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安全预案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疫安全预案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疫安全预案措施

防疫安全预案措施范文1

一、注重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案例一

体育中考前的一节初三体育课,教师安排已达标的几个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练习其他项目,以便将精力集中在未达标同学的项目指导上。张杰和几个同学选择了足球练习,在完成一个射门动作时,张杰跳起背对球门用倒勾射门,结果落地时肘部重重触地,导致手臂前臂骨折。张杰因伤不能参加体育中考测试,家长提出要求,希望学校降分录取张杰,后来张杰通过中考文化考试成绩达分数线录取了本校高中。

体育课上出现安全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安全意识薄弱。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是教学中杜绝伤害事故的基本前提。案例一就是因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造成的。所以体育课首先要加强安全教育,平时把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时,教师的安全意识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的安全意识源于教师的责任感,教师如果注意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就不会发生此次意外受伤。将安全保护作为教学要点之一写进教案,是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场地器材管理和定期检查

案例二

某学校体育课上,一男生在自由活动时,以场地边的门球门做支撑双手从后用力压横梁跳起,使门栏失去平衡翻倒压在该生腰部,造成脾受伤。

另一所学校几个男生体育课前在篮球场比赛摸篮筐,一男生跳起抓住篮筐将身体吊在篮筐下,致使篮球架重心不稳而倒地。幸好该男生落地后躲得快,只是脚扭伤,否则差点造成一场严重事故。

场地器材的安全是防止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关键,学校应当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对于生锈、变形、破损的器械要及时更换维修。体育教师作为上课的具体实施者,要对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械心中有数,课前对所需场地器材进行必要的检查,课中合理布置场地、摆放器材,教育学生保护自身安全,远离危险设施,避免学生在危险环境下活动。

三、教学设计合理,组织管理严密

案例三

在一堂以速度练习为主的短跑课上,女教师王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50米迎面接力。学生面对面分站4路,练习前教师要求迎面两人交棒时统一从接棒人左侧错身交接,轮到毛强与对面同学交棒时,毛强没有按要求从左侧交接,由于速度快,将站在队伍右侧的王老师撞倒,王老师很长时间没能站起来,在同学和其他老师的搀扶下,才渐渐恢复了。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组织教学是防止伤害事故的重要手段。案例四是课堂教师受伤害的案例。教师在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同样不能忽视。由于身体素质、年龄等原因,教师的运动能力逐渐下降,课堂示范一些危险动作时教师也要注意自身安全保护,必要时可以请学生保护。高中学生采取迎面接力,因学生速度快、距离短,如果预留空间小,迎面相撞后果会很严重。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备课,全面分析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好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各项准备活动和安全防范措施。学习技术动作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使学生顺利学习掌握正确动作。学习跳山羊、跳箱、单双杠,都要加强思想教育保护与帮助。

四、深入了解学生,注意隐性安全事故

案例四

一节体操技巧课上,马杰在做完前滚翻后突然躺在垫上脸色苍白,口吐白沫,身体不断地抽动起来。在场师生吓得目瞪口呆,教师措手不及。急送医院抢救后,经CT检查马杰为癫痫病,上课期间刚好是发病期。

防疫安全预案措施范文2

【关键词】 物联网 安全性 防护措施

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在互联网的综合应用,基于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它的发展灵魂。在物联网中,能够实现物品之间的交流,其实它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实现商品之间的信息交流,并搭载移动互联网,如智能手机、掌上电脑、便携式计算机等各种移动终端,为用户们提供更加方便的生活服务的一种网络载体。以目前的技术来看,搭载3G为主的通讯网络或者局域网为线路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在更加方便和快捷的同时,物联网的安全威胁也随之而来。

