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政服务业的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政服务业的前景范文1
培养家政专业人才,职业教育可先行
随着我国逐步向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劳动社会化等现代经济社会方向发展,我国家政服务业显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对家政服务专业人才提出了巨大需求。如何培养出满足家政服务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家政职业教育可先行。面对行业的发展现状,家政职业教育需要建立起一套家政服务的职业化体系,构建起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家政服务体系,为家政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无缝对接家政市场,家政专业建设任重道远
职业院校家政专业设置是推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对家政服务市场中高级家政服务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家政服务业市场极大发展潜力的积极回应。目前,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中高职院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已经有不少学校开设了家政专业,如武汉家政学院、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开办家政专业和开展家政培训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家政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因素,如专业定位不准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性需求存在偏差,陈旧观念等因素致使家政人才需求旺而学校招生难。要实现家政服务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强化社会认可,破家政专业招生难
家政服务业的前景范文2
从服务的内容上看,目前我国社区家政服务的内容主要有家庭清洁、家庭餐的制作、照顾老人、看护婴儿、看护病人、护理产妇与孕妇、搬家、管道疏通、房产中介、婚姻介绍等服务。虽然企业经营的项目繁多,但却很难形成规模和特色,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较多,社区家政服务企业也不可能一一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家政服务需求。一旦有需求满足不了,客户就很可能找其他的家政服务企业来为自己服务,这样就会导致社区家政服务企业很难与客户形成粘合度,限制家政服务企业的发展。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社区家政服务企业的倒闭。所以服务项目精细化、规模化、特色化是社区家政服务发展的可行之路。
二、家政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家政服务需求
目前,大多数的社区家政服务企业都刚刚起步,社区家政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功能较低,对于家政服务没有正确、全面的了解,他们只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缺乏服务意识。大多数家政服务人员都是属于“挂靠式”的在家政企业服务。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的家政服务培训,对家政行业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更是了解得少之又少,大多数还是处于干完一家是一家,把钱赚到手里才是真本事的阶段。所以让社区居民对于家政企业着实寒心,很难形成长期的服务关系。
三、客户与服务人员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导致签私单现象严重
家政服务业的前景范文3
提起家庭服务很多人就会想到家政服务,其实家庭服务和家政服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2010〕43号)指出“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在《指导意见》“统筹各类业态发展”中,国务院提出要“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加快的趋势,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业态,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开展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变化,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业态,满足家庭的特色需求。”顾名思义,家庭服务业,是以居民家庭为服务对象,以居民家庭事务为服务内容,主要满足居民家庭服务需求的服务业。主要内容包括:家政服务,病患陪护服务,养老助残服务业,家庭教育、家庭医生、家庭管家、育婴早教等家庭专业(特色)服务业,搬家服务、庆典服务、婚介服务等家庭外派委托服务业等等。家政服务,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协助家庭成员对其各类事务进行实际操作和科学管理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操持家务、护理老人、护理孕妇、产后新生儿、保育婴幼儿、护理病人等家务家政服务工作。因此,家政服务只是家庭服务业中的一项内容。
二、我国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政策支持取得成效
一是随着家庭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家庭服务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家庭服务业办公室,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规范家庭服务业的发展。2009年7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商务部等8个部委共同建立的“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还专门成立了国务院家庭服务业办公室。并陆续推出《关于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的通知》;《关于实施“家政服务工程”的通知》;《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十二五”时期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从规划布局,服务领域,行业规范,家庭服务企业、家庭服务人员、消费者三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等全方位对家庭服务业发展进行引导监管,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从2009年开始,国家财政连续三年投入了19亿元,用于推动家庭服务业的发展。
