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营医院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营医院盈利模式范文1
自2009年新医改以来,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2009~2011三年共投入约8500亿元,各类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了13亿。尽管如此,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感受还没有彻底消除。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医疗改革中最关键、最艰难的部分,公立医院改革刚刚开始实质性推进。
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做了诸多尝试,如增加政府投入、革除“以药养医”、改革保险支付方式、建立“管办分离”的管理模式等,而光有这些措施还不足以促使公立医院改革朝着“公益性”的方向发展。
重视市场规律
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在于病人缺乏必要的知识了解自身状况,也难以判断医生的服务质量,只好全权委托给医生,这就要求医院和医生比其他行业有更多的爱心,更高尚的职业品行。当然,和众多行业一样,医院和医生也有着趋利的本性,而医生与病人的利益常常又是冲突的,于是牺牲病人利益就变成个别医生的选择。这些年来的改革实践表明,靠道德约束、靠增加政府投入、靠行政监管等,还不能解决问题的全部。
医院追逐利润也可理解,但垄断性与营利性加在一起就要警惕了。
从目前数据看,2007年到2010年,公立医院占全国医院比例从46%增加到63%。2008年非公立医院(包含民营医院和厂矿企业社会办医院)门诊就诊人数占比和住院人数占比为17%和15%,其中的营利性民营医院占4%左右。
民营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设备采购、人事管理、机构审批等方面都有诸多约束,2010年上海1379家民营医院进入医保的58家,占4%。在民营医院的竞争能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公立医院难有采用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方式盈利的驱动力,盈利模式仍然是多卖药、多检查。垄断给了公立医院市场权力,医疗费用也就容易居高难下。
改革向前推进,市场规律的作用就应该引起更高的重视。民营医院不存在预算软约束,作为后来者,面对公立医院强大的压力,更有动力提高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改进服务质量。当民营医院的市场份额足够大时,对公立医院就构成了有效的竞争,会促使其改变盈利模式。此时,多元所有制、管办分离、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共同形成竞争性市场机制,通过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选择,让市场这一“无形之手”发挥应当发挥的正向作用。
目前民营医院吸引力有限
需要指出的是,提高民营医院市场份额不仅来自于其数量增加,更来自其服务质量的提升。当前我国的民营医疗机构从数量上看并不少,至2011年底,全国民营医疗机构数为45.7万所,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47.9%,但以门诊为主,床位数仅占全国总数的9.7%。
问题是,为数众多的民营医院提供的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信誉不高。许多研究表明,民营医院吸引力有限,低收入者、无医保者、农村居民更可能会选择民营医院。
从公开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民营医院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数量较多,体现出民营资本的理性趋利动机,因为这类地区的市场需求较大。但东部地区公立医院的数量也普遍多于其他地区,因而民营医院以就诊人数占比度量的市场份额反而小,如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民营医院市场份额在全国属于少的,而在某些中西部地区民营医院市场份额相对较大,如宁夏、云南、新疆等地区的营利性医院的市场份额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这表明,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较弱,一部分低收入群体的需求无法满足,民营医院可以获得这部分低价低质市场。在另外一些地区,民营医院是政府减轻财政负担的结果,通过产权改革,原有的公立医院变成非公立医院。
在不少国家,基本的医疗服务由公立医院提供,低收入者通常去公立医院看病,同时,民营医院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不同的或更高的需求,因而民营医院的费用较公立医院高。这样既保障低收入者的医疗可及性,又能形成竞争性市场。
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则有不同,一部分民营医院采用低价策略,填补了公立医院没有覆盖的低端市场,为了获利,一些民营医院提供的质量也大都是低质的。所以说当前我国的民营医院难以通过竞争机制对公立医院的市场地位发生作用。一方面,公立医院不愿意提供低价甚至亏本的服务,也不在乎低质低价的市场;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实力雄厚,占据中高端市场,民营医院的实力不足以与其竞争。
需要完善哪些条件
最近公布的“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值得强调的是,引导民营医院进入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应该是一个主要的方向,但前提是需要完善一系列条件。
条件之一,政府投入需到位。由市场配置医疗资源的前提是政府投入需要保障低收入者能够获得基本的服务。若私人资本提供获利性较强的服务,将服务定位在高质高价的水平上,低收入者的需求则需有公立医院作为保障;另一方面,市场导向下,医疗资源倾向于流入大城市和大医院,会出现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医疗服务供给匮乏,则需政府投入填补。总之,通过政府补贴,让公立医院可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条件之二,具备较为完善的质量监管能力,包括信息披露和行业自律等措施。医疗行业凭借信息不对称,有可能提供过于低质的服务,需要完备的监管措施约束其行为,否则将导致市场混乱。当前,进入低端市场门槛较低,导致绝大多数涌入的社会资本都提供低质服务。今后对于民营医疗机构质量需严控,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高质服务退出市场,民营医院陷入低质低价的陷阱。
