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规划及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规划及设计范文1
我国经济的持续开速发展,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我们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更加科学的判断与规划,才能更好的与生态环境和平相处,减少环境问题的出现。
一、概述“反规划”理念
“反规划”理念,2002年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是将前期设计与合理规划有效结合的一种进行城市建设规划的方法,已完全区别于传统的建设规划用地方式。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是以国家规定的整个城市的未来用地规模和人均用地面积进行规划,对土地进行具体的编制、布局的一种规划方法。这种方法的采用,会出现许多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
(1)对国家规划建设的城市边界、主要区域、重点土地、生态绿地面积等区域,只是单一的利用“红线”进行划分,完全没有把城市土地建设作为一个关于大地景观的有机整体,致使城市整体建设与区域局部建设相脱离,整个建设过程缺乏整体性与统一性。
(2)城市本身是一个发展迅速、形势复杂、内容多样的生活环境。对城市建设的规划单单从人口分布、用地规模等不动设施进行考虑,就主动了这种规划的总体趋势呈现落后性与被动性。但若是提前规划,优惠很容易造成大片土地荒弃,浪费了土地资源。
(3)传统的城市规划就单单从从城市的建设用地出发,再将生态景观和绿地建设作为建筑的周围点缀添加进去,大大影响了建筑整体外观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城市建设规划必须将保护环境作为前提,逐渐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传统的规划思想和建设理念必须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彻底的改进,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城市化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从传统的规划理念下警醒,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巨大影响力。
“反规划”理念以城市用地为主要对象,从重点建设区域为出发点,全面考虑城市空间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分布,并把人口增多带来的土地面积紧缩、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作为城市规划的主线,利用“反规划”理念,将绿色生态贯穿到的整个城市建设中去,实现传统城市规划思想的全面改进,成为城乡规划建设的新方法。
二、“反规划”理念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将规划过程置于一个较被动的局面,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用地的主要功能,造成用地空间布局上的不合理,许多土地没有利用,被闲置出来;宽广的马路不能充分利用,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机场不能正常运营;城市与环境、土地的关系颠倒,不能有效发展等等。这些现象与日益扩大的住房用地有很大矛盾,无法满足现实需要。所以,在整个城市建设中必须做到对待建的土地进行深入的了解,做好规划设计,对怎么建设、建设什么、保留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利用到每一块土地资源。
“反规划”理念就是具体规划与前期设计有效结合,积极保护生态基础设施,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处理好城市用地、林牧、自然环境等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和具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巩固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持通道长久连接;恢复城区、城郊间的水系生态;建立健全多样化乡土生境系统;恢复湿地系统,增强蓄水功能;扩大绿地面积,有效利用高产农田;建立自行车道网络,形成无机动车的绿色通道;凸显遗物、遗迹的历史作用,提升城市内涵;合理做好城郊防护林与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效结合。这种全新的规划方式,会带来许多益处。如提高了空气的整体质量,有利于人们呼吸道新鲜空气;加强了一些娱乐设施建设,有利于人们更好的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三、“反规划”理念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历史性建筑,对于这类古迹和遗迹要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做好修缮工作。“反规划”理念下需要更高的创意设计,充分考虑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对古建筑实行全面的规划,成为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标志性历史建筑,焕发新的活力。
对有待建设的新的建筑,要积极采用反规划创意设计,充分利用相关产业与空间利用的关系,赋予建筑以新的内涵,成为新一代建筑中的特色文化。
四、“反规划”理念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反规划”理念在新农村建设中强调乡村与周边山水等自然环境的连续性,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农村生态系统。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一定要从该农村的地理位置、周边自然环境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保护当地原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河流走向与水系循环的自然状态、湿地系统的防护等等,积极建设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村落,并对农村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全面实现将农村文化建设与设施建设的有效结合。
农村发展以农业文明为基础,以村落为主要聚居形式,对自然环境个村落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在对农村的规划中,要将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作为设计前提,充分适应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所以,听民意、顺民心,是具体规划设计时必须做好的工作。“反规划”理念就是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在规划设计中积极创新,用新理念和新思想促进农村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利用“反规划”理念规划农村建设,有助于合理统一人文景观和地质地貌,保护水流、水质,恢复湿地系统;有助于发现和修缮古建筑物,保护久远的文化遗产和建筑遗存,逐渐形成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村落。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农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尊重本土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以“反规划”理念作为规划指导。
农村是最早形成的文明形式,是农业文明发展下的人类聚居村落。它主要沿水而建,依山傍水成为主要的特色自然景观,是比较原生态的一种美。在农村建设规划中,要严格把握建设规划的主要目的与方向,在不改变本土特色的前提下,加入一些新的理念与元素,进一步凸显农村的文化内涵、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积极建设一个温馨舒适的精神家园。
结束语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城乡建设的不断加快,我们的生活环境面临着很大的变化。在未来发展趋势下,如何能够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人们做了很多努力。合理利用“反规划”理念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做到绿化面积与基础射射建设的整体性统一,提高了建设效果;对农村的建设规划,有效保护了农村的原有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有助于为人们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形成较显著的农村文化特色。“反规划”理念能够针对建设对象实行较为理性的、适当的规划与设计,合理引导了我国城乡未来发展的规划与建设。
参考文献
[1] 廉晓利,袁书琪,谭申.“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城乡规划及设计范文2
关键词:城乡统筹;总体规划;规划设计;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其根本目的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共享、合理配置。
