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相关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外贸易相关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外贸易相关概念

对外贸易相关概念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 互联网+对外贸易 发展模式

互联网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促进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不断进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合理的利用“互联网+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对外贸易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

一、“互联网+”发展模式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互联网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互联网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产生“互联网+”的概念。在2015年,我国政府提出“互联网+”的发展行动计划,利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发展变革,要实现“互联网+”行动计划,需要将互联网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这就需要对互联网的数据、知识、计算不断进行创新,利用知识、技术对社会、经济进行改造。

二、“互联网+对外贸易”发展模式

对外贸易一般都要经过海关、国检、支付、退税等各个环节,在对外贸易的传统发展模式中,这些环节需要大量的流通成本,不利于小型制造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整体水平造成影响。随着“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出现,解决小型制造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发展模式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互联网+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互联网+对外贸易”通俗来讲就是跨境电子商务,也就是外贸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发展的电子商户应用到对外贸易中,在对外进出口贸易中利用电子化的方式进行进行会谈和成交,将商品利用跨境物流的方式进行运送,使国际商业交易活动顺利完成,能够将企业的运营成本有效的降低。这种“互联网+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使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互联网+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外贸易的流程不完善,我国很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规模都不大,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接的订单都十分零散,使得对外贸易流程变得非常复杂,工作量加大。我国对外贸易的产品缺乏特色,虽然我国是制造大国,但是发展对外贸易的企业中,很多企业制造的商品都具有同质化,竞争压力较大,很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为提高竞争优势,盲目进行降价,造成不良竞争,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良好的跨境物流需要昂贵的费用,能够给客户带来较高的满意度,但是会增加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成本。如果选择价格低廉的跨境物流,会造成客户满意度降低,造成客户流失,跨境物流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较大。

三、“互联网+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一)规范跨境电子商务流程

跨境电子商务的流程十分复杂,要经过跨境电子商务交谈、交易、支付、物流、海关、退税等环节,我国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手段,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流程进行规范,结合每个环节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使跨境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不断规范。相关部门针对我国对外贸易和互联网的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之间进行良性竞争,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建立专业的监理部门,对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进行监管,对违反市场规律,进行恶性竞争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给予相关的惩罚,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监理部门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监管,对一些违法企业进行打击,对产品进行严格检查,防止质量不合格的商品进行对外贸易,完善“互联网+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推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离不开信息管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互联网+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不断完善。要实现加强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培养相关信息技术人才,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步,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鼓励各高校学生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学习,为我国发展“互联网+对外贸易”模式储备人才。

(三)提高“互联网+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安全性

“互联网+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在网上进行贸易,虽然非常方便、快捷,但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互联网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计算机很容易出现病毒感染、黑客侵袭等问题,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对“互联网+对外贸易”模式的安全技术进行加强研究,提高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性,促进“互联网+对外贸易”模式的不断进步。

四、结束语

“互联网+对外贸易”模式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互联网+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完善措施,使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煜祺.“互联网+对外贸易”模式发展分析[J].时代金融,2015

[2]孙婷婷.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研究综述[N].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

对外贸易相关概念范文2

关键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困境;对策

1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大多呈现出日益迅猛的趋势。同时开放的经济市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国际竞争环境的日益加剧也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国际竞争对手例如东盟、印度等国的中小企业大多具有经济实力强、竞争实力大的特点。它们的对外贸易出口发展迅速并不断的挤占着我国中小企业的贸易渠道,同时,中小企业的投放市场如美国、欧洲等过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这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产品需求也渐入低迷。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国际贸易竞争形势,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是一件亟需解决的问题。

2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中面临的问题

21出口产品单一

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就要求企业要学会与时俱进,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要做到质高、价廉的特点。这对于技术的要求就非常严格,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大都受到传统的经济形势影响主要集中点都在服装等比较单一的产品加工业上面,对于自主创新的出口产品上面还严重缺乏。

22企业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小企业大多具有资金链短、融资难的特点,这些特点一直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一般都缺少抵押物质,这样很多银行都不愿意按照中小企业的自身需求来给以资金。融资困难直接导致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也就会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作,同时在企业的扩大规模、技术和增加设备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23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自动技术不断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技术和质量水准,但从整体角度来看与国际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小企业大多不注重自身自主品牌的家里和培养,在国际经济贸易中长期担当者加工和搬运工的角色。缺乏自身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这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问题,同时还会不断的加大我国中小企业与一些跨国企业的距离。

