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生活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生活的理解

绿色生活的理解范文1

希望通过这次“今日牵手低碳,明日绿色生活”的主题团日活动,树立节约、环保的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团员和青年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从细节做起,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节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时间: 2012年4月14日下午

参与人数:34人

一、活动流程

1.2012年4月14日下午召集全班同学到A1—410教室

2.与参与活动的嘉宾沟通交流,大致讲解活动流程和相关事项。

3.在活动开始时播放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开幕宣传片及其气候宣传片的视频

4.通过向大家介绍近几年温室效应的加剧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常来引入低碳生活的理念

5.凭借PPT播放向同学们展示相关图片,提出疑惑,并让同学们畅谈自己低碳生活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去做。

6.播放影片《2012》片段,向同学们展示全球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引起同学的深思。

7.展开“今日牵手低碳,明日绿色生活”的主题演讲比赛,经评分小组投票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8.在活动即将结束之时,号召同学在条幅上签名,使得活动成功落幕

二、活动过程

活动之一:播放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开幕宣传片及其气候宣传片的视频

等到下午2点左右,同学们基本就座完毕,看着屏幕陷入沉思。

活动之二:播放PPT引入低碳生活的理念

通过观看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开幕宣传片及其气候宣传片的视频引起来同学们的思考,再凭借PPT中介绍近几年温室效应的加剧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常来引入低碳生活的理念。并且,从衣食住行方面来提倡低碳生活。减少社会压力。

在观看了一系列图片和文字后,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又可以做些什么。

活动之三:播放影片《2012》片段

影视巨作《2012》片段的播放,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向同学们展示全球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引起同学的深思,为之后的演讲比赛做好铺垫。

活动之四:展开“今日牵手低碳,明日绿色生活”的主题演讲比赛

从刚开始的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开幕宣传片及其气候宣传片的视频到影片《2012》的播放,结合PPT中的低碳理念,展开“今日牵手低碳,明日绿色生活”的主题演讲比赛。

比赛中,参加演讲的同学慷慨激昂,言词震撼人心。演讲环节结束后,评分小组对参赛同学做了详细又深刻的评语及公平的打分,评出“低碳之星”,给予奖励,

活动之五:号召同学在条幅上签名

在活动即将结束之际,同学们纷纷拿起笔在“今日牵手低碳,明日绿色生活”的横幅签下自己的名字,同时宣告着此次团日活动完美落幕。

三、活动自我评估

总体来说,我们这次以“今日牵手低碳,明日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各个阶段的活动都十分成功,成功的原因我们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准备较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次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

2、 密切配合

多方面的积极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如在活动中我们得到了辅导员老师的支持与参与,并且调动起全班同学参与进来,宣传后,也得到其他班级其他院的同学的支持与她们的积极参与。

绿色生活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必要性;可行性;低碳生活;渗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9-004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一、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思想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2020年碳排放目标的提出,伴着哥本哈根大会的召开,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低碳”这一名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是指生产、生活中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降低碳氧化物,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会产生温室效应。从1740年至2000年,二氧化碳含量约由277ppm升高到377ppm,致使近百年来全球温度上升0.4℃~0.8℃,到21世纪末温度将上升1℃~6℃[1]。温度上升会造成以下几种严重后果:(1)海平面上升,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2)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通常不知飓风为何物的南大西洋沿岸将饱受飓风侵袭;(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4)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2]。

目前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_____“末日旅游”正在美国、英国悄然兴起,人们把目光放在因气温变化而可能消失的自然景观上,如:南极洲、马尔代夫群岛、威尼斯等十大自然景观。由此可见: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逐渐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认识和接受。环境教育已经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在不同的阶段涉及不同的内容,因而加强环境教育势在必行,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加强对未来公民的环境教育。只有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渗透低碳生活的思想,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低碳生活的种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今后的低碳生活打下基础,建立起低碳生活的绿色生活方式。

二、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思想的可行性

首先,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的思想体现了新化学课程理念。目前化学教育界最关注的就是“化学为大众”、“国民的化学要解决国民的问题”这一命题。新课程标准要求更好地使化学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思想,让学生关注每个公民每天接触的诸多所谓的“公民问题”[3],如:由于温度上升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生存危机,使学生形成一种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碳氧化物,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意识;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让学生都具备生活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使他们能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生活。低碳生活的知识和意识是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甚至是保障公民生存的重要因素,因此低碳生活素养也应该是公民必备的一种科学素养。综上所述,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加强低碳生活思想的渗透是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