1.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按照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将城乡规划摆在首要位置。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增加农村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在统筹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人口、环境、土地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城市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理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上考虑三农问题,以工业化带动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1]。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几年,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乡统筹规划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的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体系
2.1完善城乡编制体系,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重点
城乡规划主要是以城市发展为重点,以乡镇区域规划为依托,整合城市整体规划、建立镇、乡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使编制内容覆盖到乡、镇、村,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的先导、统筹作用[2]。
2.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体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强化全局意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发展方向,结合经济发展和土地供应计划,有序的推进城市建设,使重点建设项目与城市、乡镇以及土地利用相协调。
3.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社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抓住主要关键点,进行全方面的统筹安排。城乡统筹规划必须以农村社会保障为基本出发点,目前农村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农村没有制度性的保障措施,农村养老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农村困难户享受优惠政策的家庭达不到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统筹城乡规划发展要以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为重点,重点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政府补贴、社会捐助等资金筹集办法[3]。政府要增加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通过各种渠道把城市文化传播到农村中去。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电、村村通水,要保障农村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城乡统筹发展是通过城乡规划创造平等的新型城乡关系,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城镇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解决好三农问题,为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做出巨大贡献。
4. 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4.1区域性原则
城乡统筹规划的原则是要求要从城乡区域的整体角度出发,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突破传统的规划模式,注重区域范围内的城乡统筹,构建城乡之间共享的基础设施模式。
城乡统筹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享,使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于农村地区,突出农村的发展特色。
4.2协调性原则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主要是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基础设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整体结构上协调区域的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乡镇要依靠工业化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城镇发展带动城乡劳动力,加强新农村建设[4]。同时强化农村作为区域生态地区,保障城镇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4.3适宜性原则
城乡统筹规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农村较城市发展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将城市发展模式直接用于农村发展,因此,城乡统筹建设要结合城乡发展现状,既要采取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又要结合农村各自建设的方式,以适应城乡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
5. 多元化能源供应系统
5.1能源结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对未来能源的重要作用,国家采取各项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生物能占重要位置,其次是太阳能。因此,为了推动城乡统筹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对新能源额开发利用[5]。
5.2城乡能源系统规划。既满足供应又保护环境是城乡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国内外能源的调整,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在加快农村新能源开发过程中,改善农民生活物质条件。例如村庄可以依托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推广节能改造等技术。
6.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6.1经济目标
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目标是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优势,实现城乡之间合作,农村发展要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的经济实体。
6.2社会目标
城乡统筹建设要解决劳动力的转移,吸纳劳动力必须依托城市化进程,而由于空间发展机会不均衡,因此要鼓励劳动力自由流放。城乡统筹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要实施政府制定的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建立区域性协调机制,城乡统筹规划要多方向筹集资金,要多层次、多渠道增加设施建设投入,把城乡统筹建设推向社会。
6.3生态目标
城乡统筹规划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第一位,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自然环境。城乡统筹建设要首先对绿地进行规划,规划生态环境空间和布置生态设施,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生态空间。同时要充分发挥城乡优势,农业上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业,建立乡镇绿色生态体系。
总之,统筹城乡发展是要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做一个整体的统一筹划;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是要解决城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统筹城乡是要发展城市和乡村,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根据各地域的发展特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多样性,达到城乡经济水平的和谐发展。
结语城乡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乡、镇和村庄纳入统一规划之中,保证一定空间距离的范围内资源配置、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M].决策导刊.2007.第10期
[2]王鹏.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规划的空间层次与GIS方法[J].2008年城市规划论文集.