24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大多选择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的统一性和行为一致性决定了初期的企业管理会很有效果,为企业节省了很多管理成本。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深。家族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保障,同时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障碍。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5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不当

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企业的运作、出口产品的定价、出口财务清算和对外客户沟通等方面。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单一、企业缺乏优秀人才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管理运作,同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贸易经营常审计的有出口产品的定价、客户的沟通、汇率的计算等,从企业的自身出发建立健全出口贸易经营体制,在结构和制度上完善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制度。

26新贸易保护主义爆发,宏观经济形势影响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状态,尤其是对外贸易方面显得尤为突出。直接的特征就是出口订单数量明显减少。受次贷危机影响比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大都是和我国的对外贸易有着紧密的联系。金融风暴的出现直接导致各国的新贸易主义爆发,掀起了一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贸易保护主义在西方经济体国家里比较突出,在贸易保护盛行的当下,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链不稳定、外贸订单量锐减和外贸成本上升这三个方面。以美国为例,向来以贸易自由标榜的西方发达国家在面对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为违反贸易规则的手段,即以公平贸易替代自由贸易。与此同时出现的就是各种贸易壁垒,这一切对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声誉都有损害。在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现显得更加艰难。

3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对策

31树立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细化市场并占据有利的市场竞争位置,同时倡导概念的差异化。与同行竞争相对的是要形成企业自身品牌的概念化。通过对自身产品的定位,突出和强化产品的深层次的核心价值。概念差异化就是说对于消费者所购买产品的专家化,这就需要核心产品的概念化了。从我国海尔企业的成功营销案例来看,在面对我国无氟冰箱市场空白的情况下,积极打出了以海尔无氟的新概念。这样就成功的占有了我国冰箱市场份额。这是产品概念化的成功典范之一。市场的创造来至于对于产品概念的创新上,没有了创新的概念是无法实现对市场的控制的。由于现在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的消费观念往往会比市场的恶心竞争给扭曲。市场的核心竞争就是对于消费者心目中的概念的竞争,概念的竞争反映在的是品牌的形象。对于竞争力比较弱势的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在发展中创建属于自身的品牌这将直接决定这企业未来的走向。中小企业在面对着市场的竞争时,往往无法从长远的角度来定位企业的目标,在面对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方面无法做到战略性的估计。企业在发展初期就应该有一个长远的品牌定位,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而丢掉了企业发展的未来命脉。

32推动企业商品的差异化、多样化

从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贸易出口占我国总出口额的69%,中小企业是对外贸易的中坚力量。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企业的发展它们往往会选择以价格战来实现企业的短期利润,就处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产品档次低下、产品附加值不高、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弱都是企业存在的问题。企业应从传统的产品发展模式桎梏中解脱,在把握国际消费者的心理的情况下,在产品的设计、功能和使用寿命上下功夫。实现产品由传统初级价值走向了高附加值的转变。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增强自身品牌意识,加大企业品牌能力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企业在面对市场多样化的情况下应从产品的风格、档次和品位三个方面来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海尔集团为例,该公司以白电为基础,同时涉及黑电小家电等多种行业,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强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33从多方面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

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风潮下,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体制体系。从企业内部的治理出发,健全财务、会计审计制度。完善会计报表体系,提升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会计报表可信度,从而从内到外全面提高企业的信誉。另一方面就是要从多方面的渠道进行企业融资,从传统的银行贷款到资产证券体系的建立来构建全方位的增加企业的自己来源,在企业内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库存制度,在库存的减少和排除冗杂库存方面积极应对,不仅可以很好的提升资金的使用率还能降低各种消耗,节约资本。企业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筹资、组建风险投资基金和鼓励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链接等方面来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利用企业债券实现企业市场化。

34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企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前提,当前企业大多管理模式陈旧、管理制度落后。随着企业进一步面向国际市场,企业面临着来至各个方面的问题,此时的企业高层就无法处理企业的所有事物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权,采取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来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应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良好运行的保障,也是企业更好的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的前提。