(1)在全国各中心城市建立了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在居民和企业之间搭建起了供需平台,深受群众和家庭服务企业的欢迎。
(2)以品牌培育为导向,促进家庭服务企业的连锁化、规模化建设,涌现出山东的“阳光大姐”,浙江的“三替”,四川的“川妹子”等品牌企业。
(3)国家通过实施“家政服务工程”,每年扶持一批城镇下岗人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使得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明显的提高。
(二)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关于“十二五”时期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现有家庭服务业企业和网点近50万家,从业人员1500多万,年营业额近1600亿元,近几年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0%左右。家庭服务业经过多年的自身发展,已从最初的家庭保洁、家务劳动、老人陪护等项目逐步发展到家庭保姆、月子保姆、育婴早教、幼儿接送、健康保健、家庭教育、少儿午托、营养配餐、居家养老等20多个门类、200多个服务项目,家庭服务业的规模和服务范畴进一步扩大。尽管多数企业仍采取传统的单店经营方式,但少数行业龙头企业已在采用连锁经营、甚至跨区域连锁化发展,而以“懒人家政”、“e家洁”、“阿姨来了”等为代表的家政服务公司,正试图通过互联网改变人们获取家政服务的方式,家政业O2O商业模式悄然兴起。根据“懒人家政”市场数据调研与统计表明,2012年全国家庭服务行业市场总值8366.73亿元,2013年已逼近万亿市场规模,其中保姆约占1788.08亿元,育儿嫂占2247亿元,保洁服务占682.64亿元。
(三)市场需求前景巨大
一是家庭妇女的普遍就业,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育儿和养老模式,传统的代际之间日常生活的互相照料已不再可能,从而增加了对家庭服务的需求;而年轻人又因为职场竞争压力,宁愿花钱买服务,以省出时间去学习培训发展事业,对家庭服务的需求增大。据劳动保障部对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个城市1600户居民需求的调查显示,需要社会提供服务的家庭占到40%,而且家政服务占全部社区服务需求的30%以上。在全国大中城市社区1500万个潜在的就业机会中,家政服务的岗位可以达到500万个。二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照料、陪护需求不断扩大。2013年,我国有2.02亿的老年人口,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而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结婚生子,“421”家庭结构的普遍,单靠家庭的力量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生活料理和精神慰藉的需要。2008年全国老龄办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家政和护理服务两项,潜在的市场规模已超过700亿元,2010年增加到1300亿元,到2020年将超过5000亿元,给家庭服务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我国现阶段家庭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小、散、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由于家庭服务业是微利行业,其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占90%以上的家庭服务业企业以中介制为主要经营模式,只有少数规范企业采取员工制管理。相当数量的家庭服务机构处于自发无序的粗放经营模式,标准化程度低,以分散、单干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这种社会零散的家庭服务严重影响了家庭服务行业的声誉和整体发展水平。
(二)家庭服务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根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的《家政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2013年国内在册家政公司达55万余家,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600万人,但家庭服务业市场供需矛盾仍很突出。一是家庭服务人员短缺、招工难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普遍对发展家庭服务业的认识不足,存在从事家庭服务业是“伺候人”、“低人一等”等传统观念。受此类观念影响,一些居民对家庭服务行业存在歧视心理,使得家政服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心态、职业道德及与雇主的沟通能力。不仅以下岗职工为代表的城市富余劳动力大多不愿从事该类职业,而且农民工中的年轻一代也难以接受该类职业。二是行业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目前的家庭服务人员多以外来工为主且年龄偏大,加上家庭服务人员工资偏低和社会对家庭服务行业的偏见,愿意从事家庭服务人员减少,行业队伍不稳定。大专院校的家政系毕业生有一半都流失到其他行业。因此,家庭服务人员缺口较大,家庭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在总体上凸显出来。
(三)家庭服务业市场管理不规范
