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沟通技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教育沟通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沟通技巧范文1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沟通;技巧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重视。基于初中阶段在学生一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及社会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初中班主任作为初中生的主要引导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引导,而且需要对学生进行生活上的引导。为此,需要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加强和学生以及其家长的沟通,通过沟通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对学生的不正当思想和行为进行及时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沟通交流是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学管理活动开展的大前提,良好的沟通交流不仅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是班级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 特殊时期,对外界反应敏感,思想活跃,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同时,家长平时工作繁忙顾及不到孩子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在这个时候 ,班主任就充当了沟通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一架桥梁,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生活和学习。因此可以说,提高和增强沟通技巧是现代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必修课,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初中班主任工作沟通技巧

(一)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初中生的年级一般在十四岁左右,其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一种快速发展阶段,举止行为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因此,班主任和这个年龄段学生沟通交流的时候,不能一味打击批评学生,因为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行为。要求初中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应多鼓励学生、多认可学生。比如要使用这样一些语言“你这段时间进步真大!”、“你的数学成绩不错,但要在语文学习上多用些功夫,例如你可以向班级语文学习好的xx同学进行请教”。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及学生表现优秀的地方,之后委婉地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对学生指出改进的方式。

(二)与家长沟通时的沟通技巧

学生教育是由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构成的,而且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和持久的。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班主任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班主任在和家长进行沟通之前需要了解学生家庭的构成和家庭基本情况,比如是否单亲、是否父母打工在外、家长对孩子平时的生活学习是否关注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找寻出学生教育工作的突破口,给予学生更适合的教育与引导。

三、以具体案例分析初中班主任工作沟通技巧

(一)案例

学生A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获得了97分的第一成绩,当他将成绩单拿到家里给妈妈看的时候,不仅没有得到妈妈的表扬,而且还得到了妈妈的质疑和指责,妈妈指责他在学校没有好好学习,在考试里“作弊”,并要求学生向教师阐释“作弊”的行为,学生A委屈的哭了起来......之后,学生A回到学校将这件事讲给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知道事情之后,安慰学生A要原谅妈妈的误解,因为自己的进步太大,和平时打闹的自己判若两人才会造成妈妈的误解,并再次对A同学获得的成绩进行表扬。随后,班主任请来A同时的妈妈,向她具体说明了确实是A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绩,并向这位妈妈讲述最近A学生在学校的良好表现,即不再打闹、仔细听讲、作业完成效果好。同时,班主任还向这位妈妈讲了些关于教师孩子的方法。第一,作为父母,要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自信。第二,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之后要及时指出,但要注意方法和策略,并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改正问题,要本着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心态。第三,在工作忙碌之余要和班主任进行及时的沟通,对于孩子的问题要协商解决,不能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就对自己孩子武断的否定。之后这位妈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向学生A表现了道歉,也得到了A的原谅,通过班主任的沟通,加深了母子之间的关系。

(二)案例分析

由这件事可以总结出平时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时需要注意和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班主任 要做到及时和家长沟通,要及时将孩子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将学生在学校进步的信息及时告知给家长,就不会出现后来学生获得第一的好成绩反而遭到家长质疑事件。

第二,班主任不能只有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才和家长进行沟通,而是应该将学生在学校的点滴定期如实地反馈给家长。通过这种及时反馈的方式,促进教师和家长之前的交流,减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隔阂问题,并在双方的及时沟通下,及时发现学生在学校的问题,在共同商议对策的情况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班主任和家长进行沟通时,要体现对家长的充分尊重,不能用侮辱性的语言。另外,对于家长说的话教师要予以倾听并作出积极的响应。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要注重方法,要具有诚恳的态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沟通技巧对实现其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求班主任在学生的教学管理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和学生以及家长进行沟通,并要选择适合学生身份、家长身份的不同沟通技巧,本着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心态进行沟通。

作者简介:冯永斌(1980-)男,重庆市丰都县人,民族:汉职称:中学数学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沟通技巧范文2

放学后,非常关心孩子,主动和班主任联系的家长沟通技巧。在放学后,班主任应该定期对学生的成绩等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整理反馈,让学生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孩子的关心。表现好的地方给予肯定,表现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告知家长,家长一定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的。

班主任和做甩手掌柜型的家长沟通技巧。有的家长不喜欢管孩子,虽然这类家长不多,但是也是存在的。他们总觉得我把孩子交给你们学校了,你就管好了,别多让我们家长费心了。跟这类家长沟通,一定要有总够的耐心。也要反复强调家长对孩子是不可替代的。还可以跟家长谈谈孩子的未来的发展,激发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盼,主动加入到配合班主任工作的轨道上来。

