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综合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综合骨科和骨科的区别

综合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骨科;实习;教学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从基础课程转变到实践、开始临床经验积累的重要阶段,是医学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医学院校教育是医学生的第一步,而临床实习阶段是这一步中的后2年,是迈向第二步,即初步专业化教育的的转折点[1]。因此医学院校学生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和丰富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骨科临床实习中需要把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传统医学知识与现代医学先进方法相结合,培养实习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提高骨科临床实习的效果,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1重视门诊常见病的带教

骨科门诊患者流动性大,资源丰富,学生在门诊不但可接触到多种门诊常见病例及体征,也可接触到病房中少见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病例,例如肩周炎、网球肘、腱鞘囊肿、滑膜炎、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等。门诊代教的重点是常见病的识别、体格检查及其鉴别诊断。骨科门诊常见病多为颈肩腰腿痛、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退变性骨关节病及骨质疏松症等。在实习带教时,可以结合门诊典型病例,讲解特定疾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讲解可尽量针对一组病理相近的疾病,而不是某一种疾病。例如,腰腿痛的患者,考虑有多种原因导致: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老年人的髋关节膝关节疼痛,常见为退行性骨关节病、滑膜炎或者半月板损伤等。门诊实习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 它不但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亦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实践操作以及沟通、表达等能力,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有助于快速掌握骨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强调骨科查体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骨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多年骨科课程教学中体会到,要教好这门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重点在于运用适合课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2]。骨科临床体检有很多特殊的体检方法,这些体检方法对鉴别诊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根据腰部压痛点的不同可以区别腰肌劳损和棘上韧带劳损及骶髂关节劳损;臀上皮神经炎和梨状肌综合症;通过直腿抬高实验对确定椎间盘突出具有重要意义;麦氏征对半月板损伤具有诊断意义;前后抽屉实验可以确定交叉韧带的损伤。体检方法的培训不仅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对临床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检查中要注意培养实习生的整体观念,不能认为腰腿痛是运动系统的疾患就只限于检查腰和下肢,必须强调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骨科的物理检查的过程是: "望、触、动、量"。因此在骨科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物理检查的程序化操作,同时要养成进行双侧对比检查的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学生模拟患者,示教正确的检查方法,然后让学生相互模拟检查,熟悉正确的手法,最后选择相关病例进行床边示教,结合具体病例分析其临床意义[3]。骨科实习教学中操作技能的培训占相当大比重,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我们力图使实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骨科操作,每次实践操作之前,根据操作项目提出若干问题,督促实习生自行查阅资料,组织讨论分析,教员给予总结归纳,然后再带学员进行操作实践,尽可能让学员自己动手体会。

3侧重临床能力的培养

外科医生应侧重临床能力的培养,它并不是简单的操作动手能力,而是包括临床思维、分析综合、诊断治疗、临床技能等多方面。特别是临床思维的训练,要培养横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综合、比较鉴别。我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①PBL教学模式的运用。以问题和临床病例为导向,通过病例分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其探究原因与解决问题的兴趣,在寻找本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得到提高。这种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大大增加了学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在过程中锻炼自身素质,更快更好的适应由学生向医生角色转换这一过程,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他们已经完成了理论课程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对一些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与体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有所了解,但对于疾病的认识往往缺乏横向,片面的、零散的,在采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时常常遗漏重要信息,在对疾病进行分析和治疗决策时不能综观全局,缺乏综合考虑。所以,在实习生刚进入科室时,我们针对教学大纲和临床常见病,以问题的形式给出章节的提纲。以问题为主导的思维方法,可通过临床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另外,刚刚进入骨科开始临床实习的医学生, 对与患者接触、直接了解临床治疗活动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教学中以临床问题为主导,可以充分调动实习生的主动性。②床边教学法的应用。就是临床医师结合病例在病床旁边的讲解教学,是医学生将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用于临床,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床边教学在培养医学生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临床思维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医学院校对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实行的重要教学方法。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床边教学是强调以临床带教老师为主导,医学实习生为主体、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教学。除了学生可见到的体征和问到的症状之外,同时系统全面地介绍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片、CT、MRI等资料,使学生所能接触到患者的信息量增大,有许多内容是教材上没有论及的,能增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们采取具体病症为例,如腰椎间盘突出,门诊的主诉及查体、入院后的进一步检查及鉴别诊断、手术方案的选择以及治疗效果,让学生全程参与,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4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

