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运作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运作模式范文1
关键词:煤制油;商业模式;南非沙索公司;对比分析
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从30美元/桶急剧飙升到100美元/桶以上,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将煤制油项目提到了战略高度而被各国广泛关注。煤制油项目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正在经历从技术转化为大规模生产阶段。南非作为目前唯一成功运行C T L工厂的国家,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沙索2007年股价涨幅高达65%,年收益112亿美元,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而当前各国兴起的煤制油项目能否获得同样的成功,这是所有项目负责人都不敢保证的事情。一方面,因为煤制油项目的产业特性决定了煤制油项目产业化风险太大,同时受到外部石油价格及内部煤炭价格的影响很深。
一、商业模式的内涵及结构
商业模式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不过直到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蒂默斯(Timmers:1998,1999)在商业模式研究中,指出商业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包含多方面内容的复合概念,他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体系结构;商业活动参与者潜在利益的描述;以及收入来源的描述。威尔和威泰尔(Weill & Vitale,2001)将商业模式描述成为公司的客户、同盟者和供应商之间角色和关系。KMLab公司(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关于公司在市场中想要如何创造价值的一个描述,它包括公司的产品、服务、形象和营销等的综合,以及基础的人员组织和运营基础设施。
简单地说,在某种程度上,商业模式就是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寻找到价值所在,然后将从供应商那里获得的原材料转换成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目前世界主要煤制油项目发展情况见下表,本研究我们根据煤制油产业参与者性质不同进行商业模式的分析。
二、煤制油商业模式的三种类型
煤制油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政府、科研院所、国有及民营企业。根据这些组织在煤制油商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性质不同,可以将商业化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商业化模式、研制企业主导商业化模式和企业主导的商业模式。需要说明的是随着产业发展各种模式之间也在发生变化,并非绝对不变的模式体系。
(1)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商业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商业模式是以政府或公共部门为煤制油商业化运行主体,各类研发、私人部门为辅助,高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运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通过中央和地方直接投资,国家所有的方式,推动煤制油商业化运行的项目建设、实施和发展。根据政府在商业化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方式不同可以将政府主导型划分为政府直接主导型和政府间接主导型。所谓政府直接主导型就是政府自己全部通过财政拨款进行投资,并指定政府的某些职能部门直接参与煤制油商业化运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类似于我国的中央直属企业。政府间接主导型模式是由政府财政拨款,然后委托国有企业实施煤制油的商业化运行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政府对商业化运行提供部分资金,但是并不直接参与经营,即政府为所有者充当委托人角色,而国有企业为人,即具体经营管理者,类似于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
(2)研制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研制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是指煤制油商业化的组织和管理由科研机构担任,在这种模式下由煤制油科研机构投资进行煤制油商业化运作,即将其技术直接进行产业化,向创新产业链下游移动。同样,根据研制型企业对煤制油商业化运作的组织管理方式不同,研制企业主导型模式又可分为研制企业直接主导型和委托―型。研制企业直接主导型模式是指煤制油技术开发企业通过组建煤制油企业自己来进行技术产业化,而委托―型则通过科研企业委托第三方企业进行煤制油的商业化运行。目前,国内的研究企业一般还不具备直接投资煤制油项目的能力,大多采取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煤制油项目的建设。
(3)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实际上是技术购买型的,这些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并不研发煤制油技术,其煤制油技术主要是通过购买自煤制油技术研发企业。这类企业从项目申报、审批到投资运营,都由企业自身独自操办,并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办事,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此外,在投资商也有是采用多元投资方式吸收其他资金进入,在煤制油的组织管理方式上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煤制油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技术引进起协调作用,另外,制定相关的产业规划和产品标准。目前国内参与这种商业模式的主要有潞安矿业集团、徐州矿业集团等国有企业的煤制油项目。此外,浙江、广东等地的某些民营企业也在积极开展煤制油项目。
三、不同煤制油商业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分析
1.煤制油商业化特点分析
概括起来煤制油商业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受国际油价波动大。煤制油商业化将直接受国际油价的影响,油价在45美元/桶就可保本运营,国际油价高升,已经间断性地突破140美元,因此,目前煤制油技术商业化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第二,商业化规模效益显著,投资巨大。研究表明煤制油项目至少年产规模要达到100万吨油品才能有效益,而这个规模投资需100个亿以上。第三,技术风险大。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都有风险。第四,对资源和设备依赖性强。煤制油项目需要大量的优质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作保证,在设备上需要超大型特殊装置,并对设备质量安全提出很高要求。第五,煤制油项目商业化参与主体多。煤制油项目实施需要煤制油研发机构、金融机构、政府、公共部门、煤炭企业、技术设备企业和电力公司、石油公司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推进煤制油商品化。
2.煤制油商业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1)政府主导型商业化模式的优缺点。从政府主导型的优点来看,第一,在商业化初期,由于煤制油项目的技术并不成熟,同时,投资巨大,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对于产业化的前景并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主导型可以发挥政府资金优势和协调能力优势,担负煤制油项目的组织运营,这样可以促进煤制油商业化运行的实施和快速发展,最终形成煤制油产业发展。第二,在煤制油商业化运行期间,由于煤制油的中试环节复杂,成本较高,如果没有政府财力支持,那么企业要克服较长时间的中试,试生产过程是很困难的。第三,由于煤制油项目的风险太大,投资
收益周期长,这样导致企业投资经济激励受到制约,投资不足,所以,这时采用政府主导型可以起到资金示范作用和杠杆作用,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煤制油商业化中来。从政府主导型的缺点来看,巨额的财政资金投入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使得政府的融资压力增大,同时,政府参与会伴随运行效率的低下,相比市场而言这种弊端先天注定的。另外,由于政府投资,收益归属政府所有,不利于商业化运行成果快速市场化。
(2)研制企业主导型商业化模式的优缺点。研制型企业的优点在于:第一,研制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科技人员优势担当煤制油商业化的责任者,保证商业化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并能够根据项目运行情况及时解决各种技术问题。第二,拓宽了融资渠道,减轻了政府压力,成熟技术往往可以直接转化成资本,即技术入股。第三,在煤制油项目运营过程中,各种设备仪器的维修工作能够及时跟上,保障项目稳定运转。研制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的缺点是,一方面,很难保证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结合。发展煤制油从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发展需要,尤其在一些特定政治背景下,这种需要具有长期意义,但是研制型企业可能因为投资周期长,资金额大,收益不明朗而降低商业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商业化后煤制油企业的运营更多体现一种商业行为,而研究机构未必能够提供这种运营的人才需求,另外,科研机构的资金有限,筹资能力也常不高,所以不一定能够保障煤制油商业化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需求和持续不断投入。