其次,我国新化学课程中含有大量有关低碳生活的环境教育素材。通过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们发现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含有大量的低碳生活的教育素材(如表1),因此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思想是非常可行的。当然,中学化学涉及低碳生活知识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许多知识都隐含在各个内容之中,需要教师根据教材适时穿插,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及时渗透。

三、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思想的几点想法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及时渗透低碳生活思想

教材是学生获得低碳生活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学生在学习有关降低温室效应的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选好切入点,及时地进行渗透教育。如在选修1学习“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内容时,一方面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和资料,从那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和资料中,让学生得到感性认识,了解温室效应的现状、发展可能和危害,产生忧患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书本中的“思考和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引起学生思考、激起思想的碰撞,产生低碳生活的意识。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低碳生活的绿色生活方式

网络是学生获得低碳生活知识的又一主要来源。在渗透低碳生活思想时,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温室效应的相关内容,了解全球温度升高的危害,这远比教师纸上谈兵效果好。如在初中学习“保护空气”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网络,让学生收集近阶段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并作图,了解全球温度升高的趋势;了解“末日旅行”等热门话题及其产生根源,使学生入境、生情、思考、感悟,这时教师的作用就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过程将由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为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过程,从而自觉建立起低碳生活的绿色生活方式。

3.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建立低碳生活的使命感

如今中学化学教育注重“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教师的着眼点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把学生和教育过程引导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让学生从自己的体会出发,由感而发。如在选修1学习“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的知识时,可以回忆近两年降雪的情况,让学生亲自感受,再对比前五年、前十年,甚至更久以前的降雪情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耳闻目睹因温度的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增强学生建立低碳生活的绿色生活方式使命感。

4. 充分全面理解新课标,做真正的低碳生活理念的传授者

江苏省新课改于2005年开始实施,新课标也取代了沿用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新课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蓝本,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该充分理解新课标,全面地传授知识。 但课改以来,教师仍受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未能吃透新课标的精髓。如在选修4学习“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以及初中“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的内容时,教师往往从能源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能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通过合理有效的使用能源以及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问题。其实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也就是减少能量的消耗,开发新能源也就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要真正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的思想,首先教师就要改善旧的知识体系,充分理解新课标,全面地传授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低碳生活理念的传授者。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去减少温室效应,如:我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低碳生活的理念并不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我们应从我做起,人人参与,由生活点滴细节,将“低碳生活”意识付诸于行动。要向芬兰人一样,没有标语、没有口号,将低碳生活的理念转变成流淌在每个公民血液中的一种文明。

参考文献

[1] 人教社地理室.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绿色生活的理解范文3

作者/ 李菊华

【案例】

《秋天》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歌,文章内容活泼,充满童趣。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秋天里的事物描绘得活灵活现,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美景,秋天硕果累累的美好,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课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说课题,读课文,谈感受,分析拟人的修辞手法。总结时,教师这样引导: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板书“

的秋天”。这个话题一抛出,课堂上立刻活跃起来了。)

生:这是个丰收的秋天,因为有这么多的瓜果都成熟了。

生:这是个童话般的秋天,有好吃的,有好看的。

(全班哄堂大笑)

师:是啊,秋天在你的心目中瓜果飘香、景色优美,就如童话一般。

生:这是个色彩斑斓的秋天。

师:那么,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

生:秋天是红色的,因为“高粱红着脸儿笑了”。

生:秋天是黄色的,因为作者“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见学生基本交流完了,教师准备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但这时却有一只小手还举在那儿,侧着的身子、半站的姿态表现出强烈的发言欲望。)

生:老师,我觉得秋天是绿色的。

(“秋天是绿色的吗?”不知是哪个同学小声地问了一句,原本鸦雀无声的教室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们纷纷议论开了:秋天是绿色的,从没听说过。春天和夏天是绿色的还差不多。片刻的议论后,大家一齐把带着疑问的目光投向教师。)

师:你为什么说秋天是绿色的呢?