条件之三,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公立医院由政府投入和补贴,存在预算软约束,且无需纳税,在市场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民营医院做到收支平衡是最起码的要求,所以要激励私人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就要求对民营医院有合理的税收政策、医疗保险政策和人才政策,使其具备参与竞争的基本能力。若要引导其提供较高质量的服务,则还需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而中国的现状是,现有环境催生了民营医院的机会主义心态,追求短期利益,社会普遍对民营医院持不信任态度。
条件之四,营造发展非营利医院的环境。从美国、德国和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看,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离不开非营利医院的发展模式。例如,美国非营利医院占据60%的市场份额;德国非营利医院占40%;台湾33%市场份额为非营利医院所有。
所谓非营利,指医院所得的利润不能分红,只能保留在机构内部,因而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或多或少有其他社会目标。但为了维持收支平衡,非营利医院有很强的动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民营医院盈利模式范文2
关键词:PPP项目 养老产业 云计算 大健康 养老云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9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达10%。按照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社会标准划分,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中国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联合国曾作出预测,到2049年,中国将有近三分之一人口超过60岁,老龄化程度继续加重。针对日益严峻的养老现状,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养老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提出,国家也在逐年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速审批多项养老项目。而在建设养老项目的过程中,政府往往承担了较大的财政压力。国务院于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并于2014年在湖南、内蒙古、吉林、江西、山东、安徽、湖北、甘肃等8个省份开展以社会资本合作、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一、国内PPP养老项目的现状和问题
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是一种以合同方式确立的,基于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之间的长期合作机制。其相对于传统的单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而言,具有效率高、减轻财政负担、优化风险承担降低成本、服务质量高等优点。
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为例,该项目为全国第二批PPP模式示范项目,于2015年6月正式落地,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1.6亿建设72个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中心,以实现城乡养老服务全覆盖的目标。在章贡区政府的监管下,社会资本同赣州市市场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注资组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管理公司。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为全区11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配餐送餐、医疗陪护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除了该项目之外,全国各地也有一批PPP模式的养老项目开展,而在开展过程中发现存在老年人去养老机构意愿下行、居家养老意愿相对强烈的情况,因此PPP模式的社区居家养老为目前主流方向。而现行PPP模式下的社区居家养老依旧存在不能提供有效供给状态。主要体现在:1.过度依赖政府资源和行政运作,容易陷入行政福利陷阱;2.社会资源整合不足,未将政府、社区以及民营养老机构间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信息共享。导致三方各自独立提供服务,造成资源重复和服务盲区。3.同专业机构间的互动不足,目前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健康咨询和身体康复护理等需求;4.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待提高,缺乏相关职业教育以及相关技能培训。5.提供的服务形式较单一,未将老年群体进行细分,不能提供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方案和服务。6.监管不及时,目前监管形式为事后监管和应急监管,监管信息滞后;7.盈利模式和渠道单一,未能扩展出衍生产品。
二、基于云计算和大健康的养老PPP项目的新模式的探索
云计算和大健康平台均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模式。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而大健康平台实际上也是指利用互联网整合各种资源,将不同的医疗机构甚至保险单位等进行联合,进行信息共享以便机构为个人用户提供可持续的个性化服务。