一、物联网发展概况

首先从国外来看,全球市场数据统计分析显示,物联网将成为未来10年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甚至有人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的物联网业务将远远超过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业务,从这方面来看,物联网将会是一个重量级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产业。同时,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讲,亚欧国家都争相投身于物联网的技术研究,接连推出区域发展战略。如美国、日本、韩国等都斥巨资探究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平台。施特曼迈尔曾说,物联网及其技术是我们的未来。从国内来看,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2009年的时候,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投资就超过了2亿。近年来,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的支持下,国内物联网体系的架构技术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国家相继成立了重点实验室以及传感器产业基地等一批专项的研究机构和产业基地,并且开展了具有示范性作用的项目。目前,在我国的一线城市都开设有物联网的研究试点,以此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持,因此,物联网正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物联网的安全性问题分析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三个特点:可跟踪、可监控、可连接。因此,物联网所面临的安全性威胁也主要是这三方面的,具体来讲,主要包括感知、传输和应用三个层面。由于网络环境纷繁复杂,所以从感知方面来讲,在接触这些信息的时候,物联网就面临着多重威胁;其次是传输,感知节点在传输的过程中是暴露在整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之下的,这时候最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攻击;最后是应用方面,随着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运行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安全性问题,给整个团队甚至是整个行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从一定层面上来讲,物联网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几种安全性问题:如隐私泄漏,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射频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它就有更多地可能被恶意地捆绑在任何物品中,通过网络输出到更多人的视线之内,给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再如拒绝服务现象,这也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当信息从感知层传输到输出层时,由于信息量的庞大或者使用人群较多,极有可能造成网络拥堵的现象,产生变相拒绝服务的情况,这也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麻烦;除此之外,在物联网领域,还充斥着恶意代码攻击、伪造信息等各种安全威胁。

三、物联网安全性问题的防护措施

现实生活中,我们各行各业有很多安全监管部门,如食品与卫生安全监督、消费者权益维护等各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权威机构,在互联网风靡的网络时代,电子商务逐渐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加剧了互联网商务的发展,因此,针对物联网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我们更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从上述物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描述中,我们主要可以从构建安全框架、攻防技术的完善等方面来讲。构建安全的物联网框架是根本,也是物联网安全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当从用户着手,本着用户为核心的精神,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打造高效的安全体系,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攻防技术的完善是同时从用户和安全隐患的源头去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究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以便更好地完善安全防护措施。

总的来说,物联网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根据物联网自身的特点以及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推行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但是不管在任何领域,构建一个安全的物联网体系都是根本,它能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同时,一个完善的防护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从外部缩小安全隐患的威胁,能为物联网的发展打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网络环境,推动以物联网为载体的经济新模式高效快速地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向军.物联网安全及解决措施.农业网络信息,2010,12.

防疫安全预案措施范文3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为了保证道路桥梁各项功能的发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运用安全控制技术,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效益。

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的存在问题

1、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在道路桥梁施工队伍中,多数以农民工为主。农民工知识文化有限,综合素质较低,一般只能做一些体力上的工作,但是对施工安全技术了解不足。这也是导致道路桥梁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十分有限,没有进行专门的教育,导致施工人员对桥梁施工安全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制定应急安全措施,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佳,不能对道路桥梁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缺乏管理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施工安全事故。

2、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现场中,施工组织没有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施工现场十分的混乱。施工人员没有配备安全防护工具,施工现场没有粘贴安全警示标志,没有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也没有对安全事故制定应急方案,导致施工安全隐患的存在。

3、工程各部门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部门不重视施工单位的选择,选择的施工单位技术有限,信誉不高,影响施工质量。其次,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施工单位为了谋取自身利益,采购劣质材料和设备,不仅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而且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再者,工程监理部门没有发挥监理的功能,没有及时发现工程不合理施工问题,导致施工质量差,安全事故频发。

二、道路桥梁施工安全问题防御措施

1、人员方面

(1)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并严厉禁止各种违规操作行为

具体来说,在安全施工的过程中,人具有第一位的作用,如果操作人员在缺乏正确培训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将很容易违反各种操作规程,进而造成机械事故,严重的时候除了经济损坏之外还会引起人员的伤亡。另外,针对一些关键时刻,往往会对操作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操作人员不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处理,后果不堪设想。基于此,做好人员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定期开展培训教育,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2)提升施工安全意识

在道路桥梁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往往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配合不利的人力因素及环境因素影响,则会导致本来就比较复杂的心理状态出现更多的交织,这就会和环境产生复合作用,进而引起一些安全事故。针对这一情况,在平日的工作中对群体心理善于利用,并从群体之中培养出安全骨干领导,由于这类领导的安全意识极高,而且能够对多数人产生影响,因此将极大地提升整个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遵守各种安全规程要求,进而确保道路桥梁施工的安全进行。

(3)避免因施工人员过度劳累所造成的安全事故

对于任何工作岗位来说,疲劳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便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在施工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及机械化技术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及应用,但是要想避免疲劳是完全不可能的。举例来看,虽然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通过机械可以极大地降低人员工作量,但是对于各种监测仪表的观测却又费时费力,时间一长必然会导致精神脑力方面的疲劳。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措施予以实施:

首先,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及自动化水平。其次,对施工方式以及施工强度进行充分的考虑,进而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施工休息制度,提升施工人员休息的效率。第三,加强施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而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根据相关的实践显示,通过以上这三种方法可以极大地缓解疲劳,对于避免因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安全事故有着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2、机械设备安全性控制