生:在我们这儿,秋天里的很多树的叶子都是绿色的啊,根本没有变黄,变枯,再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累累硕果,那果实不就是希望吗?秋天就是春天的希望,所以说秋天是绿色的。

师:这位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善于思考,能从生活中发现秋天的美。那秋天还有哪些色彩呢?

(学生的答案五颜六色,异彩纷呈。)

【思考】

1.语文课堂是生成的课堂。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突发点、矛盾点、关键点,利用随机生成的资源巧妙引导,鼓励学生说出心中的感受,使他们在不断的探索和积极的争辩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时也成就了课堂的精彩。

2.阅读感悟的起点和落脚点都是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语文,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与人们交际生活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如果教学时往往眼中只有书上的字词句段,忽视了学生生活中感情的构建,没有深入的思维碰撞,那么统一的模式会让我们怀疑学生是否真正感悟到文中秋天的美,以及作者“走在秋天”的那一份喜悦和惬意。文本中的高粱他们几乎没见过,平时吃的苹果也未必都像书中所描绘的那样穿着“红袄”。我们常常说:语文即生活。结合生活的学习才是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学习,结合生活体验的感悟才是内心最真实的收获。

绿色生活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感 培养策略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由语言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的一种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语感呢?

一、反复诵读,触发语感

学生诵读课文时不但可以做到“不懂解说,自晓其义”,更可以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训练语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度、整体读、部分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如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在教到文中描写漓江水的特点“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排比句时,笔者先让学生自读这一句子,圈出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语,再让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出它的特点,接着指名学生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读,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句子,最后,通过分组读、师生合作读,学生对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有了深切体会。所以,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可以了解语言材料表达的情感内容等表层信息,还可以理解语言材料的深层情境、层里关系等理性认知。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读为本,自读自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推敲品析,生成语感

语感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语感的获得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低层次上,还必须进行适当的语感分析,即品析语言。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揣摩品析语言,抓住重点的精美的语句作为培养点,让学生品味欣赏,使其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如《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在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来。”可要求学生用“长”换“冒”,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琢磨推敲,通过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多,还写出荷花生命力旺盛。这样使学生从“冒”中感悟到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一种生机勃勃的韵味。通过推敲品析语言,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丰富意义,体会作者用语的精当。通过比较,学生感受到遣词造句的精妙。通过分析,挖掘句子深意,学生领悟到语言的意蕴,使语感能力得到训练。如此引导学生在关键词语上咬文嚼字,从语言的微妙变化中体察意义的细微差异和情感的微妙变化,不断提高学生语感的精确性,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感生成。

三、合理想象,增强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语感同想象是紧密相连的,教学中,我们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通过想象走进作者的心理世界,走进课文描述的场景当中。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一个比喻句:“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几百里”说明林广树多,进而产生想象:连绵起伏的群岭上郁郁葱葱,连成一片像大海;绿色的波浪,风吹树林,林鸣谷应,那声响多像大海里的喧腾涛声。通过想象,学生体会到用绿色的海洋比喻兴安岭是那么形象贴切。学生能悟出这样的内涵,就是语感。

再如《荷花》一课的第四自然段中这样写道:“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也变成了荷花,会有哪些动物告诉你什么呢?引导学生驰骋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激起感情共鸣,使其在想象中获得语感,获得美的享受。

四、立足生活,增强语感

生活处处皆学问。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不但从语言文字去研究,而且以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因此,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这样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在引导学生理解“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时,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平时天气突然变冷时,而自己只少穿了一件衣服就冻得受不了,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那样“天冷极了,下着雪”的情况下还赤着脚走路,那该多冷。而文中又提到“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说明小女孩一天都没吃饭了,这时问学生:“你们谁有饿肚子的时候吗?说说当时什么感受?”让学生联系生活谈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之后,再回头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小女孩一天都没吃东西,那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这样,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使学生对“她又冷又饿”及后面点燃火柴为什么会出现“大火炉、烤鹅”的幻觉自然就了解了,自然了解了文意。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引导学生联系、积累生活经验。只有立足生活,才能更好地引起对语言文字产生敏锐的感受。

绿色生活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生活现象 生活情境 生活实践

化学新课程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接触化学、学习化学,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创设化学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化学问题

因为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例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会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铝和氮气的性质。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学生对于下面新知的学习就有了积极性,兴趣自然产生了。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化学问题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比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在城市的街道上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碰了醋的紫甘蓝(紫白菜)怎么变红了?……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能够引导学生感受体会理解化学问题。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化学问题