将云计算和大健康概念和技术引入养老PPP项目,并对现有项目模式进行改进,获得以政府为主导、养老云信息平台为凭借、以社区养老中心为依托、以大健康平台为辅助的新型健康养老模式――“健康养老云”模式,以实现老人“安养―乐活―善终”的生活目标。
“健康养老云”产业内主体有政府公共部门、第三方社会机构、居家养老云信息平台以及PPP项目管理公司筹建和管理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图1为“健康养老云”产业的结构设想。
“健康养老云”产业的运营模式如下:
(一)政府公共部门、社会资本共同成立PPP项目公司和居家养老云信息平台
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签订合同,成立PPP项目公司。政府提供土地和政策,社会资本负责筹建和管理PPP项目公司并成立居家养老云信息平台,PPP项目公司筹建并负责管理社区养老中心。政府对PPP项目公司以及居家养老云信息平台进行监管,对项目进行风险管控。
(二)老人/子女、智能终端企业、社区养老中心以及居家养老云信息平台构成基本居家养老配置
智能终端企业与社区养老中心合作,保证智能终端入户。社区养老中心采集老人基本信息以及日常需求录入居家养老云信息平_的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子女可通过智能终端和社区养老中心了解老人居家养老情况并可对养老服务、老人健康等信息进行反馈。社区养老中心可通过智能终端以及信息反馈对老人养老情况进行实时更新和监管,消除养老服务信息滞后引发的资源重复浪费以及服务盲区,实时监管及时处理问题,也可避免由监管滞后引发的养老项目风险事件。
(三)由居家养老云信息平台整合其他服务机构同社区养老中心资源为老人提供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形成有序的养老产业链
老人依据自身情况不同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同,如只单靠社区养老中心提供养老服务,不仅需要多样化专业在职人员,而且还需要丰富的专业资源。而要实现该目标,则将大大增加社区养老中心的运营管理成本,也增加了相应风险。因此,引入其他服务机构,例如教育文艺机构、饮食餐饮、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家政服务甚至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机构的养老设施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不仅可提供丰富的服务种类,而且还可利用养老云信息平台针对个人提供多机构的个性化服务套餐,充分整合各机构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并可从中衍生新的服务产品,增添盈利渠道。
(四)居家养老云信息平台搭载大健康平台为养老人员提供多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老人因年龄以及身体状况,对医疗知识科普、健身保健、康复保健、大病重病护理,临终关怀等医疗相关服务有迫切需求,但因科普力度不足,公共t疗资源偏集中于大型三甲医院,大病重病就医和护理存在难度,临终关怀等公共服务机构运转不良,其他医疗信息不明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老人受骗、重病老人子女财力人力负担重、重病后康复保健措施以及临终关怀不到位等情况发生,无法达到“安养―善终”目标。大健康平台可通过从智能终端科普医疗知识、智慧医院信息平台、慢性病防治管理系统、健康管理系统、康健护理管理系统、互联网急救系统、互联网中医诊断系统、互联网肿瘤筛查系统等提供医疗信息服务和医疗机构健康服务,以多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协助实现“安养―乐活―善终”目标。
三、“健康养老云”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主体缺乏参与积极性
我国PPP养老产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盈利模式尚不完善,产业链单一,完整产业链形成需社会资本的财务成本以及时间成本较大。因此,企业等第三方机构缺乏长期参与积极性,影响产业链的完善和持续发展。
(二)智能终端配套设施不完善
国内智能家居和智能终端设备尚在发展阶段,而且同老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待摸索和优化,经常存在智能终端操作过于繁琐,老人完全掌握较困难。往往出现智能设备安装后老人不会使用的情况,久而久之智能终端成为摆设。
(三)云信息平台的信息安全隐患
健康养老云产业中信息共享除为机构带来便利模式之外,也存在安全隐患。如何有效保护老人隐私、维护老人信息安全成为平台建立必需解决问题之一。
(四)大健康平台处于事业发展期,同养老相关产业的结合方式尚待摸索
大健康平台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型事物,目前广泛用于普通群体的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如何针对老年人推出针对性的系统性特色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关于“健康养老云”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积极监管并反馈。加大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的资金投入,建立互联网信息安全国家标准,促进网络安全行业健康发展。
(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健康行业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大健康行业,促进医疗健康咨询行业、康复保健机构、临终关怀机构等同养老相关的特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促进民营机构同公共医疗机构的信息沟通和合作交流,推动大健康平台的快速发展。
(三)新型养老特色主打的智能终端的研究以及加强社区养老机构人员的针对性宣传培训。
鼓励企业针对老年人特点研发简便操作,甚至VR等体验式智能终端。社区养老中心定期针对居家养老老人举办智能终端,以及养老云信息平台的宣传培训,甚至采用入户宣讲等方式,以期提高智能终端和信息平台的使用率。
(四)大力培养跨界人才
PPP项目公司应对社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资质考核和技能培训,使其具备互联网知识和养老服务知识,并有简单的医疗救护技能,能及时应对突发的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措施。
