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心理学常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本心理学常识

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1

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能够助于理解和总结教与学双方的心理活动及互动规律,推动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和受教育者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儿童期是指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是人接受教育塑造自身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潮流不断变化发展,教育心理学不仅应该关注在儿童的课堂教学、学校教学的应用,也应关注其在儿童“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1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下的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重点在于将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及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之中,包括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教育心理学中应用较广的几大主要理论包括:信息加工理论(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了信息从外部输入大脑,经过加工阶段,到产生外显反应时所经历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人是通过认知表征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实现学习的。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只能有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学习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社会学习理论(学习有两种途径:一种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的过程即间接经验的学习,强调观察学习)、人本主义理论(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未来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2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状况

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这就在理论上使得它的大部分应用与课堂和学校有关,而事实上也是如此。目前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更多地只是服务于学校和课堂,并且应用者多为教育工作者,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应用的广泛性。

教育是全社会的和终身化的,是全人类的,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随着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等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服务对象应扩大至全社会以及各个年龄阶段。与儿童相关的教育心理学更是应该渗透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全面地发掘儿童发展潜力,促进儿童心理、品德、智力和思维能力、身体素质等全方面的发展。

导致教育心理学与实际生活难以很好地结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我国教育心理学产生较晚,较多参考西方架构,相关研究比较注重理论,在实践方面的注意力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总体不高,对于教育心理学的日常应用意识不高,普通民众对于教育心理学了解程度低,对儿童的教育更依赖于学校与经验,这也导致儿童自身对于应用学习策略的意识不高。

3教育心理学应用于平时的意义

3.1对教育工作者而言

儿童的智力发展较快,求知欲旺盛,性格可塑性大。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课堂以外的地方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课下生活有更多的关注,这有利于:促进教师更好地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将课堂与课下良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效果具有延续性和系统性;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和个性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和舒缓压力。

3.2对学生而言

儿童的记忆力从无意记忆转向有意记忆,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儿童时期的学习多以培养思维能力、语言语感和掌握基本常识为主,懂得一些简单的教育心理学相关内容如学习策略能够将学习过程清晰化、更易于评价,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也利于其更好地把握课余活动与学校活动之间的关系。

3.3对于其他相关人员和社会而言

儿童的情绪直接而外露,性格可塑性很大,抚养者和社会掌握部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减少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迷茫与失误,正确发挥社会和家庭的教育作用,同时能够配合好学校教育,减少矛盾与冲突。

4如何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平时

(1)提高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意识,普及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要建立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范式,使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自己的独特和稳定的内容,并且研究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和学校学习活动,同时提出具体可行的实践方法。

抚养者和其他社会人员文化素质等水平不一,要选择合适易懂具体的教育心理学相关内容,对非教育工作者进行宣传,使之掌握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

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2

关键词:心理教育 中学教育 学科渗透

一、心理教育的提出及其必要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竞争压力增大,新旧观念不断撞击,各种新现象、新矛盾纷至沓来,使如今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的机会大大增多。在校生因病休学、退学的病种中,心理疾患已大大超出其他疾病,名列榜首。更令人悲叹的是在校生自杀事件、离家出走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向我们表明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十分严峻,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是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中学心理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首先,心理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要健康发展。当前中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教育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其次,现在人们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当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新的健康观念时,就迫切需要中学开展心理教育。最后,中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妒忌、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乃至犯罪、自杀等,也迫切要求开展学校心理教育。

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不仅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改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提高全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作为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基础,其健康状况如何在诸素质的培养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只有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才能得到充分和健全的发展。总之,我们不得不承认心理教育的意义。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走出重知识教育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良好个性培养、巨大潜能挖掘的教育误区,把心理教育尽快纳入学校教育的日程上,并当作一项重要任务下大力气去抓。

二、心理教育的几种形式

学校工作是心理教育的中心环节,心理教育政策的落实、工作的开展最终要归结到学校一点一滴的具体工作中去。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是学校实施心理教育最直接的一种手段,它为所有学生能直接接受基本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保证。心理教育课程应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等课程。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所侧重,如对高一学生就应侧重“学生适应新环境,改变学习态度与方法”的心理辅导。

2.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咨询是指对同类心理疑问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就是在心理咨询老师的主持或参与下,小组成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引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3.个别心理咨询

学校个别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改变在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鼓励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其次要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热线电话,多渠道开展咨询工作。既可采取学生与教师直接面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心理信箱让学生不记名反映问题。