[3]贾若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决策[M].中国发展观察.2008
城乡规划及设计范文3
关键词: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考研与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21204
1 引言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增加了“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城乡规划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的建筑类专业。调整之后的城乡规划学科在内容设置上更为广泛、在学科体系上更为全面,主要体现为从原有注重规划设计技术转向与社会学、经济学等联系更为紧密的城乡统筹人居环境大学科[1]。专业地位的改变、专业名字的变更以及专业体系的扩展都体现了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需要,也是中国城乡规划与建设和人才培养与时俱进的新体现。
以考研与就业两个方面为研究起点,将和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结合起来综合研究,探索一般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为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依据。
2 考研导向
1998年我国成立了全国工程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教学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当时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不足30所。截至2013年全国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共196所,在校本科生总数为37037名。2013年当年毕业本科生5953名,当年招收本科生8970名,遍布大部分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截至2015年5月23日高校城市规划专业评估通过学校共计42所。笔者对这42所院校从地域分布、硕士生招生方向、考研快题题目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摸底,积极借鉴优秀院校的相关经验。
2.1 地域分布与学院设置模式
我国城乡规划专业评估通过的学校中有24所属于国家211高校,有19所属于国家985高校,有8所是行业内公认的建筑类老八校。而且绝大部分高校位于直辖市或者省会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其中土建类院校占据了36所,地理类院校有4所,综合类院校有2所。学院开设有如下几种模式:建筑学院模式、建筑与城规学院模式、建筑与艺术学院模式、建筑工程学院模式、建筑与环境学院模式、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模式、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模式、城市设计学院模式等。
2.2 硕士生招生方向
在硕士生招生方向中城乡规划设计、城乡历史遗产保护、城市与区域规划、社区与住房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招生方向所涉及的学校面比较广,紧随其次的方向有生态规划、城市理论研究、城市设计、城乡规划技术科学、城乡基础设计规划和小城镇与乡村规划。
2.3 快题题目类型
考研快题题目类型方面,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设计、园区设计(工业园区规划、校园规划)、滨水区规划设计等出现的频率较多。近几年热门考题的类型有产业园区规划、办公园区规划、物流园区规划、体育场馆规划、火车站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次热门类型有旅游区规划设计、历史街区规划设计等。从城乡规划专业考研的要求来看,国内许多高校在初试和复试的时候会选择快题设计作为必考科目,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多加强学生手绘能力以及方案能力的展示。
3 就业导向
从城乡规划专业的就业去向来看,主要分布在国家或地区的规划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设计单位等,这就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尤其是设计课程指明了鲜明的方向――要培养能动手、动脑、设计能力强的学生。
河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成立于2005年,学制为5年,当时所在学院为土木学院。2008年并入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2013年更名为城乡规划专业。该专业的前身是测绘学院建立于1993年的城镇规划专科专业。
3.1 已毕业学生就业总体状况
笔者对已毕业的05、07、08、09、10五个年级(06级没有信息反馈)的122名学生进行了统计,除了4人信息不明之外整体就业状况良好。转行总人数占到了已毕业学生的10%,尤以05级和10级转行人数较多,05级是五年制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的第一届学生,转行人数多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10级是刚毕业的一届学生,由于受到环境大背景的影响也有不少人转行。从事城市规划行业的人数占据了绝大多数,合计达到65%,有17%的学生从事了建筑行业,也有6名学生规划和建筑都在做,这也充分说明了建筑和规划两大专业不分家的现实情况。
3.2 行业内从事的项目类型
经过统计,笔者汇总了已毕业学生在行业内从事的项目类型。
(1)城乡规划设计方面:主要有概念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控规、修规、旅游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老城区改造、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物流园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专项规划(教育空间布局专项,市场布局专项,街景改造、市政专项规划等)、村庄建设规划等。
(2)城乡规划管理方面:有项目评审、设计评审、规划科日常工作(涉及规划、项目手续办理、协助审批用地相关手续)等。
(3)建筑方面:有建筑总图、居建及配套、住宅区、公建、人防、地铁、厂房、办公、商业酒店、养老中心、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公租房等方案设计和施工图等。
4 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
城市规划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空间形态和工程技术领域逐步进入到对社会和经济、区域发展、生态保护、城乡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和融合[3]。设计课课程作为专业教育的核心,在开展设计课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设计技能之外,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例如社会调研能力(设计前期项目调研)、设计分析能力(方案前期思路形成)、口头表达能力(方案各个时期的汇报)、经济分析能力(方案后期汇总)等,并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贯穿到设计课教学当中。
4.1 教学目标改革
4.1.1 办学定位
河南省开设有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有17所,例如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在17所院校中,只有郑州大学的城乡规划本科专业通过了专业评估,说明了河南省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滞后。其中建筑学院模式6所,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模式4所,园林学院模式2所,环境与规划学院模式1所,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模式只有河南理工大学一所,其他模式3所。
结合地域办学特点,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办学定位为:立足豫西北,面向河南,建立和健全具有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特色体现在:以其他兄弟院校为合作伙伴,以建筑学大类教育为依托,以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体系为主线,强调城市社会、经济、生态与空间环境的统一。注重城乡规划、建筑学和环艺设计专业的融通和渗透,重视地域自然和人文特点,突出豫西北特色。
4.1.2 教学理念
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遵循“厚建筑基础、宽规划口径、强设计能力、高综合素质、多专业实践”的指导思想,努力创造良好的开放型教育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秉持着“为地方企业服务、为地方政府服务、特色课程建设、地域特色研究――即产、政、学、研于一体”的教学理念。