(1)及时将各种不符合要求的旧设备淘汰

伴随着施工时间的延长,各种施工设备的使用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也就意味着设备的使用寿命将越来越短,在这种情况下,务必要尽快将旧设备淘汰,并根据具体的需求引进一些新的设备。从实践上来看,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能耗高而且难以进行技术改造的机械设备是主要淘汰的对象;另外,由于一些意外事故而受到严重损失且不能够进行修复的设备也是需要淘汰的对象。

(2)对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要加强维护及保养

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并加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维护人员的合作,进而提升设备维护的完善性。在机械设备的保养方面,要根据各自具体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对其制订合理、详细的施工计划,及时进行二次保养,缓解机械设备保养和使用之间的矛盾。

3、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控制

(1)对施工现场要进行安全检查,而且保证安全检查的周期性,这有利于发现各种安全隐患,进而采取一些有效地措施来防止安全事故。另外,在安全检查的过程中要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并确保各种安保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当然,对于施工人员的一些安全意见也要积极地听取,并采纳其中合理的部分。

(2)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气象资料及水文资料要有充分的了解,这有利于对施工工程中的气象情况及水文情况进行有效预测,进而降低大风、洪水此类不可抗拒性因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3)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考核,避免存在安全隐患。举例来说,在水下爆破的过程中,潜水员就应确保:对引爆安全技术及引爆器材的性能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在带下炸药包的过程中不可以使用绳索放下;在炸药包布设完成之后应出水至安全位置才可以对炸药包进行引爆;在使用雷管之前要做好相关的测试工作,同一引爆点只可以使用同一型号雷管;在出现哑炮的时候,要于切断电源至少15min之后才能够将其潜水取出;要有专业的人员对引爆线路开关进行管理,在未经过其同意之前不得通电。

(4)对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有充分的重视。对于公路桥梁工程的设计阶段来说,缺乏设计科学化的管理,是导致桥梁出现短期损坏的一大因素。基于此,务必要对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有充分的重视,这样才可以避免其出现短期损坏。另外,也要采取一些新的安全控制方法,对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进行全面的提升。

结束语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加强安全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够提高道路桥梁建设的效益。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认识道路桥梁施工安全易发生的问题,并重视运用相关的安全控制技术,促进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常民.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J].科技传播,2010(22).

[2]陈跃昌.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J].价值工程,2011(15).

防疫安全预案措施范文4

【关键词】非单一产权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4-(页码)-页数

1.前言

非单一产权建筑是指建筑物产权不是一个主体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体量建筑逐渐增加,特别是写字楼、娱乐会所等非单一产权建筑随之增多。非单一产权建筑由于功能多、管理不善等原因,使非单一产权建筑易出现消防安全事故等问题。就如何加强并解决非单一产权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是摆在广大消防技术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2.非单一产权建筑消防安全存在问题

2.1非单一产权建筑消防设施、器材配备不到位,造成“先天性”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些非单一产权建筑从立项设计上就缺少整体消防规划;有些小区即使编制了消防规划,往往建筑内有几家不同的消防施工队伍同时施工,这样就造成了设计前后不一致,设计施工上不衔接,消防安全隐患先天性存在;部分业主为减少成本,忽视或减少消防设施方面的投入,以致出现了建筑建成后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消防设施、器材配备不到位的现象。

2.2管理不规范造成消防设施、器材损坏、丢失严重

非单一产权建筑管理不规范,导致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损坏、丢失严重。保安大多属雇佣性质,责任心不强,消防安全知识技能较差,甚至连报警功能都不知道。部分小区消防设施受烈日曝晒、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发生消防安全事故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2.3非单一产权建筑产权人和物业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素质不高

非单一产权建筑使用人员多而复杂,因缺乏统一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安全素质不高,加之物业经营理念落后,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造成许多消防安全隐患的出现。一些经营单位片面强调商业气氛,不讲究市场经济秩序和大局利益,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无视监督执法部门禁令,违法违规违章占道经营、私拉乱接电气设备、常闭式防火门常开、拆除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等行为屡禁不止,导致消防安全隐患重重。

2.4非单一产权建筑消防设备维护、检修经费不能保障

首先,由于非单一产权建筑业主多而分散,部分场地又以转租形式进行经营或使用,公用设施维护保养和公摊面积费用的收缴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加上部分业主对消防安全工作不关心、不支持,不愿意在消防设施方面花钱,造成了包括消防设施在内的公共设施维护保养经费得不到保证。其次,由于非单一产权建筑的各业主之间没有明确的组织管理和协议约束的,消防方面出现问题后,很少有人出面牵头解决,维护、检修资金更是无人问津。