养老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任务重,形势严峻。因此,一个符合中国国情,且可实现良好持续性发展的养老产业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健康养老云”养老产业模式不仅可促进经济发展,更可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实现“安居―乐活―善终”这一养老目标。因此,探索并完善该模式对我国养老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懿嘉.以PPP模式进行养老产业投资的探究[D].苏州大学, 2015.
[2] 胡桂祥,王倩.PPP模式应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必要性与应用条件分析[J].建筑经济, 2012(2):101- 104.
[3] 李卿相. 赣州市章贡区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PPP项目考察[J]. 预算管理与会计,2016(3):40- 41.
民营医院盈利模式范文3
“体检第一股”之争尘埃落定
爱康国宾上月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此次公开募股规模约为1.53亿美元。同时以公开发行价向中司旗下投资机构进行了私募配售,总计4000万美元。上市首日开盘报16.50美元,较14美元的发行价上涨18%,首日收盘报收于15.2美元,较发行价涨8.57%。
按照盘中15.6美元的价格计算,爱康国宾市值已达到了10亿美元,市盈率近35倍。
这支股票在当天的表现,让市场分析人士的观点分为两种,一种认为重资产模式之下,仍能获得较高的市盈率,体现了市场看好中国健康产业的积极态度,同时也提振了多支中概股。另一种则认为是表现平平,此前的财务造假风、做空机构攻击曾令中概股在纳斯达克的形象大跌,因此爱康国宾能否真正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还有待观察。
尽管前途未卜,但当董事长张黎刚在证券交易所敲响上市钟声时,便标志着一场关于中国“体检第一股”的竞争已经尘埃落定。不知道看到张黎刚喜悦的笑脸时,慈铭体检的创始人胡波与韩小红夫妇是什么心情,毕竟原本这个“第一”的称号曾经离他们如此之近。
早在2012年3月,慈铭体检便公布了A股IPO招股书申报稿,7月首发申请过会。今年IPO开闸后,本来打算最后冲刺,但受到“奥赛康”事件的影响,1月13日凌晨,慈铭体检了“暂缓发行”的公告,原定当日上午举行的网上路演,也暂时取消,但并未给出发行暂缓的具体原因。几天之后,证监会发言人表示调整发行进度,原因是慈铭的路演推介材料需进一步核实。在成为此次IPO开闸后医药板块第二家宣布暂缓发行的股票后,分析人士指出,根据慈铭的发行方案,老股套现资金所占的比重甚至会可能超过奥赛康。随即企业便被爆出资金链紧张,扩张速度慢于竞争对手等负面消息,至今尚未重启发行程序。
对比看来,爱康国宾的上市之路就显得轻松不少,3月4日企业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申请,仅一个多月后,便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最高级别的交易板块全球精选市场。而与爱康国宾同日宣布IPO计划的还有美年大健康,同属行业巨头的这家公司表示将于2015年在A股主板上市,以此进一步拓展体检上下游产业链。但此前从企业高层透露出来的信息还是“未来2-3年实现上市,目前尚处于准备阶段”,上市日程并不是很清晰,但突然毫无征兆地对外公布上市计划,被业内看作是“被逼急了”。
竞争对手的成功上市与步步紧跟,让原本最先出手,但如今卡在中间的慈铭着实有些焦虑,总裁韩小红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说:“体检机构上市的目的是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迅速发展起来,把企业做强做大。但上市时间过长,不顺利,遇到很大阻力,这让企业当初对于上市的动力变成了现在的压力。”而据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集团上下仍在为A股上市忙碌。
业务模式创新各有其道
此前这三家企业在业务上差别不大,均以大众健康体检为主在全国扩张,但单一的业务结构使得商业模式存在风险。爱康国宾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对于募集资金的具体投向,张黎刚表示,70%将用于投资或并购体检与医疗中心;15%将投资或并购齿科中心;15%用于升级IT系统以及营运资金和其他用途。对于拓展齿科业务,他表示目前国内私营齿科业务增长非常快,中国排名第一位的齿科连锁机构目前年收入只有3亿元,拥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因此未来几年内爱康国宾很有可能成为行业主导者。
对此,爱康国宾其实早已布局,庇利积臣北京医疗中心便是其投资的一家以口腔医疗护理见长的专业诊所。庇利积臣医疗中心1958年始建于香港,如今已发展成为顶尖的多元化私立医疗服务机构,在进入北京市场之后,将诊所地址选在日坛公园的使馆区核心地带,医护人员来自中国、香港、英国等地,能用多种语言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一下就为自己贴上了高端化、国际化的标签。
提到高端诊疗领域,慈铭同样有份。2012年3月在北苑路附近建造的奥亚国际健康管理医院便已开业,首创中国私人医生定制服务高端会所,生命健康管理体系包含定制深度体检、私人医生一对一健康管理、保健养生、就医绿色通道等,定位于向社会精英人士提供私密、专业、系统、长效的私人医疗保健服务。相对于慈铭各家体检中心拥有从百元到万元不等的各种体检套餐,奥亚体检套餐的起步价是两万多元。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普通体检结果是亚健康,在奥亚通过进行两天一夜的深层体检后,则可以高精准地排查出常见病和高发病,更早发现潜在的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记者看到,在这间被布置得如酒店一般的医院里,每一位体检者身旁都有一位医护人员跟随引导。而要想享受私人医生健康管理、无限次深度体检、会所专家门诊等更多个性化的定制健康服务,则需要成为会员。“3年会费55万元,还有5年、10年、20年和终身制可以选择。”这名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告诉记者,如果在入会期间出现心脏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将全额退款。会员面对的是一名私人医生,但背后为他服务的则是专业的全科医生团队,作为具备专业医学背景,原301医院肿瘤内科医师的韩小红,也披挂上阵,成为“首席私人医生”。
