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经济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国经济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国经济分析

全国经济分析范文1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 外汇储备 人民币升值

2011年2月18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被列为会议的首要议题之一。自2005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失衡”进行概括以来,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就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关注程度更是有增无减。本文在简要综述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后,重点从与利弊两方面探讨在当前新形势下,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试图让人们对全球经济失衡有更客观和理性的认识。

当前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国内外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并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共有如下几种主流观点:世界主要经济体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美中之间不平衡的贸易政策、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南北经济失衡以及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对失衡原因的探索有助于我们认识全球经济失衡,而全面了解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对我国的影响,更利于我国采取正确的调整对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 Rodrigo de Rato(2005)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会对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破坏。然而,目前对失衡的调整也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外部风险。其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如下:

(一)外汇储备问题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累计为2.85万亿美元(见图1)。面对巨额的外汇储备,由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大量的外汇储备只是用于债权投资,收益率较低,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加之当前为应对经济危机和复苏国内经济,发达国家大多实行低利率政策,外汇资产的收益就更低,外汇储备的增值保值越来越困难;再者,巨额的储备使我国货币错配问题越来越严重,细微的汇率变动都将导致我国巨大的外汇贬值损失。

(二)增加国内流动性并加重通货膨胀

在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使央行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造成国内流动性泛滥,引起物价上涨。 2011年2月26日,易纲在第24次CMRC朗润预测报告会上表示,到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累计为2.85万亿美元,中国央行抛出了近20万亿元人民币来对冲。2010年M2余额为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M1余额为26.7万亿元,增长21.2%;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4.5万亿元,增长16.7%。易纲认为“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面对通胀的压力(见图2),央行理应更加收紧货币政策,但过紧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骤降,也使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

(三)经济结构和资源保障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并在我国的经济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计算,2010年人均GDP4383.74美元,中国经济实现了较大发展。但这种战略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在多年的发展中,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和资源保障压力增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在以往我国为鼓励出口赚外汇,更多地支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国内资源更多地流向对外部门,结果导致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挤占了内向型经济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较大,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当外部市场下滑时,国内经济便受到较大影响,经济发展的风险也逐步增大。再者,我国目前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位置,出口的产品耗费了我国大量资源,2010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其中原油消费量增长12.9%、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8.2%。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消费量7.7亿吨,增长12.4%;精炼铜消费量792万吨,增长5.1%;电解铝消费量1526万吨,增长6.0%。使我国的资源保障压力不断增大。

(四)贸易摩擦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有所下滑,但每年仍有巨额的外贸顺差,2008、2009、2010年三年的外贸顺差分别为2981亿美元、1957亿美元和1831亿美元。中国对美的大量贸易顺差,使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11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127亿美元。2010年全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58起调查,其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3。部分美国政客和经济学家将美国从中国进口制造品视为其巨额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诱发了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自美国2010年10月启动对中国的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301调查以来,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发生了变化,已经从过去的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方面,向产业政策等更高层次转变。

(五)人民币升值压力

自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在美国的高压下,日元大幅升值,使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得到了暂时的缓和。现在,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上,除不断制造贸易摩擦外,美国最希望的就是签署第二个 “ 广场协议”即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因而随着全球失衡的加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2011年2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重提人民币汇率法案,以图实现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人民币汇率问题逐渐政治化。我国提出的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实施的难度不断加大。

(六)热钱涌入

快速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和不断增加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刺激大量热钱流入中国。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当年GDP的0.6%,并且在过去十年中,“热钱”年均流入中国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储增量的9%。2003年至2010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强化,“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虽然流入的数额与我国的外汇储备和GDP相比并不大,但热钱的涌入特别是集中涌入个别行业,仍然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宏观政策调控的难度。

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效应

虽然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对中国经济都有重大不利影响,已经到了必须要调整的地步,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其对我国也有一定的正面效应。

为应对将来可能的国际收支逆差转变作准备。据王宇(2006)所述,经济失衡是在国际分工中,中国等国家与美国比较优势实现的不同步,才造成“贸易失衡”或“经常项目不平衡”。因此经济失衡是临时的,可以随着美国比较优势产业未来的出口增长而得到弥补。相反,中国大量的外贸顺差未来可能转变为贸易逆差。另外,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到来、人口红利的丧失,以及各项制度的健全所引起的居民消费的上升,中国不再可能保持现在的储蓄率,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中国的顺差便可能减小并可能出现逆差。虽然这两种转变是漫长的,但中国需要有所准备。

为进口和对外投资提供了基础。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进口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战略能源物资,为我国的工业化提供新动力和基础。再者,要实现真正的中国崛起,我国也必须加大对外投资,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优势。无论是进口还是“走出去”,庞大的外汇储备必然为其提供坚实的基础。

就业问题。2010年,我国出口总额15779.3亿美元,其中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7403.3亿美元,加工贸易的比重近50%,而加工贸易的背后是约60万条生产线及附带的3亿劳动大军,201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见图3)。在当前城镇仍有大量失业人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的形势下,保持适当规模的出口对我国的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增长。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庞大的人口规模、就业、环境污染以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中国在发展中解决。虽然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较大,加大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风险,但鉴于国内消费短期内难有突破性的增长,投资已经产能过剩,经济转型难以短期到位等现实情况,扩大出口和保持一定贸易顺差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难以替代。据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GDP为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净出口扭转了2009年对经济增长的负拉动趋势,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增强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和经济风险的抵抗能力。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在牙买加体系中,汇率频繁波动,加上国际巨量投机资本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越来越大。为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平稳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我国需要频繁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汇率的大体稳定,而大量的外汇储备是其必备的基础。

为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基础。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民币逐渐实现周边化,国际化进程在逐步加快。 在实现国际化的进程中,为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要求一国政府必须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尤其是外汇储备。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结论

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来讲是把“双刃剑”,有弊也有利。面对全球经济失衡,中国有责任和义务也有必要,为失衡的调整做出贡献。但近来,美国和一些国际组织越来越强调外部世界对失衡的影响。毫无疑问, 强调外部世界的目的还是要其他国家更多地分担失衡调整的风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应该正确判断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其对我国的影响,对全球经济失衡有更加客观和理性的认识,以选择恰当的调整战略与调整途径。

参考文献:

1.解佳转.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J].知识经济,2010(14)