一是市场主体不规范。家庭服务业企业是家庭服务业市场的主体。大多数企业设施简陋,管理不规范,多数以中介模式经营,在运作过程中仅仅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他们在向雇主收取介绍费的同时,又收取服务人员的管理费,但缺乏后续的跟踪管理服务工作。二是质量标准不统一。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0年就制定了《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2006年又修改制定了新的职业标准。但这些职业标准没有在家庭服务企业中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行,许多企业经营者甚至还不知道有规范的职业标准。家政服务企业现行的服务质量标准不一,各行其是。对行业约束力差,服务质量难以保证,雇主付出的报酬与获得的服务不相称。三是员工培训走过场。现行的家庭服务培训项目一般都由政府有关部门所属或指定的培训机构来承担,培训完了即可申请政府的培训补贴,因此,不少培训机构往往只重视应试培训,不注重家庭服务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出现“走过场”的现象。四是劳动关系不明确。大多数家庭服务企业自己定位为中介,缺乏诚信度,与消费者之间没有规范的合同文本和工作标准,对服务人员不实行员工制管理,不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逃避给服务人员购买社会保险。如果服务人员发生工伤事故和重大疾病,或是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造成服务对象身心和财物的损害等,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互相扯皮推诿,服务人员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四、对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的现代家庭服务业要想尽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走家庭服务职业化发展和家庭服务人员专业化培养的道路。
(一)依法保障各方权益
由于家庭服务企业、家庭服务员和消费者三方的责、权、利不明确,导致三方基本权益不能保障,纠纷不断。致使社会对家庭服务行业的信任度下降,严重影响了家庭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2012年国家商务部出台了《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对家庭服务企业、家庭服务人员和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界定,对违反《暂行办法》的家庭服务企业和个人,提出严厉的处罚办法。只有这样才能重树行业形象,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行业吸引力,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地发展。
(二)推行员工制管理
把家庭服务人员从社会自由人变成职业人,增加服务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普及员工制是未来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为鼓励家庭服务企业发展员工制,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根据员工规模,按月足额缴纳城镇职工“五险”的实际缴交人数,给予适当补助,扶持年限为2~3年等等优惠政策。但对整个行业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中国是社保缴交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降低社保缴交率,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社会保险补贴门槛,有助于家庭服务业企业告别“小而散”向员工制发展,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强服务人员专业化培训
优质的服务源于专业的培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服务已从过去的家务劳动发展到科学料理家务,熟悉营养搭配,懂得保健护理等高级服务上来,懂外语、能驾驶、会电脑、擅理财并能操作各类家用电器的高级家政服务人员将成为职场宠儿。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人才培训工作的监管力度,根据《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注重基础性和专业性相结合,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职业心态、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服务人员职业素养,鼓励家庭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从培训环节上稳定从业人员队伍,让技能培训、评定等级等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大中专院校,培养中高级家庭服务人才,满足不同客户的家庭服务需求。
(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家政服务业的前景范文4
关键词:菲佣;家政;大学生择业;启示
引言:菲佣,是“当今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她们通常居住在雇主的家里,负责为雇主处理各种家务,洗衣做饭及照顾老人小孩等。众所周知,在世界家政行业中,菲佣已经形成一个世界知名品牌,从最初的家政劳动力输出到成为如今雇佣者身份的象征。
一、菲佣在中国的出现及发展
据百度百科调查显示,菲佣最早在中国出现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主要受聘于居港的英美人士家庭,当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香港经济起飞时,聘用外籍家庭佣工开始成为一种新潮流。而当1978年改革开放后,香港非工业产业发展迅速,人力资源短缺,导致对外籍家庭佣工的需求大增,外籍家庭佣工来港的人数在1980到1990年代不断上升。从70年代至2001年高峰期时,香港菲佣从最先的50人发展到15.5万人。那为什么菲佣会在我国如此受欢迎呢?由于英语是菲律宾官方语言,菲佣英语水平高,能以流利的英语与人沟通,可以为儿女创造双语环境,其次她们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部分菲佣具有护士证或助产护士资格,且该国家也一直注重于家政人才的培养,甚至可以在家政事务中在公司协助工作。再者是她们工作经验多,多在新加坡、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有一定工作经验。
二、菲佣成为富人新时尚的利弊同在