奥亚的出现让慈铭跳脱出体检机构的常规业务模式,在解决高收入群体健康管理需求,创新盈利模式方面找到了一条新路,并很快成为发展重点。根据此前慈铭体检IPO招股说明披露的信息,其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便是奥亚这一品牌。据悉,慈铭在其他城市复制推广这一业务模式的计划目前也正在进行中。
同场竞技,慈铭的每一个动作自然都被对手看在眼里,去年年底爱康国宾在CBD核心区推出爱康君安健疗国际北京旗舰中心,将其定位为“亚洲顶级的高端管理与医疗中心”,虽然只在写字楼里占据了不到一层,但开业当天声势浩大,请来众多企业和文艺界知名人士,同时宣布聘请哈佛医学院前副院长Tom Fox教授为中心院长。
相比之下,美年大健康则坚持要为大众服务,“我们的竞争对手现在走的是高端路线,通过购买高端体检设备来满足一部分人群的需求。”董事长李文罡表示,经过多年积累,美年大健康已经拥有了海量的健康数据,能够分析和筛选出许多慢病人群,可为他们提供更进一步的医疗服务。因此在2015年上市之前,将通过大数据、差异化等手段来提高公司利润,让现有的连锁体检业务拓宽至更广泛的医疗生态链。
扩张之外的新思路
近年,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健康体检的需求也迅速增长。目前这一行业所隶属的预防医学国内总体市场规模已超过500亿元,体检机构超过6000家,行业每年的平均增速在20%至30%,总体平均毛利率则在15%的水平,其中民营机构约占10%。不少民营连锁体检企业凭借舒适度与专业化,拥有可与公立医院直接抗衡竞争的实力。但从另一方面看,国内体检市场渗透率为19%,美国则高达72%,因此发展空间巨大。
民营医院盈利模式范文4
自9月17日开始,创业板发审委连续6个工作日,外加9月27日连轴转,7天18场发审委会议。马不停蹄地审核32家公司,且首批IPO就是“十股连发”――创业板出台气势之猛、力度之大、节奏之快,可谓前所未有。
本来。32家创业公司合计也不过发行约7.8亿股,计划募资约84亿元,还赶不上一个光大证券(光大发行市值为109.6亿元),剔除少数被否企业后筹资还会减少。可是,由于机构询价结果远远高于招股意向价,仅首发的10家公司募资就达67亿元,超募1A倍,发行市盈率普遍高达50-60倍。一时间二级市场资金面吃紧,股指连破30130、2900点大关,连2800点也岌岌可危。
都说创业板是高风险板。但从预披露信息看,创业板又是绩优云集、成长超群。到底如何看待中国创业板?创业板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呈现三大特色
笔者大致浏览了近30家创业企业后,发现中国创业板呈现三大特色。
首先,创业板的最大特色是制造业比重大大下降。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众所周知。沪深股市制造业上市公司至少占到一半以上,即使那些非制造业公司,主要也分布在银行、房地产、建筑、采掘、交运、百货等传统产业,这是同“中国制造”的国际分工相适应的。要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创业板就要彻底改变产业结构。在近30家创业企业中,属于制造业的仅特锐德、南方风机、亿纬锂能等6-7家公司,大头是信息技术(10家)、生物医药(6家)和新型社会服务业(7家)。一些从未上市的新行业也出现在创业板名录中,如影视业的华谊兄弟,民营医院爱尔眼科,从事营销设计和传媒公关的华谊嘉信,等等。扩张,证监会已明确规定,超募资金只能投资主业,而主业一时未必我得到很多好项目,如网宿科技就明确表示,超募资金在缺乏良好分析论证的项目情况下可能会置放在银行,拖累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等资产盈利能力指标。
选股两要件
在笔者看来,参与IPO申购,只要有钱尽管大胆参与,上市后破发可能性极小。但若二级市场高位接棒,尤其是长期持有,就需谨慎而行了。因为一则,创业板多有风投潜伏,人家人股价极低,且政策鼓励创投,一年即可抛售,君不见有家创司老总不正在网上大谈其“批量上市10家企业数目过少,最好能达20家、30家,数目越多越好”吗?言外之意无非是今天创业板上得越多,明天他风投就能抛得越多、赚得越多。二则高溢价发股后这些企业是否还能保持高增长,尚未可知。
在选股方面,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的企业,风险相对较小,较值得中长期持有。
一是核心团队持股,抛股变现同业绩挂钩。
如莱美药业,除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36个月外,28位在公司任职的中高层及技术骨干承诺,锁定一年后上市流通数量需与公司净利润增长率挂钩,即净利润增长百分之几,所持股份准许流通百分之几,零增长零减持,直至2013年1月1日起,持股方得全部流通。加之该公司发行价为16.50元,发行市盈率47.8倍,相对较低,安全系数较高。
二是拥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独特的盈利模式。
如爱尔眼科,这是迄今以来上市的唯一一家民营医院。别的不说,2008年一年门诊63万人次(一天近2000人),手术6.6万例(一天200倒)。这在大型公立医院都是好算算的。说明公司在眼科治疗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加上“爱尔”的自主品牌,以及“三级连锁”的商业模式(目前全国连锁医院已达19家),就令人刮目相看。2006-2008年,其门诊量复合年增长率为29.68%,手术量复合年增长率为42.38%,而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51.55%。营业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101.31%,利润增长大大高过收入增长。事实上,在公司净资产从2006年1亿多元,到2008年近3亿元后,其ROE也从14.19%增至25.94%,今年上半年更提高到15.34%。从财务数据上看,其20%多的ROE指标远不如有的公司高,但反而觉得可信,募股资金投入后(纵然超募)也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相反,有的创业板公司业绩极为优秀,但往往经营单一,甚至有“一棵树上吊死”之虞。如发行价高达58元、发行市盈率68.8倍的神州泰岳,公司业务几乎完全依赖中国移动外包的飞信业务,自己并无多大的核心竞争力;去年申请上中小板被否决了,今年卷土重来,只是将原来一年一签的飞信合同改成了签3年。再仔细一看,风投中信证券以及公司主要管理团队持股也需锁定3年,也许3年内的业绩是有保证的,但3年之后呢?再说,纵然3年后业绩变脸,人家持股成本极低,也是大大有利可图的。
三点提防不可少
创业板是高风险板,全球如此,中国同样不例外。
在笔者看来,创业板风险尤其需要三提防。
一是提防信息不透明。如西安宝德,已有多家媒体报道,一位大三女生忽然获赠180万股股份,按目前行情其身价已达数千万元,可该大三女生的股份是怎么获赠的,公司至今守口如瓶。股权不透明且变动过多,本来就是发审重点,股权上模糊不清,那业绩呢,会不会有假?
