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1.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以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交叉共同构成的相对较新的专业。2001年1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增设了网络工程专业。随后,近300所本科院校相继开设该专业。受到各自高校办学条件的影响,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差异较大,比如通信工程背景较强的学校以通信系统为主要方向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背景较强的学校以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和开发为主要方向培养学生。然而,地方本科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本身底子薄,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有差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的问题。由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硬件更新较快,教学实践环节经验不足,难以适应企业需求。课程方向设置较落后,导致专业培养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毕业生对实践工程能力相对较弱。特别对于专业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无法较好地提高,难以达到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迭代更新,低端网络维护和网络管理类人才市场萎缩较大,传统的以网络管理和维护为主的毕业生出现就业难,但用人单位又难以招聘合适的人才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给网络工程专I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定位,“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亟需在专业方向发展和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创新,探索一条符合地方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应用型地方院校攀枝花学院为例,以面向企业需求,融合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网络技术,对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进行改革,从而探索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发展的新型培养模式。

2.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攀枝花学院于2007年开设网络工程专业,本专业着力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网络系统工程软硬件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培养具有良好的网络应用系统研发能力、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和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安全保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网络工程师。学院以“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理念,重点培养如下三大类的网络高级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网络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网络系统集成和维护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

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采用偏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培养模式。迄今已毕业5届共计260余名本科生,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良好。通过对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反馈和跟踪统计,当前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如下五个领域:网络系统工程集成和实施、面向网络或Web应用的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系统管理维护和安全保障、嵌入式物联网系统应用和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但由于近年的网络应用开发人才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以网络应用开发岗位工作比例较大,然而网络工程的本身专业优势并未较好地在学生就业方面体现。

根据中国调研网的最新调查,传统的网络系统管理维护、网络系统工程集成和实施需求近年有下降趋势,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平台运维工程师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的变化,高校对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需要对其进行内涵扩展,紧跟社会市场的新需求,挖掘更多的与网络工程相关的企业岗位,提升专业就业品质。

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知识和能力体系主要以如下6种能力为主:网络应用系统研发能力,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网络设备研究与设计能力和网络协议分析设计与实现能力。在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要满足6种毕业生具备的能力,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开设课程多而全,学生学习方向不明确,网络工程的专业特色依然不明显。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建设是培养优秀的网络工程毕业生的关键。

从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来分析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和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由于学校网络实验设备的陈旧和综合网络设备管理维护教学案例较少,主要以仿真实验环境上完成很多网络课程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在真实网络环境下存在的问题无法适应,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比如课程“网络性能评估与测试”是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产品开发等岗位的必备基础,然而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环节,学生修完该课程,对实际的网络性能依然无法独立评估和测试,原本对网络技术兴趣浓厚的学生也不得不转向网络软件开发方向。3融合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

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坚实的网络基础知识,然而网络应用系统研发能力方面的课程,主要以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培养为主,显得有一些粗糙,项目化教学模式难以实施。为了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该方面的人才需求,将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修改,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充分结合融入到网络工程专业中,拓展专业内涵。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是国家规划重点发展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智能商务和移动支付催生了电子商务飞速发展,预计2016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将达到5300亿元,移动互联网开发和云计算平台运维人才需求井喷,但目前实用性和针对陛强的人才培养较少,其数量和质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随着产业的高速发展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网络平台建设是这些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必备知识,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部署以及企业人才需求。把握好IT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动向,融合移动互联网将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发展多样化,改革课程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3.1专业层次结构优化

攀枝花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依托计算机专业实训中心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和教研室,具有较好的教学师资和教学资源基础。对适应新形势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我校2014级网络工程培养计划实行修订,实行”1+2+1培养”模式:第一年为公共基础教学课程,与计算机其他专业保持一致,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第两年和第三年,根据专业特色,将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相关课程融入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按照行业技术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设立了“网络管理维护与运维”、“云平台运维”、“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四个特色方向。第四年为“校企联合”实践教学环节,针对学生所学方向到企业对应岗位去实践,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目的实际上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具有胜任所选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网络工程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就是围绕着学生所需要的能力进行设置的。下面以专业方向能力鱼骨图展示课程设置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其中,云平台运维和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方向为两个新发展方向,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

图1中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一般开设在第二到四学期、经过职业生涯课程的引导,学生集中在第四学期进行选方向和有针对性的选修专业方向课程。目前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有了物联网技术本科专业和云计算技术专科专业,但缺乏扎实的底层网络技术支持,学生难以胜任软硬件结合的底层研发工作。图J的专业课程设置有效地迎合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网络工程专业的应用,将网络技术平台和“互联网+”有机结合,既注重学生基础专业素质的培养,又拓展专业应用方向,有机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多样化培养网络工程技能人才。