4.2 设计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4.2.1 设计类课程体系调整思路
在分析现有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的情况下,笔者将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课程体系定位为2+2+1模式,即两年的建筑设计训练,两年的规划设计训练,一年的导师工作室培养,保证专业教育的连续性。结合学校特点,教学内容以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四个平台为骨架、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为衔接,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体系。
第一平台(第1~2学年)――以学科基础教育为核心,围绕城市微观建筑环境设计,进行专业启智教育和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
第二平台(第3学年)――以城市片区环境规划为核心,进行城市中观环境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
第三平台(第4学年)――以城市总体环境规划为核心,进行城市宏观规划能力的培养。
第四平台(第五学年)――以设计院和导师为依托,进行实际项目以及研究课题的开展。
笔者将五年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系统梳理,制定了适合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计划表(详见表1)。
4.2.2 大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大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这里的大设计课指的是建筑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列课程以及毕业设计)详见表2。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学生从高中阶段进入到大学最早接触的设计类课程,其内容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专业喜好与专业接受程度。河南理工大学计划在前一年半内进行建筑大类培养,即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都按建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在大一、大二上学期的时候不分专业共同学习,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开始选择专业。因此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和建筑设计1的开设应该兼顾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两大专业的学科特点。
三年级之后学生进入到全面的城乡规划学习中来,需要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法定性规划例如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总体规划以及非法定性规划例如城市设计。
4.2.3 其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除了大设计课之外,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一些专项规划的编制。其他设计课程建议在大设计课的基础上进行展开,保证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建筑构造课程设计可以结合建筑设计2进行楼梯、屋顶等建筑构造设计;场地设计课程设计可以结合城市规划与设计1进行场地分析;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可以结合城市规划与设计2进行道路设计、停车场(库)设计;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可以结合城市规划与设计3进行城市片区的管线布置。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结合理论课程进行城市公园设计、城市重点片区保护规划等,尽可能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专项设计与规划。
4.2.4 快题设计教学内容改革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公司招聘的快题设计、校园的测试快题设计和高等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快题设计。公司招聘的快题考试以考察应试者的基本规划素养和对于规划原理的掌握情况为目的,时间总体会在3~6 h范围内。校园的测试快题设计一般为6~8 h。城市规划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快题考试主要有3~4 h快题和6~8 h快题两种。笔者结合快题考试的要求,制定了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快题设计内容计划表,详见表3。
4.2.5 特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特色课程应结合学院的学科特色、学校所在的地域特色、学科发展的时代需求以及为地方建设服务来综合考虑,特色课程注重从豫西北山区以及豫西北农村中寻找来源,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地域特色和国家政策发展。城乡规划专业特色课程主要集中在一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下学期,都是在有一定的基础之后进行相应的知识扩展。建筑设计基础2注重城乡空间外部环境认知以及城市特定环境下小型建筑设计等,建议选题内容有校园(城市)实体搭建、城市局部片区环境认知、校园(城市)小品建筑设计、小型住宅建筑设计等。城市规划与设计2以城市设计为主,注重社会文化调查与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等。建议选题内容有小城市风貌设计、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片区设计、豫西北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豫西北山区生态景观设计等。
5 结语
目前我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由于该专业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特点,有的专业以土建类学科为背景,有的以地理类学科为背景,有的以社会科学类和管理类学科为背景。不同地域、不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应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不能走过于求其大(即什么内容都要学、都要学透)的办学思路。从学科发展来看,城乡规划专业应以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标准为依据,以学生考研和就业状况为借鉴,以设计类课程建设为重点,探索适合地方院校的城市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动学科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万民,赵 民,毛其智.“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47~54.
城乡规划及设计范文4
【关键词】公众参与 规划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公众参与是指具有共同或不同利益基础的社会群体对政府有关公共事务的决策及其过程的介入和干预。让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就要使公众拥有参与权和发言权。公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规划的管理,而是规划的拥戴者和实施者。所以说,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是确保规划编制合理、实施顺利、决策科学的重要手段,其过程本身与规划成果或规划决策同等重要。
城乡规划,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问题之外,重点是关注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与基本需求,强化对公共资源、公共产品与服务配置的引导性和可实施性;在体现政府配置资源的导向的同时又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倡导公众参与,做到政府引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政府管理与公众监督相结合,将促使城乡建设与发展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社会和谐的统一。