班主任和文化程度不高,性格暴躁的家长沟通技巧。有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这类学生的家长一定要选择好场所和时间,注意调节好现场气氛,说话要柔声细语,如果孩子表现不好,那也要先说说孩子表现好的一面,然后再从侧面进行敲击,对方就不会暴跳如雷了。还要注意沟通的时候最好让学生避开,不要家长一时冲动出现打骂孩子的情况。

班主任和对孩子过于溺爱的家长沟通技巧。对于过分溺爱的家长,对于这类家长沟通起来很有困难。他们凡事从自己孩子出发,如果孩子表现不好,他们会有万种理由维护。班主任应该对孩子表现良好的地方给予赞许和表扬,让家长和你保持一个步调后,再提出孩子的不足,让家长知道如果孩子能继续改进不足,孩子能表现的更优秀。这样就算家长表面上不承认,心里也会认识到孩子的不足了,慢慢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家庭教育沟通技巧范文3

2008年是我最纠结的一年。

我的女儿恬恬3岁时,还不太会说话,敏感易哭,体弱多病。我当时是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的一名高中语文老师,眼看着两个班到了高三,想到整个假期又没时间照顾女儿,心里焦急万分。女儿出生后就一直交给婆婆照顾,而我在教学园地中勤奋耕耘,早出晚归,和自己孩子的沟通极其有限,因此我错过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重要时刻。随着隔代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复纠结了数月,最后决定辞职回家全心照顾女儿,做全职妈妈!

一脚踏进全职妈妈队伍中的我是菜鸟一只,虽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但关于0-6岁早期教育、营养知识、心理健康等,都是知之甚少,一切都得从零学起。我搜集和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的各类书籍、论坛、博客,到北京、上海、南京、厦门等地去参加家庭教育培训。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热心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朋友。

学以致用,我与女儿的互动沟通很快得心应手。看着恬恬一天天发生着变化,我和恬爸别提多开心了。现在的恬恬活泼开朗,学习优秀,兴趣广泛。

我发现,恬恬同学的父母们常在学校论坛上讨论育儿问题,为了共享教育资源,我提供了家庭图书馆给大家借阅教育书籍,并在网上建立博客,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写出来分享。随后和一些志趣相投的爸爸妈妈,建立了民间亲子俱乐部、读书俱乐部,周末常有很多父母过来聚会或咨询。除了和父母们一起分享校外教育,我还担任学校家委会成员,协助学校推动儿童早期阅读活动,被学校授予最突出贡献奖。

大家都亲切地叫我恬妈,邀请我去社区、学校做家庭教育讲座。我还被市妇联聘为“文明礼仪百家讲坛”讲师团成员、在报纸上开设了“亲子阅读”专栏、在电台育儿类节目中长期担任嘉宾……今年我获得了苏州“百位好母亲”、江苏省“十佳好妈妈”等荣誉称号。

2012年初,张家港市新华书店成立了快乐父母工作室,我担任理事长一职。快乐父母工作室是一个专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公益组织,通过每年招募志愿者组建家庭教育科普队伍。志愿者队伍中包括学校教师、心理咨询师、儿科医生、律师、亲子咨询师、早期阅读推广人等,大家凭借各自专业的知识背景,通过教育咨询、专题沙龙、公益讲座、社区活动等,向父母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父母了解孩子身心发育特点,学习亲子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沟通技巧范文4

现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社会,包容的社会,这一代独生子女面对的是比父辈更加宽广的世界,学习着更加广泛的知识,他们注定要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中国社会,独生子女不仅在现在,更是在未来将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他们是衡量一个国家能力的重要因素,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人才不断更新换代的重要保障。在子女的健康成长过程汇总,后天的教育对其影响很大。而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组成的一项系统的工程。在上述三个方面中,最基础的是家庭教育系统。家庭作为独生子女最初的教育环境,对他们心理和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培养他们社会的适应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各个家庭的教养方式、教育标准水平、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成员结构存在较大差距,使得不同水平的家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差异,也使独生子女呈现出了很多问题。因此,为了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分析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从社会工作角度寻求解决对策将对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独生子女人格的培养意识,采用更合理、更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其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有利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扮演好自己所在的家庭成员角色、社会成员角色。

