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细胞分化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物细胞分化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的概念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措施

G633.91

一、目前我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教学模式的僵化

在目前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听讲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于当前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发展现状,具有极大的僵化性和传统性,容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在这种僵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的。由于学生长期没有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师课堂主体地位的影响下,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会不断降低,进而降低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生物教师缺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及对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我创新能力的降低,影响以后更加深入的生物知识学习。

2.传统教育观念的不利影响

在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和教学模式还没有彻底根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升学率,从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以后的生物知识学习。在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一地传授学生生物知识,而不传授学习方法,这就造成了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差异下的学习成绩分化,极大地降低了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初中生物教学的学科知识很多都是可以同生活相结合的,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很少关注到这一点,不利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培养。

3.学生缺乏对于生物实验的本质认识

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初次接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初中人教版生物教W的初级阶段,学生对于生物学习会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生物实验。尽管学生对于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生物实验具有极大的学习兴趣,但这只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不是对于生物实验具有锲而不舍的探索学习精神,对于那些没有明显实验变化的生物实验,动手操作都不愿意参加。学生在观察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大都只是留于表面,没有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缺乏对于生物实验的本质认识。

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教学的课堂效率,在初中人教版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解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正在我国的初中教学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由于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接受的知识很多都是抽象的概念,不能够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性思考,这时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应知识幻灯片、动画、录像等的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达到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目的,达到学生课堂学习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细胞分裂这一内容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播放课前制作好的细胞分裂动画,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细胞的分裂过程,更好地进行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2.加强对于生物实验的重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实验的本质

在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初期,由于学生对于新设生物课程的好奇心理,学生才会热衷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大都只关心生物实验的表面现象,而不去关注其内在的本质内容和相关知识。例如,在进行动物、植物细胞观察时,学生只是简单地对两种细胞进行了分别观察,而很少有学生去关注两种细胞有没有差别以及差别在哪。所以,生物教师就要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实验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琢磨分析,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实验本质的探索兴趣,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实验的本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的生物实验,创设出具有趣味性的有关问题,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更好地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课程效率的提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具有对于该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初中生物课程也不例外。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对于生物课程的足够兴趣,就不会自发主动地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甚至可能产生抵触心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趣味性知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生物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就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课堂上的主要角色,学生只是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缺乏师生之间的科学交流和合理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环节,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是一项专业性以及系统性都相对较强的教学活动,涉及范围较广,直接关系到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引入情境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以及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等教学策略,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侯红梅.加强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87.

[2]赵艳红.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6,20:63-64.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态课堂;构建

徐州教育局开展学讲计划,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这与生态课堂理念不谋而合。本文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生态课堂,这对于学讲计划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本文展开具体论述。

一、生态课堂的优越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生态课堂上,学生由被“灌输”者转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使原本沉闷压抑的课堂气氛也得到了改善,有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

2.有利于学生共同进步

生态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课堂设计,学生之间的个人能力差距会最大程度上缩短。同时,课堂气氛由于个体的改变而变得活跃,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思想的碰撞有利于弥补学生之间的差距,从而迸出智慧的火花。

二、如何构建生物生态课堂

1.重视教学设计,让生态课堂在规划中开展

在构建生态课堂时,教师要制订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利用问题贯穿整个生物课堂,达到教学目的。生态课堂本身具有开放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需要做教学设计了。相反,由于整个课堂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发展性,教师更要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控制课堂的走向和大致进度,防止出现学生一节课都在探讨一个无意义问题的状况,这部分的设计非常重要,生态课堂是服务课堂教学的,学生该掌握的知识点也是要全面掌握的;二是教师要做好各种情况的应对措施,比如,当学生问了一个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再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探究的意义,但比较花费时间该怎么办?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这节课的过程中,这节课主要讲了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分化的过程,并区别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先用PPT演示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并将两者各自进行定义,描述其过程。每个知识点下设置一个探究题,并且鼓励学生就自己好奇的地方向教师提问。另外,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也列出了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并规划了答题思路(不必设定具体的答案,因为学生的问题可能会略有不同)。