良好的的医德医风是高标准规范化医学教育阶段培训目标的第一项。每一位带教老师都应按照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学生,来要求自己的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尤其是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氛围中,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在如今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它直接决定医疗人员是否可以正常、顺利的工作。带教老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注重传授学生正确的沟通方法和对患者及家属心理的疏导,避免因初入社会经验不足而造成医患矛盾。

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投入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针对骨科临床实习生教学采取的以上措施,就是以此核心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英恺.关于我国医学教育的几点意见[J]. 医学教育,1998:163 (1):1-2.

综合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均属于老年骨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针对此类疾病,通常可借助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治疗。然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对麻醉手段进行科学选择,确保良好的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1]。为了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发挥的麻醉效果,位今后的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本院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分别给予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样本,根据麻醉手段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人数为42例。对照组包含22例男患和20例女患,患者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59岁和84岁,平均年龄(72.5±4.2)岁。联合组包含24例男患和18例女患,患者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61岁和85岁,平均年龄(73.2±4.5)岁.联合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不存在麻醉禁忌症。两组患者在性别结构以及年龄范围等基础资料的对比上无显著区别,可应用于研究对比。

1.2 方法

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均接受相关临床检查,同时,医院均对其实施手术风险评估,要求其进行为期8小时的禁食,确认患者不存在麻醉禁忌症。两组患者均具备较为完善的术前准备工作。针对并发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均对其实施对症处理,将其血压水平及血糖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对照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选择L3-L4位置作为腰椎穿刺点,对患者实施穿刺操作,选择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具体用量为10毫克,将实际麻醉平面调整在T7,实施麻醉后,帮助患者选择平卧位,保持该8min后改变,选择0.02mg/kg咪达唑仑以及1mg/kg芬太尼,对患者进行实时静脉注射。

联合组接受腰-硬膜联合麻醉,早期操作方法参照对照组。结束穿刺操作后,选择25G腰麻针,成功插入之后,综合分析患者个人状况,合理选择5毫升至8毫升布比卡因注射液注入,待患者脑脊液顺利流出之后,选择2毫升浓度0.75%的布比卡因以及1毫升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将其注入,将腰麻针拔出,5min后实施麻醉平面测试,同时视情况合理增加利多卡因用量。

1.3 临床疗效评定

本次研究将患者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三种。(1)优:患者接受麻醉后状态十分平静,没有疼痛感,不需要通过药物实施辅助麻醉,且肌肉松弛度较好;(2)良:患者接受麻醉后有少量疼痛,接受镇痛药辅助麻醉后疼痛缓解并回到平静状态;(3)差:患者接受麻醉后仍有强烈疼痛,妨碍手术正常开展[2]。

对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麻醉前、手术中以及手术结束后的心率状况以及血压水平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经SPSS19.0数据统计学软件针对联合组及对照组麻醉效果、心率以及血压等临床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通过均数和标准差表示两组计量数据,计量数据对比实施T检验,通过例数和%表示组间计数数据,行检验,以P

2.结果

联合组接受腰-硬膜联合麻醉后,其总麻醉优良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

3.讨论

由于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需要承受的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等均大幅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数量众多,相当一部分工作者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者长期以同一姿势进行工作,其站姿、坐姿等不规范时,极易引发各种骨科疾病,而老年人因为年龄等因素,更容易患上各种骨科疾病。近年来,通过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科疾病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老化较严重,且其器官也慢慢出现衰弱,在手术耐受性上相对较差,因此必须要谨慎选择手术麻醉方法。本次研究发现,联合组接受腰-硬膜联合麻醉后,其总麻醉优良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

总而言之,针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借助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大大改善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提高麻醉优良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飞雪,何亮,徐维娟.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探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5:532+534.

[2]王建平,田节印.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29:95-96.

[3]关传友.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5:2965+2968.