全国经济分析范文2

全国省级电台设置及创收情况

从电台频率设置情况来看,31家省级电台中,上海台的频率设置最多,达到了11个;频率设置最少的是、宁夏、青海和海南台,只有4个;其余为6-9个不等。除外,各家省级电台均设有新闻、交通频率,而音乐、文艺频率也是大多数省级电台的首选。此外,部分省份还根据自己的地域特色进行专业电台的设置。如、内蒙古、新疆设有多个少数民族语言电台,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湖南、陕西、甘肃等农业大省设有农村频率,贵州、河南、浙江设有旅游频率,而安徽、河南、陕西等地方戏剧种类较丰富的省份则开设有戏曲频率。

从收听情况来看,各省以交通及新闻为定位的频率在当地竞争力较强。如上海、湖南、浙江等地交通频率的收听率在当地广播市场中始终保持第一,而安徽、福建等地的新闻综合频率在当地也名列前茅。其次,音乐、文艺频率也有良好的收听表现。权威数据表明,北京文艺广播仅次于交通广播,收听率位居北京广播市场第二位;重庆音乐广播市场份额一直稳居第一。此外,都市生活、经济频率的收听情况在各地也表现良好。而以农村、财经、外语、戏曲、体育为定位的频率,整体收听率较低,不过在其目标听众中具有较高的人气。

从创收情况来看,收听率靠前的频率是各台广告创收的主力,而交通广播的创收能力位居前列。如浙江交通之声,广告创收连年翻番,曾连续五年排名全省第一;2006年,北京交通广播以2.8亿元的收入,实现了全国广播单频广告收入的七连冠。2009年,该频率创收更高达4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因较早推出专业化频率,不仅成为当地媒体的强势品牌,在全国省级电台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全国省级广播电台的定位特征

全国31家省级电台的频率定位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综合频率与专业频率并存,但以专业频率居多。如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经济、交通、戏曲、农村、旅游等8个频率,均属专业频率;广东电台所辖9个频率,除广东卫星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台、城市之声等3个频率属综合台类型,其余6个频率均属专业台;拥有最少频率的宁夏、青海、海南台,除新闻频率外,其余均属专业频率。

二是专业频率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节目呈现同质化。至今为止,几乎所有的综合性电台仍有一定份量的音乐节目,而音乐、交通、文艺等专业频率,也播出新闻节目,各频率内容大致相同,特色不明显。如内蒙古交通之声除播出交通新闻外,还设有《新闻天天说》《都市不夜天》等新闻节目;广西新闻频率则设有《音乐深呼吸》《纯美听觉》等音乐节目。

三是大部分音乐电台几乎都是“综合音乐台”。音乐电台均以“迎合大众口味”作为主要营运策略,古典与现代、民族与国际,各种类型的音乐都有,试图吸引各年龄段的听众。其实在美国,一家电台一般只突出一种节目类型,音乐台中分出古典音乐台、乡村音乐台、流行金曲台、美国黑人音乐台等,听众群稳定。国内音乐台也可根据听众市场进行细分。

四是频率定位交叉,界线模糊。如四川电台的岷江音乐频率和都市生活频率都属音乐频率类型;江苏电台设有音乐广播和流行音乐频率;即使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上海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东广新闻台均以新闻节目为主打,内容出现交叉。

可以说,我国省级电台虽设有专业频率,但与国外相比,其专业化程度不高,频率定位出现交叉,节目同质化现象明显,这种现状有待改善。

全国省级电台竞争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全国广播收听市场的竞争格局表现为中央电台、省级电台和市县级电台“三分天下”的态势,省级电台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多个广播频率瓜分市场,竞争颇显激烈。在国内大多数省会城市,存在十多个广播频率同城PK的情况,竞争十分激烈,这使得各电台之间的收听份额差距逐渐缩小。以长沙市场为例,2010年,除湖南交通频率份额高达39.4%外,其余频率如金鹰955、超级893、湖南经济频率、湖南文艺频率、湖南新闻频率等均在5%至7%之间不等,其中文艺频率及新闻频率份额均为5.4%,显示出多个频率对广播市场的份额瓜分。当然,综观整个广播收听市场,某个省会城市出现一个频率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的情况并不多见。总的来说,在各主要省会城市中,频率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其中广州、昆明、沈阳、西安和长沙等地,竞争最为激烈,而南京、长春等地,压力相对较小。

省级电台占较大优势。赛立信的相关收听数据表明:对于大多数省级电台而言,它们在省会城市的收听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能占据一半左右的广播市场份额。其中,少数城市的省级电台占有绝对优势,份额达六成以上,如长沙、呼和浩特、哈尔滨、广州、武汉和西安等。

来自地方电台的压力增大。我国广播市场“三分天下”,其中,具有浓厚“本地化”特色的地方电台牢牢控制本地市场,竞争实力与影响力不断增强。从2009年各地收听情况来看,在沈阳市,沈阳电台和辽宁电台实力相当,份额分别为43.9%、43.8%。收听率排名前十位的电台中,沈阳电台占四席,辽宁电台占五席,其中以沈阳都市广播表现最好;在北京地区,北京电台作为本土电台占据绝对优势,份额高达70%;而在广州地区,广东电台虽在竞争中居主导地位,但广州电台的实力也不容小觑,4个频率全部挺进排行榜前十位。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尽管省级电台具有较大优势,但地方电台由于节目内容、播报方式等贴近本地观众,给省级电台造成一定压力。

省级电台的发展策略探讨

针对目前各电台之间定位交叉、节目同质化现象明显,本地电台又分化市场份额等现状,特提出省级电台发展的相关对策。

第一,加强专业化程度。从中央到地方,国内广播设有内容大致相同的新闻、文艺、交通、音乐等频率,内容存在同质化现象,节目仍为大众化服务,而非严格意义的分众化和小众化。其实,在市场细分的今天,广播各频率需要制作特定类型的节目来吸引特定听众群,以避免频率之间的内容交叉,达到赢得市场的目的。不过,业界也有人认为,由于广播覆盖率广,面对的始终是广大听众,因而广播频率的专业化只能先从“大专业、小综合”过渡,最终实现“专业化”与“分众化”。

第二,加强差异化竞争。省级电台需从风格、内容等方面着手,凸现频率特色,最大限度满足听众需求,实现差异化竞争格局。如同为交通频率,市级交通台一般从本城市路况、气象信息出发,将内容迅速传递给听众;那么,省级台则可处在一定高度,围绕全省的交通网络来做文章,树立“大交通”意识。其实,错位竞争既可增强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又可实现频率之间的共存共生,达到双赢局面。

