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1

关键词:内部控制 财务风险 评估 影响

1、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

1.1、内部控制的完善是预防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途径。

1.2、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不完善,有的甚至漏洞百出,从而引发财务风险的发生,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1.3、以前企业内部控制没有得到重视,这令我国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相对低下。近几年我国政府和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开始重视起来,2008 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就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日趋完善的开始。该规范的主要思想就是防范企业风险,主要是企业财务风险。

2、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评估产生的影响

2.1、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

一般来说,要保证一个企业健康平稳的经营,并取得经营目标,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公司的运营是由效益和效率的,能够取得一定的利润;第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证财务报告是真实公允的;第三,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企业的运营要满足相关地域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章制度。企业若无法到达上述三个条件,就会导致经营失败,而内部控制就是对这类风险的控制。

2.2、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评估产生的影响

评价工作必须获得公司所有阶层/级别支持,通常要成立并维持强而有效的指导委员会,对其成员要进行持续的培训以确保其胜任水平,要大力加强指导委员会的权力以确保政令的畅通,可以先以某些部门、业务单元作为试点,及时总结经验,使方案得到完善,然后大面积推开。评估、汇报及持续改善是确保效益的重要元素。对涉及内控评价的各个方面,必须清楚界定各角色职责并传达到位,有效沟通必不可少,不仅包括公司内部与管理层的沟通,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还包括与独立审计师沟通,了解双方的项目范围及工作方式,对项目的重要、潜在的问题及时交流。

3、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3.1、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

3.1.1、完善企业产权改革制度

完善企业产权改革制度,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企业制度;明确企业内两种控制主体,即股东和管理者都有控制目标;施行不相容职务制度,不让管理人员兼职的现象出现;明确董事会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明确董事会的权利和责任及董事会内部分工,设立有董事专门负责的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等等。制定相应的程序让这些机构在内部控制的活动中发挥监督、引导作用;制定详细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及施行程序,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把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执行,达到账本控制实物和货币的目的。

3.1.2、优化董事会的决策结构

聘请熟悉企业各个环节的专家担当董事,这有利于约束经营者的不良行为;行使重大的经营决策集体审批制度,禁止管理者自己决策、随意决策,并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企业重要的岗位的职员要经常调换,这样做是为了这些职员;建立内部控制授权制度,不需要授权的事项不考虑,这样可以减少费用,有必要授权的事项要做出详细的规定,使企业的管理者不能超越自己的权限做出决定。

3.2、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

要建立重大财务风险预警制度,财务重点策略,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重大财务风险实施持续监督,及时的回馈企业重大财务风险的信息,并制定应急方案,适时根据重大财务风险的变化调整方案。对突出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案,并考虑怎么将风险转嫁。

3.3、完善控制活动机制

针对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的经营活动要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授权批准制度,对这重要的经营活动的批准程序、条件、范围等事项要有明确的说明,责任要明确;建立内部控制权责制度,根据权利和责任要统一的原则,对单位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和权利以及奖惩条例要明确规定,对担任重要岗位的员工施行轮换制;要不断的完善内部控制报告内容和资产盘点的程序化,对盘点人、报告人与报告的接收人、盘点的时间等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通过采取授权与批准、各岗位密码校验等方式防止越权查阅或修改,来增强对企业财务数据的管理。

3.4、加强监控力度

3.4.1、成立审计委员会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应该由董事会成立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委员会成员应该由企业最高管理当局进行聘任并培训,内部审计机构直接面向企业董事会报告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它受监事会的监督,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3.4.2、建立内部控制审计检查制度

企业应该建立内部控制审计检查制度,与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标准结合应用,对审计的对象和内容等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并检查和评价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效率,对其提出改进效率的建议。

4、结论

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生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所以,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视角,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建立综合指标体系以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而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陈余有.财务危机运营――企业理财安全机制探索[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52~55

[2]张延波,彭淑雄.不同财务主体的财务风险管理[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2):101~103

[3]黄锦亮,白帆.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J].财会研究,2003(6):15~17

[4]丁子繁.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财会研究,2006(10):40~41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2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 整体控制体系 风险管理