2.教师要有服务学生的意识

生态课堂,相比于传统课堂模式的一大进步是赋予了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在课堂上进行探究,也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

然而,初中时期的学生尚不成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容易扰乱课堂秩序。生态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但这些学习活动都应在一定的课堂秩序下进行,而教师应扮演课堂秩序维护者的角色。其次,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这时候,教师又要扮演一个循循善诱的引路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探索中的困难。从理论上来说,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遇到难点,教师在此时要鼓励学生,学习新知识遇到难点是正常的,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分歧,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解决分歧的沟通机制,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进步之处,施行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

3.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生态课堂的思想是开放的,其蕴含的思想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其关注点不仅仅在于学习结果,而在于学习过程。那么生态课堂的具体形式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与学讲计划的寓意不谋而合。实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课时,我在课前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1)光合作用的概念;(2)光合作用的过程;(3)光合作用的原理;(4)其他你认为需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先进行小组自主探究,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引导。然后选出代表回答上述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统一解答。并根据学生的疑问,提出一些探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接下来探究的问题。

总之,生态课堂是一项新颖的教学理念,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这种理念。具体指出如何重视教学设计,如何让生态课堂在规划中开展,如何保证课堂构建的有序性。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服务学生的意识,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生态课堂构建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格外重视。

参考文献:

1.谢小荣.重视初中生物教学的创设[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9-10.

2.郑超.初中生物教学的设计探讨[J].成才之路,2012(35):40-41.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素质教育 价值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105-02

新学期伊始,迎来了新一级的初一学生,刚上完第一节课,下课时一个小男孩急匆匆地跑到我的面前,天真的告诉我:“老师,妈妈说的,生物学科是副科,不重要,学好主课就行。”我相信这是绝大多数家长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为孩子作出的“明智”选择。我无法改变家长的想法,但我应该有能力让我的学生不再产生这种念头,怎么办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这几年我的生物课堂。

“生物科学――作为一种研究生命和生命规律的科学,涉及个人自身取得的经验以及他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一切事物。没有任何事物能像生命现象这样与人发生直接关联”。由于与学生本人有着直接的联系,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中独特的价值,笔者认为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价值如下:

首先是知识价值,中学生物教学精选了生物学最基本的学科知识,和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同样也是人类文明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生物学的学习,能使学生科学地认识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包括人类自己,比如能使学生知道花草树木的叶子为什么大都是绿色的,食物为什么会变坏,蜘蛛为什么能够结网捕虫,一些同学的眼睛怎么成了近视,子女相貌为什么会与父母相似等。

其次是教育价值。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的规律,生物学教学也不例外,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其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首先是生命价值观教育,如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物圈Ⅱ号试验的失败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仅仅是生物圈中的一员,人只有与其它的物种和谐共处,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镰刀形细胞贫血病能有效的抵抗疟疾,认识到基因并无好坏之分;通过苍蝇的平衡棒在航天事业上的应用,认识到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从而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其次是健康观教育,如通过对人体基本的生理知识的了解,从生理学的角度理解生命在于运动,通过传染病的学习,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意义。

只有正确认识中学生物学在基础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才能正确对待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工作,也才能真正发挥生物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意义,使教育是“走向全人类的教育”。初中生物的教学,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的限制,探索型的主动学习方式应用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的应用也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就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使“教”与“学”最为轻松和快乐地展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

结合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的正诱因和当前学生生物学学习的动机,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是保持和提升学生生物学学习的兴趣水平的关键所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的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要做好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结合教材内容介绍相关知识在林业、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顶端优势原理在果树疏枝的应用,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生物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生物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调动生物学学习的积极性,产生生物学学习的间接兴趣,从而保持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比如,无籽西瓜的问世,让人们不再有吃西瓜老要吐瓜籽的烦恼;为什么有的人烫伤或者烧伤之后必须要植自己身上的某个部位的皮肤;讲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介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进而引导学生要大量植树造林;在讲到抗虫烟草培养时,可介绍转基因工程;克隆羊“多利”出生之后,相继有很多克隆牛、克隆鸡等的问世,对解决一些重大疾病非常有帮助;兰州的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兰州兽研所分别致力于生产人和动物疫苗,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兰州经济的发展。在学习与高中相关联的内容时,教师适时提出一些学生非常关注,而初中又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为什么输血时必须尽量要输血型相同的血?为什么有些人类的遗传病与性别有关?为什么一个受精卵细胞能够发育成一个人?进而告诉学生“经过高中生物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学习就能解开这些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生物的渴望。