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3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325-01

脑卒中患者发病急骤,致残率、预后差的特点,虽然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其发病率有所降低,存活者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或心理障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了极大压力。特别是抑郁障碍〖1〗。现针对我院几年来收住院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分析及护理进行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

本组脑卒中患者48例所有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2〗,其中脑出血20例,占33%,脑梗塞28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62岁。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能配合。

2 方法

对照组治疗包括对卒中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和正规康复训练,干预组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和正规恢复训练基础,在入院后开始进行心理干预治疗,1各月后评定疗效。

具体措施如下:

2.1 干预措施:

2.1.1 心理干预措施 〖2〗

2.1.1.1 心理疏导方法:脑卒中后存在焦虑抑郁的病人,除常规治疗和开展积极正确的康复训练外,要重视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疏导,调整其心理状态。掌握心理学知识,运用共情技巧与病人谈话,善于引导病人谈话,鼓励病人通过各种方式倾诉内心的痛苦体验,耐心倾听病人谈话,对病人表达的需要予确认和支持,使其感受到心理寄托。

2.1.1.2 音乐疗法:教会他们自我放松的方法,如焦虑的病人可以听一些轻音乐,以稳定情绪,抑郁患者可听欢快的乐曲,以振奋情绪。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支持,可使病人获得慰藉,增加安全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1.1.3 信心疗法:根据病人接受能力与之探讨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使病人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制定相应护理计划,首先要树立自信心。介绍病情控制满意的病友,让他们互相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勇敢面对疾病,以乐观、充满自信的心态接受现实,同时需要患者亲友的积极配合,予病人安慰、鼓励、关心和支持。

2.1.1.4 知识疗法:治疗者可利用本身的权威性和丰富知识作为治疗的力量,对疾病治疗发挥暗示性影响,消除病人在漫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产生的疑虑,减轻心理压力,针对病人的病情及思想情况,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脑卒中的基本常识,分发脑卒中知识宣传小卡,指导正确的语言及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加强康复锻炼。

2.2 心理护理策略:

2.2.1 急性期心理护理:(1)由于对病情不了解担心预后会出现慌乱、严重焦虑、对死亡的恐惧等剧烈情绪变化,应多与患者的感情沟通。〖3〗了解患者的工作、家庭经济情况以及顾虑,耐心开导,安慰病人,生活上给予照顾,尽量帮助病人解决实际困难。

2.2.2 治疗阶段的心理护理:由于最初恢复速度快,轻型患者早期有所恢复,许多患者容易产生盲目乐观过高期望,我们应适当的解释,避免产生不现实的思想,否则一旦未达到目的的就对治疗悲观绝望。

2.2.3 残疾阶段心理护理:脑卒中致残率相当高,且功能恢复需较长时间,此阶段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对于患者情绪影响最大的瘫痪问题,应给予较大的关注,患者会因各种功能的失用性衰退更感失望,加重抑郁症的病情,故应及时重建患者的生活能力。鼓励患者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完成日常生活,并参与一定的文艺活动,如下棋、听音乐、并多与人交谈,使生活更加充实。

2.2.4 适应阶段的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和心理调整,能够认同并适应现状,此阶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患者认同、接受,他们往往放弃或停止治疗及锻炼,成为社会负担,导致抑郁复发。我们应告知患者应不懈地努力使他们重返社会,回归家庭。

2.3 评价效果。显效:抑郁消除,对治疗采取积极态度,能正确对待人生。有效:情绪稳定,愿意配合治疗和护理,但对今后生活有顾虑。无效:抑郁仍存在,意志消沉,顾虑重重,对治疗和前途缺乏信。

3 调查方法

3.1 统计方法:采用临床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实施心理问卷调查,应用第三军医大学心理教研室编制的SCL-90分析软件分析评定,结果以廓图及因子分值表示。观察组根据入院时的心理问题分析结果,实施有针对性心理干预。统计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表2 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前后各症状因子变化的比较(x±s)

结果表明:观察组经系统心理护理,恐怖症状明显改善(P>0.01);抑郁、强迫、焦虑症状也得到改善(P<0.05)。而对照组未予心理护理干预,出院时抑郁、强迫、焦虑症状无明显改善(P>0.05);仅恐怖症状有所改善(P<0.05)。