35优化市场结构,积极开展多元化海外市场

企业在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应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着手来处理贸易中出现的贸易壁垒多样化和隐蔽化等问题。通过政府外交、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度过企业难关。企业自身方面产品的技术、环境、安全等方面要达到进口国标准。同时还应建立相关的贸易壁垒预警体系,从而保证企业突破贸易壁垒,促进企业的出口。在市场方面,企业应该从原有的集中型贸易出口到多元的贸易出口转变,通过优化出口市场结构,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这是企业在面临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能够尽快调整的保障。外贸企业在面对新经济市场的情况下,应从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变化等角度来抢占市场份额。

小结;中小企业在面临多么的市场环境,应谨慎对待,在扩大对外贸易市场的情况下,加强企业内部体制改革,优化企业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禹平红,何秀丽外贸企业危机面前如何求生[J]市场周刊

[2]付罡,于洋我国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战略研究,2009年4月上,30-31

[3]徐晓莉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9年第3期

对外贸易相关概念范文3

[关键词] 外贸强省 问题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如今,外贸大省地位已经确立。随着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走向外贸强国的任务日益紧迫。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下,江苏省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从而为我国成为外贸强国打下基础,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但是,江苏省要成为外贸强省,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因此,需要了解外贸强省的内涵,对江苏省的贸易地位进行分析,找出其与外贸强省的具体差距。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实现江苏省顺利地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迈进。

一、外贸强省的概述

何为“外贸强省”,国际上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外贸强省”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贸易竞争概念。“外贸大省”与“外贸强省”有明显的区别。外贸大省指进出口贸易数额位居国家前列,进出口商品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省份,其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往往不高。外贸强省一般指不仅进出口总额排名国内前列,并且贸易结构合理,进出口技术或附加值高,并具有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省份。可见,外贸大省是以量取胜,而外贸强省是以质和量共同取胜。外贸强省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以下7方面:

1.贸易规模指标

这类指标反映的是贸易对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毫无疑问,外贸强省应该具有较大的贸易规模指标,即有“量”方面的优势。

2.贸易主体指标

这类指标反映的是省市内的企业主要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外贸强省应该以内资企业为主,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大约分别为70%、30%。

3.贸易市场指标

这类指标反映的是对外贸易市场的集中度。外贸强省的贸易市场应该多元化、分散化。“对外贸易强省”对前三位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只占其出口总额的40%左右。

4.贸易结构指标

外贸强省应该以进口初级产品,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为主。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维持在25%左右。

5.贸易优势指标

是指外贸强省不仅应该充分发挥要素丰富资源的比较优势,而且应该注重开发新的贸易优势、发挥潜在优势。

6.贸易方式指标

也即是外贸强省应该有丰富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与非加工贸易有合理的比例。外贸强省的非加工贸易方式一般大于加工贸易方式,比例约为60%、40%。

7.贸易依存度指标

外贸强省应该有合理的贸易依存度。外贸强省应保持高的贸易依存度,但不能过高。这个指标也可以由指标2和指标3来衡量。贸易依存度保持在40%~50%左右。

二、江苏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江苏省作为外贸大省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与外贸强省仍然有一定的距离。综合以上对外贸强省内涵的分析,本文认为江苏省向外贸强省迈进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

自实施外向型经济以来,江苏省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2006年,江苏省外贸依存度以及外贸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04.62%、59.10%;2007年,外贸依存度以及外贸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04.07%、60.63%。2006、2007两年江苏省外贸依存度均突破点100%,远远高于全国外贸依存度和外贸出口依存度的指标。江苏省外贸依存度过高,一方面说明江苏省融入国际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加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江苏省某些行业过分依赖其贸易伙伴,容易使省内经济受到国际市场及非市场因素波动的影响,并容易引起频繁的贸易纠纷。

2.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

要成为外贸强省,必须特别重视保持合理的贸易结构。提高工业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是外贸竞争力提高的表现。据统计,与国内兄弟省市相比较,2007年江苏省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2282.2亿美元,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与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比例为25.41:1。但出口的机电产品大部分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而一般贸易出口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3.过分依赖于外资企业

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相关数据整理得出,2007年江苏省外贸出口总额为20369765万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总额为1555684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6.4%,国有企业出口总额以及其他企业出口总额占全年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7%和14.9%。通过对国内兄弟省市的比较可以看出,江苏省2007年的外资企业出口所占比重最大,显示出江苏省外贸过分依赖于外资企业。总的来说,外资企业仍具有母国的属性,很容易受到母国相关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的影响。