其次,要充分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如生活环境的自然资源(兴隆山、石佛沟等);人类实践活动的实物资源(兰州植物园、五泉山的动物园等);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省市图书馆、展览馆,省市博物馆等等);还可以通过网络、报纸、期刊摘录生物学的一些重大研究成果以及和生物学相关产业的巨大社会效益,如可以在讲述细胞的分化这一节内容时,向学生介绍胚胎干细胞在白血病中治疗的应用,感受到生物学研究在当代社会是如此的令人向往和陶醉,如此接近自己的生活,逐步由实用性的目的转变为科学认知的需要,促使学生对生物学本身的内容产生兴趣,即产生生物学学习的直接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水平。

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生动有趣的自制多媒体课件把原本抽象的概念、原理变得形象、具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的概念范文4

关键字:衔接;继承;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07-01

新课改后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高一开始,是在原有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必然会受到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要想更好地实现生物学知识学习的转移,就要正确处理好生物学初、高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关系,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设好桥梁。

我认为高、初中生物教学衔接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初高中生物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1.初高中生物教材的衔接

主要是初、高中生物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通过比较初、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初中生物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生物学知识在人类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一些简单的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高中生物则是进行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生物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不但要求学生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学会一些简单的计算。学生要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其次是初、高中教材中生物知识的继承和衔接。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在各章节中都有与初中教学内容相衔接的部分、由于课程标准要求不同,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出现"脱节"现象。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凡是涉及到初中生物知识如:"原核生物",学生只要看到"菌"和"藻"就把它归为原核生物,甚至有些学生把病毒也归为原核生物、还有"三大有机物的代谢"中的食物的消化后的产物和代谢后的产物、营养物质吸收的途径┉等等。许多高中生物教师都有"切肤之痛",不仅在课堂上要花很多时间来复习这些初中生物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由于先入为主或者思维定式的作用)应用起来学生还是不能得心应手,出错率比高中知识出错率要高得多。由于高中教材内容多,要求高,教学进度快,且课时紧张,从而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进而影响整个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 因此我认为,生物教师首先要通读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全面把握初、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全盘梳理初、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的知识点,并且在这些知识点上适当拓展,补充间断点,使初、高中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体。

2.教学方法的衔接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的生物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要制定授课计划,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的复习,作好初、高中的衔接,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高中生物学知识,使得所学的内容有利于高中生物的学习。此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讲述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其中涉及了不少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在遗传学部分,讲述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时需要用到数学的概率和统计方面的知识,讲述DNA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需要以化学的物质结构作基础,讲述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需要物理的力学方面的知识等等。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要认真研究生物学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衔接关系。如果在讲述某一知识点时,需要以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基础,而相关学科教材中又不讲述或尚未讲述有关的知识,那么我们应该在教材内容中做适当的铺垫。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及学科素养。如讲授讲《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时,可介绍人类常见的癌症及吸烟、酗酒对人体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生物就在我们身边,生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生物就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3.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3.1 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建议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课程衔接问题:(1)做好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衔接,如细胞的结构;动物的重要系统;植物的根尖、叶、花、果实等器官结构等;技能方面,如显微镜使用、实验技能和分析等。(2)适应从慢节奏向快节奏过渡。高中生教学进度、难度、深度、密度都较大,要依靠自己解决较多的疑难问题。(3)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初中生学习方法较多的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高中生要对学习内容作深入的理解和独立思考,学习方式要由"经验记忆型"被动接受向"探究理解型"主动学习转变,学会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养成快速记笔记、边观察边思考等习惯,改变"平时不重视,考前背提纲"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利用概念图和知识结构图来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3.2 学会利用零散时间。(1)以学为先,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生病也不忘学习; (2)书写整洁,答题规范;(3)坚持完成当天的作业,有远、近不同的目标; (4)善于做笔记与归纳;(5)自我检测和督促;(6)空闲时间经常反思;(7)家庭和学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上有关初、高中生物教学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应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的指导于课堂教学中,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赵占良《普通高中生物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简介》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生物教学教学效率