2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对独身子女教育理念的缺失

教育理念的缺失主要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在物质层面的投入很大,但往往忽略对孩子心理素质的锻炼。这种教育理念现在现实生活中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孩子过于依赖物质层面的刺激,而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其次是现代大多数家庭都非常看重孩子智力的培养,在孩子还很小时就为孩子选择超出年龄阶段的智力开发课程,不仅增加了孩子们的身心负担,而且也不利于他们的正常发展。在很多家长忙于对孩子智力培育开发的同时,忽略了对孩子们思想素质的教育。要知道在子女成长的环境中,所受到的家庭环境的思想道德熏陶对其以后的成长十分关键,良好品德是人成为社会合格有用之才的基础。

2.2 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当

我国的家庭教育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发生改变,与过去的那种旧社会教育模式相比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但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潮流下,很多教育模式已经显得比较滞后,出现了与整体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大部分家长不懂得良好的教育方式,往往易采用一些不科学的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 控制型家庭

这种类型的家庭,其主要特点是女性比较强势,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女性占主导地位,父亲基本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家庭教育结构容易导致孩子更偏向于女性的个性特点,娇惯、脆弱,而男性品格中的坚强、负责任等优良品质较少得到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很容易依赖父母,自己的性格品质没有特长。不善于与外界沟通,缺乏广泛的兴趣爱好,生活孤僻单调。

2.2.2 打压型家庭

在打压型家庭中父母经常强迫子女做他们自己不喜欢的事,做错了事就会遭到父母的严厉惩罚。孩子害怕父母严厉的惩罚而被迫接受表面的要求,但心里的叛逆感越来越强。现代社会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过高的期望值有时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2.2.3 溺爱型家庭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性格比较脆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在困难面前就很容易退缩不前,缺乏独立自主精神,自理能力较差。一旦受到批评就会感到自尊心被伤害,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又由于他们的低自尊低自信,会使得他们容易自暴自弃,他们可能会攻击自我,逃避现实。

2.2.4 放纵型家庭

放纵型家庭是指父母忙于自身的工作、应酬等,无暇顾及子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在物质上给了孩子必要的保障,其他方面就要看孩子自己的。这样的教育环境下的孩子任性、孤僻,他们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造成独生子女和父母缺少感情的沟通,没有安全感。由于他们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导,性格变得冷漠,对身边的人缺乏责任感。还有一些独生子女渴望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爱,会故意采取激烈的手段引起父母的注意,而当父母没有及时给予关注的时候,他们就会自我放逐。

2.3 家长自身因素及不和谐家庭关系的影响

2.3.1 家长的文化程度对独生子女的影响

家长的文化程度会对独生子女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具有强烈的教育意识,其教育思想、方式、目的具有理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这些家长关注的不仅仅是子女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关心子女的情感需要和内心世界,注重对孩子能力和人际交往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往往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自身的角色,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没能尽到自身的责任。

2.3.2 家长自身的修养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最先接触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社会学家艾里克森曾经指出,年幼的子女在早期的生活中很喜欢模仿自己的父母,甚至有的孩子过于依赖父母,完全按照父母的行为习惯。父母的自身修养水平高低,对孩子的后天环境有直接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从小就会深深印刻在孩子心里,父母道德素质的高低对孩子自身的行为品质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好多现代家庭父母自身道德修养不够,对孩子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整体社会环境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切实提高父母的自身修养水平也是对孩子成长的负责。

2.3.3 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在家庭生活中,独生子女最依赖、最信任的总是自己的父母,而且孩子在家里往往都会把父母的关系看得很重要。当父母感情已经破裂的时候,他们相互之间的各种冷战、热战,会给予独生子女强烈的刺激,惊吓、紧张、不知所措,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会导致独生子女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焦虑、长期忧心忡忡、对人不信任,易发生情绪问题。

2.3.4 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紧张的亲子关系不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孩子无法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怀,甚至有时会把父母的关心当作是一种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人格得不到健康发展。家长应该注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培养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

3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途径

3.1 家庭治疗方法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在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中,沟通模式是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沟通包含自我、他人和情境三个层面。要实现家庭的合理有效沟通,需要兼顾好上述三个层面,掌握其中沟通的艺术技巧,实现家庭内部的良好沟通。

家庭社会工作方法解决亲子关系问题时,首先要改变不合理的家庭沟通方式。不合理的沟通方式,对亲子关系的伤害是最大的,这就需要让父母学会专业的沟通技巧,比如支持、反应、引领、影响及疏导情绪的技巧,以便在此基础上达到最佳沟通效果。其次,引导父母学习有关的家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正确了解独生子女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树立一种全新的子女教育观。