[4]曾令全,石宗莉,刘艳,等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重庆医学,2 0 1 1( 3 5):3 6 0 7 .

综合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精神障碍;原因;分析

术后精神障碍(Postoperative psychonosema,POP)是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人重要因素,POP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者在术后数天发生的一种可逆的和波动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包括感知觉、情感、意志行为及睡眠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1]: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影响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对创伤耐受性差,易产生各种并发症,而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升高[2]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可导致康复延迟、诱发其他并发症、增加治疗费用、加重家属负担,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等。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精神障碍老年患者26例,经治疗和护理,精神异常均痊愈.本研究对26例行工关节置换术的老年人发生术后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4年3月 我院骨科诊断并行工关节置换术的年龄≥60岁老年患者190例 ,男106例,女84例,术前均无明确精神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发生精神障碍26例,其中,男性为16例,女性为10例,年龄在60~91岁,平均年龄在72.3岁,本组手术全麻24例,腰硬联合麻醉2例。

1.2急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①患者出现语言不流利、知觉障碍、睡眠清醒节律异常及神经运动性活动异常中的两项;②患者对外界的反应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③认知功能减退及定向异常;④症状持续存在几小时以上。排除标准:头颅CT扫描示急性颅脑损失者;既往有精神病史者;既往有脑血管疾病者。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

1.4临床表现 患者入院前无精神疾病及老年痴呆病史。术后麻醉苏醒5d出现精神症状。表现为夜间醒来胡言乱语,情绪激动,幻觉、幻听,烦躁不安。

2 原因分析

2.1年龄因素 老年人神经功能退化,并发症多,机体适应能力显著下降,神经细胞衰亡增多,脑组织本身的退行性变,使机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能力下降,可能出现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直接损伤神经细胞,骨对手术创伤的承受能力明显下降。

2.2麻醉因素 麻醉用药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乙酰胆碱、多巴胺及儿茶酚胺等物质的变化这是引起老年人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重要机制[3]。

本组结果显示,例患者中190例患者中26例发生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率是13.68%,全麻发生POP率为12.6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2.3手术因素 围术期出血量大会导致术中或术后患者出现低血压及脑灌注不足,脑部是否缺血、缺氧程度及持续时间是决定低氧血症对脑功能影响程度的主要指标 。

2.4心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医学知识的匮乏,对本身患有疾病的不了解,以及病痛的影响,使得患者术前、术后都对疾病的恢复情况有所担心,心理负担重。患者入院后面对陌生的医护人员,环境及医疗器械,家属陪伴较少等,使得患者过度紧张,失眠,易产生POP。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加强患者术后病情检测,注意是否有意识、认知及记忆等精神障碍的出现。正确区分麻醉后遗效应与POP的区别。围手术期应多次检测血常规,对患者出血量进行正确评估。对有输血指征者及时进行输血。维持血红蛋白73~90g/L,当患者确诊POP时,合理使用抗精神药物,使用冲击治疗可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且获得理想疗效。术后精神障碍易被漏诊,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部分患者会死于病情恶化如木僵、昏迷、癫痫发作,积极治疗和诊断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精神障碍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肖克明,王大民,陈茁.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3):184-485.

[2]王志萍,曾月明.术后精神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2003,24(1):10-13.

综合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骨折;肢端血运;观察;护理

骨折是由于受到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损伤所致,周围软组织同时受到损伤。血液灌注或回流受阻,可出现异样疼痛,肿胀,皮肤苍白等一系列生理病理的改变,其严重者可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和肢体缺血坏死。因此,早期观察患肢血运是骨科护理工作最重要内容和最基本工作之一。

现将我院2003年82例四肢骨折患者患肢血运观察专科护理结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开放性骨折:上肢16例,下肢20例;闭合性骨折:上肢24例,下肢22例;性别:54例,女28例:年龄:9-94岁;平均48.6岁。