二是提防无实际控制人,或主要股东间缺少一致行动。沪市的华海药业,就是因为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为一、二大股东)闹不团结,结果从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进而业绩衰退。创业板业绩不好就会直接退市,加上创新型企业靠的主要又是人力资源,大股东之间的一致行动尤为重要。如华谊嘉信,第一太股东刘某(占发行前股本57.72%)和第二大股东宋某(占发行前股本29.75%)原为夫妇,现已协议离婚,而女方原为公司业务总监,自然掌握着核心技术。但目前宋某仅仅担任董事,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其持股一年后即可抛售(需遵循董、监事抛股规定),且持有1000多万股,届时影响不可小视。
三是提防低价进入的风投密集抛股。创业板公司多有风投,怕的是风投云集,又急于抛股,如鼎汉技术、银江电子等。恐都是如此。
主板难以深跌
那么,创业板对市场的影响又有多大呢?从中长期看,股指不大可能深跌。
首先是因为在2800点位置,A股动态市盈率仅20倍,估值已相对合理,目前A,H溢价指数仅为112.7点。创下今年以来最低,国寿、平安、工行、招行、交行等一批金融股股价倒挂;事实上,这几天A股大跌,可H股基本不为所动,主要原因就是A股市场要上创业板。
有几个迹象也可说明这个问题:一是指数跌,成交量也日趋萎缩,说明大部分投资者(尤其是机构)不愿抛售;二是尽管指
数日下跌多超过2%。可个股几乎没有跌停的;三是如日前三维通信公开增发,中签率居然只有0.47%,同打新股差不多,且增发后股价逆势上扬。是啊,与其争着去抢购市盈率高达50倍~60倍的创业板新股。不如静下心来,在二级市场上检点10多倍的便宜货,当前这样的好股多的是!
股市不可能深跌,还是因为上上下下对创业板高度重视。在全球创业板多不成功的背景下,中国创业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压力尤大,如果真的因为创业板引发主板大跌,想必管理层不会坐视不管。笔者甚至有一个直觉,创业板50多倍的IPO能否持久,都是个问题。“十股连发”,毕竟是为了遏制恶炒所做的试验。尽管密集发审,以后是否一直密集发行、密集上市也要看市场反应。一旦创业板冷下来。或者说步入正常,主板也将按理出牌,毕竟经济复苏已成定局,股市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第二,高收益、高成长、高权益,成为中国创业板的第二大特色。首批10家IPO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501元(按2008年业绩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近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50%,权益比率普遍达60%-70%,即负债率仅30%上下。尽管10家公司按发行价计算的静态市盈率超过50倍,但如果保持30%-50%的成长率,动态市盈率就将大幅下降。
第三,绝大多数有“风投”潜伏,且“风投”人股价基本仅为发行价的1/3到1/4。如电广传媒就已公告,由其控股的风司达晨财信,就分别持有亿纬锂能195.95万股(占2.97%)、爱尔眼科300万股(占3%)和网宿科技230.99万股(3.411%)。中信证券既是神州泰岳和新松机器的保荐人兼主承销,又是该两家企业的创投股东。中信证券入股神州泰岳的价格为13.20元/股(今年6月刚缴款),而后者的发行价为58元:同样,海通证券也是银江电子的保荐人、主承销和创投股东。又如。风投中比基金(财政部、海通证券等投资)今年1月入股中元华电股价才6.47元/股,按每股收益1.03元计市盈率才6倍,中元华电的业绩与神州泰岳差不多,一旦IPO上市,获利极为丰厚。而在锁定期的政策安排上,创司所持股份一般12个月后即可流通(持股不满一年的例外),今年1月入股中元华电的中比基金,第二年也可减持50%。
暴露两块短板
但是,中国创业板也有两块短板。
民营医院盈利模式范文5
在长达九十分钟的访问中,从他自信的笑容与惊人的话语背后,记者恍然大悟:原来刘佳如此深谙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之抛砖引玉
一年,两次融资,在民怨载道的医疗界,不能不算做奇迹。谈及每次的融资过程,刘佳轻描淡写地说道:“这没什么惊奇的。”而在这份谦虚的背后,记者看到的是佳美巧妙地抛砖引玉。
在佳美过去十余年的发展中,其实有着无数次的融资机会:2005年下半年,山西某私营企业愿意投资数亿人民币给刘佳在北京建立定位于高端医疗消费人群的佳美国际医院,但适逢国家调控,投资计划被迫束之高阁;2006年年初,某担保集团表示愿意为佳美口腔提供5000万人民币的贷款担保,但刘佳对协议中的某些条款不能接受,也因此放弃。
在刘佳看来,当时融资的时机并未成熟,并笑称:“如果拿了VC的钱,既害了VC也害了佳美。”而今天反观佳美的发展,如果把其第一次融资暂且称作“玉”的话,那么被放弃的这些机会又何尝不是“砖”?因为融资机会不成熟,所以,佳美一直以自然积累的方式增长,滚动发展的资金都来自诊所收支的盈余,开店――盈余――开店,成为佳美扩张的既定模式。从大连开始,佳美一鼓作气将脚印撒落在沈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更为可喜的是,佳美获得了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当1996年国家开放口腔医疗经营时,佳美便拿到了首家口腔医疗连锁经营的牌照。
这些诱惑,VC们怎么能抵挡得了?当然也包括英国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与美国海纳亚洲创投基金,于是才有了他们1000万美元融资。两家VC负责人表示,刘佳的务实和专注给他们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刘佳的履历也让他们相信刘佳能带领佳美走得更远。而从今天佳美的发展看,又有谁不在称赞这段“抛砖引玉”的佳话?