新课标指出:初中生物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得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上做文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1.培养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想办法让学生对生物课堂产生兴趣,他才会有自主学习的欲望,才会有参与探究的热情。由此可见,要提高教学效率,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前提。

1.1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当把握好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好的导言能渲染课堂气氛,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呼吸作用》这一节时我采用这样的引言:我们跑步需要力气,体温也会升高,你知道力气(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怎样释放出来的吗,体温为什么会升高吗?这一现象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的,曾认为理所当然的生理现象,老师却把它作为一个主要问题在课堂上正式提出来,学生先是惊奇,后是疑惑:是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课堂中来,个个眼中露出好奇,从他们的神态可以看出学生的整个身心已被问题吸引,欲罢不能。

1.2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教材中有很多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能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如果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既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过目不忘。例如:在讲到发酵现象时,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当气球慢慢鼓起,甜酒气味儿四处弥漫时,学生个个兴奋不已。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们分析发酵现象,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让原本抽象的化学反应变得形象具体,难点迎刃而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学得愉悦,学得轻松,学的扎实。教材中这样的演示实验有很多如:种子的结构、气孔的作用、导管的作用,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益,何乐而不为呢?

1.3从日常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学习兴趣。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生物知识,中学生想了解,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根据这一情况,结合有关章节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使他们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如讲述《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后,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你知道为什么“树要皮”吗?在树上牵铁丝晾衣服,年长日久,树牵铁丝的地方就会长瘤状物,为什么?通过对这两个题的分析学生不仅加深对重点内容筛管与形成层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培养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钥匙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要使学生学好生物这门生命学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这不仅仅是因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为探究指明了方向,而且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它比在现成问题下寻求解决的方法更需要创造性思维,因此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营造氛围,使学生想问。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好奇的发问,大胆的质疑。其次,要创设提问情景,让学生有问题问。教师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伊始让学生提问,如上《开花和结果》时教师用简单的导言“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启发学生提问。教师开门见山点题,把提问的机会和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就会提出:为什么会结出果实?花是怎样结出果实的?诸多问题。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就是他们最想知道的问题,教师以他们提出的问题为中心,他们会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为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愉悦自豪。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情景和机会。只有这样坚持不懈,才能让问题意识这颗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才能在课堂上创建一种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有机的融入生物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化难为易,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捷径

课堂效率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关,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就容易掌握;内容抽象复杂,学生就难以消化。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这样学生才学的轻松,学的愉快。

3.1教给记忆方法,让学生记的轻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一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效果是不样的。所以教师授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习。初中生物记忆的内容较多,教师引导学生在遇到不同的知识时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属于机械记忆的内容可采用概括记忆法。如:记忆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时我把繁琐的步骤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繁琐的内容经瘦身后,学生记忆起来既轻松又牢固;与图有关的内容要采用图文结合记忆法法:如血液循环途径、种子的结构等都可采用这种方法。抽象的文字与形象的图结合在一起,记忆起来既省时又省力;抽象的内容可采用形象记忆法可和理解记忆法。初中生物要记忆的内容大多数属于此类。

3.2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的容易。对于一些抽象概念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轻松的理解呢?教师应在教学采用相应的策略化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我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以下策略:

3.2.1利用板书化抽象为形象。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成功的板书应是“少而精”,教师要在课前对板书的布局有一定计划和分配,当课结束时,在黑板上留下了系统的结构紧密的板书,好的板书浓缩的课堂内容的精华,可以化繁为简,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巩固,还有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轮廓。在书写板书量有利于学生以“动”的发展概念,赋以吸引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无意识识记,促进学生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初中生物细胞分化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生物教材课本情境图解读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113