3.2 小组工作在改善家庭教育观念中的运用

根据系统成长理论,个体的成长主要有四个特点:首先,成长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其次,成长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第三,成长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最后,成长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所谓的家庭教育中产生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家长们忽略了孩子成长的这四个特性。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更有优势,采取“填鸭式”教育方法,忽略了孩子的发展阶段从而导致问题;有的家长、老师总是拿优秀的孩子作为榜样来鼓励其他孩子,从而给发展较慢的孩子造成压力,忽略了孩子成长发展的不均衡性;有的家长总是用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孩子,忽视了孩子成长发展的可变性,没有很好地结合孩子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更好的发展;此外,目前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单一化,一切向分数、升学率看齐,这也导致了家长对孩子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从而扼制了孩子其他兴趣的发展,忽略了孩子发展的个别化差异。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为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家庭小组社会工作者在推进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中,通过一些小组游戏让家长们了解到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认识子女发展的一些规律,从而按照孩子的成长发展的顺序,在充分考虑孩子的自主性、个别性的基础上,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不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伤害的教育。因此,系统成长的理论可以启发家庭教育指导者的思路,让我们不断探讨怎样的教育是适合孩子的,面对不同特质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对其家长进行有针对的辅导,从而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家庭教育沟通技巧范文5

关键词:高职生;家庭教育;教养方式;教育理念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

1.心理调适能力差,自我定位不客观

入学前学生都对大学生活充满想象。可在入学后很多高职生发现真实的大学生活与想象相去甚远。加上刚到一个新环境,心理上很不适应,心理健康状况会受到影响。

2.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

相当一部分高职生都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本科生,读高职院校没发展前途,自我价值实现水平较低,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现在学习和就业竞争激烈,学生在付出巨大努力之后并没有看到应有的收获,容易造成学生不自信、努力进取意识不强、缺乏上进动力,学习生活处于一种彷徨和茫然状态。长期下去学生积极性丧失,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3.人际沟通方面

现阶段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偏多,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加上当今社会倡导个性等因素,造成很多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与人交往时缺乏换位思考意识,欠缺人际沟通技巧。在校期间与同学,尤其同寝室室友关系不融洽,容易造成心理焦虑和偏执心理。

4.学习心理状况

高职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高中成绩普遍较差造成的学习动机过弱、态度消极、毫无上进心、自卑、厌学心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动机很强,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不但对于目标的实现不利,同时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高职生家庭教育模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一般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过度的“爱”。独生子女现象造成父母把爱的重心都放到一个孩子身上,希望能给予孩子一切自己能给予的,包办学业、工作、成家等现象非常常见。殊不知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孩子终究要独立。同时父母给予更多的是物质上的外在需求的满足,而忽略孩子内在的需求,与孩子缺乏心灵上的沟通,剥夺孩子表现自我的行为。第二“,封建专制”教育。几千年的家庭教育观的影响导致现在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强加自己的意愿,对子女的言行举止过于约束,代替子女做选择等,使孩子的心理失衡,或变得软弱或出现过度叛逆心理。第三,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实践。很多父母以学习为孩子发展的唯一目标,忽视对孩子的品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当子女脱离父母进入高校后茫然不知所措,辨别是非能力差,基本生活技能差,心理上极度不适应。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家长既要关注孩子中小学时期的成长也要关心孩子的大学生活。当然在大学阶段,家庭教育主要不是体现在智力教育,而应加强子女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和抵御诱惑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三、构建高效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转变观念,提高家庭教育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

高职院校教育者要改变过去低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旧观念,树立整体教育的新观念。一方面加强高等教育对高职生的全方位引导,另一方面加强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互动日常化、制度化,将家庭教育纳入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来。

2.构建“生—校—家”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目前高职院校家、校、生相互之间互动沟通较少,家长与学校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不能形成合力。在此,我们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生—校—家”三位一体的心理支持系统,从而推动高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1)更新观念。利用新生开学报到的机会,通过开设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以及开展家长与学生团体互动等活动,使家长和学生认识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的观念。关键是改变家长认为到了大学就不需要再关注子女成长的错误观念。(2)设立家长委员会等机构。高职院校通过设立家长委员会等机构,充分激发家长的积极性,创造学生、学校和家长之间相互互动的机会。每年定期邀请不同年级、不同职业的家长来校给学生做辅导、报告等,共同探讨学生的成长问题,使家校共管机制常态化、制度化。(3)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档案。在新生入学时除了科学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测量获取最直接的心理资料,同时通过填表等方式收集新生的家庭信息,如家长的联系方式、家长的职业、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氛围等,建立新生的家庭教育档案,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档案,提高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参考文献:

[1]曹昊昱.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家庭教育因素浅析[J].陕西教育,2009(12).