一、全面建设内部控制体系

(一)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通过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内控环境、提高内控体系的作用、增强二者之间的联系。企业自身治理结构及其工作程序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是建立、运行、维护、升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科学的制度保障。根据财会[2008]7号文件中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二章《内部环境》中的第十一条指出:“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科学的管理和有序的组织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建立高度的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意识

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任何形式的市场行为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建立企业内部培训风险评估意识,首先要从提高全体员工评估风险的意识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快速、更正确的时限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除了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对于相关部门和人员应重点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专业培训,对于各管理层也应多次具备培训活动,只有在真正认识到风险的后果、评估及管理的意义后,他们才能更好的进行风险评估,进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及优化。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监督和引导企业的规范,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这类文件有效地对企业整个生产、销售、服务、管理等流程加以监督、规范及限制。根据国家出台的规定,企业应从其自身实际的运营模式出发,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第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第二,充分考虑制定的规则制度是否存在弊端,通过实际的调查和审核验证该制度是否完全合法且具备较高的可行性;第三,着重解决规章制度中存在的无效的、不协调的部分,力求该制度具备高度的一致性即适用于企业内的任何部门和环节,并通过下发适合自身运营模式的纲领性文件,确保各级员工、各项活动都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二、有效的协调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在企业落实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内部体系的控制就是为了防范和控制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提升;风险管理的目标也是更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企业在市场经营体系中得以发展,不得不抵御风险的威胁不断前进,二者都要求将风险控制在企业最大力度的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绝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建立企业风险评估体系是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必由之路。

(一)识别风险

识别企业内部控制风险一定要遵循目标、风险、控制的规律。企业现有的战略目标,可以确定企业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中会受到哪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而产生对长远战略目标不理的影响。企业内部开展的关于尽职尽责的深入调查及对企业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进行分析,是初步收集风险信息的步骤。通过仔细研究企业战略风险、投资风险、工程风险、市场风险等多项风险,能够进步明确定义所有相关风险。

(二)评估风险

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已经明确定义的所有风险。其中,定性评估方法包括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听取专家意见等;定量评估方法包括风险敏感性因素分析、类似风险情境分析以及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等。接下来,将调查、分析、评估的结果进行专业的整合,从企业整体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破坏程度两个方面予以研究,将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进行分类,确定企业存在的重大风险、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企业风险评估工作,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分析发现的风险因素、确定整体的解决方案和应急措施,并结合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及时更改风险管理办法,实现动态性管理。

(三)风险应对

风险的应对,应该防范于未然,将其控制在风险发生的初始阶段。如前文所述,广泛收集风险初始信息,就是防范风险的基础。笔者认为加强日常工作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这是防范企业内部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因为小团队可以用自身道德水平去约束自己,而大的企业而言,需要体制,需要工作规范去管理,比如财务管理规范,市场经营规范,内部员工管理规则,这些规则的实施,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用规范与守则来加强内部控制。

三、有效协调内部控制与其他管理的关系

企业在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过程中,可以将相关的管理、经营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从相关工作的目标、内容、要求及具体工作的方法、程序等方面,将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和风险管理的提升有效的予以结合,更合理的避免职能交叉、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劳作,从根本上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吴俊.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及执行中应处理好的关系[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12)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3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098-02

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我国企业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认识的不足,危机下,我国企业终于认识到了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之于持续经营的重要意义,风险管理开始逐渐向其真正位置靠近。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和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是正常市场秩序下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石(胡俞越,2010)。刘江(2010)以外贸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与高风险管理问题,他认为当前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除一般风险还存在信用风险、外汇风险、应收外汇风险以及信用证风险等行业风险。进而指出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互关系;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来规避、减小风险,必须构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融合的管理体系:第一是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第二是规范企业业务流程。董焕(2003)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内部控制的失效,将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他首先分析了内部控制的含义,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和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现状的成因分析:产权不明确、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法制不健全、内控机制不健全和人员素质低下。指出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法制建设;快速制定相关的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加强研究,丰富理论,建立标准,示范指导;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加强相关配套措施和发挥财政金融作用。刘杰(2010)从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提出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措施:从提高内部控制设计水平和保证设计的系统性两个方面提高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从提高管理的观念和执行者的素质,加强执行监督和建立内部控制定期评估制度方面,提高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从加强政府对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发展经理市场、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发挥社会中介对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等方面,发挥外部因素促进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