随着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颁布,2012年教育部审定人教版初中生物教科书正式发行。作为生物教师,应该怎样从这个静态的素材中读出编者的编排意图,又怎样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体现个人的理解,如何从教材外显的知识、丰富的图片中挖掘出内隐的生物思想、生物素养、生物方法等教育资源,不但取决于生物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更取决于教师解读教材的方式和习惯。生物教材中各个专题的图片不仅是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源泉,而且是沟通学生现实生活与生物概念学习、实验操作方法等的桥梁。人教版教材改变了传统生物教材中单一机械的课文文字的呈现方式,注重通过情境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出本课学习内容。生物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人们的生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联系生活实际的教材资源有图片、有“想一想,议一议”、有“观察与思考”,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这样的学习素材无疑更生动形象,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加灵活地使用教材中的各种情境图,教师需要思考很多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对生物课本情境图的使用尝试进行解读。

一、化静为动,让生物课本情境图更加鲜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配合教材的方法步骤中的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三大步骤给出了七个小步的操作,同时教材配合给出七个情境图,演示出了一个中学生操作的七个小步骤。笔者实验前先让学生预习,认真阅读各个情境图,预习结束后让每个组派代表上讲台对着

普通光学

显微镜说出它的结构并演示使用的方法步骤,不管是学生说得好还是说不到位,教师都应做好总结点评。这样动态利用生物课本情境图,加深了学生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步骤的理解。又如,在学生操作实验“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笔者在讲解完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材料用具的作用之后,让学生自己认真阅读实验方法步骤和按照实验步骤图的提示进行实验操作。笔者观察到有的学生很认真地按照“擦滴撕展盖染”的步骤图提示进行操作,即使有的学生开始不大明白,在教师的提示之后很快就弄明白了,然后开始实验。同样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笔者也以同样的方法处理,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情境图,很快就在实验做好比较后思考出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夜中处理一夜的原因和制造出的有机物是淀粉。学生在动手实验中体会到了探究学习的快乐和实验的成功感,锻炼了实验动手能力,增加了对生物学习的热爱。再如,在学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中,笔者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对展示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的课本文字和图片的解读,简要总结出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这样,课本情境图在学生的操作、讲解中由静态变为动态呈现,变得更加鲜活。

二、化难为易,让生物课本情境图更加生动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课本中的部分情境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比较难理解,有的比较生疏。每当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课本情境图理解有难度时,笔者总会想办法在下个班、下次课创设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情境,然后再指导学生结合情境图阅读课文。比如对于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细胞的生活”之“想一想,议一议”中的问题“体外培养细胞需要哪些物质”,由于现在的青少年大都喜欢追星,而且班里很多学生喜欢听S.H.E的歌曲,于是笔者结合女明星Selina在上海拍摄电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一场爆破戏时被烧伤的事件,提出问题:同学们要解决Selina烧伤皮肤的植皮问题,结合前面刚学习的细胞全能性和细胞分化知识,科学家在体外培养瓶中培养人造细胞,要使细胞活下去,需要加入哪些物质?这样提问,学生比较感兴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后在“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中结合课本情境图,引导学生联系汽车发动需压迫汽油、柴油提供能量,我们运动、学习需要事物给身体提供能量等把课本情境图进行简化处理,这样更加简单明了,让学生易于理解。又如,在学习“小羊多莉的身世”时,笔者在学生看资料之前,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克隆羊多莉的出生背景和科学家用科学技术创造多莉的过程。接下来,学生在阅读课本材料时,结合课本介绍多莉的情境图,很快就能自己分析

和讲述出小羊多莉的创造过程和长相像C羊的原因。再如,在学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时,笔者通过采集水中的水绵、紫菜、海带、苔藓、鳞毛蕨、立白等植物带到教学中

作为教学导入材料,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些植物吸引住了,再对比课本上这些植物的情境图,学生很快就总结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各自的特征和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测出它们的生活环境。学生对于教师这样联系生活和课本情境图进行的教学非常感兴趣,这样的处理也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带领学生真正投入到能理解、感兴趣的情境中,实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化整为零,让生物课本情境图更加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