家庭教育沟通技巧范文6

关键词:职高;班主任;交流;艺术

听说读写,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是必不可缺的技能。育人,不仅仅是传教,更是沟通和交流,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引导学生。那么,教师怎么和学生沟通?怎么和家长交流?这是一门很有学问的技巧,尤其是在职高从事班级管理的班主任,更是必须要具备的技能。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大保姆”,班级管理建设的核心。职高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管理学生,教导学生,工作对象远不止班上的四五十位学生,还包括学生家长。班主任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纽带。班主任在引导好学生的同时,还需要经常地和家长交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共同走进教育。要带好一帮班级,和学生的沟通,和家长的交流,都非常重要。

在我从事职高班主任的工作期间,曾经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这位家长告诉我,他儿子很调皮和叛逆,经常在学校惹事,儿子的前任班主任很是头疼,经常和他反映情况。最后这位班主任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希望他儿子退学,让他来办理退学手续,以便省却家长和老师麻烦。这位家长在告诉我这些的时候,言语很激动,态度很愤怒。“哪有班主任这么讲话的,直接叫我儿子不要读书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不读书不是废了吗?我们家还要什么指望啊。作为一名育人的教育工作者,怎么可以这么轻率地说出让学生退学的事”!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一个教师的言语,不仅仅影响了学生,影响了家长,更是对一个家庭都有深远的影响。教师的沟通技巧,语言能力,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和学生、家长交流呢?怎样才能达到沟通的最好效果呢?这需要职高班主任掌握一定的语言沟通技巧。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职高学生,长期被以“差生”对待,除了这个年龄阶段学生所具有的懵懂、叛逆、自我以外,还更敏感和偏激,自信心和主动性也相对缺乏。日常工作中,职高班主任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生交流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反应。及时捕捉学生的细微动作,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随时改变交流方式。

二、摆正教育的态度

教师,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而不是“司令员”。无论学生平时表现好不好,都要尊重和爱护学生,不要“另眼相待”。对于班级的每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与学生沟通时,要发自内心地给予学生帮助,纠正学生的错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成长,而不是指责和训导。在和学生讲道理时,他们开始时并不注意你讲的道理,而是看你的态度。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营造良好的谈心氛围,为沟通打好基础。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立场不同,往往相互之间有层无形的隔阂,很多班主任更是把自己放在“大家长的位置”。遇到问题,班主任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把学生当作朋友,以平等、平和、尊重的态度去交流,而不是站在训导者的角度,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讲究沟通的方式方法

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自己的心声。与学生沟通的时候,很多班主任经常没有耐心,不愿意倾听学生自己的想法。如此一来,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诉求,老师也无法了解问题的根本。班主任应该尽量多让学生自己表述,认真倾听,找出问题的关键。帮助学生分析,找出解决办法,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触动,自我意识到存在的问题。这样,老师讲的,学生做的,才会真正起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再好的想法,再精的道理学生也听不进,只能是对牛弹琴。

四、注意表达的语言措辞

基于职高学生的心理,班主任在沟通时要特别注意措辞,不能用刺激性的言语和词汇。每个人都渴望被赞赏和肯定,青春期的高职学生,更是需要。在沟通和交流时,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翟鸿教授说:“赞美是人际沟通的剂,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彼此心理拉近了,沟通自然更有效果。不断地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闪光点,赞赏,鼓励,不断增强学生自我的肯定和信心,从内而外的改变学生。”

如何更好地和家长沟通,方法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技巧,态度都必须是真诚的,都应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

不同的学生家庭,家长的文化程度、认识水平、个人修养都各有差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何况是有思想的人。因此,班主任在和家长们沟通时,就要区分对待,不同人用不同招,而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根据教学中遇到的情况,把家长大致分成五类,分别谈谈沟通的方式方法:第一类:有教养的家长,沟通时可以如实说明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式方法。第二类:过度溺爱孩子的家长,沟通时应该多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适时提出不足和改进意见建议。第三类:放手不管型的家长,沟通时多说学生的进步成长,少谈不足和缺点,以进一步增加家长对学生的信心和希望,主动参与教育。第四类:“问题学生”的家长,沟通时以挖掘学生的优点为导向,提高家长对学生的信心,每次不要说太多不足,给家长帮助学生改进的过程。第五类:“粗鲁”的家长,好多家长维权意识很强,沟通时,要冷静沉着,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决不能和家长争执,甚至吵架,要以理服人,并面带微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门艺术。班主任的沟通技巧,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只有通过有效地和学生,和家长交流,紧紧地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共同实现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旭东,张斌贤.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雷玲.教师的幸福资本:成长为优秀教师的8种特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