1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同的管理学家和组织部门都给予不同的概念,但是所有的概念都体现在这样一个范围内,即为了实现企业的有序运行、经济效益的实现以及经营的安全性,对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阻止错误业务和非法业务发生的组织行为。当前企业内部控制概念都与风险管理密切相关,这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种实现手段。风险管理是在企业内部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两者密切相连,良好的风险管理是实现良好有序的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方法,有序的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更有条件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

尽管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企业内部控制主要侧重于企业财务和审计方面的涉及财务状况和审计活动的企业会计控制,它仅仅是设计到企业经营活动某个方面控制的行为,实际上全面意义上企业内部控制没有实现,风险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基础之上产生,但是它主要是针对项目活动的决策行为的相关风险、成本和收益等方面进行的风险控制,以便为能否采取此项目提供

参考意见,实际上,这种企业整体风险控制的体系也未曾建立。

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首先,企业产权不明确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企业产权不明确问题在国有企业别严重,企业产权不明确存在这样一种问题,企业经济的产权收益主体不明确,主体职位的缺乏,权责不清,造成企业激励机制不明确,企业内部控制关系到审计和会计成本效益测算的活动就会受到约束,项目风险决策不完善。

其次,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市场主体意识不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比较稳健,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开始迅速兴起和发展,较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即使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不好,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短期内的负面效果还难以体现出来,而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也多是农民出身,难以形成长远的发展眼光去增加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规范。

最后,企业规模小、人员素质低、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我国内部控制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这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一些小企业规模小,企业结构不完善。专门以生产销售为主的狭隘战略眼光,使得企业不愿意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技术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方法,即使受到欺瞒也很难通过自身相关知识去识别到。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均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小企业难以实现。以我国企业绿色经济为例,企业内部一项涉及经济和环境的投资绿色经济的项目,企业在绿色经济效益成本和财务核算上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项目决策就可能受到影响。另外企业员工素质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在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下,企业员工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法律常识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多种情况下容易受到蒙蔽行为的侵害。

3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

(1)完善企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预防体系。企业风险识别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一个阶段,风险识别就是企业在风险潜伏期就要识别出其危害行为,风险识别简单地说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简单的推测。风险就是不确定,一个全面和综合考虑的观察视觉有助于风险识别准确性的提高。简单推测后的确定性风险,就需要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风险评估坚持的最主要的原则是全面客观性的原则,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两种方法,包括对风险发生的确定能概率和不确定能概率进行评估。风险评估必须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这样才是合理的评估,以包装经济为例,进行包装项目的效益测评和风险评估,首先考虑这种项目风险的概率和确定性的概率,然后就要考虑这种项目的其他影响因素,即目前和绿色包装,这种项目是否对环境有危害,有的则进行相应的评估扣分,没有或者促进环境改善,就需要对该项目加分,这样的风险评估才是完善的。

(2)加强和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进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首先要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了企业主体的明确,更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其次加强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建设,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相关核算知识和风险预防知识,对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增强其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知识的了解,定期实施相关的座谈和培训。使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管理人员的相关素质和基层管理人员的个人参与意识,在自己的利益受到危害下,有足够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去识别,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3)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企业审计部门的管理是有效进行内部控制的管理,应该坚持把审计部门的设置同企业部门分开,这样才能避免一些行为不端者进行,审计部门的工作才能更为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管理状况、经营状况,才能对企业的管理作出合理的分析、准确的评价,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另外还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关系到工作内容的真实性,审计人员必须坚持工作原则和职责,以反映真实情况为准,做一个合格审计工作者。

(4)重视对内部管理控制和风险管理信息反馈的收集。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活动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市场经济活动的发展会不断改变企业经济活动和企业目前所处风险状况,企业会根据相关情况,随着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和适应当前状况,例如现代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对企业的环保和无公害要求相对加大,我国目前的绿色经济就是其中一例,此种情况下,市场就会对企业的环保风险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即时密切注意市场经济发出的信号,并根据市场信息调整其项目环保政策,跟踪项目的相关指标情况,并定期整理汇报相关信息,从而建立一个动态的反馈系统,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胡俞越.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中国企业风险管理[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100(1).