3.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是网络工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攀枝花学院网络工程专业本身的特点,网络工程专业教研室坚持“以工程应用为基础,优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原则,采取“校内实践+校外实习”、“校企联合实验项目”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对学生实践工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校内校外联合实验项目指导的团队活动等实践环节;校外顶岗实习。第三,认证项目实践活动。

(1)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表1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和工程能力。按照行业技术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表1将课程群和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学生选发展方向时,有意识地选修对应课程群和参与对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根据网络工程以及专业方向体系的层次划分,从网络工程应用层案例,网络层案例以及开发层案例出发设计对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内容,最后通过对实际项目采用为期一周或两周的分析学习课程实践项目,达到项目设计规划能力提升的目的。

(2)联合实验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在学院的领导下成立了网络安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团队,有专业的实战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带领,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开展一系列与网络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工程项目开发。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加强产学研合作,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学院多方联系与国内知名通信企业r比如,中软国际、中兴通讯等j共建网络工程实训项目库,如视频点播系统的网络规划与部署、某某企业Web服务器升级与维护、基于Wi-Fi信号的手机室内定位系统等网络工程建设项目。

(3)网络工程师认证项目提升实践能力

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与思科、华为、H3C等具有认证资格的公司合作进行网络工程师认证项目,采用从各认证公司的实际研发项目中提炼出部分适合教学和考核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工程化”的模拟实战演练。指导学生报考网络工程师认证,@取认证证书,提升网络工程实践活动能力,毕业时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络工程师。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2

1. 国内外在线教育平台的现状

国外的网课平台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教育资源上都是一流的,网站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流行和宝贵的课程资源,有一些网站可以用手机上进行快速学习,选择在国外网站学习网课的人不在少数。有一些网站为用户提供的课程不只是用于高校的课内学习,还包括商业,创造力和技术相关的课程,类别覆盖营销、设计、摄影等大部分课程内容,种类繁多,同时老师也格外注重课堂交流。

国内的大部分授课平台倾向于名师录制视频授课,课程质量优秀,然而学生参与度就大大下降,听课效率偏低,而直播进行授课的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较少,无法了解学生能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而且中国大学的视频公开课,大多是老師提前准备授课内容,进行录制,无课堂互动性,讲课内容过于书本化。

2. 移动互联网加速了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

按照Analysys易观的《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趋势预 测2018-2020》显示,随着移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移动教育产品类型愈加丰富多样。

多样智能设备的快速普及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升级为在线教育创造了更多的机会,移动端与PC端等形成互补,使得教育产品形态不断趋向综合,更便捷的社交分享使用户粘性加强,利用移动化、自主化、碎片化时间进行教学更具可能性。同时随着移动教育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移动端教育产品日益成为厂商标配,在线教育的移动化程度也随之进一步深化发展,移动教育产品市场逐渐成为新玩家快速入门的机会。

线上教育相较于线下教育所具有的空间优势、时间优势以及能对知识达到更好的掌握,吸引了大批量的人群。移动互联网作为线上教育的基本依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按照Analysys易观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第3季度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整体交易规模约为1066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26.5%,同比增长49.3%。互联网教育市场教育规模表现平稳且收入也呈逐步增加状态。

3.网络教学方法多元化

实施网课教学时,其信息资源应不仅来源于电脑所提供的教学课件,而更多的来源应是分布在网上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学生通过学校联网的教师、图书馆、社会场所甚至在家中即可迅速地得到世界上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资料,聆听世界一流教师的讲课,向最好的专家请教。可以说网课学信息来自于世界各个角落,其信息呈现多元化、全面化趋势。

乐享校园资信教育平台是针对于学生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教学体系,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有着更多的领略,不仅仅是在网上查询资料或听取网上平台的官方视频所得出来的理念,而是需要以自我学校为基础,更多的深入领悟自己学校的授课理念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同时可以选择进修其他大学的网课,明晰自己专业的内容,清楚未来的就业方向,深刻体现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多元化、综合化、现代化、个性化。

二、乐享校园资信共享平台设计

1.校园网站平台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requirement analysis)需求分析也称为软件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或需求分析工程等,是开发人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准确理解用户和项目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具体要求,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表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从而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的过程。从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来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主要针对于用户视角下对网络平台的非功能需求作出如下平台功能性设计:结合了“直播教学”“论文文库”“赛事详情”“就业方向”“考证须知”“互动交流”等几大方向全方位的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中“直播教学”是网站是网站主要功能之一,主要实现OTO网上授课模式,唯一与现有网课平台不同的是,这里的两个“O”都是学生群体,是一个以学生主讲授课为主的教育平台,目的是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材多元化下针对于本校学生提供网课,使网课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学习效率高效化。“赛事详情”“就业方向”等功能面向于用户为高校学生提供更有利于其自身的赛事及就业所需证件。