1.1观察方法

采用 “5P”字法:疼痛、苍白、感觉异常、麻痹、无脉进行严密观察。

1.2血运观察的平定标准

I级(好):早期疼痛较轻,甲床充盈时间正常,轻度肿胀,无麻木,可触及动脉搏动(开放性和闭合性骨折)。II级(中):疼痛加重,肢端皮温偏低,肿胀明显,感觉迟缓,甲床充盈时间延迟,动脉搏动减弱(开放性和闭合性骨折)。III级(重):疼痛剧烈,甲床充盈欠佳,皮肤青紫或苍白,高度肿胀,皮温冰冷,难触动脉搏动(开放性和闭合性骨折)。

1.3观察结果比较

3护理

3.1心理护理

骨折会使患者出现焦虑、紧张恐惧,整个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活动就会紊乱,抗病能力下降。护理人员因利导,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恢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提高抗病的能力。

3.2加强基础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对新鲜骨折入院患者,手术后、整复、牵引和进行石膏、夹板外固定的患者,护理观察时要进行重点床头交接班,严密观察早期肢端血运及运动情况,并认真做好护理文件记录,正确描述患肢血运情况。

3.3专科护理

3.3.1疼痛:观察区别疼痛的不同性质及临床表现,以确定引起疼痛的不同的原因。创伤、骨折、手术伤口的疼痛多在整复或术后较重,伤口逐渐愈合时,明显减轻。缺血性疼痛一般止痛剂不能缓解,呈疼痛加剧,持续性,患肢张力增高,触压痛明显,被动牵拉手指(足)时疼痛。往往疼痛是反映患肢血液循环障碍的早期症状之一。护理观察:①加强临床观察,查找引起疼痛的原因,如因小夹板外固定引起的缺血性疼痛,要及时松解外固定。②在执行护理技能操作时轻柔、准确、加强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看电视,读书阅报等,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痛苦。③对疼痛严重者而诊断不明确时,应禁用吗啡、镇痛泵等镇痛药物和措施。④疼痛是神经对缺血的早期反应,远端肢体疼痛严重时应考虑缺血的可能性应警惕骨筋膜室终合征的发生。早期减压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可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门诊曾有一位患者左胫腓骨骨折,进行石膏外固定后,医生已交待注意事项,回家后,患肢出现剧烈疼痛,服用止痛药物,数日后逐渐出现肢端血运差,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以至肢体远端坏死。

3.3.2苍白、麻痹观察:骨折后患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如患肢进行性肿胀会影响血液循环,易造成肢体血液供应不足。皮肤的苍白是远端肢体完全缺血和血供不足的表现。护理观察:①注意使患肢抬高而不要下垂,患者一般采用平卧位,并将患肢用卫生空气枕抬高,使之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②观察肢端供血情况,注意患肢皮肤的颜色,如静脉回流受阻,患肢为淤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呈青紫色。③指导患者多活动手指(足)促进血液循环,肌肉对血运很敏感,如缺血时手指(足)呈屈曲状态,被动牵拉时可引起疼痛。一旦出现肢端血运障碍,应即将患肢放平,严密观察。

3.3.3感觉异常、无脉观察:注意患肢感觉是否减退、麻木、反应迟钝或消失,患肢肢端皮温是否偏低甚至冰冷。损伤后组织内压继续增加,血液灌注或回流受阻,阻断较大动脉血供,肢端出现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组织缺血性严重。护理观察:①骨折后争取早复位,避免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②密切观察患肢感觉情况,缺血引起的感觉障碍多呈套式:神经损伤引起的感觉障碍,则与神经分布相一致。③检查动脉搏动应注意与健肢对比,对创伤严重者警惕血管内膜栓塞,引起血液循环障碍。④最肢端温度较低者注意保暖,扩张血管以促进血液循环。缺血性肢体严禁做按摩,热敷以防止增加局部代谢,加重组织确血。去年我院救治一位9岁儿童,右胫腓故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并严重皮肤挫伤,患肢感觉迟钝,足背动脉微弱,经我院医护人员共同配合,综合治疗,保持患肢中立位,严禁小腿外旋,细心观察患肢血运及足趾活动情况,终使患肢保留。

3.3.4功能锻炼:积极做好健康宣教,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尽早开始功能锻炼。骨折一经复位固定后,立即开始患肢主动的肌肉舒缩,促进血液与淋巴回流,有利患肢消肿。同时,及时合理的功能锻炼,促进全身及患肢血液循环,改善骨折部位营养代谢。有利预防各种并发症,加快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锻炼。