任何束缚住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都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使其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

例如,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状况(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空气的污染状况、污水处理厂的流程和原理、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查;结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白色污染”等,组织学生关注新闻并从网上查询分析原因;结合淀粉、油脂、蛋白质等的学习,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理解食品中的添加剂是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山西溯州假酒和安徽阜阳劣质奶粉的原因和危害;结合燃料与燃烧,参观附近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燃料和燃料的利用率,并要求学生在参观后写出报告,提出问题、观点和建议。实践表明,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不仅能使学生树立绿色食品、绿色环保、绿色化学的意识,而且可逐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去亲自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就理解了知识、掌握了知识。

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绿色生活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 情境 化学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科学合理地将情境教学应用到高中化学课堂,一方面可以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一方面也是当前化学教学探索的重要目标。对比,笔者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简单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与理解,为教学同行提供可靠参考。

一、生活情景,兴趣培养

化学是生活的一部分,从生活的角度来解读化学、学习化学,反而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外,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化学、学习化学,学生还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亲切感,从而增强他们的探索意识。但如何实现这一点呢?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呢?

在学习O3的时候,我为学生们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同学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每次雨天打雷之后,我们到室外会感觉空气无比清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对于我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回答是因为空气受到雨水的冲刷,所以才会格外清新。虽然学生的回答不无道理,但是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内容,于是我又问:这与O3有什么关联吗?面对这一问题,有些预习过功课的学生立即回答道:因为在打雷的时候,大气中的O2在雷电的作用下,生成少量的O3.而O3恰恰可以刺激人们的神经,从而让人们感到愉悦和爽快。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而其他的学生则留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雷电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我们却很少去挖掘其内涵存在的某些化学知识。假如在化学课堂中适当地结合此类生活元素来解读化学知识,那不仅会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还会让他们对自然界的化学知识有着进一步的了解,这对于他们学习化学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二、实验情景,知识体验

化学与物理、生物一样,都很重视实验的一门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缺乏了实验的化学就不再是化学了。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科书上的某些实验,或者是习题中的某些实验,甚至是生活当中的一些实验进行教学,从而为学生构建出一个真实的情景,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

有这样一道习题:将锌片放入到Cu(NO3)2溶液当中,然后观察其变化情况。我们可以看到锌片上出现了气泡,而且Cu(NO3)2溶液里慢慢出现了绿色,并逐渐扩散。请分析,这些绿色物质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肯定无法快速得出答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假设了绿色物质有两种可能。

假设一:Zn(NO3)2溶液;

假设二:Cu(NO3)2溶液与NO2气体的混合溶液;

针对这两点假设,我又演示了以下的实验:

将固体形式的Zn(NO3)2融入水后,生成无色的溶液,得出假设一不正确错误的。将绿色的混合溶液加热,产生了红棕色气体,并且溶液又变为蓝色;将NO2气体通入Cu(NO3)2溶液中,溶液变为绿色,证明假设二是正确的。

像这样的实验情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还可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认知与掌握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答案是否正确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知识的生成过程已被学生所掌握。

三、问题情景,思维促成

问题是帮助人们发现知识的主要源头,如果缺乏了问题,人们的认知水平将不再提升。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化学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也是十分必要的。

问题就像一颗种子,只要你肯用勤劳的智慧去孕育它,那么你就会获得珍贵的知识。而学习化学亦是如此,假如离开了问题的辅助,那么高中生将很难学好化学。另外,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就像是战场中的敌人,它可以很巧妙地激发高中生的好胜心理,从而让他们无所畏惧地投入到问题的解决当中。对此,我曾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出了这样的问题情景:

学习完了《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一课后,我针对“2NO+O2=2NO2和3NO2+H2O=2HNO3+NO”两个方程式提出了这样的趣味问题:

如下图所示,试管中为NO2气体,问题一:在水槽中将试管倒置,试问会出现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二:当试管中的物质最终不再向外扩散,请分析试管中溶液的物质量浓度。

此类问题不仅发散性极强,而且需要学生开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才可以得出最终答案。通常来说,在课堂中创设这类问题情景,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竞争力,从而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当中投入学习,最终提高成绩。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