1型颅内清除手术属于微创伤手术,多用于急性高血压脑内出血的临床治疗。这种手术创伤小,不需要开颅,且定位准确,对环境和设备的要求不高,因此,便于在基层医疗单位进行实施[4]。1.1.3CT下脑内清除手术:CT脑内清除手术具有是创伤小、预后好、操作简单等特点,它主要是利用CT定位在患者的脑内进行血肿穿刺手术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能够将血肿部位液化,并利用引流管导至患者的颅外,从而起到血肿清除的效果。1.2药物疗法:主要适用于出血量较少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在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药物治疗时,要遵循几项治疗原则:①对患者发病前、后的颅内压增高、血压变化等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而后再实施降压;②患者的颅内压降低但血压偏高时,可应用适当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③降压过程要求缓慢、平稳,切忌过猛、过快;④血压要控制在发病前略低的水平上。1.2.1脱水剂类药物:在脑出血的传统药物治疗中,脱水剂类药物(如甘露醇)是其典型的代表。这类药物能够迅速使大量代谢产物排出患者体外,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但目前临床上对脱水剂类药物进行脑出血的急性期降压还存在争议,其治疗方法仍待完善。1.2.2活血化瘀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主要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患者,这类药物能够有效的对外周血管进行扩展,并降低颅部血管的阻力,从而起到控制血压,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的目的[5]。采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患者,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但由于属于新型的治疗方法,因此还有待进行更深的研究和探讨。1.2.3溶解性酶类药物:有研究表明,尿激酶在注入患者颅内血肿后,能够有效的控制血肿状态,降低再次出血率,减少出血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临床治疗新方法。

2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进展

在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诊疗中,要首先确定患者的具体病症情况,然后选择个体化、针对性的诊治方案进行临床治疗,并合理、科学地选择临床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然后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急诊抢救治疗,从而尽可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纯的手术疗法或药物疗法已经不能很好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因此,将药物疗法同微创伤手术疗法进行结合的全面综合性方案已经成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这一综合疗法,是医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实时病情变化情况,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