随着中国富人的增多,及其观念的不断改变,他们更加重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前景。菲佣现在有了一种新的身份象征:会说英语、受过大学教育的菲律宾佣人。不得不说菲佣大量涌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其接受过较高的教育,不仅可以做家务,还能辅导孩子学业,对中国孩子学习英语提供了较真实的学习环境,所以他们已经形成品牌效应,被称为“国家英雄”。而这些优点与中国的保姆相比有着显著的优势。但是菲佣的大量涌入的的确确影响了中国的家政企业,很多本土家政企业的服务不能与菲佣相论,从而冲击了本土家政服务行业。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并未向外国女佣发放工作签证,但据说北京就有数以千计的所谓“黑工”,随着越来越多的菲律宾劳工前往中国,菲佣的“黑工”身份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加紧迫,在这种情况下,万一菲佣与雇主发生纠纷,她们将不受法律保护,由于“黑工”身份的限制,在产生问题之后是很难解决的。
三、菲佣虽流行并逐步合法,但仍不能遍布于中国大陆
自2008年3月起,国际劳工组织与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密切合作,历时3年完成了一份关于家政服务人员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将提交定于2011年6月1日至17日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这份报告呼吁,国际劳工组织各成员应采取措施,确保家政服务人员如同其他工人一样,享有公平就业待遇和体面的工作、生活条件,并鼓励有关方面为家政服务人员提供能力培训。报告还特别指出,应保护外籍家政服务人员利益,国际劳工组织各成员应对雇用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的家庭进行核查,为这些服务人员设立紧急庇护网络,开通口译服务热线电话,并运用法律手段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们可以看出,菲佣正逐渐走向合法化。但是即使在看似“前景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认为“菲佣”不会大规模进入我国内地,也就是说内地不会重蹈香港的覆辙。原因在于:(1)“菲佣”不属于国内短缺的技术、技能、管理和特种工作岗位的外国人才,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明确表示外籍保姆不在我国引进的人才范围之内,个人和组织也不得聘用;(2)我国雇佣“菲佣”的阶层和人群有限。从目前已经雇佣“菲佣”的群体来看,主要为外籍人士、部分明星和一些素质较高的白领。由于雇佣成本较高和语言的沟通障碍,目前会雇“菲佣”的雇主人群非常有限。
四、菲佣的崛起之路,为我国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及大学生择业观带来的诸多启示
“菲佣”对我国家政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在受到本土化的限制和没有大规模进入的前提下,“菲佣”在我国家政市场掀起的“菲佣”热,反而会促使人们对“菲佣”重新认识,推进人们对国内家政市场和家政人员,特别是对家政市场和高级家政人员的认识。
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菲佣”这个职业群体的形成,与其国民的传统和一贯以来的职业观念是分不开的。自古以来,菲律宾民众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在多数家庭来看,女孩子外出养家,男人在家中享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菲律宾人的眼里,家政服务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在其国内,甚至有不少学有专长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宁愿放弃本职工作,心甘情愿地远赴香港和其它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淘金。因为受几千年来封建思想的影响,在许多中国人心目中,保姆就是“佣人”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就职观念上,国人不应当有职业歧视,相反,在家政行业来看,我们应该向菲律宾人学习,把它当做是一门“技术活”、有面子的工作。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应当打破传统观念,以正确和睿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行业,如果选择这个行业,就可以以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来提高整个行业整体素质。
发展家政服务业需要政府全力支持与完善的立法以保障其权益
二十多年来,菲律宾政府一直致力于积极主动地拓展海外劳务市场,全力保障海外菲劳的合法权益。菲律宾政府从总统到各部长,都把巩固和发展海外劳务市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历届菲律宾总统都配有一位专职的海外劳动事务顾问,负责为菲律宾海外劳务市场的发展和劳工权益的保护提出合理建议与监督。因此我们国家为鼓励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法律体系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在这个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中,做好相关的法律建设或监督工作。
务实的职业培训和高效的输出模式
为了保证菲佣的质量,菲律宾政府对有意出国务工的女性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如年龄必须满18岁以上,必须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等。菲律宾劳动和就业部下设海外劳动就业技术培训中心,所有出国务工人员必须先参加由职业中介机构或当地就业技术培训中心举办的免费出国前定向培训班。与菲佣相比,国内家政服务人员的劣势就非常突出了,他们往往没有经过基本的就业培训,语言、家政技能、文化水平等方面的素质与菲佣相差较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抓住家政服务业里的商机,以自身高素质条件与菲佣和本土低素质家政人员相竞争,开辟一条有特色的中国高素质家政服务路线。
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越来越被国际认可与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中国话,而这何尝又不是中国家政走向国际的一个潜在优势呢?所以,别人做得好不如自己做得好,自己在家做得好不如出去做得好。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把握住中国走向世界的这一大优势,利用自身高素质,把中国家政推向世界,实现从“佣家型”到“智家型”的转变。(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参考文献:
[1] 何平,香港的“菲佣”与“菲佣现象”的探析,载《东南亚》
家政服务业的前景范文5
【关键词】高素质保姆 成都 大学生 专业培训
一、成都地区高素质保姆发展的实证研究
(一)成都地区高素质保姆行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僧多粥少”,雇主求人难
近年来高端家政市场在四川兴起,目前成都市场能提供高端服务的公司约8、9家,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高端家政人才普遍匮乏。为了了解市场上高素质保姆供求情况,我们小组走访了“川妹子”、“保得实”等本土大型家政公司,寻找一个高端月嫂,但未找到。“川妹子”公司称,高端月嫂懂婴儿护理的很少,一般需要提前一个多月预订,月薪3000-5000,是一般月嫂的一倍。家政公司相关职员表示,月嫂、育婴师等持证上岗的专业保姆市场需求大,目前人才储备不足,供不应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缺失”在人才培养上。有雇主,还有相当可观的薪酬,竟无人能拿下,不是雇主要求过高, “重赏之下无勇夫”的原因是人们对保姆行业的歧视。
2.成都地区市场潜力无限
“就在川妹子等四川本土家政公司纷纷出击省外高端家政服务市场之际,也有国内家政服务公司将目光瞄准了四川市场。昨日,就有三替集团成都公司正式在成都成立,大打高端家政服务牌。”据相关人士透露,虽然成都本地家政企业各具特色,但高端家政行业尚未真正挖掘出来。三替进军四川,重点瞄准高端家政这一市场空白,针对高收入家庭提供有特色的管家服务。
(二)其他地区及成都地区高素质保姆行业的现状对比。
1.人们对当代保姆的认知有偏差
由于成都经济发展水平仍与国内一线及外国发达城市差距较大,因此对高素质保姆的需求远不及发达地区,即是推动保姆行业革新性改革的力量还不够。需求不大也可体现人们对保姆行业的观念变革不够。通过我们的调查问卷反映,许多人对保姆行业仍旧存在歧视心理,这对保姆行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另外,高素质保姆从业人员不足,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影响,大部分人都不愿从事家政服务,宁愿失业也不愿从事那些被人瞧不起的家政服务。
由此看来,本地高素质保姆行业的发展和其他地方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人们对保姆的认知有偏差。在国外,保姆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职业,但在国内,特别是经济稍显落后的西部等地区,人们对该行业认知的偏差也是导致成都高素质保姆行业发展迟缓的原因。
2.成都政府与保姆行业为促高素质保姆行业发展所做举措不足
高素质保姆行业是保姆行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然而只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是不够的,政府的宏观调控非常重要。我们小组了解到,如海南政府,为破解“找保姆难”问题,采用了适合家政行业发展的多种举措,并得了显著成效。而在成都,我们未能看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和鼓励高素质保姆行业的发展,从而导致了高校招收家政专业的学生难等难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其次,我们调查了解到 “川妹子”等本土大型家政公司,进行岗前系统专业化培训的还是少数。持职业资格证上岗的也仅有30%左右。家政服务水平低、从业人员职业化程度低,很多只能做简单家务,停留在照顾小孩、老人、产妇等基础性家庭服务阶段。在我们进行考察的时候,多位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现在成都缺乏大型家政员的培训机构。家政行业是一个需要精心培育的行业,应把家政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的提升放在首位,这样成都的家政市场才能可持续发展。其中一位负责人说到,成都政府应向海南等地政府借鉴,采用多方面举措促进高素质保姆行业发展。而在政府没能采取有效的举措时,企业也应该自行采取措施对相应的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主动地去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发展。
二、结语
高素质保姆行业是保姆行业的再续和延伸,正所谓“老行业新发展”,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是无可避免的,关键是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能及时地对症下药,改变人们对保姆行业陈旧的思想观念,保护新行业的发展。纵观目前成都地区家政市场,作为“朝阳产业”的高素质保姆行业,无论从政策还是市场来分析,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首先,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不容小觑。加大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又适应了家庭服务消费需求上升的现实状况。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各地政府也出台权益保障的条例法规来保障家政从业人员的权益。此外,就业部门还扶持各家政公司与高校联系,招募文化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接受相关专业技能培训,以适应高端家政市场的需求。这对成都地区高素质保姆行业“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进程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
其次,现在的家政市场需求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细分化,市场对保姆的需求已突破最原始的工作,而涉及理财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这是普通保姆所难胜任的,高素质保姆则更能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优势。因此,“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是高素质保姆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高素质保姆行业的前景大为广阔,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行业必将走上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晔丽.济南保姆告急 请高素质保姆比找教授还难[N].济南时报,2004,02.