第三,加强品牌化建设。省级电台可通过多个层面加强品牌化建设。首先从节目内容、主持人方面入手,打造一批家喻户晓的品牌栏目,来培育忠实的听众群体;其次,打造有影响力的重点活动,以提高频率知名度。湖南广播传媒中心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如2010年推出的“祥和中国节”大型申遗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响应,并在业内赢得良好口碑;2011年清明节期间,又组织了“清明湖湘儿女专机进京缅怀”特别活动,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新闻局《新闻阅评》刊登专文,称赞此次活动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激起情感波澜,引起广泛共鸣。此类重大活动的推出,能够提高频率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对于品牌化建设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①黄学平主编:《中国广播研究报告(2009-2010)》,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全国经济分析范文3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

要度量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拉动力或贡献率,需要两个变量: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以及它本身的增长速度。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11.2%的比重,以今年增长率按照IMF7.8%的预测计算,那么它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就可贡献0.87个百分点,相当于IMF对今年全年全球经济3.1%的增长预测的28%,即全球经济今年接近三成的增长动力将来自中国。与之相比,美国经济年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只是0.37个百分点或12%。这就是说尽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不足8.0%几成定局,但由于其预测增幅是美国经济的4.6倍之多,它仍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最主要的贡献。这是横向比较的结果。

这一贡献率是多是少,就要同时参考纵向比较的结果。有意思的是,根据IMF预测所推算出来的中国经济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28%的贡献率也是历年来最高的。2007年中国经济的实质增幅高达14.2%,但当年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4%。2010年中国经济的实质增长率为10.4%,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仅增加至17%。2012年中国经济的实质增长率显著放缓至7.8%,但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而进一步升至26%,今年将再上一个台阶至28%。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在减慢,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却仍在不断提升,抵消了增长减速的影响有余,令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增加。但这一现象却也突出了中国经济的另一值得探讨之处,那就是它占全球经济比重的增加。

表面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步伐持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就会不断增加。但深究之下,度量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规模一般用的是名义概念,要根据当时汇率将其换算成美元,才能作全球性比较。因此它不仅包括价格变动因素,而且还包括汇率变动因素。而度量一个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则通常只看实质增长率,即撇除价格变动影响后的增长速度。中国的物价升幅多年以来一直高于美国乃至全球平均水平,而且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积升值逾三成,连同中国经济的实质增长步伐本来就快,就令中国经济相对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规模能够更快地提升,而足以抵消实质增长步伐温和放缓的有关影响。但这样一来,便得出了容易误导的“中国经济增长率在放缓、但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增加”的结论。

通过贸易的影响

据此,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多地是一个学术性命题,其真正的影响力还需要从其他指标来度量,贸易便是其中一个有用的参考指标。目前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它还是全球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2年中国商品出口占全球商品出口的11.2%,较排第二位的美国高出2.8个百分点。在商品进口方面,中国则刚好与美国位置互换,2012年其商品进口占全球商品进口的9.8%,较排名第一位的美国低2.8个百分点。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的排名稍后,但仍居全球前列,进出口分居世界第三和第五位。

从GDP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大,但从贸易的角度主要要看进口而非出口。

中国在2001年底加入WTO,在此之前,中国商品进口占比不到全球的4.0%,服务进口占比不到全球的3.0%。到了2012年,中国商品进口已占全球9.8%,服务进口占比也增至6.8%,分别排全球第二和第三名,因此它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必然可以从进口中得到体现。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在2012年中国总值1.8万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当中,来自欧盟的进口占比最高,为11.7%,来自美国的进口占比则为7.3%,还不及来自日本和韩国的进口所占的9.8%和9.3%,仅与来自台湾地区进口占比的7.3%持平。若从地区来看,则中国自东盟(ASEAN)的商品进口占比为10.8%,相当接近欧盟的水平。

以上中国商品进口按来源地的占比是在金额的基础上计算的,但金额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其重要性的大小,只有把中国来自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与它们本身的GDP作一比较,才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中国市场对其的重要性。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来自欧盟和美国的进口金额虽然较大,但与欧盟和美国同年的GDP相比,其比率就不过为1.3%和0.8%,远远低于ASEAN平均8.5%的水平。至于中国来自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就更分别相当于韩国和台湾地区在2012年GDP的14.6%和27.9%(日本比重为3.0%)。另外,中国从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进口相当于它们GDP的比重分别为2.2%~5.5%不等,这就显示中国市场对亚洲国家的重要性最高,其次是资源出口国,再其次才是美、欧发达经济体。在这种进口结构之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导致进口递减,影响大小的顺序也是和其一致。由于亚洲国家或地区和资源出口国的经济规模加总还是不及美、欧、日发达经济体,故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带来进口减少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拖累其实没有市场所普遍担心的那么严重。此外,中国进口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再出口所用,那么中国内需通过进口来解决的比例就不及贸易数字表面显示的那么庞大。

附加值的贡献

由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缘故,中国大量的进口当中既有原材料,也有制成品和半制成品,许多经过加工/组装/生产后成为最终制成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在中国的进口当中,约六成为制成品,约三成为燃料和矿产品,约一成为农产品,正反映了这种贸易特征。这样一来,对其部分进口产品的最终需求其实并不来自中国,中国只是全球供应链最后或较后的一环,在像苹果一样的产品价值链当中由中国新创造的附加值甚至是很小的,但围绕苹果产品的中国进出口资料却可以很大。这样中国进口对其他经济体的拉动作用也有被夸大之嫌。要准确度量中国经济通过贸易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要撇除这一价值链的连环影响而只看中国的最终内部消费如个人消费开支、政府消费开支和投资有多少是通过进口来解决的。

就此,经合组织(OECD)和WTO联合推出了一个新的统计系列,从附加值的角度去追踪全球供应链当中56个主要经济体和37个主要行业通过进出口贸易对其贸易伙伴的拉动作用。资料涵盖这56个经济体的商品和服务贸易在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和2009年的表现及其影响。根据这一统计方式,2009年中国的最终内部需求为其进口来源地所创造的附加值合共有6185亿美元,以单一经济体来衡量,则以由美国创造的附加值最高,占该6185亿美元的12.1%,其次为日本的11.7%,至于欧盟成员德国的占比也较高,为6.6%。由于中国也进口庞大的天然资源,故其最终内部需求为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所创造的附加值占比分别为5.0%、3.3%、3.3%和3.7%。至于其亚洲主要贸易伙伴,就以为韩国和台湾地区所创造的附加值占比5.0%和3.6%为最高。