[2]刘江.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0(2):78-79.

[3]董焕.论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7(2):18-19.

[4]刘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52-53.

[5]石涛.浅议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2):35-36.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4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体系 框架设计 构建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财务管理信息失真、经营过程违法以及企业集团的倒塌等事件的不断涌现,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缺失有关。例如银广夏财务虚构事件、琼民源证券欺诈案件、郑州亚细亚的商站、明星电力的资金黑洞都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有密切联系。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企业化解财务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强化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对提升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以及有效预防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很多国际性大型企业已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作为企业治理的重要方法,相关方面的研究也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基础和方法。2000年我国新修订了《会计法》,2001年后连续了有关内部控制管理的规范性文件,2008年修订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7年财政部又在企业内征求意见稿,重新修正了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和十七项具体规定,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因作了详细阐述和分析。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表明内部控制已受到我国政府部门的强烈关注。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意识也越来越激烈,随之也不断提升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从我国企业目前现状来看,其财务风险意识并未与财务风险同步提升,在财务风险预防管理中也没有有效的应对策略。因此,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入手,阐述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之间的传导机制,提出如何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来防范财务风险的管理策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本文试图构建适用于我国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的内部控制体系,文献梳理主要从国内外两部分展开,总结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性,为本文研究框架的建立奠定基础。另外,也对相关学者提出的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相结合的策略进行梳理,来借鉴相关学者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从而引发本文研究的主题并进行深入探讨。

(一)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大部分学者是从财务管理的审计角度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例如如何提升审计的效率、如何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如何有效明确财务管理责任等,与此相关的研究有:Lee T.A曾在1971年对企业内部控制开展研究时指出,财务管理应该与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一起研究,同时他也对十七世纪前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也作了相关梳理,指出内部控制是否得当与财务管理联系非常密切。Lawrence R.Dicksee (1957)是较早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学者之一,他很早就发现若企业财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及企业财务信息不及时会直接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不足的问题产生,应对企业中不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惩罚。此外,也指出企业在运宫过程中应设计好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以便获得及时、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Beaver(1995)也曾指出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管理、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很大相关性。财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度可用于检验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对于提升企业营运效率、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程度以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有很重要作用①。Ross.Westerfield.Jordan(1995)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的负债规模无法实现有效控制而产生的一种权益风险,即如果企业控制不好自身债务的规模,会直接提升企业股东的风险程度,这也表明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密切相关②。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焦点主要在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上,总体而言相关研究较少。何庆光、王玉梅(2004)也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出发,研究后指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除包含管理控制外,还应包括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财务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制定应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各种措施③。朱其俊、苍玉霞(2004)从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策略出发,指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应与内部控制体系有效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对其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控制体系的法律机制建设④。鄂秀丽(2008)则是采用了计量学模型,随机选择了114户大型国有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的财务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具体分析,为今后相关方面的定量研究指明了新的研究视角。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随着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加强与完善也开始朝正常化发展,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内部控制体系越完善,财务风险程度越低⑤。如黄秋菊(2014)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后指出,二者之间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容易混淆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企业管理者一般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问题是相同的过程,而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其实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方面,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第二,经常忽视财务风险的管理,而过于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企业管理者一般倾向于将注意力放在细小的日常管理控制上,浪费了管理资源,而忽视了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管理。第三,在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却忽视了执行内部控制的效果,对于企业存在的机遇与风险无法及时和正确的把控,致使企业易于陷于沉重财务危机之中⑥。

(三)研究述评

通过以上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无论是从微观角度还是从宏观角度切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关系,国外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国内来说更早,且研究成果更多。一般企业都已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管理策略,而我国还需要吸取国外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

国内大部分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仍然停留在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上,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或体系的探讨。二是相关研究数量不多,基本都是通过对内部控制管理的研究,指出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设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结论。因此,如何从财务风险视角构建符合我国企业特征,且管理体系较严密、管理层次较分明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非常有意义、非常迫切的。