3.非单一产权建筑消防安全预防措施

3.1从“源头”抓起,非单一产权建筑必须配足消防设施、消防器材

要督促各业主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从工程设计、图纸审查、招投标、工程施工、工程监理、消防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严格按照审核后的消防图纸配足消防设施、消防器材,验收时,公安消防机构必须秉公执法,一旦验收不过关,应坚持原则,什么时候整改到位,什么时候才允许通过,从源头上杜绝非单一产权建筑工程建设单位不报审、不验收等相关违法行为的发生。

3.2明确非单一产权建筑消防责任

非单一产权建筑产权复杂,产权人不一,缺少法定的责任主体,当出现消防管理问题后,没有哪个产权人愿意负责,导致消防部门连个负责人也找不到。有些非单一产权建筑虽然聘请物业公司或交由业主委员会统一管理,但物业管理单位和业主委员会对消防安全工作多采取不想问、不想管的态度,尤其是在火灾隐患整改经费的落实上,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人员互相推委,根本无法解决,所以必须明确非单一产权建筑的消防责任主体,谁建设谁负责。

3.3加强非单一产权建筑业主的消防安全舆论宣传教育

要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必须从宣传教育效果上下工夫。一是消防、安监等部门可以对非单一产权建筑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等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使他们掌握单位内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知识,了解消防法律法规,懂得防火灭火常识、消防设施使用方法及如何进行疏散逃生等消防基本知识。二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方式加大对广大产权人、业主、从业人员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该场所火灾隐患危害性的认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确保非单一产权建筑场所消防安全。

3.4保障非单一产权建筑场所消防设施维护、检修经费

一是建议非单一产权建筑单位设立公共消防设施维保基金,探索维保基金的征集、使用方式,确保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得以正常进行,并积极鼓励实行消防公众责任保险,提高非单一产权、多使用权建筑抗御火灾的能力。二是加大对物业管理公司监管,做到依法办事,不盲目降低成本,在消防设施出现故障时能够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转,进而增强非单一产权建筑的火灾防控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非单一产权建筑单位发生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3.5公安消防机构加强本地建筑,特别是非单一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的检查工作

对非单一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彻底扭转非单一产权建筑管理不严的现象。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非单一产权建筑消防安全实行严管重罚,定期检查,对擅自改变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查处并处以高额罚款,维护消防法律的严肃性。发现消防设施、器材损坏的要督促各业主抓紧整改,确实使建筑消防设施在关键的时候能发挥作用。

4.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审批、施工、验收的长效制约机制和消防技术法规的不断完善,广大干部群众消防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消防设施设备的不断改进,各种物业管理单位逐渐规范,我们在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力求为社会提供功能齐全、可靠、美观、耐使用的建筑精品。

参考文献

防疫安全预案措施范文5

关键词: 电网安全;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排查;防范措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ower system in the investigation data shows, with the number of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faults, the actual case picture as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failure. Also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network security;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fault analysis;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目前我国不断的加强电网建设与改革,特别是在高压电线路的铺设已经越来越广泛,面积不断的扩大,这样虽然保证了社会的用电;普及面积得到保证,但是同时也给电网的维护工作带了极大的挑战,部分线路还是缺少日常的维护,造成了时间性的破损以及自然灾害的事故。

1 高压输电线路的特点

高压线路是电网线路中最为复杂的的线路结构,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结构复杂,参数较高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具有高度很高的杆塔,较长的绝缘子串,较多的绝缘子片数和较大的吨位。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参数较高,因此,高压输电的效率也相对较高。高压线路具有较高的额定电压,也使其周围存在着较高的电场强度。

1.2 铺线面积广,地理环境复杂

一般的高压线路线路比较长而且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也比较复杂,对于运行可靠性的要求比较高。因为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比较大,并且其在电网中的地位也比较重要,所以其安全性、可靠性的运行就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原因

根据本局的高压线路运行管理的故障的相关统计,显示的故障率如下:自然外力为50%,人为外力为25%,设备故障为25%,雷击95%,其他的为5%,从以上结果分析得出,人为外力和设备自身问题是输电线路故障的另外两大部分 ,占据整条线路故障的 25%,人为破坏类型也比较多 ,如架空线路下施工机械操作部当导致架空线导线碰线、断线 ,架空导线因缠绕异物(如风筝、气球、孔明灯、小动物等)导致输电线路发生交叉短路或接地等故障。由于输电线路运行环境的恶劣性 ,常常导致电瓷元件发生污闪、变压器过电压、避雷器击穿、各类附件变形损害等故障。(如图1图2)