4.对外贸易方式初级化

加工贸易是江苏省的主要贸易模式。2007年,江苏省一般贸易方式占出口贸易的比重为32.6%,加工贸易占64.1%,一般贸易额与加工贸易额的比例为0.54:1,这一指标虽然高于广东省的0.43:1,但却低于全国该项指标(0.87:1),也低于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的该项指标。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江苏的贸易方式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而一般贸易比重较低。这与外贸强省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大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情况截然不同。另外,从加工贸易技术结构来看,虽然加工产品所含附加值、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但主要仍以粗加工为主。

5.贸易市场过于集中

江苏省对外贸易市场相对集中。对相关资料统计得出,2006年,江苏省前三位出口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日本,前三位贸易伙伴出口额占全年出口总额的57.8%;同比增长分别为32.5%、33.4%、12.9%。2007年,江苏省前三位出口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日本,前三位贸易伙伴出口额占江苏省全年出口总额的57.9%;同比增长分别为39.4%、22.8%、9.6%。可以看出,江苏省贸易市场相对集中,前三位贸易伙伴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将近60%。江苏省贸易市场相对集中,无疑降低了贸易市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程度,增加了其对个别贸易伙伴的依赖性。

三、江苏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迈进的对策

1.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一国或地区贸易市场过分集中,很容易受到主要贸易伙伴政策、金融以及需求方面的影响。一旦主要贸易伙伴出现政治或经济上的波动,那么该国或地区的外贸出口将会受到重大的打击。所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一方面,在保持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的同时,要关注和开拓各类新型的出口市场;另一方面,政府应针对不同的贸易出口市场制定不同的关税、退税和贸易政策,使得新型的出口市场更具吸引力,同时有效地降低外贸的风险。

2.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江苏省外贸结构的优化,应该以出口产品结构超前产业结构为目标。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有紧密联系,两者互为支撑,互为对方提升的动力。当外贸结构超前于产业结构时,外贸结构将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重点开拓和发展新兴出口商品的产业;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又会给外贸结构的优化带来新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形成出口商品结构超前产业结构过程中,创新和研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完善对外贸易方式

在江苏省贸易方式的构成中,加工贸易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加工贸易为江苏省外贸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重失衡,加工贸易比重明显过高,而且大部分是粗加工。所以,在贸易方式方面,一方面要合理协调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重,大力促进一般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要提高加工贸易的层次,提高加工贸易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促进内资企业对外贸易发展

江苏省实行“外向型经济”以来,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为江苏省外贸的增长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外资企业仍具有母国的属性。一旦外资企业受到有关经济、金融政策方面的影响,外资企业就有可能改变投资去向。所以,要鼓励内资企业的外贸发展。一方面,政府应给予私营企业和所有制企业政策优惠,鼓励其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内资企业应拥有“全球化”的意识,积极地开拓市场,从事对外贸易。

参考文献:

[1]孙杭生:我国确立贸易强国地位的指标体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5):72-73

[2]魏浩申广祝:贸易大国、贸易强国与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3):40-46

[3]朱慧强:广东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过渡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南方经济,2001(9):65-69

对外贸易相关概念范文4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经济形态之一,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和繁荣这一过程中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加深,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开始了日趋频繁的贸易往来。毫无疑问,这些经济往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但是,却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和他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依靠国际经济法。本文对于国际经济法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阐述,并且对其在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发展方向,以期能够引起相关的借鉴和思考,最终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蓬勃发展,并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这一伟大事业的进展。

论文关键词 国际法 国际经济法 对外贸易

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逐渐打破了距离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各种的贸易,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成为主导人类社会前进最为重要的力量。

改革开放前,由于计划经济思维和各种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国际贸易一直处于停顿状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不仅较少,而且形式单一、交易物也多以农产品和资源为主,没有起到对外贸易应有的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在1978年12月召开的,我国开始了史诗般的改革开放,向全世界打开了国门,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具有了和外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优势条件。此后,对外贸易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的坚实动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对外贸易历程概述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客观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增强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扩大着对外开放,积极、平等和世界各个国家开始了相互间的经贸往来。经过改革开放后长达数十年时间的建设,尤其是中国加入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中国进入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期,不断地利用对外贸易来深化自身改革,不仅利用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而且还利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提升了自身的生产力水平,真正实现了国家跨越式发展。