但,如果你以为刘佳“抛砖引玉”的本领仅限于此,那就大错特错。刘佳之前做过风投,对于风投商自然也是相当了解:VC们看重的是投资项目的盈利空间。而距离融资不过半年时间,佳美便收回了全部资金,佳美高调却自然地证明着自己的价值,距离第一次融资才不过一年的时间,佳美便收获了它的二次融资机会。几次抛“砖”后,引出了真正的“玉”,坐在记者面前的刘佳依旧在讲着自己的故事,而记者则在心里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原本意思是说指着张三骂李四。但是熟悉兵书的人肯定知道,它在《三十六计》中可并非此意,而是将它演绎成训戒部下,以使其敬服的谋略。
佳美口腔的老顾客们肯定都知道刘佳一直以来推行的“强制型管理”:招聘医师必须要具备中级职称和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医生们会热情地招呼病人,为了对医生的服务态度进行监督,佳美甚至制造“患者”暗访;要求新加入企业的医生首先要接受培训,集中学习“佳美”的医德医规、服务礼仪,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知识,定期邀请国内外有名望的专家来企业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
而顾客能见到的这些仅仅是“指桑骂槐”冰山一角。佳美通过实行医生没有底薪、只有提成的分配制度等措施,更是提高了员工管理的效果。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如果某些医生的待遇很高,那么其他人为了赶超他而更加努力。
而刘佳更是将“指桑骂槐”应用于自己的供应商。一直以来,佳美口腔与国外厂家签订的合同一签就是五年,而且都是“open”式合同:只要发现别的厂家生产出的药物更先进,可以单方面无偿解除合同,它所带来的结果便是,只有国际一流的药厂才敢与佳美合作,“这就保证了佳美统一的进货渠道,并且确保了使用的是国外最先进的药物”。
在记者看来,这似乎是刘佳的一步狠棋,干脆利落,效果显著。
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
不知道你面对已知与未知领域时将如何选择?刘佳选择了“远交近攻”。
我们先从大处说起,1993年,刘佳在大连开设了第一家佳美口腔,随着生意的红火,他便按照相同的盈利模式在大连先后开设了四家分店,大连的火爆将佳美在沈阳开设分店的设想成为一种可能,而佳美模式在辽宁的成功,才造就了佳美成功登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就是凭借远交近攻的策略,目前佳美口腔已经在全国设立了60余家连锁分店,仅在北京便有30余家。
刘佳更是从小处着手,将“远交近攻”发挥得淋漓尽致。
受传统行业规则影响,病人去医院看病势必要挂号、排队,经过漫长等待之后还可能受到冷遇,医院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这已经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顽疾。而根据齿科的特点,很适宜小规模大数量的连锁式发展。于是,佳美剔除了医院庞大的架构,删减了很多医院设施,这不但消除了庞大的行政管理机构和后勤包袱,更有效地节约了患者的时间,实现就近、及时就医,刘佳更以此创办了“10万元装修+10万元设备+10万元耗材”的佳美模式,连锁经营、就近获得顾客,“远交近攻”如此而已。
由此带来的进一步优势是:价格高昂的口腔设备,通过集中采购、分散使用的模式,不但提高了口腔设备的利用率,更降低了消耗成本;而由原来的一家单独使用广告到今天几十家分店同时使用,宣传成本自然降低了很多;而由于成本费用固定,边际效应的不断增加可谓“高回报”;同时,随着长年在安全、方便和服务质量上的积累以及一系列优质和人性化的服务所树立的良好口碑,佳美的品牌效应也渐渐凸显出来。
民营医院盈利模式范文6
从2014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卫生计生委相继的各种文件中可以看出,我国县域医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将患者更多地留在基层。要想实现强基层的目标,在现有条件下如果仅仅依靠公立医院的发展而没有社会资本的参与,那么这一改革的各项任务将无法顺利实现。
县级医院经营现状
据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末,全国共有医院数量25 860个,其中2854个县(县级市)共设有县级医院12 365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2002所。县级医院的数量占全国医院的比例达到了47.8%。虽然近年来县级医院诊疗人次稳步增加(图1),到2014年全国县级(含县级市)医院的诊疗人次数为10.1亿人次,但是仍然只占到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的34%(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29.7亿)。县级医院在数量与诊疗人次上的反差,其背后体现的却是医院普遍规模较小、经营困难。此外,从国家卫生计生委所的报告中也可以看出广大县级医院经营压力较大。
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4年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评估报告》中指出:截至2013年6月,试点县级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收入共计45.09亿元,其中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24.22亿元,占53.70%;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补偿8.92亿元,占19.78%;尚有缺口11.96亿,占26.52%,这部分完全由医院自行消化,医院普遍感受到经营压力较大。2015年,国务院医改办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督查报告》中再次指出:县级医院债务负担较重,给医院正常运行带来较大经济压力,影响到了医院运行新机制的建立。
根据改革的要求,县级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后,应该通过增加政府财政补助、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两个渠道获得补偿。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种政策原因的限制,医院无法较大幅度和更大范围地提高服务价格,而且部分县级政府的财政补助也难以继续增加。取消药品加成,反而导致了县级医院的负担加重。在改革试点县,普遍反映小幅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对医院补偿作用有限,如何增加收入仍是院长们最头疼的事。
长期以来,大部分县级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合理扩张、盲目购置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引进,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医院债务负担较重。此外,部分试点改革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后政府补偿款没有全部到位,进一步加大了医院的债务水平。根据2013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推算,全国所有医院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43.8%。