二、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设计与构建

(一)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设计

本文将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以目标导向为目标,结合上述研究成果,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将内部控制的着眼点与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各种风险点相结合,将其融合到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和各项业务活动之中。因此,本文研究内容涉及企业管理层级的内部控制与企业业务活动层级的内部控制,围绕这两方面首先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然后再寻找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点,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试图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构建基于财务风险中管理更全面、逻辑更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构建

鉴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均是系统的、全面的、复杂的过程,因此可结合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中提出的建立与实施有效控制的五大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来展开分析。

本文将着重探讨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五大子系统:第一是完善的内部环境子系统,第二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子系统,第三是良好的控制活动子系统,第四是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第五是有效的内部监督子系统。本文将从这五个子系统分析其构建的内容与解决方法⑦。

(1)完善的内部环境子系统。考虑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容易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内部人控制问题,使财务风险控制点应放在对内部环境的完善上,如对管理者、员工的激励机制、管理者与员工的良好关系建立等方面。因此企业内部控制成效的重点在于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内部环境,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员工的素质水平由忠诚、勤劳、高效、正直等因素构成。一般来说,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能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高低。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对于提升内部员工的素质水平、对于内部员工是否能高效地执行内部控制政策有决定性影响。

为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环境子系统,企业首先应从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制度着手,如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定期对员工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也可以实行工作职位丰富化或岗位轮换制度,同时在这些环节要实施经常的、及时地奖惩措施,让员工意识到高效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结果。此外,还要加强企业文化塑造,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价值观导向,让员工从意识、行为上自觉地融入文化塑造中。

(2)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子系统。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可知,明确规定了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及时地实施财务风险评估。在开展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区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和企业外部的财务风险,并同时确定内外部风险的承受水平,对企业预见到的各种风险水平进行分析和确定控制的优先顺序,为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子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一般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可通过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经营过程、企业现金流量支出等环节来识别。然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再在上述环节分析的过程中选择关键的财务风险指标,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子系统。在风险评估子系统中,风险预警是其中的重要评估要素,如果能从预警系统中获取及时地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企业才能通过对关键财务风险点的分析做好风险规避,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⑧。

(3)良好的控制活动子系统。根据前面的风险评估子系统的评估结果,需要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子系统,即通过采取及时地控制方式,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水平之间。为了有效执行这个控制系统,企业首先需要针对关键的财务风险点来设计相应的控制应对策略,因此,控制活动子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关键的财务风险控制点。

一般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财务管理环节,将财务活动划分为资本筹资、投资、资本运营、资本回收等活动,对针对这些活动需要具体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策略:如各环节职务单独控制、财务授权与审核控制、财务系统控制、财务资金控制、财务预算控制、企业营运分析控制以及培训考核控制等⑨。

(4)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可知,企业应当建立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明确企业内部控制所需的各方信息的收集、传递等程序,同时也要确保企业内部能对这些信息开展及时有沟通,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企业所获取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以及企业经营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各种财务信息。这顺畅的沟通主要是指导能够及时准备在将各种财务信息在企业内部以及从企业内部传递到企业外部相关的部门及相关员工,如此才能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评估、控制、监督环节。此外,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还需要从沟通的环境、沟通的方式和手段、沟通的渠道等方面来保证信息的畅通传递。如加强企业内部ERP系统建立、建设统一的信息数据化平台、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等。只有建立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才能为有效的内部监督实施提供保障。

(5)有效的内部监督子系统。《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也明确了企业应该制定内部监督制度,对企业内部监督的责任、权利、程序及方法要求都给出了具体的规定。企业内部监督的实质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及财务风险评估等制度执行质量的一个评价过程。在内部监督子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内部审计的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系统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从一般企业的管理实践来看,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应对董事会负责,这样能防止企业内部人控制掌权、防止董事会职责和权利弱化等现象的产生,同时指导企业的业务活动也能对董事会形成某种程度的牵制,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子系统。为加强有效的内部监督的可执行度,将其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企业发展战略,结合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财务风险管理等开展不同类型内部监督活动。