(3)企业主导型商业化模式的优缺点。技术购买企业主导煤制油商业化的优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发挥企业的资金优势和融资优势。第二,通过企业的规范化经营可以提高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效益,在成本控制、人员管理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可以发挥现代企业的独特优势。第三,由企业来处理政府、科研结构、高等学校及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可以将这种协调关系建立在利益同盟基础上,使得关系更加牢固。尤其是商业化之后的产业化发展更能展示私人企业主导模式的优势。企业主导型的缺点在于,煤制油项目商业化过程中增加了对技术和政策的依赖性,从而增加了项目风险,尤其是商业化初期。另外,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还可能因为缺乏政府资金的支持陷入僵局,尤其在初期更是如此。
3.煤制油商业模式的适用条件比较分析
政府主导型模式适用于煤制油商业化初期,规模较小阶段,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强大的资金优势和协调沟通能力,推动煤制油项目快速实现商业化发展。研制企业主导型模式适合于企业研究能力强,技术发育充分,商业化过程中对技术依赖的初期阶段,或者急需提升煤制油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期间,另外,也可以适用于具有长期规划的煤制油项目的商业化。企业主导型模式则适用于具有一定的资金优势,并具有较为充足的煤炭、水资源优势的企业,或者具有一定运营能力经营的公司,在煤制油商业化后期比较适合于采用这种模式,提高煤制油产业的发展速度,以及产业效率,尤其在政府财力不强,市场发育完善,融资渠道畅通的情况下更适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和适用环境,应该结合各国经济发展阶段、整体生态环境、技术进步状况以及资源情况等灵活应用,也可以在商业化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商业化模式。
四、南非煤制油商业模式的实践和对我国的启示
1.南非煤制油商业模式实践
南非煤制油商业化主要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之前的政府规划制定阶段,第二阶段是1950―1978年,在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支持,属于政府主导,1979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在这阶段主要由煤制油企业主导。
(1)第一阶段,筹备规划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南非经济主要依赖进口,后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严重的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南非放弃自由的贸易政策,实施关税保护,促进国内工业产业发展。1946年C T L通过南非政府融资论证,一年后液体燃料和石油法案通过,随即成立液体燃料委员会,规划煤制油项目的发展。A n g l o-Va a l在1949年获得南非政府许可开始进行煤制油项目,拟投资1300万英镑,先开发一个新的煤矿,以确保稳定的供应。
(2)政府主导阶段。1950年初,A n g l o-Va a l公司由于前期投入太大陷入资金困境,这时政府开始进入,成立南非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到了196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南非的种族隔离主义遭到了国际反对,石油出产国对南非开始实行石油禁运,科威特取消了所有南非出口计划,1974―1978年的石油危机进一步促进了沙索公司的事业发展,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性得以进一步体现,比如在1979年末期,沙索公司生产的油品为30英镑每桶,而同期世界价格为40英镑每桶。这种经济性的显现也刺激了南非加大对煤制油项目的投入,1976南非在S e c u n d a建立了沙索Ⅱ项目,1980年在同一地区又新建了沙索Ⅲ,使用技术同样采用了费-托方法。
(3)煤制油企业主导阶段。经过近30年的努力,南非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效果初见端倪,在这种情况下,南非政府认识到只有将煤制油项目社会化,采用遵照国际惯例的企业经营模式才可能更好地推动煤制油产业发展,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经过这一股权结构的调整,公司走向企业化经营的道路,并在以后发展中显示了威力。1984年起,沙索三个工厂一起投产,日产量为11.2万桶石油,几乎能够满足南非当时能源需求的一半。
2.南非煤制油商业模式对我国煤制油商业模式选择的启示
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南非在能源结构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对比南非煤制油商业化的模式和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这种启示将为发展中的煤制油项目商业化提供有益借鉴。
(1)煤制油项目的商业化周期较长,在南非从提出煤制油规划到20世纪80年展壮大花了近50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必须由政府主导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帮助。前期的政府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保证资金链不断裂。
(2)煤制油产业发展可以吸收社会多方力量参与,不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各类投资机构、企业、研究机构及金融保险公司进入是加快商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3)煤制油商业化的不同阶段必须辅以不同的商业化模式,初期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后期以私人部门主导为主。科研主导型在充分的资金和经营人才支持下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商业化模式。
(4)煤制油项目不单纯产出油品,更重要的是不断扩大产品范围,向石油下游产品衍生,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完善增强煤制油的抗风险性。
(5)我国煤制油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有一个统筹规划和产业布局,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遍地开花,煤制油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必须在结合资源状况条件下,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市场进入严格控制。
(6)南非的煤制油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了德国的技术和国际资金,同时也广泛接纳上游煤炭企业及石油企业为合作伙伴,这样可以保障产业供应稳定,产品多样,增加效 益。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商业运作模式范文2
[关键词] 摩尔 购物中心 商业物业 物业 Shopping Mall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和调整。消费者在购物时不仅追求方便性、多样性、注重个人品味的需求,同时更注重体验整体购买经历的愉悦,这种趋势促成了对SHOPPING MALL的需求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随着国内SHOPPING MALL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技术逐渐成熟,其前途不可限量,内地也将逐步迎来SHOPPING MALL的时代。
按照中国目前的经营发展状况,零售商业发展态势、未来发展规划、人均购买力水平、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在中国发展具备优良购物环境、提供大型休闲场所及停车场,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及服务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购物中心的条件已逐渐成熟,SHOPPING MALL的出现也是中国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业态进行社会优化组合的必然趋势。从而大大推动了国内商业物业的发展。
一、摩尔购物中心的涵义
MALL全称Shopping Mall,音译“摩尔”或“销品茂”,意为大型购物中心,指在一个毗邻的建筑群中或一个大型建筑物中,由一个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和规划,把一系列的零售商店、服务机构组织在一起,提供购物、休闲、娱乐、饮食等各种服务的一站式消费中心。国内通常所说的购物中心实为百货店的另一种称呼。MALL不尽规模巨大,集合了百货店、超 市、大卖场、专卖店、大型专业店等各种零售业态,而且有各式快餐店、小吃店和特色餐馆,电影院、儿童乐园、健身中心等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另外,MALL还提供了百货店、大卖 场 无法提供的如漫步在长廊、广场、庭院般悠闲的购物享受。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零售企业除了发展自身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外,还必须顺应以规模领先、以效益制胜的世界零售业大趋势。SHOPPING MALL有别于其它的商业业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和引导新的消费方式,引进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和生活理念。建设现代化的SHOPPING MALL对促进中国商贸发展、填补商贸空白、优化商贸行业结构、改善购物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它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二、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的涵义和管理难点