[2]刘诚.京城富亨聘夫妻保姆[N].华西都市报,2003,09.
家政服务业的前景范文6
关键词:家政行业;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一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又开始成为热门话题:各种家庭问题研究机构纷纷成立;众多家庭刊物和家政专著相继出版;几十万家家政公司先后挂牌营业;家政行业正逐渐彰显出“适应中国小康社会需要、有利于民族素质提高、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安定团结”的重要价值。[1]然而,机遇与危机并存。
(一)高素质家政服务与管理人力资源严重短缺
家政服务业协会张建纪会长在出席联合国家政大会时,曾为与会的各国家政专家算过一笔账:按我国有1亿户家庭计算,其中1/5若雇用家政服务人员,就可以提供20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加入WTO后,给家政服务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人口的大量涌入也使我们不得不面临既立足国情又接轨国际的两难处境,因此,兼顾居民支付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拓宽服务内容将是家政业就业前景的基本保障。[2]
然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提供的家政服务可概括为三个层面:传统的“做饭、洗衣、看孩子”等家务劳动;衣食住行等生活服务项目的综合料理,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管家”;特指家庭规划、投资、理财和具有一定指向性的社会集团服务(刚起步,还处于探索期)。下面是一份来自上海、深圳的保姆月工资排价表:
由此不难发现,在家政行业,文化程度、专业技术高低是决定服务质量与从业人员待遇的关键因素。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80%属于低学历、低技术含量。
2.高素质人才缺乏,存在着严重的“人力资源供过于求,人才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
3.虽然包括成都教育学院在内的4所高校抓住机遇,利用其师资贮备、教学软硬件设施等迅速开设了家政专业,旨在为市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家政急需从业人才,然而,其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实施、学生就业理念等仍然不尽人意,个别院校甚至还出现了“零招生”局面。
4.本科生虽然理论基础扎实、外语水平高,但很难适应分散化的高强度劳动,且从业心态稳定性较差。
5.中专、高职学生虽然掌握一定知识的服务技能,但文化基本功相对偏低,家政公司培养起来费时费力,难见成效。
二
显然,这些瓶颈因素中,“怎样培养家政技术人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切入口。各级高校由于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必然成为培养我国家政业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首选机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各级高校怎样才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辱社会使命呢?笔者在为时一年的市场深入调研、培养模式比照、广泛借鉴他山之石基础上,提出以下培养模式探索框架。
(一)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
借鉴一些著名家政公司的管理思想,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在全体教学人员和学生中树立“一切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市场用人标准就是我们育人的标准”的培养理念,把学生培养成理念先进,文化功底扎实,基本技能过硬,专项能力突出,能够适应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并将此种教学理念渗透到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从根本上克服过去那种学生只重分数、老师只重书本、管理脱离教学、教学脱离市场用人标准的弊端。新生入学,首先进行专业理念教育,并在日后的各项活动中逐渐强化,不断实践,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将理念贯通于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家政业不只需要一个“小保姆”,家政=小保姆的概念太简单、太笼统。家政必须精品化、企业化,做到这点,期待大批专业人才的进入。而专业人才的出现与从业人员心态的转变,又有待政府、传媒、培养单位、从业人员等共同的努力。
(二)模拟家居或社区环境,营造服务文化氛围
人是环境的产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不到家居与社区气息,找不到服务感觉,很难树立起“市场意识”,毕业后也就难以迅速完成由学生到合格家政从业人员的转变。为此,必须在校园中最大限度地模拟服务环境,在家政管理与涉外家政专业中努力创造一种“社区文化”,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先进的家政服务意识和理念。要求该专业的全体任课教师和学生统一着装,形成专业标识;微笑待人,培养服务意识;彬彬有礼,养成礼貌习惯;统一出操,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意志品质;开展具有专业特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团队精神;设置值勤督察,督促习惯养成;教室、宿舍要有社区文化气息,强化专业意识等等。