全国经济分析范文4

关键词:现状;困境;成因;法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安全生产法》第一条所表明的立法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但在实践中,安全与生产就常常出现矛盾。实际上,安全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始终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从宏观上看,安全生产状况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形象和声誉,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稳定。从中观上讲,安全生产代表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从微观上看,安全生产与每个企业的稳定、发展,与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命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密切相关。因此,安全生产工作既是经济工作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这就是安全生产倍受各国政府以及社会所普遍重视的根本所在。而在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安全生产的任务与压力还较为沉重,面临着困境,亟待我们从法律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困境

近几年,虽然国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完善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部署了多次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全国安全生产的总体状况趋于好转,重特大恶性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但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还不够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不强,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生产仍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具体表现为事故频发,伤亡严重,经济损失惨重,社会影响大。目前,我国安全生产水平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差距还很大。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例,美国与我国煤炭产量相当,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仅0.03,一年死亡30多个人,波兰是0.23以下,印度是0.5以下,俄罗斯是0.7以下,南非是0.23以下,而我国即使是设备和条件都有一定基础的国有重点煤矿,目前百万吨死亡率也高达1.27-1.47。安全生产状况不好,不仅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我国的国际政治形象。特别是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一直十分严峻,煤矿事故频繁,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成效并不明显,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依然不断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不仅严重威胁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也削弱了我国煤炭工业在世界煤炭市场中的竞争力,阻碍了我国煤炭工业的继续发展,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遏制住这种上升趋势,找出伤亡事故发生的共性机理和法律控制对策,则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安全生产事故成因分析

(一)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漠

在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安全生产观,主要表现为:一是悲观的事故难免论,认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必然的,不论采取何种预防措施,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都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论调的结果就是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生产投入不足,造成职工安全知识缺乏,企业安全隐患积累,最终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二是片面的经济发展论,认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很正常,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一味追求经济指标,往往忽视了安全。三是消极的条件限制论,认为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欠账过多,安全设施缺乏,积重难返,因此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得过且过,以现有设备应付,不顾工人安全、健康,从而导致生产环境日益恶劣,伤亡事故不断发生。

(二)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主要表现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受到体制、人员、经费等制约,监管者作用难以发挥,执法力度不大;政府干涉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情况较为普遍,时常出现以权代法的现象,表现在安全生产事故处理上,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弱化了法律权威;安全生产责任划分不清,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往往是一篙子可以打倒一船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难以到位。

(三)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的长效机制不完善

由于法律缺失、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不完善的情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等的关系,安全生产工作领导不力,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安全生产设备等的投入,职工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安全规章制度、技术措施等落不到实处。

(四)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缺乏,素质能力不高

职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大量的事故调查结论表明,目前我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中,70%至80%是由于职工“三违”行为造成的。之所以存在“三违”现象,除了安全制度不健全,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之外,与许多职工缺乏应有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知识,安全技术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低下有关,这也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安全生产突出隐患之一。

(五)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较差

由于外部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主观上受利益驱动,部分企业把削减成本的突破口选在安全成本上,舍不得投入经费,使企业的安全设施、安全生产装备和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等得不到保证,导致企业安全技术装备老化、落后,应急处理能力差,使一些隐患得不到及时治理。

(六)安全生产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总的来说,我国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以宪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形成,高位阶的宪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与大量的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相配套,共同对安全生产法律关系起到调整作用。但这与安全生产法律保护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不完整。我国虽制定了大量的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可至今尚没有一部关于安全生产保护的基本法律,也没有建立起一个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且规范多为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与劳动法等民事法律也没有很好的衔接;二是执法不严,法律调整效果不明显。在安全生产执法实践中,安全生产执法主体不明确,安全生产执法程序不规范,多头管理、多头处罚、为罚而罚的现象多有发生。此外,地方政府不当行政干预、地方保护主义等在安全生产执法过程中也常会遇到,使得安全生产执法难以全面、彻底,法律效果难以体现;三是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贸易壁垒日渐增多。就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而言,还与一些国际劳工标准的要求和发达国家安全生产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这既不利于树立我国产品的形象,也会给少数国家以我国在职业安全卫生上的低成本投入是一种不公平竞争为由,对我国产品采取措施限制产品进入市场。所以按照国际通用规则和惯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安全生产法治化、国际化,提升安全生产水平,进而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三、安全生产法律对策

(一)实施法定标准,强化安全投入

要想扭转安全生产领域的被动局面,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安全投入是前提。实际上,安全投入是生产投入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正常生产所必需的。在经济领域,投入是为了获得更大的产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所以,正如系统工程论认为的那样安全投入和生产投入是紧密联系的,加大安全投入是为获得更大的产出。只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总是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并不是自觉的。尤其是在煤矿的安全投入上,其投入不仅需要资金量大,而且在短期时间内见不到多少效益,企业往往不舍得、也不可能在安全方面有较大的投入。因此,必须从安全投入是一种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发,由国家法律强制企业按照标准进行投入,从根源上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唯有如此,才能克服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物质装备、人员短缺等方面短板,弥补监督和管理执法体系薄弱、安全监督检查在力度和广度上很难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缺陷。

(二)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目前,安全生产领域工作中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所谓“严不起来”,包括了安全生产内部管理、外部监督、行政执法、事故查处、责任追究等各个环节;“落实不下去”也包括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任务、隐患监控和整改措施等方面。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因为缺乏全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者、安全生产者进行有效地监督约束,以致企业主要负责人缺乏安全责任心,没能把安全生产摆在应有的高度,加强管理,保证投入;安全生产管理者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安全生产者“违章”严重。解决好“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这两个难点问题,必须依靠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构建一套完备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有章可循,规范执法,把安全生产监管与监察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依法建立稳定持久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使安全生产有可靠的法律保障。因为,法律最具稳定性、连续性、权威性、科学性,它规范明确,具有普遍约束力。