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MALL:又称普通摩尔购物中心MALL,普通摩尔的物业所有者一般不进行零售经营,而是将场地出租给专业零售商,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实行所有者、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优势互补,既可保证和提高管理水平,又可使摩尔以一个统一的社会形象面对消费者,同时由于摩尔内的各零售商分别经营自己的产品,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经营风格。这种购物场所的组织和构造形式,包含着一种促销思想,即要让消费者在购物场所尽可能停留较长时间。普通摩尔购物中心MALL由大房地产商按 MALL的要求设计开发建在市中心黄金地段或城郊居民聚居区,实行的是租赁制。特点:面 积比购物广场大许多,一般在15至30万平方米左右;业态业种的复合度高度齐全,一般为全业态全业种经营。
物业型购物中心在东南亚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发展的很多, 其代表有:香港时代广场、 海港城、太古广场、又一城,新加坡义安城Ngee Ann City、莱佛士城Reffles City、威士马广场(Wisma Atria)、先得坊Centre Point,菲律宾马尼拉GLORIETTA PLAZA和香格里拉广场 SHANGRILA PLAZA,马来西亚吉隆坡刘蝶购物中心(LOW Yat Plaza)、燕美购物中心(Imbi Plaza)、乐天购物中心(Lot 10),泰国曼谷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暹罗广场 (Siam Center)、River City、The Emporium,台湾的京华城、中华城、台茂购物中心、厦门“SM城市广场”。国内也发展迅速,如:上海时代广场、北京时代广场,上海梅龙镇广场、北京东方广场,上海嘉里不夜城、北京国贸中心,宁波天一广场,宁波万达广场。
但建购物中心容易,管理购物中心难。一个大规模购物中心的正常运行,首先要求事先策划设计的成功。美国购物中心除了事先策划外,还实行专业化的管理。管理主体可能是房 产所有者,也可能是房产所有者聘请的专业化商业管理顾问公司。把购物中心管理简单地视为物业管理或是商业管理都是错误的。它几乎是一门边缘学科,物业管理与商业管理的交织。购物中心管理者不仅要保证水、电、暖、空调等设备的正常运转,周围环境的整洁与安全,还应该知晓店铺经营知识,为各零售商提供信息服务和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更重要的还在于进行统一的促销活动,负责把顾客引进店中来。 购物中心不是集贸市场,管理者也绝不是仅收租金的地主,他必须保证入租的客户具有完美和大体一致的形象,从而保证他们能赚取理想的利润,否则哪有租金给你呢!上述的这些问题都将成为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的管理难点,需要我们有较好的商业物业运作模式去解决这些问题。
三、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商业物业运作模式探索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商业物业市场的博弈有4个参加者:开发商、投资者、经营商、管理商。分开来看,商业物业的赢利有5个渠道:一是开发商通过运作项目赚取开发投资利润,二是投资者出租物业赚取租赁利润,三是经营者赚取经营利润,四是商业物业管理商赚取管理利润,五是长线持有物业,享受物业的增值。在此背景下, 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物业运作模式可以做一些探索:
1.产权完整的经营式商业物业运作模式
经营统一化与产权分散化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已经成为商业物业发展的严重障碍,产权完整统一的商业物业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那么开发商如何获得充裕的资金进行运作?日益膨胀的民间资金又如何投向收益较高的商业物业?美国房地产业的运作模式值得很好的借鉴:
美国房地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以房地产投资信托为核心的产业链。个人投资将转向房地产基金,它使个人投资者以少量资金即可参与房地产投资,并可享受相应股份的收益,其具体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面向公众募集资金:面向公众募集资金,募集对象广泛,募集潜力巨大。尽管SHOPPING MALL等商业物业资金需求量极大,资金回收期长,该种募集方式仍可以满足开发、经营MALL的需要。
(2)投资组合由多家或大量的SHOPPING MALL等商业物业组成:通常专营SHOPPING MALL的房地产投资信托拥有几十或上百个SHOPPING MALL的投资组合。在巨大的资金背景下,SHOPPING MALL等商业物业的投资可以产品组合,不同地区及不同发展规模的SHOPPING MALL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并占领市场份额。
(3)专业化管理:作为同时投资并且长期投资几十或上百个SHOPPING MALL的机构,其管理团队能够聚集大量相关领域的管理精英,实施专业化管理,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而不是将某个具体项目的经营风险集中于某个人。
(4)与各大零售商保持长期协作关系:房地产投资信托在长期经营过程中,与各大零售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核心主力店的招商得以顺利解决。
2.统一管理,租售协调的商业物业运作模式
(1)先租后售,以租促售,最大限度地赚取开发投资利润。从2002年开始,上海、成都等地陆续出现了一种新的商业物业运作模式:商业物业开发商在项目开发完成以后并未将产权拆零销售,而是联合专业的商业经营管理公司先将商业物业完全经营起来,形成获得投资者认可,经营户追捧的成熟商业物业后,再将产权进行拆零出售。有的媒体称其为“成现经营”,意即商业口岸价值成现以后再进行商业地产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先租后售,以租促售”。
(2)不租不售,开发商直接涉足商业经营,同时赚取开发投资利润和商业经营利润。宁波的天一广场是宁波商业核心地带重造的成功广场,也是宁波老三区的商业中心代表,其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其建筑面积是22万平方米,有宁波政府的天一城司开发,并进行物业管理,主要的特点是只租不卖,是属于典型的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MALL:又称普通摩尔购物中心MALL ,一般不进行零售经营,而是将场地出租给专业零售商,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实行所有者、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分离。
(3)销售部分黄金商铺的产权,其余不宜拆零销售的物业作为股本,与专业经营商家联合成立专业商业经营公司,整合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和经营商家的品牌经营优势,同样可以赚取开发投资利润、合伙经营利润和物业的增值。
(4)销售部分黄金商铺的产权,其余不宜拆零销售物业的作为股本,与专业的商业管理公司联合成立项目管理公司,引进经营商家收取租金,整合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和商业管理公司的品牌管理优势,同时可以赚取开发投资利润、租金收益和管理利润和物业的增值。
当然,赢利模式的发展是永无穷尽的,开发商以及博弈相关各方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投资回报的期望值,才能设定科学合理的赢利模式。为了赚取自己能力以外的利润,盲目地涉足陌生领域,可能最终反而将风险扩大化。
3.地产型商业物业运作模式
预先取得足够规模的地块,只开发其中少部分地块为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通过对物业的成功经营,赢得周边土地增值,其赢利空间自然又远非单个的商业项目可比。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已从单个项目的赢利扩大为大规模土地的经营,其开发商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地产商”。
一般在城市配套设施充足的环境中建设小规模的居住区,可以享用各种成熟的配套,开发商可以省掉很多配套的建设。当然,市政配套的价值已经蕴涵在土地的价值中了。如果在城市郊外预先取得足够规模的成片土地,开发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在该区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促动以后,享受相关地域、物业开发的顺利升值和赢利,使配套成为一种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如果单纯就商业项目来操作,并不能充分发挥配套给土地带来的增值。
2006年12月22日开业的宁波的万达广场位于鄞州中心区核心位置,东靠天童北路,南为贸城中路,西至宁南北路,北临四明中路。项目总占地面积21.09公顷,总建筑面积为52.06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国际商业广场总建筑面积近26.86万平方米、高级公寓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白金5星级酒店及5A级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左右。宁波万达广场项目是一个集国际商业广场、高级公寓、白金5星级酒店及5A级写字楼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通过一段时间的成功运营,使宁波万达广场的区位在宁波逐渐形成了一个区域中心,使周边的房价提高了30%多,其周边宽阔的马路,大型的停车场,吸引了有较强购买力的有车家庭群体,消费者的集聚力迅速增加,成为一个宁波南部地区的标志。
4.品牌型商业物业运作模式
将物业管理、商业管理将进化为“资产管理”,最终形成品牌型运营模式,形成连锁的专业化管理。