2.校园网站设计理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行业已经很好的与互联网结合,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网站建设也是如此,由之前的大型网站转而到现在的小型网站,网站建设逐渐走向专业化,便捷化和小型化。

校园网站作为一个互联网教育平台,其设计来源起于针对现代大学生的学业没有较合适的教育平台。国内绝大部分教育平台更重视中学教育,而往往忽略了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所学教材和内容也不尽相同,造成难以解决学术问题,遗漏的课程难以弥补等等弊端。此教育平台正是想解决大学生找不到渠道而造成学习“难”的现状。

网站主要实现网课教育,所以在设计理念上分清主次,以网课教育为主,论文、比赛等方面为辅,在设计上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内容。

三、OTO商业模式下的教育平台发展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3

>> 探究基于移动互联网行业背景的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对策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浅析 浅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设想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困境及市场化路径研究 基于互联网+下TPAS研究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服装定制营销探析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旅游酒店业发展探索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瓶颈及其对策探析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作品阅读困境与思考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初探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众筹融资创业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融资与众筹对接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探析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程煜..大学生就业创业与“互联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7).

[3]张伟志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 2015(23).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现状;方向

每年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牵动着千千万万家庭的神经,和整个社会的活力和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创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开辟了道路,也利于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同时大学生创业的工作也得到了国务院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总理最早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大众创业”这个词语。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理多次到中科院和北京中关村考察调研,了解创业的最新动态,并努力了解当前创业的现状和发现当前创业者的问题。结合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努力为创业创新扫除障碍,铺垫基础。努力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然而,具体来看大学生创业现在面临哪些方面具体和实际的问题呢?下面关于创业的几个基本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创业的选择问题

为什么要选择创业?就业难可以是一个理由,创业是为了赚钱,为了理想,还是为了改变世界?除了创业有没有可以替代的其他选择。

在商业世界里,创业和炒股是现在中国最火的两件事情。创业和炒股之间有相似的特征和密切的关系。毫无疑问,如果一个企业创业成功最后上市的话,就和资本市场发生了联系。相同点是,投资股票和投资创业都是有风险的事情,而且风险比较高。同时。如果成功,收益也是巨大的。从参与的角度看,炒股参与起来比创业简单的多,去证券公司开个账户就可以。上班族,大学生,白领等,全民参与炒股的热情高涨。然而创业的人数相比炒股的人数和当然要少很多。这说明创业是需要门槛的,而且比炒股操作起来复杂很多。是需要一个全局的规划的,并不是拍脑袋可以决定的事情。创业是需要系统计划的一个过程,相对于炒股有系统性规划性的特征。创业更加偏重于投资需求,炒股更加侧重于投机。所以,综合分析,创业是目前适合大学在校生,毕业生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有创造性的选择。

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型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风险也是很高的,那么政府可以为中小型企业,创业型企业,创业人员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大学生创业,由于其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等因素,比一般创业更加地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政府也在这方面给予了足够的支持。比如大学生创业贷款,在校大学生可以休学创业,大学生创办企业在税收方面的减免等。有很多创业者受限于申请贷款的手续的繁琐而且贷款的额度不大,而选择了找亲戚朋友筹款或者风险投资,来获得初始启动基金。申请的流程还需要简化,保障的力度还需要加大。

三、创业的社会氛围和大学教育的熏陶

中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外在环境生长环境对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创业亦是如此,大学生创业和社会整体的创业氛围,以及学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美国能有微软,苹果,Facebook这样的公司和美国的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和实践以及整个社会的创业氛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中国很多高校,则缺少创业相关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不过很多高校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尝试,并举办了相关的创业大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再接再厉。努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的舞台和创新的土壤。

大学生创业的几个方向和路径:

1.个性化,小众化,私人定制,独特性

新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是90后,有自己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用在创业上,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个性化一般面临的是小众的市场,一般不会引起大企业的注意和重视,避免进入进入时的障碍和激烈的竞争。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避免白热化的竞争。从而增加获得成功的可能。而且个性化的话,也不容易被大规模的复制,就是不太容易引起大企业的关注,而且他们大企业做的话,成本比较高。最后找到自己精准的目标客户,就可以实现盈利,获得属于自己的小成就。在一个地区,区域的小众市场,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也可以产生丰厚的收益的。