(三)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利用社会保险制度,分散经济损失,对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最大程度救助被害人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发挥工伤保险制度作用,是事后减少安全事故损失的重要途径。工伤保险制度是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负伤、致残、致死或导致各种职业病使受害者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家属失去生活来源,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给予当事者或者其近亲属法定标准的补偿和帮助。用人单位按行业危险程度、安全水平等因素分档筹集专项资金参加社会保险,待事故发生后,由社保经办机构进行赔偿,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减轻企业负担,更好的救助受害职工。二是区别对待,发掘商业保险制度作用。对于特定行业的企业,可以根据工作危险程度、事故发生频率等情况选择特定工种进行投保,由企业与职工共同承担投保资金,通过风险利益共担,使伤亡事故的预防成为整个社会责任,受害职工在经济上得到补充赔偿,企业也减轻经济负担,保险公司能主动介入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三是注重社会财产保险,分散经济损失。特别是对煤矿企业易发生事故的主要生产环节,对灾害性事故频率和灾害后果进行安全评价。

(四)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营造安全生产良好环境

各级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企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企业职工要在生产过程中,遵章守纪,严格执行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杜绝违章行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必须严格遵循法律原则和法定程序,依法监察,秉公执法,不惧权势,不循私情,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证国家安全生产监察权的正确行使,通过各方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参考文献:

[1]郝家林,邱成,徐德蜀.中国职业安全的现实问题[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2).

全国经济分析范文5

【关键词】进口 国家经济安全 机制

一、我国商品进口现状

2006年,我国货物进口总值为63376.9亿元,名义进口依存度从1985年的13.95%增至29.92%。除某些年份略有下降外,名义进口依存度总体表现出提高趋势。但如将汇率、外资规模扩大及加工贸易比例偏大等因素考虑在内,我国实际进口依存度并不高,但存在结构性依存度较高的风险,因为我国进口主要集中在技术、装备、能源等重要战略物资上。

2000-2006年,我国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总进口比重在80%左右。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我国对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发展迅猛。1998-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占外贸总额比重从21%提高到29%。在进口初级产品中,我国每年需大量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2005年我国初级产品进口1871.29亿美元,比上年1477.14亿美元猛增26.7%,占当年进口总值的23.64%;原料、燃料进口继续快速增长,其中铁矿砂进口增长40.5%,原油进口增长34.8%。

二、进口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的根本经济利益不受伤害,以国家经济利益和国家经济竞争力为核心内容。进口与国家经济安全紧密相关。进口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主要包括战略资源安全、产业安全、国际收支和就业等方面。

1、进口与战略资源安全

战略资源安全在此指战略资源的进口供应稳定,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转。它可通过进口增长速度、进口依存度等指标反映出来。中国的高速增长战略使资源需求急速增长,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中国在资源总量上可称丰裕国,但在人均资源分配量上却是贫乏国。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完全依靠国内资源将难以为继,近年依靠国外矿石资源进行生产的产业开始出现。目前我国在战略资源安全方面、解决能源安全问题迫在眉睫。我国的能源安全现在正面临四大风险:油价风险、油源风险、通道风险和政治风险。

2、进口与产业安全

产业安全在此是指进口的增长不损害一国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以简单的装配技术为主导的最底层,经济全球化进程使我国的许多产业丧失了独立性,民族工业缺少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无力应对跨国公司的猛烈竞争。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资本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已经表现出我国产业对国际高新技术和资本品的高度依赖。国内市场的供给量难以迅速提高,重要制成品的进口数量与国内供给量差距过大,会影响国内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确立,威胁产业安全。进口国别的分布会导致特定产业过于依赖某一国家,威胁产业安全。在我国的个别行业中存在进口国别分布集中的问题,如大量从日本进口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价格远远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商品,大量进口会冲击国内产业,妨碍一国主导产业的确立。

3、进口与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安全受到进口方式、进口量、进口价格、进口结构以及进口主体变化的影响。进口中,如果大多数进口商品不是在国内加工后用于再出口,而是进入国内市场,就会恶化一国的国际收支。进口量过多会导致一国过度依赖进口,一旦进口价格上升,也会恶化一国的国际收支。进口主体的多样化发展会降低国家宏观调控的控制力度,容易出现过度进口或无序进口的情况,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我国的进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较大比重,国际收支仍保持顺差,外汇储备总量逐年增加,目前处于安全状态。

4、进口与就业

就业受到进口量、进口价格、进口方式和进口结构变化的影响,也影响到一国经济的稳定。如果大量进口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商品,会导致国内同类产品企业的倒闭,增加失业人数;在进口结构中,如果大多数的进口商品属于制成品,不经加工直接用于国内消费,不利于增加就业;进口方式中,加工贸易的减少会影响就业。市场开放与进口的增加使得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国内产品的最终需求会有所减少,从而间接导致作为派生需求的国内劳动力需求的减少,阻碍就业增长。

三、规范进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进口是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综合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出口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为适应我国全方位开放、迅速发展进口的趋势,政府应当适时、适度地调整外贸战略,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支持有效进口,利用进口带动产业升级

进口效益应直接体现在提升国内产业层次、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上。由于出口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所以鼓励进口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应是进口战略的重点。

2、推进重要商品和进口市场结构合理化

我国进口市场的集中度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进口总额中的国别和地区市场份额;二是主要进口商品的来源地份额。

从第一个方面看,我国进口市场表现出较高的集中度。从总进口角度来说,市场分布集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合理性,危险要低于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对主要进口国和地区的进口依存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说明双方对对方市场的依赖不对等。同时我国进出口流向还呈较大差异。

第二个方面是主要商品特别是重要战略物资的进口来源地过于集中。这个危险远远大于总进口市场集中的危险。因此促进进口市场多元化的重点应放在重要战略物资、关键技术和资本品方面。

对某些重要商品进口市场集中也要做具体分析,对那些进口量有限、市场供应充足、替代性强的进口产品,不仅不应分散市场,反而要强调集中采购,争取效益最大化。在关注进口市场结构合理化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进口依存的对称性,即一方面适度提高主要出口市场的进口量,防止贸易纠纷和贸易保护;另一方面促使逆差较大的进口市场对我国扩大出口,减少歧视,平衡贸易。

3、完善进口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

我国贸易管理体制虽已发生重大变化,但迄今为止并未做到进出口管理一体化。涉及进口管理和制定进口政策的部门有商务部、海关总署、财政部、外汇管理局、发改委等,其在进出口贸易政策、管理方式等方面缺乏配合与协调。加之企业在传统经营范围上的分工延续,更突显了进出口分割的管理体制弊端。针对这一局面,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进出口管理体制,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管理效率。