时至今日,作为中国经济体系中最活跃和增长最快的部分,对外贸易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中国不仅因为这蓬勃的对外贸易成为世界上的贸易大国,而且也逐渐发展为全球最为重要的经济体。总之,通过建设和发展对外贸易,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得到了紧密的联系,这不仅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有裨益,而且也为世界繁荣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了力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可以看出,2013年年内,我国已经实现了4.16万亿美元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贸易国家,其中出口数额占到世界整体出口数额的11.8%,而进口数额则占到世界整体进口数额的10.3%,而2597.5亿元的贸易顺产占到了我国2013年全年GDP总额的2.8%。

由此可见,我国对外贸易不仅对于自身,而且对于整个世界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逐渐多层次、多范围、多角度的对外贸易也在一定程度的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如何利用国际经济法这一重要的国际法内容来保证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极为现实的重要问题。

二、国际经济法相关概念阐述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且以自身的强制力作为保障,协调和管理相应社会关系的社会准则,也就是说,法律的诞生、制定和推行,必须有现实的社会实际作为基础,必须是建立在社会实际情况之上。因此,国际经济法就本质而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必然出现的产物,也是各经济体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来往和国家间贸易逐渐加强的产物。

国际经济法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末期,当时,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不同商业城市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这就迫切的需要相应的规则能够对于这些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因此,一些不同城市间进行经贸往来时约定俗成的规则便开始出现,调节着彼此间的经贸活动,而这便是国际经济法的雏形。此后,随着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不断加深,开始出现了大量有关于国际经济法内容的法律制度,并且从国家的角度得到了确认,因此,学界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逐渐在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中起到更为突出的作用,规范着世界经济不断地发展。

三、国际经济法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正是国际贸易的日趋繁荣才使得国际经济法诞生并且得到发展,可以说,其不仅包含着国际间不同国家的多项立法,而且对于国际贸易的方方面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规范,是调节中国对外贸易措施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立法措施和调节工具。可以说,不同国家间经济的“小国寡民”时代已经正式结束,国家单独的依靠自身经济的发展已经完全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建设规范化的国际贸易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可以说,从现实实际的角度来看,国际经济法保障了各个经济主体在参与世界经贸活动中都可以具有相应的标准和依据,可以极大的维护世界贸易的正常进行,更保障了世界的正常秩序。

在确定实施改革开放之前,包括外贸在内的各种形式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极少和全球市场发生接触,因此,国际经济法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这一局面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了极大地改变,中国和世界各经济体之间接触日益频繁这一客观事实使得国际经济法必然将得到发展,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和国外各经济体之间的接触日益加深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国际贸易问题,正因如此,若想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长远、快速发展,必须要认真的了解和科学应用国际经济法,以此来应对日益变化的贸易环境。

四、国际经济法在国际贸易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国际技术贸易法

所谓的国际技术贸易法,即个经济体间有关于知识产权和科学技术的国际商务往来,主要有惯例、国际公约、国际组织的内部决议、国内的法院判例等部分共同组成。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成为当前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于知识产权进行有效地保护,可以最大程度的为人类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提供有效地支持,从而实现对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推动。

国际法中,从1883年开始,包括《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在内的各种国际公约开始相继问世,这就使得国际技术贸易中所存在的各种知识产权问题能够在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得到解决,并且经过长久以来的修改和完善,至今仍然在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然会在国际的经济市场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也将逐渐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却将规定有知识产权内容的国际技术贸易法作为自身的防护措施和武器,而中国由于自身的科技相对落后和知识产权制度的相对不完善,使得中国企业在进行相关知识产权的经营时不得不陷入相对落后的申请专利受限、支付高昂专利使用费到最后生产这一相对落后的经营模式中,这不仅无法取得客观的经济收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企业科技研发的积极性,只能单独的复制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产品,这对于我国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印象。

由此可以看出,国经济法对我国参与国际技术贸易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整个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二)国际货物贸易法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这两项国际法是国际货物贸易法的主体,主要是规定了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交易双方各自和彼此之间的相应责任与权利,以期能够为国际贸易的往来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并制定相应的标准,从而从根本上规范、指导和促进国际间的自由贸易。

如,在2002年的德国某公司诉讼中国某公司啤酒花质量议案中,由于货轮的油罐发热而引起啤酒花变质,但是保险公司却没有进行回复和理赔,因此德方提起诉讼,要求中国某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在关于国际贸易贸易的国际法中对这种情况规定,货物在运输途中出毁损,在保证卖方已经交货的情况下,应当由买方承担,因此,法院最终做出裁决,中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由此可见,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法对于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利用国际经济法,可以保障我国的经济权利,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五、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一) 应对知识产权危机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知识产权壁垒之所以会影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因为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会降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最终导致产业的萎缩和消亡。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都应该对这一危机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正因如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快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知识产权发展、妥善应当诉讼,以期最大程度的保障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对外贸易相关概念范文5