5 讨论

脑卒中或是脑血管病,是一种因脑部病变所致智力和肢体运动障碍,并伴发一定的心理障碍的疾病〖3〗。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不当,工作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的增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正在逐年上升,而发病的年龄却在逐年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7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言语和精神等各种残障,在这里我们更关注的是脑卒中心理问题的发生,如产生焦虑、抑郁、否认、孤独、失助等心理障碍,而心理因素又是致病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力。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现象应当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脑卒中患者在最初“立即”痊愈的希望破灭后,产生悲观情绪,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对今后的生活和疾病康复失去信心,表现为沉默,闷闷不乐,自寻苦恼,缺乏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过分依赖他人,郁郁寡欢,甚至偷偷哭泣。

研究认为〖4〗,心理干预是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协调的护患、医患关系及家庭社会关系是否融洽,另一方面取决于护士是否具有良好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否有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能调节患者的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及家属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增强康复的信心,同时加强了护患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对脑卒中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有显著性意义。

脑卒中因其症状的严重性和特殊性、康复的长期性以及患者群体的特殊性(中老年),就决定了所患该病的不同职业、心理素质和社会地位的患者所产生的心理障碍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本文采用通用的SCL-90表对患者进行心理问题调查,客观、准确。结果表明: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出院时上述症状均取得明显的改善,说明本心理护理措施恰当、有效。

参考文献

[1] 脑血管病患者心理障碍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5):136

[2] 胡永善,吴仪毅,朱玉莲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2005,27(2):105-107

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4

【关键词】体育素质教育 教育目标建立 改革方法建议

素质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学生应保持身心健康,精神饱满,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常识,掌握一定程度的体育运动技能,拥有丰富的体育活动爱好。这也是高校健康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即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热爱体育运动且有着明确的体育爱好,懂得基本的体育体能知识,能完成高校学生应达到的体能目标,明白如何对自身进行身体健康测评和体育检验。需要达到这个宏远的目标,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属于自己的体育运动爱好,在培养自己爱好的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的体育锻炼知识并且获取体育锻炼技能。

1 健康体育教育的本质特征及现况分析

经笔者观察,现在高校体育存在着很大一方面的问题,即体育教育现况和原有目标相违背,学生们的体育教学状况远远没有达到教学任务要求,大部分学生体育技能以及体育基础知识都掌握较好,然而却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提升相互剥离,难以将两者巧妙结合起来。而健康体育教育的本质就是从学生个体的各方面健康出发,将身体、心理、行为、道德等各个层面巧妙结合起来,以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为中心、健康体育教育为具体手段,最终完成学生各项技能综合提升的学科。很明显,现在的教育状况是和健康体育教育的理论上本质特征相违背的,因此,如何完成体育教育和真实目标的完美统一和巧妙结合,这是现代教育者不能忽视的问题,也是广大教育者今后的发展目标。

2 分析健康体育教育本质目的进行合理教学

分析体育运动参与者的心理,无非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满足业余爱好,获得愉快心情,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身体素质以防御各种疾病,得到更好的体育运动技巧和技能以及培养坚韧耐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等。这些原因,究其根本都是维持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高校健康体育教育,不仅仅肩负着让学生拥有健康体魄、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和达到基本体能测试的任务,它还有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即,让学生们树立对健康的正确认识和观念。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学生们的对于体育锻炼的基本心理入手,利用理论学术知识传授和具体实例分析,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并非为了单纯的学业目的而已,而是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身体健康五十年”如此的长远目标,让他们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到进行健康体育知识的学习的重要性,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想法,主动学习体育锻炼知识并进行各类体育活动和锻炼。从本质上让学生认识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这是广大健康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在心的。

3 对高校实施健康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3.1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作为首要任务

根据马克思所提出的观点,意识是实际生活内容经过人的思考后,在人的思想上形成的心理性反映。它既是抽象的也是实际的,抽象在于它并非真真切切存在的,而实际在于它是由真实存在的事件反映到我们思考中所得到的。根据心理学知识,人的自主行为是由自主意识所支配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自主健康意识在我们的体育教育中的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所以,体育健康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就是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它的作用在整个体育教学总无以伦比――一来可以建立学生对于体育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以及理念,二来可以为未来的体育教育作下铺垫,方便于健康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

3.2对僵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纵观健康体育教育的现况,我们不难发现,健康体育教育仍然仅仅局限在为了体育锻炼教学而教学,即教学仅仅从体育运动的锻炼方式和手段层面入手,着重于体育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各方面指导。而健康体育教育的真正方法应该是分析学生的各方面指标,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查,及时反馈和调整教育方法,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手法。