进口管理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加强进口协调,减少企业由于自身利益和信息缺乏造成的进口无序和效益损失。进口管理要注意引导优化进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革完善进口体制,调动企业进口积极性,充分发挥进口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二是要进一步调整、优化进口关税结构,鼓励企业及时合理增加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关键设备和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资源性商品的进口。三是通过及时进口信息、提供培训服务、加强对进口企业的行政指导等措施,引导企业更多地进口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和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商品。

4、建立开放性进口保护机制

实际上政府管理部门很难判断何谓不良进口,因此进口效益应由企业自己负责。政府职责是通过打击“非法进口”,依法维护进口秩序,保证合法进口的利益,最终达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目的。

由于我国对进口一直实行较严格的控制政策,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并没有专门应对进口突发事件和危机状况的机制。随着国内市场和外贸经营权不断开放,“进口威胁”正在上升,特别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的情况下。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我国有必要建立开放条件下的进口保护机制。

(1)法律保护机制。我们现有的《外贸法》、“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虽初步构成一套管理进口的法律体系,但与国外相比仍处在初级阶段,法律保护体系还不健全,主要存在的是法律缺位及法律不到位的问题。

(2)危机应对和紧急救助机制。这一机制是在法律授权的基础上,由国家高层成立的专门处理经济安全问题的机构,综合处理各领域经济安全问题。其中进口安全可由“国家经济安全危机管理委员会”下设的进口危机管理小组负责。危机应对和紧急救助机制应包括两个关键环节:一是针对进口、特别是对与国家经济安全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进口,建立一系列跟踪监测指标,及时发现危机,防患于未然;二是根据进口危机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借鉴国内外经验,设计一整套涵盖不同层次应对措施的危机处理办法,形成有机的应对方案。一旦危机发生可启动紧急救助措施,通过争取国际援助或运用WTO规则,如采取“紧急限制进口”措施等化解危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3)进口安全监测预警机制。进口安全监测预警机制是进口危机应对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者可以是进口危机管理小组,但具体工作应由该小组会同相关信息部门、研究机构一起完成。加强进口宏观监测与管理,一是要加强对全国进口情况的统计分析,监测各类商品进口的趋势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二是要建立进口对产业损害的预警机制,提出判断产业安全及受到损害的指标体系,研究分析国际产业竞争力变化及进口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影响,及时发出预警、预报;三是要跟踪我主要进口商品国际市场的供求情况与价格变化趋势,为宏观决策和企业开展经营提供依据与参考;四是在不违背WTO基本精神和原则下,通过完善进口行政许可制度、制定进口技术法规与标准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宏观管理。

【参考文献】

[1] 范爱军: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及经济利益问题研究综述[J].学习论坛,2007(4).

[2] 赵惟:国家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3).

[3] 苏波:提高物资储备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J].宏观经济管理,2007(3).

全国经济分析范文6

论文摘要:证券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主要业务之一。交易佣盒舶浮动耐使得雾商生存环境发生巨变。本文透过产韭经济掌曩圣l}推导证雾,厶、葡的竟争行为摸jc及箕冀效,从中扰出证雾韭生存发展的策麝方法。

一、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市场结构及演化趋势分析

(一)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市场结构现状

市场结构是指对市场内竞争状况和价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市场结构的描述指标主要是厂商的数量和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通常用处于行业前n位的厂商资产、销售收入等占全行业的比率来表示公式如

一般情况下,行业内厂商数量越少、集中度(cr)越大.说明该行业垄断性越强;行业内厂商数量越多、集.中度越小,说明竞争程度越高。这里代表厂商.代表厂商数量,ⅳ代表全部厂商数,这里我们取值为5、1o.分别统计计算。

由于精确数据取得较为困难.根据2000—2003年经纪业务的券商排名看.从2000年至今.总成交额排名前5位券商的经纪业务总体市场份额在25ji;一27ji;之间波动.前1o位券商的市场份额保持在35ji;一40%之间.中小券商占据相当份额。根据贝恩对美国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标准(值在30%一35ji;为低集中寡占型,30%以下为原子型),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属于低集中度市场.竞争程度很高。由于证券公司营业部在经纪业务中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排名前5位券商的营业部总数看,大约在560家左右.营业部的绝对数量占我国证券营业部总数量的22ji;.略低于前5名券商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前5位券商所属营业部的平均市场占有率只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并没有规模优势。如果从证券公司数量上分析.更能说明问题.截止2003年底,我国证券公司共有12o多家,总资产约5。7oo亿元,营业网点达2.9oo多个.和国外相比.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经纪业务中证券公司的竞争行为特征具有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为特点.从全国范围来看.证券公司是一个价格接受者.市场势力应该十分有限

(二)结构演变趋势

以上我们从其描述性指标的数据分析了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市场结构现状,并且推出其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但这还不是全部.下面我们从影响市场结构的几个主要决定性指标因素人手.分析未来证券市场经纪业务市场结构的演变趋势.对于证券公司未来竞争行为作一个前瞻

1.进入障碍。证券行业属于三大金融行业之一.相对于其他一般行业,其进入障碍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策壁垒、必要资本量和绝对费用壁垒、规模经济壁垒。政策壁垒主要指进入证券行业需要相关部门审批许可,进入后从事各种业务受到相关法律的严格管制.大多数业务资格要得到中国证监会审批不过自去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已经对行业进入和业务许可逐步放松了管制.政策壁垒在逐渐降低.但目前看政策壁垒仍然是影响最大的因素。此外.兴办证券公司从事经纪业务需要大量资本投入.除了法律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外.一个证券公司要想吸引客户,起码要有营业网点的网络优势.这需要较多的房地产储备和电脑机器设备以及高素质人才.绝对费用还是很高的.但随着股份制的发展.对于有实力、讲信誉的发起人.募集证券公司所需资金并非特别困难。但最后一条规模经济壁垒是难以克服的障碍.下面再详细说明

2.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规模经济指的是随着证券公司净投入或者营业部以一定比例增加.其业务量和利润以更高的比例增加这一事实,或者说随着产出的增加.平均成本在下降。从理论上讲.由于经纪业务投入大多属于沉淀成本.在场所、机器设备和人员等可变成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无限满足新增客户服务要求,因此其边际成本近乎为零.从而规模经济是理论上成立的:历史数据也基本证明了这一点