目前,商业物业的开发商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将物业管理、商业管理发展为资产管理。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开发商还会涉及酒店、会展、体育、道路港口设施等开发项目。譬如,李嘉诚财团早在数年前就涉足国内港口的开发与运营,成都的著名本土房地产企业置信实业也成立了置信资产管理公司和置信商业旅业管理有限公司,都不再局限于狭隘的物业管理和商业管理。
商业物业的开发商已经逐渐形成这种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给自己的物业公司留下几间营业用房或一些广告位,让物业公司通过这些局部的资源赚点钱来贴补物业费收入的不足;物业公司所管理的全部物业作为资产,可以通过物业服务、管理、创造性的经营活动,使资产保值和升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物业的延续价值是靠经营体现出来的,例如可以通过促动买卖、租赁来升值硬件资产。传统的物业公司必须强化自身的“造血机能”,变革成资产管理和运营公司。开发商业物业,尤其在经营长期经营管理的商业物业时,物业管理(资产管理)成为极重要和关键的企业职能。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运营好了,可以满足企业品牌,增强融资能力,扩大企业现金流,实现经常性回报,有利于连锁和跨地区发展。
如菲律宾的SM SUPER MALL集团(自营SM百货公司、SM超市、SM 影城、SM玩具反斗城大卖场、SM美食城)和ROBINSONS集团(自营ROBINSONS百货公司、ROBINSONS超市、ROBINSONS影城、ROBINSONS玩具反斗城大卖场)、泰国正大集团的THE MALL集团(自营易初莲花超市)、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属下之百盛购物中心(自营 百盛百货公司和超市)。这些都是专业的品牌摩尔运营商。
四、总结
商业物业是非常个性化的资本载体,运作的理念也是丰富而易变的,商业与房地产都属于地域性很强的行业,不存在通用的成功模式,在SHOPPING MALL的时代,我们要灵活地运用它,创造更大的价值,作到多方共赢。在未来,我们应当注意顺应SHOPPING MALL的时展的趋势,利用房地产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降低运作风险,拓宽运作思路,获取长期稳定的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商业物业收益和增值。
参考文献:
[1]罗伯杰著:《杰克・特劳特营销定位》.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1 /2版
[2](英)马尔科姆・沙利文(Malcolm Sullivan),(英)丹尼斯・阿德科克(Dennis Adcock)著;吴长顺等译:《零售营销精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2-01
商业运作模式范文3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SWOT分析;商业化趋势
职业技能竞赛(以下简称“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职教改革的风向标。近年来,各层次、各类型的技能竞赛的广泛开展,在引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尊技重能氛围的营造、实训基地建设的强化、校企合作的增强、学生评价标准的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企业参与技能竞赛深度和广度的加强,学校之间竞争的加剧,技能竞赛的开展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势。技能竞赛的商业化一方面为比赛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了技能竞赛的社会效应和企业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制约竞赛良性发展的问题。
一、职业技能竞赛商业化趋势存在的问题
1.功利化倾向:部分职业技能竞赛协作企业只是为了推广产品、实现广告效应,企业非专业人士介入技能竞赛科目的设计和过程,影响技能竞赛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有的学生和教师把技能竞赛当成获取奖金名利的捷径,与技能竞赛引领职教改革的初衷相悖。
2.竞赛机制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每年的技能竞赛的都由不同的院校来承办,协作企业也会经常更换,可能会出现换一个企业或换一种产品就一种比法的现象;技能竞赛组织领导不稳定,缺乏一致的标准,使得技能竞赛缺乏连贯性。
3.技能竞赛缺乏赛后的反馈与总结:技能竞赛的过分商业化使得部分竞赛的参赛者过于重视赛前的准备和比赛结果的名次,缺乏赛后的总结与对院校教学模式的反馈。
4.技能竞赛后劲不足:过分重视商业化带来的效益,就会冲淡技能竞赛的基础研究的动力和力量;如对缺乏技能竞赛机制的顶层设计、标准制定、科目的设计与改进、技能竞赛和教育改革与学生培养的良性互动等方面的研究,会使技能竞赛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影响技能竞赛的长远发展。
鉴于此,我们需要引入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职业技能大赛的现状,力图从技能大赛的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全面把握其发展要素,探索职业技能竞赛良性发展的方向。
二、职业技能竞赛的SWOT分析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对象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以下是以天津市周边企业和落户天津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协办企业为切入点,进行深入调研和走访之后,对影响职业技能竞赛发展要素的分析结果。
1.优势因素分析(S)
职业技能大赛的优势突出表现竞赛本身竞争性、创新性的属性。这使得竞赛平台中,高手之间,与机器、与评委、与教师、与选手之间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竞技场”,激励了“双师型教师”和“拔尖人才”的成长,并形成了优秀的教育品牌,推动了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在教学的引入,使得学校能够“根据竞赛反映的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设内容,根据岗位要求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检验质量,使教学改革成为学校发展的常态”加快了学校职业特色的形成。
2.劣势因素分析(W)
完善的规则制度是一项活动公平有序的保证,如果没有强制的制度约束,人们总是不免会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的不同参与者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以技能考核为主的职业技能大赛相较高考而言,操作过程更容易掺杂较多的人为因素,背后存在着各方的利益博弈,有可能使竞赛偏离其本质,影响其良性发展。
3.机会因素分析(O)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温总理曾指出,“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校企合作的日益深入,为职业技能竞赛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4.威胁因素分析(T)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激增。这对反映市场需求和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技能竞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竞赛项目的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的联系要更加紧密;其次,竞赛内容不要再局限于对企业技术的再现与复制,要“源于企业,高于企业”,“源于真实,高于真实”,“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最后,竞赛设备的选择要有真实的生产的同时还要具有整合学习的功能等等。这些无疑对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职业技能大赛非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探索
通过以上SWOT分析,职业技能竞赛应该把握好机会因素,在认识竞赛价值和功能优势的同时,理性辩证地思考竞赛商业化的负面因素,化威胁因素为动力,制定相应的政策管理制度,对其非商业化运作模式进行探索。
在非商业化模式下,政府教育部门要从宏观管理角度规范竞赛的发展方向,构建竞赛非商业化的约束机制,根据我国技能竞赛的具体情况,从政策上给予参与竞赛企业长期发展的优惠政策,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企业有了制度的约束,可以接受将大赛设备无偿提供给政府,以此获得某竞赛项目的冠名权或某项目的特许经营权,从而给双方都带来直接经济利益或商业机会,企业也就不再大肆直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能够接纳采取迂回的方式,表现对学校(消费者)和教育的关注,为其开发无形资产奠定市场。学校要想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就必须要关注企业的兴奋点,增强技术服务项目的水平,进而达到竞赛多赢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运作中,“政府统筹,企业支持,院校参加”多元整合,使政府—企业—社会——职业院校实现良性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技能大赛非商业化运作模式充分体现了生命力。
商业运作模式范文4