一、我国目前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现状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1950年代,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12.5%,2000年代为35.8%,这一数字到2030年将上升至50.5%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印证了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进步,另一方面,也为城市规划提出了更加严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提高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度,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应对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卫生、治安等方面的系列问题。随着行政法治的逐步确立,我国政府部门行政行为的规范化、透明化程度逐步提高,公众参与也有了相当的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还只是一种自上而下、较为泛化的制度安排,积极、自主、规范的公众参与范式有待进一步建立,特别是,政府特定职能履行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有待进一步落实。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中,规划牵涉到公众的切身利益,与城市更新、城市发展等诸多重要经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和有效保证。城市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不仅要体现科学,更要体现一种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要力求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发挥积极的影响。在我国,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仍有待树立,其实践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城市规划的政治性、社会性、公益性特征决定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引入公众参与。首先,政治的过程,本来就是参与、博弈与妥协的过程,在城市规划中牵扯到公众的切身利益,且公众对于规划信息、规划成果和规划理念均有一定的了解,这必然形成参与的巨大动力,在现代社会,对于公众有强烈参与诉求的领域,通过机制保障参与、规范参与是唯一可行的政策选择。同时,规划还影响到公共利益的实现和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而促进公益,解决问题也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广泛支持。因此,加强参与、规范参与、疏导参与是城市规划的内在要求。具体来说,加强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有助于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有助于确保规划的可执行性;有助于确保规划的公共利益取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随着对民主、自治理念的广泛认可,关于公众参与的著述被大量翻译和引进:如亨廷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卡尔罗•佩特曼的《参与和民主理论》、约翰•克莱顿•托马斯的《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乔治•S•布莱尔的《社区权力与公众参与――美国的基层政府》等等。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对公众参与的概念、形式、意义,公众参与和民主的关系、公众参与和立法、公众参与和公共行政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本土化的思考。代表性的著述包括:俞可平的《公众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魏福明的《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公众参与》,高武平的《公众参与的分析》,李图强的《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众参与》,莫泰基的《公众参与――社会政策的基石》,杨雪冬, 陈家刚的《立法听证与地方治理改革》等等。这些文章从整体把握,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公众参与的价值、意义、机制设置等宏观理论问题,为我国参与理念的树立、参与机制的完善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相较而言,从微观操作层面探讨公众参与的著述则相对较少,将公众参与与城市规划等具体职能领域相结合,从细节入手,可以与现实紧密结合、直接指导政府部门实践的理论文章则接近空白。
与此相对的,西方理论界对于公众参与的研究则更为细化、更为务实。这些细致入微的研究,立足于详尽的比较与实证调查,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对公共治理、公共参与形成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西方政府部门也经常性地指导各职能部门吸纳公众参与的实用性手册。在政府网站上,有大量关于公众参与的详细规定。这些是西方各国在政府治理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的政策保证,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学习和借鉴提供了丰富可用的资源。
三、我国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对于西方各国,我国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参与的法律基础不够充分。我国1989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就只针对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情况规定了公众的复议权和诉讼权,对于表达、申诉、听证、志愿参与等方面,则没有相应的法律和规制予以规范和保证。在行政法中,虽然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听证事项也适用于规划程序,但在立法方面也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六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第四十七条“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 而对于什么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行为”,什么是“设计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则没有相应的解释和细则。这种立法上的模糊加大了政府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而不利于人民力量的增长和公众参与的扩展。
2、参与的程序设置不够完善。公众参与特别是对抗性公众参与的程序设计是以法律、法规、规制为基础的,立法的不完备必然导致参与程序的不完善。对于没有法律保障的公众表达、申诉等参与形式,其程序之不完备自不待言,即使有法律依据的听证方式,在程序上也是有很多漏洞的。表现在:听证主持人的遴选机制不健全,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听证主持人问题语焉不详,缺乏详细规定,导致在实践中,经常出现行政部门做自己的法官这种明显违背自然正义的事件。例如,在城市房屋拆迁听证中,各地规章就通常规定由城市房屋主管部门的同一部门工作人员主持听证。听证缺乏反馈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但怎样的决定可以算作依照听证笔录做出?法律中没有相应的评价方式,也没有要求公共部门对公众的要求做出回应,这就导致了听证结果在决策中的影响难以落实。
3、缺乏保证公众参与的专门机构。在国外,规划的相关规制中会指令专门的机构听取公众意见,并对其听取意见的效果做出要求,如“机构中必须有专门的针对残疾人的设施,以方便其表达自己的需求”,“要有针对非英语公众的意见表达机制,以保证语言障碍不成为影响参与的因素。”等等,但在我国,却缺乏类似的机构设置。在北京市,区一级的规划部门并没有设有科,通常的都由办公室接待,再转入相关职能部门。由于办公室具有繁杂的日常事务性职能,对于公众的参与和抱怨往往难以投入过多的精力,这就为公众参与的扩大带来了不便。
4、建议式公众参与数量较少,方式单一。数字统计显示,我国基层民众的规划参与多表现为方式,并以监督投诉为主,咨询次之,建议数量近年有较明显增长。但是总体看来,参与总量仍然较低,以海淀区为例,2004年全区总量为120件,2005年上升至229,2006年又回落到117件。这样的参与数量是不容乐观的。从方式上看,国外常用的设计小组、数字可视技术、视觉偏好、参与游戏、建筑使用后评估、专家咨询会,在我国仍少有出现。因此,在参与方式上仍有大量创新空间。
5、市民社会不发达,志愿式参与缺失。在我国,长期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窒息了市民社会的发展,社会力量薄弱,社会组织不健全,难以形成卓有成效的自治自主发展。目前,以政府职能转化为主导的行政改革,强调政府放权,培育社会自治精神。然而,一方面,由于现有的市民社会力量薄弱,政府难以找到适当的放权对象,另一方面,由于对组织化的本能排斥,政府部门事实上也不能完全信任社会组织的自由发展,这表现在严苛的社团审批制度之上。根据1998年9月25日国务院第八次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理》第三条“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理》)的规定进行登记。社会团体应当具有法人条件。” 这一规定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非官方色彩社团的出现和发展。 上述因素,导致在规划中,难以有效引入和利用市民的志愿式参与。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在今后的规划中公众参与别注意:
1、完善立法:立法是参与的基础和保证。目前,宪法中对于私人合法财产的保护,以及《物权法》的出台,为保障公众权利,增加公众力量,发展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奠定了坚实的法理基础。然而,专项立法的薄弱和行政法规的模糊仍然造成了很多现实问题。对此,必须进一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并根据规划法的精神制定和修改地方法规、规章,以保障公众的参与有法可依。同时,对于行政法的完善也势在必行。随着全球化的脚步和中国加入WTO,国际力量对于中国行政法的监督力量逐渐增强,进一步完善行政立法,规范行政行为,增加政府透明度,是我国行政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这一瓶颈一旦突破,规划及其他领域的许可、惩罚、强制、听证、申诉、复议、诉讼等程序的规范化、法治化都将会有巨大的进展。从这意义上说,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程度是与我国行政法治的脚步紧密相的。
在立法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尊重人的多样性选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乡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人的生活情趣、行为习惯和多元文化需求,构建人性化和谐空间,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坚持城乡统筹。根据城市、镇和村庄发展的不同要求,发挥城乡规划在改善人居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调控导向作用,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乡空间布局、镇村布局、生产力布局、交通布局。坚持民主公开。倡导公众参与,推行规划评估、听证制度,使城乡规划从过去的专家规划逐步走向市民广泛深度参与的规划,将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等全过程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提高规划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障规划决策的民主科学。坚持与时俱进。在保持规划理念和总体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阶段城乡建设的主要矛盾和法定程序,适时进行检讨评估、动态修编和滚动更新,使得规划编制更加精细化、成果更具可操作性。坚持优化发展。正视区域资源支撑不足、环境容量超载的压力,加强城乡空间管控,用规划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强化“531”行动性规划的编制、实施,发挥规划在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更好地推动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2、健全程序:健全程序是引入参与的关键。程序不健全,公众的参与就无法落到实处。以规划听证为例,没有健全的主持人遴选程序、听证告知程序、听证组织程序、听证回应程序,公众听证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严格程序。例如,对于规划听证,必须明确谁主持听证,听证什么,谁参加,听证规则,如何救济,如何回应等问题。完善城乡规划信息公开与反馈制度。做好规划草案的公示工作,依法保障各类规划编制和审批过程的公众参与。坚持让广大市民、社会团体特别是受规划内容影响的市民参与讨论,提高公众对规划的认同感。对各个阶段规划公示收集到的公众意见,合理的要采纳到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加强建设工程规划审批管理公开,按照规定进行规划选址、建设用地和规划设计方案的批中公示。加强规划批后公布,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全面实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公示牌制度。
3、机构保障:专门的机构设置对于扩大规划中公众参与有重要意义。规划行为关系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公众有强烈的参与动力和参与需求,而参与的主要障碍则是成本过高,程序复杂。由于缺少公开的专门的独立的接待公众参与的机构,公众往往不知如何参与,不知向谁反映情况。这种表达机制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公众的参与和表达,抑制了通过非对抗的咨询、建议、监督方式代替对抗式参与的可能。因此,必须努力畅通参与渠道。而设立专门机构,公开其职能和行为方式,将对畅通渠道、扩大参与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4、方法引入: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公众参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这些方法同样也可以在我国适用。客观的说,规划的高度专业性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众参与的可能,降低公众自主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特别需要从适当的方法入手,引导公众,使其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从这一意义上说,规划小组、参与游戏、视觉偏好、数字可视技术、建筑使用后评估,都是较好的选择。
5、自治培育:公众积极主动的志愿式参与,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城市规划也是一种利益重组,其中必然会有部分公众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引入参与和正当程序,可以使其更好的认可公共利益,更好的认可决策的合法性,从而保证不满因广泛的参与而得以消除,利益争执通过心平气和的对话得以和平解决,这就极大地减少了对规划结果事后怀疑和抗议的危险。另一方面,公众的自主参与也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公众可以自主地保护环境,建设和维护公园绿地等等,这些行为一方面大大减少了管理的直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自治唤醒了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可以更好的自律和他律,因此,也可以大幅度降低公共部门的宣传和监督成本。
城乡规划及设计范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增长趋势将持续三十到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城市的发展已凝聚和产生了巨大的物质与财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由于人类对高速城市化缺乏足够的理论与技术准备,城市的管理者及规划师们在这种汹涌的城市化浪潮面前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导致城市发展出于一种无绪的状态。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都面临困境,拥挤的人群、堵塞的交通、喧闹的环境、污浊的水体、灰暗的天空、贫困问题、犯罪问题等等,这些几乎成为城市的代名词,城市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一样处于十分茫然的阶段。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在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1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 而做出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 性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实现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稳定发展,城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1.1 我国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城市的总体规划决定了城市每个具体地段空间形态设计,城市规划只有局部服从整体,只有在这样的控制之下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城市环境。
1.2城市是时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设施的逐步现代化,同时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文化生活需求。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因此规划应研究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城市生活的规律,研究不同时间和地点人们的活动特点,满足人们对城市环境的需求。