范围经济是指证券公司从事多项业务具备互补优势,比单纯开展某项业务更具事半功倍效果,诸如投资银行、证券投资、资产管理以及投资咨询业务之间都具有相互支持的功能.虽然有业务上资金、人员分立的原则,但信息是可以共享的.而且品牌优势和无形资产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规模较大的综合类券商比经纪类券商更有发展潜力和抗风险能力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决定了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成本弱增性(subaddjt1vity),使得该行业具有很强的自然垄断趋向.这要求证券公司规模越大越好.从事的业务越多越好.这给中小券商造成相当大的竞争劣势和生存压力。

3.产品差别。一般来讲,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服务产品主要是交易通道提供.从投资者的角度讲.证券公司营业部只是一个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除了地理位置(网上交易也消除了这一差别)外.其差别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在经纪业务中.证券公司的产品是同质的或者说无差别的这也是目前经纪业务竞争如此激烈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证券公司要做大做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要做出特色来.树立自己的业务品牌。

结论:从上面券商经纪业务的三个特点综合分析,券商经纪业务市场目前接近完全竞争.但其具有自然垄断行业的共性.因此其发展演变趋势是垄断竞争前期,理论上均衡结构是寡头垄断

二证券经纪业务竞争行为博弈分析模型

(一)短期竞争模式

根据以上证券市场结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短期内经纪业务目前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就目前的券商服务内容和水平所限.产品的同质化使得竞争主要局限于价格竞争策略.特别是去年佣金改为浮动制后.价格竞争由暗地里返俑打折演变为公开杀价。而产品竞争策略还未大规模开展

经纪业务短期竞争具有如下特点:(1)券商(供给者)、投资者(消费者)是理性的,对于价格是敏感的虽然投资者整体证券交易行为对于交易佣金总体上.也就是说全国范围看弹性很小或者说无弹性(从历史数据看.交易量并不随佣金水平相关变动).但个体投资者对于某家证券公司的无差别的交易通道服务来讲是具有选择空间的.因而对于价格(佣金水平)是富有弹性的。(2)通道及交易场所服务是同质无差别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的竞争。(3)券商可以提供任意数量的产品(服务),实际上远程委托(电话、网络)的飞速发展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4)市场是完全的而不是分割的,提供服务的券商数量众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纪业务竞争行为博弈的短期均衡基本符合伯川德(bertrand)模型。理论上谁出价最低谁会得到整个市场.谁的出价高就会失去客户,均衡就是所有券商都以边际成本报价进行竞争这一均衡的博弈过程是这样的:每一厂商都假定其他竞争对手的价格是固定的.通过轻微削价,该厂商可以赢取对手所有客户.经过多次轮番降价.最后达到自己价格底线——边际成本,这时厂商赚取的经济利润为零.并且没有厂商可以通过降价或提价来增加利润.外部资金也不愿进入该行业。但理论上我们从上面的分析结合实际来看.券商的经纪业务的边际成本接近零,那么短期的均衡价格就是零。从实际情况看.实施佣金浮动后.在短期内通过价格抢占地盘的竞争战术屡见不鲜.某些券商更是打出了零佣金的招牌。特别是一些新券商和新营业部.由于没有客户和业务.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因为固定成本都是沉淀成本.在不增加可变成本的情况下只要有新增客户就会减少亏损:还有一些小公司,由于客户稀少,降价损失相对较小.考虑到大券商不敢轻易降价.因此也敢于打零佣金。这种降价方式很明显并不是掠夺性定价.因为降价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活命而不是排挤对手.并且价格有向下的刚性.一旦降下来再回升的可能性很小

从实行零佣金的券商实际效果看.在佣金降为零后,客户并没有想象中的大规模增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二级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处于深度套牢状态.交易意愿很小.交易次数很少甚至并不交易,所以佣金水平不是最为关心的因素:二是营业部的设立和网络服务部的增加仍然存在一定的政策壁垒.影响了一些低价策略券商开拓市场的努力但这两个因素不是长期存在的,随着它们的消除,零佣金的效应必将慢慢显现。

(二)长期竞争模式

上面我们从长期市场结构演变趋势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得出结论:证券市场经纪业务长期均衡状态应该是寡头垄断目前市场只是具有某种苗头,真正完成这一趋势的演变还需时间

我们已经得出结论.券商在短期的竞争中遵从非合作博弈的伯川德模型,但券商和其他公司一样.也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但伯川i德模型的竞争行为却把自己和整个行业逼入绝境.从长期来看.短期的博弈过程演变为一种重复博弈.结果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变化.这也是券商理性行为的结果

从囚徒困境这一博弈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出.短期博弈和长期重复博弈结果不同.特别是对于一些正合博弈过程。在博弈方理性的前提下.产生合作博弈的结果是非常大的。从证券公司的角度讲.合作博弈的结果就是合谋或卡特尔(或者某种默契).主要是价格卡特尔。

券商的卡特尔串谋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主要有以下原因:

1.证券业市场结构集中度低.券商数量众多.协调成本巨大一般来说.券商数量越多,各券商经营能力、技术水平、地理位置差异就越多,需要协调的方面越复杂,单个企业采取独立行动的可能性越大.卡特尔越容易失败:集中度越高.大企业越多越容易形成价格领导和卡特尔.反之亦然卡特尔的每一成员同时也有着欺骗卡特尔的动机:每家券商都希望通过轻微削价来赢得对手大量客户,结果是价格同盟不攻自破

2.监管及法律方面的限制价格卡特尔违反了现行法律法规。根据《价格法》,企业不能为了竞争或利润的需要,制定倾销价格或结成价格同盟。《价格法》第十四条(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价格管理条例》规定,企业之间或行业组织商定垄断价格的.属于价格违反行为。原国家经贸委在《关于选择若干城市进行行业协会试点的方案的通知》中也明确规定:行业协会有权进行行业内部的价格协调.但要防止行业价格垄断.保护商业竞争.维护企业合法利益即使行业协会出面协调.也存在法律约束。

3.在进入壁垒逐渐打破的情况下.新加入者由于降价损失小敢于低价竞争对于证券公司这种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比例较大的企业.其沉淀成本也较大.而边际成本又为零.在行业销售额下降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收回固定成本.往往不计后果地降价而打破卡特尔