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包括其自身的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与其相关主体在贸易中产生的不平衡,也包括对外贸易与对外贸易发展也即外贸依存度大小的不平衡。

一、贸易依存度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达到7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自然来自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贸易。由此,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已初露端倪。大量顺差贸易自然引发高发性贸易磨擦。进口影响供给,出口影响需求。需求扩张引发贸易磨擦。

这里引入外贸依存度这个概念。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标尺。世界各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由1970年的27.9%到1990年升到36.7%,2000年又升到41.7%,直到2003年也才接近45%。而对比我们国家的情况:1970年5.0%,到1990年一跃升为29.8%,2000年又创历史新高43.8%,2004年已达70%。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增长过快,而且已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对比日本的外贸依存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末至20%以下,基本上维持在3个百分点变化范围内。而且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趋势,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范围越小。

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不仅会对我们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冲击,而且在目前经济过热的条件下,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

出口依存度结构来看,我国轻工业和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容易引发贸易磨擦,增加就业压力,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依赖加工贸易的方式,不仅减弱了出口结构升级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且使我国贸易福利水平降低。

2.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速如此之快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我国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且以制造业为主。第二,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较低,而且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单从国内GDP角度来讲,美国的第三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而我国的仅为33%左右。第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而对外贸易增速越快则外贸依存度越高。

3.要减小外贸依存度,必须要在对外投资以及扩大内需,扩展国内市场上下功夫。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速在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来看,外贸依存度过高也不一定就代表着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系数会下降;同样,也不能说明国家的安全系数会上升。关键在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正确的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规避外部风险的机制。

二、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增长的不平衡

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包括货物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结构的不平衡。当然这其中有地区性的不平衡,也有贸易额方面的不平衡。

广义的进出口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所占的比例大小。它是一国进出口贸易处于何种程度的外在表现,即一国国内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在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存在严重的不均。

1.货物贸易

2004年,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实现出口贸易额32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占出口总额比重5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为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50.2%高于出口增幅14.8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上升到27.9%。

进口贸易中原油增长34.8%,成品油进口增长34.1%,煤同比增长73%,铁矿石增长40.5%,棉花增长1.2倍于上年同期,机械设备增长28%,主要作为中间产品的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口增长36.7%,当然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货物贸易中的一些结构优化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出口初级产品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属于内需拉动型国家。所以能在进口贸易中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需求,这也有利于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占重要地位的劳动密集型相关产品,以达到平衡贸易、缓解贸易压力、避免及减少贸易擦的目的。然而在进口贸易中却要不断考虑到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要注意到对国内相关产业的保护,以及对国内一些重要行业的扶持,引进必要技术,重要的是对技术的吸收及利用。中国出口贸易中也要不断得到出口结构的升级,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图实现科技兴贸的目的。国内也要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较高领域中寻找利润。争创有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争得一席之地。

2.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现场向消费者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总体处于逆差状态。这之中仅有少数的行业如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处于顺差地位,绝大多数行皆处于逆差地位。

首先,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200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占整个对外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的10%,较2003年底下降2个百分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外资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产业利用外资约占全国外资流入总额的1/5左右,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另外,中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份为主,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

其次,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市场过于集中。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32%、29%和17%,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78%。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伙伴也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国内地区发展情况看,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服务贸易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所占份额极小。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程度不够,导致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

再次,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项目集中在旅游、运输、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贸易额的不平衡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其它性质企业的规模在扩大。

1.外资持续稳定流入对贸易增长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2004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制造业领域吸收外资的比重仍保持在70%的较高水平。2004年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386亿美元,增长40.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1%,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进口3246亿美元,增长40%,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达57.8%,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国有企业出口摆脱了近年来相对低迷的局面,实现了22%的较快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了19.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6%,同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59.8%,仍然大大高于总体出口增幅。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34%,略低于出口总体增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达到56.7%,但同比回落了14.5个百分点。

3.其它性质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除了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因素外,今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体制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建议、措施