(三)根据市场用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老三块”的设置传统,根据家政行业用人需要,围绕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结合安排课程。基本素质包括:优良的思想品德素质;强烈的事业心、职业道德;牢固的服务意识、组织意识和吃苦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积极的创新意识以及细致周到的思维理念等。专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策划安排能力以及各种相关的专业素养能力等。课程设置中,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兼顾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兼顾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突出外语、微机和专业课教学。为适应家政行业对知识面的要求,除必修课外还开设相关辅的选修课和讲座。
(四)线型教学与模块教学相结合
根据专业特点,采用线型与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纯线型教学方式战线长、效率低、学生进入角色难的局面。对操作性强的课程,如营养配餐、家居装饰、美容美发等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以便集中学习、集中训练,提高教学效率。在技能教学中,采取“我讲给你听,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我来纠正你”的“四我”方法,使学生的基本功学得扎实、规范。对培养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课程,如德育、美学、心理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采用线型教学法,使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五)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是家政专业教学的突出特征,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针对专业特点,在今后的教学安排中,继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除实习外,实践性教学应占到总课时的40%。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采取以下措施:
1.课堂操作:在教师精讲之后,学生进入实验室感性训练,掌握操作技能后,模拟家政相关主题式服务。
2.观摩考察:结合专业课程,组织学生去家政公司参观设施、布局、服务公约、服务项目等,请家政从业人员讲授类别工作流程,增加学生对家政服务的感性认识。
3.岗位实习: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家政公司见习锻炼,使学生对家政行业有更直接的体验,然后再回到课堂,深化理论,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强化训练:利用实习前的1周时间,严格按照模拟服务标准和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技能高强度训练,以使学生尽快进入并适应服务角色,尽快实现由学生到家政从业人员的转变。
5.毕业实习:学生在学完所有课程之后进入实习阶段。这期间,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家政服务的各个环节,更深入地了解家政服务与管理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深化对家政行业的感性、理性认识,为成为一名合格的饭店人做好充分准备。实习期间,学校要与学生保持热线联系,及时给予指导、慰问与鼓励;选好学生实,加强学生实习的自我管理;要求每位学生写好实习周记。实习结束后,每位学生撰写实习论文,谈心得体会,进行全面总结。实习成绩记入学业成绩。
实习期间的考核方法如下:
总分100分,具体项目包括:
A:专业行为(70分),具体包括:服务意识(10分)、服务技巧(20分)、专业知识(20分),礼貌礼节(10分),工作业绩(10分);
B:实习期间的出勤情况,参与投入的表现(10分);
C:与人合作的能力(10分);
D:实习单位鉴定(10分)。
(六)组织好技能比武和技能等级证书考试
定期进行全专业的技能比武和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在竞赛和考核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要求每届学生必须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家政从业资格证书、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证书及其他相关证书等。
(七)走出去,请进来,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为使教师能站在家政行业发展的前沿,及时获取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水平,今后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进入家政公司挂职锻炼,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技能、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培养出一大批既精通理论又精通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不断从星级家政公司聘用一部分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兼任教师,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教学与市场实际脱节的局面。
目前,我国国内开设家政专业的学校并不多,即使近两年内开设了此专业,其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模式、学科建设、学生就业途径等也处于一种市场磨合、调整、完善之中,因此可资借鉴者甚少。为了适应现代家政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必须彻底转变思想观念,冲破思维惯性中社会、家政公司、培养对象三者之间对家政服务与管理的认识误区,科学、规范、与时俱进地树立家政服务新形象,力争探索出一条提升文化品位,增强人文关怀,拓宽服务渠道,集家居服务与社区、集团管理于一体的新的教学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第三届一次家政管理会议纪要[DB/OL].中国家政信息网.省略.200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