长期来看.证券公司虽然有进行合作博弈产生卡特尔串谋的可能性.但其制约因素也是相当大的.这种利润也是不会长久的.并且冒着法律风险.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而券商要生存发展.还需认真寻求其他出路

三、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竞争行为的策略选择——创新性竞争

(一)推动业务创新与差异化竞争策略.减轻竞争手段单一化的不利影响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券商经纪业务之所以竞争如此激烈.主要原因在于其产品(服务)的无差别化,使得投资者在选择时形不成什么偏好.一样的产品服务当然选择价格最低的:在伯川i德竞争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出现相互杀价的一个前提假设是产品或服务的无差别化或同质化.如果加强产品服务的差别化.竞争的结果就不会如此残酷。所以创新的重点首先是服务产品的创新有实力的券商可以提供全方位服务模式.打造其它券商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在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易手段基础上.对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深入分析,根据不同客户的资金状况、投资目标、交易习惯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市场开拓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产品.特别是以投资咨询为核心的个性化服务.可以借助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数据库(crh)和智能检索技术.向投资者提供符合其要求的信息定制服务.推动公司经纪服务品牌和服务质量客户个性化增值服务是决定证券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格局中地位的关键.因此证券公司应高度重视研究咨询体系的建设和整合.通过收取研究报告费和咨询顾问费来补偿经纪业务部门手续费的损失。券商应该及时地将证券营业部由交易中心转化为投资顾问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实现营业部经营模式的顺利转型操作上可以对营业部的人员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增加投资咨询和市场开发人员比重.突出服务和营销功能.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科学的考评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广经纪人制度.实行全员经纪人和经纪人社会聘用制.经纪人的薪酬和客户资金数量或者交易量直接挂钩。设立客户服务中心.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公司内部研究资源整合.完善公司内部研究和信息支持网络.加强综合研究所对各营业部信息咨询工作的支撑和指导.提高公司整体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金融证券属于虚拟经济.投资者信心十分重要.客户对证券公司品牌的信任程度不一或对某一家证券公司具有偏好也是其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证券公司应该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利用可能的机会和途径进行广告宣传,提高自己的品牌和无形资产的价值让客户感觉到不同的特色服务.从而认为该服务物有所值。

(二)降低经营成本

如果研究能力有限制.券商还可以侧重于折扣经纪模式和网上交易手段前面提到券商经纪业务竞争的底线就是自己的边际成本.谁的边际成本低谁就可以通过低价甚至零佣金吸引新增客户.而谁的平均成本低.谁就可以相同条件下盈利多一些或亏损少一些特别是在证券业寒冬时期.谁的忍耐力更强一些.谁活的更长一些.谁就可以等到春天的到来

佣金标准的下调将直接减少券商的佣金收入.直接挑战券商的成本控制能力.因此降低经纪业务营运成本和其他可减费用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传统营业部.应该减少无效经营面积.节省人工成本.通过调整营业部内部业务流程.实行成本分解.强化成本核算和管理.努力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实行经纪人社会化聘任制度,工资和业绩挂钩对没有能力提供增值服务的营业部.咨询服务可以包给研究部门.自己只提供基本的交易通道功能.突出成本优势运用集中交易技术手段.通过同城集中、区域集中进而大集中的方式来逐步降低经营成本。利用信息时代的网络优势,大力发展网上交易,扩大非现场交易份额。由于技术特点和成本优势.网上交易已经成为经纪业务的一个优势和发展方向.为实现低成本运作做出了贡献。据测算,支持同等数量客户.网上交易投资仅占实体营业部的30%至5o名.日常运营费用更是只有20%至25名之间。

(三)兼并重组

提高行业或者区域集中度可以降低竞争激烈程度和提高达成串谋或卡特尔的可能性,而兼并重组是提高集中度最为有效的方式在证券业低迷、资金回报率不高的情况下.依靠外部新增资金加入行业不太现实,一般券商增资扩股较难.而兼并重组是盘活业内存量资产的快捷方式。从历史经验看.出现行业亏损是进行兼并重组的最好时期.如2000年彩电行业价格战引起行业亏损后的厂商策略联盟.而策略联盟是不同的厂商之间为达到生存发展目的而形成的策略上的联盟对于券商来讲策略联盟可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重新整合业务.一方面使券商之间的竞争形成有序和理智.同时也将为国内券商今后的相互吸收合并创造条件。

从国外的情况看.佣金下调会加快券商的合并进程。如2ooo年中期由于全美证券交易量的下降.以低佣金定位的网上经纪商之间出现合并:香港在2oo2年4月改最低佣金制为佣金协商制.全港5oo余家证券商被认为至少有1/3(特别是家庭证券行)将消失。在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调低证券交易佣金.了证券商合并指南,要求国内64家证券商在2000年底以前合并到15家,并要求合并后的证券商实收资本达到2.5亿马元(约6600万美元)虽然目前应证券商的要求取消了合并期的规定,让证券商有足够时间寻找合并伙伴.但证券商合并计划仍在积极落实中美国、台湾等地的经验证明:任何一次大的市场调整和金融危机,都会引发券商间的兼并重组。只有在多次的市场危机之后才会形成数家巨头对峙、共同分割市场的格局

因此.有专家预测在近年市场出现剧烈震荡后,两三年内将会出现第一次大规模的市场整合.券商竞争将从群雄并起的春秋时代通过兼并重组步人霸主对峙的战国时代。随着加入wto后缓冲期的消失.国内券商做大做强的迫切性愈加明显

(四)推进其他业务发展,利用范围经济优势

对于纯粹的经纪类券商来讲.除了苦苦挣扎于经纪业务外良方不多.对于综合类券商来说,在“农业”(经纪业务)歉收的情况下.可以大力发展其他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中的首次公开上市(ipo)项目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资产重组和兼并等财务顾问项目是可以不断发掘的,并且可以配合其他业务的开展:而资产管理业务是众多综合类券商新的利润增长点.不少实力券商做出了特色,规模做的很大.取得了可观收益。并且有了一定的市场口碑。从国外的经验看.投资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理论上是可以无穷开拓的,虽然风险较高.但确实是可以利用的不多的手段之一。券商还可以利用网点优势.在基金代销和保险推广上有所作为

(五)观察和研究管理层后续政策的出台情况,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