1.3人类城市人工环境的建设,必然要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已经到了不能再继续下去的程度,在强调经济发展的时候,不应忘记经济发展目标就是要为人类服务,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其间的关系,决不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城市的合理功能布局是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各项特定的环境要求,都可以通过适用的规划技巧,把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要做好城乡居住区的规划、建立健全城乡规划体制、实现城市有序发展离不开精心的规划,但我国现行的规划能否针对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具体的措施从而将其推向行动呢?我国城市规划在制度、理论、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但毕竟尚有许多稚嫩之处,在以发展经济为主的今天,城市建设和发展中
存在着许多棘手的与城市规划有关的新老问题:时效性不强、规划协调不够、土地利用的经济性不强、城市规划得不到全面落实,等等。而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时间、人才、经验、理论、技术和立法等等许多方面还很欠缺,因而更突出这些问题的严峻性。
3、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3.1规划生态城市
可持续生态城市规划寻求将土地的使用、运输、废物处理和基础设施融合到最佳使用能源和材料的规划中,从而减少城市的向外蔓延。对中部山地城镇的发展建设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的前提下集约发展。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搞好生态城市的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要搞好生态城市的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城市生命支持系统、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3.2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条件,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总体。基础设施一方面是社会分工和高度社会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协调城市各类设施的纽带,促使城市适度集和日趋社会化,为城市获取最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提供一定条件。市基础设施大体可确定为以下六大系统:环境系统、能源系统、水资源及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邮电系统、防灾系统。在前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想有效改善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处理的方方面面的工作还有很多,例如:搞好基础设施规划;改变目前对政府政绩评价倾向于经济和创利的方式;制定有利于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和技术政策;加快公用事业改革步伐,强化经营服务观念。
3.3加强对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与保证
3.3.1处理好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的发展。为了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工业方面应重点发展对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业。在农业方面应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无公害蔬菜等。在引进外资时,不应引进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景观的项目。
3.3.2做好建设与保护工作
政府各部门在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建设工作中,发展计划局负责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土地、水利、地矿、海洋、林业、农业、旅游等各部门分工负责所管理的自然资源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并实施相应的部门监督;环境保护部门则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具体负责生态监测、生态评价、生态监理等工作。这一工作涉及许多部门,仅靠单一部门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由主管副市长负责,通过政府环境保护委员会召集各有关部门研究决定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大问题,协调各有关部门,指导建设与保护工作,并实施监督检查。
3.3.3重视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
如今公众参与成了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公众参与有助于使规划师了解和协调各方利益,尤其是保护一般民众的利益;同时,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增加城市的凝聚力也修要公众的参与。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主导力量仍然是政府和开发商,公众参与是薄弱环节,从长远看公众参与必将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应逐步扩大参与的范围,丰富公众参与的手段和途径,完善公众参与的立法工作,最终实现公众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面参与。
4、结束语
城市规划应结合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政策,重点解决居民就业和住房问题,这是城市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规划应体现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原则,避免规划建设不当而引发社会分化和内城衰退现象,尽可能减少城市的大拆大建现象。城市规划应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公众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鼓励民众参与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城乡规划及设计范文6
关键词:节能理念、城乡住宅区、规划设计、策略
Abstract: at present,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ther pronouns already win support among the people, energy-saving concept has not only appli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With the enhancement and expansion of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 energy saving ideas will gradually into families. Nowadays, energy saving theory has been introduced to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But for now, residential energy-saving design measures, there is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For example: in the energy-saving design while ignoring the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energy-saving measures true on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tion and layout of the building. So, now has become a big hidden danger. Since,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the city construction, coupled with the people of all the residential requirements continue to increase. So, we should be saving idea is really into the planning desig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ial area of the.