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尤其是对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一系列的财务风险问题,

其风险管理主体、风险控制程度以及风险处理策略一般很难达到科学、有效的水平,因此需要从财务风险的角度出发,去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来控制与处理各种财务风险。本文正是基于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侧重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力求从财务活动的业务过程中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我们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完善的内部环境、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良好的控制活动、沟通顺畅的信息以及有效的内部监督五个子系统构成,这五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旨在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防范企业的各种财务风险产生。

注释:

① Beaver HW,Risk management,Problems and Solutions,New york,McGraw―Hill,Inc,1995

② Ross.Westerfield.Jordan, 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 1995.

③ 何庆光,王玉梅.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 34-56.

④ 朱其俊,苍玉霞.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23-45.

⑤ 鄂秀丽.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29-36.

⑥ 黄秋菊.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有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3:66-72.

⑦ 陈岚. 基于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1:26-29.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5

关键词: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23-02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基本规范,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同时鼓励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参照其内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之后,2010年4月26日,上述机构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进一步细化,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制度基础。由于小企业所生存的经济环境和面临的问题不同于上市公司及大中型企业,因此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和目标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1.合规目标

内部控制要保证企业经营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它是最基本的目标。企业必须在法律法规构建的体制内寻求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其他目标的实现都以合规性目标实现为前提。合规是经营目标的基础。

2.经营目标

经营目标指内部控制要保证企业财务决策程序的科学性,有效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内部控制由若干具体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组成,它们首先是为了实现管理层的经营方针和目标而设计的。内部控制渗透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单位内存在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的环节,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二、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内部环境的有效性、健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健全性的发挥。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着眼于短期和近期的效益,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这也使得经营决策受到很大的影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经营者与所有者并没有完全分离,同时任人唯亲的传统做法使得经营者能够凌驾于制度之上,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企业的组织经营管理并没有太多的制度约束,而是相对比较随意。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评估是风险应对和控制活动的基础。企业外部的风险,也称非系统性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金融风险等;企业内部的风险,也称系统性风险,包括经营风险、投资和战略风险、财务风险等。在风云变换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缺乏在风险评估方面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缺乏识别企业面临的外部和内部风险的能力和机制,使得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危险的境地。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活动是有助于保证风险应对得到恰当实施的政策和程序。对控制活动从纵向阐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的事前风险控制,第二阶段是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第三阶段是企业的事后风险控制。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机构设置比较简单。岗位设置中,并没有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为企业财产的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由于对资金的控制活动不够完善而出现携款潜逃的案例数不胜数。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是沟通的基础。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及时为企业员工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的各种信息,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流畅进行。小企业相对扁平的组织结构使得上下级的信息沟通比较畅通和迅速,但是由于小企业的组织文化,会产生各部门之间各自为营的现象。生产部门只负责生产,而忽视了销售人员从市场反馈的信息;销售部门只考虑业绩,而忽视了财务部门的回款周期;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基于各自部门的利益而忽略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

(五)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小企业往往存在控制活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使得关键控制点形同虚设。

三、完善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营造完善的内部环境

把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放在首位,只有在正确目标的引领下,企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摒弃传统小企业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做到任人唯贤,为员工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得员工更加积极地为企业服务,员工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同时满足。

(二)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积极地研究当前经济政策对经营活动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更加高效的分配,制定有效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并进行相适应的财务安排。

(三)加强企业控制活动

要控制风险,企业必须加强控制活动,保证财产的安全,进而为企业经营发展奠定基础。首先,完善企业的审批制度,做到事前控制。其次,在企业的各个关键活动中找到关键的控制点,加强相应的控制活动,做到万无一失。最后,如果出现了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和重大的风险,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制度,确保其得到妥善的处理,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小。

(四)规范信息沟通渠道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小企业应当规范信息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沟通文化。可以通过各种活动相互认识各部门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企业的发展需要每个部门的协作。

(五)加强企业的监督

小企业应当通过持续的监督,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持续监督是以日常经营中发生的事件和交易为对象,包括成本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绩效监督管理等。及时发现控制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及时纠正偏差。