图1 雷击现象

图2鸟害现象

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分类

自然外力

树(竹) 线放电: 属于典型的人员责任原因。多发生在每年的 6- 8 月份, 即高温、树木生长旺盛期。线对竹子放电则多发生在每年的 3- 6 月份, 即发竹笋时期。风偏: 绝大部分为大风造成跳线摆动对耐张瓷瓶或塔身放电。边线对树木的放电归类在树线放电类。

人为外力

社会的发展,土地的大量开发建筑,严重着影响着高压线路的安全,从中可以看出,线路遭外力破坏呈上升趋势, 发生机率较随机。主要为翻斗车或吊机碰触导线、拉线被盗造成倒杆等。此外, 配电线路遭受城镇居民从楼上丢垃圾造成跳闸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春节、元宵、清明、冬至等民俗节日及秋冬干燥季节。部分地区焚烧秸秆或烧荒也曾引起线路跳闸。

3.3设备故障

鸟害: 多发生在春夏之交和夏季鸟类孵卵季节。大多为鸟窝和鸟粪造成, 极少数为大型鸟类造成的单项接地。污闪: 多发生在秋冬和初春季节, 在大雾、毛毛雨天气情况下发生。

3.4雷击

一般占跳闸总数的 50%左右, 多发生在每年的 4- 9 月份。

3.5 其他因素

大风吹起的异物短路、设备老化、不明原因的跳闸等, 很少发生, 难以查找到故障点。另外还有洪水造成的倒杆、导线对水面放电、大风造成的倒杆等, 均很少发生, 发生则会造成严重损害。

高压线路故障排查

本人结合自己长期的运行经验 ,将故障后的快速查找措施总结如下 :

4.1 雷击故障

发生故障后, 首先查找雷电定位系统, 注意查询的跳闸时间要准确。其次根据调度给出的保护或录波测距计算出杆号, 故障点基本上在这个计算杆号的前后5基杆塔的范围内。要根据地面巡视难以发现绝缘子的缺陷, 在接地连接良好的情况下, 一般不会在地面部分留下

痕迹, 所以必须登杆检查才能发现故障点。

4.2 树线放电故障

地面巡视辅以登杆检查。地面巡视难以准确判断树线距离时要适当登杆, 到达能够看清的高度即可。查找故障点时, 注意多问沿线居民,因为高温的中午( 无雷雨) 如果发生树线放电, 一定伴随着巨大的响声, 这个响声可以让很远的地方都可以听到。现场会有树木被电弧烧黑, 树皮爆裂, 导线上留下白色印记, 严重的会断股。故障电流不大的情况下, 树梢烧黄, 导线上没有印记。

5快速排查故障点

对于发生故障的线路运行工段 ,故障不能通过装备自动解除时 ,首先应向上级报告线路故障的初步情况 ,并立即组织相应的检修维护人员进行线路检修 ,并按各自的特长统筹分配人员。运行人员首先向查巡人员交待故障可能发生的区段和故障类型 ,并实时通过通信装置告知查巡人员故障特性变化特性 ,便于查巡人员及时的找到故障点 ,并采取有效措施。

查巡小组间应在查巡过程中进行相互的数据交换分享 ,并通过对巡查结果的汇总分析 ,对初步判断的故障点和类型进行核定和修正。对于一次巡查不能切除故障时 ,应扩大巡查范围 ,并对故障数据和故障特性进行重新分析判断 ,必要时还需采取现场试验等提高排查故障速率的措施。

6 故障防范措施

5.1 加强线路巡视工作

一般的来说,线路的巡视是有几种分类的,根据笔者的经验作出了几点归纳;①定期的巡视方式:其目的是对线路沿线情况及各部件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的掌握,期间可根据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对线路的巡视周期进行适当的延长或缩短。②特殊的巡视方式:是在气候发生剧烈变化(河水泛滥、地震等)线路发生超载或其它特殊情况时,某段、全线或某些部件开展巡视,以及时发现部件变形损坏和线路异常现象。③夜间的巡视方式:是为对绝缘子污秽的放电和导线连接器的发热情况进行检查。④故障的巡视方式:是以故障的存在为巡视的条件,在于对线路故障接地跳闸发生原因的查明,找出故障点所在并明确故障情况。并做好现场记录,从而有效地杜绝了漏查巡视项目、漏记缺陷及漏错记杆号等问题的发生。