[关键词]劳合社;再保险;上海航运中心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061-03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贸易大国、金融大国、航运大国。在全球化新格局和经济进一步开放的新形势下,不管是加快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实力,都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并且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的中心,即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在上海进行双中心建设,赋予其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先行先试的重要责任,国家显著加大了对上海在金融领域先行先试的支持力度。
本文基于该背景,以再保险为切入口,借鉴伦敦劳合社保险市场的运作模式来探析上海再保险业的发展,以求提高我国航运企业和保险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增强我国金融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促进金融中心的软环境建设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创新。
二、上海航运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全球航运中心主要集中在伦敦、香港、新加坡、阿姆斯特丹、汉堡等城市,他们同样是金融中心,由最初的“航运大港”逐步转变为“价值大港”,靠金融服务业的支撑和依托,提升港口的国际话语权。现在日本和韩国都在建设亚洲的航运金融中心,我国上海港在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完全有条件成为航运中心,但金融服务业的软实力还极度欠缺,和一些世界航运金融中心相比,保险业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保险立法缺乏。我国没有一部完善的航运保险法,现在最主要的法律依据是《保险法》和《海商法》,但是在海运保险上很多规定并不详细,与现行国际惯例不符。
2.保险品种发展不均。海运保险主要包括货运保险、船舶保险、保赔保险。我国在保赔保险方面几乎是空白,而船舶特殊保险产品缺乏创新。在货运保险方面,进口主要以CIF报价,出口以FOB报价,这样保险主要由国外购买,造成大量的保费流失。
3.保险公司规模较小。中国保险公司在全球网络分布较少,海运保险的保险利益主要在国际间流动,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无法进行追索。
4.复合人才缺乏。保险是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保险人才要具有金融保险专业知识,并且对承保的相关领域有所认识,能够识别风险,而我国保险人才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5.缺乏保险专利保护。保险在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和精算,而产品开发后缺乏专利保护,使得新产品很快被其他公司模仿,削弱了开发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利润,较高的开发成本和较低的收益率,严重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创新积极性。
6.保险领域的税率较高。根据表1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及国外航运保险税收的比较显示,我国航运保险对公司和个人而言,税率都较高,这样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利润率和工作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也不利于吸引人才。
三、我国再保险业的现状及问题
在我国有八家再保险公司,中资有两家:中国财产再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外资有六家。再保险业在我国是幼稚产业,除了保险业整体的相关问题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保险公司缺乏再保险意识。保险公司的再保险意识淡漠,没有充分认清再保险对于保险公司防御风险的保护作用,认为再保险是将保费分出,减少了利润。
2.我国保险公司缺乏国际信誉。国外再保险行业具有规模优势,历史悠久,信誉好,而我国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只追求数量和规模而不注重质量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大量违约,严重影响了保险业的形象和信誉。并且发展历史较短,从体制和产品上都无法与国外大型保险公司抗衡。
3.缺少再保险经纪人。由于再保险技术性强,并且需要保险公司之间联系紧密,而国内缺少再保险经纪人,不能有效协调承保人和顾客之间的权益,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局限了再保险业的发展。
4.我国再保险行业公司较少。我国市场化程度低,再保险公司较少,再保险市场不够活跃,缺乏竞争力。根据WTO官方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保险服务贸易的进口额为113亿美元,而出口额只有16亿美元,巨大的进出口差额说明我国保费大量外流。其中,我国90%左右的再保险都流向了国外,因此对国内再保险的需求较少。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业绩中,水险部分只占8%。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保险业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无论是从保险业务流程上,还是从政策配合到市场结构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本文试图探析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市场——劳合社的运作模式来改善我国再保险的现状。以航运再保险为突破口,建立我国再保险市场机制,以此促进上海航运金融的发展和创新,同时为再保险业探路。
四、伦敦劳合社保险市场的运作模式简介
300年前,众多船商在爱德华•劳埃德咖啡屋与资本运营家磋商海运保险,从那时开始,这个咖啡屋凭借着不断的创新和严格的监管,逐渐演变成世界顶级的保险市场。如今,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65%的公司在劳合社投保,其业务范围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劳合社的组织性质及内部组织结构
劳合社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劳合社委员会、劳合社会员、保险经纪人、承保辛迪加及管理人。
劳合社委员会主要负责监管劳合社市场内部运作以及将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处理全球运营的网络布局、维护会员利益和保险市场平稳运行、制定市场规则以及代表劳合社出席国际会议。
劳合社会员为辛迪加的承保提供资本,这些会员包括一些世界大型保险集团和上市公司,个人和有限合伙人也可成为会员。
保险经纪人都是一些在国际贸易、法律、保险风险识别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得到劳合社的专业授权,主要促成风险在客户与承包人之间转移,代表客户与承保人磋商保险范围、保费及索赔等相关事宜。目前有180多家保险经纪商在劳合社市场中运作。
承保辛迪加是由一个或几个会员组成的集团来承保风险的,核心资本的多样化和平稳性使得辛迪加的功能优势可以平稳发挥。管理人主要以会员的利益为主来管理辛迪加,他们主要监管辛迪加的承保,员工雇佣以及辛迪加的内部运作。
(二)劳合社的市场运作
保险客户与取得资格的保险经纪商确定需要投保的相关风险,再由保险经纪人与专业承保人讨论有关该风险的保费和合同条款,如果该承保人感兴趣,会同意承保该风险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剩下的风险和责任以相同方式在其他承保人中分担,这就是所谓的认购。保险经纪商再将反馈信息与客户商榷,由客户下单。剩下的保单细节问题由保险经纪人与该保单的主承包商确定。客户将保费交给保险经纪人,经纪商扣除相关经纪费后将净额交付劳合社财务中心进行定期大额结算。劳合社最终将保费交付于辛迪加的管理人。
(三)劳合社的风险保障
劳合社经过300年的风雨,至今仍然能够保持其实力,来自于卓越的资本结构。劳合社主要有三层基金保障来确保投保人的利益:辛迪加自有标准基金,劳合社会员基金,中央基金。前两种是会员自有资金,后一种是集合资产。
根据2010年12月底统计,辛迪加自有标准基金390.21亿英镑,劳合社会员基金有138.38亿英镑,中央基金12.85亿英镑,社团基金1.62亿英镑,次级债务证券9.3亿英镑。
(四)劳合社再保险业务发展
劳合社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市场,是许多大型再保险业务的主要承保者,同时也是许多保险市场的再保险首席承保人。通过表3可以看到,再保险在其业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其利润的重要来源。劳合社2010年税前利润21.95亿英镑,比2009年利润38.68亿英镑有所减少,主要是因为2010年度美国飓风频发以及世界各地地震频繁所致。
劳合社通过资本积聚以及再保险业的大力发展,利用规模经济扩大其业务范围和覆盖率,加强其抗风险能力,使得辛迪加可以承保较大保额的保险,避免单个保险公司因保额损失过大而引起破产的风险。再保险可以避免核保业绩的不确定性波动。在国内自然灾害严重的时候,可以通过再保险将保险公司的风险转移到国外更大的范围。通过这些途径,加强了保险公司的承包范围和保险产品的创新动力,使得保险业进入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保险行业的发展壮大。
五、政策建议
通过对劳合社运作的探析,结合上海航运发展的现状,我国航运再保险业发展除了要完善法律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降低税率,培养专业人才,发展航运保险经纪人,加强与国际航运中心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创新航运险种外,还应该考虑从航运保险运作模式上借鉴伦敦劳合社的成功典范。在“十二五”时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型保险公司共同承保再保险业务,加强业务上的学习与交流,利用“学习曲线”的作用积累我国再保险的经验和风险控制能力,引进伦敦劳合社的市场运作模式和构架,通过上海双中心建设的政策配合,促进保险服务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鸣岐.航运保险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内容[J].航海,2010(2).