结论:早期患肢血运的观察对骨折愈合功能康复,简便、有效。是护理观察的主要指标。只要我们护理人员经常深入病房,了解“5P”字的含义,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隐患,就能有效预防血液障碍,减少肢残坏死率,增加治愈率。

参考文献

综合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 骨筋膜综合征 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肌肉坏死与神经变性,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1]。我科2007年1月20日收治一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入院时通过笔者观察,判断为“左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立即通知医生急诊进手术室行切开减压术,避免了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男,23岁,因骑摩托车摔伤左小腿,当时感伤处疼痛,肿胀,不能活动,无出血、呕吐、昏迷等,伤后未作任何检查,随后到一家私人诊所观察及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伤后17小时左小腿肿胀疼痛逐渐加重,左足趾出现麻木,于伤后20小时来我院就诊,拍片提示“左胫骨平台骨折”,即入住我科。入院时查:T37.1℃ ,P92次/分,R22次/分,BP130/90mmHg。左大腿下段,膝部及左小腿皮肤高度肿胀,压痛,皮肤张力高,大片张力性水泡,左足皮肤冰冷、发绀,足背动脉搏动不能触及,浅感觉丧失,足趾伸屈肌力为0,被活动时疼痛加重。立即通知医生,急诊送手术室在腰麻下行左小腿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及骨折复位加外固定术,切口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口用无菌敷料及绷带适当压力包扎。术毕回病房后见左下肢皮肤渐转红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肢体温度逐渐变暖。术后通过抗感染、高渗性脱水药的应用及支持对症处理,左下肢肿胀及张力性水泡逐渐消退,足趾伸屈肌力5级,浅感觉正常,于切开减压后第10天在局麻下行左小腿伤口二期清创缝合术。术后伤口无红肿,渗出,拍片复查示:“左胫骨平台骨折端对位对线好,关节面平整”,2周后伤口间断拆线,伤口愈合良好,住院25天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加强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骨筋膜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严重性和危害性,此病人及家人由于医学知识缺乏,导致就诊延迟,造成了并发症的发生。

2.2 病人主诉患肢疼痛加剧时可能为骨筋膜室内压增高所引起的早期临床症状,故出现疼痛后注意区别疼痛的性质,引起疼痛的原因,应高度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2.3 对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肢体不应抬高,以免加重缺血[2]。应将肢体放平,严禁热敷,因温度增高可增加组织的代谢和渗出,加重组织缺血、损伤。

2.4 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后,由于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大量坏死组织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可进入血液循环,故应积极防治酸中毒,高血钾症,肾功能衰竭,心律不齐,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律、呼吸变化、监测尿量及血电解质。

2.5 切开减压后创口敷料包扎不易过紧,应观察肢体疼痛及肿胀消退情况。由于创面大,伤口渗血渗液较多,应及时补充水份及电解质,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

参考文献:

综合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6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骨科领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和医生都构成严重的威胁,一旦发生并延误诊治将造成灾难性后果,这在某种意义上说骨筋膜室综合征比骨折本身的医疗风险更大。因此,作为一名创伤骨科医生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

1及时有效的治疗

骨筋膜室综合征唯一的防治手段就是在其加重之前、在肌肉发生缺血性改变尚可逆转之前即给予有效的减压治疗[1]。一旦发生严重缺血持续超过6h即无逆转可能,此时无论采取任何方法均无效,故须争分夺秒地处置,不能拖延等待观察。但问题是出现缺血的时间或程度并无明确的分界线或准确的判断指标;个体对缺血的耐受性也不一样。因此,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判断其发生发展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是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医生对其有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并注重一些细节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警惕性为第一要素

经治医生在思想上要始终绷紧这根弦,特别是在危险期内,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在临床工作中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同时用两只眼看问题,一只眼盯着骨折、一只眼盯着并发症。要记住警惕性是最关键的、警惕性要时时刻刻贯穿于全过程。