防疫安全预案措施范文6

1.1目的

为确保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确保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促进出口贸易和社会经济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应急预案》及《铁岭市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1.2.1本预案所称重大动物疫病是指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A类疫病,以及其他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动物疫病。

1.2.2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本预案规定,做好控制重大动物疫情所需经费、物资、设备、技术等储备,按年度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遵循“早、快、严、小”的原则,按照本预案规定,做到统一指挥,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尽快控制和扑灭疫情。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指挥系统

设立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指挥长由县政府主管领导担任,畜牧、计划、财政、公安、商业、卫生、工商、交通、质量技术监督、铁路、商业、外经、司法、林业、电信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全县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的控制工作,决策有关重大事项。

2.2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动监局,按照指挥部决策,负责统一指挥紧急疫情的控制工作;分析疫情及发展态势,及时提出有关本预案的建议;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地区落实本预案,并监督实施。

各乡、镇人民政府,农林场办事处要设立相应的指挥部和办公室,负责指挥和实施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的控制和扑灭工作。

2.3部门职责

2.3.1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调集动物防疫和防疫监督有关人员开展疫情控制工作;建立疫情监测网站,做好疫情监测、预报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对疫情做出全面评估;诊断疫病,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提出封锁建议,并参与组织实施;参与组织对疫点内染疫畜禽的扑杀及无害化处理工作,监督指导对疫点、疫区内污染物和场所等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组织对疫区、受威胁区易感动物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对疫区、受威胁区内的易感动物及产品生产、贮存、运输、销售等活动进行检疫和监督管理;建立紧急防疫物资储备库,储备疫苗、药品、诊断试剂、器械、防护用品、交通及通讯工具等;评估疫情处理及补贴所需资金,安排资金使用计划;培训防疫人员,组织成立疫情处理预备队;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经过省境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辆监督检查、查证(检疫证明、消毒证明和各种审批手续)、验物、补检、重检、处理疫病动物,依法处罚违法行为,车辆免费实施消毒;组织对疫点、疫区及周围群众的宣传工作。

2.3.2计划部门:负责紧急动物防疫物资储备、调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安排。

2.3.3财政部门:负责安排紧急动物防疫储备金和紧急动物防疫物资储备所需资金。

2.3.4民政部门:负责疫区受灾群众的安抚和救济工作。

2.3.5交通、铁路部门:负责优先运送控制扑灭疫情人员、物资、药品和器械,配合畜牧兽医部门做好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工作和疫区封锁工作。

2.3.6公安、武警部门:协助做好疫区封锁、疫点内畜禽的扑杀,加强疫区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2.3.7工商部门:根据对疫区封锁情况,关闭疫区内畜禽及其产品加工、交易场所。

2.3.8监察部门:协助畜牧兽医部门做好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工作。

2.3.9卫生部门:负责疫区内人员的疫情监测和预防工作。

2.3.10科技部门:负责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控制技术储备,安排研究项目。

2.3.11气象部门:提供疫区及周边地区气象资料。

2.3.1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强对禽鸟屠宰及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严防禽流感疫区的禽鸟及其产品进入我县加工销售环节;立即对集贸市场、冷库和禽类产品加工点进行全面检查,防止疫区的禽鸟及其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发现非法入境及疫区的禽鸟类及其产品立即报告。做好畜禽产品进出口检疫检验工作。

2.3.13商业、外经、司法、林业、电信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协助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作好紧急疫情处理工作。

3.1预测、报告、值班

3.1监测与报告

根据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数量、传播速度、流行范围和趋势,将划分为三个等级。

3.1.1一级疫病控制应急预案(省级),当疫情涉及两个(市级)以上行政区域时,启动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即辽宁省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3.1.2二级疫病控制应急预案(市级),当疫情涉及两个县区(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时,启动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即铁岭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3.1.3三级疫病控制应急预案(县级),当疫情发生在县、(市)、区内各乡镇时,启动三级即县(市)、区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3.2值班系统

*县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指挥部总值班室试行24小时值班。总值班室负责人:周绍浩

总值班室电话:5825377(白天)5822511(晚上)

4.应急响应

4.1县级以下疫情的应急措施

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加强对辖区内从事畜禽饲养、经营及畜禽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的单位和个人的监督管理。

4.1.1乡(镇)场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或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发现可疑重大动物疫情或接到可疑重大动物疫情报告时,要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发病畜禽实行临时隔离措施,限制同场(户)畜禽及其产品的流动,并监督消毒等措施的实施。