比如在篮球课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教师根据学生对篮球掌握情况的不同进行合理分组,分别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采取不同类型的课程教育,例如初学者可以从基本拍球、运球等方面学起,而有一定篮球运动经验的人则可以进行高级的篮球技术和技巧等方面的训练,根据学生训练情况的反馈适时调整个体分组,争取一同进步,同时,在篮球课程的中途可以开展各种篮球比赛等,让学生们在体育竞赛中获取另类的兴趣爱好和热情,对于有着更高自我要求和目标的学生,也可以在课外组织篮球俱乐部等,让这些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发展。综上所述,体育健康的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单单一两种手法而已,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修正原先的教育手法,系统性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以达到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

结语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类“现代文明病”层出不穷,人们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因此高校健康体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持住健康体育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理念,联合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健康体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选择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手法,达到真正的高校健康体育教育的宏远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昱.21世纪高校健康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四川体育科学,2009(4).

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5

关键词:后进生;形成原因;教育转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62-02

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有少部分学生综合行为表现相对较差,成为通常意义上的“后进生”。后进生的教育转化问题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难点。同时,后进生不能及时矫正和转化带来的不良影响,辐射深远,超出了家庭和学校的范围,甚至会影响到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科学分析和研究后进生的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措施,使后进生和其他同学一样合格毕业,成为造福社会的有用之才。

一、大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后进生一般表现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学业一般、既缺乏创造性,又缺乏刻苦精神,对生活、对学习表现出极强的无所谓态度,甚至不服从学校管理,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后进生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价值观等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环境等客观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家庭培养的影响等。总结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一)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方面。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诱导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其思想消沉、生活态度消极、不思进取。例如,校园周边环境已基本等同于社会环境,餐饮、娱乐、住宿等各种消费场所林立,都期望从学生口袋分一杯羹,甚至24小时提供服务,包括本该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家庭教育因素非常重要。大学教育之前,父母是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大量的个案证明,由于后进生的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得当,例如过分溺爱、简单粗暴、父母离异等因素都给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和日后的行为习惯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管理难以面面俱到

一方面,从高中进入大学,老师、家长的监管不再那样严格和细致,部分学生欠缺强大的人生观支持,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稍差,这样,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再加上管理上的落差,一旦放纵,滑坡非常的快。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管理中存在许多需要提升的方面:对学生缺乏信心;对待学生有失公平;学习指导和矫治上做法欠缺;赏罚不分;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师生关系不和谐等。最主要经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及时预防,从根上来找后进生情况发生的主要因素,从个案中寻找普遍规律,杜绝一大群例子的发生。从小处上,有时候,一些教师会对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情绪化,会出现类似:“治不了你,我就不是你的老师。”而学生则认为“大不了我毕业回老家,看你能怎样。”这样越压越不服,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三)学业方面的原因

首先,进入大学以后,一些学生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没有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巨大压力,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再加上核心价值观不明确,认为上大学就是“混文凭”而已,没必要再拼。因此,享乐主义上身,要么在旷课、打游戏、上网聊天中虚度青春,要么在看小说、看碟子、打扑克牌中荒废学业,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终落得个毕不了业。其次,自1999年连续扩招以来,高考录取分数线不断下降,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基础差距拉大,两级分化明显。一些基础差的同学沿用高中“老师教”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大学的“自学式”学习,不会听课,记笔记,不会利用图书馆,出现了多名功课不及格,即使下定决心重新奋斗仍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追赶不上,造成心理压力过大,陷入困境。最后,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所读专业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从而产生转换专业的想法和要求,但目前大学对此类问题有种种限制,往往不能解决,因此,有些学生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低落,处于矛盾之中,最后导致心理疾病。

(四)职业发展方面的原因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周期性影响,原来的“天之娇子”,不得不面临巨大的就业和生存压力。倘若大学生不能够从心理上和综合素质上调整好自己,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修得一身“硬功夫”,在面临着就业和竞争的压力时,则往往会表现出缺乏自信、自卑感强、缺乏青年人的活力和朝气等问题。

二、大学后进生的心理辅导与转化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要加强在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与矫正