2.了解外国创业的模式

国内的很多成功的创业型企业,也是学习外国的模式,把外 国的模式引进中国,并加上中国特色,从而获得成功的。比如某著名搜索网站,某国内著名的某分类信息网站等。当代的大学生接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比较多,而且外语的水平也有很大的进步。所以可以利用语言的优势和互联网的便捷来获取一些外部的信息,再通过加工改造创新,发明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别人先进的思维方式与创新的理念。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在创业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 互联网+ 航海专业 就业服务

0引言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社会各个产业发展和就业途径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就业途径,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传统就业模式更是有力的冲击和影响。本文试图通过综合分析,初步探索“互联网+”视角下,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的模式创新。

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及就业工作的影响

1.1“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这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正因为此,“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

1.2“互联网+”对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

“95后”大学生是如今高校内的主要群体,他们思想更活跃,想法更跳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微信、微博以及各类社交互动性网站等新媒体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交流沟通方式和行为习惯。然而学习航海类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在进入大学以前并未全面接触网络媒体带来的生活上的丰富多彩和学习上的快速便捷,“互联网+”时代会对这大多数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冲击和行为上的不适。有部分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异常活跃,而在实际的现实世界总却常常腼腆内向,不善表达。介于航海类专业的专业指向性强的特性,这部分大学生在应聘、面试等就业活动中就会占据劣势。置身在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互联网时代中,航海类专业大学生需要有创新思维,才能让自己所在工作的团队中崭露头角。

1.3“互联网+”对航海类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

在“互联网+”的大时代环境下,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科技与新媒体加速更新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定式和想法观念,这给航海类院校原有的就业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固守原来的传统方式,已经跟不上学生们的步履和时代的趋势。面对这一新的挑战,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管理工作必须注入新的技术手段,摒弃原来落后的交流共同方式。由于网上各个渠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总有监管不到位的地方,当大量亦真亦假的信息涌入,学生无法正确判断甄别求职信息,存在着被虚假信息欺骗,导致求职时误判公司发展状态,甚至发生求职被骗的现象。作为航海类院校的就业工作管理者,首先要指导学生在繁杂的互联网信息中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挑选出于自己有益的、真实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就业,这是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加强的内容。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来为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探寻对航海类专业学生来说更便利的就业工作服务模式。

2“互联网+”视角下的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2.1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模式创新的迫切性

国外的高等院校普遍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工作,在学校里一般都设置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等相关服务和实施必要管理的机构――职业辅导中心。国外大学的职业辅导中心主要由咨询中心、职业资源中心、就业安置中心、技能学习中心等几个部分组成。这种机构设置为学生们提供了多种层次的服务,以帮助学生来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制定出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些职业辅导中心还指导学生运用专业――职业定向法来对个人未来从事的职业进行定向,并提供相关信息,帮助学生使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来得到使自己满意的工作职位。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模式亟待需要创新。

我国目前在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模式的实践上仍处于学习模仿与探索的起步阶段。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在“互联网+”大潮流时代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中缺少对就业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对航海类专业学生。鉴于这种情况,“互联网+”视角下的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模式创新探析就显得刻不容缓。

2.2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模式创新的可行性

“互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下转第7页)(上接第3页)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各类新媒体APP承载于智能手机上,学生们随时随地可以查询相关个人的有效信息;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APP应用,加强联络,沟通无障碍。航海类专业院校除了有效利用高校官网的就业信息平台就业咨询,还可以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这一类的新媒体平台及时就业信息,以车轮式动态来不断更新就业指导服务。并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改变原有的单向沟通方式,学生可以借助新媒体或者移动终端平台来提出在就业方面的疑惑,随时随地接受线上就业指导。

2.3参照MOOC模式,建立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平台模式

(1)MOOC也就是慕课模式,是指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航海类专业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进行“类MOOC就业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就业教育以及就业服务,创造就业机会。我们可以邀请院校内外的教授专家,知名校友就职业生涯规划、航海类专业学生求职指导等题目进行课程讲座,不再拘泥于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听专家讲座这一就业指导的方式。

(2)我们可以通过“类MOOC就业教育服务平台”,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学生可以在平_上浏览经过院校审核通过的公司企业简介、公司的企业文化、了解公司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等等。并有效联合用人单位网络资源,要求企业就业资讯与信息真实有效更新快,院校信息监管严格。

(3)在“类MOOC就业教育服务平台”上可以设计互联网虚拟在线笔试面试训练板块,学生可以进行多次训练,突破原本保守的就业习惯,培养学生活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氛围下,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就业模式创新,使得航海类专业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和未来从事职业的认识,增强职业认同感。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发挥网络平台作用,联合用人单位的网络资源,形成线上线下双轨道的就业服务工作推进。