3悟透骨筋膜室综合征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是另一关键

因各种原因导致筋膜间隙腔内组织(肌肉、神经)压力增高、超过其自身血液微循环的灌注压、从而使组织内微循环减弱或停止进而发生组织缺血性改变。其核心问题是肌肉、神经的缺血,而缺血的原因是间隙腔内压力增高[2]。压力来自于损伤所致的内部组织肿胀,也可来自于外界给予肢体的外在压力(如敷料包扎),或两者兼有。总之其发生有两个关键性因素:(1)组织压力;(2)组织的微循环灌注压,是否发生缺血决定于两者之差的大小。因此,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既与压力有关也与血压或肢体动脉供血的强弱(如骨折刺激可致动脉痉挛或受阻使动脉供血减弱)有关。

另外筋膜间室的概念也要重新理解:传统概念是指由骨、深筋膜构成的边界,最新概念则将边界扩展为除骨、深筋膜外还包括肌外膜、皮肤、外包扎之敷料石膏等。这些边界均较致密、缺少弹性,一旦肌肉肿胀或包扎过紧则间隙内的压力就会迅速增大。明白以上概念就能帮助对各种临床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分析,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4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判断其发生发展

要明白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不象骨折那样有明确的指征和检查确诊手段,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经治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主观判断。目前有2种方法:临床表现和仪器测压。仅靠临床表现也完全可以实现诊断目的,而且是目前主要的诊断手段,尤其是基层医院。要同时考虑以下几方面的临床表现:(1)常见部位;(2)损伤机制;(3)症状体征;(4)动脉搏动在诊断中的意义;(5)鉴别诊断。

4.1最好发部位为前臂及小腿

凡是这两个部位的骨折损伤都要特别注意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能性。

4.2损伤机制

这是其发生发展的基础,对每一个病例都要详细了解其受伤机制,从中可以判断出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风险有多大。要评估几个方面的问题:(1)肢体伤情的严重程度和范围,特别是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程度;(2)是否为挤压伤;(3)损伤力作用于肢体所持续的时间;(4)是开放性还是闭合性损伤(指骨筋膜室是否开放),闭合性损伤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5)同时要注意评估全身状况如是否伴有休克等。已证实下述情况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或使其发生机率增加:①扩髓置针,特别是在闭合牵引复位下操作;②牵引,特别是大重量牵引可致间隙腔内压力增高;③止血带,特别是长时间反复使用;④,患肢高于心脏平面可使脉压差减小(故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患肢置于平心脏水平);⑤失血性休克。

4.3症状及体征

4.3.1皮肤张力和硬度,皮肤张力增大和触摸肌肉部位时硬度增加均是间隙内压力增高的外在表现,据此可判断间隙内压力的变化趋势。张力越大表明肿胀越严重、间隙内压力越高(但在外敷料包扎下可能会掩盖这一体征,这时就要注意其他指标)。

4.3.2疼痛要注意区分3种疼痛:自觉痛、触压痛、牵拉痛。对于疼痛有的专著视其为最重要的判断指标,即非常剧烈的、暴发性的、止痛药都无法缓解的、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疼痛,特别是指(趾)的被动牵拉痛,一旦出现这种表现即应断定为已发生肌肉早期明显缺血。但在临床实践中有时很难判断其疼痛的来源和性质,缺乏特异性,特别是在急性期内;某些情况下因特殊原因还会掩盖疼痛这一症状(如麻醉期间)。故若主要依靠疼痛来判断骨筋膜室综合征可能会误事。因此,尚需结合其它指标来综合判断。

4.3.3肌力认为这是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只要指(趾)主动活动状态良好(包括力量和幅度)则危险性就不大,至少未发展到严重缺血的程度。如果能排除肌肉神经本身损伤所致的活动障碍,单纯骨折疼痛是不会导致肌力明显下降的,而骨筋膜室综合征则会明显影响到其活动度和肌力,且早期即会影响到肌力和主动活动度。到了晚期则下降明显。故肌力可用于判断是否发生缺血和缺血的程度。若出现肌力下降则必须分析其原因,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考虑。

4.3.4感觉此项指标只能作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发展到中晚期的指征之一。如果出现明显的感觉障碍则表明已发生缺血性神经肌肉麻痹,故其不宜作为早期判断指标。