高等学校应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工作敬业、懂得心理教育常识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定期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知识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工作素质。要开展学生工作经验交流,使实用、有效、科学的管理和教育经验得到推广,应建立由学生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寝室管理人员、学生党员干部等组成的后进生教育和转化体系。在形成力量的同时,要引导后进生自我的心理素养,多宣讲、多安排身边儿事、身边儿人的例子予以心理引导;推荐有正能量作用的励志文学和励志影视、音乐资料,这都是易于采取并行之有效的实际手段。措施和手段是多方面的,核心是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建立适应高校乃至社会主流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指明学生前进的基本道路,树立“为人一生,奋斗不止”的人生观,树立“我为人人,人人才为我;我入社会,社会才为我用”等类似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根本心理上强健自我,达到这样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马不扬鞭自奋蹄”的事半功倍效果。

(二)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对待学生须一视同仁,寻找他们身上的发光点,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

辅导员在后进生的教育管理与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应尊重和认可后进生,后进生内心脆弱敏感,他们需要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这是建立信任的前提。同时,辅导员应对优等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不应区别对待,不能因为是优等生就一味迁就,也不能因为是后进生就完全否定。此外,辅导员在教育中应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入手,多肯定、多鼓励、多关心,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斗志和追求。教辅后进生难度大、挫折多、收效期长,这更需要现在的辅导员自身素质过硬,有良好的心理辅导能力和多样化、灵活的交流、沟通手段。本身这个对后进生的教辅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位辅导员自我修养的成长过程,这也可以说是与学生相辅相长的一个过程。

(三)坚持原则,运用强化理论,多肯定、赞扬,唤醒后进生的自尊、自信

后进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卑的心理,只要我们留心就不难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总是独来独往,或是到外校或者本校的其他学院找同乡,或是一个人在操场等无人的地方或者是人较少的地方逛,或是在网络游戏里沉迷,其实他们并不是想成为后进生,只是在这些环境里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因此,在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中,应多鼓励,少批评,在教育中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在方式、方法上讲究科学,利用现在的手机QQ、微信等多种交流手段,随时掌握学生动态,随时进行教辅,让学生感受到如沐春风的关怀。在具体的交流沟通中,要有层次感,注意方法和技巧,不要让学生觉厌烦。

(四)利用集体的力量,坚持在集体中进行教育辅导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集体对个人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因此,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单靠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使后进生不论是在家庭、学校、寝室,学校都可以对后进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对后进生进行全方位转化。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社团、学生组织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积极动员同学们参加一些学术论坛及各种文艺活动,让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活泼健康的文化气息,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当然,宿舍作为同学们的家,宿舍文化建设也是后进生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开展“宿舍文化节”等活动,让同学们把对家、对亲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化为美化宿舍的动力,这些活动既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可以丰富宿舍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五)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增强他们对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大学后进生的心理特点表明,他们心理素质较差,这与他们的受教育经历有关。据相关调查表明,现阶段,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缺失比较严重,其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这就提醒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具体方法是:在中小学即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制度,包括开设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配备专职心理老师等,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应急教育等,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后的生活。

(六)与后进生家庭恰当的交流与沟通

后进生的家庭是教辅转化的重要力量,一定要注意好工作和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保护后进生的隐私和自尊,不要让学生家长产生失望情绪。要多报成果,少发牢骚,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了解后进生形成的深层次背景原因,与学生家长充分沟通,让孩子无论在校内和家庭中,都能获得正向能量,通过耐心和细心,以及配合产生促转力量。

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6

论文摘要: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体系构建方面的探讨,对创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大学生就业指导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当前我国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尽如人意,不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相去很远,与国内重点大学差距很远,就是距离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也有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就业指导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对地方院校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调查、思想状况及就业意向调查、就业指导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快专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院校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规定,以不少于教师和学生人数1:500的配置标准,尽快配齐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人员。

从工业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实践来看,从事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如特性与因素匹配理论、人格与生涯匹配理论、发展理论、计算机系统指导理论、行为理论等,在这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模式,对于我们正在起步的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地方院校普遍缺乏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有关工作人员对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还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难以成为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因此,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实现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就业指导教师通过讲授就业指导课、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咨询答疑,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调研、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职业岗位特点、人才需求动态、人才素质要求等,可不断扩大知识视野,丰富头脑。根据就业宁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寻解决的有效途径和遇到不断积累新经验,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从地方院校的实际出发,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知识体系

地方院校作为一种专门的办学机构,要有明确的办学目的,要按照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要求,有选择地向学生传递价值观念和职业知识,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教育。