[2]郑海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中航运保险外部环境建设探讨[J].上海保险,2010(1).
[3]彭衍滨.上海航运保险产业竞争环境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4).
[4]康甲峰.我国保险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产品创新[J].上海保险,2008(1).
[5]许闲.中国保险市场金融工具创新的现状与发展[J].南方金融,2009(4).
[6]彭晓博.构建我国再保险市场的途径[J].中国保险,2009(4).
[7]赵迪.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9).
[8]李薇.航运保险,是到嘴肥肉还是烫手山芋?[N].中国水运报,2009-06-08.
[9]陈飞.加快发展我国再保险业的对策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9(1).
[10]张敬之,彭晗蓉,陈小五.上海加快发展航运金融服务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货币市场,2010(4).
[11]吴慧涵.再保险原理与实务[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2]胡炳志,陈之楚.再保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3]劳合社官方网站劳合社简介[EB/OL].www.lloyds.com/Lloyds/About-Lloyds/What-is-Lloyds/The-Lloyds-Market.
[14]劳合社2010年度报告[R].www.lloyds.com/Lloyds/Investor-Relations/Financial-performance/Annual-Reports/2010-Annual-Report/Download-centre.
商业运作模式范文5
关键词:信贷保险 运作模式 优化选择
“三农”和小微企业是国家今后较长时间内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其对两者的支持必不可少。现实中,由于“三农”和小微企业经营风险高、缺乏合格的抵押品和第三方担保等原因,其很难获得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保险作为一种专门管理风险的手段,其在促进信贷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方面被给予厚望。国务院总理于2013年6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八项政策措施。其中,特别指出要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倾斜,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强调要推广涉农新险种,试办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可见,信贷保险在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功能的实现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支持。不同的运作模式由不同的组织结构,在功能的实现方面也有所不同。要想实现信贷保险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预定目标,就要对信贷保险运作模式进行研究和选择。
一、信贷保险运作模式选择的战略思考
运作模式可以分解为运作和模式两个专业术语来理解。运作指运行和操作,是进行中的工作状态。模式可以理解成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直观而简洁的描述,是理论的简化形式。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描述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内容以及各部分之间存在的规律关系进行把握。
信贷保险运作模式主要是指与信贷相关的保险供给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供给主体、供给方式、理赔形式、风险分担等方面的内容。根据政府、信贷机构和保险机构不同的合作形式可划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商业运作模式、政府支持的商业运作模式和互助合作模式四种模式。
就目前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气候环境以及经济体的保险意识等多种因素差别较大,这四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不同程度的现实基础。但既要考虑这一运行模式的必要性,也要考虑其可行性,还要考虑其社会效益,也就是要确定信贷保险的优化模式。这一优化的运作模式能够最有效地实现保险支持信贷的功能。本文认为可以将以下几方面作为判断模式是否优化的参考依据。
运作模式要具有可推广和可复制性。这一条件要求运作模式要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满足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要求。保险运作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不同地区都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不会发生由于地区差异导致组成部分无法组合或者组合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运作模式中保险的技术水平要有高度和不断改进的空间。保险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作模式能否长期运行下去。有些保险的技术水平较低,只能够满足特殊时期或特殊地区的需求,当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保险技术也需要做出很大的变化,甚至完全不同,这样就会给运作模式带来不稳定性。此外,保险的技术水平要能够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改进,这样才更具灵活性。
运作模式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运作模式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内部经营的效率性以及组织架构的稳定性等方面。资金来运是运作模式可持续的先决条件。如果运作模式的资金来源依赖性过强,一旦主要资金来源出现问题,整个模式就难以为继;又或者资金来源过于狭隘,不能满足运作模式日益发展壮大的需求。内部经营是运作模式可持续的重要保障。运作模式的经营效率低下,或者造成投资主体的持续亏损,或者无法满足需求主体在某些方面的要求,造成投资方或需求方的撤离,从而无法持续经营。组织架构的稳定性是可持续的必要条件。运作模式的组成部分要相对独立且足够稳定,否则会出现模式内组成部分经营变换的情况,降低品牌的社会信誉,最终影响到模式的可持续性。
二、国内外信贷保险运作模式的经验借鉴
相较于小微企业来说,“三农”在信贷方面面临的障碍更突出,反映出来的问题更多。因此,选取农村信贷保险运作模式展开论述更具有代表性。
从国外发展情况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农村信贷保险领域的开发和应用较早,农业保险的运作模式比较成熟;印度、孟加拉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农村小额信贷保险试点工作,逐渐成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保障的有效手段。
从国内发展情况来看,2004年以来,各省市先后积极开展农村信贷保险试点工作,探索适合当地的农村信贷保险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我国农村信贷保险是政府主导、商业运作、政府支持的商业运作、互助合作等多种模式并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上海安信的政府主导模式、吉林安华的商业运作模式、黑龙江农垦区的互助合作模式、重庆市开县和广东省三水区政府的政府支持的商业运作模式。
通过对上述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农村信贷保险运作模式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经验,可以作为信贷保险运作模式优化选择的经验依据。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信贷保险顺利运作的关键。从国外发展情况看,日本和印度政府在机构设立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日本政府在农业信用基金协会和农业信用保险协会成立之初派遣理事和监事进行管理,而印度则建立由财政支持的政策性保险机构。此外,日本和印度政府给予涉农信贷保险机构财税方面的优惠力度都比较大。日本政府的补贴力度达到了50%,而印度政府曾给予印度人寿保险公司开展农村保险10亿卢比的补贴,并允许保险公司通过小额保险来冲抵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国内几家试点来看,上海安信模式、重庆开县模式以及广东三水模式属于政府直接主导或支持的类型,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需要过多赘述。黑龙江的互助模式表面上看政府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但是相互保险公司在风险承担能力、资金来源方面都比较狭窄,如果没有政府在税收、财政方面的适度优惠是不可能持续发展并壮大的。而吉林安华模式尽管是商业化运作,但其代办了政策性保险业务,即农业保险,因此也得到了政府的鼎力支持。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开展信贷保险的有力保障。日本出台了《农业保险法》、《农业互助合作法》、《农林中央金库法》、《农协财务处理基准令》等法律法规,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保证了互助合作模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印度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涉农保险机构发展,行政、监管法规也对保险公司开展农村小额保险提出了硬性条件和业务发展要求。目前,国内试点在规章制度方面成文的还比较少见,全国性的法律尚需不断完善。