(4)“95后”学生思想更活跃,更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在类MOOC就业教育服务平台上不仅仅是硬件上的创新,还需要软件上的创新,在宣传形式,色彩使用,将有效信息与趣味性有机融合,吸引广大“95”学生乐于使用“类MOOC就业教育服务平台”,达到最佳的就业效果。

3总结

无论是利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或移动终端,还是在已有的就业模式上进行有效融合和创新而产生的 “类MOOC就业教育服务平台”。都是为了扩大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知识的宣传,改变原有的沟通交流方式,通过多媒体及移动终端平台进行就业知识和就业问题咨询,及时接受就业辅导。最终达到提高就业率以及提高就业质量的目的。

利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发挥网络平台作用,联合用人单位的网络资源,形成线上线下双轨道的就业工作推进。对有就业意向但无方向的学生,利用新媒体载体,及时进行就业辅导,进一步推进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6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移动电子商务市场日新月异,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审视我国的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现中职移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有着不少的差距。因此持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从而使移动电子商务专业得以更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是指以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作为接入设备使用各种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从而实现包括传统移动通信、传统互联网及其各种融合创新服务的新型业务模式。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4年85.8%提升至90.1%。可见,随着互联网规模日益壮大,移动互联网成为当前我国信息产业竞争的焦点。

二、中职移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1.开设移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学校少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各中职院校对移动商务关注度高,但真正将移动商务设置成专业的学校少之甚少,仅有少部分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下将移动商务作为一门课程或者是作为一个分支方向来开设,绝大部分学校还停留在计划开设移动商务专业或课程。

2.移动商务实践教学基础薄弱

移动电子商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虽然中职学校已经认识到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一半以上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训体系及实训条件;教师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专业的移动电子商务实训条件,来服务移动实践型人才培养。由此可见,在移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方面,学校还要做大量的工作来解决老师移动电子商务教学有心无力和无所适从的问题。

3.院校老师移动电子商务师资力量普遍薄弱

教师移动商务策划、推广运营、开发知识、技能欠缺,整体师资水平薄弱。由于学校实际环境所限、大多数教师没有移动电子商务策划、开发及运营经验,从而缺乏移动电子商务行业知识和技能。移动电子商务教材更新滞后,教材面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很难跟上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

三、移动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

为了调查移动电子商务企业需求情况,在前程无忧网、智联招聘网、中华英才网等著名招聘网站上检索关于移动电子商务人才岗位的招聘信息。

1.企业需求人才类型

在前程无忧网、智联招聘网、中华英才网、拉勾网4大著名招聘网站上随机检索的6430条企业的移动商务招聘信息中,策划设计类岗位有1469条信息,占22.85%,技术开发类岗位有1028条信息,占15.99%,而运营推广类岗位信息则达到3933条,占到总调查总数的61.17%,排名第一。在移动商务人才类型上,企业迫切需要的是运营推广类人才,其次是策划设计类人才。由于大多数企业投身移动商务,目前处于开疆拓土阶段,运营推广、策划设计类人才成为迫切需要人才类型。

2.就业范围及岗位要求

依据企业对岗位的需求,中职毕业生的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运营推广类岗位和设计策划类岗位,而企业对技术类开发岗位的需求不足20%,并且主要集中在高职以上学历。因此,中职毕业生就业范围及岗位类别细分为美工/设计类岗位(移动商务方向)、运营类岗位(移动商务方向)以及营销类岗位(移动商务方向)。

四、移动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思路

1.明确移动电子商务培养目标

在电子商务专业基础上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方向,培养学生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能力,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移动商务美工/设计、运营、营销等主要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对中职电子商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

2.完善学校实训与实践基地建设

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依据企业真实工作情况,系统性设计“校内企业化实训基地”与“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移动商务专业实训实践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加强学校和企业合作,校企联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运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及先进的生产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训练的校外延伸。

3.建设移动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

专业专任教师除具备职业院校教师基本任职条件外,应突出“双师型”教师的聘用。专业教师应对本专业课程有较全面的了解,有企业工作经验或实践经历,能把握本专业前沿知识与技能,具备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行业企业引进教师与院校引进教师应保持适当比例,强化对院校引进教师的企业顶岗实习与实践技能培训,强化对教师职业理论、方法的培养及教学水平的提升。

4.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健全教?W评价机制

教学重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典型职业活动为载体,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方式组织教学,实行教师自查、互评,实施以教评学、以学评教等教学评价机制。采用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学校评学、企业师资评价等多方评价机制,在企业深度参与、多方共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