据2013年全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全国县属综合医院中,平均收支结余为485.1元,如果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平均损失553.9万元,那么收支结余则变为平均亏损68.8万元;在县级市属综合医院中,平均收支结余为502万元,如果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平均损失723.9万元,那么收支结余则变为平均亏损221.9万元(表1)。
再以东部某省188家县级医院(2013年经营数据)为例,平均每家医院负债总额为4826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43.38%;共有7家医院已经资不抵债,其中最高的一家医院资产负债总额高达11.8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21.06%;平均每家医院药品结余占总收入比例为4.68%。如果取消药品加成,平均每家医院将损失457.4万元。此外,该省县级医院的平均经费自给率只有88.7%。
国家审计署在2011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中指出,部分地区医院债务规模大、偿债压力较大。这一问题在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尤为突出,部分县级公立医院当年偿还债务本息总额超过了当年业务收支结余,部分医院甚至已无力偿还债务。由此可见,县级医院的经营状况令人堪忧。尤其是对于今后全部面临改革的县级医院来说,部分县级财政补助能力较弱,尚未建立稳定、常态的县级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对于这部分的医院来说,其经营将更加困难,所谓的医改目标又如何完成?
县级政府的困境
原卫生部在2012年的《县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县级公立医院长期债务规模达到658.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和设备负债占73%。随着固定资产的购建完工投入使用,多数医院逐渐进入了还债高峰期,债务压力加大,这些债务最终可能成为事实上的政府债务,增加未来政府财政支出和运行财务风险。然而,我国县级政府的财政状况也不容乐观。国家审计署在《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3年第32号公告)中指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39 574万亿元,或有债务10 846万亿元。与2010年相比,县级政府债务年平均增长高达26.6%。未来几年,县级政府偿还债务压力极大,且处于债务偿还高峰期。因此,各县级政府在背负较高债务负担及经济增速下行的情况下,难以继续扩大医疗再投入。
随着县域医改的全面推开,仅以2012年全国县(市)级3490家综合医院为例,在取消药品加成一项每年的损失就高达219.4亿元,如果损失全部由政府来承担,那么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助在现有基础上还需再增加80.4%,而且这只是对县(市)级综合医院的补助,此外尚有8875所县级医院及2002所妇幼保健机构嗷嗷待哺。
仍以东部某省为例,其地方政府对188家县级医院的投入占财政收入的0.69%,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不同导致各地方政府对医院的投入既有低至为0,也有高达6.36%的。倘若完全由地方政府承担取消药品加成补偿和设备基建投入补偿,那么每年对医院的投入将达到财政收入的1.51%,相对于目前的0.69%来说,至少还要增加1倍以上的投入。
资本机会在哪里
县域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对于社会资本来说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的机会。
一是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政府要求每个县(市)要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在此基础上,也可探索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对于一些人口大县,尤其是超过百万人口的县域来说,其医院的床位规模未来应当达到5000张以上(按照2020年县级每千人口达到5张床位数计算),市场容量绝不是1?2所县级医院所能够满足的。笔者在调研时也发现,一些县域内的单体民营医院年收入能够达到近亿元的规模而且有的民营医院还是在乡镇开设的,甚至有的民营医院其规模与技术实力同当地的县(市)人民医院相比已经不分伯仲。
二是患者就医下沉带来的增量需求。在国务院的历次文件中都提出要实现大病不出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如果按照现有的居民医院诊疗率人均2.19次(2014年统计数据)来进行计算的话,那么全国县级区域内的医院年诊疗人次将超过16亿人次,按照90%在县域内就诊,那么年诊疗人次也将达到14.4亿人次。根据卫生部门统计测算,目前全国县域内的医院年总诊疗人次大致在8亿人次左右,预示着未来县级医院的诊疗服务量在现有水平上将增长80%以上。对于县级医院来说,也就意味着还需要增加更多的医务人员与床位规模才能够实现90%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这一部分新增的患者需求,依靠政府部门并不能够解决,社会资本应当充分抓住这一机遇。
三是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带来的投资机会。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在不断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过分注重外延式的扩张,在学科设置与医疗设备购置上力求“你有、我有、全都有”,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专科特色,缺乏服务品牌。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再次强调“严禁县级公立医院自行举债建设和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县级政府为了节约资金,同时避免各医院在设备投资上的浪费,社会资本有机会与公立医院进行医疗资源的整合,联合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由此实现区域的资源共享。
四是发展连锁社区医院。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中最普通的一种,其业务具有一定的广度与延伸度,盈利模式也可以做到多样化,收入来源并不像诊所那样依赖于药品销售。
县域内的社区医院由于普遍技术薄弱、设备简陋,通过实施连锁化经营,增加软硬件的投入,在与政府办的同级别公立医院竞争中,由于具有相当强的核心优势,很容易吸引到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