最大限度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贷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过于严重会导致保险公司的赔付率非常高,则保险公司的经营难以为继。日本的相互保险制度在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的优势明显。这是因为相互制度下的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只是肩负双重身份的同一个人,且会员之间由于地缘、血缘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声誉成本和社会惩罚成本相对较高,因此能有效遏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国内来看,上海属于发达经济区,在征信系统建设以及个人信用建设方面相对先进,因此信贷违约的社会惩罚成本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吉林安华由于是商业化运作模式,保险公司在控制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主要是通过保单的设计,但成本会相对较高,政府的补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互助保险本身在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的优势相对明显,且成本较低。重庆开县将贷款大户的直补资金与贷款账户相关联,有效抑制了借款人的道德风险,提高生产的积极性。
三、我国信贷保险运作模式的优化选择
根据前述战略思考中选择优化模式需要考虑的三方面要求,结合国内外信贷保险运作的经验借鉴,对现有信贷保险运作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政府主导模式对地方政府实力要求相对较高,且在该模式下保险公司的内部经营效率可能会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非常低。商业化运作模式的保险技术水平和内部经营效率在保险公司追求利润的目标下将会优于其他模式,但也要看到由于赔付率可能会高于其他类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在完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下很难有持续的积极性。互助保险模式是较容易开展起来的一种模式,但该模式的保险技术以及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各层次经济体的需求,且该模式资金来源的稳定性相对脆弱。
政府支持下的商业运作模式融合了上述三种模式的可取之处。一是该模式的可推广和可复制性较强。模式中信贷保险产品的设计应由商业保险公司来完成,则产品设计前的市场调查以及产品投入使用后的展业、理赔等环节都相对标准化,容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复制。二是该模式的保险技术和经营效率相对较高。标准化流程对保险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商业运作模式在内部控制制度相对规范且有一定的社会声誉。三是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性较强。政府支持是信贷保险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纯商业运作模式的可持续性不够是因为亏损的可能性非常高,而政府支持下的商业运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政府可以在税收和保费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和补贴,能够促进商业保险公司开展扶持“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保险业务的积极性。
政府支持下的商业运作模式不仅满足战略考虑,也符合保险支持信贷功能定位的要求。首先,该模式在分散信贷需求主体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方面有比较优势。在全国范围内采取政府支持下的商业运作模式,意味着政府只需要提供补贴和政策优惠,而且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进行支持,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承保也更加合理,能够最大限度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散风险;商业化运作还能采取“以险养险”方式,不仅能够弥补保险公司的利润损失,还能拓展其他保险业务。其次,该模式在缓解信贷双方的逆向选择方面有比较优势。政府支持的商业运作模式中,保险公司仍然有追求利润的动机,因此无论是在保费厘定还是承保理赔方面都更加谨慎。最后,该模式在降低信贷的道德风险方面有比较优势。政府支持下的商业运作模式对保险公司仍然有正向的激励作用,同时没有财政兜底,无论是保险机构还是信贷机构在对借款人贷后检查方面将更加严格,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会降低。
综上所述,政府支持下的商业运作模式是符合保险支持信贷功能定位的战略选择。这种模式通过政府与商业信贷、保险机构共同协作,既有商业模式的灵活性,又有政府政策财税资金方面的支持;既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又能在最大程度上覆盖需求主体,有利于今后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熙,林义.印度农村小额保险发展经验及启示[J].保险研究,2008,(2)
[2]孟春.中国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路瑶.日本的互助合作农险模式[J].中国金融,2012,(8)
商业运作模式范文6
一、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类型
文化产业新业态为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领地。不同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对不同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的类别进行探讨,能够为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的开拓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图1所示为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及创新模式结构图。
1.全新业态全新业态的产生一般通过需求创造和技术创新两种途径。随着居民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新的资源也随之被开发出来以满足少数群体的需求,这一少数群体慢慢积累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后,就预示着一种基于需求的新业态正在萌芽、成长。这种因需求细分而创造的业态从传统文化产业业态中逐步脱离,形成独立的全新业态。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背景下,企业会根据人们在新技术环境下产生的新需求特点,创造出新的内容产品,培育出一批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比如数字化技术下诞生的微信、微博等基于互联网服务平台的相关应用研发,开启了文化产品的微信支付、在线实景体验等新的消费体验模式,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挖掘空间。
2.改造业态由于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着来自新兴业态和其他产业的冲击,市场被逐步蚕食,市场份额也持续下滑,而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进行改造升级是提高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突围发展的途径之一。文化产业的改造业态既包括充分运用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元素与功能,丰富其文化表现形式,推动业态的不断创新,也包括从引入新载体和新商业模式的角度入手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提升改造,如日益丰富的数字化移动终端以及以淘宝、亚马逊等为载体的网络商业模式等都为当前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4]
3.融合业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融合是两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在内外部作用下的资源整合、活动延伸、产业链重组的过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这种异业间融合是文化产业新业态产生的方式之一。[5]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产业竞争的综合因素作用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一方面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是文化产业面临激烈竞争的现状而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生存之路的探索。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而衍生出的文化旅游业,既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产品内容,也扩展了文化产业的服务边界和品牌效应,两者的交叉融合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之举。
二、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创新模式
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或内容等资源、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新业态也对发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对资本、内容、组织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基础上形成了商业运作、资本运作、组织管理、表征呈现、内容创意五种创新模式。这五种创新模式既可以作为反观不同类型文化产业新业态得以形成的参照点,也对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常态化、持续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商业运作模式商业运作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融合来孕育新的文化业态。文化产业从横向或纵向延伸出相关的产业或产品,以衍生品或延伸业务的开发来实施下一轮的商业运作,不断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产业链条,使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走向成熟化。涉及交易、买卖等活动都是商业运作的一部分,在整个商业运作链条中,抽离或改变其中一个元素就有可能影响整个产业形态的发展。因此,创新商业运作方式是发展新业态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产业中出现的虚拟交易方式正是创新商业运作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文化产业交易是在固定场所消费有形或无形的精神文化,虚拟交易方式的出现不仅使随时随地的支付方式成为可能,也把消费体验由实地实景扩展到虚拟场景的现实可感体验。比如,“旅游虚拟体验网”即是利用三维虚拟成像技术,使消费者可足不出户进行类似3D场景效果的全景虚拟体验,虚拟体验集景区信息展示、导航导购、景区监控于一体,也有微缩地图指引、快速切换场景等应用。[6]这种新型旅游方式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就要求致力于电子商务的旅游业务对旅游体验观赏点进行技术性转化,这样会更有助于虚拟旅游带动现实旅游,实现线上线下的双重创收。