4.3.5足背动脉或桡动脉搏动的存在与否在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时有何意义?已有结论:间隙内的组织压力最高也不会超过正常血压的收缩压,当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后大动脉的搏动不一定会被阻断消失。因此,不能把远端动脉搏动的存在或消失作为判断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否发生的指征之一,只可作为参考。当其减弱或消失时则必须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筋膜腔内压力增大有关;可能与骨折端直接压迫有关;可能与损伤刺激导致动脉痉挛有关;也可能与低血压有关,要与健侧对比。

总之,动脉搏动正常不能排除骨筋膜室综合征不会发生,但如果出现减弱或消失则其有助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形成或加重。

4.3.6鉴别诊断

(1)排除动脉损伤及周围神经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和动脉损伤两者的结果都是缺血,所导致的临床表现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有时在判断上会出现混淆误诊,要分析总结各自的临床特点必要时借助仪器检查来做出诊断。动脉损伤有几种情况:破裂、血栓、痉挛以及受到周围组织的压迫阻断(不完全性)使流量减小等,要注意鉴别。骨筋膜室综合征可使动脉搏动减弱或触及不明显,此时不要误以为动脉损伤,两者可相互影响。若合并有周围神经损伤则疼痛表现不明显,此时须重点考虑其他指征。

(2)前臂或小腿的肌肉神经组织发生的缺血要与手足部位出现的缺血表现加以区别或联系:一般情况下骨筋膜室综合征不会完全阻断大动脉的供血,至多会使其减弱,故手足部位不会出现完全性缺血表现或仅有一定程度的供血减弱,不能完全以手足部位的缺血情况来判断前臂或小腿的缺血情况;前臂或小腿的肌肉神经组织发生缺血后则会表现为手足的活动感觉障碍,因此从手足的活动感觉变化可推断出前臂或小腿的缺血情况;

(3)骨筋膜室综合征与挤压综合征是2个概念,要分清楚。

5处置要点

通过手术的办法将筋膜腔打开减压重新恢复其微循环是唯一有效的办法,而且要在发生不可逆缺血之前。强调所有筋膜腔均要切开、切口要足够长。

6一些个人的临床经验和体会

6.1在对待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问题上要持积极的态度,在切或不切的问题上迟疑时要宁左勿右,宁可误切不可迟切。

6.2特别注意别在“盲期”内误事

所谓盲期是指比较懈怠的容易出问题的时间段如:术后麻醉恢复期间;术后使用镇痛泵期间;伤后或术后恰位于晚上或中午期间;正处于全身伤情重、昏迷、休克或同时有其他部位损伤等,使注意力转移时。

6.3前臂及小腿术后切勿给予加压包扎

6.4因为明显缺血>6h即可造成不可逆损害,故不能观察等待过长时间,要以30~60min为观察间隔。

6.5经治医生要亲自观察直至危险期过后,因不同的医生可能观察标准不一样,非主管病人其关心程度也可能不一样。

6.6事先和患方沟通非常重要,可避免纠纷发生,因患方的注意力可能只在骨折的问题上,并未注意到会在其它方面出问题,让其事先有所思想准备很重要。

6.7重视肌力观察在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意义

观察指(趾)的主被动活动情况又方便、又有效、又保险,还可以嘱由患者或家属来协助完成观察过程。

6.8认为只要肌肉组织处于肿胀或压力状态即会发生微循环减弱,就会发生缺血、缺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重者将发展为骨筋膜室综合症。

6.9伤后急性期内或骨折围手术期内要特别注意其发生。

6.10骨折手术切口有时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方法是不缝或大间距缝合筋膜、皮肤切口大间距缝合、或及早间断拆线等以利于减小张力、引流积血积液等。

6.11减压切口若不能顺利延迟缝合则应及早植皮。关于减压口可能闭合较迟还可能植皮的问题应事先和患方沟通。

6.12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后即使已错过切开时机也应切开观察,对确认已坏死的肌肉完全清除。如此可避免发生手足挛缩畸形或感染发生,即使患肢失去活动功能还可存有支撑功能,还可保持手足的基本外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