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平衡,首先,应注意对外贸依存度的研究,尽快建立和完善外贸评价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全方位、多层面地积极应对和优化解决贸易磨擦,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利用外资,并适时的发展对外投资,,特别是在我国贸易增长高耗能的情况下,增加能源、资源导向型对外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对外贸易相关概念范文6

    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包括其自身的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与其相关主体在贸易中产生的不平衡,也包括对外贸易与对外贸易发展也即外贸依存度大小的不平衡。 

    一、 贸易依存度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1、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达到7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自然来自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贸易。由此,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已初露端倪。大量顺差贸易自然引发高发性贸易磨擦。进口影响供给,出口影响需求。需求扩张引发贸易磨擦。 

    这里引入外贸依存度这个概念。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标尺。世界各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由1970年的27.9%到1990年升到36.7%,2000年又升到41.7%,直到2003年也才接近45%。而对比我们国家的情况:1970年5.0%,到1990年一跃升为29.8%,2000年又创历史新高43.8%,2004年已达70%。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增长过快,而且已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对比日本的外贸依存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末至20%以下,基本上维持在3个百分点变化范围内。而且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趋势,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范围越小。 

    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不仅会对我们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冲击,而且在目前经济过热的条件下,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 

    出口依存度结构来看,我国轻工业和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容易引发贸易磨擦,增加就业压力,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依赖加工贸易的方式,不仅减弱了出口结构升级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且使我国贸易福利水平降低。 

    2.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速如此之快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我国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且以制造业为主。第二,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较低,而且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单从国内GDP角度来讲,美国的第三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而我国的仅为33%左右。第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而对外贸易增速越快则外贸依存度越高。 

    3.要减小外贸依存度,必须要在对外投资以及扩大内需,扩展国内市场上下功夫。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速在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来看,外贸依存度过高也不一定就代表着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系数会下降;同样,也不能说明国家的安全系数会上升。关键在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正确的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规避外部风险的机制。 

    二、 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增长的不平衡 

    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包括货物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以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结构的不平衡。当然这其中有地区性的不平衡,也有贸易额方面的不平衡。 

    广义的进出口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所占的比例大小。它是一国进出口贸易处于何种程度的外在表现,即一国国内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在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存在严重的不均。 

    1. 货物贸易 

    2004年,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实现出口贸易额32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占出口总额比重5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为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50.2%高于出口增幅14.8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上升到27.9%。 

    进口贸易中原油增长34.8%,成品油进口增长34.1%,煤同比增长73%,铁矿石增长40.5%,棉花增长1.2倍于上年同期,机械设备增长28%,主要作为中间产品的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口增长36.7%,当然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货物贸易中的一些结构优化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出口初级产品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属于内需拉动型国家。所以能在进口贸易中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需求,这也有利于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占重要地位的劳动密集型相关产品,以达到平衡贸易、缓解贸易压力、避免及减少贸易擦的目的。然而在进口贸易中却要不断考虑到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要注意到对国内相关产业的保护,以及对国内一些重要行业的扶持,引进必要技术,重要的是对技术的吸收及利用。中国出口贸易中也要不断得到出口结构的升级,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图实现科技兴贸的目的。国内也要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较高领域中寻找利润。争创有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争得一席之地。 

    2. 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现场向消费者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总体处于逆差状态。这之中仅有少数的行业如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处于顺差地位,绝大多数行皆处于逆差地位。 

    首先,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200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占整个对外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的10%,较2003年底下降2个百分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外资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产业利用外资约占全国外资流入总额的1/5左右,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另外,中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份为主,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 

    其次,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市场过于集中。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32%、29%和17%,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78%。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伙伴也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国内地区发展情况看,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服务贸易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所占份额极小。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程度不够,导致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 

    再次,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项目集中在旅游、运输、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 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贸易额的不平衡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其它性质企业的规模在扩大。 

    1.外资持续稳定流入对贸易增长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2004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制造业领域吸收外资的比重仍保持在 70% 的较高水平。2004年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386 亿美元,增长40.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1%,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进口3246 亿美元,增长40%,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达57.8%,较上年提高1.6 个百分点。 

    2.国有企业出口摆脱了近年来相对低迷的局面,实现了22% 的较快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了19.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6%,同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59.8%,仍然大大高于总体出口增幅。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34%,略低于出口总体增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达到56.7%,但同比回落了14.5 个百分点。 

    3.其它性质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除了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因素外,今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体制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