Keywords: energy saving idea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现如今,节能这个代名词对于城乡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环节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也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成为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所以在城乡住宅区的规划编制以及实施中要充分的体现出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要求从规划的源头控制高能耗居住建筑的布局设计。就目前形式来看,住宅区的节能设计突出体现在单体建筑采取的节能措施,却忽略了在规划布局的设计中采用节能的环保理念。在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中,可以通过考虑外在因素直接或者间接的提高城乡住宅区的节能效果。例如:太阳辐射发散出来的光和热、夏季或者冬季的主导风向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影响住宅区的节能效果。为了可以更好的将节能理念引入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中,所以,应该从建筑选址和整体规划设计中开始,并为规划设计提出相关的节能理念。这样,可以为城乡住宅区的节能措施提供有益的经验以及思路。
一、建筑的选址
在建筑选址的时候要随时考虑自然因素对节能的影响,例如:风向、地势地形、以及日照等等。
首先,要清楚住宅区不宜建在洼地、山谷、沟底等凹型地势地域中。原因是,建筑在凹型地势中不仅不利于在闷热的夏季中可以自然通风,还容易在冬季使建筑物受到霜冻效应。与此同时,位于凹型地势的建筑如果要求保持室内温度会增加能量的消耗,所以在建筑选址方面不宜建在凹型地势。(霜冻现象,例如:图一)
图一 霜冻现象
第二,在建设住宅区的选址中,应尽量选在向阳的避风地段。原因是,这样就不会受到周围其他建筑物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影响其他建筑物。在城乡住宅区的选址中,如果要选择北高南低的地形,在冬季会有助于获取长时间的日照,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冬季冷空气的侵入,所以应该选择向阳的避风地段。(北高南低的地形,例如:图二)
图二 北高南低
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资源消耗不断增加,能源也变得日趋紧张,所以国家大力倡导节能理念以及支持节能的活动。因此在城乡住宅区的规划选址时,应尽量的选择地址条件良好,周围环境优美以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域。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空气流通不畅以及风速过大等因地形或者其他自然因素而产生的问题。所以,城乡住宅区的建筑用地应及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避免有风道的山谷以及迎风的湖岸等,最好的选址地点是向阳的避风坡地等。
二、城乡住宅区的建筑规划布局
在城乡住宅区的规划布局上,首先要考虑当地的自然因素,结合当地有利的优势,再加以利用以及应对。与此同时,协调好住宅区的建筑物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其次要考虑到各个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基本朝向、楼盘间距等等方面。最后,加强周边环境的管理,合理的安排住宅、公有建筑以及住宅区内的道路的相对位置。这些规划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创建一个井然有序的住宅区。
为了能够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有机整体,首先我们应该采用“南低北高、东开西合”的建筑规划布局模式。“南低北高”的布局理念可以使建筑将较低的建筑朝向太阳的照射方向,也可以在冬季更多的获取日照与能量。为了减少寒冷气流对中、低层楼房以及小区绿化的不利影响,可以将高层楼房建筑背向冬季主导风向,这样可以防止冬季寒冷空气的侵入。“南低北高”的规划设计可以帮助住宅区的楼房在冬季获取更多的日照时间以及方式冷风的入侵,从中节约能源。再加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冬季盛行西北风,在夏季转为东南风。所以“东开西合”的规划布局也有减少冬季寒冷气流入侵的作用,为了节约有效能源,从而减少了冬季取暖的能耗以及保护了大气。规划在住宅区的东南方开敞,这个设计可以使夏季的东南风直接进入住宅区,直接使小区自然通风,可以降低夏季制冷电器的能耗。“南低北高、东开西合”的建筑规划模式将传统的封闭或者半封闭的建筑结构布局,而变成环保节能的新式东开西合的建筑布局模式。从而可以在冬季挡住西北寒冷空气入侵,在夏季自然通入夏季风。两个作用都充分的体现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也充分的引领了节能的理念。(南低北高的建筑布局,例如:图三、东开西合的建筑布局,例如:图四)
图三 南低北高的建筑布局
图四 东开西合的建筑布局
在住宅区的建筑布局时可要考虑到防护单元以及建筑的朝向选择。为了使住宅区良好的优化微气候模式,可以通过建立气候防护单元,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界面优化的微气候,这样做有利于节能。单元布局取决于居住区规划,可以选取单元式团组分布的布局方式,它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完整的庭院空间,在冬季,这样的布局可以充分利用阳光,避免冬季的凛冽寒风,引导内部的空气流动,使用建筑外表面反射的作用,有效的保护在冬季寒冷的气候生活的人们,形成气候保护,以提高建筑的采光率和风环境,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在进行住宅规划时,要结合局部最优和最适当的方向进行选择,近些年中国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选择这样朝向的建筑,如今我国的建筑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墙面这样朝向的建筑的墙壁在冬天会获得更多的阳光照射,夏季时会获得较少的阳光辐射,最终降低冬季采暖的消耗和夏季空调能耗。
在布局时要进行住宅型布局和户型相结合。住宅规划、住宅公寓要选择紧凑简洁的立方结构,尽量避免凸凹立面的做法,不能超过节能的形状系数,从实际上节约能源,有效降低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能耗。选择住宅户型时,可以将主要房间布局在南边,次要房间放置在北边,这样可以满足冬季人们对温暖阳光的渴望,还可以减少在寒冷冬天取暖的消耗。考虑到规划节能的理念,大规模进行单元式住宅或点式住宅是不适合的,这两种错位拼接都会大面积增加外墙面积,不符合节能的理念。
三、结论
就目前而言,城乡住宅区的节能规划设计还是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以及完善。所以要在规划进行有效的节能措施,例如:建筑地址选在向阳的北风地段、采用合理的建筑布局、单元组合接近南北方向、选择紧凑的合理户型等等。与此同时,要根据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做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我们住宅区才会更加贴近节能这个理论,才会能更加的健康、生态、舒适。
参考文献:
[1]杨书清.将节能理念引入城乡规划设计的策略.安徽农业科学.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