参考文献: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范文6

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对企业内部资产、会计信息、方针政策、资源配置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调控,确保企业经营活动高质高效完成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内部控制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和监控调控等要素,内部控制是否得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根据石油企业自身的特点,提高完善建设石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推动石油企业发展。

2. 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内部控制是石油企业内部资产和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内部控制得当则企业运营会更加井然有序,同时防止企业运作不良现象的发生,例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浪费等。强有力的内部控制管理方式多种多样,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内部控制使得企业决策和规划趋于合理化,通过内部控制的成效制定发展战略,定下发展目标,科学有序的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管理,职权分化,优化资源配置,从而规范控制管理制度,有效促进企业内部运作,确保会计资料的有效。

更高的自由配置,内部控制的科学管理能够优化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协调各部门人员的配置与协作,明确分工控制、绩效考核及人员责任制等,是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保障。

3.石油企业内部控制优势与不足

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势。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具有分布广的优势特点,石油企业建立的历史比较悠久,其在资源及人力上都具有一定基础,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其次,石油企业管理系统经过长期的管理实践,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来说减少了其控制难度,利于形成严谨的管理体制。第三,石油企业的发展历程较为艰苦,由于石油能源开发对环境特殊性的要求使得石油企业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长期的石油发展磨练了工作人员认真坚毅的工作态度,为企业管理提供保障[1]。第四,石油企业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也获得进步与发展,其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渐加大,信息的畅通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更具系统化,效率提高,其办公设备的数字化建设带动了石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职责分配不够清晰,责任制不完善,有关决算、执行和监督等权利积聚,没有进行分权处理,混杂在一起的职权不易受到制约,对于高层管理会造成独断专行等责任集权化现象,不利于企业整体发展。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此外,石油企业资产流失问题较为严重,部分企业部门经理滥用业务费用,因为企业没有明确规定费用开支的限定,范围不清直接导致资金浪费,无故流失。对于企业资源配置不够合理,资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控制力度不够,造成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严重。另外,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传统的条款制度已不能够适应当下时展需求,阻碍了内部控制的创新发展。良好的管理体制,健全的法规是确保企业正常运作的前提,根据不同企业自身的不同情况,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切实有效的观察相关政策方针,促进企业发展。

4. 推动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措施

提高法人意识,构建治理结构。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规范企业治理的结构和议事的规则,进一步明确决策权、执行权和监控权等,有效分衡职权范围,细化职责分工,互相制约,共同推动企业运作正常展开。进一步深化石油企业改革,合理搭配资源配置,优化人力资源,完善法人治理构架,推动内部控制体制改革。提高法人及各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根据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多元化经济,切实将各项管理职责落实到行动中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2]。

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系统,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的布局与决策,制约着企业的整体运作与利润所得。风险评估是企业对风险识别、分析及控制目标的过程,合理评估风险并制定风险预警决策是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根据石油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风险评估必须包括制定企业未来目标,识别并分辨目标产生的相关可能性风险,辨别诊断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对企业风险做全面的评估,通过评估结论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和调整战略目标,促进企业发展。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提高监管能力。根据石油企业自身的特点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用于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标准与规范行为,确保企业整体运作有序展开。健全的规范是企业员工行为的前提,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一个集体的立足之点,没有规矩企业将成为一盘散沙,没有强有力的构架支撑,无法发展[3]。此外,内部控制必须要切实落实到行动处,不能光说不练,内部监控管理要加强。部分企业投机取巧,监督力度薄弱流于形式,只对财务部分审计信息进行检查,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全面监督,导致财务工作钻空子,出现许多漏洞。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机构,严格对企业各部门,特别是财务相关部门进行定期定量检查,完善档案管理,详细记录企业运作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推行。

建立信息平台。加强各部门之间,内部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建立有关内部与外部等相关的信息平台,协调各部分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高速与高质化。根据信息化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增加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总而言之,石油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的资源配置及运营过程,是企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与相关因素,提出内部控制改革的有效措施,运用多种发展手段和管理办法,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强化风险预警能力,切实推动企业多面化发展,促进石油企业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