2.资本运作模式资本运作模式是在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模式中区别度不高的一种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多元化投融资的资本运作方式来发展新业态,尤其是在文化产业中,通过无形资产来进行产业化运作,力图以更小的资本投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由于文化产业新业态很大程度上处于培育期的初级阶段,商业模式并不完全稳定,因此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既是分担发展风险的有效手段,又是完善新业态产业链、拓宽新业态业务所需资金的必然要求。
3.组织管理模式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组织管理创新模式包括企业内对文化产业中生产和资源组织管理方式的变革以及企业或行业内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创新。文化产业组织管理模式的调整和变革可以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使企业在产业中获取更大的发展自由度和发展自,进而推动具有显著发展潜力的新生业态的形成。文化产业新业态的融合与改造必然要与其他产业或元素相交融,尤其是异业间的糅合会对文化产业中的组织结构模式提出新要求。比如“文物酒店”这种集较强文化性与浓厚商业服务性的整合,使得双方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依托于文物而进行酒店服务业拓展的战略不同,由于“文物酒店”是一种双元素的综合开发,文物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性物品,而酒店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文物的开发作出延伸,提供文物宣传及观光的平台,因此在文物管理与酒店管理的两者之间必然要进行组织管理的创新性设计。
4.表征呈现模式传统文化产业业态包括书报刊出版、印刷和发行业,文化艺术业,文化娱乐业等,而新业态则可以在这些原有业态的基础上,借助新技术等应用来进行多渠道、多元化的呈现,这种新的表征呈现模式可以带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多终端的呈现、多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得以实现。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各种形式的内容呈现载体日益丰富,数字出版、3D动漫、会展等具有新时代气质的文化产业带来更有创意的表征形式。除传统的书刊出版企业外,许多互联网企业也在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创新文学作品的创作渠道,创造出一些新的形态。例如豆瓣读书正是利用网络平台为大众提供出版发行的渠道,同时出售传统图书的电子版以及经典网络内容的特辑。这些方式实质上都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容,也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创新性思路和途径。
5.内容创意模式内容创意是文化产业新业态产生与发展的“源头活水”。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内容只有具备独创性,企业的商业运作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商业运作和资本运作、企业管理创新和表征呈现形式的多样化等文化新业态创新模式必须以内容创新为基础。与前面几种创新模式不同的是,内容创意模式的可复制性不高,更有利于差异化的运作,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创新的核心模式。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产业内容及资源,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使效益最大化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培育的目标之一。而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对文化产业内容进行创意性开发的“二次”加工处理,依托于具体的内容元素,开发其符号化的内涵,赋予新的价值意义,也是对文化产业内容更深层元素的挖掘和思维再现,这种挖掘和再现是新业态发展的富矿,具有发展空间的无限可能性。
三、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新业态有助于完善产业的组织管理结构、拓展产业链、开拓商业运营模式、促进资源的创新整合,而不必局限于传统的发展思路。针对以上5种创新模式,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开拓思路,运用高新的技术手段、完善的组织结构,来带动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创新,获得持续的、稳定的科学发展。
1.立足缝隙市场,建构分层化的创新发展模式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培育是立足于新资源或新需求而形成的,因此对消费市场进行定位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随着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由小变大、市场细分由大变小,在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创新模式下,依据市场缝隙理论进行定位,致力于分层化消费市场建构,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最佳选择。在出版领域,诸如基于互联网的豆瓣阅读等平台做得风生水起,是文学创作新业态形成发展的一种类别。豆瓣阅读的成功不仅在于内容的丰富、广大的读者群、便捷的获取方式等方面,也在于其实行免费与付费并行、引入内容后的再分成等商业模式。实行“免费与自行定价相结合、豆瓣与作者再分成”这种分层付费的方式也便于培养读者的付费习惯;在引入的其他电子书方面则是与出版社按售价进行再分成。目前,豆瓣阅读只是占据部分小众市场,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集中于长尾理论下的用户体验、产品开发等方面,以期培育完善的、有利可图的新业态形式。
2.实施精准营销,培育消费定势人们对于新业态的接受可能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发展过程中可实施精准营销,对消费者进行逐步渗透,以此培养人们的消费定势、稳定消费需求。2014年,互联网电视成为技术融合背景下发展较为迅速的产业。无论是传统电视台、电视制造商还是互联网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家庭客厅,尤其是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凭借丰富资源及雄厚的资金,相继推出各自的产品,使互联网电视(OTTTV)散发勃勃生机。诸如乐视网所推出的乐视超级电视在与百度影音推出的“棒子”、湖南电视台推出的芒果嗨Q等一系列盒子的竞争过程中,则占有较大优势。乐视超级电视有效利用了乐视网的巨大内容库,并不断优化系统性能、研发更多的应用系统,这个过程若没有优质的乐视网内容资源作为依托,以原有乐视网巨大用户资源作为基础,单纯凭借高性能的电视机硬件制造及应用商店是很难占据市场的。
3.整合文化产业资源,重组核心价值链文化产业可以借由新业态来进行资源整合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确保企业持续的创新力及发展活力。利用数字技术、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对原有优质的文化产业资源做进一步优化,以生产具备高产出价值的文化产品,并充分强化此产品的开发空间,形成固定的价值链条和发展路径;对于未得到充分注意力的产品及未能较好开发的文化产业资源,可以利用多种推广渠道,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来开发相应的需求元素逐步吸引消费者,以此充分利用产业资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在图书出版行业,出版商可将畅销的图书转码为网络资源,实行线上线下多渠道的销售;可以分专题、分平台进行重新编辑,以特定群体为稳定消费群;可以进行版权分销等二次交易。而对较为零散、尚未确定销售前景的内容,则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由免费向收费,或通过琐碎资源的整合编制特辑来扩大售卖量。
4.开拓行业合作思路,发挥产业间联动效应文化产业新业态大多是在不同行业间互动、渗透的过程中形成而稳定下来的,因此新业态在不同行业间的互动合作方面更有潜在优势,也更便于产业间联动效应的发挥。具有潜在联系的行业之间建立联盟,既可以共同研发产品和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又可以延伸自身业务,避免来自同类别企业过于激烈的竞争。视频网站与电子商务的联盟对于新业态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视频网站的营收通常来自于广告收入,但随着带宽的加速、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视频网站则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除了通过购买大数据来进行精准推送,也逐渐陷入固定的模式而难以有所创新。新技术的研发使得电子商务可以将网络视频中的物品进行技术上的处理,使观看视频者点击视频中的物品即可直接购买,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影视的宣传推广作用及大用户的优势,又为电子商务提供了资源平台,这种在表征呈现和内容创新模式中的创新将会使双方占据新业态领地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