4.1.2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可疑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后,必须立即派人到场,对疫情进行确认,必要时请指定专家进行现场诊断,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病料,送指定中心实验室检验。

4.1.3确认为重大动物疫情后,疫区乡镇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要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报告,提出三级疫情控制措施建议。疫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要立即启动本地区的疫病控制应急预案,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组建并立即调集动物疫情处理预备队,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迅速上报疫情。

4.1.4疫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要立即召集会议,针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分别做出封锁、销毁、消毒、免疫接种、限制畜禽产品流动等控制和扑灭疫情的有关决策,疫区人民政府封锁令,组织有关单位,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取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处理、紧急免疫等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扑灭疫情。有关部门要做好疫区内生产、生活安排,保证疫情控制工作顺利进行。

4.2县级疫情的应急措施。

4.2.1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应急措施

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迅速派人赴现场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情况,确定疫情严重程度,分析疫情发展趋势,提出三级疫情控制工作方案,报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启动本地区的控制应急预案。同时将疫情报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

4.2.2县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应当立即召集会议,通报情况,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及时调集人员、物资、资金、督促各地和各部门落实各项措施,并将控制、扑灭方案及其执行进度情况及时上报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要立即按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组织有关部门落实。

4.3当疫情涉及本市其他县行政区域时,请求市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采取应急措施。

保障系统

5.1物资保障:建立县和乡(镇)区紧急防疫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包括紧急用疫苗库、药品库、器械库等。)。储备库应设在交通方便、具备储运条件、安全保险的区域。

5.2资金保障:县、乡各级财政每年储备紧急防疫物资、扑杀病畜补贴、疫情处理、疫情监控所需资金。

5.3技术保障:建立县诊断实验室,负责重大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

5.4人员保障:各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培训动物防疫人员,设立现场诊断专家组,负责提供控制和扑杀疫情的技术决策建议和现场诊断。组建疫情处理预备队。

6.后期处理

6.1各乡、(镇)、场政府参照本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应急预案。

6.2从事畜禽饲养、经营和畜禽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预案的规定,在疫情发生后执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提出的疫病控制方案和措施。

6.3对违反本预案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7.重大动物疫病处理事项

7.1重大动物疫病疫情报告、通报

7.1.1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疫情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立即赴现场进行诊断,并提出处理意见,采取防疫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立即执行,不得拒绝或推托。

7.1.2疫情报告形式。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按照农业部《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以最快的形式报告疫情。

7.1.3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疫情报告内容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畜禽的种类和品种、日龄、死亡数量、临床病变,实验室诊断初步结果,养殖场(户)的生产和免疫接种情况,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疫情报告单位和个人,联系方式。

7.1.4县级乡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初步确定,同时,分别向乡镇场和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7.2动物疫情处理预备队

7.2.1动物疫情处理预备队组成。

7.2.2.1兽医专业人员。包括:兽医行政官员、临床诊断技术人员、动物免疫人员、动物检疫人员、动物防疫监督人员和动物疫病检验化验人员。

7.2.1.2消毒、扑灭处理辅助人员。

7.2.1.3公安人员。

7.2.1.4卫生防疫人员。

7.2.1.5其他方面人员。

7.2.1.6县、乡镇场区预备队人员。

预备队人员情况:县级一般情况下由50人组成,乡级一般情况下100人左右组成。

*县动物防疫处理预备队组成单位如下:

县委宣传部1人

县动监局:15人,其中局机关5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人,县动物防疫监督检验所5人。

县计划经济委员会:1人

县公安局:2人

县卫生局:2人

县商业局:1人

县工商局:1人

县财政局:1人

县交通局:1人

县监察局:1人

*火车站:1人

县民政局:1人

县广播电视局:1人

县司法局:1人

县气象局:1人

县质量技术监察局:1人

县林业局:1人

县外经局:1人

县电信局:1人

县科委:1人

县农发委:1人

县武警中队:1人

7.2.2任务。负责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具体实施有关疫情处理工作。

7.2.3培训。预备队组成后,应当对预备队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7.2.3.1动物疫病知识。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检疫检验要点等。

7.2.3.2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知识。包括:技术知识、病料采集及送检、免疫注射、消毒、疫情检测等;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分和管理;隔离、封锁、扑杀及无害化处理;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监督检查站的设立与工作开展;其他相关知识。

7.2.3.3个人防护知识。

7.2.3.4治安与环境保护。

7.2.3.5工作协调、配合要求。

7.2.3.6其他有关知识。

7.3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7.3.1疫点: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畜禽所在的畜禽场(户)或者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和所在村屯。