地方院校应当将就业指导工作纳人学校系统的教学计划体系中,在现有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学校教育的就业指导功能。如开设就业指导课,系统地讲授关于社会职业和学生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掌握选择专业与职业的能力,开展职业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具体化的指导与帮助。根据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就业形势和政策指导是就业指导的最基本内容。就业形势指导要在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走势情况下,根据就业形势的最新发展变化,分学科、专业、学历和行业发展情况全面准确地向学生分析形势。通过形势分析,让学生清醒地认清就业形势,并结合就业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和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迎接各种挑战,并正确定位择业,努力实现顺利就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应当以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为主;就业政策指导包括国家的各项就业政策和规范,如大学生就业机制、工作程序,档案、户口转寄和存放的有关规定,以及违约及调整改派的处理等规定,同时也包括地方和高校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的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如优生优荐政策、公务员选拔推荐政策、就业招聘会的组织管理等。就业指导的目的是要使大学生准确掌握就业政策和办法,按照政策和办法的规定规范自己的择业行为,并明确自己的责、权、利,避免择业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维护正常的就业秩序,确保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择业心理指导是就业指导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不仅会遇到种种外部障碍,还会产生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大学生择业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困难的心理调整和适应的历程。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能否顺利择业就业至关重要,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把择业心理指导放在重要位置。大学生择业心理应从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着手,引导大学生客观公正地分析就业形势和择业倾向,正确对待就业机制、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和用人单位等。同时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坚持换位思考、走出就业焦虑的心理误区,克服依赖心理、走出盲从误区,克服保守思想、正视挫折和失败,走出自卑心理误区,正视现实状况,保持平常心态,走出心理误区。

重视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指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体制和机制的相应变革,为大学生提供的发展空间与展现才华的舞台在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不通过传统的就业渠道谋取职业发展,而是依靠自身的学识智慧、科技发明、专利成果,在社会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开办自己的企业。自主创业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一种挑战,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种新的就业方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自主创业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有利于缓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就业压力,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指导,可以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特征,如良好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管理才能、身体素质及科学的经营头脑等,智慧潜能如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财务税收知识、法律知识等,风险投资常识如高风险、高收人、分散投资等,创业指导的基本方式包括参观学习、成功人士专题讲座、课堂典型案例分析等。大学生创业指导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创业,并及时加强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锻炼,为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调查研究,重视理论对就业指导实践的指导作用

地方院校应当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社会调查和工作实践。调查研究是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途径,也是就业指导工作者的基本功,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才能摸清情况,准确掌握信息,做到胸中有数。通过调查研究,可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在分析综合后,能掌握学生就业的基本心态,掌握就业的基本形势,了解就业政策的基本走向,明确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基本特点,以及工作中须不断改进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不断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同时,就业指导工作者须积极参加就业实践工作,了解就业工作的基本操作程序、开展日常就业工作的基本要求、处理日常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拓展和维护就业市场的基本途径等,要通过就业工作实践,把就业指导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加以运用和检验,不断总结就业实践工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就业指导师。

要重视毕业生生存状况.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调研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毕业生从自己工作的切身感受中体验到的社会对专业知识、个人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正确协调处理人际和社会关系的方法,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母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等。调研的主要途径包括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到用人单位或者要求用人单位召开座谈会等。毕业生跟踪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加强和校友的感情联络,充分调动校友的力量,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与校友所在单位的协调和联系,巩固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是根据校友的亲身经历和实践,以现身说教的方法或典型事例来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四是在广泛征求校友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和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改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思想状况和就业意向的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专业认识、就业态度、职业理想和目标、职业稳定度、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择业标准、择业手段和途径、影响择业的主要观念和择业的心理素质及求职前的心态等,调研的途径主要以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调研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就业心态、就业观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加强对地方经济建设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调研的内容应包括社会未来几年对各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数,以及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情况,如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外语和计算机过级要求、社会实践工作情况、综合技能要求、专业和知识结构、性别、学历层次等。调研的对象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调研的方式可采用通讯、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对大学生人数和专业需求状况的调研,一是有利于拓展和巩固大学生就业市场,二是有利于依据切实可靠的数据对大学生开展就业形势分析和指导,三是有利于高校根据社会对专业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对大学生素质要求情况的调研,有利于高校结合社会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高尚品质和情操。

四、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过程

全程就业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根据职业选择的发展理论,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此,就业指导应作为发展个体健全的职业自我观念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就业观的培养应该是大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必须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让大学生从进人高校就开始关注就业,逐步完成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并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而这就需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