7.3.2疫区:指以疫点为中心的所在乡镇内(禽流感的疫区为半径3至5公里)区域。疫区划分时应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

7.3.3受威胁区:指疫区为顺延5至3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7.4封锁

7.4.1封锁地区的划定。由所在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7.4.2封锁令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同级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锁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封锁令。

7.4.3封锁的实施。对疫区进行封锁,并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7.4.3.1疫点

7.4.3.1.1严禁人、畜禽与车辆的进出和畜禽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出入时,须经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批准,经严格检疫、消毒并符合防疫要求的方可出入。

7.4.3.1.2对所有的畜禽及畜禽产品,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扑杀及无害化处理。

7.4.3.1.3疫点出入口必须有消息措施,疫点内所有的运载工具、用具,畜禽舍、屠宰和贮存场所及环境等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对动物粪便、垫料、饲料等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必须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7.4.3.2疫区

7.4.3.2.1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立临时性检疫消毒站,设置专人和消毒设备,禁止动物、动物产品出入疫区,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消毒。特殊情况下,出入疫区的动物和动物产品事先必须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批准,经严格检疫、消毒后方可出入。

7.4.3.2.2停止易感动物及其产品的交易、移动。

7.4.3.2.3对易感动物进行监测和紧急免疫接种。

7.4.3.3受威胁区

7.4.3.3.1对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7.4.3.3.2对易感动物实施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7.4.4封锁令的解除。疫点内所有畜禽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彻底消毒,15日后,(禽流感21日),经动物防疫监督人员审验,认为可以解除封锁时,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原封锁令的政府申请解除封锁令。疫区解除封锁后,要继续对该疫区进行疫情监督,6个月后如未发现新的疫情,即可宣布该疫情扑灭。

7.5消毒

7.5.1消毒前的准备

7.5.1.1消毒前必须清除畜禽粪便、污物、饲料、垫料等。

7.5.1.2消毒必须选择对畜禽病毒有效的药品。

7.5.1.3备有喷雾器、火焰喷射枪、消毒车辆、消毒防护器械(口罩、手套、防护靴等)、消毒容器等。

7.5.2消毒

7.5.2.1饲养场(户)金属设施设备的消毒,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

7.5.2.2饲养场(户)的畜禽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采取用消毒液清洗、喷洒等消毒方式。

7.5.2.3饲养场(户)的畜禽饲料、垫料等,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等消毒方式。

7.5.2.4畜禽粪便等,可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或焚烧等消毒方式。

7.5.2.5饲养、管理等人员,可采取淋浴消毒,饲养、管理人员的衣帽鞋被污染的物品,可采取浸泡、高压灭菌等方式处理。

7.5.2.6疫点内办公室、饲养人员的宿舍、公共食堂等场所,可采用喷洒的方式。

7.5.2.7对屠宰加工、贮存等场所的消毒,可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并避免造成有害物质的污染。

7.6应急防疫物资储备及管理

7.6.1物资储备

7.6.1.1疫苗:口蹄疫浓缩苗及禽流感H5、H7、灭活菌,其他亚型疫苗视实际情况贮备。

7.6.1.2诊断试剂:禽流感琼扩抗原及标准血清,H5、H7、H9分型抗原及标准血清,其他13个亚型分型抗原及标准血清,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诊断所需试剂视实际情况做适当储备。

7.6.1.3消毒药品:氯制剂消毒药品、复合酚制剂、火碱、甲醛、高锰酸钾等。

7.6.1.4常用消毒设备:高压消毒机、轻便消毒器;消毒容器规格:20升、50升。

7.6.1.5防护用品:透气连体衣裤重胶手套、普通白大褂、帽子、口罩、防水鞋、安全风镜。

7.6.1.6其他用品:毛巾、手电筒、一次性2毫升注射器。

7.6.1.7运输工具:密封防护卡车、大卡车、防疫车。

7.6.1.8密封工具:高强度密封塑料袋。

7.6.1.9通讯工具:移动电话、大功率车载电话、对讲机。

7.6.2管理办法

7.6.2.1应急物资储备于县、乡(镇)、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物资储备库。

7.6.2.2应急物资储备由县、乡(镇)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管理,由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统一调配。

7.6.2.3储备的应急物资要妥善保管,定期检查,特殊物品要根据其有效期进行更换,保持所有应急物资随时处于有效状态。

7.6.2.4应急物资仅用于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疫情,不得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